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端午節節日作文(集合15篇)

欄目: 端午節 / 發佈於: / 人氣:2.09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節日作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端午節節日作文(集合15篇)

端午節節日作文1

今年的端午節,我跟爺爺一起過,因為爸爸媽媽太忙,不能回來團聚。奶奶離開我們有很多年了。這些年來,爺爺和我相依為命,我們家並不富裕,可是,生活得卻有滋有味。爺爺也因為有我這麼個聽話的孫子而自豪,逢人便講。可是隻要講到我學習上的忙,他就無能為力了,還好爺爺的建議,得到了爸爸的肯定,爺爺給我找了家教老師,以彌補我學習上的缺陷。

今天爺爺早早地買來了粽子、還準備了我根本就沒有見過的東西雄黃、菖蒲、艾草等,我在一旁東説説,西問問,好像當年的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好奇。爺爺沒有因為我打破沙鍋問到底而有半句怨言,一邊整理這些東西,一邊跟我説話。

只見爺爺用棉花棒從雄黃酒裏蘸取少量擦拭在我額頭、手臂和腳背上,説是可以防蚊蟲叮咬的;接着又講雄黃酒倒在房屋的角落,説是可以防止和驅逐蜈蚣、昆蟲和蛇之類的害蟲入侵。

聽爺爺説起,端午節還是天氣變化的分界嶺,有古話説得好,吃過端午粽,寒衣件件送,就是説,過了端午。天氣會慢慢轉暖,不再有冷空氣空襲了,人們可以褪去身上的寒衣了。

待到吃粽子了,我迫不及待地坐到餐桌旁,學着爺爺的樣子,把細線慢慢解開,褪去粽子的外衣後就可以看到肉色的江米了,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碗裏,先將早就不聽話的鼻子往前湊了湊,好歹也先讓鼻子享受下這天下無雙的美味吧。一縷縷粽子的香味隨即飄逸過來,我深深地吸了口氣,閉上眼睛,慢慢品位這沁人的香味。我完全被粽子的香味吸引注了,早已忘記了旁邊還有一位爺爺。

快吃吧,亮亮!我被爺爺的話語打斷,這才睜開雙眼,用筷子夾起美味可口的肉粽吃了起來。嘉興肉粽,飄香萬家,一點不假,我吃的就是嘉興肉粽。

端午節節日作文2

我國有很多的傳統節日,而這些節日中我最喜歡的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每到端午節,家家户户都掛艾蒿、包粽子……,説到包粽子還有一個傳説呢!“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餘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被奸人所害,流放他鄉。家破國亡後他悲痛不已,投河自盡。每次聽到這個故事,我都被屈原的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精神所打動。

去年的端午佳節尤其讓我印象深刻。這天一大早,我拉着媽媽去菜場,我們分別買了粽葉、糯米和繩子……。回到家,我們把粽葉和糯米清洗乾淨,然後就開始包粽子。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媽媽手像有魔法,不一會兒一個長着四個尖角的胖傢伙就變出來了,可我的手裏還是一堆的糯米,我沮喪極了。這時媽媽看見了,在一旁説道:“很多東西看起來簡單做起來難,但是隻要自己注意觀察、多動腦筋,就一定能尋找到方法。記住:失敗是成功之母哦!”聽完媽媽的話,我認真觀察起媽媽來。

首先,她把粽葉放到自己的手窩裏;然後,在粽葉裏放滿米使勁壓住;接着,邊壓邊用繩子捆緊;最後,把繩子打上結。我按照媽媽的方法,一遍一遍的嘗試,終於一個個長着角的“胖娃娃”也在我手中誕生了,我興奮極了。看着這羣活潑可愛的小傢伙,不禁垂涎欲滴。

美味的粽子一定要和家人一起分享。我立馬把鍋裏放入水,讓這些“四角娃娃”在裏面盡情的游泳,不一會屋裏香氣四溢。“爸爸、媽媽、妹妹,吃粽子囉!”我呼喊着。看着一家人圍着桌子,歡聲笑語的吃着我親手包的粽子,心裏甜滋滋的。

從此,那清甜的粽香便刻進了我的心裏。

端午節節日作文3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都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我們家鄉的端午節,雖然沒有賽龍舟、飲酒,但家家户户都要吃上香噴噴的大粽子,一口一口地吃下去,現在想起來還要流口水呢!媽媽有時還會用五顏六色的線編在一起,栓在手腕上或腳脖子上,非常好看。也有時候媽媽會在家門上掛上一些艾草。

我們家一般都會在端午節的上午包粽子。大清早的時候我就已經看見媽媽在廚房忙來忙去的身影了。我也想包便進去,讓媽媽教我包粽子。開始動手了,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着媽媽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些已浸泡好的糯米,放入花生,再放入已經清洗過的大紅棗,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地笑了笑,原來包粽子這麼簡單吶!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粽葉像一個頑皮的爆竹一下子爆開了,一粒粒糯米像雨點似的掉落在地上,發出動聽的聲音。幸好媽媽替我“解了圍”,幫我重新示範了一遍,我認真的看着每一個步驟並牢牢的記在了心裏。

我又重新包了一個。步驟跟前面的一樣,還好這次糯米沒有落地,而是聽話的在裏面呆着,我手忙腳亂的折騰了好一會兒,終於到了最後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扎粽繩。我拿出粽繩,先把粽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還自作主張地打了一個蝴蝶結,自認為還扎的很好。媽媽看了看我的粽子,又皺着眉頭拿過我的粽子,一拉線粽繩就開了,並又給我重新綁了一遍,幾個小時以後。終於包完了,媽媽説最低要煮四個小時。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迫不及待地掀開蓋子察看。

下午了,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出鍋了,我高興地手舞足蹈,粽子香噴噴、軟軟糯糯,太好吃了。這就是我們家鄉的端午節的風俗――包粽子。

端午節是中國千年來文化歷史的結晶,我們要把自己家鄉的端午節的風俗永遠傳承下去,留於後人。

端午節節日作文4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

每年端午節,大街小巷都飄着粽子的清香。今年我我的媽媽的手藝又長進了,她包的粽子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而是菱形的。粽子的形狀不同,品種也不同,有紅棗餡的,有肉餡的,又豆沙餡的,還有蜜棗餡的…….我最愛吃的要屬蜜棗粽了,剝開粽葉,雪白的糯米中夾着一顆圓圓的蜜棗,咬一口,甜而不膩,讓人回味無窮。

説起端五節,那還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呢!端午節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傳説是為了紀念大詩人屈原的。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位著名的大臣,名叫屈原。他不僅詩詞寫得好,還有相當的謀略;既是一位詩人,也是一位政治家。屈原出身於楚國的貴族,起初頗受楚懷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他主張改良內政,聯齊抗秦。但是,楚懷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寵妃鄭袖等人,由於受了秦國使者張儀的賄賂,不但阻止懷王接受屈原的意見,並且進讒言使懷王疏遠了屈原。結果楚懷王被秦國誘去,囚死在秦國。頃襄王即位後,屈原繼續受到迫害,並一再遭到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對前途感到絕望,就在農曆五月除五投汨羅江自盡。大家得知這個消息後,紛紛捕撈屈原的屍體,可是一無所獲,大家怕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就往河裏扔粽子,從此便有了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屈原寫了很多不朽詩篇,比如有:《離騷》、《天問》等等……

我非常喜歡端午節,因為這其中寓含着很豐富的意義。

端午節最快樂的要屬我們小朋友了。來到大街上,我們胸口,有個香噴噴的掛件搖來晃去,它叫香袋,是用花布織成的,用五顏六色的線繡上了各種祝福的話。香袋形狀各異,有心形的,有星星形的……我有一個香袋呈“心”字香氣迷人……

端午節節日作文5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據説,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而誕生的。如此意義重大的節日。活動怎能不隆重呢?

《荊楚歲時記》記載:“五月初五,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便將時日稱為端午節。

每當端午節之日,我們一家人可高興了,為什麼?因為在那天可以看賽龍舟啊!《史記》記載,公元前278年秦攻破楚。屈原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初五寫下絕筆——《懷沙》之後。抱石投汩羅江而死。老百姓們悲痛欲絕,為了不讓魚吃掉他的軀體,於是借划龍舟時的水波來驅逐魚羣,賽龍舟便被漸漸流傳下來。我們全家在這一天一大早就起身,往西枝江邊趕,到了那兒早已是人山人海。賽龍舟也快開始了。我們趕快找了個位置站好,等待比賽開始。一陣尖鋭的口哨聲響起,江面上蓄勢待發的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衝了出去,那雄渾的鼓聲。整齊的水波,統一的動作,一切都是那麼協調,不一會兒,龍舟陸續到達了終點,江邊爆發出一陣陣雷鳴般的掌聲。

在我們這兒,不少人家還會在這天燒艾條。中午時分將艾條放在家門口陽台廚房點燃。以辟邪驅蟲。

端午節當然也有自己專屬的食物,那就是粽子。為什麼要在端午節食粽呢?傳説屈原死後百姓們去撈屈大夫的屍體卻沒撈着。一位漁夫急中生智,往江裏投入雞蛋米團肉等食物,説龍魚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屍體了。老百姓紛紛效仿,於是慢慢發展成了用葉子包的粽子。我們家在端午節這天餐桌前必擺上一盆粽子。邊吃邊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屈原。

端午節,這是個偉大的紀念日,活動還遠遠不止這些,重要的是在這一天,能瞭解這麼多中國傳統的習俗文化,真可謂是既清閒又熱鬧啊!

端午節節日作文6

“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是奶奶教我的兒歌中印象最為深刻的一首,你們知道這是哪個節日嗎?沒錯,它就是隆重又飽含感情的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上學前,我只知道“端午節”是個念起來簡單的三個字節日。上了國小更深入地瞭解,原來,端午節,端字有初始的意思,端午,端五,就是五月份第一個初五。

在我的家鄉泉州,端午節也稱五月節,這天是不能互相問候“節日好”的,老師跟我們説這天也是為了紀念含冤投江的愛國詩人屈原,所以是個祭祀的日子。在泉州過端午的習俗有三類,一是驅毒驅蟲避邪,二是吃粽子發糕等端午儀式食品,三是划龍舟。小時候,我經常生病,奶奶就在端午這天幫我綁了五色繩,為我祈福。五色繩也叫長命縷,是用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的絲線擰成一起的。據説把它系在小孩手腕或足踝上,可以保平安,等到七月初七,七孃媽生日再解下來連同金楮一起焚燒了。

端午包粽子是把竹殼裹米,投入江中防止魚蝦吃掉屈原的遺體而演化而來的。燒肉粽是泉州有名的小吃,只是在端午節這天吃起來顯得特別有味道。燒肉粽在於“燒”字,也就是非趁熱吃不可。包粽子的餡料有板栗、蝦仁、香菇、乾貝、滷蛋等等。粽子的糯米是事先炒過的,包好的粽子要等水煮沸後才下鍋燒,煮好後扒開粽衣,香氣撲鼻,粽子橙黃透亮,就像一個個剛洗完澡,香噴噴的小寶寶一樣,可愛得讓人捨不得吃。上幼兒園的時候,學校也舉辦了親子包粽子活動,那是我第一次和媽媽一起包粽子,真令人難忘啊!

泉州人過端午節就像在過狂歡節似的,有石獅蚶江的海上潑水節,晉江安海的嗖囉嗹,鯉城的攻炮城,泉港的沙格和惠安的賽龍舟等,熱鬧極了!

如今又到端午節了,身邊又飄來淡淡的艾草香和粽子香。我喜歡端午節,尤其是家鄉的端午節,我敬佩屈原,尤其是屈原的愛國情懷。家鄉是一座富有濃厚文化底藴的城市,相信端午節文化能一直流傳下去,直到永遠。

端午節節日作文7

今天我們感受了端午節的第二個習俗“做香囊”

端午節在每年的農曆五月五日,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屈原,很多詩人都為這位投江的愛國詩人作詞,如唐代的文秀寫的“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言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人們為了不讓魚兒啃食屈原的屍體,就王水中扔粽子和賽龍舟嚇着魚兒。

我們今天就是要做香囊,首先給我們發了一個白色的內囊,又發了精緻的囊包,這次的香料有:艾草、合歡花、桂花、茉莉花茶、梔子花、驅蚊草等;隨後我們去了德林山,每六人一組而我是第二組,剛坐上板凳一陣陣淡淡的花香,就在其中最刺鼻的非艾草和驅蚊草莫屬,他們的味道與中藥的味道十分類似,我剛把內袋打開,大家都已經開始爭先恐後的裝了,我也開始挑選着自己想要的香料。當我看到桂花就拿了很多,可袁老師就像會讀心術似的,知道我想幹什麼,然後就説:“多的香料可以多抓一點,少的香料就少抓一點,給後面的同學留一些。”剛説完我就想:“我這樣太自私了。”就抖掉了一些桂花。

我把自己精心裝好的內囊放在自己的囊袋中。

正在我洋洋得意之時,我瞄見蘇哥胸前的“小粉”就跑去説:“蘇哥,你好猛啊!”誰知他滿是自戀的説:“回頭率百分百的好吧!”這種情況頭一次見。

之後袁老師讓我們六人一組來拍照,我們很快就找好了。

拍完照我們排好隊回到了教室,隨後我們袁老師,還是和往年一樣,在我們頭上寫王字。而我們班的人就沉不住氣了,各自腦洞大開,有讓袁老師寫“帥”字的,有讓袁老師寫“美”字的,有讓袁老師寫姓氏的,最讓袁老師不可理喻的是竟然有人找她寫“渣”字的,但後來頭上寫有渣字的人都改成了很吉祥的字。

這一次的端午節真有趣!

端午節節日作文8

“五月五,過端午,划龍舟,吃粽子,包香囊,喝雄黃……”這是孩子們經常歌詠的歌曲。

唱得就是説在農立五月五日這天,我們要過端午節。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例如划龍舟、吃粽子、包香囊、喝雄黃……

而這些都取自一個人:“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取得直臣冤。”

當時楚國慘敗,屈原身為愛國人士,非常自責,不願被敵軍壓迫,於是到了一條名為汩羅河的河流,投河自盡,愛國人士屈原就此犧牲。人們為了獻祭屈原,不讓屈原的屍體被魚蝦啃食,每年都會在汨羅河中投放粽子。這樣魚蝦吃飽了,就不會啃食屈原了。

到了現在,我們仍然傳承着這樣的習俗。

於是,我們今天就到德林製做香囊。

我們先是挑選自乙心儀的香囊,我呢,為了出眾,也為了回頭率。我就造擇了猛男色——粉色。

我的香囊最下面是一條較長的粉色流蘇,中間也是粉色的,上面還繡着幾朵梅花,梅花旁邊呢,還有大大的四個字:幸!福!美!滿!

我拿着我心儀的香囊坐在椅子上,渴望着上去裝香料。果不其然,上天還是眷顧我的。

我奔到香料前,看着品類繁多的香料,一時不知何從下手。於是我就想到了多多益善與建築功底,先抓了一些茉莉花、合歡花和驅蚊草墊底,又抓了一大把艾草放在C位,再拿一朵梔子花壓一壓艾草的味道。最後抓一點合歡花封頂。這樣一個據有層次感香味的香囊,就做好了!

最後再用雄黃酒在頭上畫一個“紅”字,預示着“紅運當頭”,好運來。

這樣一個端午節,才更是圓滿!

端午節節日作文9

端午是傳統節日,在莆田就有這麼一首不和諧的童謠,五月七年級便拉開了端午節的序幕。從七年級開始,家家户户都開始忙碌起來,準備端午節的用品,雖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讓人眼饞的自然要屬端午中的美食了。

一提端午節,最先想到的應當就是粽子了。粽子長得玲瓏可愛,有鹹味的和甜味的。我對於肉粽子不感興趣,卻對糯米粽情有獨鍾,尤其是裏面大大的棗子,家裏自我做的總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濃香夾雜着縷縷蛋草葉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裏,越嚼越有滋味。逢過端午,奶奶動要包上N個粽子讓我這隻饞貓大飽口服。街上也有到處吆喝的,可是賣的粽子比家裏的要小很多,卻很貴,糯米粽裏的棗子也不大,貌似插倆花生大的就了事了。有時嘴饞了,就道街邊買一個解饞,卻再也沒有那種餘香了。

除了香噴噴的粽子外,穿新衣也是一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鍋熱水沐浴,然後再換上新衣,顯得格外清爽。雖然我穿的依舊是穿過N次的衣服,可是香味仍然無法抵擋。

我們這兒瞧不見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大遺憾。可是我們很快又找到了新的樂子――舉辦砸蛋大賽。端午節的蛋不再是拿來吃的,而是拿來砸的,或兩兩相碰比誰的更硬,有或者拿來當子彈,瞄準射擊。當砸蛋大賽落下帷幕時,只留下滿地瘡痍,一股腥臭,確實其樂無窮。

端午節那天,媽媽都會用根根細繩細緻地編成筐,按以往的習俗,編8個層,奶奶煮好蛋後就拿出3個最光滑的。底層放一個,之後是桃子。每種都是3個,用了6層。第2層就是一個步老虎,是看護這些東西的。最終掛在門口,按照長輩説的,紀念屈原。取下來時,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個盒子裏,與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團聚。

而就在初五吃一天的享受中,端午節就順利閉幕了。

端午節節日作文10

中國歷史悠久有許多傳統節日,如:元旦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其他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因為我端午節過得最快樂。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聽爸爸説:“戰國時期有個愛國人士,他叫屈原。”屈原是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曾多次勸國君楚懷王聯齊抗秦,但昏庸無能楚懷王聽信小人,以致國破家亡。屈原聽到自己國家將要滅亡,便抱着石頭自投舊羅自盡。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直行洞庭湖,終不見屈原屍體,老百姓為 了不讓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家家户户包粽子,然後把粽子投入舊羅,讓魚兒吃飽,這樣就不能吃到屈原的屍體。端午節就這樣慢慢的傳下來。端午節還要賽龍舟、帶綵帶線和掛香包等形式來紀念屈原。”爸爸説完,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快過來吖,包粽子咯!”我的媽媽喊道。我們連忙跑出去,我拿了兩片粽葉,學着我的媽媽那樣包,可包來包去一點都不像我的媽媽包的那樣,反而把糯米灑了一地。我氣地把粽葉丟在地上。我的媽媽説道:“做事不能做一半就跑了,要慢慢來,首先要把粽葉繞成一個三角形的樣子,然後把糯米放進去。”我按照我的媽媽説是那樣做,包成第一個粽子我很高興的説我會包粽子了啊,後來連續包了好幾個。這時,我的媽媽邊説邊包地説:“在我們老家過端午節要插艾葉草、葉菖蒲、賽龍舟、飲雄黃酒等習俗。”包好了粽子,我們就煮起來了。過了半個多鍾粽子也煮熟了,我的媽媽就拿給我吃,哇!真香,好好吃哦,這是我們包的粽子,不油也不膩。”幾分鐘過去了,一吊粽子被我們吃完了。

哇!今天過得真快,讓我明白了很多知識,也知道了許多民間風俗,讓我感到很開心很快樂地過完這個端午節。

端午節節日作文11

端午節,大家可是最熟悉不過的了。這個節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但是,對個節日足夠了解的人並不多。

端午節是每年五月初五,又叫“端陽節”,“重五節”。著名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但人們大多認為,端午節是為了紀念中國古代的著名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本是楚國大夫,後遭楚王流放,來到湖南境內,幾年後,楚國被秦國攻克。屈原得知後,傷心不已,在汨羅江畔投江。附近百姓得知後,有的用葉子把糯米包起來,投入江中,不讓魚蝦去吃屈大夫的遺骨;也有人往江中倒入黃酒,把魚蝦薰死。這些物品經過長年演變,成了現在的粽子和雄黃酒。

端午節有許多習俗,如包粽子賽龍舟等。端午節之所以被稱為“重五節”,是因為各家在這天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用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在眾多習俗中,以包粽子最為典型。記得去年夏天,奶奶買好粽葉,蜜棗和糯米後,在家裏包粽子。我看到後,也想包,於是便學着奶奶的樣子,將事先洗淨的、泡好的糯米放進裹成錐形的粽葉裏,再在糯米中間放顆蜜棗,最後把葉子包起來,緊緊紮上線就可以了。把裹好的粽子放入鍋裏煮,剩下的就是耐心的等待了。粽子煮好了,遠遠地就能聞到粽葉的清香。我接過粽子就是一大口,啊!又甜又糯!人間美味!我一連吃了好幾個,肚子都快撐破了。

這就是我眼中的端午節,這個節日是不可缺少的。但在這個農業文明向城市文明、工業文明轉化的時代,人們漸漸淡化了這個節日的儀式,甚至有些小朋友認為端午節就是“粽子節”。如何更好地發展民簇文化,成了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難題。這需要我們從自己做起,自覺地瞭解、弘揚傳統文化,使自己變成一個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弘揚者。

端午節節日作文12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每次念起長詩《離騷》中的這名句,我就會想起那位因勸説楚懷王失敗而抱石自沉汨羅江的悲壯愛國詩人——屈原。

戰國時期,張儀提出連橫親秦,要拆散齊楚聯盟,就找到了楚懷王,許諾六百里地要楚懷王跟齊國絕交。屈原等大夫極力勸阻,可楚懷王垂涎那六百里地的好處,就跟齊威王絕了交。結果事後張儀反悔,楚懷王病死在秦國,繼位的楚頃襄王還是主張投降秦國,屈原幾次被流放,最後見故國無救,想起自己的種種遭遇,越想越悲憤,就自投汨羅江了。

農曆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每年的'端午節都過的熱鬧非凡,今年自然也不例外。端午節少不了吃粽子,賽龍舟。

説起吃粽子,自然的有包才有吃。我媽媽可是一個包粽子能手,今年她要教我包粽子,帶你去瞧瞧吧!“哎,你這裏錯了,不要放這麼多肉。”“喂喂喂!你怎麼把花生給吃了”“啊!那些是菜葉,不是包粽子的。”調皮的我正在廚房裏搗亂呢!好了,迴歸主題,正式包粽子。“先把粽葉捲成一個圓錐筒,然後放入糯米跟花生、肉餡跟紅棗。再把上面蓋起來,最後,綁好定形,一個粽子就成了。”我雖然也是按着媽媽的步驟做的,但感覺怎麼也不像一個粽子。但雖然如此,還是包得其樂融融。

吃了粽子,渾身有勁,賽龍舟嘍!隨着裁判一聲令下,十幾條龍舟一起向終點飛快地游去,比賽剛剛開始,大家都力氣爆棚,迅猛地划着槳。只有一艘龍舟在緩緩的遊動着,大家都認為這艘肯定輸了,頓時響起一片噓聲。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到後來,當大家都累了,不得不減緩速度時,這艘龍舟還是保持着一定的速度,很快反超,結果成了冠軍。場上喝彩聲此起彼伏,也有人認為他們這樣與賽龍舟比賽的熱鬧不符,這種方法不可取。

端午節節日作文13

儘管如今過端午節,母親每年都會包粽子,編絡子給我,儘管母親的手藝一點也不比外婆遜色,但我總覺得少了些什麼。

我真懷念兒時的端午節啊!

很多年沒有回老家過節了,真是想念那香香的三角粽。老家的習俗很多,而我記着的不多。

系百索子。奶奶每年都會把五色的絲線擰成細繩,很長很長。第二天早晨起來,我的胳膊上早已係上了。不用説,是奶奶第一個來到我的身邊。

貼符。每年,門框上都要貼符的。有的是用單色的黃紙折的,有的則是用五色紙編的。奶奶也曾經教我折過,到現在已經淡忘得一乾二淨了。

不知道別的地方有沒有這樣的習俗:地裏也埋百索子。那時,奶奶説,埋在地裏的百索子會變成花蛇,保一年豐收。雖然我很頑皮,卻從來沒有挖過那些“蛇”,害怕它們出來咬人。後來才知道,那是老人們瞎編的故事,用來哄小孩,怕破了“迷信”。

再別的習俗我真是記不起來了,只是每年端午的百十來個粽子卻不能忘記。

粽子包起來不太容易,必須把粽葉摺好,否則會“露餡”的。雖説難包,種類也不少:大米包的紅棗粽子,小米包的蜜棗粽子,還有江米包的什麼粽子。

煮粽子要用大鍋,時間也得很長。往往我都等得要流口水了,奶奶還是不給我吃,太難熟了。剛剛出鍋的粽子不好吃。有一次,我迫不及待,吃飽了,才知道舌頭上起了泡。

馬上,這些噴香的粽子會被放進盛滿涼水的盆裏降温,那時我早已吃飽了。

後來的許多天,一日三餐總會有粽子的。

街上賣的粽子可不太好吃,不是米硬就是米不香,吃起來沒味。這叫什麼粽子,簡直就是水米糕。

香香的粽子勾起我的思緒,甜甜的吆喝勾起我的思念。

端午節節日作文14

五月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端午節作文400字。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贏驅亦點舟。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標盤。

這首詩描寫了南宋詩人陸游在端午節的這一天的生活習慣。作者吃粽子,插艾草,儲藥,配藥方,祈禱這一年能平安無事。從中也能反映出了江南端午節的風俗。

自從,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我們的節日》這本書,才知道原來端午節有很深的文化知識,和很多很多的名子,比如有端午節,端陽節,重五節,夏節,天中節,五月節,詩人節等各種各樣的節目。

端午節的來原有很多種,有紀念屈原説,龍説,紀念伍員説,等20多種,作文400字《端午節作文400字》。

其中,最流行的是紀念屈原説。

據説,公園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着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着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屈原正好在五月初五的時候跑到江邊投河而死了,所以人們都在五月初五的這一天紛紛湧到江邊去紀念屈原,所以,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艾草的風俗,每到五月初五,每家每户的門上都掛上了葫蘆,也掛上了艾草,聽人們説,掛上葫蘆或艾草,可以辟邪消災,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濃濃郁鬱的竹葉清香的粽子,是我們小朋友最愛吃的各式各樣的粽子,有紅棗粽子,火腿粽子,赤豆粽子等……

還有很多小朋友戴着一個個引人注目的香包,還有的小朋友用五彩繽紛的包做飾品,既香味裊裊,又讓自己變得更美麗動人,走在大街上又引來了許多過路人的流連的目光。

我很喜歡《我們的節日》這一本書,為我打開了另一扇門,讓我通過另一個角度去審視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讓我們更有理由為中華文化而自豪吧!

端午節節日作文15

今天是端午節,端午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有這樣的風俗呢?我在書櫃上剛好看到一本好舊好舊的書,是媽媽小時候看的《國小生助讀文庫民俗文化篇》。這本書裏應該有説端午的由來吧!翻開第一頁目錄,果然有!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端午原叫“端五”,端是起初、開始的意思,午是指五月的意思,所以端午就是五月初五。端午最初不吃粽子,而是往江裏投米紀念屈原。那為什麼會改成粽子呢?傳説米投進江裏,投着投着,屈原現身説:“你們投的米大部分被蛟龍偷吃了,你們以後用楝樹葉包裹米和食物,再用五彩繩綁起來投入江中,蛟龍怕這兩樣東西,它就不會偷吃了。”後來人們就這樣做了,所以就有了包粽子的習俗。

端午還有懸蒲插艾的習俗,我奶奶家門上就左右分別掛着一束,書上説這個習俗來自伍子胥。傳説楚平王見自己未過門的媳婦長得美貌非凡,便不知羞恥地納為自己的妃子。大臣伍奢對此直言相諫,楚平王不但不接受,還將伍奢和他的長子伍尚殺了。伍奢的次子伍子胥逃往吳國,幫助治理吳國。過了幾個月,吳國國富民強,吳國開始攻打楚國,楚被打得屍橫遍野。伍子胥對平民百姓説:“只要你們在門前插艾草、菖蒲就可以不被打擾。”從此以後,人們就把懸蒲插艾當做避邪消災了。

中國的傳統節日的習俗真有意思,都是一個個好聽的故事。而且每到節日,家裏都有一大桌好吃的。媽媽問我有沒有發現中國傳統節日的特點?二月二芥菜飯、清明清明果、端午粽子、八月十五月餅……原來中國的節日還代表這一個個好吃的食物!

Tags:端午節 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