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文化

讀《文化苦旅》有感【範例13篇】

欄目: 文化 / 發佈於: / 人氣:2.22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文化苦旅》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文化苦旅》有感【範例13篇】

讀《文化苦旅》有感 篇1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教授近年來在國內外講學和考察途中寫下的系列性文化散文。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密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而我感觸最深的,則是《道士塔》。

王圓,是敦煌石窟的罪人。他原是湖北的農民,到甘肅做了道士,幾經轉折,不幸由他當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國古代最燦爛的文化,無數珍奇異寶因此流失海外。

當時是20世紀初,歐美的藝術家正在醖釀新世紀的突破。為了尋找靈感,他們中有人已將目光投到瑰美神祕、源遠流長的東方藝術上了。但在莫高窟,王道士卻絲毫沒有感受到這些文物的美,不懂得它們是多麼宏偉的傑作。

一天,王道士在洞窟裏轉悠,覺得裏面的壁畫暗乎乎的,看着眼花,就用石灰厚厚地刷了一層。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什麼也沒有了。洞裏一片淨白。古代工匠們無數的心血,就這樣永遠被徹底掩蓋。他還覺得中座的塑雕過分惹眼,就去借了幾個鐵錘,才幾下,婀娜的體態變成碎片,柔美的淺笑成了泥巴。他僱了泥匠,塑了幾個怪模怪樣的天師、菩薩。

我的第一感覺就是——他瘋了!那麼精美絕倫的壁畫,他卻刷上了厚厚一層白色石灰;那麼令人歎服的雕塑,竟被他眼都不眨一下就無情地砸爛。這是何等滔天的罪孽!但在他看來又好像是合情合理——我是管這兒的,這兒是我的,我覺得不好,就可以刷,就可以砸。我是道士,當然要在洞窟裏擺天師菩薩,而不是那奇怪的雕塑

1900年5月26日,王道士清理洞窟中的積沙時,牆壁裂開了一條縫。打開一看,裏面滿滿實實一洞的古物。他不會知道,一門永久性的學問,將靠着這個洞穴建立。無數才華橫溢的學者,將為這個洞穴耗盡終生。中國的榮耀和恥辱,將由這個洞穴吞吐。這都是古代中國人民留下的最珍貴的文化遺產,是他們最深的文化積澱,最寶貴的心血結晶。

他撿了幾個經卷帶給縣長看,順便説了這事。不久,甘肅學台葉熾昌知道了。他懂得洞窟的價值,建議把這些文物運到省城保管。但是東西很多,運費不低,官僚們猶豫了。只有王道士隨手取出來的一點,在官場上送來送去。

我又為中國官僚的表現感到吃驚、失望與悲哀。王道士雖愚昧無知,但他畢竟是個普通人,太卑微、太渺小,讓我們無從怪罪。但官僚們都是讀過書的啊!都是滿腹經綸才高八斗的啊!怎麼會不認識那些珍貴的文物?他們都是明事理的啊!怎麼會為了運費而任那些無價之寶荒蕪?中國是窮,但看看那些官員家中,有幾個不是錦衣玉食、奴婢成羣?有幾個沒有萬貫家財、奇珍異寶?這筆錢,絕不是籌不出來,而是他們一點也不想去籌。為什麼沒有一個人,能下定決心,好好地將這筆無價的國家文化遺產保存下來呢?

就在這時,歐美的學者、漢學家、考古家、冒險家,卻不遠萬里趕來。王道士從他們手裏接過極少的錢財,讓他們把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1905年10月,俄國人博奧魯切夫用一點點隨身帶頭的俄國商品換取了一大批文書經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疊銀元換取了24大箱經卷、5箱織絹和繪畫。1908年7月,法國人伯希和用少量銀元換取了10大車、6000多卷寫本和畫卷……

我痛心、我心痛。前人費盡無數心血、耗盡無數精力才留下的這些瑰寶,就這樣遠“銷”海外。也許王道士是很開心的吧,無意中找到的“破爛”,卻讓我得了這麼多銀子!

我無言。這幾句一個當代中國青年寫給火燒圓明園的勛爵的詩句應該可以描寫我的心情:我好恨恨我沒早生一個世紀使我能與你對視着站立在陰森幽暗的古堡晨光微露的曠野要麼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要麼你接住我甩過去的劍要麼你我各乘一匹戰馬遠遠離開遮天的帥旗離開如雲的戰陣決勝負於城下。

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們,只是鐵板着臉,一次次屈辱地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捲,歎息一聲,走到放大機前。他們完全可以把憤怒的洪水向王道士傾泄。但是,讓這具無知的軀體全然肩起這筆文化重債,連我們也會覺得無聊。

歷史畢竟是歷史,我們要做的,是不讓悲慘的歷史再次重演。不管那些文物身在何方——倫敦、巴黎、彼得堡、東京……它們都深深地烙着中華民族的烙印,永遠無法抹去。

這,也是唯一能讓我感到一絲欣慰的了。

讀《文化苦旅》有感 篇2

《文化苦旅》是一本讀來讓人覺得很沉重的書,每次的閲讀,心中除了痛心便只剩下無盡的歎息。原因就在於看着曾經那麼輝煌的歷史古蹟,那麼偉大博學的名人,那種種的文明,最終都遺憾地或消失,或破壞,或被攻擊誹謗……明明這樣的極盡偉大為何卻又無一例外地讓人扼腕歎息?或許是我只看到了它們未被珍惜的一面,無論如今它們存在與否,它們在飄搖的千年歷史中,所給予我們的,是一種深刻的感動。

直到如今,滿溢着自豪與幸運,我還是不停地感歎中華文明,它不愧於博大精深與源遠流長。在《魚尾山屋》的這一章裏,餘秋雨先生向我們簡單地敍述了考察完眾多古文明遺址後的感想。除中國之外的人類主要古文明,都幾乎與“盛極必衰”脱不開關係。古希臘文明,古埃及文明,兩河文明,它們曾與中華文明並肩而行,如今卻在歷史的征戰中所剩無幾。“最宏大的'文明盛宴引來了最密集的征戰刀兵,這兒由反覆拉鋸而成了一個永久性戰場,直到今天。”“各大文明的征戰,既是文明的‘他殺’又是文明的‘自殺’。”人類無盡的征服慾望使其沖洗掠奪其他文明,又使其再塑獨屬於自己的文明,這樣,陷入無盡的循環,於是,可悲的土地上在迎來短暫的文明盛世後,更加徹底的文明屠殺席捲而來。雄偉的廟宇轟然倒塌,無數的難民怎能將親手創造的文明好好安放?那樣的一片土地上,被一層層地烙印,然後以無盡滄桑與天空恆古不變的白雲持久相望。沒有思考,更無歎息所有的人和事隨時間的洪流互相裹挾着向前而去。

當其他文明在征戰時,中華文明仍在頑強地延續。其實這樣説也很疑慮,因為“盛極必衰”,但中華文明的“衰落”應是朝代更替之時,且在清朝時尤甚。假若沒有這些摧殘,是否中華文明會更加豐富?可惜沒有如果,畢竟中華文明能延續至今真的已是“異數中的異數”了。雖然文化斷層仍會不可避免地出現,但我們應該感謝,感謝歷史上那些熱愛文化,並努力或者無意識地將文化傳承下來的他們,感謝他們,我們才可以捧着《詩經》《楚辭》《論語》等等文化典籍。感謝之餘,亦不應忘記我們肩上也承擔着將這些文化傳承延續的重任。想想,以前的苦難比現在還多,如果我們卻在這時丟棄了文化,豈不可笑,可悲?

儘管現在“日漫”,“韓流”,“歐美熱”出現在大街小巷,但我們一定一定一定不可以迷失了自己,其實説這是文化侵略也不為過。最可怕的,不是自然賦予的災難,而是生生地被進行文化移植!幸好,當下努力傳播中華優秀文化的力量正一點點興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們應積極投身於這隊伍中,捍衞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文化。創造文化難,保護文化亦難。在生生不息的廣闊大地上,所有人都肩負着保護文化之重任!

偉大的中華文明呵!“我們一直依偎着它,吮吸着它,卻又埋怨它,輕視它,責斥它。它花了幾千年的目光、腳力走出了一條路,我們卻常常嘲笑它為何不走另外一條。它好不容易在滄海橫流之中保住了一份家業、一份榮譽、一份尊嚴,我們常常輕率地説保住這些幹什麼。我們嬌寵張狂,一會兒嫌它皺紋太多,一會兒嫌它臉色不好。這次離開它遠遠近近看了一圈,終於吃驚,終於慚愧,終於懊惱。”

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

讀《文化苦旅》有感 篇3

“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澀,在這千年的歎息中講述苦旅。”翻開這本書,我跟隨着餘秋雨的腳步蹣跚在祖國的天南海北,荒漠戈壁、小橋流水,他千里行走,風塵作伴,用有限的光陰去探索古老的迴響。

在此之前,我未曾思考過那些歷經風吹雨打的古建築存在的意義,未曾瞭解過那些隱藏在背後深沉厚重的歷史。懵懂無知的我只能跟隨着餘秋雨亦步亦趨的推開那道隔開了歷史與現在的大門,在時光的長流中溯源而上,在歷史風塵中探索尋找,去探索我們未曾到達的彼岸,去追尋我們已經遺忘的過去。

這趟旅行是一場苦旅,但也是一場洗禮。

不只是簡單的旅行,也不只是對遺忘歷史的感歎,旅行的意義在於對現在、對未來的思考,對文化的繼承,對人生意義的追尋。人與人悲歡離合也好,千里共嬋娟也罷,再大豐功偉績,再強的`不世之功,終究要被歷史的風沙掩蓋,創造的歷史終究會再變成歷史,留給後人的只有記載於書籍上的文字和一座座古老的建築。我們所要做的是對沉埋在歷史中文化的繼承,是對先人的智慧與經驗的汲取,傳承薪火,在前人留下的道路上繼續前進。

讀《文化苦旅》,品百味人生。在一場場對歷史的追尋對文化的思考中,我也隨着餘秋雨一同,一點點抹去心中浮躁,迴歸靈魂的質樸與本真。

對歷史探尋的意義就在於此:返璞歸真,追尋歷史的過程也是對自己深一步的探索,讓自己暫時遠離塵世的喧囂,摒棄現實紛紛擾擾的浮躁,去思考、去追尋人生的使命,回想起自己的初心。

我的初心是什麼呢?合上書卷我自問到。作為一名中鐵電氣化局京滬高鐵維管人,保障京滬高鐵供電安全是我的使命,讓人民能享受到高鐵速度帶來的品質生活就是我的初心。

走一程路,品一段史。初心不變,使命不改。

讀《文化苦旅》有感 篇4

今天好無聊啊,無意中看到昨天王葉煒借我的《文化苦旅》心想既然無聊就去看一下吧,沒想到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我只看了其中一篇叫做沙原隱泉,原以為與其它寫景小説一樣,都是説這個地方怎麼怎麼樣,但是當我讀上這篇小説時,我原有的想法瞬間沒有了,原因是餘秋雨寫的這景象與其他人寫的完全不一樣。

我最喜歡文中的這一句話:不為那山頂,只為這已經劃下得曲線,爬。不管能抵達哪兒,只為已耗下的生命,爬。無論怎麼説,我始終站在已走過路程的頂端。永久的頂端,不斷浮動的頂端,自我的頂端,未曾後退的頂端。沙丘的頂端是次要的。爬,只管爬。我喜歡這段話的原因是因為這句話與我現在的情況十分的相近。因為我現在的'學習就是在一直向上爬,無論它多麼的高,我還是要繼續向上爬,無論它的高度是多麼的永恆,但我永遠也不會退縮。

我所喜歡的另一段話是:茫茫沙漠,滔滔流水,於是無奇。惟有大漠中如此一灣,風沙中如此一靜,荒涼中如此一景,高坡會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韻律,造化之技巧,讓人神醉情 馳。這一句話總結了前面的一些事情並加以貫通起來。

今天讀了餘秋雨的小説讓我明白了,原來寫景也可以這樣寫。

讀《文化苦旅》有感 篇5

讀罷餘秋雨老師的《文化苦旅》,我很想抓住些什麼,卻又難以言狀,只認為淡淡的哀愁與寂寞繚繞在心中不去,又難復僻靜。

從滾滾黃沙的大漠邊塞到温婉宜人的江南小鎮,餘秋雨老師的文化足跡,跨越了大江南北,旅途中夾雜着喜悦、感動、哀傷、沉痛……百感交集,而最終只匯合成一個赫赫刺人的“苦”字。中國史上敍説羈旅之苦的文學作品不在少數,然而累贅上“文化”二字,卻更令人認為這苦澀的味道濃得要化不開了。

説説那個令人恨恨不已的王道士吧,青磚黃泥的道士塔原也只是個普通的佛教地方,可當那王道士開掘了一門永久性學問的洞穴後,這兒再也不普通。王道士也成了達官貴人寵的“妃”,王道士的古文物,不,是正用在阿諛投合的.官場的中國的古文物,它們的清白也漸漸被抹黑,更糟的是:外國友人的不客氣,王道士的傻笑,中國古文物就此一車一車地安全運出國境,王道士與外國友人的寒暄。唉!傷心欲絕!餘秋雨老師之苦,皆因有着中國古代文人憂國憂民式的文化自覺,種種令人痛心疾首的現象赫然浮現在自己的眼前卻無能為力,也就難以自抑地揪心揪肺了。

也許許多歷史界的專家學者曾經不留情面地指出過餘秋雨老師作品中與史實不符的種種紕漏,但是依然無妨,文學不同於歷史學,終究餘秋雨老師釀製的文化苦酒傳出了令人心醉的香味,不僅僅是向讀者,向文化界,更是向廣大的中國國民。這樣就已經足夠了,不是嗎?

作為一名高中生的我就這樣追隨着餘秋雨老師的足跡,在寂寞間行走着,徘徊着,彳亍着,最後旅途也到了終點站,只剩下了“這裏真恬靜”的孤獨與餘韻……

讀《文化苦旅》有感 篇6

恍惚記得很久之前,有個朋友告訴我西泠印社的旁邊有個古董店。

那個時候我還把“西泠”讀作“西冷”,自然對一家小小的古董店沒什麼興趣。但是時間一點一點延長,那時的我大概也不會想到,在幾年後一個“清明雨紛紛,行人慾斷魂”的日子裏,我還是去找了這家不明存在的古董店。

這幾年裏我對於古董店總是有莫名的執念。大概是對那些歷史沉澱的東西有莫名的好感。博物館裏的只能稱物,它們被安靜整齊地擺放在一個地方,每天面對幾盞燈,面對幾撥人。古董店裏的呢,應該算古董,不論真假,它們的陳列,都是故事。

可能這就是古董吸引我的原因,也是那家神祕古董店吸引我的原因。

當我終於乘上去往西泠印社的公交車,在西湖邊某條道路上穿行的時候,我突然萬分慶幸這次心血來潮。

作為一個杭州人,我對西湖卻並沒有特別熟識的感覺。只是知道有這麼一個湖,它有著名十景,是世界文化遺產,是杭州的驕傲。小時候來過幾次,觀賞遊玩,大概只記得當時的豆腐乾挺好吃。

所以,當我獨自來到湖邊,難得清冷的公車載着我東奔西走的時候,也給了我更多的時間看看這個熟悉又陌生的西湖。

杭州這座城應該最愛梧桐。

特別要是法國梧桐,高大魁梧,所以願意將梧桐成片的栽在西湖邊。其間還夾雜了些柳樹的影子,初春的柳枝剛發新芽,弱柳扶風大概就是這種姿態。這就顯得梧桐更偉岸了些,扭曲的樹幹,偌大的廕庇。儘管市樹是香樟,但杭州愛梧桐不無道理,因為這也是生命,自然的生命,梧桐比香樟更隨意,更鋪張。

西泠印社確實沒有公車上冷清,反而很熱鬧。大多數人應該就是因為“天下第一名社”這個稱號慕名而來。進門就是一棵巨大的香樟。根鬚蜿蜒地猙獰,樹幹爬滿了青苔,鋪天蓋地的'綠蔭毫不掩飾枝葉的放肆。遊人只能驚歎了。

西泠印社的大名用冷綠色刻在一石碑上,旁邊是一簇春天的紅花,開得正好。身後就是一座丘陵。上山的石階沒有刻意修平整,反倒是像亂石堆成的台階。昨夜下的雨濕冷着,更顯得小路濕滑難走。我只得小心翼翼地走,小心翼翼看着路,小心翼翼地發現了山路上各種植物,被雨珠打得蒼翠蒼翠,傲然立着。我還期望着山上是不是有一個很隱祕的地方藏着傳説中的古董店。可惜只有幾個亭子,幾個石凳,一個滿是錦鯉的水塘,和一座意味深遠的塔。

我坐在西湖的長椅上,喝着水,看着面前的湖與樹。

西泠印社同西湖一樣。目光所到之處,除了遊人,要麼是樹,要麼是水。它們比我們更清楚自然的意義。連神話傳説裏亦仙亦妖的白蛇,都是生於水,隱於山水環繞的雷峯塔。

放下水瓶,翻開手上的《文化苦旅》。餘秋雨先生説:“這一來,杭州就呈現出了一個貫通千年的人文宣言。”孤山這個地方,像西湖中的一個小島,西泠挑了一個很好的地方建立社址。亦山亦水,亦孤亦環。

馬可·波羅如此大力讚揚一個城市,當然有他自己的道理。現在我們回想起他至高的評價,仍會覺得名副其實。

杭州的美,大多是集中在了西湖。而西湖的美,全然是這些山山水水,樹樹花花。蘇軾與白居易比我們更早懂得了西湖的美在何處,於是他們竭盡全力浚河道,清藻荇,治湖水。這才有了後來的南宋都城臨安。杭州比其它地方更明白自然對於我們的意義。

這是一個只屬於杭州的宣言。

“宣言的內容,很複雜,又很簡單:關於自然,關於生態,關於美麗,關於人間。”春天的西湖水盪漾着,湖旁低垂的迎春花黃豔豔的,映着水中的倒影。法國梧桐還是那麼魁偉,密密的青苔攀附着粗糙的樹幹,出奇的安靜。這就是春水道梧桐。我們需知,在自然面前的我們,何其渺小。而自然的美麗,又何其偉大。

我捧着書突然笑了。我想我已經找到了我心心念唸的古董店。

西湖之美就是杭州的古董,自然之美就是西湖的古董。

這就是一個關於杭州的宣言,關於西湖古董的故事。

讀《文化苦旅》有感 篇7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到處都有值得思考的地方。如果中國文化是太平洋,那麼虞丘是一個航海家,我幾乎不是他的小跟隨者。

一路上,餘虞丘帶領我走遍全國,欣賞美麗的自然風光,思考中國文化的發展。他的探索之旅不像陳景潤那樣在文學世界中旅行。可以説,他從山腳飛到山頂,從河南岸飛到更遠的地方。

在第一站,我們到達了道斯塔。青磚和黃泥很常見。只有經過仔細的探索,我們才能知道它有一個巨大的神祕,但它也是一種恥辱。道士塔只是一個普通的佛教場所,但當王道士挖了一個永久知識的洞穴時,它就不再普通了。王道士也成了高級官員和貴族們青睞的“公主”。不,王道士的古代文物是中國古代的'文物,被用於諂媚的官場。他們的清白逐漸被玷污了。更糟糕的是,外國朋友不受歡迎,王道士咯咯地笑,中國古代文物被安全地用汽車運出國,王道士問候外國朋友,唉!心碎了!經歷瞭如此尷尬的旅程後,我想得越來越多,收穫也越來越多。

然後坐船去三峽,離開石濤鐵塔,去李白和劉備那裏。也許是因為這兩條主要河流,三峽河水日夜流淌。展望未來,隨着三峽大壩工程的逐步竣工,中國人已經逐漸滿足了他們的能源需求。這都要歸功於三峽大壩。無論如何,三峽藴藏着無限的能量和智慧。

旅途並不太苦,但只是有點情緒化。對文化的記憶和探索是無窮無盡的,因為生活也是無窮無盡的邊界。正如智者所説,“你不在乎你有多少錢,你在乎你花了多少錢。”同樣,你不在乎你有多聰明,你在乎有多少想法有內涵。如果你有更多的好想法,你就會變得富有。

不管是春天、温暖、秋天還是墳墓,最後一件事就是閉上眼睛,回到歷史的冷漠和理性的嚴峻。

讀《文化苦旅》有感 篇8

帶着幾分思考,隨着餘先生匆匆的步伐,奔赴陽關。

餘先生説,他是衝着王維的《渭城曲》而去尋陽關的。正如文中老者所説,陽關沒什麼好看的。那裏沙丘縱橫,有的只是一望無際的沙灘。雖然不解但我能瞭解這份執着,就像我歡喜《傲慢與偏見》而去看遍簡奧斯汀的著作和所有續集。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江南姑娘,對水鄉自是情有獨鍾,説實在的對西北荒漠真真是沒什麼興趣。餘先生的執着也讓我對陽關提起了一絲興趣,今日且隨着他去一瞧。

之前隨餘先生的見識了莫高窟的聖潔和玄祕,但是同處西北的陽關給我的只有滄桑和悲壯。茫茫一片的雪白,什麼也沒有,除了空曠還是空曠。這裏的雪沒有中原內地的柔美,顯得悽迷和厚重。歷史的車輪在這裏碾過,賦予了它特有的滄桑與悲壯,就連胡笳和羌笛,也悲涼,成了士兵們的心頭哀音。那地上凹凸的沙堆鋪陳的有點令人驚駭,這都是古戰場留下來的墳堆啊!餘先生在文中問道:“這繁星般的沙堆,不知有沒有換來史官們的半行墨跡?”自然是沒有,厚厚的二十五史只是沉埋了這土堆。這土堆下的人啊,都是艱苦守衞邊疆、抗禦外侮的英雄啊,在腥風血雨中,在戰士來不及回望一眼故鄉而化作沙墳一座,沒有人立碑,沒有人祭拜,甚至沒有人記住他們。

站在這樣一個西北風呼嘯着迎面撲來的荒原上,看着這鋪天蓋地的沙堆,餘先生有點踉蹌,冷的牙齒打顫,鼻子通紅,更別提我一個見慣了山清水秀、温潤的江南的女子了。其實寒得是身也更是心。但就是這樣一個陽關,王維卻能望着客舍外的青柳,温厚地舉着酒杯而吟:“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來到陽關的文人墨客大多是遭貶謫至此的,王維也不例外。但是他們大多自信豁達,沉着安詳的`,帶着唐人的那份風範。

他們才華橫溢卻不受當權者的重用,像王維這種詩畫皆稱一絕的文人,也只能在長安的宮殿中製造點娛樂供王公貴族消遣,並不會得到重用,更甚者最後慘遭貶謫。唐朝可以説是中國最鼎盛的時候,不管是經濟還是文化,像李白、杜甫這種男女老少都耳熟能詳的偉大人物在唐朝都沒有的得到重用,鬱郁不得志,慘慘淡淡度過餘生。當唐朝在趙氏王朝的興起之時轟然倒地的時候,陽關見證了歷史的一切。縱然才情萬丈的文人比比皆是,中國的文化,在保守腐朽的封建王朝是得不到傳承和發揚光大的。再看,歐洲的文藝復興開始鬧騰的時候,不知是在唐朝的多少年之後了,但是今天的歐洲文化發展的是何其燦爛,光一幅《蒙娜麗莎的微笑》就震懾了海內外多少人。而中國呢,本應該為中國文化的燦爛添磚加瓦的文人騷客卻流落至悽迷的陽關。陽關依舊是陽關,但終因那麼多的哀怨而在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倒塌。這裏有過人生的壯美,藝術情懷的弘廣,但終究被人們隱在心底。

陽關,氣魄壯麗,奪人心魄,在歷史中繼續沉默下去,揹負着滄桑與哀怨。

讀《文化苦旅》有感 篇9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類文學評獎中奪得首獎。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餘秋雨先生依仗着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為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範例。

"報紙上説我寫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温秋肅,還是大喜悦大悲憤,最後總得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餘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着讀者,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他也曾在本書中像許多知青學者樣深情感歎,但同樣的感歎,出現在不同的地方,韻味也相差甚遠。正如他所説的一樣“我也可以年輕”,他的`人生是富有彈性的,他總是秉持着少年的激情,享受着老年的清閒度過他充實的中年時光,所以,餘秋雨先生無論何時都是個混合體。因此,他的文章,也永遠夾雜着不同感覺的口氣。如他對中國文化日益淪陷喪失的悲傷感慨,就飽含了年輕人對不滿的辱罵,中年人對世事的無奈和老年人滄桑的惋惜。

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為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寫本書!它不甘甜,因為裏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苦的味道,為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滋味。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而作者運其妙筆,以乾淨漂亮的散文,組合,使它們成了一篇篇讓炎黃子孫驚醒的文章。

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們不禁嚴肅起來。像一羣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塊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於我們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實像,壁畫依然不言,我們靜靜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裏,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輸往外國。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並非外表炫麗,而是它只是一種儀式,一種人性的,及它深層的藴藏。我們在這兒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國千年的標本,一樣美的標本,縱使它曾經殘缺,被人無情的,任意的轉換。

廣袤的神州大地,孕育出燦爛的華夏文化,有如一朵朵奇葩綻放着,包容和開放的海派文化,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濃郁思鄉情結的華人文化……我無法用語言表達作者對中國文化的深刻解讀,我只能用心去細細體味。

讀《文化苦旅》有感 篇10

一次拜讀餘秋雨的作品,便被深深吸引。《文化苦旅》是作者餘秋雨第一本遊記文化散文,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探索了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餘秋雨先生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往深思我們這個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書中作者以踏過每一寸山河,每一寸古土為主線,表達了作者的喜與憂,用筆細膩,讀後讓人回味無窮。餘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着讀者,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文中感慨最深有兩處。

一、羽士塔初讀,我還以為《羽士塔》是為了紀念某位歷史偉人而建的,讀後卻讓我有一種和作者一樣的.恨之心情!狠在何處?此塔是敦煌石窟罪人王圓籙的葬身之處。他本是到處都可以遇見的一箇中國平民,逃荒到甘肅,做了羽士。幾經轉折,不幸由他當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國古代最為燦爛的文化。王羽士手中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裏,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輸往外國。還不止此,王羽士對洞窟裏的壁畫不太滿足,為了亮堂一點,他找了兩個幫手,拎着石灰桶,拿着草刷子,開始了他的粉刷計劃。第一編石灰刷的太薄,五顏六色還隱隱顯現,他就又來了一遍。可悲可悲!中國人的可悲,世界人民的可悲!作者用文筆醜陋的批判了一個歷史的罪人,也不解作者的一句“我好恨!”。

二、沙原隱泉沙原隱泉是作者踏過陽關雪後的又一行徑,當作者被眼前幾座巨大的沙山遮擋,又別無他途時,作者表現出了“心氣平和,慢慢爬!”“沙山的頂端是次要的,只管爬”的人生態度。當作者腳下忽然平實,眼前忽然空闊時,眼前有一彎清泉,橫卧山底,此時此景作者用了一句“動用哪個藻飾詞彙,都會是對它的”,看到此景的作者已是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了,怎麼下往呢?作者用了這樣一句話“咬一咬牙,狠一狠心,總要出點事的,且把脖子縮緊,歪扭着臉上的肌肉把腳伸下往。一腳,再一腳,整個骨骼已預備好了一次重重的摔打!”,可見作者當時的心情之急。當你在沙漠中有一彎不算太小,長可三四百步,中間最寬處,相當一條中等河道時你會是什麼心情?且水面之下,飛舞着叢叢水草,使水色綠得更濃。竟有三隻玄身水鴨,輕浮其上,帶出兩翼長長的波紋,你又會是什麼心情呢?看到此處,我似乎聽到了水鴨帶動湖水時清脆的聲音,自己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更有一種願為此景背上行囊,頂着烈日不遠萬里追尋它的奢看!合上書本,大腦中有一種凌亂,心中有一種興奮與失看。凌亂是由於書中有太多出色之處,不知應該回憶那一幕。興奮是由於大腦似乎被注射了文化的興奮劑,言語已無法表達。失看是由於凌亂,無頭無緒。在《文化苦旅》中講述了許許多多在中國部位人們所重視的地方。道士塔—建於莫高窟。它的所屬者王圓簏即使道士也是歷史中莫高石窟的罪人,是他從外國“冒險家”手中接過極少的錢物,然後讓他們把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也是因為他,如今敦煌研究所的專家們之得一次次確如地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捲,歎息一聲後走到放大機前······敦煌莫高窟的悲劇,只是因為一個道士流浪至此並駐足引起的,因為他的私慾,從而導致外國“冒險者”以少數的銀元換走我們住過大量的文化遺產,我好恨,恨當時政府官員的腐敗與王圓簏的無知與私慾,從而導致如今我們的遺憾。這幾日,正在閲讀餘秋雨先生所著的《文化苦旅》,並不是説如何認真地研究,只是睡前一篇,信手翻閲。這本書,粗看只是描寫神

讀《文化苦旅》有感 篇11

每個人行走在生命的路上,也許面對的會是一段看不到終點也不會有歸途的長路,總覺得通往遠方的終點會有幸福存在,所以就會走,會想去追尋幸福的所在。

身為一介文人的餘秋雨或許已然厭棄了世間浮華,所以他踏上了這趟文化苦旅,於是,在他褪色的青衫裏,才有了《文化苦旅》的出現吧!

我跟隨着他的腳步也在找尋。從輝煌的莫高窟到古老的白蓮洞,從靜若處子的西湖到氣勢磅礴的`都江堰,他走過了很多地方,也被震撼了很多次。

當看到道士塔時,他發出了“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傾斜也只是對牛彈琴,換得一個漠然的表情”的感歎。在看到莫高窟時,他發現“這裏有點冷,有點野,甚至有點殘忍。”“這裏的雕塑,脈搏和呼吸,掛着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嬌嗔,”“這裏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於是他被中國古代燦爛輝煌的文明震驚了。

走到陽關後,看透了“嚮往巔峯,嚮往高度,結果巔峯只是一道剛能立足的狹地。世界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貼了大地,潛伏在深谷,君臨萬物的高度到頭來只構成自我嘲弄。”也許就是這樣,我們渴望成功,渴望萬眾矚目,真正得到後卻發現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因而就會後悔,也正是因為這種心態才會構成我們到頭來的自我嘲弄吧!餘秋雨似乎很早就明白這一點,所以他走過了白蓮洞“宏大的世界常變成一個孤島,喧騰的人生有時比洞中還要冷清。”人性是一種沉澱,一種人性的沉澱,平靜的生活才是人本身最原始的生活。就這樣,我跟隨着他一路旅途走過。

從《文化苦旅》中我明白了一點,人要到達彼岸,實現心中的夢想會有喜悦,但挫折也是無可避免的。這是一種過程,一種不會因時間的流逝而消逝的過程,他會在生命中沉澱成一種更為廣博和荒涼的沉默所在,即使需要付出太大的代價,我想我也不會退縮。

因為不會退縮,所以我用心丈量着《文化苦旅》的腳步,並願意追隨它,在路上,走着,一直走下去。

讀《文化苦旅》有感 篇12

雖然我並沒有多次旅遊的經歷,但我總是在夢想中旅行,想着,想着……我想着下一個旅行的國家,我想着該怎麼去那個國家,如何生活下去,我幻想着那個城市的外貌,風景,那個城市裏有什麼樣的名人。但是往往醒來之後,夢見的東西還全都浮在眼前一樣,南柯一夢。我真希望夢到的就是下次旅行的目的地。

餘秋雨和他的《文化苦旅》帶領着我走過了天涯海角,走遍了天南地北,走盡了整個世界。

讀完了《文化苦旅》,雖然我沒有體驗過餘秋雨先生在長途跋涉中的苦,但是,我得到了餘秋雨“苦中作樂”的精神。

跟着餘秋雨先生和《文化苦旅》,我走過了尼姑庵的.牌坊,走過了和尚的寺廟,走過了餘先生的家鄉,遊覽過李冰父子建設的都江堰,見過了敦煌的莫高窟,看過了康熙王朝的舊史,看見了已經變成廢虛的頤和園,知道了“李白醉書”的故事。

在餘秋雨先生的故鄉里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著名的音樂家李叔同竟然是住在五磊寺的弘一法師。李叔同是一個精通現代文化教育的一個音樂家,他竟然當了和尚,把畢生的精力投向了佛教。時代是與時俱進,文化也在提高,而,這時李叔同卻去做了和尚。有誰知道,李叔同的這種做法是在倒退還是提升?

清王朝時期,慈禧太后在北京重修了頤和園。在一九二七年六月二日,大學者王國維先生在頤和園投水而死。在清王朝滅亡後還留着辨子,一條清代的辨子,這是一件非常可恥的事。所以王國維便拖着清代的這條辨子,自盡在清朝的皇家園林中。王國維先生死得這麼可惜,又死得那麼必然。

而那個王圓籙,那個王道士,他是有多麼傻。他成了敦煌莫高窟的主人,他用化緣得來的錢,請工匠把莫高窟用鐵錘打通,用草刷把牆壁塗上石灰。我似乎看見了那花花綠綠的含有古代文化的牆壁,被王道士刷成了灰,並把牆塗成唐代玄奘到西天取經的故事。我覺得這真是太可惜了,而餘秋雨想對王道士説:“我好恨!”

這場旅行,這場文化的旅行,它不會停止,它會永久下去,保持下去。

讀《文化苦旅》有感 篇13

早就聽説過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關於這本書有許多讚揚也有許多批判,最近有幸拜讀即為其中深厚的文學功底和深刻的文化內涵所吸引。一口氣讀完,讓我思量萬千,感受倍深。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的一部文化散文集,全書用平淡自然的語句帶着我們透過山水風物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跟着作者的筆我們時而走過荒涼的大漠,時而走進小橋流水江南。從天一閣、莫高窟、天柱山,到江南小鎮,作者用縱橫的筆墨帶領我們經歷了中國文化的千年滄桑。我們從《道士塔》中聽到了莫高窟的文物的哭泣,在《陽關雪》中看到黃河文明的興衰,在《風雨天一閣》上感受着文化人的人格和良知。每一篇文章都帶着我們走過一個地方,講述一個快被遺忘的故事,引發我們心底深深的思考。

書如其名,不是名勝古蹟的旅遊觀光,作者走過的是一條充滿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之苦,中國文人的艱辛之苦的,文化之旅。看着莫高窟裏一張張被劃下的壁畫,目送一車車被運向國外的文物,腐敗的官場,墮落的文人,還有那在同胞的屍骨中間為皇軍立碑的中國俘虜。我總是不猶的陷入苦澀的沉思;一生堅守着藏書樓的範氏父子,冒着被免職、甚至可能被逮捕殺頭的危險給學生講學朱熹,又總能給我許多感動。我們走過的是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可是看到的卻是隱藏在他們背後的種種思念。

這是一本需要用心看的書,每讀一段都需要你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不是一本關注於歷史的.書,書中也許會有一些歷史的錯誤和疏漏,可我們真真應該關注的,這些或對或錯的歷史帶給我們反思(上海一個姓金的史學家,從餘氏的《文化苦旅》中挑出了二百例不付史料的錯誤)。

這路是苦澀的,卻能喚醒華夏子孫體內的熱血,是我們每個人都應當去經歷一遍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