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關於中秋節的習俗15篇

欄目: 中秋節 / 發佈於: / 人氣:1.72W

關於中秋節的習俗1

中秋節晚上,泉州少林寺舉行 “中秋佳節祈福平安歡喜傳燈法會”的活動。我高興地想:中秋節就在少林寺笑傲江湖。

關於中秋節的習俗15篇

“天涯共此時”的時刻到來,只見大雄寶殿前的石埕上,百盞蠟燭被擺成“中國夢”字樣,燭光在夜色裏搖曳,引得市民爭相拍照。

媽媽來到香案前,供上柚子、龍眼、月餅,我連忙取來三枝清香,虔誠地焚香祈祝。媽媽笑着説:“龍眼通稱‘桂圓’,因此也寓意着‘蟾宮折桂’,而柚子還要在柚皮上畫鬼臉,祭月後剝皮食柚肉,有祛除邪惡的意思。”

參加傳燈活動的人越來越多,大家圍成一個大圓圈,共同期望美好的中國夢能夠早日實現。

多麼難忘的中秋傳燈祈福活動,我想:美妙的佳節真可以用花好月圓來形容。

關於中秋節的習俗2

中秋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各民族都非常重視,在中秋節的那一天有一個習俗,吃月餅和尋找傳説中的嫦娥,月餅代表着團圓,但是每當我們吃月餅時,有沒有想到過遠在異鄉的遊子呢?他們在中秋節獨自一個人在外,獨自一人坐在窗邊,手裏拿着月餅,靜靜的抬着頭看着圓圓的月亮,心裏該是多麼寂寞,多麼想和自己的親人在一起過中秋節啊,中秋節之夜。

過中秋節了,就不提這事了,我來説一説我們家是怎麼過中秋節的吧。

在過中秋節前好幾天,媽媽就就把那好吃的月餅給我和弟弟買好了,而且還是好多好多的,讓我和弟弟一氣兒吃個夠,這下可把我和弟弟高興死了。待到中秋節真的來臨時,月餅全都不見了,知道它們都跑到哪裏去了嗎?猜猜啊。告訴你們吧,不許告訴別人哦,都跑到我和弟弟的肚子裏去了,呵呵,我們兩姐弟很能吃吧。媽媽發現月餅都被我們吃完了,苦着個臉,納悶我們怎麼這麼能吃啊,就又忙去買來。

到了晚上,我們一家四口坐在桌子旁,媽媽靠在爸爸的肩膀上,我靠在媽媽的肩膀上,弟弟小就躺在了我的懷裏了,我們每個人嘴裏都吃着好吃的月餅,一邊賞月,我們都正看得入神。突然聽見弟弟喊了起來[媽,嫦娥怎麼還不出來,你們不是説只要我一直看着月亮,嫦娥就會下來給我禮物嗎?她怎麼到現在還不來,她是不是不喜歡我,不想給我禮物了。]弟弟嘟着他的小嘴,等着媽媽的回答。媽媽衝弟弟笑了笑,説[兒子你聽媽媽説,媽媽是為了讓你安靜的看會兒月亮,不讓你打擾我們,才騙你説嫦娥會給你禮物的,因為你一點也不老實,只有禮物才能讓你安靜一會兒啊。]弟弟聽沒有禮物,頓時哇哇的大哭了起來。媽媽説你哭的話媽媽就不給你買禮物了,如果你不哭的話,媽媽就給你買很多很多的禮物好不好啊。弟弟一聽又有禮物,立即停止了哭,安安靜靜的坐在那兒,吃着月餅,抬着他的小腦袋看起了月亮。院子裏又恢復了安靜。媽媽挨近我,靠在我的耳邊説[我們一家人在一起這麼快樂的過中秋節,你説遠在異鄉的遊子們,會怎麼樣]我陷入了沉思。是啊,在我們一家家的在一起團圓時,那些遊子們的心情會是怎麼樣的呢?會不會坐在窗邊吃着月餅看着月亮,兩眼望着圓圓的月亮,可是兩眼已充滿了淚。他們的心裏該是多麼的寂寞啊,他們的心裏是多麼的盼望能早日和親人團圓啊。

中秋節是團圓的節日,我希望所有的人能在這一天夢想成真,早日和親人團圓。

關於中秋節的習俗3

“摸秋”,是淮河兩岸中秋夜的習俗。在淮南中秋節的晚上,人們可以隨意溜進菜園子、莊稼地裏,只要是成熟的瓜果菜蔬、大豆玉米,不論是何人家的都可以摸取摘來。“摸秋”還有一項規定,就是不準帶照明工具,只能在黑夜裏用手摸,摸到了是運氣。因為是節日應景的活動,被摸的人家都不會責怪偷摘者。

此俗清代以前就有,民國以來仍流傳在民間。如在商洛竹林關一帶,中秋節夜裏,孩子們在月亮還未出來時,照例鑽進附近的秋田裏,摸一樣東西回家。如果摸到葱,父母就認為這孩子長大後很聰明;如果摸到瓜果,父母就認為孩子將來不愁吃喝,事事順利。人們視“摸秋”為遊戲,不作偷盜行為論處。

過了這一天,家長要約束孩子,不準到瓜田裏拿人家的一枝一葉。商南縣的居民,在中秋節的晚上,吃罷月餅後,不肯長高的小孩去摸高梁;沒有男孩的人家去摸茄子;沒有女孩的人家去摸辣子;小孩不聰明的人家去摸葱。

在合肥人的眼裏,尤其是肥東、肥西等地,“摸秋”還另有深意。在中秋佳節當天晚上,盼望生兒育女的少婦,便設香為供,攜手拜月,然後閉着眼睛在籬笆瓜架下摸索。摸到南瓜,因南與男同音,便預兆生男孩;摸到峨眉豆(扁豆),便預兆生女孩。而如果摸到白扁豆則象徵夫妻能白頭偕老。

在中秋節這天有的人還摘南瓜以互送,以互祝早生貴子。而未婚女子的小姊妹們,三五結伴,往果園中摸取瓜果,以瓜果優劣,預示能否覓得如意夫婿。

貴州省不少地方,流行“偷瓜送子”習俗。要是誰家不生小孩,村裏好心的小夥便在中秋這天趁着明亮的月光,來到地裏,偷摘一個大冬瓜,刻畫出小孩的模樣,再把準備好的小孩衣服套上,用竹籃裝好後敲鑼打鼓抬到這户人家,受瓜人在招待客人後,將瓜放在牀上與妻伴睡一夜,第二天將冬瓜煮熟進食,要是以後懷了孕,受瓜人得好好感謝這羣小夥。

來源

民間有句俗語,“八月半摸秋不算偷。”“摸秋”其實就是“偷秋”的意思。“摸秋”來源有多種説法,歸納起來大致兩種。

一是求子説。清代樑紹壬在《兩般秋雨庵隨筆》中記載:“女伴秋夜出遊,各於瓜田摘瓜歸,為宜男兆,名曰摸秋。”摘瓜求子,是因為瓜類多子,取這一吉意。

二是豐收説。相傳元朝末年,淮河流域農民起義軍規定不得隨意擾民。一天夜裏,起義軍露宿在外,幾位軍士飢餓難忍,不得已偷食了百姓園中的瓜果。主帥得知後,要將這幾個軍士治罪,村民紛紛向主帥求情,一老者便説當年收成好,八月摸秋不為偷,幾個軍士因此被赦免——那天正好是八月十五。能“摸秋”,説明老百姓家裏生產有富餘,藉此熱鬧一下,也是慶秋收的一種方式。所以,被“摸秋”不僅不能責怪偷摘者,還要以此為樂。

現在,中秋節摸秋的習俗已經不常見,不過人們鼓動孩子去別人家的地裏摘取瓜果,是為了表達人丁興旺的美好願望。中秋節摸秋是很有趣的習俗。

關於中秋節的習俗4

今天是中秋節,中午,我和爸爸媽媽先來到姥姥家,我們一起吃了午飯,姥姥給我一個大月餅,裏面有四個蛋黃,很好吃。吃完飯我和哥哥一起去李家村萬達廣場玩童子軍了!

我們穿上保護服,帶上安全帽,我和哥哥一起上童子軍三層玩,我一點都不害怕,童子軍有鐵環、輪胎、鋼絲、繩子、大網、積木塊組成的各種各樣的關卡,要我們闖關。哥哥後來還上了四層,四層很高,我開始有點害怕沒有上,下次我會試試。今天玩童子軍的孩子特別多。

晚上,我們一起回奶奶家,爺爺奶奶為我剝好了我愛吃的一碗核桃,一晚石榴。奶奶給我做了豐盛的飯菜。我們一起吃飯,一起看電視。一家人團團圓圓,很開心!

關於中秋節的習俗5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到那個時候,人們都要吃月餅,當天晚上,等月亮出來的時候,人們都要賞月,那時候的月亮又圓又大,簡直就像是一個大餅。

中秋節有三大傳説:第一大傳説——嫦娥奔月、第二大傳説——吳剛折桂、第三大傳説——朱元璋與月餅起義。中秋節是陰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又稱團圓節,是每家每户團圓的節日,每到那天晚上,親朋好友就要聚到一起吃團圓飯,晚飯在團圓節裏就是團圓飯。如果有人在外地打工,回不來吃團圓飯,那麼那個人一定很傷心。使我想起了李白的一首詩: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關於中秋節還有一個傳説: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下生長繁殖,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會被砍光。據説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行,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關於中秋節的習俗6

在廣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進行樹中秋活動,樹亦作豎,即將燈綵高豎起來之意。小孩子們在家長協助下用竹紙紮成兔仔燈、楊桃燈或正方形的燈,橫掛在短竿中,再豎起於高杆上,高技起來,彩光閃耀,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們多互相比賽,看誰豎得高,豎得多,燈綵最精巧。另外還有放天燈的,即孔明燈,用紙紮成大形的燈,燈下燃燭,熱氣上騰,使燈飛揚在空中,引人歡笑追逐。另外還有兒童手提的各式花燈在月下游嬉玩賞。

廣東各地有中秋節吃芋頭的習俗,據説是紀念元末殺韃子的歷史故事。中秋節殺韃子後,便以其頭祭月,後來改以芋頭代替。至今廣東人剝芋皮時仍稱為「剝鬼皮」。

如今廣西廣東的不少地區,在中秋夜佈置燈會,扎制用電燈照亮的大型現代燈綵,還有用塑料製成的各式新型花燈供兒童玩,但卻少了一份舊時燈綵的純樸之美。

關於中秋節的習俗7

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徵,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

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

當時有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説:“應將胡餅邀蟾蜍”。説完把餅分給羣臣一起吃。

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賞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遊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於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製作越來越精細。

月餅發展到今日,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其中京式、蘇式、廣式、潮式等月餅廣為我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食。

月餅象徵着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

月餅,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 “太師餅”,此乃我國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

唐代,民間已有從事生產的餅師,京城長安也開始出現糕餅鋪。據説,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玄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

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宋代的文學家周密,在記敍南宋都城臨安見聞的《武林舊事》中首次提到“月餅”之名稱。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餅才在民間逐漸流傳。當時心靈手巧的餅師,把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作為食品藝術圖案印在月餅上,使月餅成為更受人民青睞的中秋佳節的必備食品。

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有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言道出

中秋之夜 城鄉日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出是用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徵,慢慢月餅也成了節日的禮品。

關於中秋節的習俗8

“中秋”一詞早已有之,《周禮》中即有“中秋獻良裘”“中秋夜迎寒”的記載,但那時的“中秋”只是單純的月令時間,並無節日之意。中秋成為節日,是唐宋以後的事,是由仲秋時節的月神祭祀發展而來。實際,縱觀華夏諸多傳統佳節,或早或晚,多由節令演變而來,由紀而祭,由祭而慶。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如今,人們總抱怨傳統節日萎縮無趣,是否想到這句詩所藴涵的簡單道理惟有訴求華夏文明精神信仰的本源,瞭解節日的來龍去脈,才有可能真正為脱水的傳統文化帶來新的生機。

華夏傳統曆法中,將每一季節分為“孟、仲、季”三個月,仲秋處秋季之中,跨越白露和秋分兩個節氣時段,所以,秋分的祭月之俗為仲秋的望日——八月十五成為“中秋節”預設了時間條件。

祭月之禮如何產生了中秋之俗?一般的説法是,祭月固定在秋分日,而秋分日未必有滿月,有時甚至可能無月,祭月無月自然大煞風景,所以後來逐漸改到八月十五日祭月。我們認為,這種説法不盡準確。

如前所説,天子祭月直到明代仍然是固定在秋分日。在皇家看來,祭月重在禮敬夜明之神,並以示悌。祭如在,秋分日有月無月、月圓月缺並不重要,秋分是陰氣向長的時刻,避開此時而追求圓月之祭,是對月神的不誠不敬。所以,哪怕是秋分日下雨,也是要祭月的。秋分祭月和中秋節並非一回事。

漢民族自上古便有敬天禮地的習俗,月神崇拜古以有之。上古時代的月神信仰在殷、周時代似乎出現了兩種發展方向,一是在民間自然發展演變,一是上升為天子禮天的禮制組成部分。周禮是因俗制禮,天子禮月顯然是建立在華夏月神信仰的基礎之上。由此,天子的禮月才能獲得足夠的信仰合法性,禮月才能成為鞏固統治政權的有效的政治儀式和文化制度。此時,民間對月神的崇拜仍然在緩慢發展,而統治階層重在向月示敬,遊賞是可有可無的事情。所以,直到南北朝時,以“祭月+遊賞”為標誌的中秋節仍未在華夏大地上全面成形。

漢民族文化發展歷史上,禮儀和風俗的演變在諸多領域皆呈現禮退俗進的趨勢。隋唐時代的繁榮,逐漸激發了民間在仲秋祭月時節的玩賞之風,賞月之風和民間流傳的祭月風俗逐漸合流,由於民間信仰表達的相對靈活性,人們並不需要刻意追求在秋分日祭月,所以,最接近秋分點的一個滿月日,就成了這一秋月祭賞之節最佳的選擇。這就是夏曆八月十五。

從某種意義上,我們完全可以認為,夏曆八月十五成為第二大民俗節日“中秋節”,是由於那一天恰好“滿月”造成的“巧合”。華夏先民需要一個滿月日來行仲秋祭月和遊賞,這一任務恰好落到了八月十五的月亮身上——誰讓它是最接近秋分的滿月日呢。

中秋的月亮之所以格外圓、格外亮,是因為它“沾”了神聖的華夏祭月日——秋分的“光”。這一點,和“清明”節氣沾了盛大的寒食節、上巳節的光而搖身變成“清明節”異曲同工。可惜的是,現在的人們,只知中秋而不知秋分,只知清明而不知上巳與寒食。本源被忘記了,真正的神聖和盛大也被忘記了,單薄的清明和中秋割斷了與其節日母體的聯繫,逐漸變得虛弱和空洞。

有論者認為,唐代沒有中秋節,文人有八月十五玩月吟詩的風氣。昊天明月逐漸披上了人情的薄紗。宋代文人中秋玩月多伴隨着宴飲聚會,這一形式為都市富户效仿,造成了一種娛樂享受的氛圍影響整個社會,北宋中期形成了以文人官僚的詩筵筆會和市民宴飲玩樂並行的大眾化的準節日。從北宋末開始,中秋的節義有了更不一般的內涵。破碎了山河,破碎了汴京的明月,中秋的圓月彌足珍貴。“團圓”特徵及其象徵意義被凸顯和強調,“團圓”涵義的加入使中秋節俗內涵變得完整,自此,中秋的團圓性質和地位在南宋得以確定,流傳至今。

中秋節,是不折不扣的“祭月之節”“月神之節”“團圓之日”。

中秋是個什麼節

秋節是一個詩歌節。説起中秋節,我們很自然就會想起蘇東坡的千古名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節跟月亮有關,而月亮又是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喜歡吟誦的題材,因此,歷代的佳作層出不窮,一切跟月亮有關的詩歌都奔來眼底:“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李白),“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辛棄疾)……因此,賞月之外,我們不妨多讀點好詩,多寫點好詩,過一個“詩歌中秋”吧。

中秋節是一個浪漫節。説起中秋節,我們馬上就聯想到“嫦娥奔月”的神話,聯想起“李白撈月”的傳説。月宮、瓊樓、吳剛、桂樹、玉兔、蟾蜍等等,都是跟中秋節相關的浪漫符號……中華民族也是一個浪漫的民族,只不過我們的浪漫不那麼狂放,而富有更多智慧和文化的內涵。花前月下,正是浪漫之際。所謂浪漫,就是不那麼急功近利,多一些美學的趣味,多一點創意的憧憬;所謂浪漫,就是多一點鬆弛少一點緊張,學會詩意地棲居,享受我們美麗的城市家園。節日的本意就是讓時間頓挫一下,中秋節的舒緩本身就是一種浪漫。因此,讓我們過一個“浪漫中秋”吧。

中秋節是一個感恩節。在中秋節的這一天,居住在不同地方的人們,都會凝視同一輪皎潔的明月,月亮就把處在不同空間位置中的人們聯繫了起來。人們看着月亮就憶起家鄉和親人、友人、故人、恩人,染着月色就起了相思之情和相思之心,人們緬懷過去的崢嶸歲月,人們憶起人間的點滴恩情。郵遞月餅,郵寄鮮花,短信祝福,電話問候,都成為現代人表達相愛之情、感恩之心的途徑。感念恩情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無盡的意味,施恩和感恩密切了彼此的關聯,淨化了我們的心靈,懂得感恩也成為我們民族和諧進步的力量源泉。因此,讓我們過一個“感恩中秋”

關於中秋節的習俗9

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所以被稱為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還要圓,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中秋前夕,人們都儘可能和家人團聚,取人月雙圓的意義,八月十五又叫“團圓節”。

中秋節是漢族和少數民族的民間傳統節日。早在三代時期我國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晚上,有賞月、遊湖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很少了。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古時還有祭月和拜月活動。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有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地方,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月餅與中秋節的聯繫是在明代。具有關資料説,當時,北京城市裏出現了一種以果做餡的月餅,而人們在中秋節這一天自己製作月餅,用於自身和贈於親朋好友,以表達團圓和祝賀之意。那時的月餅大小和形狀很不規範,差別甚大,其名稱也頗特別。比如,山西省介縣一帶在中秋節這天,當地老百姓已有閤家圍坐分食團圓月餅的習俗其製作的月餅名堂多且有趣,如有專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餅,有隻限於女的享用的葫蘆月餅,還有特別為小孩們準備的“孫悟空”,“兔兒爺”之類的月餅,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着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中秋節是人們一直都喻為最有人情味,最有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有人説,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

關於中秋節的習俗10

江西省吉安縣在中秋節的傍晚,每個村都用稻草燒瓦罐。待瓦罐燒紅後,再放醋進去。這時就會有香味飄滿全村。新城縣過中秋時,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懸掛通草燈,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在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夜以掛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在拜月時請月姑。龍巖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挖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祕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源於月餅中藏有反元殺敵訊息的傳説。金門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裏、陽台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煙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當地還有中秋吃芋頭的習慣,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這固然與農事有關,但民間還有一則流傳廣泛的傳説:1279年,蒙古貴族滅了南宋,建立元朝,對漢人進行了殘酷的統治。馬發據守潮州抗元,城破後,百姓慘遭屠殺。為了不忘胡人統治之苦,後人就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中秋夜燒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還要用磚塊砌成,約佔塔高的1/4,然後再用瓦片疊砌而成,頂端留一個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點火燃燒,燃料有木、竹、穀殼等,火旺時潑松香粉,引焰助威,極為壯觀。民間還有賽燒塔規例,誰把瓦塔燒得全座紅透則勝,不及的或在燃燒過程倒塌的則負,勝的由主持人發給彩旗、獎金或獎品。據傳燒塔也是元朝末年,漢族人民反抗殘暴統治者,於中秋起義時舉火為號的由來。

江南一帶的民間在中秋節人習俗也是多種多樣。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後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桂漿”,取名自屈原《楚辭·少司命》“援北方閉兮酌桂漿”。桂漿,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後採摘,用糖及酸梅醃製而成。江南婦女手巧,把詩中的詠物,變為桌上佳餚。南京人閤家賞月稱“慶團圓”,團坐聚飲叫“圓月”,出遊街市稱“走月”。

明初南京有望月樓、玩月橋,清代獅子山下築朝月樓,皆供人賞月,而以遊玩月橋者為最。人們在明月高懸時,結伴同登望月樓、遊玩月橋,以共睹玉兔為樂。“玩月橋”在夫子廟秦淮河南,橋旁為名妓馬湘蘭宅第,這夜,士子聚集橋頭笙簫彈唱,追憶牛渚玩月,對月賦詩,故稱此橋為玩月橋。明亡後,漸漸衰落,後人有詩去:“風流南曲已煙銷,剩得西風長板橋,卻憶玉人橋上坐,月明相對教吹簫”。長板橋,即原先的玩月橋。近年來,南京夫子廟已重新修葺,恢復明清年間的一些亭閣,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節時,就可結伴同來領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江蘇省無錫縣中秋夜要燒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紗絹,繪有月宮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紮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吉安縣在中秋節的傍晚,每個村都用稻草燒瓦罐。待瓦罐燒紅後,再放醋進去。這時就會有香味飄滿全村。新城縣過中秋時,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懸掛通草燈,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安徽省婺源中秋節,兒童以磚瓦堆一中空寶塔。塔上掛以帳幔匾額等裝飾品,又置一桌於塔前,陳設各種敬“塔神”的器具。夜間則內外都點上燈燭。績溪中秋兒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紮成髮辮狀,浸濕後再拿起來向石上打擊,使發出巨響並有遊火龍的風俗。火龍是以稱草紮成的龍,身上插有香柱。遊火龍時有鑼鼓隊同行,遊遍各村後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人過中秋除了吃月餅外,還要打粑、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有的地方也點桔燈,懸於門口,以示慶祝。也有兒童在柚子上插滿香,沿街舞動,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縣中秋節祭土地神、扮演雜劇、聲樂、文物,稱為“看會”。

在北方,山東省慶雲縣農家在八月十五祭土穀神,稱為“青苗社”。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墳祭祖。冠縣、萊陽、廣饒及郵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節宴請佃户。即墨中秋節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山西省潞安則在中秋節宴請女婿。大同縣則把月餅稱為團圓餅,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河北省萬全縣稱中秋為“小元旦”,月光紙上繪有太陰星君及關帝夜閲春秋像。河間縣人認為中秋雨為苦雨,若中秋節下雨,當地人則認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陝西省西鄉縣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論貧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門吹鼓,討賞錢。洛川縣中秋節家長率學生帶禮物為先生拜節,午飯多於校內聚餐。

一些地方還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習俗。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外,還還有香港的舞火龍、安徽的堆寶塔、廣州的樹中秋、晉江的燒塔仔、蘇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託球舞等。

關於中秋節的習俗11

中秋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在這一天人們會放燈籠、吃月餅、賞月、講故事、燒烤。

我是這樣過中秋節的:晚上我們一家人穿戴好後,就一起去燒烤。我們那羣小夥伴一邊吃一邊賞月,過了一會兒,我們又悄悄溜出來跑出去玩耍,玩得可開心了!

不過一會兒又被大人“捉”回去了,這時,他們都在吃月餅呢。我們幾個小夥伴都撲上去,迫不及待拿了塊月餅,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吃完了月餅,我的爸爸又拿着幾個漂亮的燈籠帶着我和我的小夥伴一起去空地上放。我們點燃了燈籠裏面的蠟燭,快活地跑了起來。

漸漸地,我們玩累了,爸爸便把我們帶了回去,並給我們講起了中秋節的神話故事:“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講完了故事,我忽然覺得今天的月亮中有身影在搖晃着,就像是在跳舞似的。

啊!中秋節的月色多麼美麗啊!我愛中秋節!

關於中秋節的習俗12

每逢中秋之夜,人們仰望着明月,聞着陣陣桂香,遙想吳剛砍桂,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閤家甜甜蜜蜜,歡聚一堂,已成為節日的享受。桂花不僅可供觀賞,而且還有食用價值。桂花不僅可供觀賞,而且還有食用價值。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驥鬥兮酌桂漿”、“奠桂兮椒漿”的詩句。可見我國飲桂花釀酒的年代,已是相當久遠了。

桂花酒的傳説

自古人們把桂花看成是富貴吉祥、子孫昌盛的象徵,桂花釀製的酒自然也倍受人們喜歡,傳説兩英山下住着一位賣山葡萄酒的寡婦,為人善良豪爽,她釀的酒口味甘甜,尊稱她仙酒娘子。一年的冬天的早上,仙酒娘子發現自家門前躺着一個衣不遮體、骨瘦如柴的男乞丐。仙酒娘子摸摸他的鼻口,還有點氣息,就把他背到了家裏。先給他灌了碗熱湯,又讓他喝了半碗酒,那乞丐漸漸甦醒過來,連忙向她道謝,“多謝娘子救命之恩,你看我全身癱瘓,行動不便,能不能多收留我幾日,不然我出去不是凍死就餓死了。”仙酒娘子為難,“寡婦門前多是非”,他住在家中別人一定會説閒話的,但看他可憐就同意留他住幾日。

沒幾日關於仙酒娘子的議論果然多起來,大家漸漸疏遠她,買酒的人也越來越少,酒仙娘子的日子就艱難了,但她還是盡心的照顧乞丐。到後來沒人來買酒了,生活無法為計,乞丐看此情景過意不去偷偷的走了。仙酒娘子放心不下去尋他,在半路遇到一個老頭,肩上挑了一擔柴,吃力的走着,忽然,老人摔倒在地,柴也撒了,仙酒娘子急忙過去,見老人氣息微弱,嘴裏喊着 “水,水……”,前不着村後不着店的哪有水?仙酒娘子就咬破自己的手指,正要把血滴進老人嘴裏,老人忽然不見了。一陣微風,天上飛來一個黃布袋,袋中有許多小黃紙包,另有一張黃紙條,上面寫着:

月宮賜桂子,獎賞善人家。

福高桂樹碧,壽高滿樹花。

採花釀桂酒,先送爹和媽。

吳剛助善者,降災奸詐滑。

這時仙酒娘子明白了原來那兩人都是吳剛變的。她欣喜的把這些桂花的種子分給大家,善良的人埋下種子,很快長出桂樹,開滿桂花,滿院的香甜;心術不正的人種下桂花,種子卻不發芽。從此有了象徵富貴吉祥、可以分辯善惡的桂花和桂花酒。

關於中秋節的習俗13

中秋福建風俗是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夜以掛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在拜月時請月姑。龍巖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挖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祕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源於月餅中藏有反元殺敵訊息的傳説。金門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裏、陽台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煙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

中秋夜燒塔在廣東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還要用磚塊砌成,約佔塔高的1/4,然後再用瓦片疊砌而成,頂端留一個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點火燃燒,燃料有木、竹、穀殼等,火旺時潑松香粉,引焰助威,極為壯觀。

江南一帶的風俗和美食有關。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後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

南京有望月樓、玩月橋,清代獅子山下築朝月樓,皆供人賞月,而以遊玩月橋者為最。人們在明月高懸時,結伴同登望月樓、遊玩月橋,以共睹玉兔為樂。

天府之國的四川省人過中秋除了吃月餅外,還要打粑、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有的地方也點桔燈,懸於門口,以示慶祝。也有兒童在柚子上插滿香,沿街舞動,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縣中秋節祭土地神、扮演雜劇、聲樂、文物,稱為“看會”

關於中秋節的習俗14

中秋文化的核心——團圓

萬家燈火慶團圓,一輪明月寄相思。中秋文化的核心是中秋團圓,看似簡單的四個字,卻包含着中國人深厚的傳統文化與歷史情懷。

中秋各地美食——應有盡有

蒙古族

蒙古族人愛做“追月”的遊戲。人們跨上駿馬,在銀白色月光下,奔馳在草原上。他們朝西放馬奔馳,月亮由東方升起,墜落西方。執着的蒙古騎手,不到月亮西下,“追月”不止。

藏族

西藏一些地區的藏族同胞歡度中秋的習俗是“尋月”。是日夜晚,男女青年和娃娃們,沿着河流,跟着倒映水中的明月,把周圍河塘中的月影措遍,然後回家團圓吃月餅。

廣西侗族

廣西侗族有“行月”的習俗。中秋夜臨,各山寨的蘆笙歌舞隊,踏着一路月光,行至臨近山寨,和那兒的寨民相聚賞月,賽歌賽舞,徹夜長歡。

雲南德昂族

雲南德昂族“串月”。雲南潞西的德昂族青年男女,每逢中秋月明高掛,分外明亮的時候,山頭塞尾,不時傳來一陣悠揚動聽的葫蘆笙,男女青年在一起“串月亮”傾訴衷情。有的還通過“串月亮”送檳榔、送茶訂下婚約。

雲南彝族

雲南彝族過中秋的傳統習俗是“跳月”。入夜,該族各個村寨的男女老幼都聚集在山村中的開闊地,一個個束腰披紗的姑娘們和頭纏布帶的小夥子們以及老頭、老太太、小娃子們都激情地載歌載舞,尤其是那些青年男女表達愛慕之情的對歌,彷彿月亮也聽得為之動情動容,越發顯得嫵媚皎潔。

仡佬族

仡佬族在節前的“虎日”,全寨合宰一頭公牛,將牛心留到中秋夜祭祖靈、迎新谷,他們稱為“八月節”。

關於中秋節的習俗15

徽州文化的發源地——徽州是我國曆史上的一個行政區,於宋宣和三年(1121年)由歙州改名而來,下轄歙縣、黟縣、休寧、祁門、績溪、婺源六縣,治所在歙縣。元升為“徽州路”,明清為“徽州府”。

現在的“徽州”一詞除了指“徽州區”外,更多指的是具有共同歷史、文化和語言,歷史上長期由徽州(徽州路、徽州府)所轄的歙縣、績溪、休寧、祁門、黟縣和婺源六縣區域。同全國其他地區一樣,徽州的中秋節也是一年三大節日(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之一。

徽州中秋節的飲食習俗,主要也以吃月餅為主。是夜,一家老少於月下飲酒食月餅,並賞月,其樂融融。歙縣人不僅吃月餅,而且婦女拜月時,還設瓜果於庭院,“如唐人七夕之乞巧然,其次亦必陳老南瓜一”。

中秋之夜,徽州等地還有深夜偷瓜摸秋和舞龍的習俗,深夜摸瓜主要是為了求子,“摘東瓜饋新婦,取多子兆。偷瓜者,物主撞見,不之禁,謂之‘摸秋’。少年以新稻草扎草龍,燃香遍插龍身,鑼鼓喧天,滿街衢跳舞,店户各助香,燃放爆竹”。

關於歙縣舞草龍習俗,《徽州民俗雜記》有着詳細的描述,歙縣洪琴村所舞的香龍,也是用稻草紮成,全村分東西南北中五方,分別紮成五條龍,於八月十五日夜狂舞,形成“五龍鬧中秋”的熱鬧場面。

五條龍之身圍二尺,以稻草節節捆紮而成,長約三十丈,每隔七八尺支一鋼叉。龍背上扎草辮,自頸至尾連成一溜三角。尾分三股,編結成三辮,故名“三尾龍”。

入夜,龍頭燈火齊明,龍身插滿棒香,鑼鼓開路,一路狂舞。當五條龍匯聚祠堂時,舞龍進入高潮,鞭炮聲震耳欲聾,煙霧瀰漫,紙屑紛飛,燈光、月光和香火交會成一片。

中秋時節,正值新稻登場,人們以舞龍來慶祝豐收,它體現了徽州節日習俗中的農事色彩夕正是“八月中秋偷北瓜,相逢不當賊來拿。芋頭多子亦遭竊,佳賊原非保自家”。

婺源和績溪縣還有着與徽州其他幾縣不相同的中秋習俗。據《中華全國風俗志》載,婺源人中秋節的飲食習俗,主要是吃塘魚,所謂“婺源人於中秋節之一日,必食塘魚。塘魚,系人家闢塘蓄養之魚。相傳塘魚殆至中秋,腦髓始能充滿,人家食之,格外能滋養。私塾學生,對於先生,有送節之禮儀,塘魚亦為送節禮品之一種也”。

婺源中秋還有另一特異之習俗,那就是兒童之堆寶塔習俗。“造塔之材料,為磚與瓦,塔之形狀,系七層浮屠,上小下大,中間全空。雖是用磚瓦砌成,卻甚有規則。塔砌成後,前面掛帳幔,並懸匾額對聯以及種種之裝飾品。”

“又安置小桌一張,上供果子餅餌,為敬塔神之具。殆至夜間,塔之內外,均點齊燈燭,一片光明燦爛,直與天上明月爭輝。兒童則坐於塔前賞月,並作種種遊藝,以表示其歡娛,實一幅天真爛漫兒童行樂圖,惜無人繪之也。”

績溪中秋節除吃月餅賞月外,還有吃中秋酒、打中秋炮和遊火龍之俗。“中秋夜,富豪之家必辦酒筵,閤家團聚而食,名曰‘吃中秋酒’。貧窮之家,無錢辦酒筵者,亦必添菜數碗,以賞佳節。”

“中秋節,十數歲兒童,以稻藁紮成中秋炮,形似髮辮,長約五尺,粗盈握。浸於水中數分鐘,再拿起向石上打擊,如放炮之聲,名曰‘打中秋炮’。火龍系用稻藁紮成,身長約丈餘,有頭尾,有爪。遊時,十數人用竹竿撐之,遊行各村,向各家討香,插在火龍身上。龍後佐以鑼鼓,喧譁鬧天。遊畢,燒紙箔,放爆竹,送至河中始已。”

在歙縣的沙溪,中秋之夜還有一種獨特的習俗,這就是人們往呂仙洞,汲取洞中之水以洗目,謂之“換盲眼”,正是所謂:“八眼玲瓏共石欄,井深潛透相公攤。祝拋紅豆換青眼,好與中秋月一般。”

Tags:中秋節 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