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清明節隨筆15篇(必備)

欄目: 清明節 / 發佈於: / 人氣:2.33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隨筆應該很熟悉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可以抒情、敍事或評論。想要找更多優秀經典的隨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清明節隨筆,歡迎大家分享。

清明節隨筆15篇(必備)

清明節隨筆1

又到清明拜山時一年24個節氣,清明節應算得上有點名氣。

清明的出名,不只是因為晚唐詩人杜牧的《清明》詩,清明之所以讓每一個炎黃子孫難以忘懷,恐怕緣於清明是一個特定的日子。

據説古人常把清明與寒食聯繫起來,而寒食又傳説是春秋時期晉文公為紀念功臣介子推而定的,此日嚴禁煙火,以掃墓、踏青、插柳、寒食為俗,故而清明那天,人們都紛紛上山或遠行,給自己逝去的親友送去一份濃濃的祝禱。

廣州從化人清明期間的祭祀叫拜山,這與內地的掃墓很有些不同,一是這裏的拜山時間長,一般説整個4月份都是拜山期;二是這裏拜山的規模大,他們往往是一個村、一個家族同時出動,那浩浩蕩蕩的車隊和漫山遍野的人羣,讓那些內地人看了真有點不可思議。曾有在從化工作的內地朋友跟我探討過這種現象,其實當初我對這種現象一時也難以理解,後來,在從化生活久了,對這裏的人們及民風民俗有了一定的瞭解,因而也就漸漸地品味出了這種活動的意義。

清明是祭奠的日子。你看,漫山遍野的爆竹硝煙在春風的輕拂下,和微微冰涼的雨絲交融在一起,在墓冢間久久地飄蕩,它給祭掃的人融成一種思念,化成一種寄託,變成一種期待,生生把一個或雨或晴的日子變成了一個節日。

清明也是生者和死者共同的節日,是一條連接着人間和陰間兩個不同世界的繫帶,只憑着一柱香火,幾樣果品和“三牲”,就足以把出生、成長、死亡一起概括了。

在親友墓碑前祝禱已經不再單純是一種追思,更多的是對生活和生命的一份嚮往和祈願。不管是默然不語還是泣號連聲,都是一種情感的宣泄,昭示着生者和死者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清明時節,山上的杜鵑花都開了,奼紫嫣紅地瀰漫開來,放眼望去,那山好像燃燒着的火焰,點燃着拜山人的激情。相映之下,山那邊的小草也因此分外的.綠,而且,都一律很鮮亮地掛着晶瑩的露珠或雨珠,彷彿在一夜之間被誰抹上了如此厚重的色彩。春天便因此豁然變得分外嬌豔,分明讓在城中蜷縮了一冬的人們格外的心驚眼熱。

拜山歸來,信手在漫山的花叢中折上幾枝,很誇張地舉着招搖過市,回到家後插人花瓶裏用水養着,花不香也不名貴,但也算把遲滯在山野裏的春天擷回了幾許,擺進自己的生活裏。

清明是季節裏一座光滑的橋樑,哪怕一年寒風呼號,開春時雷雨交加,無論那雨水多麼的肆虐,到了清明,那雨也變得不再那麼凜冽,何況再過十幾天,遍地的耕牛就拖着犁耙在田野裏來回地遊走了,一年中繁忙的春耕季節又來臨了。顧名思義,清明應該有清亮的天空,明淨清新的空氣,但清明的時候往往都是細雨綿綿。有時太陽不經意要從鉛灰色的雲層裏探出半張臉,只一下就把大地上那稚嫩的草芽充足了活力。

因此,每年的清明拜山期間總是裹攜着雨水和陽光。明白了這些,你就明白了從化人拜山的內涵。

清明節隨筆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大家熟悉的一首詩,同時在詩中也提到了我國一個很重要的傳統節日——清明節。

轉眼又到了清明節,不知為什麼,清明的日子總是陰雨連綿的,似乎老天也在為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而感到悲傷。

大家知道清明節的來歷嗎?我把找來的資料跟大家分享吧:相傳兩千五百多年前的周代,有一個妃子千方百計要讓自己的孩子當上皇帝。於是她設計害死太子,太子的弟弟重耳也被迫逃亡。途中重耳餓暈在一棵大樹下。中爾手下有個叫介子推的大臣,看到此情景,便從腿上割下一塊肉,烤熟了給重耳吃下去……後來,重耳返回都城作了君主。他重賞了身邊所有有功的大臣,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提醒他才想起了那段往事。重耳羞愧極了,他立即派人請介子推,可怎麼也沒請到。於是重耳親自到綿山去請介子推,可介子推仍不肯出面。有人給重耳出主意:放火燒山,只留一條出路。可沒想到介子推被燒死了。重耳傷心極了。第二年,重耳再來此地紀念介子推,發現燒焦的老柳樹又復活了。重耳把這棵樹起名“清明柳”,又把這個日子定為“清明節”。

大家知道清明節的'習俗嗎?其實我也不知道,是媽媽告訴我的。媽媽説:“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祭祖。”

此時此刻,我又想起了那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

清明節隨筆3

清明的清晨,依然有些涼氣襲人。

荒郊沒有人煙,也沒有烏鴉,只有一排落光了葉子的老樹,可憐巴巴地伸着手、在空中抓,抓不住雲,也抓不住風。

回去看她,是大姐和二姐商定的,老實説我是不情願的。

大姐已是嫁出去的女兒,按當地習俗有未成家的兒女在,她是不該去的,怕是對孩子不好,所以就由爺爺帶着二姐和我去的。

她的坆在村子的東頭,傍着一座廢棄的土磚窯,沾滿煤灰的磚頭七零八落的散佈在乾枯的草叢裏。遠遠地看過很多次,只是從來都沒有走近。就是這個女人、忍受着十月懷胎的煎熬把我帶到這個世上的,也是這個女人、狠心的離去讓我的童年這麼悲慘,想想其實是沒有童年的,懂事時就已經不再單純,就有點複雜了,

低矮的墳頭很是悽清,沒有墓碑,也沒有松柏,只是些零星的雜草,支支直立在春寒的朔風裏。我在坆的南面找出一小片雜草稀疏的空地,擺出三個饅頭,一塊刀頭面和一雙筷子,點着紙錢,藍色的火焰寂然的吞噬着它,這些花花綠綠,無聲無息地慢慢變黑、擴散、破碎、飄飛、、、夾帶着理不清的思緒、在墳前飛,在心頭飛、、

我一直賭氣不去看她,不去想她,事實上也沒法去想,不知道她長什麼樣,多高多胖,什麼聲音,愛穿什麼衣服,她走的那麼幹淨利索,什麼都沒有留下,一張照片都沒有。只是直到現在我還是想不通,她怎麼就這麼狠心,當她決定走時,有沒有想過我?我怎麼辦?她剛滿十一個月大的還在吃奶的兒子怎麼辦?有沒有不放心?有沒有想過會給他的.以後成長帶來多大的陰影?會不會活的很累、很委屈?就這樣走了,什麼都不管了,什麼都不要的走了,走的這麼決絕,撇的真清、一乾二淨、、、、、

“花吧、花吧、、”二姐陰着臉,用燒黑的樹枝,挑開沒有燒完的紙錢。

“麗媽、他倆來看你啦,都好好的,老大現在有自己的公司了,老二剛買了房,也快結婚了,老小也考上大學了!都好好的!你也別掛念啦、、、、”

空氣一點一點在凝結,我使勁吸才吸進去,吸進去卻又吐不出來,一團一團全壓在心口,化成一塊巨大的石頭。

二十二年啦!二十二年的陰陽兩隔,她的兒子都沒有去看過她!是天底下最狠心、最無情的兒子吧、、、

我不知道該説些什麼,抱怨、還是懺悔,就在她的墳頭結結實實地磕了三個頭、、、、

《我與地壇》反覆讀了很多遍,每一遍、甚至每一個字,都那麼揪心,史鐵生勸誡男孩不要和自己的母親耍倔強,是啊!一個兒子和自己的母親能有什麼仇氣呢?!更何況還是離世的母親,所有的賭氣、倔強、怨恨,似乎全都融化在這三個頭裏。

“小時候不懂事,現在長大了,還不去看她嗎?”

是啊!長大了,長大了就要看開很多事,就要包容很多事,就不能像小孩子一樣自顧自地耍性子了、、、 喜歡

清明節隨筆4

又是一年清明節,又是一年春草綠。所有的思念化做春風春雨飄向湖岸。爸爸,在另一個世界裏,您還好麼?

爸爸,在這個寧靜的清明節,女兒多麼想去看看您,可是依祖上的規矩,女兒出嫁以後是不可以為孃家人祭祖的。淚水如泉,懷念無處不在。爸爸,不知您是否還記得那些過往的潮汐。

那是一九九三年深秋一個平凡的日子,我的.生日。清早起來就收到室友温馨的祝福和美麗的禮物。吃罷午飯後,我坐在宿舍裏看書。有敲門聲。我打開門,高大消瘦的爸爸拎着一個大包站在門外,“我本想在十二點前趕到,和你一起吃午飯的,可是車晚點了……”爸邊説邊從包裏掏禮物,都是我愛吃的零食。我和爸一起去師院小吃部就餐。下的肉絲麪。我把餐票遞給廚師,被爸爸擋住了:“今天該我請客。”永遠幽默瀟灑的爸爸把錢遞過去,把餐票又塞回我手裏。這是一個永遠不會老,也不肯老的爸爸!

麪條做好了,我和爸在二餐廳用餐。爸爸把他碗裏的肉片全部挑出來,夾到我碗裏。“爸爸……”淚水湧出來,我不知道從近兩百里外的故鄉匆匆趕來的父親餓不餓……

飯後爸爸帶我去市裏,二路車遲遲不來,我和爸爸步行去市區。我只希望時間永無盡頭,讓我陪爸爸好好走一走。我想起了艱辛而幸福的童年。那時爸爸常年拉車步行去潢川送大缸,來回一趟得好幾天。那時我大約三四歲,爸爸出門一回來,就把我拋到半空中:“好想我的女兒!女兒真乖!”擁有濃濃父愛的童年是多麼快樂幸福!歲月一去不復返,但它永存我心中!

我和爸爸走到市區,爸爸想給我買些東西。我什麼也不想要,因為我知道家裏並不富裕。多年求學已花了父母好多錢,我用錢應該有節制。我常想,父母對我這麼好,我應該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才能讓他們在夕陽裏欣慰地微笑呢?這樣的欣慰,是父親用一生艱苦勞作的歲月換來的。

在這樣一個清冷的日子裏,我又想起了您———爸爸。陰陽相隔,思念好苦。難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那麼,在這個青草悽悽的清明節,爸,您是否還掛念着在世的親人呢?

爸爸,一路走好!

我和爸爸走到市區,爸爸想給我買些東西。我什麼也不想要,因為我知道家裏並不富裕。多年求學已花了父母好多錢,我用錢應該有節制。我常想,父母對我這麼好,我應該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才能讓他們在夕陽裏欣慰地微笑呢?這樣的欣慰,是父親用一生艱苦勞作的歲月換來的。

在這樣一個清冷的日子裏,我又想起了您———爸爸。陰陽相隔,思念好苦。難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那麼,在這個青草悽悽的清明節,爸,您是否還掛念着在世的親人呢?

爸爸,一路走好!

清明節隨筆5

濃烈的油菜花充斥着我的氣息,花香並不曾迷離我的心智。麥浪一層搞過一層的春風裏,清新從來都不遠離我的心靈。

今天,都有哪些人來過我們的心靈,之後又匆匆離去。我們除了身邊熟悉的,或者與生命體相關連的思念外,時間所有的靈魂,我們是否都該一一寄上哀思?

清明時節正是新茶上市的時節,在淡淡的茶香中,泥土的氣息從哪裏品來?青綠的茶水中無論包含多少顆粒微塵,屬於那新泥的味道。如果我們的心麻木了,還能品出那萬千的味道來嗎?

新墳前的繁華總比舊墳的`淒涼要更覺得温馨,可是哀思誰更重?那新墳所牽動的疼痛將超過舊墳多少倍哦!這樣來説,時間就該是一劑化解傷痛的良藥。存在過的,一切都會被時間給沖淡,所謂的存在也就是一種虛無,可虛無不就是實際的存在嗎?

這樣的節日,對於沒有紙張的焚燒,跪拜的儀式,心靈的哀思在用哪種方式表達?對於每個生活在自我意識中的個體?

清明節隨筆6

今天是清明節,天上下着小雨。跟往常一樣,我和外婆、爸爸、媽媽等一起去祭拜死去的外公。

我們在清明節前一天買好錢紙、蠟燭、鞭炮、香。準備在清明節時給外公送去。早上,吃過早餐後。我和爸爸、媽媽就把昨天買好的東西用袋子裝好。踏上了上山的路。到了墳地裏。外婆把蠟燭和香點燃,把蠟燭插在墓碑前,然後把香分成三份,我一份,爸爸一份,外婆自己一份。然後對着外公的墳鞠了三個躬,嘴裏還念着:“保佑圓兒將來考上大學,保佑浩宇健康成長。”

爸爸隨後也對着外公墳前鞠了三躬。然後外婆把我拉到墳前,也鞠了三躬。然後叫我把袋子裏的錢紙全部燒完。我在燒錢紙的'時候,一直在心裏唸叨:外公,我給您多燒點,但願您在下面過得舒適。燒完錢紙,爸爸把鞭炮擺在旁邊,點燃後,我們躲在另一邊。放完鞭炮後。我們幾個又把外公墳旁邊的雜草砍掉。

搞完了。我們三個又向家裏走去。在路上,我一直在想,外公這一生都在為我們後代着想,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做個有出息的人,讓外公在下面替我高興。到家裏,阿姨在廚房忙着。到了晚上,吃晚飯的時候,阿姨擺好了碗筷,我準備去夾我的最愛,可是,外婆叫住了我,然後,把好菜夾到一個碗裏,把筷子插在飯裏,然後鞠了一躬,鞠躬後還留了一個空座。

吃完飯後,我望着天上的雨,讓我想起了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隨筆7

到清明節的時候,學校都會組織我們去烈士陵園掃墓。烈士陵園座落在望奎城的東北角,佔地十多公頃,是一處風景優美的去處。

走進烈士陵園,那蒼松翠柏,古樹參天,土山上的小涼亭隱約可見,一潭清澈見底的湖水,波光粼粼,不時有小魚游出水面嬉戲……

烈士墓掩映在樹從深處,我們在老師帶領下打掃了烈士墓,朗讀了碑文,敬獻了花籃……平常嘻嘻哈哈的同學們,此刻也都很莊重。去年清明節看到的那個白髮蒼蒼的老爺爺又靜靜地佇立在烈士墓前,出於好奇,我們圍攏上去,嘰嘰喳喳地和老爺爺攀談起來。原來老爺爺是馮耕夫等烈士的戰友,是當年河口事件的親歷者。他經常到陵園看看戰友,和他們聊聊天,告訴他們國家的大事,日新月異的家鄉變化。老爺爺回憶起那烽火連天的歲月,伴隨他的思緒,我們也彷彿來到了六十年前的`衞星河口,馮耕夫、王炳衡、胡再白等正在殊死與土匪們激戰,他們為了人民的解放,為了讓子孫後代過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倒在了戰場上,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老爺爺的眼睛濕潤了,我們也浸滿了淚水。烈士墓更加莊嚴肅穆,烈士紀念碑在同學們心中更加高大了。

陵園中還有很多遊人,有老人、小孩、學生,他們或看書,或散步,或聊天,和諧安逸寫在每個人的臉上。我想,現在的美好幸福的生活不都是烈士用鮮血換來的嗎?這不也是烈士的憧憬和希望嗎?

走出陵園,我耳邊迴盪起老爺爺在烈士墓前朗訟的那首詩,“呼蘭水中英雄血,妙香山頭壯士魂。投身革命他鄉死,不求馬革裹屍還。”

我們作為一名中國小生,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將來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更好地緬懷烈士,告慰先輩。

清明節隨筆8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他大約始於周代,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

清明節最開始是個十分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所以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地,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所以,清明節也是重要的祭拜祖先的節日,是祭祖與掃墓的日子。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的就是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它是在每年陽曆的4月5日,這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打馬球、盪鞦韆、蹴鞠、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的習俗。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一個節日既有祭掃祖墳生別死離的悲傷,又有踏青遊玩的歡樂,是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清明節隨筆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的那一首《清明》,寄託給我們以思念,相隔數千年,在那落雨的春日之中,寂寥無聲。——題記

我常想:清明,大概是一個不太受歡迎的傳統節日——在這時,想起已逝的親人、朋友,許多人多會不禁潸然淚下——這情,這景,可有誰會開心高興呢?

可至少我是為他們高興的。

——清明,掃墓,除盡那墓前的灰塵,放上作為供品的水果,點心。焚上幾根香,裊裊煙霧升起,籠罩在墓碑前,寂寞而憂傷。也許,那是一座無名的墓,墓碑孤獨地矗立在野地上。然,那是,一個鮮活生命長眠的地方。那不是無主之地,那是他們的,庇佑親人的最終愛念;最後的篇章。

清明時節,細雨綿綿,清風瑟瑟拂過面頰,像葬禮上的.悲涼樂章。親人們,朋友們長眠於這廣袤的大地之中,也許數百年後,也許數千年後,他們終究會歸於塵土。而這裏,是他們最後的歸宿,他們人生路途的終點站。可人生沒有最終篇章,那清明中的一抹微笑,是親朋好友對他們最後的悼念……

在清明時節踏青,不知是誰提出的,我想,在清明時,走過那一片青翠的草地;走過那一片晨露中的草地;走過,那一片温暖的草地。尋找着永遠離開的人,他們在這裏留下的痕跡;——帶着對已逝之人的思念,帶着他們對這世間的最後一絲眷戀……

清明,掃墓,是對已逝之人的悼念;清明,落雨,是自然對親人的勸慰;清明,踏青,是對已逝之人的懷念。

清明這個節日,是我們對已逝的親人朋友在這世界上最後一點留存痕跡的證明——證明他們作為一個鮮活的生命,曾活在這世界上。

試問:那“路上行人”為何“欲斷魂”?因為,他們,在懷念在思念,也在想念啊!一個人的生命能有多長?它也許很短,在不經意間逝去,可它同樣也很長。在即將逝去的那一刻,留在了在很多很多人的心裏,永不泯滅。

  

清明節隨筆1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清明節時的情景,清明節上上墳,掃掃墓,祭拜已故的親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

以往我都是在長沙過清明節,沒有去掃過墓,更沒有接觸過清明節的傳統習俗,而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清明節我在老家過,在老家過必定有特定的習俗了。

清明節這天是中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每年一到清明節,我們便要舉行紀念活動,來緬懷革命先輩,紀念戰鬥英雄。在這一天我們還要進行禁火、掃墓、踏青、盪鞦韆等活動。在這一天我們還要吃許多美食,比如説:雞蛋、青團、篙子粑粑、艾粄等,其中我比較喜歡青團。

青團是一種甜品,用菠菜做的。首先要準備好材料。將菠菜焯掉水,放入料理機裏,加入少量熱水,攪打成綠色菜汁,加入糯米粉和澄粉還有白糖混入麪粉裏和成麪糰。然後加入豬油揉勻。接着將麪糰分成一份一份的,按扁,取一份放上你自己喜歡吃的餡,最後用手慢慢推上去收口,點上油脂放入蒸鍋內蒸八分鐘便可以了。

每當媽媽一做好,我和弟弟便一人拿一個,先猜猜是什麼餡的,再咬一大口看看猜對了沒。當我拿到豆沙餡的時,便得意地對弟弟説:“看!我吃到了你最喜歡吃的豆沙餡!哈哈哈!”

青團雖然美味,但不一次不能吃太多。沒吃過的人可以試一試,真是人間美味呢!

清明節隨筆11

幼時的我對清明節的印象是模糊的,現在想來是因家庭條件還可以,不少吃少穿的。隨着年齡的增長,無憂無慮的童年隨着父親的去世而定格。清明節變得清晰起來,那時的我明顯的感覺到生活的艱辛,還沒到清明節,就數着指頭盼,為了吃上兩個平日吃不到的雞蛋。等到了那天,母親便早早的煮上為數不多的雞蛋,我們姊妹四個便不分大小地搶那個大的雞蛋,往往會爭執不休,最後母親只好出面協調,我們這才高高興興地捧着兩顆熱雞蛋跑到小樹林裏盪鞦韆,霎時樹林上空便盪漾起孩童們的歡聲笑語。快到中午了,“回家吃飯了—”母親那悠長的聲音在村子裏迴盪,我們便隨着這聲音跑回家。午飯過後,母親便領着我們姐弟四人去上墳,路上十歲的我心情變得沉重起來,弟弟妹妹們還小,打打鬧鬧的。到了那裏,幫母親把雜草拔出一片空地,把要祭奠的`碗碟擺上,倒酒和上香,過一會,燒紙錢,然後母親盤腿坐在地上,撕心裂肺地哭起來,我們幾個也都哇哇地哭,那時候不知道勸説母親,直到喉嚨哭啞了才做吧,收拾好東西一步一回頭地回家。現在想起來都感覺好悽慘,經常淚流不止。

彈指一揮間,我已進入中年,生活逐漸富足,清明節感覺就是為了懷念親人而設,家人和孩子都不喜歡吃雞蛋,煮雞蛋這道程序也省去了,最近兩年,國家對民族的傳統節日重視起來,放小假幾天,清明節過得有滋有味了,老早就聯繫兩個較遠的妹妹,希望清明節那天歡聚孃家。到了清明節,我們姐妹幾個邊聊家常邊包水餃,四個孩子在周圍跑跑跳跳,母親更是高興地合不攏嘴。飯後我們一塊去上墳,一路上,麥苗青青,果樹發芽開花,鳥語花香,空氣清新,美不勝收。對親人的悼念不再那麼傷心,好希望父親九泉有知,能看到現在的好日子。回來的時候,順便挖些地裏的薺菜、苦菜、菊花芽之類的野菜,成為晚上餐桌上的美食。孩子們更是像放飛的籠中鳥,歡呼雀躍,充分感受大自然的寬廣和美麗。

清明節隨筆12

冬天過去了,大地回春,萬物復甦,清明節又要來到了。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的農諺。清明節的習俗豐富多彩,掃墓、踏青、盪鞦韆、插柳等等,因此這個節日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 離的悲傷,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最讓我感興趣的還是去年的清明節,我和舅舅一家在薈萃湖划船的事情。

走在去薈萃湖的路上,到處能聽到鳥兒歡快清脆的叫聲,公路兩邊的柳枝不知什麼時候鑽出了綠芽,人們漫步在湖邊,春風拂來愜意極了,我們來到了湖邊,租了一隻船,大家在為誰來划船拿不定主意 ,我提議:“咱們剪子、包袱、錘,輸了的兩個划船。”舅舅、舅媽、弟弟都同意了,我説:“三、二、一,開始!”我和舅舅出了錘頭,而舅媽弟弟出了包袱,我和舅舅只好划起了船。我使足了力氣 去蹬腳踏板,船飛快得“跑”了起來,到了假山邊,弟弟要上去玩一會,我和舅舅在船上等着,舅舅剛坐穩弟弟就飛快的跑了過來,原來有一隻蚊子叮他,我覺得越蹬越累,怎麼能不累呢?我眼珠一轉 計上心來,只要把腳放在踏板上等舅舅蹬就可以了,就這樣我們劃過了一座假山,只見假山上有的人在釣魚,有的`人在跑步,有的人在山上游玩、嬉戲、踏春,還有的孩子在玩各種健身器械……玩着玩 着一個半小時過去了,大家玩累了,把船送回去。到了岸上,我們各自説着看到的美景,好像有些戀戀不捨。

清明划船讓我回味無窮!

清明節隨筆13

清明節回家,藉着掃墓,重走童年的路。

爸爸是浙江人,以做松油,做香菇謀生。所以從小我們田裏的活幹的少,但是,山是我們最熟悉,尤其是熬山。那裏到處留着念想,佈滿回憶。

記得有一次在山上過夜,夜裏醒來,聽到森林裏傳來陣陣呼呼聲,一摸,爸爸不在。我頓時恐懼無比,哇哇大哭。我摸黑邊哭邊跑,最後發現附近有一盞煤油燈亮着,原來勤勞的'爸爸看我睡着便起來挖菜地。白天要做松油,做香菇,還要幫助生產隊管理一大片的地瓜,實在沒有空,於是爸爸常常利用夜晚摸黑種菜。

爸爸已經走了十多年,可是爸爸用身體力行傳給我們兄弟姐妹的一大筆財富——勤勞,所以時值今日,我們不敢懈怠,唯有勤勞對待生活。

此刻,滿眼望去,記憶中的筍廠早已拆除,松樹沒有了蹤跡,杉木,翠竹,板栗樹等經濟林取而代之。或許那些曾經的採田珠,採蘑菇,拾茶梨。故事也將漸漸老去。

幸好還有媽媽和我們一起嘮叨那些年裏的老故事,還有媽媽陪着我們踏上熬山路。多年以後,誰來陪我看熬山?

清明節隨筆14

清明節自己能幹什麼的自己也不知道,但是也是有個期待吧,我們清明節的話這邊的志願活動也是很多,比如説掃墓啊計劃啊什麼的,但是因為我都很多都是在今天就必須去完成了之後,很多都是提前完成到清明節那一天的話,大家也有自己的事情做,所以就只能去安排出現假的時間去完成那一些志願活動吧,但是因為我們今天是滿課嗎,有課比較多排不出來時間,雖然説晚上也是可以去做的,但是因為你好像找不到時機,最後就只能是不了了之,自己的朋友他也有在抱怨説為什麼我們的課就這麼忙呢?在今天到其實自己現在想一想就會覺得他雖然説口頭上説很積極很向上的,希望説可以去做更多積極向上的事情,但是其實等他真正有機會去做這一件事情的時候,他又行動不起來,反正他現在就給我這種感覺,但是自己又覺得還是比較幸運的。找他口頭上還是比較積極的,這也是能夠從側面去推動自己過更加積極向上的生活。

但是他也確實是很忙的,就本來我們星期六也是要去做志願活動的,那是因為我們最後他因為要開會嘛,很多時候就是自己現在都屬於那種比較閒的狀態,但是他就因為部門上的事情啊以及加入的那一些活動,就她也加了一個潮劇,就我們那邊的本來也是自己要加入的,可能是因為自己錯過了報名的時間,但也覺得還行吧,就雖然説錯過了,但是自己就也因此有了更多自己的時間,畢竟他現在很多時間都花在這件事情上了,雖然説最後也有搞頭,但是自己也覺得他其實確實是有從這件事情中得以成長吧,但也佔據了他太多的時間了。

但只要他樂在其中就行了,就是他要是沒有太多抱怨的話,那也行也沒有關係的,只要他覺得做這件事情她有所收穫,然後他也不會覺得這件事情浪費了他太多的時間,那其實這件事情對他來説浪費再多的時間也是有意義的'吧,反正自己是有這麼去想的,就一個方面是替他覺得不值得,但是另一方面又為她感到感悟性,所以自己又覺得自己也應該是去找一些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去做吧,畢竟大家的日子都那麼有規律的進行着,就只有自己的日子是那麼的想嗎?然後毫無計劃,一天天的也不知道究竟完成了哪一些事情,雖然説自己也很享受這樣子的生活,就你不需要去計劃説需要去完成一些什麼事情,但每一天又好像有一些小成就感,自己也很喜歡這一種狀態的,但是又覺得看着大家都是這麼過日子的,自己又覺得不甘心,自己就這麼散漫的過日子。

清明節隨筆15

今天是4月4日——清明節,我和婆婆,爺爺,二姑一起去廣安上墳,這一天的天氣有點陰沉,好像要下雨的樣子,讓我想起了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詩句。一路上,我看見許多人手持菊花、還有炮竹、冥幣……一些燒給祖先的東西,而我則和爸爸一路找着祖祖的墳,那裏的.墳可真多。

到了祖祖的墳以後,我們先燒香,接着再把準備好的冥幣燒給祖祖,願祖祖在天國裏得到很多的錢,買東西給自己吃,買自己衣服穿,買小轎車開……等等一些要買的東西。每年上墳都是這些程序:一、燒香。二、燒冥幣和一些天國用的東西。三、叩頭。四、燒鞭。這也是對死去的親人一種紀念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話,又浮現在我的耳邊,每當想起這句詩句的時候,我都會想起那些離我們而去到天國的親人,總是不禁的想起他們,想起他們的對我們這些人的好,而這些人雖然離我們而去,但我們會每年4月4日去看他們,替他們掃墓,也算是一種寄託哀思吧!

Tags:清明節 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