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精選信息技術説課稿彙編七篇

欄目: 信息技術 / 發佈於: / 人氣:6.78K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説課稿準備工作,説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怎樣寫説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信息技術説課稿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信息技術説課稿彙編七篇

信息技術説課稿 篇1

我説課的內容是泰山出版社信息技術教科書第二冊第11課《巧用繪圖》。分兩大部分進行説課:説教材和説教學設計

一、説教材

分以下幾個環節:

(一)教材分析

教材是利用標註類圖形在電腦報中的作用引入的本課,在解決自選圖形疊放次序和組合的問題上又轉到了卡通形象“流亡兔”的腳與身體的關係上來,感覺一堂課被分成了兩個沒有關係的部分,所以我對教材進行了重新設計。

結合奧運會話題引入卡通形象“流亡兔”的運動動畫作為導入,激發學生興趣,然後把重難點都設計成動畫中的內容,讓學生有一種學完之後自己也能夠完成“流亡兔”的感覺。因為之前學生已經掌握瞭如何插入文本框和文字輸入與格式設置,所以在前兩個部分插入自選圖形和修飾自選圖形上可以利用學生已有的技能進行引導,能夠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讓學生體驗學習快樂。由於設置自選圖形的疊放次序與組合圖形兩個部分是全新的內容,可以適當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適時點撥,可以讓學生感覺學習並不是那麼枯燥。如何把自選圖形設置的美觀是這節課的重點之一,所以本課培養了學生在審美方面的能力。

(二)學生情況

四年級學生對於鼠標的操作已經很熟練了,但是在教學過程中發現有不自信怕出錯、遇困難不深究等特點。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針對不自信的學生不斷的鼓勵其大膽嘗試,針對遇困難不深究的學生採用“仔細地再來一次”的方法疏導其產生的不良情緒。

(三)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瞭解並掌握自選圖形的插入、修飾、疊放次序和組合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採用教師引導與自主探究相結合,重點部分利用知識遷移的方法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難點部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參與教學,使其肯學、學會、會學。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本課融入了愛國主義教育和美育教育,讓學生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時間、要珍惜現在美好生活和注意美術作品的顏色搭配問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操作行為習慣。

教學重點:自選圖形的插入、修飾自選圖形

教學難點:自選圖形的疊放次序、自選圖形的組合

(四)設計理念

把一個大的問題分解成若干的小問題,讓學生利用技能遷移的方法完成學習任務。在獲取新知的同時激發學生求知慾和創作欲。

(五)課時安排

1課時

(六)教具準備

微機室 網絡教室控制系統 word文字處理軟件 多媒體課件

二、説教學設計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導入、新授、創作和總結,下面説一説這四個環節的具體設計和設計意圖。

(一)導入

生動的課堂從引入開始。為了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課的開始部分播放一段用自選圖形做成的動畫,然後揭示動畫的製作方法並詢問學生有沒有興趣學習。

設計意圖:結合奧運會話題引入卡通形象“奧運兔”的運動動畫作為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二)新授

根據本課的重難點,新授部分又設計成四個小環節:1)插入自選圖形;2)修飾自選圖形;3)自選圖形的疊放次序;4)組合圖形

1)插入自選圖形

這一環節雖然是本課的重點,但是並沒有難度,因為在之前的教學中已經接觸過文本框的插入,並且二者都處在繪圖工具欄中,當教師介紹完自選圖形所在的位置,學生會自覺使用拖拽的方式在編輯區插入自己選擇的自選圖形,所以插入的方法可以讓學生自己試着去體驗完成。

因為文字的輸入並不是本課重點,並且插入文字的方法也沒有研究的價值,所以在學生插入圖形之後,標註類圖形用一句“標註類圖形與文本框一樣可以直接輸入文字”一語帶過,對於非標註類圖形直接介紹插入文字的方法,讓學生體驗一下,就此結束此環節。

設計意圖:簡單明瞭的讓學生明確自選圖形的插入方法和文字的輸入,體現出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與教師主導相結合。

2)修飾自選圖形

與上一環節類似,自選圖形的修飾與文本框的修飾方法完全一樣,所以在這個環節中我設計了一個問題:“我們不僅要學會如何插入自選圖形,而且更要注意如何讓自選圖形更美觀。”讓學生髮現問題然後再用一句“可不可以藉助以前學過的內容呢?”來引導學生的思考。

設計意圖:雖然是新授內容,但相同的操作在以前的學習中出現過了,所以可以大膽放給學生,讓學生體驗在學習內容之間是有聯繫的。

3)自選圖形的疊放次序

這是本課的一個難點,如果直接讓學生進行自選圖形疊放次序的設置會使學生產生“為什麼要設置疊放次序”的疑問。所以我設計了一個兩張圖片找不同的環節,學生會發現“奧運兔”的腳一幅圖在身體的前面,另一幅在身體的後面,緊接着設計一個問題“怎樣才能把兩幅變得一樣呢?”引出自選圖形的疊放次序。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然後帶着問題投入到學習中去,最終解決問題。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又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快樂,一舉兩得。

4)組合圖形

在學生演示完疊放次序的方法之後,我設計了這樣的一句話用來引出這個環節,“奧運兔説在一個地方站的太久了,想換個地方,請同學們幫一下他吧!”這樣學生在操作中會發現兔子的身體分家了,這時再把問題拋出來,“怎樣才能讓腿和身體合在一起啊?”引起學生的共鳴,再介紹方法,使學生有迎刃而解的感覺。

設計意圖:這是本課的又一難點,學生到這裏注意力會有些疲勞,如果再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會影響課堂進度。所以,教師直接公佈方法,既節省了時間,又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又使得整個課堂的學習方式不會太單調。

(三)創作

學以致用,把學到的內容應用到實際問題的解決中。在這個環節裏,先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構思,然後讓學生進行創作。

設計意圖:既可以鞏固所學的內容,又可以展現學生的內心世界。

(四)總結

讓學生梳理這堂課的內容,並明確自己哪些地方學的好,哪些地方還存在問題,以便及時補救。

設計意圖:只有總結才能夠發現問題,得到及時地解決,在前進的道路上不會偏離方向。

信息技術説課稿 篇2

説教材地位和作用

《網絡交流》是浙江教育出版社《中學信息技術》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5課的內容。本單元主要要求學生通過網絡交流、網絡學習、電子商務、網絡地圖等網上功能的使用,理解網絡在工作生活中的作用。

作為信息時代的公民,藉助網絡進行交流是必備的能力,同時許多網絡應用都會涉及到網絡交流,網絡交流可以説是網上衝浪必備技能之一。本課內容的設置要求學生通過對電子郵件、在線交流工具、網絡新媒介的體驗,體會網絡交流方式的多樣性,感受網絡對生活帶來的影響。

説學生

之前的幾課內容的學習,學生已經瞭解了因特網的特點和發展歷程,對於連接因特網所需的硬件和軟件,以及網絡安全和防範的有了一定的認識。而且大部分學生對於網絡交流的方式比較熟悉,許多學生都有使用郵箱、QQ、微博等工具交流的經歷,可以讓學生來分享使用感受;對於電子郵件的發送原理很多學生可能並不熟悉,因此可以通過與傳統郵政信件的對比進行知識點的講授。而對於網絡電話,學生使用較少,但興趣很大,可以在課堂嘗試進行體驗。

説教學目標

鑑於本課在單元中處的位置和學生的情況,我確立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瞭解網絡交流的多種方式,瞭解電子郵件的發送原理,掌握郵箱地址的結構組成。

2.通過郵件的發送,及多種網絡交流工具的使用經驗分享,體會網絡交流方式的多樣性,養成文明的網絡交流習慣。

3.通過微博、微信等新媒介的瞭解,體會網絡交流的高速與便捷,感受網絡對生活帶來的巨大影響。

説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瞭解多種網絡交流工具的特點並學會使用

教學難點:掌握電子郵件的發送原理,理解郵箱地址的組成,並能成功發送一封郵件。

説教法學法

電子郵件作為網絡交流最早的工具,具有便捷、快速、易用的特點,因此我選擇讓學生在瞭解其工作原理的基礎上,動手發一封郵件,體驗網絡交流的便捷。在線即時交流工具書本安排的QQ和網絡電話,鑑於學生對於QQ的使用已非常瞭解,可以讓學生來分享使用體驗,教師介紹並使用“阿里通”網絡電話與學生互動。網絡新媒介主要以介紹微博、微信等新興交流方式的形式展開。

説教學過程

本課的學習內容主要分為三大塊:電子郵件的原理與使用,即時交流工具以及網絡新媒介。因此,擬採用討論交流的方式引入新課,讓學生來談談自己所知道的,或使用過的網絡交流工具,在討論中產生學習興趣。接着將電子郵件與普通郵政信件對比,讓學生了解電子郵件的發送原理及郵箱地址組成,並通過成功發送一封郵件掌握實際操作。即時交流工具和網絡新媒介主要以教師和學生介紹為主,體驗一到兩項,由於QQ學生平時使用較多也教熟練,因此選擇體驗網絡電話,微博、微信則介紹一些常用技巧等,貼近生活實際。

討論引入,激發興趣

通過分享體驗引入課題:同學們知道或是使用過哪些網絡交流工具,説説你的經驗和感受。先由學生自由發言分享使用心得,最後教師小結並用課件展示常用的網絡交流應用。

目的:主要為了通過討論的環節,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順利引入新課。

網絡在線,即時交流

順着學生介紹的QQ、YY等網絡交流軟件引出“在線即時交流”的概念與定義。並以講解、提問互動的形式介紹MSN、QQ、阿里旺旺、SKYPE等的各自特點。學生可以思考繼續補充。再與一名學生配合演示體驗“阿里通”網絡電話,其餘學生通過觀察,瞭解通話質量、資費,進一步認識網絡電話交流。

目的:學生自己的使用經驗更有説服力,同時對於自己的未知事物,學生往往具有強烈的好奇心,聽講效果也較好

微博微信,新興媒介

組織學生利用書本瞭解微博的定義,再請學生來談談自己常用的微博,及選擇的原因,教師補充新浪、騰訊,微博的各自特點。再介紹微信及其掃一掃、支付等特色功能,讓學生了解更多的網絡交流工具。

目的:介紹新興網絡媒介,貼近生活實際,把握時代潮流,讓學生感受網絡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巨大影響。

電子郵件,探祕交流

組織學生利用自學材料瞭解電子郵件的特點,請兩個學生各自説説自己認為的電子郵件和普通郵政信件的工作方式,比較兩者工作原理的異同。講解電子郵件地址的組成:用户名@主機域名,並歸納特點。最後學生完成課堂作業單,並以附件的形式將作業發送至教師郵箱,操作體驗電子郵件。

目的:通過對比説明,讓學生更好理解電子郵件的工作原理和郵件組成;通過實踐操作,掌握電子郵件的具體使用。

小結本課,梳理知識

啟發式地梳理本課所學知識點,建議學生課後多嘗試體驗各種網絡交流工具,分享使用心得。

目的:對本課所學知識點進行回顧、梳理,加強學習效果,讓學生感受網絡交流對學習生活帶來的巨大影響。

説課小結

本節課教學內容緊湊,教學設計能做到以學生交流分享與操作練習為中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平時網絡交流經驗分享引入新課,通過同學交流分享、教師演示體驗,講解歸納各種各樣的網絡交流工具,最後通過發送郵件感受網絡交流方式的多樣性與便捷性,符合信息技術應用於實際生活的教學理念。

信息技術説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學生通過前幾節課的學習,已經學會了從網上下載資源和收發電子郵件,但網絡資源往往以壓縮文件的形式提供共享,電子郵件中也經常使用壓縮文件作為附件進行傳輸,因此本課《文件的壓縮與解壓縮》可以作為拓展內容供學生學習,雖然教材中沒有要求,但讓學生學會壓縮和解壓縮文件,可實現初高中的銜接,為今後的自主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六年級學生,已經掌握了Internet的基本操作方法,如:瀏覽器的打開,網址的輸入,搜索引擎等操作,並學會了把Internet上信息下載到本機的方法,也學會了收發電子郵件,但網上會下載到很多壓縮文件,電子郵件也經常使用壓縮文件作為附件進行傳輸,對於壓縮文件,學生充滿了興趣,因此可以讓他們瞭解什麼是壓縮與解壓縮,並學會對下載的壓縮文件進行解壓縮的處理能力和能根據需要壓縮文件的能力,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三、教學目標的確立

知識與技能目標:

知道文件壓縮的優點、壓縮率

瞭解常見文件類型的壓縮效果;

瞭解其他文件壓縮與解壓縮的工具軟件;

瞭解文件壓縮與解壓縮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掌握使用WinRAR進行文件壓縮的操作方法;

掌握使用WinRAR進行文件解壓縮的操作方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學生交流、師生交流、人機交流、學生活動等形式,讓學生在自主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成就感,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能力。

情感與價值觀目標:

逐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表達交流能力;強化學生的信息意識。

教學重點:文件的壓縮與解壓縮

教學難點:文件的壓縮與解壓縮的應用

四、教法學法

1.任務驅動法:創設與當前學習主題相關的、儘可能真實的學習情景,引導學習者帶着真實的“任務”進入學習情境,使學生的學習直觀性和形象化,使學生通過完成任務達到掌握所學知識的目的

2.分層教學法:學生的個別差異、學習能力的差異比較明顯,可根據情況要求那些信息技術水平較高的學生自學將多個文件進行壓縮並讓學生來進行講解、示範,並研究幾種常見格式文件的壓縮效果,解決“吃不飽”的問題。

3.分組教學法:由於學生的基礎不同,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有學生遇到困難,老師很難在短短的一節課的時間中作到一一指導。採用分組教學法,即彌補了教師課堂教學的不足,也實現了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的目標。根據《綱要》關於“能夠與他人協作或獨立解決與課程相關的問題,完成各種任務”的要求,分組教學能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團隊精神,逐步學會與他人共事,提高學習效率及效果,提高個人責任感的好方法

五、教學媒體:

計算機網絡教室、多媒體課件、壓縮練習文件

六、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今年暑假,小紅的爸爸媽媽帶小紅出國旅遊時,小紅拍了很多風景照片,她很想與好朋友小明同學分享,於是小紅就利用她的電子郵箱把照片發給了小明同學,可是小明打開自己的郵箱時卻沒有看到照片,只看到了附件中的一個文件,小明範愁了,該怎樣打開這個文件來欣賞美麗的照片呢?同學們,你們知道嗎?讓我們一起來幫幫小明吧!

(設計説明:創設與當前學習主題相關的、儘可能真實的學習情景,引導學生帶着真實的“任務”進入學習情境,使學生的學習直觀性、形象化,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轉化為他們內在的探究慾望。)

(二)新課講授

1.文件的解壓縮

提問學生是否知道該文件類型,由學生回答引入並板書課題:文件的壓縮與解壓縮。

教師提問:什麼是壓縮文件?壓縮文件有哪些類型?有哪些壓縮軟件,它們都有哪些特點?(請同學們閲讀“壓縮文件”,得出結論)

任務1:查看有哪些內容?

(設計説明:佈置學習任務,能使學生通過完成任務,達到掌握所學知識的目的。)

在這裏,我們以winrar為例,學習文件解壓縮的具體操作。

教師演示最簡單的方法——雙擊查看產看壓縮包內容

——用命令“解壓到當前文件佳”解壓壓縮包

學生完成任務1

學生嘗試完成任務2

信息技術説課稿 篇4

計算機軟件系統

教學目標:

1、瞭解系統軟件的作用;軟件安裝與卸載的相關知識。

2、瞭解系統軟件的安裝。

情感目標:

合法地使用軟件也是本課的一個重要內容。因此本課的另一個目標就是要培養學生正確的信息道德觀。並培養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理解操作系統的作用。

教學難點:學習計算機主要軟件的安裝與卸載。

教學準備:教學多媒體計算機,教學ppt。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設疑:上節課我們學習瞭如何把一台計算機的外設和主機連接起來。那麼,這樣連接起來的計算機就可以工作了嗎?(學生回答,並説明原因,教師設下疑問:到底能不能呢?)

實驗1:啟動事先準備好的裸機,學生觀察計算機運行情況,老師總結原因(沒有安裝操作系統軟件)。

一、操作系統知識講授

提問:計算機為什麼需要一個操作系統?操作系統是計算機系統中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系統軟件,它是計算機系統的管家。

(補充知識)

1.操作系統的出現人機矛盾早期,人們利用計算機進行運算時,經常出現操作人員手忙腳亂而計算機卻空閒等待的情形,這種人工干預的慢速度與計算機運行的高速度之間的嚴重不協調,被稱為人機矛盾。

2.操作系統的作用操作系統的主要作用是對計算機的硬件、軟件資源進行管理和控制,使計算機能協調、正常地工作,同時為人們使用計算機提供方便的操作環境。它還管理計算機的各種外部設備,如鍵盤、鼠標、打印機等,使這些設備能有效地為我們服務。

二、應用軟件的安裝與卸載

(1)ppt展示軟件安裝的過程;

(2)ppt展示軟件卸載的兩種方法,要求學生依此卸載系統中的兩個軟件;

(3)質疑探索,安裝與卸載中出現的問題,分成小組進行討論,並做彙報,由教師總結,以給同學提供某些指導。

三、軟件的合法使用

通過案例和數據來説明盜版對我國軟件產業的負面影響,組織學生展開討論或辯論,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尊重知識產權、尊重軟件版權的重要意義,培養學生正確地獲取和使用軟件的習慣。

(1)教師組織小組討論,小組派代表發言,提出關於軟件合法使用的觀點;

(2)教師用ppt演示總結,軟件合法使用的方法及相關知識點。

信息技術説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課是省編教材國小信息技術下冊《遨遊因特網》的內容,是在學生已掌握了第一課中Internet的基本操作方法,如:瀏覽器的打開,網址的輸入,鏈接等操作的基礎上而設立的高層次的學習任務:是教會學生在Internet上信息搜索的方法,處理信息的能力。考慮到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首先給學生提出一個感興趣的任務“做個小導遊,介紹九寨溝”,提高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引出如何在Internet上搜索信息。以查找“九寨溝有哪些特色”為任務明線,搜索的技巧與方法為暗線,兩條線路同時進行。通過任務的完成,來驅動搜索方法的學習,驅動學生自主學習、協作學習的能力的培養。

在課堂上貫穿着基於Internet的資源學習的教學模式,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原則,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在網上搜索“九寨溝”的有關信息;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組內學生各有分工,合作查找所需的信息,通過討論交流,確定有用的信息。使學生不僅學習了信息技術,同時也擴展了他們的社會知識,培養了他們信息素養、信息的收集與處理能力。

2、學生狀況分析

學生學習成績可能有差距,天才學生和一般學生及後進生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的不同會對教學效果有影響,所以考慮適當的分層教學。

3、教學目標的確立

知識與技能目標:

1、使學生了解在Internet上搜索信息的意義,瞭解搜索信息的基本方法。

2、掌握簡單的關鍵詞搜索的方法和保存網頁信息的簡單操作,培養學生信息的檢索、蒐集、篩選、整理、加工的能力,提高學生信息的綜合素養。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學生交流、師生交流、人機交流、學生活動等形式,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能力。

情感與價值觀目標:

1、讓學生在自主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成就感,為今後學會自主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通過小組協作和主題研究活動,培養學生協作學習的意識和研究探索的精神,從而激發學生對網絡產生濃厚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利用Internet查詢、收集信息的習慣;用關鍵詞檢索信息的方法;將收集到的.信息加工處理的方法。

二、教學方法

1、任務驅動法

2、協作學習法

3、分層教學法

4、賞識教育法

三、教學過程

課堂教學應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體現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自主探究為特徵的探究性學習模式,以此來實現讓課堂活動起來,讓學生動起來,使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的目的。

以學生為中心,學習者在教師創設的情境、協作與會話等學習環境中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當前所學的知識進行建構並用其所學解決實際問題。在這種模式中,學生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和運用者;教師是教學過程的指導者與組織者,意義建構的促進者和幫助者;信息所攜帶的知識不再是教師傳授的內容,而是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對象。

本課嘗試引導學生置身於網絡這一開放的信息化資源環境中,通過親身體驗,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研究,積極主動地去獲取、整理、創造性地加工信息,更進一步地提高學生的信息綜合素養,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提升學生探索能力。

1、任務一——搜索信息的方法

(1)任務啟動:興趣是學生積極求知的誘因,當學生對所要學習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時,自然便能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結合學生在語文課本中學過的《九寨溝》一課,書中介紹的九寨溝是一個人間仙境,非常得美!如果老師現在想更多地瞭解一下九寨溝,你有什麼辦法嗎?怎樣才能在包羅萬象的信息海洋裏快速找到我們所需要的東西呢?隨即引出“搜索引擎”。激發學生的探索慾望,使學生主動地進入探求的氛圍之中。

(2)操作指導:在網上查詢信息也需要一個工具—搜索引擎,但是在我們自己的計算機中是沒有的,他一般在一些大型的站中才有,比如有名的網站:搜狐、雅虎、新浪等,那麼同學們可以跟我來看一看。打開兩個搜索窗口,讓學生觀察他們有什麼異同點?一個是IE瀏覽器自帶的搜索窗口,一個是大型站上(如搜狐)的搜索窗口。搜索引擎常用的查詢方法有兩種:關鍵字檢索服務和分類檢索服務。教師解説以上兩檢索的區別:目錄檢索適用於按主題(某一類別)查找信息,而關鍵字檢索適用於按隻言片語查找的信息。教師演示操作過程。

(3)學生操作:學生可以通過教師的講解進行操作,也可通過教師提供的可自主交互的網絡課件平台,一方面,為學生提供了有搜索引擎的網站,如搜狐:;中文雅虎等一些相關網站;另一方面,為學生提供了網上搜索信息的方法,如分類檢索、關鍵詞搜索。還可以請同學們進入搜*網站首頁,看一看,想想如何在這裏搜索信息(他們可以通過網站上的搜索幫助,瞭解搜索的方法,鍛鍊學生的自學與信息獲取能力。)

(4)信息反饋:學生就進入具體的操作過程,在實踐與體驗中,讓學生利用網絡資源與網絡工具,在大量的信息源中選擇有效方式獲取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學會對資料的檢索與分類。請同學們説一説這兩類檢索的區別之處,個別學生操作演示給大家看,他是用什麼方法,如何來查找信息的;信息搜索記錄有幾條,查找到了哪些九寨溝的資料等等。

(5)歸納總結:網上的資料浩如煙海,紛繁複雜,我們只有通過關鍵詞搜索、分類查詢的方法,才能很快地找到我們所需要的素材。大家通過訪問不同的網站,都能發現有自己需要查找的內容,那麼想把它為自己所用,又該怎麼辦呢?

信息技術説課稿 篇6

  一、説教材:

我説課的題目是《信息與信息技術》,它是省編高一《信息技術》教材,第一章,第一、二節的內容。這部分內容主要講了信息、信息處理過程;認識計算機及因特網的作用。本節課內容理論知識比較強,知識點比較多,內容較散,看似簡單,每一部分只是點到為止,目的是讓學生對信息與信息技術有一點了解,使用學生認識到學習信息技術的重要性,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由於教材已使作用多年,有些新內容沒有,所以上課時,要注意擴展。

  二、説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理解信息的含義。

⑵、掌握信息處理過程。

⑶、掌握計算機的基本結構及計算機系統的基礎知識。

⑷、知道計算機和網絡在現代社會中的地位、作用和對人類社會進步的影響。

⑸、區分信息和信息載體。

2、能力目標:

⑴、通過對“信息”概念的理解及對“計算機和網絡的認識”,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能力,學會思考。

⑵、通過觀察計算機,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思考問題的能力。

⑶、通過學習信息處理過程知識,培養學生對信息及獲取、分析、處理、傳遞和應用信息的意識。

3、情感目標:

通過學生上網,小組合作,互幫互學,培養學生團體合作,互相幫助的精神,及動手能力。培養學生探索新知識的興趣。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

4、體驗目標:

讓學生上網看一看,網絡上到底有些什麼,對我們日常生活有什麼重要性。

  三、説教學重、難點及突破方法

1、重點:信息的處理過程,信息技術的基本概念,計算機系統及工作原理,因特網的地位與作用。

2、難點:對“信息”及“計算機工作原理”的理解,因特網的作用。

3、突破方法:師生討論,上機操作。

  四、説學生

我校是省級示範中學,每年面向全縣招生,高一新生的來源有兩大塊,一塊是農村初級中學,另一塊是縣城初級中學,來自縣城中學的學生,對計算機並不陌生,在國小和國中階段都學過一些,對計算機有了一定認識,而來自農村中學的學生,由於受教學條件的限制,家庭環境,升學壓力的影響,對計算機瞭解真是太少了,甚至有的學生從沒見過真正的計算機,這是我親耳聽學生説的,並且其它老師也聽學生這樣説過。記得上第一節課時,我曾粗略統計過,每班有三分之一的學生以前學過電腦,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多少接觸過電腦,還有三分之一學生沒有接觸過電腦。但所有的學生對《信息技術》這門課都感興趣,課前早早到機房門口等候,課下仍是遲遲不願離去。課外活動如果機房向學生開放,總是座無虛席,堂堂爆滿。

  五、説教法

對理論知識,通常的教法是教師講學生聽,然後再做練習達到鞏固的目的。對這部分內容教師如果不考慮學生情況,一直講下去,基礎好學生覺得沒意思不願聽,基礎差的學生又覺得聽不懂,怎樣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對這節課感興趣,怎樣調動他們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是本節課教學設計的一個難點。我在教學中是這樣安排的。

1、第一節課就安排學生到機房上,滿足一部分學生沒見過電腦的好奇心。縮短了他們與計算機之間的距離。

2、用前言的第一句話導入新課,提出本節的教學大任務和小任務。體現信息技術教學的任務驅動法。

3、接下來讓學生帶着問題看書,找出本節課的知識點及課本中沒有新內容,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探究問題的能力。

4、教師就每一個知識點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討論、分析與思考,師生再共同歸納總結。這樣各種情況的學生都會積極參與課堂的教學中,發揮各自的長處。

5、最後還有時間讓學生上網。教師點撥,小組協作完成上網,瀏覽信息,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

  六、説教學準備: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第一課上的如何,將直接影響着學生以後的學習,所以在上第一節課時,教師要做好充分準備、備好課,做好課件。還要整理好機房,確保網絡暢通。課前還要向學生講清到機房上課應注意的有關事項。還要學生知道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的性質,學年結束要參加省會考,從思想上搞高對這門課的認識。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從教材前言的第一句話“人類社會已進入信息時代,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在不斷地改變着周圍的世界,並影響着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信息技術已經成為21世紀人人都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中,提出什麼是“信息”和“信息技術”呢?點出本節課教學大任務“信息與信息技術”,這部分內容包括“信息概念及信息處理過程,計算機的組成和工作原理,因特網的地位與作用(具體小任務)。

(二)、讓學生帶着下列問題看書:(用課件展示問題)

1、除課本提到“信息”外?你還能舉出一些實例了嗎?

2、信息是以什麼方式被人感覺到?信息的載體有哪些?

3、請你描述高一招生的情況?

4、信息一般存儲在什麼地方?舉出事例。

5、信息的傳遞方式有哪些?

6、什麼是信息技術?它的核心是什麼?

7、觀察學生計算機,看它是由哪幾個部分組成的?在其它地方你還見到什麼?

8、信息在計算機中的流程是怎樣的?

9、你能説出計算機有哪些作用?

10、除課本提到因特網的功能外,你還能舉出其它的嗎?

(三)、分組討論上述各個問題

課件展示部分結果

(四)、組織學生上網,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只要稍微提一下開機,及怎樣上網,瀏覽信息的操作步驟,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沒有上過機的學生,可能心理有一點負擔,這時教師要鼓勵他們大膽操作,同時請有基礎的同學幫助,當好老師的小助手,對於這部分的學生,教師也應該及時給予表揚,使他們更自覺的,更主動的去幫助別人,從中體會“助人為樂”一詞的真正含義。

在輔導學生的上機同時,教師也要做一個有心人,留意哪些學生學的好,哪些學生的只知道一點,哪些學生沒學過,做到心中在數,為以後分層教學開展打下基礎。

(五)、説小結

小結本節課所學的主要知識,並對學生上機操作情況給予肯定,順便提一下學習信息技術的方法是勤動腦、多實踐、善應用。教師再次鼓勵學生,相信通過師生共同努力一定能把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學好.

信息技術説課稿 篇7

一、:本課是蘇教版《信息技術》(國小六年級下冊)教材第2課,教材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充分運用多媒體計算機感受聽覺媒體的功能,教材目的是讓學生學會進行聲音的播放、錄製與應用(設置系統聲音),形成學生"瞭解熟悉——技巧掌握——綜合運用"這一合理的知識鏈。為學生提供了有利於多元智能發展的智能環境。學生利用多媒體計算機能進行文字處理、作圖繪畫等。"聲音的播放與錄製"一課,主要讓學生學會利用的"錄音機"播放和錄製。wav聲音文件,學會查找聲音文件及對聲音文件進行簡單的處理(主要介紹效果(S)子菜單,如添加回音、減速等),操作較簡單,學生很容易掌握。

二、:作為六年級學生,已經學習了Windows 98的基本操作,能利用多媒體計算機進行文字處理、作圖繪畫等,能操作實物錄音機,知道錄音機的各個按鈕功能。能利用網絡查閲資料。

三、:(1)學會使用"錄音機"播放與錄製聲音。(2)學會查找聲音文件和學會存儲錄製的聲音文件。(3)初步瞭解"錄音機"的"效果"功能。(4)學會系統聲音的設置。

四、:1、認知目標:讓學生熟悉計算機的"錄音機"功能的操作,體驗多媒體計算機中聽覺媒體的功能,掌握對聲音進行效果處理的方法。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如何獲取聲音信息、處理聲音信息和應用聲音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自我探索、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自我創新、團體協作的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勵,體驗成功,在不斷嘗試中激發求知慾,在不斷摸索中陶冶情操。

五、: 學會使用"錄音機"來播放與錄製聲音文件"". 1、 學會查找聲音,學會存儲錄製的聲音。 2、 初步瞭解"錄音機"的效果功能,能使用錄音機進行簡單的聲音編輯。3、 系統聲音的設置

六、:本課採用的主要教學方法有"任務驅動法"、"創設情境法"等。信息技術教學大綱明確指出:知識及技能的傳授應以完成典型任務為主。因此本課採用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主體式教學模式。通過學生已經受過的音樂教育、英語教育和信息技術教育(課程整合),創設一個優美音樂、歌曲演唱的情境(創設情境法),設置一個個任務,讓學生運用已學知識,自己動手,有機結合錄音機的各種操作(任務驅動法),以任務驅動的方式查漏補缺,使教學內容合理流動,水到渠成。教學中,啟發、誘導貫穿始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注意調節課堂教學氣氛,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使課堂能在生動、有趣、高效中進行。主動與其它學科整合,如:用音樂教材中的歌曲《中國,中國,我愛你》,結合愛國主義教育,與音樂課程整合;讓學生用英語來錄製聲音,與英語課程整合。

七、:本課教給學生的學法是"接受任務——思考討論——合作操練".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要求學生由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故此本課教學過程中,巧妙設計,讓學生帶着一個個任務通過課堂討論、相互合作、實際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學習,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

八、:1、 音樂教材第十二冊中的歌曲《中國,中國,我愛你》,找一學生錄製一句英語"同學們,大家好!歡迎您的到來".下載幾首學生喜歡的流行歌曲,如《老鼠愛大米》,並用。wav的格式保存在教師機中。2、 實物錄音機和錄音機按鈕的圖片。

九、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首先創設一個優美音樂、歌曲演唱的情境(播放音樂教材中的歌曲《中國,中國,我愛你》)。問:剛才的歌曲好聽嗎?你還想聽什麼歌曲?(學生點歌)。好!等一會同學們自己點播。接着播放學生錄製一句英語"同學們,大家好!歡迎您的到來",猜猜看,誰説的?(學生回答:***)讓學生產生好奇性。聽了剛才的歌曲和***的一段英語,你想説點什麼?想知道點什麼?同學們發言,提出一些問題,如:"我也想在電腦上聽歌。""我想知道***的聲音是怎麼錄進去的。"等等。很好,我也想知道這些。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學習"聲音的播放和錄製".好嗎?板書課題:聲音的播放和錄製此環節設計目的是創設美好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巧妙地讓學生提出學習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情景中主動、積極地接受任務。

(二)播放聲音問:你在家裏是用什麼來聽歌的?(錄音機,教師拿出實物錄音機),電腦上的錄音機在那裏呢?讓學生找到後回答。板書:打開錄音機:"開始"—"程序"—"附件"—"娛樂"—"錄音機" .學生打開錄音機後觀察上面的按鈕和菜單,教師出示錄音機按鈕的圖片,讓學生比較。下面同學們可以聽音樂了,音樂在"教師機—D盤—流行歌曲"同學們相互交流,幫助學習有困難同學。此環節設計目的是讓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自己動手,有機結合錄音機的各種操作,以任務驅動的方式查漏補缺,使教學內容合理流動,水到渠成。

(三)錄製聲音有的同學想知道***的聲音是怎麼錄到電腦裏去的,下面我們就來研究聲音的錄製。行嗎?誰願意來先試試看,讓一學生上教師機試錄一段話,("大家好!我是***")。錄好後播放給大家聽。你學會了嗎?你是否也試一下。同學們合作學習,自己錄音。並播放自己的錄音。保存處的聲音在D盤自己的文件夾中。小結,誰來説説聲音是怎樣錄下來的。(板書:"文件"—"新建"—"錄音"按鈕—"停止"按鈕—"另存為")此環節教師則以參與者的身份介入,目的是發揮協作學習的作用。

(四)師:我們還可以對錄製的聲音進行加工,在"效果(S)"菜單中的"提高音量(按25%)(I)"、"降低音量(D)"、"加速(按100%)(N)"、"減速(E)"、"添加回音(A)"、"反向(R)"對所錄製的聲音進行修飾。(演示)將剛才錄製的聲音進行效果處理,並播放。

(五)設置系統聲音學生閲讀第6頁的內容。教師演示,(打開"控制面板"—雙擊"聲音 "圖標—打開"聲音屬性"—在"事件"列表中選擇"啟動Windows"選項—按聲音"瀏覽"按鈕—找到剛保存的一句話聲音文件—選定後按"確定"按鈕—試聽效果—設置好聲音後單擊"確定。同學們合作學習,設置系統聲音。此環節設計目的是讓學生對教材內容有更深刻的學習,培養同學間的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的能力。

(六)小結説一説用"錄音機"錄製聲音的過程。師:打開"錄音機"程序,單擊"錄音"按鈕,進行錄音,結束單擊"停止"按鈕。點擊"播放"按鈕,即可聽到錄製的聲音了。

(七)作業利用錄音機程序錄一段話,並播放、保存,對聲音進行效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