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醫療

論述如何預防醫療事故

欄目: 醫療 / 發佈於: / 人氣:6.72K

論述如何預防醫療事故呢?我們一起來看看範文吧!希望對您有所幫助!以下是小編為您蒐集整理提供到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閲讀參考學習!

論述如何預防醫療事故
  論述如何預防醫療事故

  手術室篇

  一、防止接錯患者

(1)到病室接患者時,根據手術通知單核對以下各項:病室、牀號、患者姓名、住院號、手術名稱及規定手術時間

(2)患者接到手術室,須送到規定的手術間內,並由該手術間巡迴護士第二次核對患者姓名、住院號及手術部位等。

(3)麻醉醫師及手術第一助手再作第三次核對。

  二、防止摔傷碰傷患者

(1)接送患者出入房門時應注意保護患者頭部及手足,防止碰傷。移動患者至手術枱或平車,須有人扶住車身防止滾動。搬動患者時應輕巧穩妥。

(2)患者(特別是小兒)卧在手術枱上等待手術或手術完畢等待送回病房時,巡迴護士應在旁照顧,防止掉牀摔傷。

(3)全身麻醉誘導期應有人在旁協助,注意患者肢體位置,防止擠壓撞傷,必要時用保護帶固定。

(4)經常檢查平車、擔架有否損壞,防止接送時摔傷患者。

  三、防止因器械不足或不良造成意外

(1)手術前護士應根據手術需要準備器械,並應檢查其性能是否良好。

(2)施行重大或特殊手術所需特殊器械,手術者應在手術前一日親自檢查是否備齊、適用。

(3)在進行重要手術步驟前,手術者應先檢查器械是否適用。發現有壞損器械,應交巡迴護士處理。

(4)應備有急用的器械單包。

 四、防止手術部位錯誤

(1)腦、頸、胸、腎、肢體等部位以及疝的手術,應在手術單上註明何側。

(2)在手術開始前,手術者必須按照病歷記載、X線片等核對手術部位。

 五、防止錯用藥物

(1)使用任何注射藥物,應先核對瓶籤,並會同另一人核對濃度、劑量,然後使用。瓶籤脱落、字跡不清或有疑問者,一律不用。用過的空瓶,應留在桌上以備核對,待手術完畢,方可棄去。

(2)局麻加腎上腺素時,應先問明劑量再加。

(3)手術枱上應採用不同式樣容器盛局麻藥液,以免與其他藥物混淆。

(4)執行口頭醫囑用藥,要複誦一遍,並作記錄。

 六、防止燃燒爆炸意外

(1)手術室內使用電爐、酒精燈等,要遠離乙醚、氧氣等,以防爆炸。

(2)氧氣瓶口及壓力計上不可塗油、近火、拉膠布或存放在高熱地方。使用完畢應立即關好閥門。每個氧氣瓶應保留至少5個氣壓。

 七、防止器械和紗布遺留於體腔內

(1)手術開始前,器械護士與第二助手應對所需器械及敷料作全面整理,做到各有固定的地方,有條不紊。同時應認真清點器械、紗布、紗墊、縫針及線卷等的數量,至少應清點兩次,並將準確數字通知巡迴護士,登記備查。

(2)隨患者帶入手術間的創口敷料、繃帶等,以及消毒手術區所用紗布、紗球等,應在手術開始前,全部送出手術間。

(3)在手術過程中,手術人員應隨時做到手術區周圍的物品整齊有序,醫師不得自行拿取器械,暫不用的物品應及時交還器械護士,不得亂丟或堆積手術區周圍。

(4)在手術過程中,所增減的敷料及器械,巡迴護士應準確記錄。

(5)深部手術填入紗布墊或留置止血鉗時,手術者應及時告知助手和器械護士,以便清點,防止遺留。凡胸、腹腔內所用紗布墊,必須留有長帶,帶尾系金屬環或在帶上夾止血鉗,應放在創口外,以防紗布墊遺留在體腔內。

(6)深部膿腫或多發膿腫行切開引流時,創口內所填入的紗布、引流物種類和數目,均應詳細記錄在麻醉單上,手術完畢,正式記錄於手術記錄內,取出時應與記錄數核對。

(7)凡手術枱上掉下的紗布(墊)、器械、縫針、線卷等,均應及時揀起,放在固定地方,任何人未經巡迴護士許可不得拿出室外。

(8)在縫合胸、腹腔或深部創口前,巡迴護士及器械護士應清點紗布、紗墊、器械、縫針、線卷等數量,並與術中所登記的數字核對,完全相符或確保胸、腹腔內無紗布等存留時,方準縫合。

 八、防止輸錯血

輸血前應仔細核對患者姓名、住院號、血型三遍:取血人在血庫對一遍,麻醉醫師與巡迴護士對一遍,輸血或加血者對一遍。取血人每次只能取一名患者所需的血。

 相關內容

在美國如何避免醫療事故?

前些日子中國藝人伊能靜赴美生產,結果卻造成術後感染並與醫生鬧了很多糾紛。伊能靜認為這位幫她生產的醫生在醫術和醫德上都有問題。如今很多華人都想要赴美生產,如果在美國遇上類似的醫療事故應該如何處理呢?

鑑定醫療事故是一個很複雜和困難的過程,有幾個標準來界定:

醫療事故鑑定標準一.診斷和治療過程的方法有嚴重問題

治療結果不理想並不是醫療事故的標準。

醫療事故鑑定標準二.治療結果對患者的身體造成嚴重的損害

想要證明治療結果有問題也不容易。比如之前有相關案例,某人因肚子疼去看病,發現肚子裏有十幾年前做手術時醫生遺留在他肚子內的一段鐵絲(肚子疼不是鐵絲造成的)。他因此去告之前幫他做手術的醫生,結果官司還輸了。因為雖然醫生有疏失,但並未造成惡果。

也就是説如果治療過程中出現問題,但並不影響治療的結果也不能被視為醫療事故。

打醫療糾紛的官司很不容易,即便打贏醫療事故的'官司,得到的經濟補償也非常少。在加州最高不超過25萬,律師費不超過8萬元。

打官司時還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請專家證人,證明醫療事故成立的事實。

所以不管從法律層面或者經濟層面都不值得花較多的精力去打醫療事故的官司。

那麼如何避免發生醫療糾紛,醫療事故呢?

步驟一.在治療之前對主治醫生做背景調查

不要只聽別人介紹,最好查詢主治醫師是否曾經被人告過,被告過多少次,是什麼原因被告。

在美國每個外科醫生平均每年會被起訴最多2次,被起訴次數越少的醫生,出現醫療事故的概率越低。

步驟二.在治療過程中儘量和醫生直接溝通

如果是通過護士傳達信息很容易出現偏差,重要的部分最好和醫生直接溝通。

步驟三.記錄治療過程和醫療後果併發到醫生的郵箱

給醫生髮郵件可以避免醫療過程中,雙方出現溝通誤解。

當醫生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和治療時,不管是否有向患者收取費用醫生都必須全力治療患者。所以不要因為醫生少收錢或沒收錢,出現問題就不好意思去指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