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文化

對文化的反思11篇

欄目: 文化 / 發佈於: / 人氣:1.49W
對文化的反思1

(一)選材處理不果斷,重點不突出

對文化的反思11篇

衚衕文化的內涵,包含兩方面的內容:衚衕的特點和衚衕文化的特點。學生在閲讀課文後,就可從文中提取精要,概括出衚衕的特點及北京市民的心態。教師應把重點放在引導學生對北京市民心態的理解上,讓學生閲讀文本,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説出或讀出覺得最好的片段。但我在處理這兩部分內容時,即使學生的回答是正確的,仍然逐條地講析,深怕學生不理解。兩部分內容所花時間比較平均,沒有側重,以致在處理後半部分的內容時顯得有些倉促,沒有更好地突出重點,沒有充裕的時間放在內容的拓展和深化學生思維的環節上。有感於此,我認為對課文內容的大膽取捨,應基於對教學目標的確切把握,突出重點,而不應面面俱到,教師的講解也要惜墨如金,講析其要害處,唯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把握課文。

(二)沒有充分設臵讓學生髮問的平台

每當學習一篇文章,只要去探究,學生總會發現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可是學生學習的難點、疑點,也可能是學生思維深入、探究問題時所迸發出的火花。教師在預設教學環節時要有問題意識,以賞識啟動探究。課堂中教師要留一些時間請學生髮問。在《衚衕文化》的教學中,我雖預設了讓學生髮問的環節,但並沒有把它放在突出位臵上,加上時間不夠,就讓學生課外進行,這無疑削弱了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反映出教師問題意識的淡薄,並沒有真正落實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創新思維的初衷。

(三)課堂開放性的教學策略需落到實處。

一味地呈現知識性結論會使學生感到索然無味,而恰恰是不確定性的教學內容,能使學生的思維處於一種開放的狀態。教師可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理解知識,給他們留下探究的空間,使他們大膽尋求開放的答案。衚衕是北京身份的象徵,是歷史的見證,就因為破敗而應夷為平地嗎?

我認為對待這一問題的處理可以折射出現代人對歷史的態度,對民族文化的態度。基於這樣的考慮,我想讓學生探討該用一種怎樣的文化眼光來看待這些文化古蹟。這樣的探討,可讓學生對事物的判斷有較深入的思考。在掌握課本的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會和生動的生活實際相聯繫,談出各自的想法,這些想法洋溢着同學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課堂對於教師和學生來説,都是一種生命的過渡,一種生命的成長。當然,學生的探究學習要基於一定的基礎,尤其對於那些學生較為陌生的知識,教師必須設法給學生提供必要的信息。背景信息的提供,對於開拓學生的思維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在《衚衕文化》教學的這一環節中,由於時間不夠,我只得讓學生課後進行研究性學習,相互間發表自己的看法,課堂的開放性不足,學生的發散思維就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對文化的反思2

中華民族一直都是一個有着深厚文化底藴,有着綿延而悠長的歷史的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之歌從那遠處的高山深處、大河底端源源不斷地傳入炎黃子孫的耳中,進而如同電流一般,瞬間貫穿全身,直達心底,讓無數人為之顫抖,為之驚歎,為之折服!

中華文化的精彩之處,在於它千變萬化。雖然繽紛絢麗,但在各個不同的時期它都有其不同的色調,不同的風彩。春秋時期的百家爭鳴,猶如百花齊放,令人沉醉其中,為他們的思想和膽識所吸引,無法自拔。唐詩、宋詞、元曲。現在各具特色的散文詩歌等等,無不説明了中華文化這一特點。然而,中華文明最鼎盛的時期應屬盛唐了吧!這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唐朝人更為寬闊的胸襟和更加開放的政策、心態。各種各樣的人,各種各樣的思想在這裏彙集。就像我們的鄰國日本也為了學習大唐博大精深的文化派來了一批又一批的遣唐使,而我們呢,任由他們把長安複製成奈良。即使是在西方難以生存的教派也可以在這盛唐覓得一處容身之地。唐代陶瓷,尤其到了唐末五代,有重要的發展。唐代陶瓷中最重要的是青瓷、白瓷和“唐三彩”的陶器。唐代的裝飾藝術以其華麗優美的風格成為時代的特點。由於吸收了西域特徵與宗教色彩,唐朝藝術與前後朝代都迥然不同。唐文化體系中,包括文學、宗教與哲學、史學、藝術、天文曆法、地理、數學、醫學、百工技藝等方面,基本覆蓋了當時世界上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多數組成部分。這樣一個龐大而完整的文化體系在當時的世界上也是僅有的

唐朝鑄就了一段色彩斑斕的文化史,而這只是中華博大精深的文化之中極小的一隅,去讓世界人民為之傾倒,心心念念地嚮往中國這個神奇的文化古國,更別説中華文化龐大而絢爛的文化體系,那該讓多少人震撼,心甘情願被他的強大氣場和魅力所淹沒。

時光荏苒,歲月流逝,中華文化也在與時俱進,新事物與舊事物的的矛盾也逐漸顯露出來。傳統的封建思想,繁瑣的禮儀講究都以不符合當今時代的要求。外來文化的衝擊,新一代年輕人對中華文化知之甚少,人民對文化的漠視,這一切都使得中國社會陷入空前的文化混亂與文化空洞之中,失去了優良文化支撐的民族註定是去缺乏信仰的民族,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最可寶貴的精神支柱與力量源泉,是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首要資源和重要基礎。通過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和傳播,重新樹立國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認同中華文明的時代意識和振興中華文明的使命意識,這是我們當今每一箇中國人都應該有的覺悟。

作為一名中國人,一名中學生,我呼籲所有的中國人一起來弘揚並傳承我們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不要淹沒在外來文化的大潮之中,為了民族復興的偉大使命而艱苦奮鬥!

對文化的反思3

  一、前言

中國傳統體育發展可謂是源遠流長,從先秦時期對體育養生就有著作《黃帝內經》問世,同時,道家多有休閒養身之法,道家及道教養生之道涉及中醫、氣功、按摩等多方面的內容。東漢時期更有華佗的“五禽戲”健身運動。在南北朝時期,達摩到達中土,創立禪宗佛教,其中少林武術便是禪和武的統一,少林僧人習武是一種修行,所以又叫“禪武”“禪武合一”。其中的“禪”體現的就是傳統少林武術的文化思想。到了清朝,太極拳的出現,更是將傳統的道家文化思想與武術完美的結合。因為道家文化是我國土生土長的民族宗教文化,道家文化從其一開始就藴涵着傳統體育思想,對我國傳統體育思想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由收集整理,道家文化構成中國傳統體育思想形成和發展的脈絡[1]。特別到了當代,20xx年6月,少林武術和太極拳入選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保護遺產,更説明中國傳統體育文化思想是以少林武術的禪宗文化和太極拳的道家文化為代表。

在研究中國傳統體育文化之前,應該對傳統二字有所定義,《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傳”是由一方交給另一方;由上代交給下代。“統”是指事物彼此之間連續的關係顯然,“傳統”不是指過去發生過、曾經有過的活動,更不包括已經死亡、消失了的,世代相傳並延續至今應該是其重要特點。傳統體育是指人類業已創造的和將要創造的能夠經由歷史凝聚而傳承、流變的一種特殊的體育文化形態[5]。中國傳統體育是我國所特有的體育項目,其體現着中國文化的內涵和精髓。文中前言所提,中國傳統體育思想主要是由兩部分構成,一是道家的思想文化,二是禪宗的佛教文化。

  二、體育哲學對中國傳統體育思想涵蓋反思

第一,從哲學方面進行反思,哲學二字本來就屬於舶來品,從歐洲興起,直到近代傳入日本,再由日本引入中國,中國由於受近代閉關鎖國的影響,其人文、社會、自然科學落後於西方世界乃至日本,而現代又由馬列主義哲學思想作為黨的思想方針路線引導建立政權。導致我國對哲學二字含義的理解,是不是將其功能無限擴大化了,畢竟,在哲學知識文化思想討論的方面,哲學二字的政治意義要遠遠大於其它方面的意義。而且西方現代的哲學涵義,用於解釋涵蓋中國傳統文化,在一些領域內,二者不是共通的。這就好比,運用希臘的神話典故去解釋涵蓋中國的五行八卦一樣。

第二,關於哲學本源性思考問題,和我國傳統思想之間的矛盾,從一開始,哲學的思考是建立在蘇格拉底和柏拉圖致力於追問“什麼是存在?存在者是什麼?”這種提問界定了西方自蘇格拉底、柏拉圖以後幾千年來思想史上所謂哲學的主要含義和內容。而中國傳統思想,以道家和佛教思想為例,都不約而同的提到“物我兩忘”和“無我”之理,中國傳統思想從一開始就是否定存在。西方哲學奠基內容就是“什麼是存在?存在者是什麼?存在即合理,我思故我在”。而中國傳統思想恰恰相反,中國的是“什麼是不存在,不存在會是什麼,不存在即得道參禪,我思考如何不存在”。從上面可以看出,一開始,東西方二者的思想就南轅北轍。那麼怎麼能用西方的哲學理論去解釋涵蓋東方這些古老的理論?因此,經過西方的哲學解釋,中國的傳統思想理論是錯誤的,唯心的。那麼試問,如果這些思想是錯誤的唯心的,那這些思想孕育出的武術理論是不是也是錯誤的,如果這樣,運用哲學解釋中國傳統體育,就相當於用一個尷尬的評價指標的體系來檢測中國傳統體育的合理性。

第三,西方哲學所解釋不了中國傳統體育抽象的東西,因為“氣”“五行”“陰陽”這些中國特有的抽象詞彙,哲學把它們簡單歸納為“樸素唯物主義”,但“氣”和“陰陽”是存在意識和物質之間的體系,並不能這樣的下結論。最主要的是源於在西方哲學思想中,關於這些抽象詞彙的定義就是空白,西方世界從來就沒有這樣的理論,而現在我們還要套用哲學來解釋中國特有的現象,就會出現解釋不通的情況。同時,現代學者認為“自然語言邏輯”是研究概念問題的最佳方法論基礎,“自然語言邏輯”是現代的哲學最佳思維方式。但是禪學恰恰相反,認為“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特質,超越語言、文字,禪學認為言語文字乃是人世間溝通交往之方便工具,其基本功能為界定、設限,因此不予採納。這樣,學者還用哲學的自然語言邏輯法去分析,實在是多有偏頗。西方哲學所追求透過物質的現象抓住事物的本質,在中國傳統禪學思想裏是行不通,因為禪學思想“現象透處即本性;本體顯處即現象”,現象和本質是一體化的,而不像西方哲學把現象和本質分開。

對文化的反思4

扶摸着華麗的青花瓷,凝視着猶抱琵琶半遮面女子的畫屏,聆聽着山那邊遙遠的山歌,使我陶醉其中,不願醒來......--題記

眼看着西方潮流襲捲中國,我才知道中國人崇洋媚外有多厲害。

嘹亮的山歌是我們文學的結晶,而人們更願意去聽搖滾樂;樸實的京劇是我們文化的精華,而人們更願意去看馬戲團表演;淳樸的剪紙刺繡是我們文化的象徵,而人們更願意去學油畫......

今天,國外的文化正侵蝕着國人的思想,國人對傳統文化的問津卻漸消漸逝......

社會面臨着急速變遷的改革,人們的思想在標新立異的社會中迅速迅速更迭,那些曾經被人們稱頌讚歎的文學史詩在如今世俗眼裏越發地跟不上時代潮流了。

現今網上風靡一種叫“非主流”的時尚,廣受青少年歡迎,並學之追之,以致於氾濫。

難道我們傳統的內斂和樸素就要被晾在一邊吹涼風了嗎?不,我們必須好好地反思這一切的原由,讓我們對傳統文化價值觀的現實意義再也沒有遲疑感,讓我們正確對待自己的傳統文化。

3月28日“今天你生日,想吃什麼媽都包了!”一個婦女笑眯眯地問着她那可愛的兒子。

兒子一下蹦了起來:”我要去吃肯德基!”生怕媽媽會反悔的兒子伸出小指頭要拉勾勾,媽媽樂呵呵地和兒子拉拉勾......

過了兩個月端午節到了。奶奶在家包粽子,嫌麻煩的母子倆到客廳看電視去了。當兒子看到廣告上説今天是端午節肯德基有美味新產品活動時,一蹦一跳地在媽媽面前打轉,暗示媽媽帶他去吃肯德基。媽媽一眼就殺回去:“今天端午節,在家吃,奶奶也不許我們去的。”

最終,媽媽哪抵得住兒子的“糖衣炮彈”,妥協了。

“媽,我們出去吃了,不要等我們了......”婦女喊了一聲就同兒子出去了。

“去哪呀,飯快煮好了呀......”奶奶一下沉默下去。

兩幅畫面,兩段對話,那個男孩口口聲聲都是肯德基,又嫌包粽子麻煩。奶奶手中的絕技過不了多久就變成“絕跡”了......

這樣會給我們傳統文化大打折扣的,對待屬於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我們應當有所反思。

不要再讓人們為情人節而痴痴的去買玫瑰花了,我們有七夕節;不要再讓人們為聖誕節而傻傻的掛上襪子了,我們有春節;不要再讓人們為愚人節而壞壞的構想損招了,我們有兒童節......

文化的變遷是迅速的,但原汁原味的傳統文化是自己的,不要讓它們隨波消逝,只留下幾張發黃皺皺的史頁讓我們知道有過而現在沒了。

在這樣的變遷中,我們是否着該冷靜下來好好想想,好好反思一下,中國文化的道路,應該怎麼走了呢?

對文化的反思5

早在五十年代,在我國的一些大型國有企業中,就有自己獨具特色的經營理念,如鞍鋼憲法、大慶鐵人精神等,當時雖未冠之以企業文化的概念,但實際上發揮着企業文化的價值功能和整合功能。後來,隨着人們對精神激勵作用的客觀認識和對物質激勵手段的運用,人們迅速從精神控制的桎鋯中覺醒起來,這些“企業文化”也由於未能適應時代的變化而逐漸衰落了。從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隨着我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在引進外資,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的過程中,企業文化作為一種管理模式又被引入我國的企業中。一時間,許多企業都風起雲湧地搞起了企業文化,在全國掀起了企業文化的熱潮。有些企業模仿外資企業管理和企業文化的一些形式,如熱中於搞文藝活動、喊口號、統一服裝、統一標誌,有些企業還直接請廣告公司做CI形象設計, 認為這樣就是塑造企業文化。固然這些都是塑造企業文化的一般做法,但是,由於多數企業忽略了在這些形式下面的內涵和基礎,因此就給人一種誤導,似乎企業文化就是企業開展的文化活動或企業形象設計。直到九十年代中期,中國的企業文化熱才逐漸降温,許多在當時企業文化熱中湧現出來的明星企業也紛紛星辰墜落。這是什麼原因呢?其實,在此期間,也曾有學者對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表示過擔憂,他們提出了企業文化理論與實踐、企業文化建設的誤區等問題,但是,這些問題在當時並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十年後的今天,當我們回過頭來冷靜地思考時,就不難看出中國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所走入的幾個誤區:

1 注重企業文化的形式,忽略企業文化的內涵

在中國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盲目追求企業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企業文化的內涵。根據企業文化權威愛得加。沙因所劃分的層次,位於企業文化最核心的是基本假設,其次是價值層面,再次是行為規範和行為方式層面,位於最表層的才是企業文化的各種表現方式,包括各種符號、英雄、活動等。由此可見,企業文化活動和企業CI形象設計都是企業文化表層的表現方式。企業文化是將企業在創業和發展過程中的基本價值觀灌輸給全體員工,通過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獨特的價值體系,是影響企業適應市場的策略和處理企業內部矛盾衝突的一系列準則和行為方式,這其中滲透着創業者個人在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對人性的基本假設、價值觀和世界觀,也凝結了在創業過程中創業者集體形成的經營理念。將這些理念和價值觀通過各種活動和形式表現出來,才是比較完整的企業文化,如果只有表層的形式而未表現出內在價值與理念,這樣的企業文化是沒有意義的,難以持續的,所以不能形成文化推動力,對企業的發展產生不了深遠的影響。

2 將企業文化等同於企業精神,使企業文化脱離企業管理

有些企業家認為,企業文化就是要塑造企業精神或企業的聖經,而與企業管理沒有多大關係。這種理解是很片面的。有學者曾經指出,企業文化就是以文化為手段,以管理為目的,這種理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企業組織和事業性組織都屬於實體性組織,它們不同於教會的信念共同體,它們是要依據生產經營狀況和一定的業績來進行評價的,精神因素對企業內部的凝聚力、企業生產效率及企業發展固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這種影響不是單獨發揮作用的,它是滲透於企業管理的體制、激勵機制、經營策略之中,並協同起作用的。企業的經營理念和企業的價值觀是貫穿在企業經營活動和企業管理的每一個環節和整個過程中的,並與企業環境變化相適應的,因此不能脱離企業管理。

3 將企業文化視為傳統文化在企業管理中的直接運用

這種觀點認為企業文化就是用文化來管理企業,如有些企業家認為應該用儒家學説來管理企業,還有些企業家認為應該用老子學説來管理企業。這些學説作為中國文化的思想代表用於指導企業管理和企業經營理念,應該説是具有中國特色,但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用傳統文化來把握當代人的心理,來把握迅速變化的市場需求,來調整對中國員工的工作激勵,這需要找到適當的切入點,找準其中許多具體的聯繫。如中國傳統文化中強調對家庭的歸屬、對權力的依賴,重感情、重面子,突出以人為本、知人善用等,將這些文化因素和傳統思想應用於企業管理,營造一個充滿情感、和諧共存的文化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中實現對人性的超越,實現人與社會的共存,人與自然的和諧,這應該説突出了中國特色。但是,中國的傳統文化的思想中充滿了哲理與思辯,可謂左右逢源,在用於指導企業管理實踐中時,需要將其操作化為具體的行為準則和經營理念。另外,中國傳統文化中也有許多不利於企業創新和企業發展的因素,如知足長樂、槍打出頭鳥等,這些都是抑制企業創新的隱型殺手。另外,人情交往是中國人最主要的交往方式,許多企業家長期依賴於由人情交往所編織的社會關係網即社會資本,而不把重點放在企業創新上,認為這樣也能賺到錢,這樣下去會逐漸形成對關係的依賴,而削弱企業自身的創新能力。這種現象的盛行固然有其社會的原因,但是,隨着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入,社會資本伸展的空間越來越狹小,加入世貿後,市場競爭的遊戲規則越來越規範,那些津津樂道於依賴社會資本的企業被打垮、被擊敗就在所難免。所以要區分傳統文化中的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不能簡單而為之。企業文化不是對社會文化的玩賞,而是用文化的氛圍和文化價值去管理企業,為企業、為社會創造價值。

4 忽視了企業文化的創新和個性化

企業文化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該企業獨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業的個性化表現,不是標準統一的模式,更不是迎合時尚的標語。綜觀許多企業的企業文化,方方面面都大體相似,但是缺乏鮮明的個性特色和獨特的風格。其實,每一個企業的發展歷程不同,企業的構成成分不同,面對的競爭壓力也不同,所以其對環境作出反應的策略和處理內部衝突的的`方式都會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完全雷同。同樣屬於日本文化,索尼公司的企業文化強調開拓創新,尼桑公司的企業文化強調顧客至上;同樣屬於美國文化,惠普公司的企業文化強調對市場和環境的適應性,IBM公司的企業文化強調尊重人、信任人,善於運用激勵手段。這説明,企業文化是在某一文化背景下,將企業自身發展階段、發展目標、經營策略、企業內外環境等多種因素綜合考慮而確定的獨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因此,企業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標準化的,但其側重點各不相同,其價值內涵和基本假設各不相同,而且企業文化的類型和強度也都不同,正因如此才構成了企業文化的個性化特色。

對文化的反思6

綜觀國外企業文化的發展過程和中國企業文化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面對二十一世紀的到來和中國加入WTO,中國的企業和中國的經濟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國的企業和企業管理也面臨着與國際化接軌的嚴峻課題,既要面臨同行業企業間的激烈競爭,同時又面臨着全球化經濟和網絡時代所帶來的挑戰,在這樣的形勢下,企業文化的創新已成為企業創新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發展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就需要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來把握中國企業文化的發展方向,要加強企業文化的研究,提出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理論,要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實踐中的科學理論指導,只有這樣,才能使中國企業文化的發展適應於改革開放的需要,適應於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具體需要把握好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要 加強企業文化研究

從國外企業文化現象的發現到企業文化研究二十年的迅猛發展來看,他們走的是一條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相結合,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相結合的道路。八十年代中期,在對企業文化的概念和結構進行探討之後,便馬上轉入對企業文化產生作用的內在機制,以及企業文化與企業領導、組織氣氛、人力資源、企業環境、企業策略等企業管理過程的關係的研究,進而對企業文化與企業經營業績的關係進行量化的追蹤研究。定量化研究是在企業文化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提出用於企業文化測量、診斷和評估的模型,進而開發出一系列量表,對企業文化進行可操作化的、定量化的深入研究。二十一世紀中國企業文化的研究應該堅持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相結合、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相結合的原則,主要側重於以下三個方面:一,在中國文化背景下, 探討中國企業文化的基礎理論,研究企業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和當代社會文化的關係、企業文化與企業管理、企業環境、企業發展和企業創新的關係等,提出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理論;二,加強企業文化的應用研究 , 關於企業文化的測量、診斷、評估和諮詢的實證研究,在此過程中,推動企業文化實踐的發展;三, 加強企業文化的追蹤研究,企業文化的塑造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作品,它要隨着企業的發展和變化而作出及時的調整和改變,才能對企業的長期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所以對企業文化進行追蹤研究的價值是不可低估的。

第二,要正確處理好企業文化與社會文化的關係

企業文化作為社會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既是社會文化變遷的縮影,又通過其新技術、新產品所倡導的理念引導市場潮流、引領社會時尚,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改變人們的觀念,從而為社會文化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豐富社會文化的內涵。社會文化對企業文化產生影響的途徑之一是通過企業家這個載體,將其在長期社會生活中形成的關於人性的基本假設、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運用於企業發展和企業管理過程中,形成獨特的、相對穩定的行為準則、行為規範、企業內部的文化氛圍和企業產品的文化品味。這是社會文化滲透於市場經濟運作過程的一種重要形式。一種開放的、適應性強、鼓勵創新的企業文化很明顯是多數成功企業不斷進取、不斷創新的源泉和基礎,而這樣的企業文化來源於企業家對社會發展方向的把握,來源於企業家對傳統文化的影響和對當代社會文化變遷過程的深刻理解,來源於企業家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所形成的觀念和素質。沒有這些對社會生活的深厚積累,要塑造一個優秀的企業文化並把握其發展是比較困難的。社會文化對企業文化發展產生影響的另一個途徑是對市場和社會環境的滲透。不同的社會文化會影響人們對市場的價值選擇和對市場的適應性,社會文化的變化也會引起人們在價值選擇和對市場的適應性方面的變化,影響人們對產品的認同程度和心理需求。例如,進入九十年代以來,中國城鎮居民的消費觀念由原來的注重產品本身的使用價值轉變為在嚴格對待產品質量的基礎上,更加關注產品的品牌、售後服務、環保性能和更新換代的前景,產品和服務的個性化、多樣化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因此,企業在塑造自己企業文化、確定企業經營理念時,一定要把握社會文化變化的趨勢,在產品的目標定位、企業的經營策略、新產品的研究與開發方向上作出相應的調整,使產品、經營和社會文化之間產生協調與相容,在此基礎上,企業為社會提供的就不僅僅是一種產品,而且是一種文化。

第三, 注重企業環境變化對企業文化發展的影響

二十一世紀是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企業環境包括企業的技術環境、人力資源環境、金融環境、投資環境、市場需求環境等,這是企業發展所依存的客觀環境,直接影響着企業的短期效益和生存,力度較大。此外,還有政策、法制、社會評價、公平競爭、社會信譽等主要由人為因素控制的社會發展軟環境,對企業文化發展的影響看起來較為隱含較為間接,然而實際上對企業長期的經營業績和企業的競爭力有着潛在而深刻的影響。這些環境因素在二十一世紀會呈現出更加複雜的聯繫和難以想象的變化,企業要立於不敗之地,就要在其發展戰略、經營策略和管理模式方面及時作出相應的調整,企業文化的內涵也要反映出環境的複雜性和緊迫性所帶來的挑戰和壓力,對企業內部要保持較高的整合度,對外要有較強的適應性,通過對企業主導價值觀和經營理念的改革推動企業發展戰略、經營策略的轉變,使企業文化成為藴藏和不斷孕育企業創新與企業發展的源泉,從而形成企業文化競爭力。

任何一種管理模式都有它適用的條件,都有其利與弊。企業文化作為一種文化管理模式,也是如此。企業文化現象之所以於八十年代在美國和日本引起重視,這是日美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同時也是與西方社會後工業階段的現代化進程有着密切的關聯,它代表了西方管理理論發展的一個趨勢。因為一種管理模式的有效性不可能脱離與之相匹配的生產方式和社會文化的發展,所以,要正確看待國外企業文化形成和發展的社會經濟條件,不要簡單地肯定或否定某種管理模式的有效性,而應將其放置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變革之中,結合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才能把握中國企業文化發展的趨勢。

總之,發展中國的企業文化一定要立足於中國文化的背景,結合我國企業管理實踐和現代化進程,同時也要借鑑國外關於企業文化研究的理論和方法,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企業文化。

參考文獻:

吳江霖 《心理學論文集》廣東人民出版社, 1991年 P 208

徐聯倉 《組織行為學》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社,1993年 P 14—18

郭紀金 《企業文化》 中山大學出版社,1995年 P 22—29

李琪 “歐洲管理學者看中西企業文化差異” 《改革》 1999年第2期 P86—90

陳伯齊 “企業文化理論與實踐值得注意的幾個問題” 《湖南社會科學》1990年第6期P 77—79

韓岫嵐 “注意避免企業文化建設的誤區”《中國工業經濟》 1996年第7期 P 42—46

對文化的反思7

中國的企業文化發展之所以走入以上四個誤區,其原因可以從三方面來分析:

首先,從經濟基礎來看,中國的企業發展規模還處於工業化的初級階段。企業文化現象之所以在經濟發達的歐美和日本迅速發展,這與發達國家的經濟已經完成了工業化,進入後工業化的階段有關。企業文化作為一種較高級的文化管理模式,它需要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和一定階段,才能將原有的價值、理念整合成獨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和經營方式。很難想象小作坊和路邊快餐店能塑造出整合程度高、有特色的企業文化,事實上,也沒有必要。許多優秀的企業文化都出現在有一定實力的大集團、大企業中,因為這些企業都發展到了一定的規模,需要用文化價值來進行整合。而且,這些企業有高素質的管理層,有明確的發展方向,有充裕的資金投入,所以有能力塑造自己獨特的企業文化,這樣的企業文化也才能夠對企業發展產生推動作用。因此,發展中國的企業文化需要與之相適應的經濟基礎,企業要明確自己所處的發展階段和發展目標,而不要盲目追求建設企業文化的形式。

另一方面,也有其社會原因。企業文化、企業創新表面上看起來是企業自身的問題,然而,如何從總體上把握企業文化的發展方向,如何促進企業文化的發展,這就涉及到社會引導、社會支持、社會評價和社會激勵等許多社會的因素。政府對企業文化的發展現狀做何判斷,對下一步的發展目標做何預期,又如何實施,中國企業文化具體的發展方向是什麼,政府、社會、企業和研究機構分別在企業文化的發展過程中究竟起何種作用,這幾方面又如何協調,共同促進企業文化的發展等等,這些問題不是靠簡單地輿論引導和喊空口號能夠解決的。其中,首先,政府的一方面要加強體制改革,為企業文化的創新提供充分的伸展空間,另一方面,要從政策和輿論導方面引導企業首先要發展自己的經濟實力,在達到一定規模的基礎上塑造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而不是盲目追求形式、趕時髦。其次,社會應當通過一定的評價機制,對企業文化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鼓勵企業文化的創新,促進企業文化對社會文化的發展作出貢獻。再次,研究機構和企業諮詢機構應當為企業文化的發展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用科學的理論指導企業文化建設的實踐,使企業文化更能反映企業自身的價值觀,在表現形式上更具個性化。

再者,走入企業文化建設的誤區反映出我們對企業文化的實質和企業文化發揮作用的內在機制理解得還不夠深入,這是由於在中國企業文化的建設過程中,直接引進了企業文化的管理形式,而對企業文化的內涵、實質及適用條件等缺乏認真細緻的研究,致使人們對企業文化與社會文化的關係、企業文化與企業管理的關係、企業文化的表層形式與企業文化的實質的關係等問題的基本理解上出現了偏差。與國外八十年代關於企業文化理論研究到九十年代應用研究的迅猛發展相比,中國的企業文化研究顯得十分 薄弱,這表現在:首先,中國的企業文化研究還停留在粗淺的階段,雖然也有一些關於企業文化的研究,但是大多數是以介紹和探討企業文化的意義及企業文化與社會文化、與企業創新等的辨證關係為主,真正有理論根據的定性研究和規範的實證研究為數甚少;其次,中國企業文化研究嚴重滯後於中國企業文化發展實踐,許多企業在塑造企業文化時主要是企業內部自己探討,有些有專家學者的介入和參與研討的企業文化,就明顯地好於沒有專家指導者。但是由於許多企業在塑造企業文化的過程中對該企業文化發展的內在邏輯、該企業文化的定位、企業文化的變革等問題缺少長期深入系統的研究,許多企業文化實踐缺少真正的科學理論的指導,缺少個性,因此,難以對企業長期發展產生文化的推動力。

對文化的反思8

在一定程度上説,目前學生作文雷同化傾向是同質的、一元化思想教育的要求所致。這種思想教育嚴格地規定了寫作教學“為什麼寫”“寫什麼”和“怎麼寫”,這就潛在地、隱蔽地把寫作能力的培養過程異化為“千人一面”的社會規範的實施過程,也就必然導致作文的雷同。

長期以來,學生作文最突出的特徵就是“雷同”。人們呼籲不要雷同的作文,也進行了各色各樣的作文教學改革,但是往往摸不到癢處,因此收效不大。作文教學為什麼是今天這種局面,這種局面背後存在着怎樣的失誤,這是我多年來思考最多的問題。

我認為:從某種程度上説,學生作文的“雷同”與目前作文教學中存在的思想教育任務有密切的關係。思想教育任務在作文教學中歷來佔有很高地位,對作文以及作文教學影響也最大。然而,長期以來這一點卻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和研究,另外一方面,也因為思想教育對於寫作教學的“教”和“學”的影響處在潛在的、隱蔽的狀態,得到一個清晰的認識並不容易,所以,對於思想教育影響作文以及作文教學的情形也就沒有認識,抑或僅有的認識也停留在感性訴求階段。下文我試圖從文化現代化變遷的角度對思想教育背景下作文教學進行反思和分析。

  雷同的寫作

寫作是最具有個性的活動,因此也是最忌諱雷同的。但是目前學生寫作出現的最突出的現象就是雷同,雷同“成了學生作文的通病”。 [1](p.234)翻開學生的作文簿,看看學生髮表的習作,往往給人的感覺就是似曾相識。每一年大學聯考閲卷過後的作文評析,都會批評學生作文“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學生在作文中所表現出來的思想一律,結構相似,甚至語言本身都沒有多大的差別。而且多少年來這種情況沒有實質性的改變,以致於每年大學聯考閲卷後的作文情況通報本身也都有些雷同。

從現實中,我們可以清晰地、深刻地看到人們不僅僅在作文,更是在有意無意地“彙報”自己所受到的“思想教育”的成績,尤其是在表明政治上或者道德上的立場、態度等。人們並不單純的為提高寫作水平而進行作文教學的“教”和“學”,人們更是在為貫徹思想教育的要求而進行作文的“教”與“學”,這也就是通常所説的“在作文中育人”或者被稱為“將思想教育滲透在作文教學中”。

  具有教育性的寫作

“寫作教學,通常地稱為作文教學,作文是衡量學生語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寫作教學與閲讀教學構成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擔負着培養學生現代語文的寫作能力的重要任務。”[2](p.197)這裏對於寫作教學的説明應當説揭示了寫作教學的目的。但是寫作從來就不單純是寫作能力的培養或者單純的技術訓練,而是歷來被看作有“教育性”的活動。 “寫作教學不是單純的寫作技能訓練,而是思想認識、表達能力的綜合訓練。寫作訓練內容中的思想性、社會性,決定了它必然藴含着諸多思想教育的因素。這就使寫作教學具有顯著的教育性。“在作文中育人”或者“將思想教育滲透在作文教學中”,這在作文教學理論話語中,一般是指“寫作的教育性”。具體來講,就是指在寫作訓練的過程中,在傳授寫作知識、訓練寫作技能的同時,使學生的道德情操、審美觀念和愛國主義精神等受到薰陶和培養,學生的個性也能得到發展。”[3](p.202-203)這樣看來,所謂“教育性”就是在寫作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特定思想內容的教育,這也是語文教學中思想教育的組成部分。另外一本作文教學專著認為中學作文教學目標有一條就是“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並進一步要求“把作文過程當作道德情趣高尚化的過程,是靈魂淨化的過程”。[4](p.13)剔除這裏表述語言華麗的表象,説的也就是“通過作文教學進行思想教育”這個意思。

人們賦予寫作以思想教育的任務,這是由來已久的事情,中國自古及今都很強調寫所謂的“道德文章”,延伸到作文教學中就是“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並且要求學生在作文產品中直接地將“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表達出來,再進一步地以此來判斷學生是否養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裏所引述和説明的,是要求在作文教學中進行思想教育比較顯在的説明,而在具體的寫作教學中進行思想教育對於學生寫作能力的影響卻並非能夠明顯地觀察和認識到的。綜觀我們若干年來作文教學研究中關於“作文教育性”的論述,一直就停留在“主張”和“如何實行這一主張”範圍內,從來沒有“審視”過思想教育要求對於學生寫作能力的影響問題。

事實上,要研究這一問題,侷限於作文教學本身的研究範疇是不能揭示問題癥結所在的,必須將這一問題放到更為廣闊的研究背景中去,必須把“作文”與寫作文的人、與某一具體的社會文化對於其中的“人”(寫作者)的規範聯繫在一起考慮。如果説過去我們習慣於按照既定的視角看待作文並構建作文教學理論和從事作文教學實踐,很少或者不能對“作文何以成為可能”的“文化前提”進行研究和反思,那麼現在,我覺得我們首先必須研究和反思“作文何以成為可能”的“文化前提”,並在此基礎上構建適合該文化關於“人”的規範要求的作文教學理論。因為語文(包括作文)具有特殊的文化品質,通過“文化視角”來看看我們過去的作文以及作文教學就是一個適宜的角度。在這裏,我們從文化的角度來看寫作教學的教育性問題,也就是作文教學中思想教育問題。

在作文教學中,思想教育的內容主要是該文化中規範特徵的部分和被先定為正確的“思想”。在語文教學(包括寫作教學)中所進行的這種“思想教育”,從文化角度來看,是社會對未完全社會化成員進行教化、規勸、訓誡的一種方式,是通過教育對人實施精神上的影響、控制,對人的行為進行規範的一種手段。這種思想教育使得接受該教育的人能相對地分享共同的世界觀、價值觀念、倫理道德觀,並且通過這種“思想教育”使得生活在該文化中的人有精神上的歸宿感和依賴感,從而維護了社會現有的秩序和穩定,保有社會有序地生存和發展。任何文化、任何文化任何階段都需要這種“思想教育”。 一個社會沒有規範,就會亂,一亂就使社會因失序而倒退,弄得大家都活不下去或者痛苦地活着,所以,思想教育歷來都受到重視。西方國家“在他們的教材內容和教學活動的安排中,崇尚個人主義、自由平等、鼓勵競爭、講究實際等價值取向顯而易見。相比較而言,以中國大陸為代表的漢語文教材,價值觀念側重於社會責任感,評價標準是個人對社會貢獻;西方側重於個性的發展、評價標準是個人的成就。”[5](p.8)無論中國文化還是西方文化都試圖通過母語教學將學生納入到社會生活規範中去。而能夠進入教科書和課堂裏的“思想”,是經過社會主導力量精心選擇的,那些符合統治要求的被選中,另外一些則被閒置和批判。[6](p150)這些思想往往被表述為真理,被認為是歷史的必然要求和反映。如此説來,思想教育問題在文化中也是一個社會控制的問題。任何文化都要通過國家機器以及風俗、習慣和道德教誨等方式將個人的行為、言語納入社會模式中去,藉以維護社會存在和發展。教育就是有效的、通行的社會控制形式之一。語文教學因為其特別的文化品質,從來是社會控制最重要的途徑之一,在語文教學理論話語中,這種“社會控制”是以“思想教育”或者“教育性”來指稱的。

一般説來,寫作教學具有教育性是一個規律性的認識和總結,具有普適特點。但是,在具體文化環境中,人們通過寫作教學所進行的思想教育的目的、具體內容以及實施方式都是有所指的。簡單地説,在中古文化環境中以“代聖人立言”為主要標誌,到現代文化環境中就是“吾手寫吾心”,以“創造”為終極指向。這也就是説寫作教學與思想教育的關係隨着文化的變遷而變化的。一方面,在中國文化向世俗化方向發展的過程中,教育的分科體系的確立,寫作教學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獨特的任務,葉聖陶説:“國文教學自有它獨當其任的任,那就是閲讀和寫作的訓練。”[7](p.57)事實上,思想教育是屬於道德、政治信念等文化規範特徵的部分,與旨在培養學生書面語言表達能力的寫作教學是兩個領域的內容。把學生書面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過程變成思想教育的過程,應當説是前現代社會的通行做法,在文化向世俗化方向發展的環境中,仍舊這麼做,可以説是沒有經過思考的非理性的傳統跟隨行為,也與文化發展的實際不相一致。最直接地説,就是寫作教學培養言語表達能力的目的根本不能達到。若干年來的作文教學成績可以為之證明。另外一方面,寫作教學的本身又具有天然的“教育性”,或者説具有“思想教育”的作用。但是,在現代社會文化環境裏以培養寫作能力為目的寫作教學中,這種教育性是定位在其附帶功能上的,而且思想教育目的、內容和方式與過去一元化的、同質的思想教育迥然不同。

思想教育與雷同化寫作

在寫作教學中進行思想教育,應該説比語文教學的任何一個方面、任何一個環節都來得嚴格和隱蔽。我認為,這對學生作文能力培養的影響也最大。在一定的程度上説,正是目前這種一元化、同質的思想教育的要求使得學生作文出現雷同化傾向。但迄今為止,很少有人作這方面的思考。相反,人們樂於提倡和忙於貫徹“寓思想教育於作文教學之中”。

現實當中,人們常常特別強調作文內容和主題的“積極健康”,並把它作為作文最重要的規定,也是作文考核的第一條標準;從具體的寫作過程來説,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寫作指導中把“審題”作為寫作第一道關鍵性的程序,因為所謂“審題”事實上就是對命題者思想要求、價值取向的揣摩,從而保證自己的寫作與命題者既定的“思想”要求保持同步,這與古人寫作“代聖人立言”首先要把握聖人之“道”是一個意思。從這個意義上來説,作文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已經異化為社會對於它的成員的“思想”進行控制的手段了,所以學生作文最怕“跑題”。在這樣的作文教學中,“教”就是將已經規定好的“為什麼寫”“寫什麼”和“怎麼寫”傳授給學生的過程,從而通過寫作教學將預定的價值取向、道德規範和政治思想內化到社會成員的言行中,達到社會控制的目的。“學”就是將已經規定好的“為什麼寫”“寫什麼”和“怎麼寫”等外在要求內化的過程。

在作文教學中進行思想教育,這是中古文化形態社會(聖化社會)的通行做法,因為在中古形態的社會中,作文的目的在於“教化”,在於“代聖人立言”。以過分強調“思想感情積極健康”的作文教學,在本質上與“代聖人立言”的作文教學沒有差別,也是泯滅“個我”成為“代社會立言”的“大我”的實踐過程。目前學生普遍“不喜歡學語文,害怕寫作文”,其實就是對這種一元化、同質“思想”和負載這種一元化、同質“思想”載體文字以及試圖通過語文教學培養這種思想“複製能力”的厭倦,在這樣的作文教學中求創造性的作品,無疑是痴人説夢。這也就是聖化社會的情形,也可以説是聖化社會的常態。現在中國社會文化向世俗化變遷,個體權益和世俗情懷受到尊重,人存在的差異性得到強調,個性成為文化追求的品質,再讓大家用不同的頭腦來想一樣的東西,按一樣的程序思想已不可能;如果一定要如此,大家就只有用編造相同的假話,空話、套話來應付。目前,在某種程度上説,中國小生作文就是應付的產物。

可以這麼説,學生寫作中這種或者出於真心或者出於編造的“雷同”和“一律”現象,也是國家對人才的政治方面的簡單、一元的要求所帶來的必然結果。自建國以來,國家為所有的成員設計的思想是“紅”,雖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其內涵有所變化,但是它所表現出來的一元的、取向單一的、意識形態的特徵沒有什麼不同。到了改革開放時期,國家對於人才的總體設計才有了變化,但是在教育尤其語文教育中,這種變化並沒有體現出來,語文教學仍舊在舊有的軌道上因循前行。既然我們已經進入一個文化多元、思想多元的時期,還想將一元的思想通過寫作教學涵化到學生的言行中去,那麼就會搞不下去,就會有不滿和批評,所以上世紀90年代以來,對語文教學的批評之聲甚至達到語文獨立設科以來最激烈的程度,所謂“誤盡蒼生是語文”。在我看來,在這些言辭激烈的批評中,韓軍的“偽聖化”比較擊中要害[8]。

寫作教學中的這種一元化、同質的思想教育事實上已經成為作文教學的主要任務,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也就只能停留在空喊口號之中了。如果對此缺乏認識,則對於大家辛辛苦苦教作文而結果作文總是沒有成績這一現象只有困惑不解了。事實上,既然“為什麼寫”“寫什麼”和“怎麼寫”都已經是嚴格規定好的,都在一整套嚴密的思想規範之中,任何有差異的個人化表達都要受到以同一的標準所進行的審查、批評、指導、評價,要想寫出個性化的、獨創性的文章難矣。換句話説,通過寫作教學中思想教育(是整個社會思想教育的組成部分)在培養具有一樣、單一、同質思想的人,卻同時要求具有一樣、單一、同質思想的人(“千人一面”)寫出不是“千篇一律”的文章,豈不正是自相矛盾,豈不正是南轅北轍。所以,我認為:學生作文雷同化的根源在於這種一元化、同質的思想教育的過度要求,在於思想教育對寫作教學的控制、壓制、利用、改造和遮蔽。

在這裏有必要作一個小小的聲明:我並不反對在作文教學中讓學生受到思想教育以及“做人”的薰陶。但是我反對在作文教學中以“思想教育”“做人”的名義來規定學生“為什麼寫”、“寫什麼”和“怎麼寫”,藉以達到涵化社會規範的目的,而忘記了作文教學本身目的在於培養言語表達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建平.突破僵化的思維模式--對中國小語文教育現狀的調查和思考(四)[A].王麗.中國語文教育憂思錄[C]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8。

[2]曹明海.營構與創造--語文教學策略[M].青島: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1998。

[3]曹明海.營構與創造--語文教學策略[M].青島: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1998。

[4]韋志成.作文教學論[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

[5]張中原.中外母語教材比較研究概論[A].中外母語教材比較研究課題組編.中外母語教材比較研究論集[C] 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xx。

[6]吳永軍.課程社會學[M].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7]葉聖陶.葉聖陶語文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

[8]韓軍.反對偽聖化[N].中國青年報:“冰點”專欄,1999-06-07。

對文化的反思9

企業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下通過社會實踐所形成的併為全體成員遵循的共同意識、價值觀念、職業道德、行為規範和準則的總和(Schein,1984),是一個企業或一個組織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以價值為核心的獨特的文化管理模式。企業文化是社會文化與組織管理實踐相融合的產物。

十九世紀末到本世紀初,西方工業化發展到以大機器和生產流水線為主要生產方式的階段,企業經營者主要關心的問題是生產效率和投入產出比,在這種條件下,泰勒的科學管理模式和韋伯的“科層制”的應用就導致了一系列理性化的科學管理實踐,但是,它們都是基於“理性經濟人”的假設,認為人的行為動機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的目的就是為了得到經濟的報酬。科學管理理論對企業提高生產效率和當時的工業化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世紀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霍桑實驗”使人們注意到組織中的人際關係、非正式羣體等因素對組織效益的影響,開始關注包括自我實現在內的人的社會性需要,於是導致了一系列激勵理論的出現。這些理論強調人際關係在管理中的重要性,以人的社會性為基礎,提出用“社會人”概念來代替“經濟人”的假設。五六十年代系統論的應用和權變理論的發展導致了西方組織管理在七十年代的“戰略熱”和“系統熱”,即重點由組織內部的管理轉向戰略管理,強調組織結構和系統的協調與適應能力(徐聯倉,1993)。八十年代初,隨着日本企業的崛起,人們注意到了文化差異對企業管理的影響,進而發現了社會文化與組織管理的融合——企業文化,它是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企業領導人用其在企業創業階段形成的價值觀和經營理念教育新成員,並在此過程中將全體員工的價值認同和行為方式進行整合成統一的價值體系和行為準則,從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管理模式,以文化的力量推動企業的長期發展。由此可見,企業文化是社會文化與組織管理實踐相融合的產物,是西方管理理論在經歷了“經濟人”、“社會人”、“自我實現人”與“複雜人”假設之後,對組織的文化價值、經營理念、管理過程與組織長期業績的關係的又一次重新審視。

對文化的反思10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即便是經歷了幾千年歷史的淘洗,滄海桑田,都依然保留着自己獨特的魅力。然而近年來,文化似乎“變了味”、變得“實用化”、“工具化”、“功利化”,變得不再是一向以來的那樣單純。

發展文化的實用性沒有錯,但是我們不能為了物質文明的發展,而為文化披上功利性的外衣,實用性文化固然能給人和社會帶來發展,但是它終究還是一個時代的產物,最終都會隨着時代發展而過時,而真正的純文化則是經歷了大浪的淘洗也是不變的,正如海鹽一般,即使再老,也同樣具有海的記憶,是智慧的結晶。

因此時至今日,純粹的精神文化對於我們每個人乃至整個社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為隨着生活節湊的加快,我們整個社會都變得浮躁了。這時,我們應該去追求純粹的精神文化,接受文化的薰陶,讓我們原本浮躁不安的靈魂得到休憩,從而我們重新審視人生,感悟生命的意義。

然而現在大多數人仍舊忽視純文化的重要性,而這一切都是我們的功利心所導致的,因而我們進入書店,擺在醒目位置的多是成功人士的奮鬥故事或是一些商界管理營銷等類似書籍,更多的帶有文學色彩的書籍卻少有人問津,而在20xx年國民讀書調查中,國民人均閲讀率雖繼續增長,但相比1999年卻依然下降,、並且國民日均閲讀時間也呈下降趨勢……是什麼造成今日國民閲讀狀況?是我們的功利心,每拿起一本書,我們便迫不及待地讀起來,但不是發掘內在精神實質,而是搜尋它的“實用價值”,因而用更少的時間讀更多的書,用“瀏覽”代替“品讀”,“知道”代替“知識”,用“感知”代替“感悟”……這樣做,就如用書籍壘起階梯,渴望沐浴在文化光輝下,但最終只能與文化的靈魂相背離,永遠觸及不了它的光輝,無法領悟純文化的魅力。

從個人乃至國家,一味執著文化的實用品格會使我們因此失去很多東西,我們有很多人已經不讀儒家經典了,但在美韓日等國家卻將此列為必修書籍,為此開設孔子學院來研讀經典。我們可以説中國文化所展現的獨特魅力讓外國人深深折服,可是我們卻無法因此否認這樣一個事實:中華文化在國外大受追捧,在國內卻屢遭冷落。

我們需要實用性文化為我們服務,但我們同樣也需要純文化來給予我們薰陶,給予我們文化素養,給予我們靈魂的昇華,我們不能因為物質文明發展而放棄了對我國優秀文化的提升與傳承,也不能因為社會的發展而將精神文明物質化,更不能因為時間的不斷向前而放棄中國古代幾千年的優秀文化沉澱。

僅僅有實用性文化的國家是悲哀的,因為這樣會失去國家的文化根基,會使國家猶如一幢地基傾斜的大廈得不到保障。

實用性文化只是物質與純文化的結合,它無法代替純文化的地位與影響。它能使整個社會得到進步,卻怎麼樣也填補不了人們精神最深層的空虛與寂寞。

讓我們重新拾起純文化,關注純文化,發展純文化,讓我們乃至整個社會的靈魂都可以得到昇華。

對文化的反思11

(一)對於課堂教學中活動形式的反思。

課堂教學中我只是採用教師與學生的問答式教學,我覺得應該更好地採用多種形式的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探究激情。與研究性學習應該結合得更加緊密一些,到本部聽課,同樣是《衚衕文化》,我發現與我的教學方式有天壤之別,那堂課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花時間去三坊七巷中探究文化,學生真實感受到了身邊文化的魅力,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同,將學生的成果進行了展示,再聯繫到文章中對衚衕的沒落、衚衕文化的衰敗,學生就能夠輕而易舉地理解文章的感情和傳統文化消亡和傳承的態度。那堂課讓我震撼頗深,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輔助引導的作用,這也是我必須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上需要創新的地方。

(二)對於教學設計的反思。

今後的教學應該如何走出課堂,不僅僅讓學生學到書本中的知識,而且能充分運用現代教學手段來創新教學設計是我目前必須探討的內容,或許走出課堂、學生自主學習才是今後語文教學的高級形式。教師的教學手段必須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與學習興趣 ,才能夠使學生集中注意力,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去 。

(三)對教師在課堂教學實施中的表現反思。

這堂課往日活潑的學生由於教室後有許多老師聽課,顯得特別安靜,不能夠充分發揮6班學生活躍課堂氛圍的優勢,我的表現也不是很好,顯得比較緊張。在時間把握上我沒有處理得當,與學生之間的討論交流比較熱烈,以至於前部分時間與後部分時間失去平衡,所以到了最後部分內容沒有講完,拖了幾分鐘課。另外,運用多媒體教學對我們老師來説確實輕鬆了不少,但是可能就會過度依賴多媒體,束縛自身教法的發揮,所以這堂課我顯得很不自信,總是關注着電腦的操作,在教學過渡上做得不是太好,最後就是以為多媒體可以代替板書,完全沒有在黑板上書寫板書,加上操作多媒體畫面切換的時候稍微快了一些,學生大多沒有記錄下重點綱要,是這次公開課以至所有多媒體教學中容意被忽略的地方。

作為教育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教師有必要進行對於教學實施前、實施中以及實施後的反思和對於教師整體的教學行為的共性的反思,並針對反思的結果對自身的教學行為進行及時調整,以促進自身專業的發展。

Tags: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