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文化

《文化苦旅》讀後感大全(15篇)

欄目: 文化 / 發佈於: / 人氣:1.6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文化苦旅》讀後感大全(15篇)

《文化苦旅》讀後感1

一直想看看餘秋雨的《文化苦旅》。

昨天,從書店抱來一摞書。歸家,便迫不及待地從書堆中抽出《文化苦旅》,嗅着那醉人的墨香,翻開了第一頁。

聽人説,《文化苦旅》,是要帶着一種莊嚴而神聖的感覺去讀的。畢竟疑惑,但我看完第一篇,才一抬頭,眼眶裏已滿是淚水。

是感動嗎?

是悲傷嗎?

是我感受到了餘秋雨的文字中對敦煌文獻慘遭掠奪所飽含的深深的無奈!

便覺得,每個人都是這樣,心底或多或少地隱藏着一份對文化的悽苦與無奈。當這些悲愴的感情被激發的時候,彷彿深淵裏的`巖漿,便不顧一切衝將上來了。

當我沉浸在《沙原隱泉》帶給我的震撼,《夜雨詩意》帶給我的愜意,《道士塔》帶給我的酸辛,《藏書憂》帶給我的風趣……彷彿在依稀中看見,餘秋雨——一位披蓑衣、戴斗笠的老翁,整日行走在那些細細密密的古老民族的文化當中,撫摸着那透着滄桑與無奈的殘垣斷壁,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像是在聆聽它的心聲,又像是品嚐古老文化的痛楚——不覺啞然驚了。

有時也曾想過,這樣深厚的古老文化,對於一個年過六旬的老翁來説,是不是太凝重了?是不是,太過沉悶了?

然而,看着,看着,這個困擾我多時的問題,便迎刃而解了。書中,儘管大多數是在渲染一種蒼涼,寂寥的古文化氛圍,但不難看出,他並沒有普通老人的日暮沉沉、行將就木的老氣,而是跳脱着一種小小的調皮,小小的愉悦,使人在深刻反省為何會遺失諸多古老文化的同時,也不禁啞然一笑了。

在這部浸透着古老氣息的沉甸甸的書中埋下頭去,頓覺心中被什麼沉重、蒼涼而又無奈的東西壓住了。那是文化的呼喊;文化的悽泣與一位老人的沉痛的話語;每一句話,都透着古文化的辛酸淚,一滴,一滴,滴在餘秋雨的心上,也滴在我們的心上。

但《白髮蘇州》、《江南小鎮》等,卻是令人眼前一亮了。餘秋雨以柔麗悽迷的小橋流水為背景,把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表現得形神俱佳,生動形象,我彷彿沉浸在江南小鎮的悽美柔婉之中,久久無法自拔。

……

閲畢,掩卷,珍重而擱之。它畢竟不同於其他小説,它擁有着獨屬於自己的一份珍藏,一份古韻,一份沉重,一份豐厚的文化饋贈,是要仔細地讀三五遍的,方能更深地瞭解,更深地領悟其中的酸辛與無奈,柔婉與悽迷。《文化苦旅》,不僅僅是一次空間與稿紙的雙旅行,更是一次考驗人心與在一片漆黑中探尋、摸索古文化的心靈旅程。在黑暗中探索,在思考中沉澱,在心靈中挖掘,在空白中書寫,《文化苦旅》便是完美地詮釋了它們的意義。

在文化中苦苦跋涉,風餐露宿,只為找尋那些被遺失的古文化,只為喚醒那塵封在人們記憶中的古老的民族精神——或許,這便是《文化苦旅》的精粹之所在了吧!

《文化苦旅》讀後感2

我並沒有忘記,十幾年前當我還是個青年,初讀本文時的恨,和難以控制的想決鬥的衝動。

一個愚昧的土道士掌管着敦煌數千年文明寶藏的洞門。他在壁畫上刷白石灰,把壁上婀娜柔美的雕塑改成他的天師泥菩薩,把那洞窟中一大箱一大箱的文書經卷、畫卷和雕塑,換成了幾疊子銀元和少許外國商品。他滿足了,他想不到會得到那麼多錢。

一個諾大的國家,竟然無處存放一個洞窟的古物,道士為了孝敬官員拿出來的一些零星的字畫,在官場上把玩、傳遞,流失、毀損。他們知道這些古物的價值和意義,卻藉口長途運費難籌集而置之不顧。

封存千年的文化寶藏,就這樣被挖掘毀損,散失異國他鄉了。這不是民族的悲劇嗎?文明最後變成空洞和廢墟,這難道是歷史的必然嗎?

在漫長的歷史中,這個事件其實是很倉促的,就像盜賊踩好了點、瞬間完成了盜竊。儘管盜賊找出了各種理由,來掩蓋其偷盜行徑,掩蓋其骯髒的慾望,但是終究掩蓋不了醜惡的真相。

今天讀此文,我依然是衝動的。就像文中的那位當代青年詩人,要與火燒圓明園的額爾金決鬥單挑一樣。我更欽佩秋雨教授的豪邁,要與盜賊他們國家的學者對立沙漠,比比學問!此刻,似乎只有這源自內心的衝動才能解恨!

今天,我依然恨着,卻不只是恨愚昧的.王道士和腐朽的晚清朝廷,也不僅只是恨奸詐的竊取者和貪婪的掠奪者。我更恨,人性的自私、罪惡的慾望,和因此對文明的踐踏。

尋寶、掠奪和侵略戰爭,都是為了將財富佔為己有。他們的目標就是我們的文化遺產。

從價值的角度來看,物品越稀缺價值就越高,故稱物以稀為貴。何況是更優秀和稀缺的中華文化遺產,堪稱絕品,價值無法估量。所以,敦煌、圓明園、和那時的中國,自然就成了瘋狂追逐利益的掠奪者的耀眼的目標。他們的生存理念和價值觀,就是佔有,且不論用何種方式實現佔有。

他們得逞了。一大箱又一大箱、一大車又一大車的文物,都裝好了,運到倫敦,運到巴黎,運到聖彼得堡,運到東京。莫高窟空了,圓明園燒了。中華文明遭受了劫難。

可是,他們卻不知道,文物,是文化的實物遺產,但不是全部。文化遺產更重要的內容,不是實物,而是精神和思想的成就與傳承!

掠奪,只能解當時之渴,而不可以補虛空。武力,只能呈一時之強,遠不足以撼歷史。掠奪了文物,卻搶不走文化,廢墟上依然記載了文化的繁榮!

如今,被盜賊掠奪的文物已經陳列在世界各地。我覺得,他們只是供奉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神明。

是哪裏的文化,終究會在哪裏光明!

《文化苦旅》讀後感3

冥思,許久都不曾回醒……

步履在莽莽蒼蒼的大地,面對這赤裸的文化,心中有種莫名的悸動,文化苦旅讀後感。拈起一腳腳尾頁,方才知這《文化苦旅》的厚重。卻又如酒般蕩醉,麻痺你的經絡。於是,我將文化含在脣間,味道比秋茶還要苦澀。當我凝神文化聖潔的神韻時,思緒隨風飄散。

冉冉的日光,喚起我沉醉許久的無限遐想。他正用破舊的掃帚,刷去百年的燦爛;他正用冷白的石灰,掩蓋千年的輝煌;他正用蒼白的思想,粉砌着“自以為是”的鄙薄。他,一個道士,活生生地擄走了我們的遺產。我看到了駝隊遠去的背影,我聽到擄略者大聲的狂笑……我的心被揪得生疼。

夕陽血染一般的紅。古老的民族,滴血的傷口,在潰爛……

我真想化作那根韁繩,勒住那罪人的喉嚨,不讓他用那粗略的手去碰觸佛家瑰寶,不讓他將人世的污濁滲入瑰麗的文化。我還要去阻截遠行了的車隊,“和你各乘一匹戰馬”“決勝負於城下”!可我深知——我太渺小,太卑微,太愚鈍。我留不住被馱走了的文物,留不住早已枯竭了、走失了的'年代。

文化的歇息將永遠帶着悲痛與苦楚。

什麼才能鐫刻雋永,我帶着迷茫與痛楚義無反顧地踏上文化的征程,縱他山遠水長,我都要用深層的記憶打響前奏,叩開歷史的生命。此刻的我才明白,守望也是一場苦旅,即發的記憶,是被人們遺忘的步履。而時間將我蝕成戰火中的殘垣,正如些許文化嫣然老去般長久。

因此,守望變成了我追溯的根源。把自己凝望成一春的晨,一冬的雪。雪也伴着胡笳與羌笛,缺少了些悲壯的情意。若我將我心給予陽關,墳墓是否會將我掩埋。如峯的沙堆,如劍的月光,如冰的軀殼。煙繚繞,我心也朦朧。

文化因萎靡柔弱而席捲半壁華榮?我如魔鬼般嘶吼,竭力釋放我內心的渴望,讀後感《文化苦旅讀後感》。一切都在遠去,而無半點追逐的腳音。我面對的蒼涼的文化,看它們如雨一般的落下,轉眼又是風雨交加。

看茫茫沙漠,滔滔流水,於世無奇。沙漠中,光影斑駁交錯。只有從沙漠中走過,才會有腳印證明來過。林則徐,“他是中國人,他是中國文人,他是封建時代的中國文人。”他擁有他的個體,他的靈魂,他不會物化成無動於衷的頑石。是他,傾瀉了這一襲華裳。

亭台樓閣,清風寒雪,白蓮洞勝似煙雨桃源。一個暮春的雨天,一版墨清的江水。自然的造次,渾然天成的作畫。“廬山沒有了文人本來也不要緊,卻少了一種韻味,少了一種風情。沒有文人,山水也在,卻不會有山水的詩情畫意,不會有山水的人文意義。”我在親近人文,正在親近一部浩渺的文化。

江南小鎮,鄉野隨風,有志趣高雅的文人為伴,自然小鎮就多了一份深沉,一份詩意。江南小莊,我只能對着記憶中的周莊空想,柔美而妖媚的色澤是你別緻之處,水星木屑,自然又多了一份浪漫古典而精緻的明眸。

《文化苦旅》讀後感4

離開案頭,換上一身遠行的裝束,推開書房的門,餘秋雨開始了文化之旅。他筆下的文字,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而我,也透過他筆下略帶滄桑的文字,開始了一場心靈的文化之旅。

聆聽着來自遠古的呼喚,低聲吟哦着文人墨客留下的動人心扉的詩篇。腦中也浮現出了一幅幅或蒼茫壯闊,或柔麗悽迷、清新婉約的圖像:積雪的羣山,空曠遼遠的天空,絲絲縷縷飄零的浮雲,在朔風中縈繞千年的羌笛,是黃沙漫漫的陽關;叛逆得瑰麗驚人的激流,殘缺的神話下,“美麗的夢留下美麗的憂傷,人間天上,代代相傳”的神女峯,清榮峻茂的`兩岸,是孕育了王昭君和屈原的三峽;柔婉的言語,姣好的面容,精雅的園林,幽深的街道,給人以感官上的寧靜和慰藉,是中國文化寧謐的後院,蘇州;羣塔入雲,藤葛如髯,是漂浮着千年藻苔的西湖……

身處廣袤的自然,再高大的人也變得渺小;在滾滾歷史文化長河裏,再繁華的盛世也不過是驚鴻一瞥;而在深邃而神祕的穹宇中,孕育了千百億生命的地球,也顯得如此微不足道。

那麼,作為一個人,一個極其普通的生物體,我們又有什麼權利在自然面前,面對着幾千年時間中沉澱下來的精神財富,仰視着無邊的閃爍的星空,趾高氣昂?

其實,人生也是一場旅行,是一場心靈的旅行。終點站都是相同的,有些人急功近利,顧不得欣賞沿途的風景,用他所謂的好方法,匆忙地走過去。只是,最後才發現,自己心竟是空的,回首一生,茫然無措,曾經費盡心機蒐羅的功名利祿,卻無法填滿空虛的心靈。

那麼,把心放謙卑一些,虔誠一些,淡然一些,閒適一些,去享受旅程;滿懷着對下一處美景的期待,腳步堅定而輕快地向着前方踏着,永不疲倦。霧氣氤氲的深山中,迴盪着裊裊空靈飄渺的古琴曲;金黃麥田裏,隨着麥浪翻滾起伏的是莫扎特輕快跳躍的《卡農》;山溪泉眼旁,如流水般叮咚作響的是晨風中的柳笛清音。漸漸地,曾經羸弱的身體變得健康而挺拔,黯淡無光的雙眸閃爍着自信的光芒,蒼白空虛的心也變得色彩繽紛而充實。

心在旅途,是一種積極樂觀自信的心境,是一種追求美好,又能享受過程並不斷髮現快樂的生活態度,它使人不斷地向着最完美的境界前進。我不知道那美好的遠方在哪裏,沒有人會回答我,但是我會走着屬於我自己的道路,不斷向前,享受着沿途的辛苦與疲憊,享受着花朵苦澀的甜蜜,享受着屬於我一切的一切。荊棘算什麼,剌破的傷口總會癒合;風雨算什麼,泥濘過後的天空總會更加湛藍;失敗跌倒算什麼,大不了爬起,重頭再來。

心在旅途,堅定的腳步永遠向前;心在旅途,前進的腳步永不停歇。

《文化苦旅》讀後感5

逝川與流光,飄忽不相待。時光不斷向前翻湧變化,於歷史中尋找自己的背影,唯有文化永恆。

這本書的來源也很奇妙,1991年,曾經作為上海戲劇學院院長的他,辭去一切職務。孤身一人尋訪中華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相關重要遺蹟。出於對人性本真的執着,他不畏艱險,長途跋涉,只為探訪那些經過幾千年風吹雨打可能早已破敗不堪的人類結晶。他的文字裏用極富中國化的語言描繪出了相當深的哲理內涵。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喚醒了那個時代中華兒女對歷史遺蹟的記憶。

回到《文化苦旅》這本書,先簡單介紹一下,全書共包含了四個部分,分為起點,中國,世界,和人生。通過這四個部分,我們可以更切實地感覺到文化與我們血脈相連,我們的生命裏都有着和它扯不斷的關係。跟隨着餘秋雨的.腳步,我們將離開鋼筋水泥的大城市和燈紅酒綠的繁華夜景。看到的不再是人頭攢動的景點,車水馬龍的街道,而是沙漠之外,雪山之巔,只有幾頭犛牛的地方,只有幾艘小船的地方。那是水墨江山,是高山背後藴藏的古老神話傳説,是溪水之上的竹筏裏留着的記憶與無名情懷。起點寫的是作者的幾個童年往事,一名女教師來到了餘秋雨先生幼時所在的小山村,用新鮮的知識為鄉村解凍,作者也因此有機會走出鄉村,前面的起點看似和文化苦旅沒有任何的關係,但其實這是餘秋雨先生年輕的時候埋下的一個伏筆,也是他後期進行文化之旅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第二個部分中國之旅主要是對中國文明遺址的探索,以及對背後故事的挖掘。第三個部分世界之旅記錄了餘秋雨踏遍的一些重要的文明遺址的足跡。有兩河流域、埃及、阿拉伯半島、希臘、羅馬等重要古城。在我看來最重要的部分是第三部分,他是對人性的探索以及對這些文物背後的創造者以及相關者的介紹,這樣更能使我們從現代和古代進行一個文化的飛躍。

在我看來最重要的部分是第三部分,他是對人性的探索以及對這些文物背後的創造者以及相關者的介紹,這樣更能使我們從現代和古代進行一個文化的飛躍。就像文中的風雨天一閣一文中,餘秋雨先生在痛恨文化結晶流失的同時,也贊同了人們對天一閣的堅守。寫了範先生及他的後代對古籍的精心呵護,勾畫出了一個文化戰士。而中華民族的韌性就是在這份堅守中體現。

其實我認為這本書最大的意義,並不在於他給我們展現了多少文化遺蹟,而是我們自己穿越歷史走到這些文物面前,去聆聽他們過去的故事。瞭解過去的人和過去的悲歡離合,併為之感動。同時自己也不斷地在思考:怎樣在健全的文化人格中將自己內心深處的精神困頓拯救出來,有厚重深遠的憂患意識,並利用這種意識對文物進行最大程度的保護,這才是最大的意義。

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面對文化,我們永遠都是迷途的歸人。

《文化苦旅》讀後感6

書籍是我們生活的導航,它教會我們去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讓貧乏和平庸遠離我們。然而讀《文化苦旅》,當茶餘飯後咀嚼着其中優美的文字,欣賞古代歷史人物的零碎故事,都能讓人有所感、有所動。

打開一本好書,迎面撲鼻的是清香而深邃的氣息,彷彿是那新翻耕的泥土散發出馨香。在若有若無的音樂聲中,我們能夠隨意想象,想象自己是藍天,一望無際;想象自己是月夜,寂靜美麗;想象自己是海浪,澎湃不息;讀小説,我們會隨着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運或喜或悲;讀抒情的散文詩歌,我們會在作者淡淡的憂鬱中品味他們對生命、生活、自然的態度;翻閲簡單詼諧的書,我們能夠盡情地放聲大笑,把一切煩惱都拋到九霄雲外…

然而讀《文化苦旅》,讓人變得深沉達觀。

任何物體都有承載它的器皿,唯有知識無垠無度。文化的承載,不只是書籍,就像餘秋雨所言,歷史文化的滄桑,散佈於歷史的`古蹟中,需要人慢慢去探索、挖掘。托爾斯泰曾坦言: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恰恰羅素·羅蘭又説:“智慧,友誼是黑暗中唯一的光亮,倘若沒有鑰匙,如何打開智慧之門,又何談放射光芒?文化苦旅這本書,昭示古代歷史,人類告別愚昧混沌,從事文化探尋的歷程與辛酸。

文化,看似平凡,實際上是人們心靈與古今中外一切民族優秀文化,智慧相結合的過程,也是繼承與發展的過程。沉溺紙醉金迷的世界,讓我們遠離了文化的正面薰陶。讀《文化苦旅》,不但能改變人的氣質,還能使人樹立更為健康人生觀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辜負蒼天賦予的生命,成為滄海中不可缺少的一粟。這對於人生的回答,對於國家的培養,對於父母養育之恩的回報,對人類的歷史,無疑是最好的回答。

讀《文化苦旅》,是一種陶冶,是一種享受。

在茫茫人海生芸芸眾生中,不以榮辱待己,不論成敗待人。不熱衷追名逐利,使自己超凡脱俗,你會仰頭看天,藍天澄清,白雲悠悠,釋懷心裏的鬱結,應對現實,笑對人生。在物慾橫流的日子裏,品味古人談的“知足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的教誨,會注入一股清醒劑,快樂地生活着。當我因辛勤工作而收穫甚微感到牢騷滿腹時,書會告訴我要笑對生活,這時我會渾身充滿工作的激情;當我遇到困難,想打退鼓堂時,我想起了嵇康,他是如何退出渾濁的官場,如何獨善其身,激勵我,鼓起勇氣繼續發奮;當我志得意滿時,一個個歷史人物的興衰榮辱告訴我盛極則衰……

《文化苦旅》讓我體會”怦然心跳“的共鳴,有一種“莫名感動”;《文化苦旅》讓我進行自我審視,也曾感歎人生百態。我只願情緒伴書平和而寧靜,靈魂伴書純潔而超然。有時候讀書不是一種消遣,而是提高自己的學識,開闊自己的眼界,聆受文化的薰陶,暢想無暇的夢想。

《文化苦旅》讀後感7

從文化大家的園子裏歸來,被露水打濕的衣領上還帶着花的香氣,腦海裏保留着和這早晨一樣新鮮的記憶。我不揣冒昧地把這些既不連貫。又不準確的記憶寫下來,不知能否對讀書養氣有所禆益。

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就是:“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

我想,每一箇中國人都會有這種感覺,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作者餘秋雨先生認為:“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脱也擺脱不了。”我想,這個原因對每一箇中國人來説,同樣適合。

我們去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都總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裏的一切,主人是誰,修建的目的,發生過的歷史事件,何許人也曾經到過這裏等等。這樣,就在這一瞬間,把人﹑歷史﹑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籠罩在每一位參觀者的'全身,歷史古蹟所藴藏着的精神與文化也就能嘩的一聲奔瀉而出,使每一位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一定的歷史事件,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歎。

譬如説,我們路過汨羅江,總會在百感交集之中擠出一聲來源久遠的喟歎。既羨慕沉睡江底的閒散,又恨楚國忠臣的輕生;既有感於物換星移的短促,又興幸楚臣的精神沒有隨流水而長逝;既歎惜滔滔江水的無情,又因身為炎黃子孫而驕傲……這眾多的感慨,全是因為楚臣遇到了汨羅。我們看到了汨羅,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愛國精神與浪漫詩篇。

又如,我們去參觀長城。長城,之所以能成為我國的象徵,就是因為它一直肩負起了保家衞國的責任。走在長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覺到無數英靈在抗擊匈奴時的勇猛,倒下前轉過頭給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亙古不變的黑色的眼睛。“不到長城非好漢”這一口號的提出,大概也是來自一個簡單的願望:把中華民族的精神歷代相存。而不懂得這一切,長城,中國的長城,只不過是一條長長的土堆兒而已。

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古蹟,陳年的石頭和木塊也才能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蹟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與人類精神感悟出來。因此,文人也是豐富歷史古蹟的內涵的要素。沒有了歷史事件與人物,人們對於無論有着任何意義的景觀都只會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與技術多高啊!”之類單純的讚歎,而永遠也不會有更層次的感慨。旅遊的更高層次,就是要領悟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傳統精神。

《文化苦旅》這本書,猶如一片巨大的花園,作為一隻小小的蜜蜂,我所能採到的只是一點點的花粉。這是要請喜歡賞花的讀者們原諒的。

《文化苦旅》讀後感8

餘秋雨以歷史文化散文而名世,餘秋雨先生憑藉自己豐富的文史知識功底,優美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化長河中。是的,他的這本著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每個讀者的腦海裏。有人説,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着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力量。有人稱他是本世紀最後一位大師級的散文作家,是開一代散文新風的第一位詩人。這些話道出了我的心聲。我之所以要寫出來與大家分享,是想要表達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餘秋雨展現給我們那一處處古蹟背後的辛酸和沉痛以喚醒我們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讓銘記我們歷史的教訓!

《文化苦旅》這本書在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的同時,告訴了我們更深一層的道理。

它有着低徊與感傷的歷史氛圍,有着散文創作中的戲劇性表現,有着雍容、典雅而抒情的文字描寫。 文學的歷史情懷,是作家自身生命與歷史的對晤,他要尋找自己與浩瀚歷史長河的關係,因此不得不在歷史中尋找合乎自身生命結構的底藴,尋找那些與自己有緣的靈魂。 這種情感愈來愈深,一旦有機會訴諸於文字,則必然將歷史和生命混同一體。 餘秋雨創作的歷史並不是抽象的歷史,他試圖與歷史對話,與歷史共鳴,在自身與歷史的對話中形成他獨特的歷史語境與歷史情懷。 當他厭倦了枯燥的`學術生活,便想着離開案頭,換一身遠行的裝束去旅行,他並不同一般人那樣是為了輕鬆,為了獵奇,為了開闊眼界,而是在“尋找一所橫亙千年的人格學校”。 他不是為了旅行而旅行,而是在於和歷史、文化進行對話。 餘秋雨的遠行不願意去找旅行社,寫出一些市面上充斥的旅遊觀感的文章,他覺得,那種揚旗排隊的隊伍到不了他要去的地方。 由此,便決定了他這次的文化旅行活動成了一種“苦旅”。 當他浪跡天涯,一站又一站地去訪“人文山水”,行行止止,風塵僕僕,勞苦了四肢筋骨,也有了不少苦澀的感想,故謂之“文化苦旅”。

跟隨作者走到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一次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並非外表炫麗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藴藏。

“報紙上説我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苦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温秋涼,是大喜悦大悲憤,最後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千年之前的那場浩劫,絕不能只是過眼雲煙。我們要吸取教訓,將文化的精神永貯於華夏大地!

合上書卷,走向窗前,看着流動的車潮和人羣,每每,處處不在宣泄着一種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文化苦旅》讀後感9

最近在看餘秋雨的《文化苦旅》一書,看到他在大西北重走絲綢之路,重尋地域文化,很受震撼,藉着端午節的假期,一來想去親身感受下絲綢之路上的景觀之美,二來為畢業論文地理融合研學旅行線路踩踩線。這次主要前往張掖和酒泉(敦煌)兩個城市,這裏跟大家説一下“甘肅”二字的由來,“甘”為甘州,也就是今天的張掖,“肅”為肅州,也就是今天的酒泉,敦煌是酒泉的縣級市,由此以來也算是把“甘肅走遍了”,這次出行以地質公園為行進主線,因為於大西北而言,人文和自然已然成為一個統一體,時間和空間的耦合性於自然景觀上表現的愈加熱烈。

張掖的名稱也是有説法的,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元鼎六年,漢武帝下令拆分酒泉郡,設立張掖郡,希望“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可見,張掖誕生之初,就肩負重任,被寄予厚望。

張掖在漢匈戰爭中的重要性,在於其地理位置。祁連山中部有一個山口,叫扁都口,海拔3500多米,扼守蒙古與青藏高原交通的要道(祁連山的埡口)。而張掖正好位於扁都口以北,佔領這裏就能切斷匈奴與羌的聯繫。東西向來看,想出陽關、玉門關通西域,張掖也是必經之地。

原計劃此次出行是隻想前往七彩丹霞景區,機緣巧合下也前往了平山湖大峽谷,從地理地質的角度而言,這兩個地方確實可全權代表中國北方丹霞地貌,甚至在世界丹霞地貌上也有一席之地,七彩丹霞景區在20xx年冬天剛剛被評為5A景區,同時也歸錄為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其影響力愈漸增大,平山湖大峽谷位於甘肅省張掖市和內蒙古阿拉善右旗的.交界處,之前因為高速公路沒有建設,一直不為眾人所知,今年春,高速公路全線通車、基礎建設也進一步改善,其知名度也在增加,被《中國地理雜誌》譽為“比肩張家界、媲美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絲綢之路新發現”,億萬年的風雨滄桑,大自然神奇造化,使得這裏峽谷幽深,峯林奇特。

平山湖大峽谷海拔高度約1500至2550米,其地質構造屬於紅層地貌,也就是丹霞地貌,即發育與中生代侏羅紀至新生代第三紀沉積形成的紅色巖系,峽谷以流水溝壑為基本特徵,山勢低且平緩,以沙石山為背景。讀後感·和張掖的七彩丹霞不同的是,平山湖大峽谷更多的是典型的西北風光,蒼涼蕭瑟,在峽谷中一路行走一路感受,不知不覺就會讓你想起莊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一次次前往,一次次出發,在遊歷于山水之間後,你會發現自己的胸襟、視野視乎也在一次次變得開闊、明朗起來。

隨後,驅車前往七彩丹霞景區,在來之前,關於七彩丹霞的美景已經關注了許多,多到近乎有些膩了,甚至想直接前往敦煌,但當自己身臨其境的時候,還是被震撼到了。作為地理人,錯過確實可惜。

它表現的視乎更多的是南方水鄉多彩景色,很難想到自己置身於荒涼大漠之中。它是中國發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是丹霞地貌中的精品。你會看到七彩峽、七彩大扇貝、七彩練、火海、刀山等奇妙景觀,層理交錯、色彩斑斕,十分絢麗。

《文化苦旅》讀後感10

“文化苦旅”,望文生義,自然是一個“旅”字貫穿全書。但這部書又不是簡單的山水遊記。“原因是,我發現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深深腳印的所在,説明我心底的山水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住我的全身,使我無端的感動,無端的喟歎。”我想,這便是文化二字的分量。而一個“苦”字應該説可是全書的主旨。作者並不在乎旅途勞累之苦。這個“苦”乃是對全民族意識的苦苦思索,對人生至高理想的苦苦追尋,讀中華民族文明覆興的苦苦祈盼。“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我以為,最能體現作者一個“苦”字的文章是《道士塔》在作者筆下,我們看到了一個為了蠅頭小利就可以把大車大車的經書、繪畫運往兩方的土道士。也看到了一羣眼睜睜看着國寶流失卻不聞不問的道台,藩台。“偌大的中國,竟存在不下幾卷經文。”“我好恨”。作者恨的不是王道士,也不是哪個藩台,在中國,這樣愚昧、麻木的國民又何止千萬?王道士不賣,李道士照樣要賣,張藩台不管,趙藩台更不會管。“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 “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面對如此國民,作者怎能不苦?百年之後,王道士早已化為灰燼,莫高窟的歷史文獻也在大英博物館的玻璃窗裏沉睡了多年。儘管我們再也不會讓一個矇昧的道士去看管我們祖先的遺產,可他們似乎還活在我們身邊,盲日庸俗的國人似乎也還不少,也許文明離我們還很遠哪!我們期待着中華民族真正崛起的那一天。

再談到“文化”二字,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書中的一篇文章《柳侯祠》。柳宗元是中國歷史上的文學巨匠,但他命運多劫,兩次遭貶,又客死他鄉。然而正是由於他官運不濟,被貶永州,才使中國文化史擁有了《永州八記》和其他篇什,華夏文學又一次凝聚出了高峯性的構建。“可此時的柳宗元仍時皇宮內的青磚綠瓦一片痴情,因為他是中國文人,他是封建時代的中國文人。他已實現了自己的價值,卻又迷惘着自己的價值。永州歸還給他一顆比較完事的靈魂,但靈魂的薄殼外還隱伏着無數誘惑。”而此時,命運和他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柳公滿心歡喜的返回京城,而等待他的卻是更加荒涼,更為邊遠的柳州。這不能不説是中國文人的悲哀。

我又想起了批評餘秋雨的文章,説它的詞藻華而不實,説他的文章軟弱無力。我不知道這是不是真實的,也沒有必要去探個究竟。因為文學本身就有它的兩面性。真正重要的是我們看到了餘秋雨的書,在他的書中看到了文化,看到了歷史,看到了世界,看到了人生。我想,這就夠了。

《文化苦旅》讀後感11

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為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寫本書!它不甘甜,因為裏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苦的味道,為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滋味。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而作者運其妙筆,以乾淨漂亮的散文,組合,使它們成了一篇篇讓炎黃子孫驚醒的文章。

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們不禁嚴肅起來。像一羣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塊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於我們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實像,壁畫依然不言,我們靜靜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裏,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輸往外國。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並非外表炫麗,而是它只是一種儀式,一種人性的,及它深層的藴藏。我們在這兒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國千年的.標本,一樣美的標本,縱使它曾經殘缺,被人無情的,任意的轉換。

「淺渚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這副楹聯道盡了江南小鎮的魅力。江南小鎮它不是經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屬於華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我們不曾到過此處,但書中的江南小鎮卻給予我們一種,回到家中那般自在,難怪歷年來,許多文人遇到了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時,便會到此隱居起來,但在荒山結廬有着生活上的麻煩,「大隱隱於市」便成了文人來江南隱居的最好推力。其實我們對「隱」有着正反兩面的看法,好的一面其一就是當中國文化受到某些因素例如北方遊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區而開始凋零時,文人或學者們就會帶着他們的知識修養到此處隱居起來,藉以免於戰爭或政治的迫害;其二生老病死與官場浮沉是文人們的失意時刻,做什麼事都不順心,此時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自己的身心獲得紓解,找個地方隱居,等休息夠了又是一段新旅程的開始。壞處是有人會把隱居當作沽名釣譽的工具,假隱以求得一官半職,這些舉動讓中國特有的隱的文化開始產生變質,隱士生前的孤傲和死後的名聲全然黯暗。儘管如此,我們對隱還是保有着正面看法,因為古代中國給文人發展的空間實在大狹隘了,逼得他們除了隱或許只有一死,與其這樣讓自己的雄心壯志殞落,我們會選擇沉潛,待有朝一日能東山再起。

餘秋雨曾説他常佇立前人佇立過之處,觀察自然與人文環境中去思考前。

《文化苦旅》讀後感12

《文化苦旅》介紹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是,在那一處處古蹟的背後卻使我看到作者的文化底藴,妙筆生花,給我心靈的“震撼”是巨大的。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時便被封面上那一望無際的大沙漠所吸引。封面上的沙漠,沉靜而悠遠,夕陽的餘輝在這裏投下一片陰影,近在眼前的是一道道車輪碾過的痕跡。這些軌跡,是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國文化的艱辛跋涉,或者是文化的苦苦追求與探索。

《文化苦旅》,聽這個名字就不一般,即是講的文化又是講的苦旅。可以説這本書本身的內容並不甘甜,因為裏頭夾雜着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苦的味道為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一道滋味。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

餘秋雨的這本書除自序與後記還有39篇,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帶給我一次心靈的洗禮,很是震撼,但最讓我喜歡的還是他的《廢墟》這篇文章,它裏面的話深深地影響着我的思想,所謂廢墟,想必大家會認為是一堆破爛,一羣沒用的垃圾,但在餘秋雨筆下則是不然。他認為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與明天。在極大數的人都認為完整才是美的時代。他卻提出一個可以説是另類的想法——廢墟也是一種美,也許嫩綠的葉子象徵着希望,可是誰又能否定飄落的秋葉就不是一次生命的輪迴嗎,就不是另一個新的生命的開始,落葉是人們心中“廢墟”的代表,可是它卻賦予着別樣的精彩,難道不是嗎?

千年的漂泊,苦難的中華何嘗不是那艘滔天巨浪中的航船。瘋狂的'浪濤肆意撕扯着船身,怒吼的颱風蠻橫的搖晃着船體。當我們新奇地看着漫天的煙火,外國人的槍炮已經射向我們的胸膛;當文人志士竭力挽回王朝的衰落,昏庸的統治者卻在酒池肉林荒淫縱慾;當國將不國的危難時刻,還有那麼多麻木不仁的民眾甘願為奴。歷史的大船即將傾覆,千鈞一髮,勇敢的舵手毅然挺立,搏擊海浪。在站出來的一刻,壯士已經忘卻生死。“殺身成仁,捨生取義”殷殷熱血化作鮮豔的路標,得之,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不倒。

我們這些人,為什麼稍稍做點學問就變得如此單調窘迫呢?如果每宗學問的弘揚都要以生命的枯萎為代價,那麼世間學問的最終目的又是為什麼呢?如果輝煌的知識文明總是給人們帶來如此沉重的身心負擔,那麼再過百年,人類不就要被自己創造的精神成果壓得喘不過氣?如果精神與體魄總是矛盾,深邃與青春總是無緣,學識與遊戲總是對立,那麼何時才能問津人類自古至今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建全?

合上書卷,我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動的車往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種文化,這裏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許咱們應該背起滿滿對中國文化的疑慮,親自去遼闊的土地,讓我們讀過書後,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面。

《文化苦旅》讀後感13

我一直不明白餘秋雨先生為什麼要把他的旅途稱為苦旅,直到我把目光投向窗外那縱橫的土地,我才明白,用身體去丈量土地,用心智去打磨文明是多麼不可能的事情。餘秋雨要做的不是頓悟、揭祕,而是體驗,僅僅如此,足以讓他名留史冊。

因為存在的本身比他的衍生更有意義。

秋雨先生無法做到重建,因為散文不是小説,《文化苦旅》更不是《平凡的世界》和《白鹿原》。歷史已實實在在地發生了,存在了,即使再巧的筆已無法更改歷史的選擇,再靈的口也辯不贏已成的事實。餘秋雨只是用自己的巧手給厚重的歷史添加了一縷清幽,僅僅如此,就足以讓《文化苦旅》傳遍大江南北。

因為歷史的本身比任何浮華的餘綴都更為厚重。

餘秋雨的文才並不突兀,也不虛浮,是一種淡然的雅。他深知天賦不過是一種巧合與上蒼的遺棄,所以他不張狂,不恃才。他把一切文才與天賦都化作了一句句對古人的追問與一卷卷對山河的摩挲。因為他已見過太多從山峯到谷底的摔落,所以他深知救贖之路固然如朝聖般潔淨,但除非墮到谷底,誰也不想走這條不能回頭的路,所以他選擇把自我之才徹底熔化,鑄成一把利刃,插進中華的大地中,深深地聽着大地的脈搏。

苦旅是艱辛的,他到了莫高窟,對神祕的深窟投向了一束同樣神祕的目光,向躲在暗處竊喜的蔣孝琬投去一個祖國的蔑視。他到寧古塔,看着中原名士與南國佳人流徙在塞北遼陽。他到了杭州,看到了水龍王錢鏐,看到了白居易和蘇軾,他看到了一切,卻又像什麼也沒看到一樣走了,把所有胸中的.感歎都寄託給了一枝枝瘦削的筆和一張張單薄的紙。

苦旅更是心靈之旅。

先生的感悟都埋在心底,祕不示人。歷史的虛妄與蒼桑都是引子而已,心中的靈感一旦爆發就如黃河氾濫一發而不可收。黃州於蘇軾,琵琶女之於白居易,苦旅之於餘秋雨,都是產生偉大藝術前的鳴奏,通往陡峭山峯上的台階。

苦旅不是為了弄清楚什麼,而是為了探索的過程,有些東西並非人類一朝一夕間可以明曉,但過程可以在瞬息間積累。換句話説,探索是為了安撫自己的內心,因為一切你未經探索深究就深信不疑的事情,一定受到了主觀喜好的影響,一切你未經深思熟慮就極力排斥的事情,一定受到了內心恐懼的左右。

先生顯然不想在歷史中摻雜太多的個人情感,他想要的是真實的歷史,哪怕在此基礎上再加以評判。

餘秋雨先生在“巴金百年”中説過:“憂鬱,是巴金對社會的審視,對未來的疑慮,對人性的質問。”那樣,苦旅,是餘秋雨對文明的融入,對歷史的敬畏,對自我的剖析。

苦旅絕非是一條實實在在的道路,即使是,它也不會有盡頭。

《文化苦旅》讀後感14

路為紙,地成冊;行為筆,心當墨。

——題記

乘一隻紙舟,踏一路荒蕪,把歷史的塵埃變幻出滄桑的色澤。走走停停,品味苦澀,俯首取一勺秋水,自萬代浮生多少悲歡,釀成一盅文化醇香。

他從敦煌走來,在大漠孤煙間遠眺落日下的莫高窟,感歎磨蝕了風華的陽關,乘一葉扁舟南下,路過壯美的三峽,品白髮蘇州。他是文化的苦行者,用筆記錄那文化長流曾經留下的印記。

通過他文字,我們看到中國好些曾經的輝煌,僅僅是敦煌的璀璨足以讓中國在久遠的世紀裏於世界文明史上閃耀。而一代又一代的文人,他們用筆尖刻畫、用生命堆砌出的不朽成就,讓後人驚豔,讓中國直到千年後的今天仍然為之驕傲。上天不僅賜予中國人聰慧而富有有哲理的頭腦,更給予了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美景,用廬山的雲霧點染詩意,用西湖的秀美增添柔情,用狼山的巍峨平添豪氣,用山山水水孕育了獨一無二的中華文明緩緩流淌。

而作者不止步於華麗的表面,一路風塵僕僕,踏遍千山萬水,他在山水中解讀歷史,在歷史裏解讀文化。那雙鋭利的雙眼,更看到落日中的道士塔,歪扭着被映照出血紅色,好像一個可笑的標誌,藏着屈辱的歷史。難道泱泱大國就容不下幾本書嗎?難道所有人的雙眼都被利益矇住了嗎?難道現在能做的,只能是看着本國的文化被放進他國的博物館,無奈地買回縮微膠捲埋頭研究了嗎?

他看到天一閣的層層圍牆,圍住文化傳承的悽苦悲愴,小小的書閣承載的歷史的重量太沉、太重。世代的族人,用嚴苛的族法守護着祖輩遺留的珍貴遺產。世上多少藏書,或流失於海外,或杳無音信。歲月將古拙的裂痕爬上舊時的木窗。風過紙顫,徒留一聲歎息

沒有人,可以永遠活在曾經,終有一天,一切都會變得荒蕪,歷史的塵埃是留不住的`。多少學者沉浸在憑弔的誤傷裏,永遠無法正視現實,從廢墟中走出來。而作者從歷史的風雲中走過,用寬大的胸懷、寧靜的心境和嚴謹的態度坦然看待這一切,觸摸廢墟,感歎曾經的華美,靜靜思考,人、文化、歷史、天地自然的關係。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和明天。只有真正讀懂了歷史的人,才能有勇氣眺望未來前進的方向。

他從上海外白渡橋的影子裏經過,和外灘上遺留的近找西方建築們對視,終於走進浦東,走上盤旋的高架橋,走進上海蜂捅的人羣中,抓住時代的潮流,去感受、去體驗這個飛速發展的中國形成的嶄新的文化,欣賞文化的天空中那獨樹一幟的全新色彩。

他從古老的駝玲聲裏走來,向高樓大廈間走去。

他從小橋流水間走來,向車笛喧囂中走去。

行者,永不止步;文化,永不停息。腳步已超越時空的限制,由心靈做一次歷史的漫遊、文化的苦旅。

也曾害怕沒什麼能阻擋文明的終將流逝,不過幸好,有人以行為筆,以心當墨,寫下一篇篇發人深省的感悟,喚醒了人們沉睡的文化靈魂。

我們應當感激,曾經還有這樣一個人,在文化的長河畔且行且呤,空谷傳響,歌聲嘹亮。

《文化苦旅》讀後感15

前不久,我讀了一本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巧合的是,那時我也在旅途之中,這使我在感受文化之餘體會苦旅,不覺有了很多認同感。

這是一本餘秋雨先生在中國大陸各名勝古蹟旅遊時記錄下來的散文集。是一本最令人動容的散文集,敦煌莫高窟。都江堰。三峽。廬山……它透過中國大陸的自然景物、名勝古蹟,寫出了這一代中國人心靈中的糾結,同時也是一本有關中國美學的書,深入淺出,用乾淨漂亮的白話文字,描述出了中國深沉的文化,及抒發自我的情感。就文筆而言,《文化苦旅》中的散文,是一篇篇美文,是一篇篇經過精心打造的文化佳構。文辭雍容、典雅,而又不顯出雕琢的氣息,在淡淡的敍述中,又藴涵有濃濃的抒情意味。

他從祖國大西北的甘肅敦煌起步,轉向大西南四川的柳候祠、都江堰,再到東南的吳越春秋,最後寫至境外南洋的'疊疊從冢。寫下了《那裏真安靜》、《莫高窟》、《五城記》、《夜航船》、《道士塔》、《酒公墓》、《華語情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也許作為一個文人,杯水車薪,不願去找旅行社寫出一些乏味的旅遊觀感之類文章。由此便決定了他的文化旅行成了種“苦旅”,浪跡天涯,行行止止,風塵僕僕,勞筋傷骨,這不可謂之不苦澀,再沒有這般的創作魄力了,也可謂是真正的苦旅了。

然而,真正的苦旅,更是思想上的跌宕。是他對文化無休止的追思和探索,正因人生本是無休止的邊界。不管是春温秋肅,還是大喜大悲,最後都是要閉上眼睛,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罷了。文學的歷史情懷,是作家自身生命與歷史的對晤,他要尋找自己與浩瀚歷史長河的關聯,因此不得不在歷史中尋找合乎自身生命結構的底藴,尋找那些與自己有緣的靈魂。這種情感愈來愈深,一旦有機會訴諸於文字,則必然將歷史和生命混同一體。

我想,能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們會不禁嚴肅起來。就像一羣被流放的士子,流放到一塊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在書中説道:“我無法不老,但我還有可能年輕。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期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急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正是這樣的創作翼求,構成了《文化苦旅》中那種特有的低徊、感傷的歷史氛圍,在餘秋雨如數家珍般的歷史描述與山水文化臨摹中,籠罩上了一層淡淡的感傷氣息,這種感傷來自於對數千年曆史文化的清理和總結,從而有了一種杯具味道。當這種感傷、杯具的氣息,在《文化苦旅》中升騰與散發時,便讓我感覺有種妙不可言的美感和閲讀效果。

從那裏,我幾乎能夠看到一個哲人瘦瘦的影子,揹着手,低着頭,在斷垣殘牆或莽莽蒼蒼的人文山水前,一會兒靜靜沉思,一會兒喃喃自語,欲步卻又停留……他驚歎、震憾,他婉惜、歎息。皺着眉在慢慢地踱着,我也與這位哲人一齊品味歷史,體驗文化,讓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拂拂地吹過多情而脆弱的心靈。

Tags:讀後感 苦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