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生物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學反思(4篇)

欄目: 生物 / 發佈於: / 人氣:2.23W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那要怎麼寫好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八年級下冊生物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學反思(4篇)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學反思1

上週在學校上了一節公開課《鳥的生殖和發育》,結合杜郎口中學之行談一下自己粗淺的認識。

鳥的生殖和發育這節課的重點是鳥卵的結構和鳥的生殖和發育過程,難點是探究鳥卵的結構及其適於在陸地上發育的結構特點。雞卵對於每一個學生來説並不陌生,但真的要讓學生詳細的説出各部分的結構及其作用恐怕很難。因此在課堂中讓學生親動手解剖雞卵,讓學生詳細的觀察,使學生對雞卵的結構從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的水平。由於過高的估計了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以至於學生用了十幾分鐘的時間沒有把一個雞卵完整的解剖開放在培養皿裏面,這樣就耽誤了整節課的推進速度,從而導致臨下課時草草收尾,讓我感到非常的失敗。從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低下也反映了我們平時在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嚴重問題,過於注重知識的學習而忽視了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學生分組實驗沒有有效的去落實,老師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在猜想鳥的卵細胞是由卵的哪幾部分組成時,學生不能準確的猜出,此時教師也沒有及時有效地給學生點撥或點撥不到位,浪費了大量的時間,現在回想很是不應該。總的來説我自己認為這節課和自己的期望值相差太遠,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通過學習杜郎口中學課堂教學模式和方法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不斷的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讓生物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成為學生展示自我風采的舞台,成為學生不斷提升能力的階梯。

一 、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

學高為師,如果一個老師在學生面前沒有博學的知識,高超的課堂駕馭能力是不會贏得學生的尊敬和愛戴的。“沒有金剛鑽,就不能攬瓷器活”此話説得一點都不假,如果我們老師沒有實實在在的業務水平,沒有教育理論作支撐,我們就很難在課堂中表現的遊刃有餘,我們就不可能把教學工作做好。語言的簡練、普通話水平的提升、專業知識的強化與提升、教學方法的多樣性、處理課堂突發問題的靈活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趣味性等都是需要我們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汗水。

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

首先,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從尊重學生開始做起。 教師要尊重學生。當教師把孩子作為一個權利主體尊重時,他們身心發展的巨大潛能就會得到充分發揮。因此,在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這樣,既可以顯示教育的人情味和人性化色彩,也有利於促進民主、平等的習慣意識的培養。重視孩子的感情,培養學生敏感、豐富的體驗也是完整的和諧教育所需要的。人的感情是心靈中最隱祕、最脆弱,也是最容易被激發的區域。教師重視學生感情;學生得到尊重,受到重視,有助於學生養成温順、謙和、樂於分享、善於溝通的性格習慣,而教師自己也會更有人情味。

要有一顆公正之心。 實施和諧教育。優秀教師應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感。學生們對教師公平與否的事情特別敏感,如果學生們看到教師一直用一視同仁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學生,不論對方是男生、女生,不論對方漂亮、醜陋,也不論成績好、壞,他們就會受到啟發和激勵,會感到教師的誠實和公正。由此,學生會獲得安全感,有助於培養學生自信的習慣。反之,學生會懼怕錯誤,產生孤獨和排斥心理,不利於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

其次,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教師還應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面對學生。教師應用積極的、樂觀的眼光和態度來估計學生的天性,多關注學生身上所具有的那種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的內在需要和傾向,堅信每個學生都是可以積極成長的,是可以造就的,是追求進步和完善的,因而對教育好每個學生應充滿信心。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好心做壞事”的例子。例如在教室門鎖了的情況下一個學生為了幫助同學拿丟在教室裏的文具翻窗而入。我們的教師在遇到這樣的問題時該如何處理呢?我相信大多數老師會首先肯定學生助人為樂的精神,然後再把翻窗的危險性告訴他,最後告訴他今後遇到這樣的事該如何處理,我也相信這個學生在今後的生活中會更樂於助人,而且處理起事情來也會成熟很多。我們再試想一下,如果教師採取相反的態度,忽視學生助人為樂這一良好動機,而一味指責他違反校規爬窗户這一行為,那將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可想而知。

再次,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教師應以讚賞的眼光鼓勵學生。這是我常對學生説的一句話,相信也是每一個老師對學生的期望。每個教師都應相信學生的確潛藏着巨大的發展能量,堅信每個學生都是可以獲得成功的。 教師要學會讚賞每一位學生:①讚賞每一位學生的獨特性、興趣、愛好、專長;②讚賞每一位學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極其微小的成績;③讚賞每一位學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現出來的善意;④讚賞每一位學生對教科書的質疑和對自己的超越。

三、讓每一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要“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使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之後的自豪和幸福感。

一個班級中的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着很大的差異,我們必須做到因材施教。特別是在生物教學中探究性的實驗比較多,因此我們設計探究性實驗必須貫徹適宜性的原則,不能急於求成,應與學生的已有能力相適應,與具體的教學內容相聯繫,與學生實際技能相適應,形成一個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相互銜接的實驗體系。有些探究性實驗難度較大,最好採取分步走的辦法有計劃的分散難點,教師可把一個探究性實驗分解為幾個逐步遞升的`階段,通過學生的自主思考和實踐及教師的適當引導逐步突破各階段的障礙,培養他們由淺入深的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這一體系中教師將要探究的目標轉化為明確可見的探究活動,逐個分解到程度不同的探究實驗中,在實驗中採用不同的途徑,使學生在教師逐步的引導下運用已有知識和方法技能去親自“發現”新知識,成為科學知識的主動探究者,同時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維果茨基把學生在教學中的發展分為兩個水平:一個是學生現有的發展水平,表現為學生現在就能獨立完成教師所提出的智力任務;另一個水平是“最近發展區”,即學生的一些思想過程正在形成,但還不能獨立完成智力任務,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經過自己的緊張努力,才能完成任務。學生的第二個發展水平一旦轉化為第一個發展水平,他們的智力也就提高了一步。可見,為了引起學生認知上的衝突,引起最佳或最大限度的不平衡,探索性實驗的設計要“適度”。“適度”是指設計既要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有一定的聯繫,同時又要有一定的難度。這樣的設計如同樹上的果子,學生必須“跳一跳”才能摘下來,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奇心,並轉化為學習上的一種內驅力。想吃桃子,得跳一跳;跳一跳後,保準能摘到。

總之,探究學習是學生自主性的,應安排好探究難易的“度”。使學生即感到有點難、又興致沖沖,跳一下很有成就、並興奮不己,下次還想跳。

以上只是我個人粗淺的認識,還望大家多多提出寶貴意見。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學反思2

在上節課的基礎上,本節課主要講述的是生態系統中各生物之間的關係——相互依存,而生物之間主要存在的捕食關係構成的食物鏈及多條食物鏈構成的'食物網是本節課的重點及難點,而該節內容也是在上學期基礎之上延伸了一些知識點,所以主要是讓學生沿着已有知識內容順藤摸“瓜”,集思廣益,找到問題的答案;在探究路上,學生學會了與同伴相處、交流,學會了思考問題並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但在講解食物鏈時需注意以下問題:

(1)食物鏈必須以綠色植物為開端;

(2)食物鏈頂端應該是一級的消費者;

(3)注意各生物在不同食物鏈中所屬的不同營養級。

對於能量流動在食物鏈中損耗是有一定的規律,以實例為學生講解,如草鼠蛇鷹,這條食物鏈中,等級越低,數量越多,能量越多,能量按照10%—20%向後傳遞,

故食物鏈越短,能量損耗越少。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學反思3

本章主要內容為選學內容,雖説在考試中不作為重點,但是該章內容和我們的生活聯繫較密切,我國為人口大國,河南省為人口大省,對於人口的激增相繼帶來了糧食問題、水資源問題、能源問題、土地問題等,關於這些我們孩子在身邊感受不是很深的`問題,在其他地區確是極其嚴重,看到那些相關圖片,也觸動了孩子們內心的情感認識,這其實更適合作為一節資源教育課。

人口後面相應的引出計劃生育與城市環境等,進一步涉及到家居環境與健康,可以讓學生從自家環境説起,看看自己居住的環境是否合格,在室內污染氣體中應重點給學生強調一種具有放射性的物質——氡,這種無色、無味的放射物質最容易被家居忽略,也是考試中的一個考點。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學反思4

學習不是教師將知識直接呈現給學生的過程,而是幫助其主動建構的過程。因此“如何將探究性學習與基礎知識的教學統一起來,讓學生通過探究性學習來建構概念,是生物課程改革急需深入研究的問題。”基於這樣的思考,針對教材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以“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為課堂學習的三個基本維度,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指導,以側重科學方法教育為目標,在充分了解和利用學生原有經驗的基礎上,積極引用和拓展,使教學過程( )順應學生的'認知規律,創造實踐條件,教師及時引導,讓學生真正在 “ 做中學”,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生物學基本概念的建構和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健康發展。通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來達到預設的教學目標。

新課程的理念告訴我們:如果我們依然停留在“傳道、授業、解惑” 的認知層次,只是把一些叫做“知識”的東西硬塞給學生,那麼學生即使學得再多,充其量也只不過是一個人雲亦云的“人形鸚鵡”或者是讀了一輩子書的“兩腳書櫥”。新課程理念下的生物課程如何實施?這節課留給我們的啟示無疑是立體的;我們應該逐漸走下講台,成為學生學習的夥伴;教材應該逐漸蜕去“權威”的外衣,成為教學內容的載體和教材資源的組成。

課堂應該逐漸從教室擴展到校園、社會和學生生活的每一個空間,緊緊植根於社會現實生活實際;課堂教學應該逐漸從刻板、僵化、單一走向民主、開放和富於個性,從而變得越越來越鮮活和富有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