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國小信息技術説課稿範文彙編10篇

欄目: 信息技術 / 發佈於: / 人氣:3.19W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説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信息技術説課稿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國小信息技術説課稿範文彙編10篇

國小信息技術説課稿 篇1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

我是***中心國小的信息技術教師,很榮幸與大家一起交流使用新教材的思路和具體做法。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美化計劃文字》。下面我將圍繞説教材、説教法、説學法和説過程四個方面進行説課。

  一、説教材

《美化計劃文字》是省《信息技術》教材國小版第三冊的第4課。教學對象是國小四年級同學。本課內容是文檔處置知識鋪墊的延伸,也是形成同學“瞭解熟悉——技巧掌握——綜合運用”這一合理知識鏈的必要環節。通過學習,讓同學掌握如何改變字體、字號、顏色、字符等使得文章更加層次分明、重點突出。豐富的文字變化既可以美化畫面,還可以讓人感受理性美的薰陶,尤其是同學在學習了新的一種文字修飾的基本操作要領之後,學習興趣更是被大大激發,學習熱情也空前高漲,表示慾望極其強烈。在此過程中,還可結合美育進行教育。新的教育理念告訴我們,同學的需要就是我們教學的動力。基於此,我設計了這一課時,進一步讓同學掌握WPS的使用,同時培養同學的自我創新能力,進而喚起同學的生活體驗,激發其情感,並使同學受到美的教育。因此這節課是整合美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的文檔處置知識的教學綜合課。

單就內容而言,對已掌握了一定的WPS操作技能的四年級同學來説並不難,而且也是同學非常感興趣的東西,因此在課堂上只需堅持精講多練的原則,重難點知識讓同學通過自身探索、自主實踐或通過互相協作或教師作適當個別指導協助解決。

  二、説教法

本課採用的主要教法有任務驅動法、示範操作法、創設情境法等。

信息技術教學新課程規範提出,知識和技能的傳授應以完成典型任務為主。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通過學習者在一定情境下,藉助其他的協助,利用學習資源,通過意義建構方式獲得的。從而標明:同學是學習的主體,知識獲得的方法是同學去發現,教師的任務是為同學知識的獲得創設情境,引導和協助同學通過意義建構獲得知識,讓同學在意義建構的過程中進行發明。因此,本課採用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主體式教學模式。教學中使同學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地學習,讓課堂洋溢着人文氣息。

  三、説學法

在學習方法上,本課主要讓同學運用嘗試法學習,培養同學自學能力,對於出現的問題,同桌之間相互討論,集思廣益,互相啟發,實現信息與思想的交換,以求得問題的解決和認識的深入,並能鍛鍊同學歸納、分析和表達的能力,培養同學敢説、敢探索的優良品質。

  四、説過程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以和信息技術課程學科特點,結合四年級同學的實際認知水平、已有知識基礎和生活情感,設計本教學流程。

(一)設計理念

1.注重同學興趣的引導,實現教學目標。在本節課中,我注重“因勢利導”,創設情境,提高同學的學習興趣。

2.注重學科整合。更新觀念,踐行新課程,依據大教育觀。本課我整合了美術、信息技術等學科,同時注意了信息技術知識內部的有機整合。

3.講練結合。單就內容而言,對已掌握了一定wps操作技能的四年級同學來説並不難,而且也是同學非常感興趣的內容。因此在教學中堅持精講多練的原則,精講重難點,擠出更多的時間讓同學上機操作,提高技能。

4.改變學習方式,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學習,並且通過多種學習方式(如自主學習、協作學習、自我創新等),獲取信息,掌握操作。

5.分層教學的實施。同學不只有鮮明的個性,而且有差別。一切為了同學,為了同學一切。因此分層教學,照顧同學個體差別,使得每一位同學在教學活動中都能達到自身的“最近發展區”。

6.調動積極因素,促進同學學習。現在的同學一般都有很強的表示欲,在教學中充沛利用同學在實踐中的成績感,讓同學展示自身的學習效果,調動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同學學習。

(二)教學目標與要求

1.掌握修飾文字的字號、字體、字形、顏色以和字符間距離等其他格式的操作方法。

2.通過教師的演示和同學的練習,在掌握文字基本技能的基礎上,能夠使顏色搭配合理、字號大小搭配適當,編排美觀,進而得到美的教育。

3.注重對同學審美的培養;注重同學的個性的發展;繼續培養同學“先選定,後操作”的操作習慣。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

1.文字字體、字號的設置方法;字號的表示方法和大小比較。

2.文字顏色的設置方法。

難點

字符間距的設置方法;通過字體對話框美化文字的方法。

(四)説教學流程

1.放大牴觸,生成問題

首先展示一個未經過文字修飾的排版不合理的文檔,而後以變魔術的方式把這個文檔變成文字修飾過的文檔作品,讓同學評判。同學通過已有生活體驗肯定會發表自身的評價,認識到未經過文字修飾的文檔作品由於缺乏變化而顯得單調、不“美”。最後教師抓住時機提出教學內容:你們想學會讓文章變得漂亮起來的身手嗎?那好這節課我們大家一起來研究、學習如何美化計劃文字。

此環節的設計目的是創設一定的學習情境,調動同學的積極性,又巧妙設計了一個顯而易見的缺憾,利用同學對美好事物的嚮往,激發同學的學習興趣,使同學在情景中主動、積極地接受任務,從而樂學。同時也為後面的教學打下鋪墊。

2.戰略導航,自主建構

本環節分三個層次展開:

第一層次:點擊工具,認識菜單。

我們要想把《課餘計劃》也變得那麼漂亮,就得先認識格式工具欄的各種菜單,尤其是字號、字體、字形、顏色等工具欄的使用。教師一一介紹菜單的作用,介紹時邊演示邊介紹。

本環節我先讓同學熟悉各種文字修飾的方法,積蓄經驗,為培育同學的勝利學習奠定基礎。這一環節的設計體現重視雙基的教學理念。

第二層次:嘗試操作,合作交流。

教師選定一個文件,根據文件的特徵,讓同學提出文字修飾方法,而後同學嘗試自主操作。同學操作完成後,小組合作交流,修改修飾。

教師通過示範性的操作、教學媒體的演示使同學瞭解計算機操作的過程,使靜態的知識動態化,籠統的概念具體化,為創新動機的形成奠定物化的基礎。特別是為同學形成操作戰略提供協助。

第三層次:分步跟練,嘗試使用

推選同學作品,師生一起評點,各自修改。

1.美化標題:選中標題文字,設置其字號為“一號”。字體為“華文彩雲”還有顏色設置為“綠色”。同學也可以根據自身的審美觀進行文字修飾。

2.正文讓同學嘗試解決問題。

集體探究,提出修飾的最佳方案。教師組織同學操作。同學操作中教師巡視,並進行個別輔導。

實踐操作是信息技術教育中的重要內容,也是培養同學創新能力的前提,在整個課堂結構中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同學進行上機操作,提高操作能力。同時,學習環境是學習者可以在其中進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學習的場所。在以同學為中心思想指導下,我的設計偏重學習的設計,讓同學有更多的主動與自由。

3.提升技能,合作探究

選定一篇未修飾、編排的文章,讓同學嘗試解決。遇到問題,同學自主探索,合作解決。

(根據電腦教學的實際情況,一般都是同學幾人一組,合用一台電腦,這就要求同學自覺地學會與人合作。在與同伴合作的過程中,和時發現他人的優點,同時鼓勵同學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多向其它同學去學習。讓同學充沛運用自身的智慧來解決新問題。)

4.梳理經驗,達成自構

協助同學輸理知識,歸納總結。

讓同學互相説説是怎樣給《課餘計劃》“化裝”的。

5.課外延伸,整合學習

選定自身的一篇作文,進行文字修飾,文章編排,然後打印,交給家長評價。

國小信息技術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初識“畫圖”窗口》是國小信息技術教材四年級(下冊)的內容。它是教材關於畫圖知識的初步認識,貫穿着以後整個的畫圖知識教學,是學生能夠順利、快捷操作使用畫圖的基礎。本課主要介紹了啟動、退出“畫圖”程序的方法和了解“畫圖”窗口的組成及初步認識繪圖工具箱。通過欣賞高年級學生的優秀作品,使他們明白用計算機畫圖,既不用紙和筆,也不用任何顏料。從而激發學生利用計算機畫圖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設計這一課時,除了對課本知識的學習外,還要培養學生的正確審美情趣,開闊學生的眼界,激發學生敢於動手操作,自我創新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從內容上講,本課的知識點相對不難,因此在課堂上只需堅持精講多練的原則。

二、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實施“講練法”模式,使學生認識、理解、掌握畫圖軟件的作用。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動手和創新能力。

情感目標:讓學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勵,在不斷嘗試中激發求知慾,在不斷摸索中陶冶情操。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熟練掌握啟動和退出“畫圖”窗口的操作方法及窗口特有的組成。

難點:認識工具箱中各類工具的用法。

四、教法闡述

本課採用的主要教學方法有“任務驅動法”、“創設情境法”等。

通過學生已經受過的美術教育和信息技術教育,創設一個電子畫展,利用創設情境教學法創設情境。設置一個個任務,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自己動手,有機結合畫圖的各種工具,以任務驅動的方式,教學內容合理流動,水到渠成。教學中,啟發、誘導貫穿始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注意調節課堂教學氣氛,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愉快學習。使課堂能在生動、有趣、高效中進行。

五、學法指導

為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配合上述教法。引導學生採用找一找,想一想,説一説,畫一畫,練一練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以練為主,通過學生自身的實踐——動腦動手來學習新知。

六、教學過程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以及信息技術課程學科特點,(教案 ) 結合四年級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設計教學流程如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二)任務驅動,自學討論

(三)實踐操作,體驗成功

(四)歸納總結

具體闡述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首先展示一個美麗的電子畫展情境,展示的是一些色彩較為簡易的作品。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感受發表評價,認識到電子畫展中的作品是多麼的豐富多彩。這時教師抓住時機提出任務:喜歡這些漂亮的圖畫嗎?打開課本,你會知道從哪可以打開畫圖程序。利用這種方法引導學生自讀教材。

此環節的目的是創設美好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提出明確的任務,利用學生對美好事物的嚮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情景中主動、積極地接受任務,並帶着問題去學。

(二)任務驅動,自學討論

在創設了情境,明確了學習任務後,讓學生帶着問題,一步步的在實踐中摸索,來獲取新知。在此我主要設計了三種學習方法:1、自讀教材2、同學間互相討論3、教師巡迴指導。

這一環節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在不斷的嘗試中得到新知。學生把教材、同學、老師都作為學習的幫助者,讓學生明白獲得知識的途徑有各種各樣的。

(三)實踐操作,體驗成功

學生在掌握了新的技能之後,就有一種躍躍傾欲試的慾望,這時教師應把握時機,讓學生利用所學展開想象,創作一幅自己的作品,學生練習時教師巡迴指導,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四)歸納總結

下課前五分鐘,總結這節課的所學內容,教師可以用“這一節課,我學會了……”這樣的形式讓學生總結。

七、設計理念

在設計這節課的時候,我注重體現以下幾個思想:

1、學科整合的問題。本課整合了美術、信息技術兩大學科,在一定程度上強調了教師的講授作用與引導、啟發作用。

2、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並且通過多種學習方式,獲取信息,掌握操作。

3、情景與任務驅動的融合。在每一個任務拋出的時候,都創設了適當的情景,以此讓學生不知不覺在情景中積極主動地接受任務。

國小信息技術説課稿 篇3

課題:即時通信真便捷

教學目標:

1.熟悉用即時通信軟件交流的過程;

2.瞭解網絡即時通信的特點;

3.體驗即時交流的魅力。

教學重點:熟悉用即時通信軟件交流的過程

教學難點:瞭解網絡即時通信的特點

教學準備:

1.調試每台計算機。

2.打開計算機並由教師機控制。

3.由各組組長帶隊有秩序地進電腦室。

第一課時

一、導語引入。

二、進行新課。

(一)申請賬號

1.雙擊桌面上的POPO快捷鍵,啟動

2.打開申請賬號的對話框;

3.輸入自己的賬號名稱及個人資料等信息;

4.根據窗口中的提示繼續操作。

(二)添加好友

1.教師演示、講解:

2.向周圍同學詢問他們申請到的popo賬號;

3.打開用於添加好友的對話框;

4.輸入一個聯繫人的賬號並添加為好友;

5.繼續添加好友。

學生實際操作。

(三)收發信息

1.打開對話窗口;

2.輸入併發送信息;

3.打開表情框,插入需要的表情符號;

4.輸入其他表情符號或文字信息併發送;

(四)傳送文件

1.打開“發送文件”對話框;

2.選定要發送的文件,提交發送申請;

接收好友發來的文件

1.接受發送申請,打開“保存”對話框;

2.選定合適的文件夾,開始接收文件。

(五)共享網絡資源

1.搜索感興趣的圖片;

2.查看並複製圖片的網址;

3.設置“網絡資源”;

4.發送信息,觀察對話窗中出現的圖片。

(六)練一練:

(七)總結

1.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

2.生答,師訂正。

板書設計

第十二課 即時通信真便捷

一、申請賬號

二、添加好友

三、收發信息

四、傳送文件

五、共享網絡資源

國小信息技術説課稿 篇4

説教材:

《圖形修改》是江蘇省國小信息技術教材中的一課。本課屬於圖形處理中的重要內容,既複習了工具的使用,圖形的着色,又為圖形的製作學習作了鋪墊。本課介紹了使用“橡皮”、“裁剪”、“選定”和“放大鏡”等繪圖工具來修改圖形的方法。我個人認為本課教材內容相對比較陳舊,很難適應學生學習實際的需要。所以我對教材進行了再度開發。

我的教學目標是:

知識目標:

掌握使用“橡皮”、“裁剪”、“選定”和“放大鏡”等繪圖工具來修改圖形的方法。

能力目標:

以具體的任務為外驅力,通過學生個體的自主探究和相互間的協作學習來提高主體的自主學習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自主學習、協作學習和口頭表達能力。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精益求精的好習慣;滲透環保意識。審美意識

教學重點:

1使用修改工具時要注意設置的背景色與畫圖區內的背景顏色是否相一致。

2使用放大鏡工具修改圖形的細微之處。

教學難點:

1懂得對不同的圖形選擇適當的修改方法。

説學生:

四年級國小生有特定的心理特徵:好玩、好問、好奇,他們對理論性強的知識點不易理解,對具體的操作較容易接受,對通俗易懂的語言比較容易理解。在這之前,他們已經學會 “畫圖”軟件裏的一些基本繪圖工具,並能自己畫出一些簡單的圖案來。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時,注意教學的趣味性、可操作性,以便充分培養、發揮學生的自學能力,以學生的自學、互助為主。鼓勵學生主動探究,讓學生感受到樂趣和成功的喜悦。

説教法:

“教必有法,而教無定法”,只要方法恰當,才會有效。基於以上思考,我主要擬採用情境教學法和任務驅動法等,以解決生活模擬情境為線索,融入到本課知識點教學中,利用建構主義的理論,創建學習環境,讓學生在問題解決中學習。

説學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最有價值的知識就是關於方法和能力的知識。這堂課我主要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培養協作交流的習慣。提供多層面的自主學習方式,方式有:1知識遷移,2藉助教材,3藉助學習課件,4請教他人。同時協作交流時要求學生學會傾聽,學會期待。

説媒體:

蘇亞星教學網、flash課件和需要修改的圖片

説過程

一、情境導入、提示課題

同學們,上次我們精心設計了一幢大樓,多漂亮啊!(課件展示)可是有同學卻總是喜歡對着牆踢球,在牆上亂塗,慢慢地出現了許多污點,漂不漂亮了?工人叔叔那麼辛苦,卻被弄髒了,現在我們可以怎麼辦呢?

今天,就讓我們當一回美容師,把這些小污點去掉,幫教學樓找回原來的亮麗色彩!好不好!

提示課題:圖形的修改。

此環節設計目的是創設美好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巧妙設計了一個顯而易見的缺憾,利用學生對美好事物的嚮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情景中主動、積極地接受任務,從而樂學。

二、提出任務,激發興趣

1打開有大污點的大樓圖。尋問學生,你打算怎麼把污點去掉呢?由於以前學過初步的橡皮擦除知識,學生自然會知道使用橡皮工具。

2肯定學生的回答,讓學生思考,污點這麼大,擦起來了肯定要很多時間,有沒有簡單一點的方法呢?猜一猜可以用工具欄中的哪個工具,自主探究兩分鐘。

下面的教學,我預先設計了兩套教學方案:

方案一:如果有部分學生能探究出方法,我將讓學生概括出操作的步驟,最後,我用課件呈現出對學生方法的歸納。(顯示步驟)

如果沒有學生能探究出,我將進行下一個方案,總之,我儘可能地擴大學生的探究視野,讓學生成為一個發現者,而非執行者,基於我個人的教學經驗,我將着重於第二個方案的介紹。

方案二:

小組進行合作探究,合作之前提出要求:

1個人依靠老師提供的學習步驟探究三分鐘。

2兩分鐘後,需要幫助的同學舉手

3會了的同學當小老師,去幫助舉手的同學

教師巡迴指導幫助分工,並對學習小組中出現的偏差隨時予以糾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學習者、協作者的身份加入到各學習小組中。

設計意圖:小組協作是新課程所提倡的一種方法,但我覺得還有一個怎麼用的問題,從某種程度上來説,它與自主學習存在着矛盾。比如:有的同學他雖然不會,但是他不希望馬上有人來教他,而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獲得技能或知識。所以我先讓學生探究兩分鐘,需要幫助再請教別人。

(課件)第一種方法:

1選中“選定”工具。

2在污點外拖動出需要去除圖形多餘部分的一個長方形區域

3單擊“編輯(E)”菜單中的“清除選定區域(L)”命令

4用“噴塗”工具塗色

第二種方法:

1選中“裁剪”工具。

2在污點外拖動出需要去除圖形多餘部分的一個不規則的區域

3單擊“編輯(E)”菜單中的“清除選定區域(L)”命令

4用“噴塗”工具塗色

探究完學生彙報交流,説一説你選擇了哪一種方法,為什麼選擇它。通過這一環節,學生可以知道根據不同的圖形選擇合適的方法。從而尊重學生的個性。

三、設置懸念,學習重點

1老師看了同學們這麼愛乾淨,幫助樓房去除污點,我也忍不住要試一試了。屏幕廣播,擦除污點,擦除之前,先使背景色和畫圖區的背景顏色一致,然後擦除。學生會驚訝於我不需要塗色就可以修改圖形。本環節通過設置認知上的衝突,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繼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細心的同學會發現我在擦除之前使背景色和畫圖區的背景顏色一致,於是他們通過觀察就解決了問題。如果沒有同學找出辦法,我將再演示一遍,同時提醒他們仔細觀察,培養他們仔細觀察的習慣。

2讓學生來説一説先使背景色和畫圖區的背景顏色一致的好處。讓他們從心理需要,把這一重點知識融入到他們的知識體系和行動中。

四、練習鞏固、體驗樂趣

提供給學生多個需要擦除污點的圖片,自己選擇喜歡的方法(橡皮、選定、裁剪)進行修改

告訴學生,現在就讓我們當一回美容師吧!

五、創設情境,引導學習放大鏡工具。

1污點消失了,小明卻發現還是有同學在牆上玩耍,他心裏很着急,但他是個聰明的孩子,於是他設計了一個環保標誌,來提醒大家,可他塗上顏色後,卻發現怎麼塗都只能塗三種顏色,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呢?有沒有同學來幫助他。在教彩色世界時,學生就會發現如果不封閉圖形填充的顏色就會外溢。學生就會自然而然地説有地方沒封閉。那麼在哪裏呢?圖形太小,我們可以怎麼把它放大呢?學生就會就會想到放大鏡工具,怎麼用放大鏡工具來修改圖形呢?

2小組合作探究,要求如第二環節。

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創設問題情景,在已有知識技能的同時,將新舊知識經驗形成整體一貫的知識體系。

3彙報方法。學生總結得出步驟。

六、設計環保標誌並評價,拓展延伸

1如果你是小明,你想用什麼環保標誌來提醒大家呢?小組交流,個人獨立完成。

信息技術教學的目標不僅是讓學生學會使用技術,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運用技術進行創作,感受信息文化。

2完成後評價交流。

a在小組中對作品進行自評,説一説自己為什麼這麼做,然後進行互評,講一講哪些方面需要改進,接着根據你認為合理的意見進行修改。完成好後組長組織推薦作品向全班同學展示。

b教師對作品充分肯定,告訴學生,同學們設計的環保標誌都很優秀。我將把這些作品上傳到網絡上,爭取更多的人的意見,讓更多的人來欣賞、評價。

設計意圖:基於網絡的.開放性、互動性,評價的方式多元化,從狹隘走向廣闊,傳統的評價侷限於課堂,我這裏的評價既多樣化,又結合了計算機的特點提出網絡評價,拓展了評價的時空,同時進一步增強了學生的網絡意識。

七、小結

1拿着你設計的環保標誌,你會對在牆邊玩耍的同學説些什麼呢?在這裏整合語文學科。讓學生進行語言交際的訓練,並滲透環保意識。

2這一課,你都學會了什麼本領,在今後的生活中,你將如何用這些本領呢?

讓學生把學會的知識通用到生活中去,與生活經驗相聯繫,體現了信息技術的實用性。

説小結:

在設計本堂課中,我用了以下幾個思想:

1課程整合,本課整合了語文、信息技術和思想品德(環保教育)三大學科,同時注意了信息技術教育知識的內部整合。

2情景與任務驅動的融合。在每一個任務拋出的時候,都創設了情境,而所有的情境都圍繞着環保這一主題,從污點到環保標誌的設計,既解決了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又學到了知識與技能。

3拓寬評價方法,我引入了網絡評價,體現了網絡的優勢。

4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並且通過多種學習方式(如自主學習、協作學習、自我創新等),獲取信息,掌握操作。

國小信息技術説課稿 篇5

一、教學目標:

1、掌握PowerPoint新建相冊的方法;

2、學會編輯相冊的技能。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掌握PowerPoint新建相冊的方法;

2、學會編輯相冊的技能。

三、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PowerPoint軟件中的相冊實際上就是含有多張圖片的演示文稿。使用PowerPoint軟件的新建相冊功能,可以快捷地將大量圖片一次性插入演示文稿中,並且方便進行統一的管理和加工。

本節課中,我們就來製作一個展示踏青照片的相冊吧!

(二)新課教學

(一)、新建展示踏青照片的相冊。

(1)啟動PowerPoint軟件,新建演示文稿;

(2)單擊插入中插圖上的相冊的上半部分;

(3)在彈出的相冊對話框中,單擊文件磁盤;

(4)選擇素材,單擊插入;

(5)返回相冊對話框,單擊創建;

(6)演示文稿的幻燈片頁數自動增加,每一張幻燈片的頁面上顯示一張所選的圖片。

(二)、編輯相冊,對圖片的顯示方式進行調整

(1)單擊插入→插圖→相冊→編輯相冊;

(2)在彈出的編輯相冊對話框中,選擇其中的4張圖片;

(3)在相冊中的圖片列表中圖片名稱分組顯示,單擊相框形狀的下拉,選擇複雜框架,黑色,單擊黑色按鈕;

(4)幻燈片頁面上的圖片佈局和相框形狀發生了相應的變化。

(三)、保存文件,關閉PowerPoint軟件

單擊Office按鈕→保存,單擊PowerPoint軟件界面右上角關閉按鈕,關閉PowerPoint軟件。

國小信息技術説課稿 篇6

一、説教材:

本課是針對新課標信息教材第三冊(五年級)其中一課《小丑變臉》設計的拓展延伸訓練課,原課主要是對photoshop的多邊形套索工具的學習,本課將通過對3種套索工具的學習和功能比較,再合理使用相應的工具進行創作,完成將自己的頭像移動到明星的身上,自己也來做一次明星。

二、説目標:

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特制定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目標:1.複習套索工具,探索三種套索工具的用途和優劣。

技能目標:2.能以自己的頭像製作大明星照片

情感目標:3.激勵學生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學習,自強不息。

重點:探索三種套索工具,以自己的頭像製作大明星照片。

難點:學生收集自己喜愛的明星照片。

三、説過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學們你有自己喜愛的明星嗎?給大家説説。(展示自己喜愛的明星圖片)

[鼓勵學生大聲的喊出來:“我愛XXX”,這樣可以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同時也可以更好的營造情景,彷彿真的是明星來了一樣。]

老師也喜歡明星,還收集了不少呢,咱們一起來看看。

(課件展示明星照)

[展示時可以問問,“你認識嗎?”以此談話,讓自己也融入學生的追星夢中去。]

認識我嗎?其實我也是大明星嘞!不信就看看。

(課件播放修改後的與明星的合影照)

[修改後的老師和明星的合影照令課堂頓時趣味橫生。]

二.探索套索工具的“祕密”

1、引入套索工具

瞧瞧,老師不就是一個大明星嗎?怪了?老師怎麼成大明星了呢?誰知道這是怎麼回事?知道是用什麼變的嗎?對了PHOTOSHOP!那老師是用的哪個工具你們看得出來嗎?正是我們熟悉的套索工具!

2、啟動photoshop7.0,找到套索工具。

3、三種套索工具,到底哪個最好用呢?請大家打開一張明星圖片,大膽的去試一試套索工具的妙用吧!

(學生自主探索三種工具的優劣,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師巡視,提示引導並瞭解學情。)

[大膽的嘗試和探索,可以將孩子對未知領域的興趣最大限度的激發出來,同時也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注意:只需要試出3種套索工具的區別即可,不用盡善盡美)比一比,看看誰最先試完,誰就是我們班的大明星——智多星!

4、交流探究3種套索工具的優劣點。

[小組探究或全班交流都可以很好的讓孩子總結出自己嘗試的發現的問題和新知識]

5、總結三種套索工具的優劣和使用範圍。

6、現在大家掌握了套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就可以準備變明星了!

三、學習使用套索工具修改圖片,把自己變成大明星。

1、選擇套索工具,選中頭像。

2、複製頭像。

3、粘貼頭像到明星照片上。

4、選擇“編輯”裏的“自由變換”工具改變頭像的大小和角度。

5、點回車確定。

我們大可將自己變成大明星,你願意嗎?咱們一起來比比看那個組的同學最先變成大明星!有信心嗎?!

(想一邊做一邊聽歌嗎?聽誰的?)

[講解步驟,根據學生學情,將選擇講解詳細或者粗略,這樣可以更好的既保證學生掌握知識點,又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

(三).學生完成範例.教師個別指導。

三.全班交流心得及作品。

1、展示

抽取有代表性的和創意性的兩類作品展示,激發學生大膽創新的意識,同時鼓勵學生,建立自學自悟的信心。

2、評價

評價採用屏幕監視進行廣播的方式進行,以生生評價為主,師生評價為輔,好的作品予以獎勵,授予“super star”勛章,不夠理想的作品,以發展的眼光評價,由學習夥伴提出委婉的建議(大家説説這幅圖怎麼稍微處理一下,可以變得更美觀?)

四.總結。

今天同學們過足了明星癮,但是這只是在利用電腦技術成了明星,課後可別隨意去修改別人的照片,那可是會侵犯別人的肖像權的哦!

[對孩子就肖像權問題進行適當的提醒,可以讓孩子用更謹慎的態度對待科學技術,同時也讓孩子從學知識的同時也學習了法律]

如果真想長大後成為明星,那麼現在我們就要努力學習了,只要你肯付出,你就是自己生活的主人,你就是自己人生的明星!

[激發學生對未來對夢想的追求和渴望,使學生懂得做人的道理]

四、説板書:

本課的重點是探究三種套索工具的不同、優劣,然後根據具體情況再決定採用哪種工具,根據這種情況,我採用了一個小小的圖表形式,顯得簡潔明瞭,而且重點突出。學生一目瞭然,理解起來也很輕鬆。

五、課後反思

這節課,總的説來還是比較成功,閃光點處處可見:

1、教學設計新穎,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學生學習興趣高漲,主觀能動性強,學起來積極,老師教起來就輕鬆,一開課便深深吸引了孩子的興趣和注意,正所謂“好的開始便是成功的一半”,雖然上課的時候是下午將近放學,但是在有趣的內容激發下,學生們情緒高漲,效率頗高。

2、教學重難點把握得當,知識點突出。通過簡明扼要的板書和課件演示,將本不容易的三種套索工具比較運用學得很靈活,深入淺出,學生很容易理解並運用到實踐中去。

3、教學方法合理,學生在重點學習,難點突破上循序漸進,掌握很快。

4、各種評價運用合理,相得益彰,師生評價,生師評價,生生評價,小組評價,學生敢説會説,同時也樂於接受同學的表揚和建議。

5、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不管是三種工具功能的對比探索,還是個性化作品的評價問題都在孩子們的精彩回答中體現。

6、信息課本身比較容易導致學生分神幹不相干的事情,如遊戲、上網等。於是平常教學中,老師們都極力採用控制學生屏幕等手段來避免這個情況。但是這堂課的任務活動中,學生積極探索,沒有分心。一方面,任務激勵的方式讓學生積極面對任務,如教學時説“誰完成的又快又好,誰就是我們班的超級明星,將授予‘智多星勛章’”,這些語言都可以讓學生積極參與,無暇他顧。

有得難免有失,這堂課也有不足之處:

1、本課教學對象是五年級的學生,語言上的一些表揚和鼓勵應該可以很好的激勵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但是在上課時,中年級比較常用的手段——鼓掌,顯得用得稍多,評價方式或者鼓勵方式都可以更豐富多彩一點,同時流於表面的鼓勵只能是無根之草,孩子們喜歡的是老師和同學們真正看到他的長處和成功之處。

2、在對學生評價的過程中,因為時間緊迫,沒能完成對每個小組代表作的評價,只是對突出的2-3個小組的作品進行了點評。

3、教學中,除了小助手的幫助以外,老師應當更多的關注各個層次的學生,儘量讓學得快的學生吃得飽,讓學得慢的學生吃得下,好消化。

4、對教學中的生成性問題把握不太好,學生能力的長足發展對教師的教學機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學是一門殘缺的藝術,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間完美,只有在一點一滴中去淬鍊。

國小信息技術説課稿 篇7

各位老師,大家下午好!我是來自瑞安莘塍六小的***,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走進計算機》,拿到課題,我在想,這節課有什麼,我要怎樣教,才能讓學生學完會覺得有價值。接下來我將闡述我對本節課的設計思路,望得到在座老師的多多指導。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這堂課講的是什麼?《走進計算機》是浙江攝影出版社國小信息技術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1課的內容。它是六年級的開篇之作,介紹了計算機硬件方面的一些知識和計算機的工作流程。那麼,對於我所合作的國小生而言,是不是可以跳過這些純理論知識的學習呢?答案是“NO”,因為信息技術教學不僅僅是技術上的 Enjoy,如果沒有理論知識的學習,那麼學生對於計算機的成果和應用,就是隻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在繼學生各種軟件學習之後,本節課的理論學習就開啟了他們對計算機綜合認識的大門,它不僅是知識鏈上的一個轉折點,更是在整個計算機學習中起到了一個脊樑骨的重要作用。

面對如此重要的教學內容,我又要和一羣怎樣的學生合作呢?六年級的學生有自己的想法,性格上開始叛逆,不喜歡聽老師長篇大論的講授,喜歡自己動手去嘗試。他們在接觸了兩年的軟件學習後,初遇較為枯燥的理論知識,這時候,尋求創造性的叛逆與力求穩定性的枯燥開始碰撞,又會造就怎樣的課堂,它將值得我們去期待!

(一)教學目標

在這樣的期待下,我唯一可以確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爭取達到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本節課的學習)

1.瞭解計算機內部的硬件組成及基本功能。

2.瞭解計算機最基本的工作流程及各設備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計算機硬件的認識,掌握計算機基本的工作流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計算機的強大能力,體驗自主探索的快樂。

(二)重點難點

根據以上教材分析和教學目標,毋庸置疑,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計算機內部主要硬件的功能。

由於國小階段的學生對具體形象的事物更容易接受,而難於理解抽象的知識,所以我將“計算機的工作流程” 確定為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二、教法學法

基於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我又該通過什麼樣的方式來支持學生?我將“創設情境法”和“任務驅動法”作為課堂的中心軸;建構主義認為學生才是課堂真正的主人,教師只是起到了一個支持者的作用,所以,我提倡學生以自主探究的方式去獲得知識的建構。

三、教學過程

那麼,怎樣的課堂設計,才能讓學生在樂中學,化枯燥為愉悦。我將圍繞一個“趣”字來展開,以聞趣、探趣、悟趣、疑趣的方式逐步推進課堂教學,以此來分散教學重難點,支持學生主動愉悦地去獲得知識。

基於教學內容的理論性,我將結合學生的對卡通人物的喜愛,將每種硬件的特性融入卡通形象,成為各個主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徵,以此來導入一個“瞧,這英雄一家子!”為主題的故事情境。課前將學生分為8人一組,每組分到“CPU、風扇、內存、硬盤、主板”一組計算機硬件(cpu被風扇虛蓋,不同顏色的內存條,標籤貼紙,提前擺放在桌上)。

1)聞趣

課堂伊始,以圖片自我介紹的形式,呈現這一家子的成員性格特徵和能力,除了培養學生慢慢進入課堂的情緒,也通過具體形象的事物引起興趣,喚起探究欲。

比如,我是迷糊小妹,我喜歡打扮,我的記憶力很不錯,但是因為我很迷糊,記住的時間很短暫,但是我很努力喔!不過不怕,我有一個精明能幹的姐姐,她記憶力超羣,過目不忘,記住了就不會忘喔,而且能記住很多東西,嘿嘿,自戀一下,我也是家裏的好幫手!我有一個細心又負責的媽咪,我們都很喜歡和她談心,她把我們每個人緊密的連在了一起,照顧我們的點點滴滴,承擔了整個家庭的大小事務。當然,不可不提的是我們的英雄爹地,它是我們家的主心骨,睿智的頭腦,快速的反應力、敏鋭的判斷力和果斷的行動力,讓我們離不了他,對他深深地崇拜着……英雄的身邊總是有個得力忠心的助手,老爹也不例外,隨從小風總是如影隨形地跟在老爹身邊,為他排憂解難。當然,我們還有很多親朋好友,我們一起團結合作,共同努力,解決問題,創造奇蹟。這一家子處於一箇中心地位的重要作用,將各個分離的部落連成一個整體,傳遞消息,處理問題,久而久之得了英雄之家的美名。

教師引出這麼有意思的一家子後,自然過渡到信息技術課堂上,也有這樣不可或缺的英雄之家,你知道他們是誰嗎?這樣就自然而然地進入探趣環節。

2)探趣

教師提示可以根據卡通的性格能力,參考書本的講解和網上搜索,找到桌上與人物相對應的硬件一家子。小組分工合作,組員自己確定角色,重點查找角色相對應的硬件,通過查找,能明確該硬件的名稱和作用,再與角色進行比較,看是否符合。組員用標籤記錄硬件名稱貼在該硬件上,並以簡要的方式在記事本中記錄該硬件的作用。

這一環節,提前準備了一些顏色不一的內存,讓風扇虛蓋着CPU,設置小小的難度,考驗學生的觀察力和對知識掌握的準確度。

通過本環節,學生能根據實物,初步感知硬件設備,明確其對應的名稱和功能,帶着一種興趣和可能性去發現,去證明自己的想法。教師分小組請學生分享自己的猜想過程經歷和結果後,做一個引導解釋。

當學生認為自己都掌握而驕傲自滿的時候,教師拋出問題“那他們又是怎樣緊密相連,團結合作的?”有一句話是這樣説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但是,由於場地、時間和設備的限制,我們先來借鑑一下別人的經驗,研究他們的展示,取得自己的真經!

學生視頻觀看主機的組裝,瞭解分離的個體是如何構成一個整體,承載了計算機的運行。

英雄一家子中,每個人既是獨立的個體,又是家庭中必不可缺的成員。這些硬件也如此,既各自獨立又互相依存,誰生病了,找上一個替補就可以,不需要整個更換。

3)悟趣

當課堂推進到這裏的時候,是否已經進入結束階段了呢?不,教師馬上引領學生進入情境中,以“英雄總是要去解決問題,那這些問題他們又是如何獲得,任務又是如何成功解決的?”的問題帶出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的幫助,完成計算機的工作流程。

俗話説,眾人拾柴火焰高,這就需要藉助親朋好友的幫忙!

情境中,有專門收集情報小隊,有專門分佈信息部門,他們分工合作,以英雄之家為中心,展開任務,解決問題。請學生聯想,我們內部硬件之家的親朋好友在哪兒,他們是誰,又是進行怎樣的分工合作,展開任務的?請舉例説明!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主動去探究,嘗試去發現計算機的基本工作流程:輸入設備——主機(各部件的通力合作)——輸出設備。

4)疑趣

瞭解了計算機的硬件和基本工作流程,可以説,課堂進行到這裏,學生已經掌握本節課的知識點。但是,社會在飛速發展,我們的思維和行動力也要緊跟時代的步伐,教師再把學生拉回課堂,在基本知識點清楚地基礎上,拋出問題“現在的電腦,越來越薄,越來越小,看看我們的筆記本、上網本、IPad,你能找着他們的情報收集和信息分佈部分嗎,他們的內部硬件之家在哪兒?你知道他們和台式電腦有哪些異曲同工之處?”

為什麼要設計這個環節,因為我考慮到,課堂的實物都不是社會上流行的趨勢,經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可能對學習的知識存在一個定勢思維,為了拓寬相聯繫的知識面,引入流行元素,在變化中找到不變,能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結束語:

本節課圍繞趣字,通過聞趣、探趣、悟趣、疑趣四個環節來展開教學,化抽象的理論知識為具體形象的卡通人物,學生能通過感知、對比、聯繫來驗證猜想,形象地理解硬件的作用,感悟基本的工作流程。

國小信息技術説課稿 篇8

説教材

《填色》國小信息技術三年級第二單元“電腦小畫家”第二課內容。主要是面向三年級初學電腦繪圖軟件"WINDOWS畫筆"的學生。它是教材關於畫圖知識鋪墊的延伸,並且貫穿着以後整個的畫圖知識教學,是學生能夠順利、快捷操作使用畫圖的基礎之一,也是形成學生“瞭解熟悉——技巧掌握——綜合運用”這一合理知識鏈的必要環節。教材目的是讓學生學會置換前景色、背景色和掌握對封閉圖形進行彩色處理的方法,重點是掌握利用WINDOWS畫筆裏面的“前背景色”、“噴槍”、“刷子”、“取色”等工具對封閉圖形進行色彩填充、處理的方法。

説學生

國小三年級學生在受到美術教育後對色彩是最感興趣的,它藴涵了許多感性和理性的內容,如黃色象徵寧靜,綠色代表生命,藍色象徵高尚等,豐富的色彩既可以美化畫面,還可以讓人感受理性美的薰陶,尤其是三年級學生在剛學習了電腦繪畫的這一另外一種繪畫方式之後,學習興趣更是被大大激發,學習熱情高漲,表現慾望也極其強烈。

説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讓學生熟悉畫圖功能的操作,瞭解利用IE瀏覽器和學習交流中心獲取幫助,掌握對圖形進行彩色處理的方法。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如何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

培養學生自我探索、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自我創新、團體協作的能力。

情感目標:讓學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勵,體驗成功,在不斷嘗試中激發求知慾,在不斷摸索中陶冶情操。

説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通過網絡環境下的研究性學習活動,掌握對封閉圖形進行彩色處理的方法。

難點:色彩搭配豐富內涵的理解、體驗與表現。

説教法

我設計《填色》這一課,利用色彩搭配豐富內涵及表現,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自我創新能力,進而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其情感,讓學生遨遊在多姿多彩的彩色世界裏面,體驗感受美麗的色彩不僅有自然景色,還有人性的美德,從而使學生受到美的教育。因此這節課注意到學科整合性問題。 本課是基於網絡環境下整合美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和思想品德三大學科,同時也是的畫圖知識教學提高課。

根據《新課標》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精神,和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本課主要採用教學方法有“任務驅動法”、“創設情境法”、“開放式教學法”,開放式教學法是英國作家尼爾提出的理論,在教學理論中培養學生自主、自信、團結的理念。

在教學中,啟發、誘導貫穿始終,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注意調節課堂教學氣氛,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使課堂能在生動、有趣、高效中進行。

説學法

《新課標》提出了讓學生在自主中學習,在合作中學習,在探究中學習新型學習方式。因此,本課教給學生的學法是“明確任務——探究新知——合作操練”。我教學過程中,通過巧妙設計,讓學生明確一個個任務後通過課堂自由討論、相互合作、實際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學習,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實現知識的掌握、傳遞、和融合。

説教學環境

分硬件環境和軟件環境,硬件環境是多媒體電腦室,軟件環境是製作畫圖站(網址:http://huatu.c,提供優秀作品、音頻、視頻、文字等方面的技術幫助以及部分素材、作品上傳、學習交流等)

説教學過程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以及信息技術課程學科特點,結合三年級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和生活情感,整個教學流程如下:

下面具體闡述一下:

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首先展示一個美麗的電子畫展情境(可用FLASH模擬一個場景),接着出示電子畫展中未填色的作品,問學生:“同學們,你們喜歡哪一幅圖畫,你們覺得哪一幅圖畫漂亮呢?”,學生通過已有生活體驗肯定會發表自己的評價,認識到電子畫展中未塗色的作品由於缺乏色彩而顯得單調、不“美”。最後教師抓住時機提出任務:自己選擇圖畫塗色,要求注意色彩的搭配。

此環節設計目的是創設美好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巧妙設計了一個顯而易見的缺憾,利用學生對美好事物的嚮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情景中主動、積極地接受任務,從而樂學。同時複習已經掌握的操作技巧,為後面的教學打下鋪墊。

操作感知,探究新知

本環節分兩個層次展開:第一層次, 首先教師明確任務,學生學會了填色;接下來學生選擇圖畫練習填色,教師巡迴指導色彩搭配;最後交流評價學生作品,教師肯定學生的成績,小結過渡。

第二層次,首先教師指出畫面內容的不豐富性,結合學生已受過的德育教育,集體討論,引導拓展給圖片填色的意義——充滿美麗的色彩的繪畫會不僅能讓人賞心悦目還能陶冶人性的美德情操;接下來制定整合美育、德育和信息技術教育的目標任務:自我創作一幅體現各種色彩搭配的圖畫。來進行課堂比賽,優勝者獎品鼓勵。要求對於畫面設計(如內容、顏色搭配等)可利用小組協作方式來解決。遇到技術問題可通過頁解決(提供網址:http://huatu.c )。進行比賽,優勝者發獎品;接下來學生自我創作,教師巡迴指導。(為照顧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採用分層教學:操作技能比較熟練者為A組,操作基礎薄弱者為B組,A組學生可讓其充分自主學習,B組學生可請A組學生當小老師來指導和教師適當進行個別指導。);最後集體討論交流、評價,優勝者發放獎品。

該環節是課堂重點部分,因此,首先我以任務驅動的方式來整合美術、思想品德和信息技術三大學科。任務是課堂的"導火索",教師通過課程整合後的優點,明確一個個任務,激發學生的創作慾望,從而促使學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學習和團體協作、自我創新,達到掌握操作和使用的目的。接下來是分層教學的運用,使得全體學生得到發展,提高自身操作水平。(即分層教學的策略和效果)

歸納總結

首先請學生談談學習心得,互評互助,然後由教師幫助學生整理知識,歸納。最後我作總結性發言:“同學們,通過本節《填色》一課的學習,我們不但學會了把一張張空白的、“不美”的圖畫填上豐富、搭配合理的色彩,給人一種賞心悦目感覺,還培養大家感受美、創造美等能力,還感受到團結、合作、互相幫助等人性的道德美。

説課到此完畢,謝謝大家

國小信息技術説課稿 篇9

大家好:

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真情告白》。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七個方面為大家説課。

  一、教材分析

《真情告白》是新綱要雲南省信息技術教材國小三年級第二冊第二單元11課的內容,其課文是通過在word中插入自選圖形的標註文字,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深刻感情。並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培養學生勇於探索的精神,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成功的快樂。激發學生使用計算機的興趣。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已經學習完大部分word的相關知識,本節課在學生能正確地輸入文字,並能對字體、字形、字號進行修飾的基礎上進行教學。

  三、教學理念

在教育教學中,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都有潛在的個性,教師應該根據他們的個性差異,充分挖掘他們的智慧和潛能,引導他們思索、質疑,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好奇心、求知慾和進取精神。

  四、教學目標

l、學會在word中插入標註框,設置標註框格式。

2、逐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初步培養學生的評價能力。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難點是學會在word中插入標註框和掌握填充效果的設置。

  六、教法學法

本課在教法設計上注重四個方面:一、營造氣氛,讓學生樹立興趣;二、挑戰自我,讓學生激發動力;三、自己動手,讓學生參與實踐;四、互幫互學,培養團結協作的精神。

  七、教學過程

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新課程標準對信息技術課的要求,以及對學生的瞭解,我精心設計了各個教學環節:

  1、激發興趣,導入課題:我首先利用學生都喜歡在課餘時間讀漫畫先激起了學生的興趣,然後為學生提供了一組他們感興趣的四格漫畫播放給大家欣賞。隨着一聲高過一聲的歡笑,我知道已激起了學生的興趣,教學有了一個好的開始。我讓學生觀察漫畫上人物的交流方式,順理成章地引出了課題,學生立即恍然大悟,原來今天我們所學習的知識有那麼有趣的用處,知識聯繫生活,立刻提起了學生學習的想法。

  2、鑽研教材,自主探究:緊接着,我讓情緒高漲的學生自己閲讀教材上的知識點,教材是知識的載體,在教材上有完整的操作步驟的講解,在此不妨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學,並把自學成果和其他的同學進行交流,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講述自己學到的知識,使本來枯燥的知識點的講述變得自然、生動。避免了老師説、學生聽的老套路,突出學生的自主性,課堂教學當中,讓學生在動於操作中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自主探究教材,進行標註框的插入,位置、大小的調整,文字的修飾,標註框填充效果的設置,能讓學生説的,鼓勵學生大膽説;能讓學生做的,鼓勵學生放手做;讓學生幫助學生,共同成長。

3、動手操作,分層練習:計算機操作方式多種多樣,可以從不同的途徑達到相同的結果,就像數學題中的一題多解,解題方法多種多樣,但結果可謂“殊途同歸”。根據我以往教學經驗及學生的反饋,在教學中做了適度的調整,我注重分層次教學:教學任務設置由淺到深,初級任務先讓學生製作一句話的配注,中級任務再製作一個對話的配注,最後高級任務製作一個故事的配注,讓學生每一步都學得踏實。讓學生從興趣入手,熱情高漲地製作自己的作品。

最後,學生的學習效果超出了我的意料,大部分的同學都能正確、完整地給圖片中的人物配話,特別突出的幾個同學不僅超額完成任務,製作了四格漫畫的語言配注,還充當了老師的小幫手,在幫助同學的同時,展示了自己的能力,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達到了知識理解和動手操作的結合。教師在巡視中能針對有困難的學生,重點地進行了輔導,課堂成了師生共同創造的舞台。

  4、統計成果,展示交流:課堂的最後,我採用統計的方法彙總成果,所有學生都能完成初級任務,有一半的學生完成了中級任務,還有四五名學生較好地完成了高級任務,再從各個任務中適當地挑出幾個作品進行全班展示。教學成果一目瞭然,既照顧了全體,又突出了優秀,使所有學生感到了成功的喜悦。

在本節課中,學生是活動的主體,教師只是組織者和參與者。以“生活為基礎,體驗為主線”,整個教學活動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在各種活動情景中讓學生自己去感受和體驗,從而完成本課的意義建構,很好地體現了德育課程要以學生的生活動為基礎的基本理念。

這節課給我的啟示是,興趣是學習中最大的助力,再難的知識,只要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都能夠迎刃而解,因此,作為一名教師,在備課時應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面多下功夫,使教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高興,達到最佳得教學效果。

國小信息技術説課稿 篇10

此課選自湖北省華師大版國小信息技術教材第六冊第10課。是讓學生熟練運用Powerpoint的動畫效果製作演示文稿,為後面幻燈片切換、設置自動放映等學習內容提供基礎。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國小6年級的學生,大多數學生能熟練操作計算機,有一定的蒐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會下載網頁上的圖片、文字等。他們經過前面2個課時的學習,會在Powerpoint中給圖片加入簡單的動畫效果,為本課的學習探究奠定了一定的知識和技能儲備,並且學習興趣濃厚。

教師根據中國小生信息技術指導綱要和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指導思想,為給學生營造一個好的學習和體驗環境,提高學生的思維方式和探究能力,對本課的教學目標作以下梳理:

知識與技能:學會應用設計模板快速製作演示文稿;能給對圖文對象加上動畫效果;獲得技能,探索學習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通過任務驅動和開展製作賀卡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協作交流能力,提升信息素養。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體驗自主探究和合作成功的喜悦,培養團隊精神和創新實踐精神。

確定教學重、難點為:給圖文對象加上動畫效果;培養團結協作精神,出色完成電子賀卡的製作任務。

為教學準備了:一張端午節和一張兒童節電子賀卡,一些節日圖片和文字素材,提供多媒體網絡教學環境。

課中採用“主導—主體”的教學結構,以任務驅動教學法為主,以創設情境法、分層教學法為輔,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觀察分析、協作學習、體驗交流的學法。

根據本課教學目標和學生的認知水平、生活情感,以製作一張生動有趣的電子賀卡為任務主線,設計了“談話導入,激發情感;自主探究,掌握新知;分組活動,集思廣益;展示交流,評價欣賞;再創情景,拓展延伸”五個教學環節,實現學生的探究學習從易到難,螺旋上升,逐級發展。其中,知識與技能目標在第2個教學環節體現中,過程與方法目標主要落實在第2個和第3個教學環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滲透於整個教學過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