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熱門】冬至的作文集錦七篇

欄目: 冬至節 / 發佈於: / 人氣:2.12W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冬至的作文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熱門】冬至的作文集錦七篇

冬至的作文 篇1

冬至又名一陽生,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等......

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古人認為自冬至起,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天地陽氣開始興做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

冬至作為一個傳統節日,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歷史,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説法。冬至又被稱為小年,一是説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時間最短的一天。過了冬至以後,白天逐漸變長,夜間逐漸變短。

冬至日是數九的第一天。關於數九,民間流傳着的歌謠是這樣説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相傳南方地區在冬至這一天吃湯圓是因為圓意味着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象徵家庭和諧,吉祥。是對美好生活的一種祝福。

而北方冬至這一天,餃子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節日飯。北方地區有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餃。其實這種習俗,是為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四川一帶冬至要吃羊肉的説法是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而後民間開始效仿,進而從此冬至吃狗肉從此就在民間傳開了來。又因為羊肉性熱,食後能讓人體感温熱,被四川當地認為有驅寒除濕的功效,因此後來就不僅吃狗肉,還吃羊肉以及各種滋補品,希望來年有個好兆頭。於是,冬至吃羊肉湯的習俗在四川地區廣為流傳了。

其實不管在冬至這天吃什麼,都是表達着一種對生活的熱愛。這樣的祈願無非在不同的地域存在着不同的表現方式罷了,但它們最終的意願都是希望家人能平安幸福團團圓圓......

冬至的作文 篇2

很小的時候每逢冬至這一天奶奶都會告訴我冬至要吃餃子,不吃餃子耳朵就會凍掉。為了我的耳朵我都會大口大口吃餃子。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從書中得知冬至不吃餃子耳朵也不會凍掉。

其實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冬至可是一個大節氣,倍受人們的重視。冬至要吃美食是人們過節的傳統習慣,中國大地冬至的食俗南北不同。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一天吃餃子、南方盛行吃湯圓。不論吃什麼都是人們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餃子是我們家必不可少的節日飯。我們全家聚在一塊,吃着熱氣騰騰的餃子心裏都美滋滋的。每到這時奶奶總會對我説:“多吃點,吃的肚子滾溜溜的,吃飽了晚上才會做個好夢哦!”雖然冬至夜三九嚴寒外面寒氣徹骨,但是我家裏卻温暖如春洋溢着節日的喜慶氣氛。可惜今年爸爸卻獨自一人在外地出差,冬至夜不能回來。我更想念他了。

36、西北老家過冬至

聽奶奶説:冬至是傳統四大節之一,冬至開始數九,是個嚴寒的節氣;“冬至—陽生”,從此陽氣上升,又是個帶來希望的節日。在我們老家西北一個小山村,過冬至,人們要吃包子。因為那裏有句老話:冬至節,禿子頭上凍出血。人們吃了包子,就“包”住了“頭”,也“包”住了來年的希望。奶奶至今還保留着這個習俗。

去年冬至,奶奶一大早就發好面,準備好羊肉胡蘿蔔餡。一聽説包包子,我急忙洗了手,跑到案板邊,拿過奶奶壓好的麪皮,開始學包包子。奶奶邊包邊教我:“左手心放麪皮,右手舀餡放在麪皮上。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一邊皮,中指沿着邊兒往回拉,邊拉邊捏,最後捏到一起擰個小辮就行”。我一聽,難,得有點技術。奶奶説:“不怕,一學就會。”她握住我的右手,分開手指,在麪皮上練習“邊拉邊捏”,看着麪皮的圓邊在我手下一點點收攏,也很好玩。奶奶教我做了兩個,第三個我堅持要自己來,開頭我小心慢慢捏,不算順利,快要捏好了,我心裏高興,想一下捏住,可是餡都捏到了邊上,拉回的面捏不住倒粘在手指上。我有點發急,使勁一捏,不想倒把皮捏破了,餡也漏了。奶奶一看説:“不要急,最困難的時候就是快成功的時候。你這是面邊上粘了菜汁就捏不住;手濕了就粘面了。”我長吸一口氣,擦乾手,重新拿過一面皮,按部就班操作,終於成功了。那包子歪着小辮坐在箅子上,我左看右看,多像淘氣的小娃娃!我大喊:“耶,我捏了個胖娃娃!”大家都笑了。吃飯了,奶奶端上熱氣騰騰的包子,我心裏美滋滋的,這包子也有我一份功勞啊!

今年的冬至又到了,想起第一次包包子的經歷。我就想起了奶奶的話:最困難的時候就是快成功的時候。就像冬至最寒冷的時候過去了,那温暖的日子也就開始了。

冬至的作文 篇3

“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餃”我們一家四口熱熱鬧鬧的包餃子。

媽媽擀皮、和餡兒,我和爸爸還有哥哥包餃子,媽媽和的餡兒真是獨一無二呀!既好看又可口,綠油油的韭菜,金燦燦的雞蛋,再加上一點兒粉紅色的蝦皮,再把它們切碎,然後把它們拌到一齊,看着就有胃口,包成餃子必須很好吃。媽媽把餃子皮擀好了,大家一擁而上,爭先恐後的搶餃子皮,熱熱鬧鬧的包起了餃子,媽媽包的餃子最漂亮,爸爸包的餃子挺着個“將軍肚”排列在當中,哥哥包的餃子軟塌塌的,我包的餃子大小不一,可是,樣貌我挺滿意。

我悄悄地跟媽媽説:“以後,包餃子的活動能不能多安排一點兒,大家在一齊多歡樂啊!”

冬至的作文 篇4

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

小的時候,奶奶就告訴我,這是一年當中最冷的一天,還有,冬至時,必須要吃餃子,因為餃子包出來形狀像耳朵,所以,不吃的話,耳朵就會被凍掉。

現在,又到了冬至,家家户户都冒起了香煙,帶着一絲絲濃濃的餃子味,飄上天空。我們家也不例外,這不,天剛矇矇亮,爸爸媽媽就忙活了起來。

如果是以前的話,我一定會一邊看動畫片,一邊吃零食,一點也不顧爸爸媽媽在那裏忙手忙腳。而今天卻不一樣,我主動地湊進廚房,企圖想幫爸爸媽媽做些事,因為我清楚地明白,我已經不再是不懂事的小孩了,最起碼也要做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主動地幫爸爸媽媽把要用的東西搬出來,媽媽顯得很驚喜:“呦,青青長大了,會幫媽媽幹活了,可喜可賀呀!”“恩,那可不是。”我一邊把手裏的按板放在桌子上,一邊説。

在我的積極幫助下,一切準備工作都做好了,下面開始進行“包餃子”環節。

看着爸爸媽媽分工明確,一個擀麪片兒,一個包餃子,我急了:“唉,老媽,説好了讓我幫忙的,你看現在,都沒我的份兒了。”

“你媽呀,是怕你把食物弄壞了,浪費~~”爸爸插嘴道。

“哎呀~求求你們了,就讓我試試吧!我保證,絕對不會把吃的弄壞的。”我急了。

“好吧好吧,就讓你試試。”媽媽見我死纏着她不放,只好答應了。

我坐下來,拿起擀麪杖,捏起一團面,往按板上一摁,便用擀麪杖擀了起來。咦,咋粘在按板上了,我摳了半天才摳下來,不過這個面片兒……

“哎!就説你會把吃的弄壞吧,你還不聽。”媽媽嚷嚷着,“你忘在麪糰上灑麪粉啦!”

我看看自己身上的麪粉,再看看被我弄砸的麪皮,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媽媽把我“趕”跑後,我又擠到正在包餃子的爸爸身旁,輕輕地説:“老爸,讓我試試吧!”

“恩,好吧!”爸爸果然比媽媽好商量。

於是,我拿起一張擀好的麪皮,用筷子夾起一團菜餡兒,放到餃子皮上,用手使勁一捏,呀,不好,把餃子皮擠破了,餡兒露了出來。我趕緊“急救”,用另一張餃子皮補上,才算堵住了漏洞。不過,看着我包出來的餃子挺着“將軍肚”,大家都哈哈大笑起來。

我氣得不亦樂乎,大聲嚷嚷:“什麼臭面,竟敢不聽本小姐的話,要你吃不了兜着走!”

大家笑得更厲害了,爸爸差點沒翻過去。

我消了消氣,又開始仔細觀察爸爸媽媽是怎麼做的。學着大人的樣子,經過長時間的努力,我終於包出了個像樣的餃子,心裏別提多高興了!

到了中午,餃子該下鍋了,這時的我早已餓得飢腸轆轆。看着一個個圓滾滾的餃子“跳”下鍋,我興奮不已。

過了一會兒,餃子熟了。我看準了一個有着獨特外型的餃子,猛地夾下去,因為我知道,只有我才能包出這麼奇形怪狀的餃子來。

我迫不及待地夾起來放在嘴裏,啊!這是多麼獨特的味道,那麼香甜,那麼温暖。

“這是我有始以來吃到的最好吃的餃子!”我高興地叫着。

這真是一個特殊的冬至,在餃子的陪伴下變的不再寒冷……

冬至的作文 篇5

冬至是中華人民的傳統節日,每個地方的習俗是不一樣的,有的是包餃子,有的是做冬至圓。今夜是冬至夜。叁九嚴寒,外面寒氣徹骨。我家裏卻温暖如春,洋溢着節日的喜慶氣氛。

“吃了湯圓大一歲”。今晚要吃湯圓了,這是冬至的傳統習俗,而且媽媽又特赦,批准我和表妹、表弟可以一起搓湯圓。我們高興得在大廳裏歡呼雀躍。

只見媽媽先打來幾勺白花花的湯圓粉,接着加了些温水與湯圓粉一起用力和麪,把湯圓和成了一團。我用手一捏,覺得它像橡皮泥,又像棉花糖,軟滑有彈性。我們照着媽媽和奶奶的樣子,有模有樣地揪些小麪糰,先把小麪糰搓成一長條,接着把長條分成寸長的一段段,然後拿起一小段放在手掌心,兩手輕輕揉搓,一個小圓子的湯圓就誕生了。水開了,我們把一個個潔白的小圓子放進鍋裏,一個個湯圓像愛睡的小娃娃靜靜地躺在鍋底。不一會兒,水又開了,湯圓像一個個打着哈欠、調皮小的娃娃慢慢地浮起來。媽媽連忙把火力關小,個個湯圓在鍋裏不斷地翻滾着。又過了一會兒,湯圓皮軟了,熟了。

吃完晚飯,爸爸興高采烈地帶着媽媽和我奔向村裏那户打麻餈的人家,一進那户農民伯伯的家裏,我聞到了一股香噴噴的`味道,看見火爐上正用木桶蒸着熱氣騰騰的糯米飯。過了一會,他們把蒸熟的糯米飯倒進石臼裏,幾個大人輪流用木槌擊打這個糯米糰,一個大人的手一邊沾着水一邊不斷的翻動着這個糯米糰,直到把這個糯米糰打糊了,才把這個糯米糰放到竹匾上,我還發現竹匾的底面上鋪了一層粉,爸爸説這是玉米粉和黃豆粉,兩個大人迅速地用雙手把這個糯米糰攤成薄薄的一張大圓餅,然後在上面灑了一層芝麻和紅糖,再用菜刀把大圓餅切成一塊一塊的麻餈,主人很客氣的把多放了些紅糖的麻餈分給傍邊的小朋友每人一塊,我也分到了一塊香噴噴的麻餈,我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比上次媽媽買來的麻餈好吃多了。

在冬至,天氣變得更冷,而人們的心卻會走得更近。心與心的温暖,讓整個冬季從冬至開始温馨。所以,我喜歡冬至。每一年的冬至都是如此,每一年的冬至都相同快樂。在冬至,我們收穫得很多,同時,我們也收穫了一份等待,等待春天的到來。

冬至的作文 篇6

早上醒來冷冷的,我看一下窗外,又是個陰天。我慢吞吞地穿上衣服,磨蹭到衞生間去洗漱。媽媽催了幾遍,我才來到廚房。

媽媽正在包湯圓,菜板上已經放着好幾個圓溜溜、白胖胖的湯圓。我好奇地問:“媽媽,今天為什麼早上就要做湯圓呢?”“今天是冬至呀,”媽媽説,“這裏的習俗冬至節氣要吃湯圓。俗語説:冬至大如年,今天是個大節氣呢!”

“那能不能讓我也試試?”我一邊問一邊伸手去揪盆裏的麪糰。

“你自己來嘗試下揉麪團吧。”媽媽邊説邊拿出一個碗,在裏面放了三把糯米粉。媽媽告訴我要慢慢加水,邊加水邊攪拌,等麪粉都變成小疙瘩的時候,就用力的把這些小疙瘩抓揉成一個大的麪糰,然後就不停地用力去揉它,直到三光為止。

“那三光是指什麼呀?”

“就是麪糰表面要光滑,碗裏要光溜溜沒有面粘着,手也乾淨沒有粘着麪糰。”

我迫不及待地把手伸進碗裏,糯米粉特別白,而且滑滑的,摸起來像細膩的沙,用力一抓就從手指縫中溜走。媽媽把另一個小碗裝些水遞給我,讓我加在麪粉裏,我的右手在麪粉裏胡亂的抓來抓去,麪粉變成了一個個小疙瘩。可能是水太冷,麪粉要抱成團才能有一點點温暖,我還沒有去揉搓,它們就自己結成了幾個小麪糰。我用力把這些怪模怪樣的小麪糰抓住,揉在一起,反覆用力去揉搓它。還真的像媽媽説的一樣,可以做到“三光”呢。麪糰和好了,接下來要搓小圓子了。我不會像媽媽那樣包餡,就只搓小小的圓子。搓小圓子可真是個技術活,用力過大小圓子就爆裂,散成白色的碎末末;用力過小又會搓的很慢而且不圓。不過我很快就掌握了竅門,不一會兒就搓了很多大小不一、圓溜溜的小圓子。

水開了,媽媽把大大小小的湯圓都放進鍋裏煮,過了一會兒,湯圓都漂了起來。它們的皮膚變得半透明,似乎被燙壞了一樣在鍋裏不停的翻滾起來,又像在奮力掙扎想要逃出這片炙熱的海域。當廚房裏充滿了糯米的香氣時,就是湯圓煮好了。我早就拿好了筷子等在餐桌旁。最先上桌的是爸爸的碗,三個大湯圓擠在碗底,中間頂着一個小小的圓子,好像一個小王子帶着三個圓滾滾的大臣在出巡。我的碗裏是一個大湯圓和七個小圓子,像是老師帶着七個孩子一起玩遊戲。媽媽的碗裏是兩大兩小,像是我們的全家福,爸爸媽媽帶着我和姐姐住在温暖幸福的家裏。

“陰過冬至晴過年”,媽媽坐下來説道,“看來今年過年會是個大晴天。”我突然想起杜甫的一句名詩: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媽媽,太陽在我碗裏呀!”我的碗裏,大湯圓被我擺在了中間,小圓子們都圍在它的周圍,就像一個簡筆畫的小太陽,還不停的冒着熱氣。“喲,真的很像!有創意!”爸爸也誇獎我。今天這個節氣,我們家暖融融的,像是真有一個小太陽。

冬至的作文 篇7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媽媽説我出生的那一天正好也是冬至,這麼説,我與冬至這一天還挺有緣分。每年的今天,我家都會吃餃子,可為什麼要吃餃子,我卻一無所知。為此,我上網查找了些資料,和大家分享。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張仲景是南陽稂東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後毅然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飢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裏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麪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着“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