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文化

《文化苦旅》讀後感15篇[精選]

欄目: 文化 / 發佈於: / 人氣:6.39K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領悟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文化苦旅》讀後感15篇[精選]

《文化苦旅》讀後感1

泯一口淡淡的茶,合上書本,閉上眼睛,畫面在腦海中若隱若現,夾帶着一絲心痛的感覺。這就是我讀完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後的第一感覺。

這是餘秋雨的一本出名的散文集,全文的主題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之人的人格構成。這是一本關於歷史的回憶著作,一本關於中國的命運書籍。

隨着餘秋雨的筆觸,我仿似瀏覽了祖國的半邊江山。我回到過去,回到那一個人關於這些文人建築的年代,目睹了歷史的滄桑,人性的淪陷。心,似一把錘子般沉重,可卻又忍不住一而再,再而三的徘徊在那些刺疼了我的心的字行間中。從第一篇散文《道士塔》開始,我的心情便是沉重的。

敦煌的文化是敗落在一個貪財如命的道士手中。正如餘秋雨所言,他是敦煌的千古罪人,他為了得到那一丁點的錢,便把我國的文物以低價交易給外國人。那是精華呀!多少年來祖上留下來的寶貝,這些東西凝聚了多少代人的智慧,隱藏了多少不堪或輝煌的過去,然而,卻幾乎被他買給外國人了。在外國的博物館裏看到了祖國幾千年前的文化結晶,心裏的那種痛無法言喻。那一個個刺眼的數字,就像是一把把鋒利的.尖刀,刺在我的身上,我想起了頤和園,想起了巴黎博物館裏的金瓶,想起了北京博物館。但這個博物館相比巴黎博物館的和其他國家的博物館而言,似乎成了一種警惕物。為何他國的博物館會擁有這麼多我國的重要文物?這在説明我們還需努力,努力寶庫我們的文化結晶。

《風雨天一閣》也是講述了文化之路的不看遭遇。天一閣,本是一座藏書樓,它的創始人是範鋇,這座樓一代又一代的傳下去,直到民國初期,有人便開始偷書,把這些寶貴的書賣到上海的各書店,就這樣,天一閣裏的書一大部分都流散了,只是一部悲劇,範鋇想都不會想到他苦苦收藏的2名作書最終換成了一堆書賊吃剩的棗核。悲哀啊!這些古文對今日的我們而言是多麼的重要,然而卻經不起時光的沖刷與歷史的滄桑鉅變,一個個開始走向沉淪。外流的文化書籍雖一部分被官員收藏於涵芬樓,但眾所周知,它最終竟全部被焚燬於日本侵略軍的炸藥之下。我仿乎看到了一個民族正在烈火中焚燒,而我們卻無能為力。

這些不曾被眾人揭露的歷史瘡疤,然而在餘秋雨的遊覽過程中被一一隱現在字裏行間裏,一而再,再而三的述説着歷史文化的歷程,這歷程夾着苦澀與執着,故此書名為《文化苦旅》。

是的,這是一趟艱辛的遊覽,因為每一步的前進都在哭述着文化的遺失與歷史的不堪。仿似回到了那一年日,我們都站在時空的邊緣,目睹着這一些遭遇的發生,而卻無能為力。心苦啊!痛啊!

363頁下來,發現心已沉重到不能再沉的地步,我痛恨那些道士塔的王圓道士,我痛恨拿去用天一塔偷書賣的薜繼渭,我痛恨那炸燬了涵芬樓的日本侵略者。然而,我更痛恨的是那些當時掌朝為官的無能官員。

文化之路的艱辛與文化之發展的路上的遭遇,無疑是我們心口上的一條血淋淋的傷口,雖已被塵埃覆蓋,卻還能隱現出那血跡斑斑的表面。

文化將會延伸到哪裏?我們無從所知。

但文化的歷程發源之哪裏,我們卻可以一一尋找。

走進文化,走進餘秋雨的《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讀後感2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處處都有值得人去思考的地方,如果説中國文化是太平洋的話,那麼餘秋雨就是一個航海家,而我也勉強算得上是他的小追隨者。

初讀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總是感歎於他那伸張有力的筆法和豪邁中略帶悽苦的哲語。是什麼使得作者筆下的文章能夠吞吐千年,博通古今而顯得遊刃有餘?是一種閲歷,一種修養。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無處不見證着他那滄桑而深邃的足跡。就是這種閲歷和修養造就了《文化苦旅》的那種獨具風格的藝術特色。

這書裏寫的,不僅有歷史上的匆匆過客,還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不僅有空守着古老文化遺產的範欽的後代們,還有淳樸善良但又愚昧無知地剝奪美的人;不僅有莫高窟的玄祕與聖潔,還有黃河文明的盛衰歷史;不僅有江南的秀美與嬌豔,還有廟宇的悠遠與深沉。這些深刻地刻畫了一個又一個文化的側面,令人為之汗顏。

隨心所欲地慢慢翻閲,啜飲着文化的甘泉,印刻着行旅的記憶。只要順從他的牽引,腦中便是紊然不亂的條理;只需跟隨他的腳印,一路上都是幻美絕倫的風景——-虯曲蒼勁的臘梅、飄渺冷豔的西湖、狂暴雄大的廬山瀑布。餘秋雨鄙棄陳詞濫調,細膩又不失大氣的筆觸下描畫着一幅蒼健渾厚的山水畫,書寫着一首抑揚頓挫的詩歌,哼唱着一支輕柔婉轉的小夜曲。那使人感同身受的旅行心情,直鍥人心的歷史感懷,用悠長的歌謠譜寫出心中的悸動。

四壁的文字間,可以讓我感知到怎樣咆哮的狂風在我指間遊走,怎樣綿長的細雨帶給旅人無盡的鄉愁,怎樣迴旋的流水唱着抑揚有致的曲調。的確,餘秋雨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餘秋雨是懷着俠士般的情懷和心胸去旅行,孤獨地在敦煌、陽關、柳祠、三峽、西湖、天一閣?在江邊、在大漠、在高山上行走,在歷史的脈博上行走,在責任與道德的正中心行走。帶我們遊遍了祖國的大好河山的同時,又不忘將中國的歷史文化揉入其中,呈現給我們的.除了令人痴迷的風景,令人好奇的人文現象,還使讀者對文化產生某種反思,與此同時讀者的精神也得到了洗禮。

人的一生是一段歷史。人生之路是彎彎曲曲;回頭看一眼留下的足跡,自豪的同時難免感到一絲惆悵。因為無論你擁有多麼輝煌的成功,卻總會留下這樣或那樣的遺憾。作者在山水之間跋涉是為了錄求歷史的足跡,文化的靈魂;我們在生活中跋涉則是為了錄求人生的真諦。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引發出人生淪桑感。”這是作者的感歎,也是對讀者的啟示。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人都可以像餘秋雨這樣勇敢地去走,但,只有他可以這樣冷靜而痛苦地揭露,歷史留給我們的大多都是疼痛和傷疤,即使有時光這樣的良藥,也難以痊癒。有些人可以把時光當成忘憂草,有些人無論如何也做不到,他們只會一遍又一遍地咀嚼那份苦澀,而這份苦澀還會一代一代地遺傳。

沒有周遭的閒言碎語,走向比現實更高的殿堂,繼續新的輪迴。而我們所能做的只能是默默地在前人的墓碑前佇立上幾分鐘,感歎滄海桑田的變遷,悟一會兒人生之真諦,因為只有在現代的喧囂中,歷史的寧靜才有力度,只有在現代人的沉思中,過去才能上升為寓言。

山重水複,無言的大地上,總有無端的感動,無端的喟歎。走走止止,在山水歷史間跋涉的時候,回憶滲入了筆墨之中。也許《文化苦旅》就是面前的一杯濃茶,入口時苦澀,但苦澀過後總會留下一絲回味——對歷史的感悟,對文化的理解,對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這苦澀後的回味中了。

《文化苦旅》讀後感3

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就是:“文人的魅力,竟能把碩大一個世界的光明找不到的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

我想,每一箇中國人都會有這種感覺,自我異常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作者餘秋雨先生認為:“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脱也擺脱不了。”我想,這個原因對每一箇中國人來説,同樣適合。

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古蹟,陳年的石頭和木塊也才能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蹟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與人類精神感悟出來。所以,文人也是豐富歷史古蹟的內涵的要素。沒有了歷史事件與人物,人們對於無論有着任何意義的景觀都只會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與技術多高啊!”之類單純的讚歎,而永遠也不會有更層次的感慨。旅遊的更高層次,就是要領悟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傳統精神。

文化苦旅讀後感(二十):

初讀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總是感歎於他那伸張有力的筆法和豪邁中略帶悽苦的哲語。是什麼使得作者筆下的文章能夠吞吐千年,博通古今而顯得遊刃有餘?是一種閲歷,一種修養。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無處不見證着他那滄桑而深邃的足跡。就是這種閲歷和修養造就了《文化苦旅》的那種獨具風格的藝術特色:對於讀者來説,欣賞餘秋雨的美文在很大程度上留給讀者本身的是一種精神上的洗禮和文化省思的自由空間;就其作品本身來講,語言的詩化,敍事的故事化更給這部美文以強烈的美感。下頭就詳細將講這兩方面的藝術特色:

首先,文化省思,精神洗禮的社會功用是其主要的藝術特色。在《文化苦旅》中涉及的資料可謂古往今來,不僅僅有莫高窟的玄祕與聖潔,還有黃河禮貌的盛衰歷史,不僅僅有江南的秀美與嬌豔,還有廟宇的悠遠與深沉,在描述的字裏行間,作者的那種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見解很自然地融合到文章中去(這種文化見解包括了作者對歷史現象的批評,讚揚等態度)。讀者在閲讀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理解了作者的歷史觀點,甚至理解了這種觀點,從而引發了讀者對文化的'某種反思,在此同時讀者的精神也得到了洗禮。比如,《道士塔》這篇文章,作者並沒有過多的批評那個“王道士”,而是將“敦煌失竊”的過錯歸咎於那些官僚們的身上,讀者從這一點能夠聯想到當今社會,從而讀者的精神某種程度上受到了洗禮。

其次,語言的詩化,敍事的故事化也是其藝術特色之一。餘秋雨《文化苦旅》語言的詩化現象比其它作家的美文表現的更為突出,比如《江南小鎮》這篇文章中的語言就顯得那麼的富有詩意,異常是文章中引用了一些楹聯,例如“淺諸波光雲影,小橋流水江村”等;還有在《洞庭一角》中多次引用古代詩句,更添加了文章的那種詩韻味兒。另外在《廟宇》中作者詳細敍述了“胖和尚”與“瘦和尚”一些對話;在《風雨天一閣》中也描述了天一閣遭浩劫的一段細節等,這些故事化了的敍事成了《文化苦旅》的一大特色。

《文化苦旅》憑藉作者對山水的詩化描述以及對歷史事件的故事化敍事,來尋求一種對文化人生的省思和精神的洗禮,從而揭示了中國文化的巨大內涵。

《文化苦旅》讀後感4

文化苦旅,顧名思義即是餘秋雨先生對中國歷史文化探究的一場艱苦的旅行。在本書中,餘秋雨先生用樸實無華的文字向我們講述了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故事,歷代文人艱難的故事,我從中受益匪淺,感觸頗深。其中最令我影響深刻的是《道士塔》和《風雨天一閣》

《道士塔》,餘秋雨先生將這篇文章小説化,而表達的內容只用三個字即可説明,那便是那帶着瓊瑤阿姨淚腔而彷彿在那幾卷古書面前,對着死朽者的屍骨卻無力迴天的哀怨歎恨道:“我好恨。”我彷彿看到作者像一匹狼在黑夜中哀嚎卻無奈。

在本文中王道士是一個沒知識沒文化的人,只因巧合以敦煌窟為家成為了道士,在這段期間王道士對莫高窟進行粉飾,繪上了西遊記的故事,這看上去美妙但卻是對中古歷史文物的一種褻瀆。王道士的作為也的確反映出當時的教育落後,也為後來的損失埋下伏筆。不就王道是發現了這莫高窟裏的經書,並視其為珍寶。後來英國的考古學家斯坦因知道這件事便前來,這裏,餘秋雨又為我們引出了一個橋樑似得人物,那邊是湖南人蔣孝婉。在歷史的長河中,這類橋樑似得人物往往被掩蓋,但它卻往往是最重要的。在文中蔣曉婉幫助英國人用僅僅30英鎊換回了那幾卷古書。可是蔣為什麼要這麼做呢?這是我閲讀時發出的疑問。但我想可能是當時的社會背景所迫吧,畢竟那是個兵荒馬亂的年代,身為一個不被重用的普通中國文人也只有到異國他鄉謀出路了。

當王道士聽到斯坦因提出的要求時,他的第一反應是警惕、閃躲、拒絕。這説明當時的他還算有點良知,但後來他卻又同意了,這也就是因為他之前的經歷,那三十磅大洋可比他平時一年化緣化來的錢多得多。而且他本也是出於善意希望中國文化能在各國展覽,但卻是這一念之差釀成終生遺憾。

作者曾幻想在斯因坦走的路上攔住他,但後來卻又放棄了。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怕官兵私藏呢?還是怕軍閥混戰搞得古書葬身於戰場呢?原因數不勝數,最終讓它在異國展覽可能還會完整吧。

這便是《道士塔》,講述了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流血的故事。警示我們年輕人在面對祖國文化遭受侵略時要勇於站出來維護,不像王道士那樣愚昧軟弱。同時也在呼籲保護歷史文物。

“二百年的積存,可散於一朝;三千里的蒐集,可焚之於一夕”説的'便是位於寧波的天一閣。

本文中提出了“健全的人格”這一可笑的詞,後來這個可笑的詞又被獻給康熙帝。古人好講“健全”“圓滿”,也擅長把這些完美的修飾詞留給自己的掌權人。然而健全的人格包括“禁止婦女登樓”的封建族規。是一個酷愛書籍的女子最終抑鬱而終。這也反映當時在既缺少人文氣息有無婚姻自由的年代,一女子想借着婚姻多讀一點書,其實是在以自己的脆弱生命與自己的文化渴求周旋。她失敗了,卻讓我很感動。《天一閣》的真諦大約是叫我們堅持文化的積累,沉澱出濃郁的民族情節。

《文化苦旅》使我懂得中華民族文化來之不易,且行且珍惜。也許如秋雨先生所言“時間和文字在一個個老庭院裏廝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極温暖的方式。”也罷,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碟躞,以此為歸。

《文化苦旅》讀後感5

餘秋雨先生的文章很多,最喜愛的莫過於《文化苦旅》了。也不知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觸動着我,把它讀了一便又一遍,思考了一天又一天。但卻始終弄不明白,我是在讀餘秋雨的文章呢?還是在讀中國的文化歷史?一個民族,一種文化,似乎在這位深沉的文明人筆下,引發出了種種連篇累牘的思索,是一種渴念?還是一種哀惋?是一種期待?還是一種詮釋?無從知曉。

其實,寫作是一種很跟自己過不去的累活兒,有時一提筆就感覺到年歲的徒隔,心有千言萬語,幾個月累就的思維,在下筆的時候,也總是要平一平心跳,理一理思維,像餘先生説的一樣:“回憶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不知是先生文章帶給我的習慣,還是自己與生俱來的性格,總之,《文化苦旅》讓我找到了寫作的靈魂。

餘先生總是不堪疲憊,習慣從一個地方輾轉到另一個地方,撫慰着中國歷史的文化遺址與殘餘,温存着歷史文化名勝,而自己卻從不疼惜自己的雙腿和體力,跋山涉水,周遊各國。在他心中,中國文化的真實步履似乎是落在山重水複、茫茫滄原、默默無言的大地上。或許,在別人眼中,本應是個萎靡柔弱的路旅行者,但在歷史文化山水的天地間那麼一站,人、文化、歷史、自然就融為一體了,於是,文章也就應運而生了。

當在疑惑和迷茫中遲遲疑疑的站立起來時,離開案頭,換上束裝,帶着自己那一份深深的渴念,悄悄地出發,“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帶着自己心中累積的鬱悶和對中華文化的敬仰上路。大漠孤煙,長河落日,西北戈壁,江南水鄉……都留有他深深的腳印,歷史文化文化的腳印。如果説歷史是永遠的過去,那中華大地的遺址是什麼?莫高窟、道士塔、都江堰、洞庭湖,天柱山,天一閣……似乎在向我們文明的現代人展示點什麼呢?

大地無言,卻只是留下廢墟讓我們無限遐思,古道沉默,卻在呼喚我們不忘歷史的滄桑。餘先生在對歷史的滄桑鉅變的感慨中,同時也引發對人生的領悟。在山水跋涉中引發無限的回憶,同時,又將回憶迅速滲透在文化筆墨中,給自己的'人生增添了聲色和情致,充實了自己。他拋棄了憂傷和疑慮,去追逐湧來的潮水,那永恆的異鄉人在呼喚他,他在沿着這條路走下去,漂泊旅遊,但每一次都會有新的發現,蒼老的人生帶着一顆年輕的心,讓無限的思索沉重的駐紮在自己苦澀的文字上,讓忙碌而有文明的現代人去思索。

夕陽西下,朔風呼嘯,站在大漠上,勇敢的用自己脆弱的身軀全然不知天高地厚扛起歷史文化的厚漬,道士塔前面的駐足、遐想,甚至落淚、甚至恨,讓他感到這個民族的巨大悲劇,看到古老滄桑的中華民族在痛苦的滴血,而正是他的這種巨大憂憤,在字裏行間,顯得是那麼的沉重。

或許是天地造化的特意安排,才得以讓這個富有文化底藴的莫高窟座落於中國的西北向,在哪個漫長的封建統治的年代,全國各地優秀的匠工都雲集的這裏,是命運的趨勢還是血與淚的選擇?在鞭影和無數凶神惡煞的表情忙碌着,為中國,為世界訴説着奇蹟。他華美而有矜持,富有而又遠藏,他執意要讓每一個朝拜者,用長途的艱辛來換取報償。

《文化苦旅》不是一本書,而是一種永遠也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文化沉思。座座遺蹟,隱隱豐碑,卻無不在默默的詮釋着中國的歷史文化的足跡,文明的傷痕!

《文化苦旅》讀後感6

時光流轉千年前,在風沙彌漫的戈壁中,有這樣一羣人,伴着駝鈴聲陣陣,手上的獵旗隨朔風飄揚。沙塵迷了眼,模糊了遠方的視線。一串串厚重的腳印,打開了漢朝通往西域的大門。領頭的那人,叫張騫。

時光流轉千年後,在了無人煙的大漠上,天空下飛鳥絕跡,有一人揹負行囊踏上這片土地。他閃爍着光芒的眼膜中,是那堅定的信仰。他不是冒險家,他是個文人,去尋覓曾消失不見的文明,亦是在探索古人的智慧。他,叫做餘秋雨。遼闊蒼穹中,唯他一人走在這充滿艱辛的路上;熠熠星河,唯他一人日復一日地走在那孤獨的文化路上。

我於是翻開了這本《文化苦旅》,在精神世界裏追尋着餘秋雨先生的足跡。

沙山月泉相映好

夕陽下的綿綿沙山是無與倫比的天下美景,光與影以最暢直的線條進行分割,金黃與黛赭都純淨得毫無斑駁,像一面用巨大的篩子篩過一般,熱浪翻湧起的風將沙山勾勒成優美的線條。他停下腳步,駐足於鳴沙山上,向遠處火得燦爛的夕陽致敬。轉身,他眼睛一亮,在這雄奇壯闊的鳴沙山後,竟又一輪明月般清澈的溪流,山上狂風肆掠,山下水平如鏡,他知道,這就是舉世聞名的月牙泉。巍巍鳴沙,娟娟月泉,就這樣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正如北方人的粗獷與江南人的靈秀組成了中國這個羣。

他曾説:“給浮囂以寧靜,給躁急以清冽,給高蹈以平實,人生才顯靈動,世界才顯精緻。”他走在路上,走過了沙山月泉相映好。

陽關歷史自歎惋

他繼續走在風沙席捲的沙漠中,只見一座高高的石碑矗立在沙丘上,周圍一派荒蕪,甚是頹廢不堪。他漸漸走近,只見石碑上模糊不清的刻痕印着兩個字“陽關”。曾記否,陽關古時是通商之地,關隘重鎮。如今城牆早已如過眼煙雲般不復存在,昔日的繁華景象如夢般閃現,那輝煌的歷史不會有人想起,只那孤傲的巨石獨自守望,幽咽的聲音對往來的人發出無盡的`控訴。他忽然想起王維温厚的詩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他自然又想起那盛極一時的唐人風範,那豪邁、灑脱、上進、大度……可那唐人風範還是抵不過歲月的磨折,終是消散不見。正如餘秋雨先生在書中這樣寫道:“陽關坍塌了,坍塌在一個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終成廢墟,終成荒原。身後,沙墳如潮在;身前,寒峯如浪。”他在陽關的歎息中,走向下一處文化。

莫高窟絕美壁畫

走進漆黑的石窟,那殘破的壁畫雖已不完美,但還是能夠看到古人的智慧與才能。他彷彿看到,幾千年前,人們在這修整壁畫,來自各地的商旅駝隊、僧人等一羣有一羣人來這裏駐足觀賞。金光透過窗户,折射到壁畫上,洋溢起神祕的金輝。莫高窟的壁畫記錄了中國的歷史,如一位老者,見證了朝代的興衰、歲月的輪迴、生命的存亡。它的顏色是厚重的,沉澱了幾千年的風沙,令世人仰慕。

莫高窟最終被譜寫成一首意藴深長的詩,一支悠遠迴旋的古曲,一個永不泯滅的神話。餘秋雨先生感受着莫高窟的情誼,繼續行走在文化之路上。

他走在路上,以他那熱血沸騰的意志、堅定不移的信念,走在文化解密、文化傳承的路上,他重新走過那消失的古文明,仰着頭,朝那充滿希冀的文化聖地走去。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餘秋雨先生走在文化之路上,亦是走在人生之路上,他肩負使命,就是去傳承古人的智慧與文明。

走在路上,我們亦不忘初心,踽踽前行,與信仰一路同行。

《文化苦旅》讀後感7

讀《文化苦旅》有感文化,給人一種很深很深的感覺,從過去到現在,漫長的時間沉澱下了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藴。

翻着那本微微泛黃的書《文化苦旅》,我們就會有一種很深刻的感受。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那些廣博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深思細膩的筆觸,為自己那趟“苦旅”完成本書。它不甘甜!因為裏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澀的味道,為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了一筆風采。剛開始讀着這篇篇文章,我內心真正可以體會到那種“苦”:我痛恨,痛恨掠奪其他文化財產的侵略者,這些財產對我們的意義與對你們的完全不同,這是歷史留給我們的遺產,你們無權與我們來爭奪它們的所有權;我惋惜,惋惜我們後代沒有好好保存這些精神財富,沒有真正地去領略其價值而讓它們落入別人之手。但是深深思考後,我卻發現或許這種“苦”它的價值更高。在我們讀過這部文學鉅作後,就能夠充分意識到歷史留給我們的一切的重要性。

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歷史古蹟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因為它們才有了一篇篇讓炎黃子孫驚醒的文章。而在這裏,我就借莫高窟和柳侯祠來淺淺論證一下自己的觀點。 個人認為,苦旅中描寫了許多不完整的美,而這不完整的美其實就是那歷史的寫照,給我們的借鑑,有時或許比美更有價值,這也從老子的思想中有所體現吧,對立的面其實可以相互轉換。書中描寫了的莫高窟的石洞,現在依舊壯觀;實像,壁畫正如以前。我靜靜讀着書中描寫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讀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裏,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而不顧,讓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輸往外國。現在我們看到的許多都是殘缺的壁畫,或許有人會認為這美中不足,但是個人想説:“或許這樣被破壞過才更有價值吧”。因為現在莫高窟卻有着無數參觀的遊客,這應該是我們中的一部分已經意識到了這是歷史留給我們炎黃子孫的一切,深刻的歷史教訓更能讓人成長。 並且苦澀不是隻能讓人消極。

苦旅中的文人的歷史故居成為人格的象徵同時激勵後人,這在柳侯祠這一篇的描寫就可以體現。文中曾描寫祠中了無一人,惟能靜聽作者自己的腳步聲,時斷時續,我覺得這應該是在描寫不合當時世俗的文人退隱的一個體現吧。憤世嫉俗的柳宗元,厭倦了黑暗的社會,無奈的仕途,靜靜地脱離世俗,官場,激情昂揚的他安身於此。文人一種無言的苦澀縈繞於此,讓這兒地方瀰漫着一層灰暗的色彩。但是柳卻依舊有不悔的追求和執着的精神,將自己的人格特性融入到詩中,求真求實,雖然因為心態不是很樂觀而早逝,但至少他也努力過,反抗過。柳侯祠曾經有過多少人的腳步,不知道他們又是以何種心態讀着這些依稀可辨的文集。但是我只認為這座建築,肯定成為過後代壯志未酬的人們一種極大地鼓舞和激勵。因為這不僅僅是建築,這是精神,這是經歷了歷史的風化留下的精華,這是文化的靈魂,一點一點地傳承,我們才在苦難的路途中前進,坎坷卻依舊蹣跚前行。

所以不管何種形式,他們都對我們炎黃子孫極其重要,那深層次的文化精神,值得我們細細品味與咀嚼,縱使煎熬與疼痛,但這更是一種體驗,體驗其“苦澀”。

《文化苦旅》讀後感8

人有人品,書有書性。為官者善深沉,從商者善鑽營,平頭百性太隨性。所以人品與書性往往很一致。

作為一介草民,參不透官場機密,悟不明商業道理,只得隨性隨心。況且本人天生苦命,對苦字分外親近。所以,當我一看到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便有一種閲讀的衝動。讀完後,我對之前《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理解:認為無非是指旅行的勞苦,此刻才發覺這實在過於幼稚的理解。其實,苦於身無所謂苦,苦於心才實為苦。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連在一齊。”我以為,這乃是文人最大的財富。苦澀過後總會留下一絲回味——對歷史的感悟,對文化的理解,對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這苦澀後的回味中了。

讀完此書,感覺自我對古代文化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這部文化散文集讓我感受到這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其中也夾雜着對青年人為文化淪喪的不滿,同時也為中老年對於世事的無奈和老年人滄桑的.惋惜。

該書從風景秀麗的江南到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從色彩斑斕的莫高窟文化到渾厚凝重的北魏都不展現出人類文化的一種積澱,一種象徵。

書中有以柔婉清新的江南為景的《白髮蘇州》、《江南小鎮》,也有那如水柔順卻又錯綜的《風雨天一閣》、《青雲譜隨想》,都以人物為基礎,展現了風景背後的人文感受。同時也有與江南截然不一樣的《莫高窟》中的熱烈奔放,《那裏真安靜》中沉靜冷冽地對戰爭的反思。作者在每一處的反思都是對文化的一種苦苦探尋,一種欣欣嚮往。

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自我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這便是我讀《文化苦旅》獲得的最強烈的感受。雖不能説我完全理解了餘先生對文化的解讀,但我能夠品味出文化的一種現象,對美麗文化背後的一種宣誓。在我們青年一代人,時常最容易丟失,最容易遺忘的就“文化”。而如今,理解古代文化,欣賞古代文化,解讀古代文化,就常常是那些“聊發少年狂”的老夫們了。其實這才是對文化的一種傳承,一種無形的保護。金錢和權力使王道士變得如此的殘忍,讓一尊尊美麗的雕像就這樣的灰飛煙滅。這無不暗示了一句話“有錢可使鬼推磨”。看到那裏的時候我感到一絲絲的惋惜與無奈。

看完這本書之後,看這許多的文化在面前一幕幕的消失。突然想到了中國的近代,在那些蹉跎的歲月裏。人們不在乎“文化”,只求“苟全性命於亂世”。一張張沾滿淚水的圖片——鴉片戰爭炮火、鴉片對古代人們一種打擊,火燒圓明園對這座曠世奇座毀滅性的摧毀。就連最近電影《新少林寺》都有鷸蚌相爭,洋人得利於珠寶的情節。文化發人深思。我們的國家一天天強大,這正是我開始要尋回屬於我們自我的文化,那是對中華民族的一種傳承,對華夏禮貌的一向傳承。

文化“苦”旅,苦的是種經歷,苦的是種感受,苦的更是種震驚人們心靈的良藥。寫到那裏,我也能夠發覺其實在苦中也能夠尋求歡樂的真諦。這一路“苦”來,雖征程漫漫,寒窗數載,卻終究走出了他的“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讀後感9

中國燦爛的禮貌正在被時光磨滅,不知在角落裏邊回味心酸史邊唾罵歷史罪人的人們是否真曾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我一向以來欣賞懂史且敢於評論批判歷史的學者,而也同時認為現任上海戲劇學院教授的餘秋雨先生是無數學者中的豪傑,他的《文化苦旅》是萬千部文史學散文著作中最為出色的上品。

本書是餘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類文學評獎中奪得首獎。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餘秋雨先生依仗着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為當代散文領域帶給了嶄新的範例。

餘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着讀者,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他也曾在本書中像許多知青學者樣深情感歎,但同樣的感歎,出此刻不一樣的地方,韻味也相差甚遠。正如他所説的一樣“我也能夠年輕”,他的人生是富有彈性的,他總是秉持着少年的激情,享受着老年的清閒度過他充實的中年時光,因此,餘秋雨先生無論何時都是個混合體。因此,他的文章,也永遠夾雜着不一樣感覺的口氣。如他對中國文化日益淪陷喪失的悲傷感慨,就飽含了年輕人對不滿的辱罵,中年人對世事的無奈和老年人滄桑的惋惜。

也許有些的觀覽完全無心,但撰成此書的靈感源頭絕對是有意的。很明顯,他發現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塵封點。在如今這個弘揚我國絢爛禮貌的蓬勃時代提出這樣的悖論觀點,自然更引人注意深思。中國古老的禮貌曾在古代創造過盛世,人們為了保留住以前繁華便將絢爛的文化代代相傳,陸續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築,就連普通的牌坊,藏書樓也印有文化的痕跡。但人們的理想總是好的,而歲月卻是逆人而行,變故也是層出不窮的,人們再想保存下來的東西到了必須的極限還是會被時刻沖走,雖然也有些是出於人為,但歸根結底,還是源於歷史的輪盤上的空白。有些歷史塵埃的東西是留不住的,不少學者在哀傷的挽回,總痛心的活在不屬於他們的以前,便永遠無法活着走出來。因此,“正視過往與當下”,便是我從此書中悟出的一個當前重要的課題,我也同時認為這是餘秋雨先生的研究與警世主題。正因,只有能真正認清歷史風雲的人才能在順應歷史車輪的基礎上印出自己的車轍印。

“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日,沒有昨日就無所謂這天和明天。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廢墟是進化的長鏈。”“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在心靈與心靈的撞擊中,發出了“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的呼喚。

在這兒,已超過了時空的限制,它是一次艱難的旅行。正如在茫茫沙漠中旅行。它更是一次歷史的漫遊,一次文化的苦旅,是對那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的默認。讀它,讓我受到了靈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禮,心靈的昇華。

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自己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這便是我讀《文化苦旅》獲得的最強烈的感受。或許,我還未完全領悟作者的深意。或許,我還未真正讀透這本書的內涵。然而,《文化苦旅》一齊苦苦的悲愴奏響了時代的絕響,警世亦憾人!

抽一枝柳條,折一隻桃枝。品一杯清茶,看一本好書。

走進餘秋雨,走進《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讀後感10

歷史更迭、文化演進,新舊交替的事,總是以嚴肅又謹慎的面目出現在我們面前。似乎,這注定就是一個考驗談話者知識儲備和思考能力的話題。直到讀了這篇文章,我才意識到,要把一個完整的觀點講完,且是用易懂的方式,一個美麗的故事,足矣。

《寺廟》,表達了餘秋雨對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之間關係的觀點,不過別擔心,這裏並非充斥着晦澀的術語,將心懷好奇的敲門人恐嚇在外,相反,不經心瞄一眼,滿紙盡是“晨鐘暮鼓”“和尚老婦”的清新字句。

再認真地讀讀,會發現文中開頭已經對於“傳統”“現代”的區分給出多次暗示。坐落西邊的山廟,似日落西山的“傳統”;而建在東邊的學習,則代表着“現代”,如旭日初昇。一開始,這種“傳統”和“現代”的矛盾是刺目而略尖刻的,製造出矛盾的一方是“現代”:女教師們對寺廟和信佛老婦的排斥、對和尚“惜生護生”卻傷害植物的'不屑,都隱隱透露着一點對古板“傳統”的嫌棄,對落後“傳統”的責怪。

當然,如果只是站在那個時代,一味粗暴地指責“傳統”,文章也大大減色了。

看似已經走向盡頭的“傳統”,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依然保有難以撼動的影響力。不是因為人們不思進取,向腐朽“墮落”,而是正如文中所説,山廟裏傳來的誦經聲,“那音調,能把四周的田野穩穩罩住”。“山廟”,是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無聲的守護者,連山匪見了廟裏的和尚,也不敢造次。山廟所代表的“傳統”,總是暗暗牽動着人們的神經,是人們的精神寄託。

“傳統”和“現代”各具特色,看似彼此分離,但是各取其長才是歸途。因此,接下來的兩件事:和尚的誦經聲驅使土匪轉性、老師們認為“精通現代教育”的李叔同出家,這漸漸地轉變了老師們對寺廟的看法,也是“傳統”與“現代”的一次握手言和。而到文章的結尾,老師在經歷了對“傳統”的看法轉變後,説了一句:“好了,佛在説,動身吧。”則成為這種文化間交流的高潮——底藴深厚的“傳統”推動了“現代”的前進。

在泛黃的書頁上,這是一個美麗的哲理故事,但作為一個立足於中華民族嶄新時代的人,我不能不為這篇文章的遠見折服。放眼現實,在曾經落人一等的時代,我們有過對現代文化的狂熱追求和對外來文化的崇拜。但當昔日的青瓦紅牆被鋼筋水泥替代、當千篇一律的電腦字體取代龍飛鳳舞的手寫書法……我們從盲目改變的浪潮中冷靜下來、從紮根千年的泥土中拔根而出,無所適從的迷茫又令我們疑惑不已。最後我們提出:文化自信。

我們將現代電子音像技術和傳統民間故事結合,於是有了《大聖歸來》《哪吒:魔童轉世》的“國漫崛起”;我們將現代媒體和傳統國寶結合,於是有了《國家寶藏》《如果國寶會説話》的“國寶熱”;我們將現代先進的製衣技術和傳統漢民族服飾結合,於是我們有了“漢服復興”,而那些跳動於街頭巷尾的絢麗的顏色和舒適的面料,是在過去極少有甚至沒有的……

在這個因現代文化和傳統文化交融的節點,我們才終於切身感受到了1+1>2的驚喜與美好。這時我們若想回頭,看看一路我們如何走來,像那些歷史學家和社會學家一樣好奇文化的演進,別忘了翻一翻這個美麗的故事——它其實早就將這一切演繹過。

《文化苦旅》讀後感11

時間和文字在一個個老庭院裏廝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極温暖的方式,散文,真的也可以寫出歷史的重量。

餘秋雨先生的文采極好,像一個朝聖者,通過對山水的人文思考,一步一叩地將文化苦旅展現。彷彿開篇的黃沙一直刮入了尾篇的墓地。讀此書前,我對書的名字仍好奇不已:所謂“文化苦旅”,為何會“苦”?翻開書,閲讀了第一篇《牌坊》,我宛若跌入湖中,再也無法自拔,也讓我深深明白,這便是讀書的快樂,閲讀的收穫罷了。

《牌坊》是一篇回憶散文。文中敍述了鄉間的牌坊,牌坊下尼姑庵中那些靦腆年輕女老師們,布鞋踏在昔日牌坊上的雕紋上,送孩子們遠去而揮動的小手絹,“鄉間為什麼留有那麼多無言的牌坊,卻又湧來那麼多陌生的美麗,尼姑的美麗,女教師的美麗”,她們迫切招收女學員,是希望通過她們努力,讓未來的女性不再揹負那沉重的封建禮教,面對封建禮教不再成為新的一批以舉白旗為快樂,以為獲得“真理”的人。在這個年代,書中的女教師們,作為女性這一脆弱身份的存在,這些美貌絕倫的東方女子,正在努力着為一個山村,一道道山樑,為女人也為男人,為還在沉睡着的中國解凍,她們是偉大的。此文,在餘秋雨先生的筆下沉重而悲壯,文中包含對封建社會女性地位低下觀念的嘲諷,對父母良苦用心的讚揚。

餘秋雨先生在《我的山河》中一段對話中寫道:總有人在路邊問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兩者關係如何?”我回答:“沒有兩者,路,就是書。”對普通人來説,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無論古代現代,均非易事,能做成其中一件便已很難。在古代,書籍昂貴,萬卷書更是富貴人家才能擁有,在國小、國中階段學到的國學故事和文言文中都有提及,一些勤奮好學的寒門學子,看書只能到藏書之家借閲抄寫,讀萬卷書對一般讀書人來説,更多的是一種理想,更別説平民百姓。

在當代,文化繁盛,一天出版的書籍、報刊不知多少,更無論泥沙俱下的網絡創作。但人心浮躁,又能有多少人能靜下心來認真的捧起一本好書,細細品讀?渴望讀書的年代,讀不了很多書;期盼行走的時候,無法跨越山水阻隔,這是悲哀,而文字風行天下時,卻找不到能值得閲讀的書籍,或是沒有多少人看書,這又是另一種悲哀。

文化,不管在哪個時代哪種文明下,都是一種具有凝聚力的精神感召,是超越一切政治因素與社會習慣,真正為一個人的本源與根基寫下定義的力量。

文字,因為真,才會苦。苦旅,便如《牌坊》中所寫的一般,安靜的化為恆久。

博爾赫斯説:如果有天堂,那一定是圖書館的樣子。隨着長大與經歷,有些東西開始在心底沉澱,除了眼睛也開始學着用心看世界,透過浮華明白什麼才是美好,每年暑假我都會外出旅遊,莫高窟,月牙泉,蘇州,周莊,西湖,上海等等,在書中出現的地方我去過一部分。在旅途中我的確曾為歷史的滄桑所震懾,為自身的渺小而悵然,為生命的偉大而落淚,但心中的'感情始終處於一種混沌難言的狀態,模模糊糊地抓住過什麼卻始終散不開濃霧。所以在讀這本書時散去濃霧的共鳴甚多。不得不説,沒有對文化的深刻思考和對歷史的深刻感觸是沒有辦法從深處建立起他們之間龐大且複雜的聯繫的。

我珍惜生命中所有的旅行和閲讀時光,以及路上曾經遇到的有趣的靈魂,還有相伴閲讀的志趣相投的夥伴們。讀書的時光就是享受的時光中遇見最好的自己,寵辱不驚,雲淡風輕。

《文化苦旅》讀後感12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讀完這本書後也從中找出了絲許的感覺。

作者餘秋先生從九三年開始,從上海戲劇學院辭職後,便慢慢地行走在青史曾經駐足的角角落落。用他獨具的慧眼和感悟纂寫着一段段親身感悟。或許作為我們是沒有這樣的機會去嘗試這樣的一種體會,這種苦行僧般的高尚,我們只是以另一種特殊的方式在傳承着這樣一種精神。

讀《文化苦旅》,是讀行走的哲學。在遊歷山水之間,去感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諦。我們去到了某一個地方參觀,總是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裏發生過的一切,曾經在我們所站的這個地方有誰走過,又發生過的樣的歷史事件呢,又是誰在這裏修建的呢,修建的目的又是呢等等。就在這樣的一瞬間裏,那所有的一切都會很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會油然而升,歷史古蹟所藴藏着的精神與文化重燃而生,使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了一般。那我們的教書育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與學生們做着不同的互動,在同他們的交流中,我感覺到他們對知識的渴望,此時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覺自己是無比的自豪。我們在默默耕耘的同時,看到學生們快樂成長,在知識的海洋中暢快的遊歷着,我感覺到無比欣慰,感覺我們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讀《文化苦旅》並不是在欣賞山水風景,而是在對歷史的滄桑的一種回顧,歎息和哀傷,也是對人生的一種激勵。一次次的漂泊旅程,都是在增長我們的智慧,洗滌着我們的。這一次又一次的跋涉又能讓我們得到一種啟迪,一種精神的寄託。文化的傳承,歷史的見證在這裏留下了最真實的寫照。歲月的`流逝,讓歷史的滄桑在人們的記憶中早已經是越磨越淡,漸漸地淡出人們的圈子,時間磨損了最值得深藏的記憶,或許也只有當我們身臨其境的那一刻才能將這些詮釋出來。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同樣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教學是一種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孜孜不倦,我們看不到吶喊聲,沒有歡呼聲,更加沒有掌聲。

學生是的主人,是發展的主體。教師面對的是學生的未來,而不是個人眼前的榮譽和利益,要立足於學生的成長。因此教書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從大處着眼。更不能因長久以來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而習慣於只看眼前,不顧將來,以剝奪學生個性為代價換取教師的師道尊嚴,以犧牲學生的興趣為代價,過分苛求學生的成績,換取暫時的高分。教學的工作任重而道遠。

讀着《文化苦旅》,讓我漸漸地明白了很多東西。我想,讀一本書除了能夠獲得理性和知識的收穫之外,最大的享受可能是那種喜悦,有所思有所悟的那種喜悦。讀《文化苦旅》並不是一件舒心的事,因為需要用全部的心去感悟。但是讀着讀着,便會有所收穫。猶如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發現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其階段性,不能強求一致,更加無法整齊劃一。

而真正能夠給學生以偉大啟迪和深刻影響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的細節。要知道學生們真正的想要的是什麼,想聽的是什麼,感興趣的是什麼,然後引導學生自讀、自悟。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及時的表揚,真誠地賞識他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僅僅有責任心還是不夠的,變單純的“責任”為豐富的“情感”,才是真正的關鍵之所在。這些是我在讀完《文化苦旅》後的所思,所想,所感。

《文化苦旅》讀後感13

21世紀初,《文化苦旅》高居各大書店排行榜,文化散文大行其道,尤受追捧。

儘管我羞於承認,但我又不得不承認初讀余文恍若發現了新大陸:濃郁的文化氣息,或壯麗、或雋永、或蒼涼、或迤邐的景觀,各路秦漢雄魄,唐宋風範,明清居士,讓我能夠“站在一個或高或低,或遠或近的角度,俯瞰,仰視中國文化,或高屋建瓴,或精雕細刻地談論中國文化”。初出茅廬的我旋即被他身為知識分子的憂患意識、愛國主義,民族主義所打動,被他的見多識廣、博聞強識、旁徵博引所折服,被他奢華的文字,巨大的聞所未聞的詞彙量,汪洋肆意的想象力,或豪邁或柔情或悲涼的'筆調以及他所征服,抑或是蠱惑。

後年歲漸長,對余文也有了更理性的認識。相較於文化散文,余文更接近於媚俗文學。“媚俗”這個字眼用於評價散文或許有些刻薄,但不乏其道理。在上海的一次掃黃行動中,公安在一位小姐的手袋中發現了三件東西,口紅、安全套和《文化苦旅》。當然,每個人都有閲讀的自由,性工作者也不例外。但余文被冠上“文化口紅”,“文化安全套”也是不爭的事實。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所謂的“文化散文”其實質更接近一種速食文化,功用文學。其速食程度之深,功用之大足以讓一名性工作者在上班時依然帶着它。

其實“文化苦旅”最開始是上海《收穫》雜誌上的一個欄目,在受到讀者好評,又經過市場的反覆測試之後才集結出版。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身處在一個“精英不再引領大眾,反而是大眾支配‘精英’”的時代,余文更像是一種充分熟練掌握了大眾口味的快餐,或者説是能夠犀利地洞悉、追蹤大眾趣味和市場走向的獵狗。對餘而言,媚俗不再是一個刺耳的貶義詞,反而是一種文化營銷策略,可以從大眾口袋中賺個盆滿缽溢,贏個德藝雙馨的好名聲。

除此之外《文化苦旅 》的媚俗之處還體現在何處?答曰:過度的煽情。可以説餘是一個合格的文匠,但絕不是一個思想者。過度的渲染誇張讓余文的思想性支離破碎,而生搬硬套的博聞強識讓余文喪失了基本的邏輯性。

如在《蘇東坡突圍》一文他寫道:“貧瘠而愚昧的國土上,繩子捆紮着一個世界級的偉大詩人,一步步行進,蘇東坡在示眾。整個民族在丟臉。”筆者想問這國土怎麼就“貧瘠而愚昧”了,就算是吧,這和蘇東坡被放逐又有什麼關係?僅僅因為蘇東坡被當權者貶職流放了,這國土就“貧瘠”了,就“愚昧”了,整個民族就“丟臉”了?當時到底又是誰站在民族之外看“整個民族在丟臉”?其實蘇東坡的放逐無非是當時政權鬥爭的犧牲品罷了,有必要要提升到國家的高度,動輒民族主義麼?

“我是個文化人,我生命的主幹屬於文化,我活在世上的主要任務就是接受文化和傳遞文化。因此,當我偶爾一個人默默審查自己的生命價值的時候,總會禁不住在心底輕輕呼喚:我的老師!我的學生!我就是你們!”這一段雖不是來自《文化苦旅》,但筆者對它印象實在是太深刻了,初看時雞皮疙瘩掉了一地,實在是余文煽情主義的巔峯之作。其實特別想在文中補充一句話,“我是個文化人,一個成功的文化商人……”。

當然,餘的文也並非一無是處。個人認為餘更適合寫一些鄉情散文、遊蹤散文,如《信客》,《酒公墓》等,這些迷人的又略帶惆悵的鄉村故事有着質樸的表達,如同雨後的新葉,散發淡淡的清香。筆者認為這才該是余文最後的歸宿。

《文化苦旅》讀後感14

“報紙上説我寫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温秋肅,還是大喜悦大悲憤,最後總得要閉一閉眼睛,砰砰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餘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文化苦旅》這本書是很深奧,反覆看幾遍也不能夠完全理解。這本書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你千萬不要因此認為讀餘秋雨先生的書會讓你心曠神怡,輕鬆自在。整本書還沒讀完,我就已經被民族意識喚醒後的沉重與悲哀壓的喘不過氣來。在我們欣賞歷史留給我們的有形“着作”——古蹟時?誰又會去潛心探究這一處處古蹟背後到底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祕密。而餘秋雨先生恰恰做到了,他用他的筆,給我們的心靈寫下了“震撼”兩個大字……自己豐富的文史知識功底,優美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化長河中。是的,他的這本着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每個讀者的腦海裏。

他筆下的《風雨天一閣》我記憶猶新,一個人,不!一個家族揹負着堅守一座藏書樓的命運,範欽讓偌大的中國留下了一座藏書樓,保留到現在。別的`藏書家有,藏書也有,但沒過幾代,歷史的風塵就將它們掩埋了。但是,範氏天一閣留下了,靠的是什麼,是執着、堅定,還是如餘秋雨説的“超越意氣、嗜好、才情,甚至時間的意志力。”這種意志力體現在哪兒?他曾毫不客氣地頂撞過權勢極盛的皇親郭勛,為此遭廷杖,下監獄,他似乎什麼都毫不顧惜,在仕途上耿直不阿,最後連權奸嚴氏都奈何不了他。“一個成功的藏書家在人格上至少是一個強健的人。”餘秋雨在這裏總結道。

看到這,反思一下,我們這些讀書人,如果生在那個年代,身為一個藏書家,會像範欽一樣嗎?我想不會,範欽身上的毅力,乍看下的不近人情,讓我們來,難!我們是教師,教育學生,意志力不能少,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個呢?在挫折面前,爬起來的又有誰?生活着,又為了什麼?這不正是我們該思索的。

繼續往下看:80高齡的範欽終於快走到生命的盡頭,在他分家產時,將其分為兩份,或是藏書樓,或是萬兩白銀。他讓後代去選擇。我想,如果讓我選,讓大家來選,會選哪個呢?要麼拿着白銀萬兩,逍遙快活一生,要麼死守一座藏書樓,世世代代。説句實話,範老爺此舉真是個好辦法,我也十分欽佩這個相隔我好幾百年的古人。也正因為這樣,天一閣留下了。但這是一個難題,我在思索:如果把這件事發生在今天,誰會鋌而走險,誰會選擇天一閣,包括我。不過,奇蹟般的是,他的大兒子範大沖願繼承天一閣。這是現實,不是故事。

讀到這,又讓我想起另一個片段,希臘神話中,海洋女神對想參加特洛伊戰爭的兒子阿格琉斯説:“如果你參戰,會戰死沙場,但流芳百世;如果你不出徵,會平安一生,老死後便從人們的記憶中抹去。”阿格琉斯最終戰死沙場,但是因為他,希臘盟軍勝利了。世上也正因為有這樣的人,世界才有了燦爛的歷史文化。

餘秋雨的《文化苦旅》讓我感受倍深,感受到了中國的文化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也讓我深深體驗了“開卷有益”。

《文化苦旅》讀後感15

高爾基先生説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而自己這麼多年一直執着於類似盜墓筆記類手機電子小説,閲讀過程熱鬧,讀完確無積澱,從沒有靜下心來閲讀紙質書籍,恰逢處室舉行“書香飄一線,文化進班組”讀書活動,於家中詢問上大學的孩子讀書建議,孩子從他的書架上抽出了這本《文化苦旅》遞給了我,看到書名的那一刻,疑問突現,文化還苦?目光落在一個“苦”字上:人生可以困苦,文化何為苦?為何苦?

帶着疑問開始閲讀,開篇的《牌坊》《寺廟》,隻立足於童年舊事,並未寫遠遊。既無遠遊,又何來“苦旅”一説?讀了第三篇《我的山河》,方才豁然開朗。先前看似偏題的文章,實則闡明瞭作者作“苦旅”的緣由。作者本是山河之子,女教師的到來使冰封的村莊解了凍,也把家鄉的山河拉進了書本。他便從解了凍的鄉村走向城市,博覽眾書,卻驀然醒悟:人,應當迴歸山河;文本文化,應當迴歸生態文化。

“文化苦旅”的第一部分是中國之旅。從莫高窟到道士塔,從荒無人煙的西域到人間天堂蘇杭,作者的足跡遍佈了大半個中國。

作者餘先生喜歡把關注的焦點定位在自然景觀背後所沉澱的文化內涵上,體現出一種俯仰天地古今的歷史感和滄桑感,因而飽含深切的'民族和文化憂患意識。作者在開篇寫自己遊白帝城、黃鶴樓、寒山寺的經歷,由己及人,寫出了當今人們骨子裏對“詩”的追尋,歸根溯源,便是人們的歷史文化情結。於是,在第七段中,作者帶着這份情結、衝着王維的《渭城曲》,去尋陽關了。這兒,作者第一次提到了雪,這雪是蒼涼悲壯的;也第一次提到了“苦”,這苦則是因為天寒路遠,卻孤身前行。

作者是極喜歡對比的,從《寺廟》中的寺廟與學校、冷與熱、新與舊,到《沙洲隱泉》中的巔峯與低谷、粗獷與明麗的,對比過後知無一不去向一個和諧統一的有機體。此處則構成了一系列更為宏大的對比,在對比中更深入瞭解中華文明,從中華文明中更深入瞭解其他文明。

此為“苦”的第一層。

面對這一望無垠的天地,作者感歎自身如侏儒般的渺小之餘,又將思緒投影到了歷史的長河中,由尋陽關的經過轉為對陽關的直接憑弔。

在用寒風、葦草、羣山、白雪、烽火台等景物描繪出陽關的蒼涼後,終於姍姍點出了那首《渭城曲》,也帶出了“唐人風範”。可惜,唐王朝並沒有將此延續久遠。

因而陽關坍塌了,成了廢墟,作者為之惋惜;陽關坍塌的背後,是一個民族精神疆域的坍塌;苦,亦一種是對封建統治階級對文化的輕視、對本該傲立於世的中國文化的摧殘的無奈。此為“苦”之第二層。

然而,旅途仍沒有停下,步履依然向前。正如前文所説,這是一場探索文化的本質、生命的意義的旅途,因而免不了踽踽獨行、苦苦求索。

由於時間關係,我只讀到了這裏,“苦”的第三層還未曾探及,待讀完後分享。通過閲讀以上部分內容,感覺作者想借山水古蹟探尋中國文人艱辛跋涉的腳印,在作者心中,山水彷彿都有了靈性,成了一個充滿智慧的哲理老人,作者不僅僅是用眼睛來欣賞景物,而且把對歷史的深刻感悟融入其中,反觀自己,每每去到一個有文化底藴的地方,只是觀景觀物,沒有更深層次的思索,猶感自身文化素養之低,知識匱乏,少了很多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