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文化

文化苦旅讀後感6篇

欄目: 文化 / 發佈於: / 人氣:1.02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化苦旅讀後感6篇

文化苦旅讀後感1

第一次讀《文化苦旅》這本書時日已經頗久了,只記得當時讀完其中的一篇便已被餘秋雨先生嚴肅深沉卻又遼闊邃遠的筆觸深深折服了。之後這本書便在腦海裏久久揮之不去。輾轉良久,在一家書店購得此書,心裏甚為歡喜。讀完這本書卻還是很久之後的事了,至於如此,一是正因自己生性懶散,雖喜愛讀書卻極少認真坐下來耐住性子讀書,當時學業也頗為繁重,二是此書實在太過於厚重,整個散落於大江南北山川河流的一代一代的中國文化都被餘秋雨先生拖曳、描摹出來,若匆匆瀏覽此書也罷,要是細細品味的活,不啻於同餘秋雨先生一道在那些隱匿着中華文化的山川河流、塔窟寺廟、湖鎮樓閣走了一遭,原本頗為閒散的心境變得肅然,也會被這些撲面而來的還帶着些山水氣息卻磅礴浩蕩的文化格律壓抑的靈魂一緊,心頭便沒由來的多了幾許沉重之感。便再也簡單不起來了。餘秋雨先生也在自序中説,“我本為追回自身的青春活力而出遊,而一落筆卻比過去寫的任何文章都要蒼老。”

中國古代的文人基於傳統文化的定位,大都有“學而優則仕”“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報效祖國的理想,世世代代也都揹負着這種宿命。於是,他們十載寒窗苦讀,只為有朝一日能夠入朝為官,既光耀了門第,有為國家盡了些許力量。然而,官場的黑暗卻是他們沒有想到的,帝王的昏庸也是他們沒料到的,奸佞之臣矇蔽着皇帝的眼睛,魅惑着皇帝的心術,整日過着驕奢淫逸的生活。他們無奈了,彷徨了,想要喚醒着腐朽的朝廷,卻觸怒了權貴,被佞臣們視為骨中之刺,於是,幾番讒言便被罷黜貶謫,流放到千里之外。滿腹才華卻遭人妒忌,也罷,這高堂容不下我,便揮揮衣袖,整整衣冠,去那些個山水之間吟詩作對罷。只是這離去的背影,多少有些踉蹌。他們在這片土地上行走,每到一處,便把滿腹衷腸向那裏的山水吐露,滿腹悲哀與無奈也向這山水吐露,醉於山水,歎於人生,他們不想這樣,卻只能這樣。在這種與自然互相傾吐的過程中,生命和自然交融,自己的文化人格深深淺淺也就烙印在這些山山水水裏了。這幽翳的高山綠水之間,藏着多少故事,多少無奈與控訴,可惜,這山常青,水長流,這無聲的歎息與詢問只換來幾聲山澗鳥鳴罷了。

如今,我們在人類禮貌建造的城市裏研究思考着古文化,而中國文化的真實步履卻落在這山重水複、莽莽蒼蒼的大地上。而一個有着極其敏鋭的文化視覺和極其敏感的文化良知的人在這片土地上行走,每到一處,那些個亭台樓閣湖光山色中藏匿倒映着的文化脈搏豈能不跳出來訴説着自己千百年來的寂寞和無奈,這樣的旅途,豈會簡單。跋山涉水勞累的身體,疾筆思索勞累了靈魂,不正是一場“苦旅”嗎。

歷史總是嚴肅的,維繫着一個民族靈魂發展以及走向的文化也是輕率不了的,當我們從歷史當中尋找文化存留下來的腳印的時候,這無疑會變成最嚴肅枯燥甚至有些沉悶卻又絲毫不敢懈怠的工作了。哪怕他們藏匿於山水之中,帶來了山的靈動與水的柔美,更多的是增添了幾分山的巍峨與水的磅礴。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曆史文化的民族,五千年的積澱凝聚着這個民族的血脈根源。這片土地養育了這個民族,凝練了這股血脈,也鑄就了這種人格。我們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了五千年,早就和這片土地融為了一體,她記載着我們的歷史,藴藏着我們的文化,昭示着我們的人格,每走一步都能找到讓人思索回味的事蹟。這天,物質生活日益滿足,可我們的精神又該向哪個方向走呢?歷史流淌到這天,前路該怎樣走,或許該回頭看看來時的路,看看古人走過的那些山山水水、樓閣棧道。我們的歷史文化藏在於山水之間,腳步太過幽深,不踏破鐵鞋又怎會柳暗花明。我們現代人的人格該如何構建,或許還是該看看古人的人格構建,這是我們的血脈,而這又該去問那些個高山深谷。

歷史在歎息,在訴説着一個古老民族的悲切和深沉。只願那些先知先覺關心着我們精神走向的站在時代之前的人們,多去聽聽這山谷的足音,或許我們就該知道明天該往哪兒走了。

文化苦旅讀後感2

有這樣一個人,他是我國著名作家、中國文化史學者。

他有一本共有三十七篇的散文集——《文化苦旅》。

我所介紹的就是餘秋雨的《文化苦旅》。

全書的主題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

有人説,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着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光暈。察其書名,文化和旅遊聯繫在一起,而在旅遊的同時,卻感受文化之苦。也許你會在此留下疑問。同樣我帶着疑問讀完這本書,才明白這本書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是在那一處處古蹟的背後卻隱藏着人們不為人知的一面,而作者運其妙筆,給我們的心靈寫下了“震撼”兩個大字。下面請跟隨我的腳步走進文化苦旅。

首先,踏入莫高窟的石洞。我們靜靜的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的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集宗教文化知識於一身,以雕像和壁畫聞名於世,向全世界人們展示千年藝術的莫高窟也曾有荒唐史。一位王道士自作聰明將窟中的的珍貴壁畫粉刷、挖鑿,代之以天師靈官塑像。婀娜的體態就這樣變成碎片,柔美的淺笑就這樣變成泥巴。更令人氣憤的是,他視經卷入糞土,幾個銅板,幾棵白菜,甚至什麼都不給,他就將不計其數的經卷送到外國人手中。也許是他

的無知葬送了中國幾千年的文化,但是當時的官僚文人又怎樣?忽略洞窟的價值,因為“東西很多,運費不低,官僚們猶豫了。”他們也曾運送一批文獻進京,其情景:沒裝木箱,只用席子亂捆,沿途官員伸手進去,就取走一把,在哪歇息又得留下幾捆,結果到京城時已零零落落,不成樣子。當歐洲的學者文人們冒着被打被殺的危險,不遠萬里,變賣家財,只是為了得到莫高窟的一兩件文物時,中國官員的客廳裏,卻茶香縷縷。也許就是這樣,沒有任何關卡,沒有任何手續,外國人直接走到了那個洞窟跟前。他們一切精心的準備完全沒有必要,只要和王道士溝通好,一筆輕鬆的買賣交易就換來巨大的文物財富。聽到這裏,也許你會心痛那些文物就這樣不翼而飛,痛心王道士的無知,痛恨於那些外國人的趁火打劫……但是有一個事實我們不得不面對。王道士出身農民,生活所迫,當了道士,有幸當了莫高窟的家,可當時的莫高窟無人看管,年久失修,洞中大量積沙,一片殘敗。他憑着對宗教的虔誠,清沙修窟,他也曾向政府提議保護文物,但晚清政府一再推卸責任。此時又恰逢當朝政權風雨飄搖之際,“庚子事變”,八國聯軍打到北京,朝廷岌岌可危。自身的落後讓我們已無心理睬被擱在西北荒涼之中的文物。人們沒有保護文物的意識,更沒有人去重視。於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上演了。一個不拿朝廷一分錢俸祿,靠化緣維持生計的道士,做了他能做的一切。可悲的是,幾年的努力,這些文物的管理處置權還在他手裏,政府沒有絲毫的舉動。現在看來,這些文物怎麼估價都不過分,而在當時並非如此,被視為“國寶”也是後來的事。文物的流失和損毀,一個民族文化遺產被如此嚴重的肢解,這一切不僅僅是王道士的愚昧,更是社會各階層許多人的愚昧!是極貧極弱的國家之心痛,民族之悲哀。這才是作者的“苦”之所在,“苦”之由來,“苦”之際遇。

一路風雨顛簸,餘先生沒有做沉默者,他總是要竭盡全力的悲切的喊上幾句。也許這聲音不驚天動地,但是足以懾服讀者的心。因為當他喊上幾句時,足以蕩起生命的音量,讓我們產生共鳴。聽罷,在這吶喊中,翻滾的是怎樣的一腔熱血。

在文中,作者一展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使我由衷的體會到文化的'車輪在我身邊碾過,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住我的全身,使我無端的感動,無端的震撼,讓我深刻的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內涵底藴。而這些,正是我們炎黃子孫驚醒的地方,他對我們每個人的人格都是一次考驗,讓我們真正明白“苦”字的意義所在!

品味《文化苦旅》,即在品味百態人生。讓我們對文化傳承,對文化保護吧!

文化苦旅讀後感3

恍惚記得很久之前,有個朋友告訴我西泠印社的旁邊有個古董店。

那個時候我還把“西泠”讀作“西冷”,自然對一家小小的古董店沒什麼興趣。但是時間一點一點延長,那時的我大概也不會想到,在幾年後一個“清明雨紛紛,行人慾斷魂”的日子裏,我還是去找了這家不明存在的古董店。

這幾年裏我對於古董店總是有莫名的執念。大概是對那些歷史沉澱的東西有莫名的好感。博物館裏的只能稱物,它們被安靜整齊地擺放在一個地方,每天面對幾盞燈,面對幾撥人。古董店裏的呢,應該算古董,不論真假,它們的陳列,都是故事。

可能這就是古董吸引我的原因,也是那家神祕古董店吸引我的原因。

當我終於乘上去往西泠印社的公交車,在西湖邊某條道路上穿行的時候,我突然萬分慶幸這次心血來潮。

作為一個杭州人,我對西湖卻並沒有特別熟識的感覺。只是知道有這麼一個湖,它有著名十景,是世界文化遺產,是杭州的驕傲。小時候來過幾次,觀賞遊玩,大概只記得當時的豆腐乾挺好吃。

所以,當我獨自來到湖邊,難得清冷的公車載着我東奔西走的時候,也給了我更多的時間看看這個熟悉又陌生的西湖。

杭州這座城應該最愛梧桐。

特別要是法國梧桐,高大魁梧,所以願意將梧桐成片的栽在西湖邊。其間還夾雜了些柳樹的影子,初春的柳枝剛發新芽,弱柳扶風大概就是這種姿態。這就顯得梧桐更偉岸了些,扭曲的樹幹,偌大的廕庇。儘管市樹是香樟,但杭州愛梧桐不無道理,因為這也是生命,自然的生命,梧桐比香樟更隨意,更鋪張。

西泠印社確實沒有公車上冷清,反而很熱鬧。大多數人應該就是因為“天下第一名社”這個稱號慕名而來。進門就是一棵巨大的香樟。根鬚蜿蜒地猙獰,樹幹爬滿了青苔,鋪天蓋地的綠蔭毫不掩飾枝葉的放肆。遊人只能驚歎了。

西泠印社的大名用冷綠色刻在一石碑上,旁邊是一簇春天的紅花,開得正好。身後就是一座丘陵。上山的石階沒有刻意修平整,反倒是像亂石堆成的台階。昨夜下的雨濕冷着,更顯得小路濕滑難走。我只得小心翼翼地走,小心翼翼看着路,小心翼翼地發現了山路上各種植物,被雨珠打得蒼翠蒼翠,傲然立着。我還期望着山上是不是有一個很隱祕的地方藏着傳説中的古董店。可惜只有幾個亭子,幾個石凳,一個滿是錦鯉的水塘,和一座意味深遠的塔。

我坐在西湖的長椅上,喝着水,看着面前的湖與樹。

西泠印社同西湖一樣。目光所到之處,除了遊人,要麼是樹,要麼是水。它們比我們更清楚自然的意義。連神話傳説裏亦仙亦妖的白蛇,都是生於水,隱於山水環繞的雷峯塔。

放下水瓶,翻開手上的《文化苦旅》。餘秋雨先生説:“這一來,杭州就呈現出了一個貫通千年的人文宣言。”孤山這個地方,像西湖中的一個小島,西泠挑了一個很好的地方建立社址。亦山亦水,亦孤亦環。

馬可·波羅如此大力讚揚一個城市,當然有他自己的道理。現在我們回想起他至高的評價,仍會覺得名副其實。

杭州的美,大多是集中在了西湖。而西湖的美,全然是這些山山水水,樹樹花花。蘇軾與白居易比我們更早懂得了西湖的美在何處,於是他們竭盡全力浚河道,清藻荇,治湖水。這才有了後來的南宋都城臨安。杭州比其它地方更明白自然對於我們的意義。

這是一個只屬於杭州的宣言。

“宣言的內容,很複雜,又很簡單:關於自然,關於生態,關於美麗,關於人間。”春天的西湖水盪漾着,湖旁低垂的迎春花黃豔豔的,映着水中的倒影。法國梧桐還是那麼魁偉,密密的青苔攀附着粗糙的樹幹,出奇的安靜。這就是春水道梧桐。我們需知,在自然面前的我們,何其渺小。而自然的美麗,又何其偉大。

我捧着書突然笑了。我想我已經找到了我心心念唸的古董店。

西湖之美就是杭州的古董,自然之美就是西湖的古董。

這就是一個關於杭州的宣言,關於西湖古董的故事。

文化苦旅讀後感4

在短短的一個寒假裏我做了很多有意義的事情,比如去社會實踐。雖然比較忙但我還是做了一件我認為最有意思的事情。我把餘秋雨教授寫的《文化苦旅》大致看了一遍。

雖然來不及仔細去揣摩但確實讓我感觸很深,尤其是《風雨天一閣》至今都使我記憶憂心。

一個家族揹負着艱守一座藏書樓(中國古老文化)的命運。範欽一個擁有強大毅力和強烈的愛國精神的藏書家讓中國留下了一座具有文化代表意義的藏書樓,直到到現在都有它的痕跡,但是歲月的滄桑,歷史的風塵還是將它掩埋了。範氏天一閣之所以留下來的原因是什麼呢?這正式餘教授所説的“超越意氣,嗜好,才情,甚至是時間的意志力”而這種毅力有是什麼呢?

範欽曾經頂撞過擁有巨大權勢的皇親國戚,而因次遭到仗打這樣的重刑,還進過監獄。但他豪不畏懼,始終毫不顧惜堅持自己的信仰,相信真理。最後誰都奈何不了他,這就是一個古代藏書家,一個真正稱職的藏書家所表現出來的超越常人的強健的職業道德品質。

説到這裏,我們是否應該反思一下,我們這些學生,有哪一個能像範欽那樣監守正義,監守自己的崗位。或許有但也是極少數的。我不是故意要借古代成功人氏來諷刺現代人,但是我還是要批判我們不好的地方,包括我自己在內,同學們,所有讀書的人們,我們早就應該反省一下了。對我們來説範欽的意志力乍看之下,顯得不近人情,然而我們的毅力呢?可以説連他的二分之一都沒有。我們讀書,在遇到挫折的時候該怎麼辦呢?學成之後又為了什麼呢?等等這些尖鋭的問題值得我們去深思。

繼續往下説,時間的流逝,光陰的短暫,80歲高齡的範欽中將走到生命的盡頭,但他連生命的最後一刻都要監守崗位。他將自己的財產分成兩部分,一份是他監守一生的藏書樓,另外一份是一張萬兩銀票。他讓他的兩個孩子去選擇自己想要拿的一份。

我想如果事情放到現在,有誰會願意繼承藏書樓,又不能賣而且不但沒好處還要惹得一身的麻煩。然而有範欽這樣偉大的父親,就會有像他一樣偉大的兒子。他的大兒子範天衝毅然的選擇了子承父業,他繼承了藏書樓。中國的古老文化就是因為有了像範氏父子這樣的真正的讀書人而保存到現在的。

説到這裏我又要開始批判些什麼。想到讀書人,現在的讀書人(有些人)説説是書生,毫不考慮自己的言行舉止,説不該説的話做不該做的動作。而且讀書為的盡是一些私人的事情,只為那黃金屋或是顏如玉,而且做人都做的很自我,對自己要求很低對別人則很苛刻,只要自己好就萬事大吉,毫不顧慮別人,更不用説是監守崗位和保護民族的歷史文化了,一點都沒有範欽那樣的奉獻精神。

還有那些可惡致極的污吏,他們絲毫沒有一點職業道德,簡直像行屍走肉一樣活在世界上比狗都不如。範欽好比是天使,而這些貪污的官,濫用職權的人就是惡魔,總有一天這些惡魔,會被天上的那些像範欽這樣的天使給帶去,進化那骯髒的心的。

《文化苦旅》使我對讀書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我們讀書人讀書不能只為自己,要為這個社會這個國家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這樣讀書人才是讀書人。

而且我們所學的文化有多少是古人用自己一身的心血換來的啊,文化的保留是艱難的,因此我們要好好珍惜這來自不意的文化,不虛度光陰,真正的領悟中華民族的優異文化,並且發揚古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堅決不做學成之後,而忘本的人,也不做半途因為搓責和困難而放棄學業的人。

一個人擁有了良知和強大的毅力才能領悟到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炎黃子孫數千百年來的優良傳統。餘教授的《文化苦旅》就如一艘導航船,她將帶領我去深思更多中國文化的發展史。我也會將其細細品嚐的。

文化苦旅讀後感5

冥思,許久都不曾回醒……

步履在莽莽蒼蒼的大地,面對這赤裸的文化,心中有種莫名的悸動,文化苦旅讀後感。拈起一腳腳尾頁,方才知這《文化苦旅》的厚重。卻又如酒般蕩醉,麻痺你的經絡。於是,我將文化含在脣間,味道比秋茶還要苦澀。當我凝神文化聖潔的神韻時,思緒隨風飄散。

冉冉的日光,喚起我沉醉許久的無限遐想。他正用破舊的掃帚,刷去百年的燦爛;他正用冷白的石灰,掩蓋千年的輝煌;他正用蒼白的思想,粉砌着“自以為是”的鄙薄。他,一個道士,活生生地擄走了我們的遺產。我看到了駝隊遠去的背影,我聽到擄略者大聲的狂笑……我的心被揪得生疼。

夕陽血染一般的紅。古老的民族,滴血的傷口,在潰爛……

我真想化作那根韁繩,勒住那罪人的喉嚨,不讓他用那粗略的手去碰觸佛家瑰寶,不讓他將人世的污濁滲入瑰麗的文化。我還要去阻截遠行了的車隊,“和你各乘一匹戰馬”“決勝負於城下”!可我深知——我太渺小,太卑微,太愚鈍。我留不住被馱走了的文物,留不住早已枯竭了、走失了的年代。

文化的歇息將永遠帶着悲痛與苦楚。

什麼才能鐫刻雋永,我帶着迷茫與痛楚義無反顧地踏上文化的征程,縱他山遠水長,我都要用深層的記憶打響前奏,叩開歷史的生命。此刻的我才明白,守望也是一場苦旅,即發的記憶,是被人們遺忘的步履。而時間將我蝕成戰火中的殘垣,正如些許文化嫣然老去般長久。

因此,守望變成了我追溯的根源。把自己凝望成一春的晨,一冬的雪。雪也伴着胡笳與羌笛,缺少了些悲壯的情意。若我將我心給予陽關,墳墓是否會將我掩埋。如峯的沙堆,如劍的月光,如冰的軀殼。煙繚繞,我心也朦朧。

文化因萎靡柔弱而席捲半壁華榮?我如魔鬼般嘶吼,竭力釋放我內心的渴望。一切都在遠去,而無半點追逐的腳音。我面對的蒼涼的文化,看它們如雨一般的落下,轉眼又是風雨交加。

看茫茫沙漠,滔滔流水,於世無奇。沙漠中,光影斑駁交錯。只有從沙漠中走過,才會有腳印證明來過。林則徐,“他是中國人,他是中國文人,他是封建時代的中國文人。”他擁有他的個體,他的靈魂,他不會物化成無動於衷的頑石。是他,傾瀉了這一襲華裳。

亭台樓閣,清風寒雪,白蓮洞勝似煙雨桃源。一個暮春的雨天,一版墨清的江水。自然的造次,渾然天成的作畫。“廬山沒有了文人本來也不要緊,卻少了一種韻味,少了一種風情。沒有文人,山水也在,卻不會有山水的詩情畫意,不會有山水的人文意義。”我在親近人文,正在親近一部浩渺的文化。

江南小鎮,鄉野隨風,有志趣高雅的文人為伴,自然小鎮就多了一份深沉,一份詩意。江南小莊,我只能對着記憶中的周莊空想,柔美而妖媚的色澤是你別緻之處,水星木屑,自然又多了一份浪漫古典而精緻的明眸。

我用雙眼,瞥見了投影在眼瞼的殘骸——一片廢墟。 我並非人為廢墟即是終點,廢墟是起點,廢墟是進化的長鏈。它便是古典的醖釀,一種見證。它很頑強,它沒有被時光的紋理遺忘,它很倔強,即使傷痕累累也不會讓別人看到它的滄桑,廢墟是寧靜的,它抵抗着現世的浮華與躁動。

面對都江堰,我如蒼茫的士卒;面對江南的小鎮,我神怡心曠。面對箋墨,我祭奠敬畏……我深知,只有面對文化時,一切迷茫,一切虛幻才會變得真實。所有依附於瑰麗的文化,風俗習慣,山水奇景,人文景物,也都被賜予生命。

生是魂,歷史長久,華夏悠悠。

藏書堪憂,而書房真的是集文化精神之大成。離開了我們,又有誰來守護?文人的光鮮與他們的悲哀又該怎樣割捨?靈魂又該往何處寄託?——文化苦旅何時能夠停留。

我們守望文化,守望民族生生不息的天空。

使人們寧願謊言,而不願追隨真理的原因,不僅由於探索真理是艱苦的,也不僅由於真理會約束人的想象,而且是由於謊言更能迎合人類某些惡劣的天性。

文化苦旅讀後感6

暑假走了一些路,寫了一些遊記。當時寫遊記,文筆上、內容上,結構上都會參考這本書,術語上則會參考《中國建築史》。可以説這本書對我影響很大。暑假的時候,去新疆前讀的這本書,裏面有很多寫新疆的文章,這樣構成了我對新疆的第一印象,這幾篇寫新疆的文章中,論文筆我最喜歡《沙原隱泉》,論內容更喜歡《西域喀什》。

文化苦旅,之所以稱作文化苦旅,是因為每一篇文章將景色與文化結合,以《西域喀什》為例,一共五章的篇幅,前四章均已文化開頭,先是從各個文化的比較,包括印度文化、波斯文化、古巴比倫文化來引出喀什這是“文化匯聚的福地”這個觀點,又以張騫的出使西域,包括印度佛教東傳作證。對於文化的凸顯可見一斑。

再説説剛才提到的《沙原隱泉》,文辭華麗卻不顯露於外,不張揚,文章質樸富有哲理又不失文采,只有大師級的作家才能忘懷文筆,到這麼一種大師級的境界。看他的文章,心胸闊達,別人的遊記都是融情於景,身系景中。他呢,則是站在上帝的視角,俯瞰大地。《沙原隱泉》給人一種旅程的慢動作回放的感覺。他最令我佩服的是能用很美的語言把大道理講出來。

孔子曾説過: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其實不僅做人要這樣,文章也是如此,我認為沈從文先生的《文化苦旅》就做到了。

在他所描述的秀麗絕美風光之後,對民族,對歷史,對生命的探討,對不羈的中國文化孜孜不倦的求索,都撼動着人心。明明有時候描寫的是美景,卻在看完文章之後引人沉思,看完一篇文辭優美的文章後仍能令人沉思,單是這一點就足夠稱為一個好的散文家了。

但不單是這樣,它會讓讀者體會”怦然心跳“的共鳴,有一種“莫名感動”;《文化苦旅》讓讀者讓我進行自我審視,也曾感歎人生百態。他會讓你與作家產生共鳴。哇,我怎麼沒想到;誒,好像還真是這樣;是呀是呀,常常會讓你發出這樣的感歎。從字裏行間,我能夠看到一個哲人瘦瘦的影子,揹着手,低着頭,縱情山水,一會兒靜靜沉思,一會兒喃喃自語,欲步卻又停留。他驚歎、震憾,他婉惜、歎息,他傷感、高興。皺着眉在慢慢地踱着,讀者也與這位哲人一齊品味歷史,體驗文化。每讀到一個地方,都會身歷其境,都會有志趣高雅的文人為伴,面對都江堰,我如蒼茫的士卒;面對江南的小鎮,我心曠神怡,面對西域古城,我如千年前行走在大沙漠的商人。這種共鳴令我敬佩不已。

當茶餘飯後咀嚼着其中優美的文字,欣賞古代歷史人物的零碎故事,能讓人有所感、有所動。無需華麗的辭藻來凸顯出文章的深度,聽他娓娓道來,感受到那深邃的歷史命運和對中華大地深深的依戀。餘秋雨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冥思後的放鬆。

餘秋雨先生有着極高的探索精神,他翻山越嶺,用其獨特的視角引領廣大讀者對中國的深層文化進行深思,掀開了歷史沉重的面紗喚醒了國人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別人寫景無非寫這個景多麼多麼美,但寫到頭,無非還是這美景罷了,但餘秋雨先生就從文化層面切入,這樣才讓人津津樂道,也可以説是這種獨特的眼光成就了這本書。

《文化苦旅》光説文化文化了,再解釋解釋苦旅,我認為一個是旅行苦,一個是內容本身的苦澀。前者作者浪跡天涯,風塵僕僕,不説別的,單説作者在《沙原隱泉》那一章裏爬沙漠,就夠辛苦的了,也可稱得上是“苦旅”了。後者是文化的苦行,這本書本身的資料並不甘甜,正因裏頭夾雜着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澀的味道,為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味道。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

可能有的人即使讀完了這本書,對文化的瞭解也只是一點點的表面,但我分明聽到了那樣深沉的敲門聲,咚咚咚,在叩響中國文化的大門。《文化苦旅》就如一艘導航船,她將帶領我去深思更多中國文化。《文化苦旅》也可以説做是一場心靈的盛宴,背上旅行的包裹,為文化的傳承而吶喊,為中國文化找一個確切的目標,我們責無旁貸。

Tags:讀後感 苦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