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電影

《孔子》電影觀後感合集15篇

欄目: 電影 / 發佈於: / 人氣:2.32W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後感如何寫了。你想知道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孔子》電影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孔子》電影觀後感合集15篇

《孔子》電影觀後感1

“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讀起琅琅上口的《論語》,就讓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他。今天下午,學校組織我們在班上看了《孔子他》這部電影,進一步加深了我對孔子他的瞭解,給我帶來了巨大的心靈震撼和深刻的思想洗滌。

孔子他出身於魯國,是一個有愛心、有智慧的人,主張禮儀仁和。當時的社會極其混亂,孔子他仕官於魯國,並以其勇敢和智慧帶給魯國以尊嚴和強大的希望,但最終沒能實現他的政治抱負。隨後的十四年,孔子他率領眾弟子周遊列國,傳播其思想,並進行文獻整理工作,他的思想和學説為後世留下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孔子他曾經説過:“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我覺得這句話説的非常好。在當今社會,大家都愛面子,怕丟臉。因為愛“面子”,有的人在某些時候會變得不懂裝懂。我以前也有這個缺點,有時候老師上課講的題目,我似懂非懂,本想下課後去問老師或同學,可又怕他們説班幹部還不認真聽,所以,就一直把題目憋在心裏,而導致成績下降。後來,我發現這個缺點實在是太可怕了,它使我不會的題目越積越多,腦子裏一片糊塗,嚴重影響了我的學習。現在,我再也不會不懂裝懂了,上課認真聽,遇到難題先思考,實在想不出,就再去向老師和同學請教,把每一道題都想清想透,成績也在一點點的上去。

作為一名學生,我們應當學習孔子他對學問孜孜不倦的態度,對學習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精神,以及剛正不阿的做人品格,成為一個有知識、有思想、品德高尚的博學之人。

《孔子》電影觀後感2

今天下班後,和坤兒一起到上海影城看《孔子》。

電影《孔子》拍得規規矩矩的,説不上超好,但是能夠看。

裏面故事都有影兒,既沒被捧成孔聖人,也沒貶成孔老二。不像于丹,她説話太咋呼,擱她理解的論語裏走出來的孔子,像個大明白,一想孔子就和她連着,不大可耐。胡玫的孔子可耐,或者説周潤發演的孔子真可耐,是一個有對有錯,有血有肉,愛國愛家,疼老婆愛孩子的山東大漢。孔子穿得棉袍後現代,特軟和,特暖和。俺也想扯二尺布,做那麼一灰面棉袍。到哪能買到棉花哈?

比張藝謀的《滿城盡帶黃金甲》和《英雄》誠懇萬分,比陳凱歌的《無極》和《刺秦》智商高,比馮小剛的《夜宴》講故事講得明白,那幫男人呀,一堆老的人,和胡玫比啊。人家胡玫不像他們貓一頓狗一頓的,沒常性,人家她拍的歷史劇一貫高水平,電影《孔子》比她的電視劇《雍正》還要好得多。

其實,咱有五千年曆史,題材不缺,有故事着呢。但是俺沒撈着看過啥像模像樣的正劇電影,就算你帶上近代史在內,也都沒啥好看的。《甲午風雲》和《武訓傳》是俺看過的電影裏,應該還算講明白點兒事兒的,其他真想不出來啥,誰還拍過好歷史片?你們幫忙想想?興許有,俺忘了?

周潤發不負眾望,孔子演得好,有時候他能化腐朽為神奇,你比如,磕頭,多讓人反感的動作,但是周潤發演得實在,瀟灑。哎喲,和他在一起演這場電影,對其他那些演員,像陳建斌周迅和任泉,來説絕對是難得的學習機會,俺這麼笨猜啦,人家那幾個心裏可能還不服捏。

《孔子》電影觀後感3

他説:“朝聞道,夕死可矣。”他處處不得志,一腔報國熱血付諸東流;他飽嘗憂患遭受了太多非議和世人的誤解,也承擔了太多責任,但精神從未磨滅……這位至聖先師——孔子。

孔子,我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這一生處處碰壁,歷經滄桑,一路失去也一路擁有,不斷昇華。

開篇時,他用巧妙的語言和他的機智將漆思弓救下,運用計謀與他國抗衡,展現出他的智慧和過人的本領。卻也因此受害,從此開始周遊列國。孔子依舊堅持以禮治國的信念。他十分執着。

在雨中離開,歷經風霜雨露,卻又仰天大笑。顏回等其他弟子的忠心跟隨令他感動不已;在列國間傳播思想卻也天不隨人意;弟子不斷離開選擇從政,顏回的是逝去使他痛心不已……十幾年的漂泊之旅,顛沛流離,嚐遍人情冷暖,事態世態,使孔子明白更多。正如南子所説:“世人也許很容易瞭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體會夫子在痛苦中所領悟的境界。”從始至終,他一直堅持着自己的理念,這令我感觸頗深。是什麼樣的一種力量支撐着他的精神世界?我明白了,是信仰!他從未放棄。我們所缺乏的正是此般精神,對於信念搖晃不已,經受不住磨難,沒有耐心。孔子的精神感染了我,每個人都應不忘初心。

“告訴我,我做錯了什麼?”

“您錯就錯在過於將自己的理想寄託在魯君系身上。”

“如果改變不了世界,那麼就應當改變自己的內心。”

公元前四百八十四年,孔子終於回到故土魯國。他鬚髮皆白,當他跪在故國國門前吶喊:“魯國,我的父母之邦,我終於回來了。”我聽到了,那是來自顫抖的靈魂內心的呼喊。這聲呼喊使我如此真切的感受到孔子這十幾年的痛苦。從此不再過問政事,致力於整理文獻、從事教育。他這一生揹負太多,坎坷磨難無一不施加,縱使遭受世人誤解唾棄,依舊初心不改。他希望通過教化影響人們。他是偉大的。

公元前四百七十九年,孔子逝。弟子遍天下。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電影觀後感4

這個寒假,我看了《孔子》這部電影,對此,我很是感觸。

對於孔子,我們也已經對他得了解很少了,我想,我們這些後代,也正是需要去了解這些中華民族上曾經得歷史。

影片中感觸最深得,是理想與現實得衝撞。孔子從政,希望實現自己得社會理想,卻被現實無情地拋棄。孔子一心只想實現自己得理想,對可能得困難估計不足,最終只能黯然離去。

孔子到了晚年,認清了理想與現實得關係。他最能影響社會得,是教育弟子,而不是從政。他得弟子有各種各樣得才幹,可以將他得思想傳播到更多得地方。孔子把精力放在講學上,能夠影響到更多得人,意義要遠大於參政。

聯繫到實際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會抱怨身邊得事不如自己所願,不完善,不合理等等,還喜歡去描繪一個理想得情境。可是,這些都於事無補。

現實擺在這裏,我們也只有從思想上轉變,親自去行動,不要總依賴於別人。不要只是替別人着急,看到自己應該做得,才最重要。這樣,把握好方向,有步驟、有計劃、從實際出發,理想才會越來越近。

這部影片人物刻畫得生動形象,也能讓人深受教育,人們能在這種場景中得到知識。孔子面對貴族與惡勢力不低頭,面對困難不畏縮,面對孤苦不冷漠,我想,他得精神會激勵我永遠向上。

所以,我們這一代新世紀得幼苗,一定要銘記這位開創教育先河得人物——孔子。

《孔子》電影觀後感5

今天,我看了孔子這部電影,內容是主講孔子的一生由魯國興盛的國相(相當於現在的總理),衰弱到一個四處傳教的乞丐,最終又回到魯國的人生經歷,令人不禁感歎人生的曲折路程,又使人惋惜如此一位高尚的人,生命路途的悲慘。

孔子這部電影的主題是學習孔子高尚,讓人深有所思,是的,在當時那個戰亂的時代,孔子的儒家道法被各個國家重用,但他沒有被別的國家用重聘金所動,依然效首魯國,但是最終被叛人挑撥而被趕出魯國四處傳教乞討,如果;是現在這個社會,一定是一個被視為尊重的人,但是那個戰亂的時代,竟然像一個乞丐流落街頭,連口飯都吃不上!使人不禁歎息人生的不公,竟然讓如此一位聖人墮落……

看到孔子在那種黑暗的年代依然正直的身影,我不禁有所感動,在我們這個沒有戰亂,跟平的年代裏,擁有孔子這種品行的人幾乎已經見不到了,要想學會孔子的修行不容易,但是也很簡單,簡單是因為只是捍衞了做人的最基本的原則,其實孔子也只是做到了這一點,但難是因為這一點,要做到這一點需要的不是想象的那麼容易,就要拋棄功名,財物,地位等等,雖然我們不一定能做到孔子這樣偉大,但我們起碼不能在人生路上做惡事,在別人看來,我們遠沒有孔子偉大,但是我們可以自豪的説,我這一生是正直的,是不邪的!

看了孔子後,我沉思了許久……

《孔子》電影觀後感6

“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讀起琅琅上口的《論語》,就讓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今天下午,學校組織我們在班上看了《孔子》這部電影,進一步加深了我對孔子的瞭解,給我帶來了巨大的心靈震撼和深刻的思想洗滌。

孔子出身於魯國,是一個有愛心、有智慧的人,主張禮儀仁和。當時的社會極其混亂,孔子仕官於魯國,並以其勇敢和智慧帶給魯國以尊嚴和強大的希望,但最終沒能實現他的政治抱負。隨後的十四年,孔子率領眾弟子周遊列國,傳播其思想,並進行文獻整理工作,他的思想和學説為後世留下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孔子曾經説過:“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我覺得這句話説的非常好。在當今社會,大家都愛面子,怕丟臉。因為愛“面子”,有的人在某些時候會變得不懂裝懂。我以前也有這個缺點,有時候老師上課講的題目,我似懂非懂,本想下課後去問老師或同學,可又怕他們説班幹部還不認真聽,所以,就一直把題目憋在心裏,而導致成績下降。後來,我發現這個缺點實在是太可怕了,它使我不會的題目越積越多,腦子裏一片糊塗,嚴重影響了我的學習。現在,我再也不會不懂裝懂了,上課認真聽,遇到難題先思考,實在想不出,就再去向老師和同學請教,把每一道題都想清想透,成績也在一點點的上去。

作為一名學生,我們應當學習孔子對學問孜孜不倦的態度,對學習“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精神,以及剛正不阿的做人品格,成為一個有知識、有思想、品德高尚的博學之人。

《孔子》電影觀後感7

電影《孔子》是很早之前就有了,為什麼今天我還是要寫觀後感呢?由於我覺得作為一箇中國人,應該有自己的文化信仰。談到文化信仰我們想到的那首當其衝的就是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因其母禱告於你丘山而得名。電影中孔子的出場已經是一個大夫的身份了。但是孔子的身世是不幸的,早失雙親,因此孔子對下層百姓的疾苦特別的關注,回到電影上來。電影中的周潤發給我們很好的詮釋了孔子的許多東西,讓你不得不佩服他的演技。

電影《孔子》裏面有很多與史書記載不一樣的地方,首先就是前面的孔子擂鼓為戰士壯威,接着是孔子與魯公一起出面説服齊王收復失地然後就是孔子最喜歡的弟子顏回的死,都與歷史不符。史書上沒有記載孔子與魯公一起去談判的,而記載的是孔子從天而降前來護駕的,這樣一改似乎讓人覺得更加真實!歷史上也沒有類似於有沉書入水然後顏回去撈的事情。顏回史書裏面的記載是窮死的,不免有些窩囊,這樣一改反倒顯得他對書籍和教師的熱愛,真正熱愛書的人確實會不顧自己的性命去救書的,沒有什麼迂腐之處!

電影中孔子會見南子的緋聞也被大肆渲染,讓人覺得孔子不再是一個高不可碰的聖人而是一個有感情有思想的凡人,孔子也有七情六慾,有一句台詞是“吾未見如此好色如好德者”,這是我覺得全片中最妙的台詞,面對一個風情萬種母儀天下的女子,就算是孔子也會動容的吧!

全篇最感人的一幕我覺得是孔子和一羣弟子一起回到魯國以後,孔子跪在城門下,磕頭行禮口中反覆唸叨着:“我的祖國,我終於回來了!”這個時候孔子已經年過半百了,但是還是不能忘記自己的祖國,儘管曾經別人趕他走,但是當祖國需要他的時候他還是選擇了回國。這種胸襟不愧是我們的聖人,這裏看得出孔子的偉大!

看電影孔子,我們用平常心看他的可愛,用恭敬心看他的偉大:原來這就是我們的聖人孔子傳奇的一生!

《孔子》電影觀後感8

電影《孔子》講述的是我國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的生平故事。

春秋割據,各國戰亂,孔子就知這親的年代生活。孔子滿腹經論,學識淵博。他就任“中都宰”這個職務時,使中都面貌大變,老百姓路不拾遺,夜不閉户。孔子因此受到魯定公的重用,被魯定公任命為大司寇。

當時是奴隸社會,有一個這樣殘忍的陋俗,就是隻要有一個王權去世了,他的奴隸們就要陪他殉葬。孔子不畏大司徒和公山狃的權勢,提出要廢除這個殘酷的陋習,用智慧戰勝了兩位王侯貴族,展現了孔子的聰明和機智,以及他的仁愛之心。

孔子擔任大司寇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陪同魯定公去會見齊王。孔子向公山狃和大司徒索要戰車五百乘,但遭到公山狃的拒絕,只好帶着孔子的十乘戰車去會盟,受到齊國的威脅,可是孔子用他的智慧,用一百輛牛車嚇退齊國的五百戰車。因此,得到魯國王的稱讚和重用。孔子與他的弟子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活。

孔子和他的弟子在奔走列國之間,傳授學問,用仁愛之心對待每一個學生,學生對孔子也是非常崇敬。有一件事讓我感動,就是顏回下到冰海,給孔子撈書籍,但在冰海里待太長時間,就被凍僵了,已三個時辰了,顏回沒有緩過來,這種視書如命的精神讓我感動。

這部電影僅僅是孔子這位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的藝術體現,我還要從孔子的文學著作《論語》再深入進行了解,還要向他學習“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精神。

《孔子》電影觀後感9

今天,我看了孔子這部電影,內容是主講孔子的一生由魯國興盛的國相(相當於現在的總理),衰弱到一個四處傳教的乞丐,最終又回到魯國的人生經歷,令人不禁感歎人生的曲折路程,又使人惋惜如此一位高尚的人,生命路途的悲慘。

孔子這部電影的主題是學習孔子高尚,讓人深有所思,是的,在當時那個戰亂的時代,孔子的儒家道法被各個國家重用,但他沒有被別的國家用重聘金所動,依然效首魯國,但最終被叛人挑撥而被趕出魯國四處傳教乞討,如果;是現在這個社會,一定是一個被視為尊重的人,但是那個戰亂的時代,竟然像一個乞丐流落街頭,連口飯都吃不上!使人不禁歎息人生的不公,竟然讓如此一位聖人墮落……

看到孔子在那種黑暗的年代依然正直的身影,我不禁有所感動,在我們這個沒有戰亂,和平的年代裏,擁有孔子這種品行的人幾乎已經見不到了,要想學會孔子的修行不容易,但也很簡單,簡單是因為只是捍衞了做人的最基本的原則,其實孔子也只是做到了這一點,但難是因為這一點,要做到這一點需要的不是想象的那麼容易,就要拋棄功名,財物,地位等等,雖然我們不一定能做到孔子這樣偉大,但我們起碼不能在人生路上做惡事,在別人看來,我們遠沒有孔子偉大,但我們可以自豪的説,我這一生是正直的,是不邪的!

看了孔子後,我沉思了許久……

《孔子》電影觀後感10

影片《孔子》講述的是我國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的.生平故事。

春秋割據,各國戰亂,孔子就知這親的年代生活。孔子滿腹經論,學識淵博。他就任“中都宰”這個職務時,使中都面貌大變,老百姓路不拾遺,夜不閉户。孔子因此受到魯定公的重用,被魯定公任命為大司寇。

當時是奴隸社會,有一個這樣殘忍的陋俗,就是隻要有一個王權去世了,他的奴隸們就要陪他殉葬。孔子不畏大司徒和公山狃的權勢,提出要廢除這個殘酷的陋習,用智慧戰勝了兩位王侯貴族,展現了孔子的聰明和機智,以及他的仁愛之心。

孔子擔任大司寇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陪同魯定公去會見齊王。孔子向公山狃和大司徒索要戰車五百乘,但遭到公山狃的拒絕,只好帶着孔子的十乘戰車去會盟,受到齊國的威脅,但孔子用他的智慧,用一百輛牛車嚇退齊國的五百戰車。因此,得到魯國王的稱讚和重用。孔子與他的弟子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活。

孔子和他的弟子在奔走列國之間,傳授學問,用仁愛之心對待每一個學生,學生對孔子也是非常崇敬。有一件事讓我感動,就是顏回下到冰海,給孔子撈書籍,但在冰海里待太長時間,就被凍僵了,已三個時辰了,顏回沒有緩過來,這種視書如命的精神讓我感動。

這部影片僅僅是孔子這位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的藝術體現,我還要從孔子的文學著作《論語》再深入進行了解,還要向他學習“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精神。

《孔子》電影觀後感11

“孔子”——一提起這個名字,就想起了此刻正在熱映的電影——《孔子》,它沒有美國片那麼科幻,也不像日本片那麼虛假,它只是一部記載着春秋時期的亂世英雄歷史鉅作。它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個情節,一個故事,更是一種精神,一種思想。

在我感覺中,《孔子》這部影片,就像讓兩千多年前早已逝去的孔子和弟子們,重新回到人們的眼前,讓我們來慢慢品味他的儒家思想。在影片當中孔子的聰慧,就像一支冰冷的利箭,穿梭在亂世中。讓敵人防不勝防。但是人畢竟也有好人,也有壞人,孔子被絕情地趕出魯國,艱難地周遊列國。這時,他的弟子顏回,拋棄了自我的金錢、地位、名譽、背井離鄉與孔子一同流浪。沒想到的是他的弟子們居然也效仿顏回的作法,跟隨孔子四處流落。弟子們這種愛師甚於自身生命的精神讓觀眾讚歎不已。

之後,他們整天飢腸轆轆,吃盡苦頭,受盡苦難,但是沒有一個人放下,沒有一個人説“不”。甚至只有一碗幾塊肉的湯,他們也互相推讓,他們的堅強和執着更打動了每一個人。直到一天,真正的不幸降臨了,這一天他們需渡過一條冰封的江面,在江心處,突然間,冰面崩裂,正駕駛着馬車的顏回和一車的竹筒,全都落入了水中。這時,善於游泳的顏回並沒有迅速游回岸上,而是一頭栽進冰冷的江水,拼命撈起老師的竹筒,一次又一次地從水裏拋出竹筒。岸上的孔子和弟子們撕心裂肺地喊着顏回的名字,告訴他快上岸。但是平時總是遵從孔子和同窗們的顏回,這一次沒有聽從。人的生命是脆落的,在顏回生命的最後一刻,他緊緊抱住竹筒,用盡最後一絲氣力,拋出水面。最鍾愛的弟子永遠離他而去。孔子悲痛欲絕,他把打撈上岸的顏回緊緊地抱在懷裏,在幾個小時裏,徒勞地自我的體温來温暖着顏回冰冷的遺體……

顏回用自我的生命演繹了儒家的“仁”和“愛”,詮釋着“忠”和“孝”。此情此景,觀眾無不為之動容,心靈無不為之震撼。顏回的壯舉,無時不刻的昭示着們,珍惜知識,崇尚文化。之後,孔子和弟子們,理解魯公的懺悔,又回到了魯國。從此孔子與政治隔絕,成了教育家。孔子臨終前最後説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後人理解我,後人誤解我,都因為—《魯春秋》”。在不一樣人的心裏必定會有不一樣的見解。

《孔子》電影觀後感12

秋時期,禮崩樂壞,諸侯割據,社會不太平,孔子顛沛流離卻不得志的一生穿插在這樣的亂世之中。

安靜地看完《孔子》,瀏覽孔子的一生。如導演胡玫所説:“《孔子》是一部一定能讓你記住很多故事情節的影片。”長達125分鐘的《孔子》其實就是一個個孔子故事的組合,由開始的孔子在魯定公支持下對魯國進行改革,到孔子改革失敗離開魯國,到孔子及其弟子14年周遊列國不斷碰壁,再到孔子耄耄之年被迎回魯國,他一生就在這一個個熟悉又陌生的故事當中走完。可是,回顧這個電影,我捕捉到的不僅有故事,更多的是孔子聖人的形象——動盪破碎的山河,一個挺拔的身影帶領着一羣文弱的書生,步履蹣跚地向彼岸走去。

周王室衰微,諸侯為了稱霸相互征戰,狼煙四起。出身魯國沒落貴族家庭的孔子,對國家和黎元深感憂慮,提出“仁”“禮”的思想主張,希望以他的思想和智慧來解百姓於水火之中。可是就像春秋戰國其他的聖賢那樣,諸侯需要的是霸道的思想、強硬的權勢和堅鋭的軍隊,孔子的思想主張不被採納,在諸侯國輾轉如喪家犬。雖曾仕官於魯國,並以其勇敢和智慧帶給魯國以尊嚴和強大的希望,雖曾受諸侯禮遇,並在諸侯國推行主張有所成效,但政治理想最終敵不過霸道。

14年裏孔子和弟子一起奔走列國,曾數度被亂軍圍困而身陷絕境,曾捲入政治陰謀而身處旋渦,於晚年返回魯國,不懈教育弟子眾人及整理文獻。最後,孔子在失意中逝世,理想空付東流,還是達不到彼岸。然而,孔子逝世之後,其言行及思想終為後世所認同並推崇,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根源,孔子被尊諡“大成至聖先師”。

電影《孔子》讓我印象深刻的情節有很多,其中孔子為救要陪葬的小男孩在朝會上與人激烈爭論,隨魯定公赴齊國會盟的鬥智鬥勇,“子見南子”“好德如好色”一話,都反映出孔子堅守內心世界,堅持政治理想,無畏困難險阻,無畏美色權貴。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孔子,要想懂孔子還是要讀《春秋》,靠電影簡單的鏡頭和淺顯的對話是不足夠的。白雲蒼狗,滄海桑田,孔子聖人的形象無法抹殺。

《孔子》電影觀後感13

今天,我們全校同學一起觀看了一部電影——《孔子》,電影裏的孔子温和又嚴肅,有威嚴的氣質但並不兇狠,謙虛恭敬又安詳。這讓我想起《論語》裏的一句話:“子温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孔子還很熱愛學習,學習永遠不感到滿足。孔子也很會教導別人,教導別人永遠不知倦怠。我想,“學而不大厭,誨人不倦”説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電影裏有一個片段,令我終身難忘,孔子的馬車正行駛在表面結了冰的大河上,突然,一大塊冰破裂了,而孔子的馬車正好在那塊冰上,駕車的人讓馬車跑過了那塊冰,一卷卷書卻掉入了水中,孔子的一位學生潛入水中,把一卷卷書拿上了岸。這就反映了他的學生是多麼愛書啊。

孔子還有一句名言:朝聞道,夕死可矣!在《孔子》裏充分表達了出來。魏國一位女子上午和孔子聊天,學到了許多知識。而臨近傍晚時,她坐在馬車裏被人用暗箭射死。臨死前,她並沒有非常傷心,而是微微一笑。她想起了上午和孔子交談時的情景。朝聞道,夕死可矣!

看完《孔子》後,我被孔子的精神震撼了,我覺得,孔子真是一個偉大的人啊!我們都應該向他學習!

君子固窮、君子死義、君子傳道以及君子不愠,這便是一部《論語》,這便是一個孔子。我想,孔子,縱然一生落寞,卻也有着讓我不得不感動與敬佩的性情。

孔子,你的思想,已成永恆,而你的堅持,也將會是我們想要一直延續下去的……

《孔子》電影觀後感14

電影《孔子》是很早之前就有了,為什麼今天我還是要寫觀後感呢?因為我覺得作為一箇中國人,應該有自己的文化信仰。談到文化信仰我們想到的那首當其衝的就是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因其母禱告於你丘山而得名。電影中孔子的出場已經是一個大夫的身份了。但孔子的身世是不幸的,早失雙親,所以孔子對下層百姓的疾苦特別的關注,回到電影上來。電影中的周潤發給我們很好的詮釋了孔子的許多東西,讓你不得不佩服他的演技。

電影《孔子》裏面有很多與史書記載不一樣的地方,首先就是前面的孔子擂鼓為戰士壯威,接着是孔子與魯公一起出面説服齊王收復失地然後就是孔子最喜歡的弟子顏回的死,都與歷史不符。史書上沒有記載孔子與魯公一起去談判的,而記載的是孔子從天而降前來護駕的,這樣一改似乎讓人覺得更加真實!歷史上也沒有類似於有沉書入水然後顏回去撈的事情。顏回史書裏面的記載是窮死的,不免有些窩囊,這樣一改反倒顯得他對書籍跟老師的熱愛,真正熱愛書的人確實會不顧自己的性命去救書的,沒有什麼迂腐之處!

電影中孔子會見南子的緋聞也被大肆渲染,讓人覺得孔子不再是一個高不可碰的聖人而是一個有感情有思想的凡人,孔子也有七情六慾,有一句台詞是“吾未見如此好色如好德者”,這是我覺得全片中最妙的台詞,面對一個風情萬種母儀天下的女子,就算是孔子也會動容的吧!

全篇最感人的一幕我覺得是孔子跟一羣弟子一起回到魯國以後,孔子跪在城門下,磕頭行禮口中反覆唸叨着:“我的祖國,我終於回來了!”這個時候孔子已經年過半百了,但還是不能忘記自己的祖國,儘管曾經別人趕他走,但當祖國需要他的時候他還是選擇了回國。這種胸襟不愧是我們的聖人,這裏看得出孔子的偉大!

看電影孔子,我們用平常心看他的可愛,用恭敬心看他的偉大:原來這就是我們的聖人孔子傳奇的一生!

《孔子》電影觀後感15

電影《孔子》講述的是我國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的生平故事。

春秋割據,各國戰亂,孔子就知這親的年代生活。孔子滿腹經論,學識淵博。他就任“中都宰”這個職務時,使中都面貌大變,老百姓路不拾遺,夜不閉户。孔子因此受到魯定公的重用,被魯定公任命為大司寇。

當時是奴隸社會,有一個這樣殘忍的陋俗,就是隻要有個王權去世了,他的奴隸們就要陪他殉葬。孔子不畏大司徒和公山狃的權勢,提出要廢除這個殘酷的陋習,用智慧戰勝兩位王侯貴族,展現了孔子的聰明和機智,以及他的仁愛之心。

孔子擔任大司寇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陪同魯定公去會見齊王。孔子向公山狃和大司徒索要戰車五百乘,但遭到公山狃的拒絕,只好帶着孔子的十乘戰車去會盟,受到齊國的威脅,但孔子用他的智慧,用一百輛牛車嚇退齊國的五百戰車。因此,得到魯國王的稱讚和重用。孔子與他的弟子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活。

孔子和他的弟子在奔走列國之間,傳授學問,用仁愛之心對待每一個學生,學生對孔子也是非常崇敬。有一件事讓我感動,就是顏回下到冰海,給孔子撈書籍,但在冰海里待太長時間,就被凍僵了,已三個時辰了,顏回沒有緩過來,這種視書如命的精神讓我感動。

這部電影僅僅是孔子這位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的藝術體現,我還要從孔子的文學著作《論語》再深入進行了解,還要向他學習“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