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文化

文化苦旅讀後感【優選】

欄目: 文化 / 發佈於: / 人氣:2.68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文化苦旅讀後感【優選】

文化苦旅讀後感1

書中作者所有的情感是不能一概而論的,但在所有情感中,我感受到了寂寞。文章本身是不會騙人的。《莫高窟》裏,莫高窟從繁盛又漸漸被人遺忘。“整個畫面出現了揚眉吐氣般的快樂,只能是唐朝。”到“明清時期的莫高窟,已經沒有太多東西可以記住。”是文化的輝煌與寂寞。那些不懂得珍惜文化的人終究會遭人唾棄和遺忘,但文化卻在寂寞中消失,只剩殘骸,沒人聽到作者對文化的歎惋。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名句也不再出現,陽關的詩人們是寂寞的,當年文化的巔峯變成了眼前的荒涼。西出陽關的詩人越來越少,而陽關終成廢墟。作者這樣不忍心地讓陽關繼續寂寞下去。《杭州宣言》,白居易和蘇軾被貶,人們毫不知曉大詩人的存在,在寂寞裏,他們築成了今日依舊繁華的蘇堤與白堤。

《黃州突圍》,名人慘遭的待遇。蘇東坡的'優異讓人妒忌而疏遠,不説舒亶,李定,王珪,李宜之這樣心胸狹隘的人,竟讓昔日摯友沈括離他而去。蘇東坡曾經的半生為朋友而活,而朋友在他最失意的時候,離開了他不能不説,東坡後來的輝煌成就始於黃州,誕生於寂寞。

跳出文章本身來説,在歷史中許多人在他成就輝煌的時刻,也無法逃離寂寞。一個人如果要得到什麼,那麼他必定要付出些什麼。我在《文化苦旅》裏,體會到了一絲無奈,寂寞的旅途而讓餘秋雨嚐到了真正的文化,真正的“苦”。不知作者是否懷揣着這樣的心情去創作這篇文章,但我的內心接收到了這份寂寞。

也許下一次讀《文化苦旅》會收到不一樣的心情,會產生不一樣的觀點。但這就是在書中探尋的過程。作文

文化苦旅讀後感2

餘秋雨是著名的散文家和大學者,他的作品很多,但真正讓我感興趣和喜歡的卻是《文化苦旅》這本散文集,這是一部書寫文化的書籍,這個主題在創作時十分有難度,因為文化是一個宏大的主題,需要極高的文化底藴和文字功底,而在餘秋雨的筆下,卻巧妙的借用了山川風物來進行探索,值得我們借鑑和思索。

在這本書中,作者描寫很多名勝古蹟,例如:莫高窟、寧古塔、謝家門孔等,都是歷史著名的.文化名勝和古蹟。

莫高窟是中國洞穴壁畫中最出名的古蹟,那些壁畫都是匠人一錘一鑿刻畫出來的,經歷了上千年中文化長河的流淌,保存的十分完好,而其中的技藝之高超令人歎服,也表達了這些匠人執着的精神。

寧古塔可能很多人沒有聽説過吧,但事實上他十分出名,因為寧古塔並不是十分著名的景點,而是在這個地方,很多人都經歷了封建時代的苦難,讀後感.例如,我們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發配到寧古塔,為披甲人為奴”,沒錯,你一定在一些古裝電視劇裏聽過吧,這裏充滿了困難,也表達了餘秋雨先生對遭受苦難的人的同情。

謝家門孔很多人可能是第一次聽説,但我們都知道謝家指的是南北朝時期著名的大家族謝家,“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其中的“謝”字指的就是謝安這個名門望族,經歷了上千年的風雨,仍然從文化上給我們薰陶。

讀了這本書,讓我深受啟發,感知到中國古代文人門的不凡和努力,推動了中國文明的進程,也豐富了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

文化苦旅讀後感3

第一次明白餘秋雨這個人時,我才僅有一年級,偶爾在《語文新天地》上見過他的名字。而此刻,我則在《行者無疆》、《文化苦旅》中,細細地品味他的文章……

《文化苦旅》訴説着一個個中國古文化,外國禮貌的盛興、衰落。餘秋雨將它們講述地栩栩如生,他遊歷四方,將所有的感悟都寫了下來,便有了此書。書中的“苦”並非肉體上的`辛苦,而是那些不朽的禮貌經歷過的風霜雨雪,經歷過的不為人知的祕密……

全書的主調是憑藉事物以尋求文化的靈魂,人生的真諦。作者以藝術家的筆觸勾勒出一幅幅慘不忍睹,壯麗,悽慘的畫面:王道士——王圓?他原是湖北麻城的農民,逃荒到甘肅,做了道士。幾經周折,不幸由他當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國古代最燦爛的文化。他從外國冒險家手裏接過極少數的錢財,讓他們把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飛天”古壁畫被王圓?用石灰刷白:“這樣才幹淨。”陽關古址一片淒涼、荒無人煙,一望無邊的古戰場屍骨遍地……

我深深地感覺,中國五千年的歷史真得很耀眼,很璀璨,但過去很多人都不重視,中華偉大的作品都白白被糟蹋。我真想回到過去,告訴那些人:“求求你們,不要再這樣了!這些都是藝術瑰寶呀!”但在他們眼中,這些東西毫無價值,再大的發泄也是空氣一堆,換來的是他們一臉茫然……

文化苦旅讀後感4

《文化苦旅》是一部講述了許許多多在中國部位人們所重視的地方的書。

道士塔—建於莫高窟。它的所屬者王圓簏即使道士也是歷史中莫高石窟的罪人,是他從外國“冒險家”手中接過極少的錢物,然後讓他們把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也是由於他,如今敦煌研究所的專家們之得一次次確如地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捲,歎息一聲後走到放大機前……

敦煌莫高窟的悲劇,只是由於一個道士流浪至此並駐足引起的,由於他的私慾,從而導致外國“冒險者”以少數的銀元換走我們住過大量的文化遺產,我好恨,恨當時政府官員的腐敗與王圓簏的無知與私慾,從而導致如今我們的遺憾。

昔日的輝煌早就我們如今的成就,但假若昔日的輝煌被竊取了,那後果將怎麼樣……

因老一代創造的奇蹟,才造就我們這一輩的驕傲,才是我們擺脱令人屈辱髮指的歷史。

但如今的我們仍以過去的光輝做明天,那真正的明天在哪裏。歷史會倒轉輪迴至當時,我們會不會再次面臨屈辱。

這個問題不要問別人,而要問你自己,你是否要為自己的出現創造一份價值或是為他人的路上做點點星光……假如你仍為自己的私慾而奮鬥,我要問你,這些東西你有什麼用你死後能帶走嗎?有一句形容人的價值及意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文化苦旅讀後感5

看過書的序,對於“苦旅”,我便有些不解,雖沒有太白乘輕舟的飄逸,也沒有放翁騎瘦驢的灑脱,但無須顧慮衣食住行的麻煩,何談“苦”字?

確切地感受過,才能夠體味其中一二。苦的並不是旅行本身,而是這路途上所經過的文化,這苦有幾分堅忍,這苦有幾分沉重,這苦更有幾分責任。

魯迅説“失敗是把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莫高窟內,千古的文化不幸地落入無知的`農人之手,壁畫被毀,塑像被砸,寶物以低價流出華夏大地。難道這不是悲劇?是,這是!是莫高窟的失敗,是中國的失敗。

王道士在這場悲劇的演出中不過是一個醜類,他所代表的不是自己,而是多少年來中華的短處。他們是一個龐大的羣體,沒有文化的浸染,對於民族的歷史榮辱沒有概念,眼裏只有金錢與市井的喜怒哀樂,甚至對於文化的價值沒有概念。他們沒有錯,錯的是千百年來對於他們的忽視,不經受教育,價值觀的形成便有了漏洞。父傳子,子傳孫,對於他們,人生便只有一個目標,吃飽穿暖,有些貪念便是得個小官噹噹。

難道這不苦?苦,這苦中有沉重的文化陋習,這苦中,有太多的不負責任,百姓的不負責任,官員的不負責任,開山鼻祖的不負責任……

曾經孕育了幾代繁華的古老的中華,竟沒有想到,在文人雅士的底層,還有一個對生活,對文化都無能為力的人羣。

於是,中華大地坍塌出一堆廢墟,那是文化的廢墟,是坍塌的中華民族古老的脊樑。

文化苦旅讀後感6

初識《文化苦旅》,還是在七年級背誦表上字裏行間的詩意中品會到這本書的魅力,自此,一直未停下追尋的腳步。

終於,有幸讀完它。追尋餘秋雨筆下的足跡,彷彿遊覽完全中國的山水人文。不過,我漸漸發覺,我讀的僅僅是引人入勝的山水人文嗎?不,我讀的是餘秋雨。他筆下的自己,他對民族歷史的解讀與回味,他筆下的種種情思和要傳達出來的見聞,無不吸引着我,使我夢魂牽縈,回味無窮。

他的筆墨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吸引力,使我對中華文化條條框框的固有思想一次又一次被打破。莫高窟“不是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活了一千年的生命”;蒼涼的沙漠不僅僅是望不到邊際,天地共色的不毛之地,而是“深得天地之韻律的歷史餘韻”;廬山不僅僅是高峻的山峯,更是“鴻儒雲集,智能飽和的聖地”;蘇州園林不但有小橋流水,還有“清晨的殘夢,歷史的浩歎”……

對這些隻言片語有了深深的共鳴感和認同感,自然就喜歡上了餘秋雨先生筆下的文字。正如我喜歡歷史,中國的'那股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薰陶着我們,我們為何不加以思考和探尋?在我看來,這本書裏的散文與厚重的歷史文化交織在一起,加上磅礴而行雲流水的文風,在立意上提高了層次的同時,也牽動了讀者的心靈。

不過縱觀全文,我內心深處的一個問題始終得不到解答——這是餘秋雨的《文化苦旅》,他到底苦在何處?是這條探尋文化的漫漫長路孤獨又艱辛,還是對如過往雲煙般歷史的消散的感慨?或許餘秋雨也有他的難言之隱,亦或是我年紀尚輕,不能完全讀懂這本書。不過我堅信,時間能改變一切,相信自己往後定會尋找到心底的那份答案。

感謝餘秋雨先生,文化道路上的旅行仍然漫長,我時刻追隨您的腳步。

文化苦旅讀後感7

“烏台詩案”是中國文化史上毫無疑問的恥辱,一場由最淺薄的妒忌心編織的鬧劇,卻險些葬送了宋朝江山中最偉大的詩人,蘇東坡。

被抓的時候,他幾乎完全不知事情的始末。一羣小人在這位大詩人尚還悠然自得之際,無比牽強地在他的詩文中挑挑揀揀,臆測出一篇“流俗翕然,爭相傳誦,忠義之士,無不憤惋”的對政府的譏諷,自此輿論在朝廷中大肆蔓延,這盆髒水,也終於潑到了木秀於林的蘇東坡頭上,將原本處在青山綠水之間的他,一把拉進了污濁的泥沼。

泥沼中的蘇東坡,睜着一雙茫然的眼睛,聽一羣小人將他的'詩文狠狠地錯捏,最後完全變了形,面目全非地向他湧來、將他淹沒。這位可愛、高貴而有魅力的詩人面對這邪惡、低賤、粗暴的語言和行為系統,笨拙得説不出話來。

直到他經受不住這日復一日、通宵達旦的連續逼供,直到泥沼的污濁滯塞了他的胸口,蘇東坡只能伸出手去,捧起污泥,澆到他的詩文上去。“於是,他以前的詩中有‘道旁苦李’,是在説自己不被朝廷重視;詩中有‘小人’字樣,是在譏刺當朝大人。”這樣的黑白顛倒,讓我看了,都覺得寒心。一段無比瑰麗的文明,就這樣在骯髒的水中浸了又浸,被洗掉了原本的顏色。

幸好還有良知,幸好還有仗義,幸好那些敢於表露真心、不怕受到牽連的人向皇帝進言,救下了泥沼中奄奄一息的大詩人。也幸得如此,否則這一步之差,會讓整個文化歷史全盤改易,如今的我們,也不可能閲讀到這麼多蘇東坡的筆觸了。

文化苦旅讀後感8

初次拿到這本書的時候,一下子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軟了下來,用各種羨慕嫉妒恨的眼神看着別人手裏的書。《文化苦旅》,隨筆性散文,無劇情,無任務,無結局,這種三無的書要怎麼勾起我的閲讀興趣?於是在它在課桌裏躺了兩週之久之後,我終於翻開了它的第一頁,帶我走進了一個比現實美麗的城市。

好像又再次回到了莫高窟,回到了那個暮靄剛剛從地平線升起,瀰漫於空中的時候,那個時候莫高窟不是旅遊景點,就那麼靜靜的、靜靜的聳立在當時中國戰火紛飛的土地上,等待着是功臣也是罪人的王道士去挖掘它掩蓋了幾百年的瑰麗的美貌,那是中國乃至世界的遺產。沉溺於作者從自我角度的描述,其實我是去過那裏的.,當時並沒有太大感觸。可以這麼説,在這本書之前我還從沒有體會到文字有那麼大的魅力,並不是華麗的、掉書袋的語句,他讓我感到深深地驚配,還有身為中國人不可遏止的憤怒,王道士的那副嘴臉,那種一點點銀子就把中國文化,中國遺產出賣的賣國賊!可恥!可恥至極!沒有限制性的文字讓我展開了很多想象,也給了我很多思考。

對這本書中另一篇令我記憶猶新的文章便是《上海人》。沒有介紹上海的景點,沒有介紹上海的美食,卻從一個很少有人寫的角度入手:人。開篇便是寫上海人瞧不起外地人與上海人的傲慢無禮、井底之蛙。很敬佩他敢於這麼寫,這本書出版比我出生還要早,但現在這個問題卻是越來越嚴重,在上海兩級分化尤為明顯。他還寫了徐光啟,這位地道的華亭人,從他的角度寫了很多上海的過去,讓我這個雖然從小在上海長大但也不算地道上海人的着實長了見識。

《文化苦旅》,苦着尋找了文化,尋找了中國人的根源。

文化苦旅讀後感9

語文老師用了一整節語文課的時間給我們朗讀了《道士塔》,全篇瀰漫着濃濃的憤怒、彷徨,夕陽之下無家可歸的中國文化,就都被壓進了那一捆捆的敦煌文物。

我不禁感動不已,然後買了一本《文化苦旅》,煞有介事地翻來翻去。但一個七年級的小朋友又怎麼能理解那遙不可及的文化呢,即使是現在的我也只是憑着一些對中國文化的興趣,小心地去尋找若有若無的蹤跡。

由於先前已經多次閲讀了《文化苦旅》,讀後難免少了些新鮮感。我會盡力表述自己的體會。

不知道這是第幾次讀這篇《道士塔》了。每次的感覺卻都是相同的,凝成那三個字:“我好恨!”恨愚昧無知、愚蠢透頂的王道士;恨數不清的.污吏,把珍貴的文物隨意糟蹋;恨斯坦丁、伯希和、吉川小一郎……他們盡情地、冠冕堂皇地把書卷、畫像、雕塑掠走;我甚至恨石窟的建造者,你們為什麼不把密室得再隱蔽些、再牢固些,讓文物過一百年再重見天日,讓我國的研究者們好好地鑽研。

但無論如何,那滿滿實實的一洞古物,已絕不再全屬中國了。屬於中國的,只有高價買回的微縮膠捲。

《道士塔》在寫作手法上也極為優秀,諷刺、反語恰到好處,抒發感情時噴薄有力。一聲憨厚的笑、一具無知的身軀、一方慘白的石屋、一縷尖鋭的炊煙、一支載着一個文明古國文化的車隊、一抹悽豔的晚霞、一片顫抖的清單,還有一羣為了敦煌文獻傾入一生心血的專家。

我們應該反思。

文化苦旅讀後感10

報紙上説我寫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温秋肅,還是大喜悦大悲憤,最後總得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 這是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也難怪,看這本書要慢、要細,裏面的思考,非常人所思,非常人所見。他筆下的《風雨天一閣》我記憶猶新,一個人,不!一個家族揹負着堅守一座藏書樓的命運,範欽讓偌大的中國留下了一座藏書樓,保留到現在。別的藏書家有,藏書也有,但沒過幾代,歷史的風塵就將它們掩埋了。但是,範氏天一閣留下了,靠的是什麼,是執着、堅定,還是如餘秋雨説的 超越意氣、嗜好、才情,甚至時間的意志力。 這種意志力體現在哪兒?他曾毫不客氣地頂撞過權勢極盛的皇親郭勛,為此遭廷杖,下監獄,他似乎什麼都毫不顧惜,在仕途上耿直不阿,最後連權奸嚴氏都奈何不了他。 一個成功的藏書家在人格上至少是一個強健的'人。 餘秋雨在這裏總結道。

看到這,反思一下,我們這些讀書人,如果生在那個年代,身為一個藏書家,會像範欽一樣嗎?我想不會,範欽身上的毅力,乍看下的不近人情,讓我們來,難!我們是教師,教育學生,意志力不能少,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個呢?在挫折面前,爬起來的又有誰?生活着,又為了什麼?這不正是我們該思索的。

文化苦旅讀後感11

我很喜歡這本書中的一句話:他因深厚而沉默,也許是沉默的原因。這讓我想到一個故事:

在一場人們屏息等待的鋼琴演奏會上,女鋼琴家悄然出場。人們驚訝於她衣着樸素時,她説:“人,要隱於音樂背後。”的確,在很多時候,許多人追求光鮮亮麗的外表,而有些人選擇崇尚樸實無華的內心,這種信念是多麼令人折服啊!

書中印象最深刻的應該算是“道士塔”和“莫高窟”了吧,“再小的個子,也能給沙漠留下長長的'背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讓歷史吐出沉重的歎息。”你説王圓篆是壞人,也不全是,畢竟他讓那些經文躲避了飽受戰亂的痛苦;但你説他是好人?也不是,畢竟他把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結晶讓那可憎的外國人給奪了去!

“莫高窟”,一個多麼神奇而高深的地方!千百年來,他沉默着,像一棵樹,一座山,因為他知道未來,人們會撥開歷史的睫毛,透過深沉的瞳孔,來還他一個公正而客觀的判斷。

你看啊,“他們突然變得像個孩子,一路撒野下來,到這裏卻睜大眼睛,希望獲得宗教裁判和時間裁判”。多少赳赳武將、權謀強人止下腳步,呆呆的望着沉默了許多的莫高窟,他們一定想:莫高窟為什麼沉默呢?

我想,人生也是如此,女鋼琴家的魅力在於演奏技藝的高超,與音樂融為一體。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內涵,才能有所作為,從而順利抵達成功的彼岸!

文化苦旅讀後感12

《文化苦旅》中,餘秋雨先生的足跡遍佈全球。然而,立中國越遠,思它、念它就越多,看得也越明白。走遍天下,所謂祖國,無怪乎《文化苦旅》是如此直擊人心,如此驚心動魄。

長歌當哭,獻予中國。

以歌呼喚,獻予國人。

其實我喜歡《文化苦旅》的原因並非僅僅是我欽佩那位作者與知道那是一本好書,更多的是它帶給我的還有高中的回憶——一個傻乎乎又很愛較勁的小女孩。

它對我的意義就像是人生的一個“逗號”,看完合上書的那一刻我明白,這是一個過程的暫停和轉向另一個過程的開始。

蘇東坡終於從泥沼中爬出來了,儘管骯髒,精神卻是乾淨的。他在黃州這個小地方真誠地自省,“無情地剝除自己身上每一點異己的成分,哪怕這些成分曾為他帶來過官職、榮譽和名聲。”這樣的蘇東坡才是真正的蘇東坡,他“成熟於一場災難之後,成熟於滅寂後的再生,成熟於窮鄉僻壤,成熟於幾乎沒有人在他身邊的時刻。”

之後他的詩文,也宛如那被打磨了無數次的美玉,温潤、厚重、大氣、古樸,成就了一代經典。我想,這樣的.蘇東坡,才是我們後世所敬仰的。他並不完全乾淨,他身上還帶着沼澤中的污濁,但他在苦難中脱胎換骨,拋卻了鋭氣與輕浮,不理會周遭的喧鬧,不在意他人的指點,真誠而灑脱,淡漠而從容。

文化苦旅讀後感13

起初,只因喜歡餘秋雨古樸典雅的文筆,於是,牀頭開始有《文化苦旅》這本書的存在。

餘秋雨的文章有着儒生的清絕,卻又不失那磅礴的力道,筆力千鈞,一派奔流不息的灑脱。借山水之景、風雅之物,尋求文化的靈魂直至生命的真諦,讓人歎服。

他走在這一片廣袤的土地上,用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品味,去深思,一次苦旅,然而,他將心置入其中,去品味那上千年文化所積累下的芳香。

對於文章,我喜愛細品,所以至今,也才讀了一半。若説影響最深的,不是柔麗悽迷的《白髮蘇州》、《江南小鎮》;不是給人以深邃蒼涼之感的《道士塔》、《陽關雪》;也不是重在文化人格的《風雨天一閣》、《青雲譜隨想》,而是那默然不語,一呆上千年的“都江堰”。

文章初始,作者對都江堰並不怎麼上心。這點我倒是一樣,不過秉着看完全本的習慣,還是跟着作者一同走進了那存在近千年的古老建築。年齡比長城更古老的它,明明鮮有人注意,卻不辭辛勞地為着無數民眾輸送姑姑清流,若説長城佔據了遼闊的空間,那麼它,便確確實實地佔據了邈遠的時間。若把他們比做人,長城便像父親保衞着民族與家園,而都江堰便是隻知奉獻的鄉間母親,不炫耀,無所求,這樣的它,讓我敬,卻也憐。

都江堰的水,踴躍着喧囂的生命,不似大海的'深沉,以奔騰的方式展現它層層疊疊的精神力量和恣意奔放的生命力。

萬古清流今猶在,鮮聞當年都江堰。喜歡都江堰之水的奔騰不息,喜歡都江堰的無私奉獻。古老的民族留下了古老的建築,也展示了他們偉大而崇高的民族精神。

文化苦旅讀後感14

這依然是一篇藉着都江堰寫李冰,藉着李冰寫“官本位”的文章,我在《柳侯祠》的評述中已有所論,只不過此番他給“官本位”注入的不是碑文詩賦而是專業的科學技術,都江堰的偉大被濃縮在了“李冰的`精魂”裏,作者所盼望的乃是這樣的人可以子子孫孫無窮盡,於是對李冰的充滿民間宗教色彩的膜拜和人而神的民間戲劇中很作了一番文章,頗為讚賞,並且説“轟鳴的江水”便因此成了“至聖至善的遺言”。

余文慣於在對山水的膜拜式誇大定位和抒寫中行矯情與煽情,但他肯定不是真的要跪倒在山水文物前,他不過是做這麼一個虛假的姿態而已,他的重點仍是利用這種情感的煽動去消弭理性的冷峻思考,從而使讀者認同他、跟着他的觀點走。此文對“能臣幹吏”的崇拜與對“清官”的崇拜一樣,都是“人治”思路的認識,要知道僅憑“清官”“能臣”是無法幫助中國擺脱“人治”帶來的歷史循環的,但這種理性認知在作者故意營造的宏大主題與取媚民眾的民粹主義氣氛下,被抽空殆盡了。

餘秋雨在文中説:“在這裏,我突然產生了對中國歷史的某種樂觀”,我雖不知道這是否為其真心話,但通覽整部《文化苦旅》,你都能感受得到這種甜膩膩的膚淺的“樂”觀,而書名竟貫之以一“苦”字,什麼叫做惺惺作態?什麼又是矯情?看罷。

文化苦旅讀後感15

看了餘秋雨的這些散文我感觸頗深,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帶給我一次心靈的洗禮,很是震撼,但最讓我喜歡的還是他的《廢墟》這篇文章,它裏面的話深深地影響着我的思想,在極大數的人都認為完整才是美的時代。他卻提出了一個能夠説是另類的想法——廢墟也是一種美,也許嫩綠的葉子象徵着希望,可是誰又能否定飄落的秋葉就不是一次生命的輪迴嗎,就不是另一個新的生命的開始,落葉是人們心中“廢墟”的代表,可是它卻賦予着別樣的精彩,難道不是嗎?

圓明園曾代表着皇家高貴的身份和無盡的財富,可是現在當我們再回首過去時,看見的又是些什麼呢?是一幅殘缺破爛不堪的景象,我們已經很難去想象它曾經擁有過的那些光輝歲月。當有人提出修復圓明園的時候,有些人卻站出來否定了,因為即使修復了它原有的容貌又能怎麼樣呢?

那些曾經遭受過的屈辱歷史就能消失在歷史的記錄裏嗎?答案是當然不會了,殘缺的圓明園,一個廢墟一般的存在,也是一種美,另類的一種美,因為這個殘缺般的廢墟的存在才讓我們更加牢記了歷史慘痛的教訓和慘象,廢墟是一種美,殘酷而真實存在的.美。它是不會因為它的不完整而被世人所遺棄,相反的,人們只會更加記得它,它將會永遠的被人們珍藏在心中最深的那個角落。

在《文化化苦旅》中我能感受到餘秋雨那深厚的文功底,在中國悠久的文化發展史上,有許許多多傑出的才子,他的文章並不是最華麗最優美最感人肺腑的,但卻是令我感觸最深的,他的文章教會了我許多的哲理,我也能感受到來自他內心深處的真切想法,看完這本書,我被深深地感動了,那純樸簡單的文是我思想上的一次撼動,是我精神上的愉悦,更是我心靈上的一次完美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