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心得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68W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國哲學簡史讀書心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心得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心得 篇1

讀這本書居然還給我一個意料之外的收穫。

前段時間,我讀毛姆的一些小説,《月亮與六便士》、《刀鋒》之類的。裏面的主人公都拋棄了世俗世界的道德標準,沒有尋找工作,沒有娶妻生子(或者拋妻棄子),去追求生命的其他意義。對於這樣的人生經歷,我無法完全贊同,更不能體會主人公的心境。

偶然之間,這本中國哲學簡史解答了我一個重要的疑惑:毛姆主角們的行為,到底是應受推崇還是該當鄙夷?

追求事業與婚姻是社會告訴我們應當做的事情,那麼的理所應當,以至於很少有人會想為什麼需要這麼做。要是粗淺地一想,事業帶給我們地位和收入,婚姻帶給我們心靈的安寧,這可能是一個美滿人生應有的樣子。

再仔細想想,這也許是充分條件,但不一定是必要條件。從最根本來説,人生追求的並不是事業和婚姻本身,而是通過這些事情,發現的'人生真諦。毛姆的主人公因沒通過尋常路找到真諦,而受到了大家的歧視與非議,但是他們比一般人都要快樂。

更多的時候,我們往往忘記了尋找真諦的初衷,而是停留在了發展事業和維繫婚姻的表象。儘管現在我依然不能全盤接受小説人物的決定,但至少有了思考與探索的方向。哲學的存在幫我反思,使我檢視了生命中很多「不必要的」假設和與生俱來的設定。

十分慶幸,這本馮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是簡史而不是簡介,書中更強調的是哲學思想的淵源與脈絡。正如書中所説:

哲學史的作用是告訴我們:過去的哲學家們説了些什麼,他們説這些話時是什麼意思,而不是我們認為這些話應當意味着什麼。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心得 篇2

在讀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之前曾經看過一些他的生平事蹟,其中有一則趣事讓我記憶深刻。話説當年抗戰時的西南聯大,中國的精英知識份子莊輾轉撤退到四川腑地的李莊。車子路過一處城門時,司機提醒大家不要將手伸出窗外以免受傷。這麼一句善意的提醒讓馮老開始思索手伸出窗外與受傷的必然性聯繫。沒錯,走神是哲學家有的一種狀態。就在這種狀態下馮老的手撞到城牆上骨折了。金嶽霖後來常拿這事情取笑馮友蘭。我不禁聯想到是何等的書呆子身上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這本簡史是由馮老在美國的講稿整理而成,短短的二十多萬字講述了中國哲學的發展歷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關知識。作者用極流暢的語言將中國自孔子以來的哲學大家一一羅列,並溶入自己的人生睿智與洞見。雖然現在的語言習慣已經與1940年代有很大的差別,但此書仍然是我閲讀的眾多哲學類書籍中文筆最洗練的佳作。實在沒有想到一個書呆子能寫出這樣的書來。

初讀此書時腦子裏對中國哲學還是漿糊一團,零星淺顯的讀過一點《論語》、《道德經》、《易經》、《六祖壇經》、《傳習錄》。儒家、道家、佛教、禪宗、墨家、入世出世……,這些耳熟能詳的中國哲學經典詞彙他們背後的歷史、涵義我是真不清楚。很艱難的讀完第一遍,花了約一個月的時間。回頭仔細一琢磨,腦子裏的中國哲學地圖還是模糊一片。靜下心來又用兩個月的'時間慢慢的讀第二遍,某些感興趣的章節再多讀幾遍。漸漸的這幅哲學地圖清晰起來。

那些逐漸沒落的:墨家、名家、陰陽家、法家……,那些久而彌堅的儒家、道家、禪宗……。中國哲學的各流派在幾千年的文化長河裏相互交融,取長補短,最終凝聚成了今天的中華文化。中華民族雖然沒有具象化的信仰某一宗教,但5000年的儒家思想文化底藴已經深深的植入所有炎黃子孫的骨髓之中。

馮友蘭在書的結尾中提到哲學的任務不是增加關於實際的知識,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同時他把人生境界劃分為四個等級,從低到高依次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這個劃分和馬斯諾的需要層次理論有異曲同工之妙。中國哲學的傳統任務就是幫助人達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別是達到天地境界。

這也解了我心中的結,無論是東西方哲學和宗教,大家所追求的最終目的是何等的相似。“擔水砍柴,無非妙道”、“條條大道通羅馬”。哲學無非是精神修養的方法之一,何必在乎是讀孔子多一些還是讀黑格爾多一些呢。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心得 篇3

我們總是生活在一種怪像的邏輯當中不假思索,對於掌握一門外語的重視程度,眼中超過了對於自己母語的學習,中國的學生們從高中開始,結束了填鴨式的語文教育之後,在接下來的大半輩子裏天天都在使用着母語表達,但卻再沒有接受教育的機會,除非主動尋找機會學習。同樣的,外國的月亮也照在哲學上,不論是社交絡還是名人大咖,時下一致向西方的哲學思想求助的風潮,我並非挑動知識的國別邊界問題,只是不明白,為什麼會捨近求遠,置我們眼前成熟環境下的中國哲學於不顧呢?原因是雖然生長於中國哲學環境當中,但我們自己確實對中國哲學沒有系統的認知,我們自己並不知道我們守在什麼樣的精神財富邊上,而不自知。因此,中國人不學中國哲學的原因主要在於——不得要領方法。

《中國哲學簡史》一書完美解決了中國人,對於中國哲學流派眾多,聯繫甚密,分支變化龐雜,學習和了解起來完全不得要領的問題,全書將兩千餘年的哲學積澱,清晰的梳理成為我們極易理解的發展脈絡。本書建立在作者對於這些表面上自成一家,實際上有着極深內在聯繫的中國哲學流派的精研之上。本書不僅僅擔得起一個簡史的“簡”字,首先要將各個在中國歷史上出現,並留下影響的哲學流派,都一一闡釋清楚,這並不難,而事實上我們也不乏這樣的著作,因此本書難就難在了這個“簡”字之上。要知道化簡為繁容易,化繁為簡難,因此在俯瞰的同時,可以做到簡而不略,疏而不亂,精闢且易懂的為讀者指出該類思想的精髓要旨,並點出其內在的聯繫區別和相近,這對於我們學習和領悟中國哲學面貌來説尤為重要。

上,而不自知。因此,中國人不學中國哲學的原因主要在於——不得要領方法。

《中國哲學簡史》一書完美解決了中國人,對於中國哲學流派眾多,聯繫甚密,分支變化龐雜,學習和了解起來完全不得要領的問題,全書將兩千餘年的哲學積澱,清晰的梳理成為我們極易理解的發展脈絡。本書建立在作者對於這些表面上自成一家,實際上有着極深內在聯繫的中國哲學流派的精研之上。本書不僅僅擔得起一個簡史的“簡”字,首先要將各個在中國歷史上出現,並留下影響的哲學流派,都一一闡釋清楚,這並不難,而事實上我們也不乏這樣的`著作,因此本書難就難在了這個“簡”字之上。要知道化簡為繁容易,化繁為簡難,因此在俯瞰的同時,可以做到簡而不略,疏而不亂,精闢且易懂的為讀者指出該類思想的精髓要旨,並點出其內在的聯繫區別和相近,這對於我們學習和領悟中國哲學面貌來説尤為重要。

馮友蘭先生,長久以來這位河南南陽的老鄉,為河南人帶來很強的自豪感,我雖久聞大名,但也是至今才鼓起勇氣拜讀大作。馮老寫作本書,他不但是一位中國哲學史家,其自身也是一位享譽世界的哲學家,因此這本《中國哲學簡史》的高度絕非一般簡史可比。在書中,我對於馮老提到為什麼就連我們中國人自己,讀起來中國的這些哲學經典都會感覺不連貫,難理解,這件事記憶深刻。他在書中説道,不同於西方希臘的古典哲學家們,可以以專職的哲學家和辯論家自居,一生用哲學當職業,專門著書立説。中國的哲學家們上自著名的思想家,下至我們不知其名的思考者,他們總是著書立説的很少,我們往往要從他們和友人的通信當中,仔細尋找才能找出他的學術思想,這也就免不了會造成表達的不通順和理解的障礙。

我們之所以捨近求遠的學習西方哲學,可能是偷懶的慣性使然,因為恐怕連我們自己都分辨不出我們眼中的儒家,是否真是宋代以後才確立的“新儒學”。就這樣分都分不清,我們還怎麼學習,如何用哲學指導思想?

也正是因此,馮老的這部《中國哲學簡史》作為一部通覽中國經典哲學思想的作品,才成為了連同中國人自己在內大眾,瞭解和全面認識中國哲學思想的一條通途。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心得 篇4

“哲學”是一個西洋名詞。古希臘哲學家把哲學分為物理學、倫理學和理論學三大部分。用現在的術語説,是指宇宙論、人生論和知識論三大部分。

中國當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馮友蘭先生以西方哲學為參照系統,提出了自己的哲學觀:“對於人生的有系統的反思的思想。”他以反思為中心話語,以人生為對象,認為“宇宙論、人生論和知識論都是從這個類型的思想產生的。宇宙論的產生,是因為宇宙是人生的背景,是人生戲劇演出的舞台。知識論的出現,是因為思想本身就是知識。”

在馮友蘭先生看來,哲學內容的各個部分是緊密相關的,比如人生論以宇宙論為根基,也連帶知識問題,知識論可證宇宙論,三者“相即不離”“互有關係”。

《中國哲學簡史》是馮友蘭先生於1947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講授中國哲學史時的英文講稿,後經整理,於1948年由麥克米倫公司出版。在20xx年新星出版社整理的全新修訂註釋版本中,對照1948年英文原始版本進行了全面修訂。在書中,馮友蘭先生向我們展示了中國哲學的精神,並指出,我們現在的許多思想,所做的很多決策都深深受到哲學思想和各家學派觀點的影響,潛移默化地改變着我們的生活。

很多研讀者都有這樣的同感:你或許不同意馮友蘭的某些觀點,但你絕對不會不明白他的觀點。馮友蘭先生認為:“儒家思想不僅是中國的社會哲學,也是中國人的人生哲學。”但是,他也能以嚴謹客觀的態度對待其他各家學派的思想,以時代人的思想與傾向為我們闡明觀點之中包含的思想內容。他總是以一種宏觀的把握,一種與生活相聯繫的態度,向我們展現中國哲學史的脈絡,為後人提供了可供選擇的學術追問的可能性。

一直以來,哲學總給人一種晦澀難懂的感覺,而又各家學派自成一説,故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質、共性,以確立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為內容的社會科學著稱於世。馮友蘭先生從史學的角度,用一種宏觀的視野,以時間為線索,為我們展現了中國哲學各學派包括儒家、道家、墨家等諸子的思想由起源到發展的清晰脈絡。

在其整個發展過程中,馮友蘭先生為我們呈現了一箇中國古代紛繁複雜的世界中的一個文化盛世。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著書立説或是遊走於各個諸侯之間,抒發自己的治國之道,或是學以致用,或是為戰爭和平而努力。馮友蘭先生在對中國的哲學史向前推進作出精確闡明的同時,將思想與情趣相結合,讓人發現哲學的思維也能在生活中展現出來。例如馮友蘭先生在講解公孫龍關於共相的學説是首先引出“白馬非馬”的命題,接着從三方面論證這個命題,以此引發讀者的興趣並進一步闡述“共相”的具體含義。

馮友蘭先生在向我們展示一箇中國哲學世界的同時,也向我們展示了哲人的宏大氣度。他對自己肩負的責任十分明確,讓人覺得中國的哲學史是在一個不斷髮展之中的過程。在命題“墨子:孔子的第一位反對者”中,站在一個旁觀者的立場,在具體的內容中為我們對比了儒家和墨家在觀點上的異同。

他概括地告訴我們,孔子對古代文明的態度是加以理性化、合理化,墨子則對古代文明持批判態度;孔子是以為文雅有修養的君子,墨子則是一位充滿戰鬥精神的佈道家。同時也指出,墨子對孔子的.中心思想——仁義並沒有提出異議。他或許在內心之中也對某一學派的觀點具有傾向性,但卻以一種科學的精神進行分析,向我們呈現出中國哲學在不同社會背景之下的發展。這種比較和分析不僅僅需要一種精神,更需要對於中國哲學發展史的理論研究,一種縱橫全面的思考和總結。這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時代精神的思考方式和學以致用的學術興趣。

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突破了哲學的晦澀難懂,將中國哲學融入歷史,富合故事性的同時又富舍哲理性。中國哲學不同於西方哲學的魅力之美,與中國特殊的歷史背景和傳統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諸子百家的學説各自組成了中國哲學的必要部分。而串聯這些學説的,則是歷史這條主線。相比於西方哲學的神教旨主義,中國哲學更注重挖掘人的道德和精神。總的來説,中國哲學更能體現歷史的韻味,令人沉醉。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心得 篇5

《中國哲學簡史》是由馮友蘭先生1947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受聘擔任講座教授時,將英文稿整理改編成的書,這本書較之於其他的哲學理論書顯得更加淺顯易懂,總的來説,這本書主要概述了中國歷史記載以來哲學發展的歷程。

中國古代哲學並沒有像西方的那樣成體系,中國古代哲學是在激烈的思想觀念碰撞中產生的,漸漸的,持有不同思想的學者被分成不同的派系,因而古時有百家爭鳴這樣的現象,在這本書中,馮友蘭先生基於前人得出的理論及研究成果,將古代“百家”劃分為六個主要的學派,他們分別是陰陽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馮先生對這主要的六大派系進行了誕生背景的介紹,各家主要的人物的介紹,談論了各家的主要思想成果以及對各家思想上的衝突進行對比和辯證,除此之外,對各家思想的功能性也做了評論和比較,其功能性包括該思想在它所處的時代中的作用和對人的影響,以及在當下該思想能夠起到的作用。

《中國哲學簡史》這本書也是由馮先生經過整理前人的文獻,再加上自己的獨到的觀點整合而出的著作,評論性的著作一般都帶有作者自身的主觀思想,這種形式其實跟古時候的一些學者為一些名著做註解是一樣的,基於自身原有的理論基礎,通過學者自己的認知將其解讀。事實上,個人主觀或多或少的也會對原著本身想要表達的意志造成一定的曲解,對於解讀中國古書籍更是這樣,中國古文較之於西方語言顯得更加晦澀難懂,僅僅幾個字往往能表達出一定的人生道理,之乎者也在不同的情景下用法也大不相同,一字的多義可能會讓不同的人對同一句話有着不一樣的理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也就是這個意思,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魅力也都深藏於此。

相對來説,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更多的尊重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從客觀的角度對中國古代的哲學派系的思想進行了歸納總結。"儒家者流蓋出於文士,墨家者流蓋出於武士,道家者流蓋出於隱者,名家者流蓋出於辨者,陰陽家者流蓋出於方士,法家者流蓋出於法術之士。”這是馮先生對古代六個主要的思想學派的評價。我以為,儒家為百家之首確實有其內在的理由,儒家的思想較之於其他學派在社會層面上有更多的服務性,孔子提倡“仁義忠恕”,就是提倡人要有德並且行使這種德,與道家的“無為”正相反,道家用“避”和“隱”的方式出世,儒家則強調積極入世,相比之下,我更欣賞中後期的儒家,這段時期的儒家思想更加睿智和符合時代需要,比如儒家對“葬禮”的理解就很有趣,禮葬是對逝去人得一種送別儀式,本身具有一定的鬼神色彩,然而這個時期的儒家是理智的,可以算的`上是無神論,但卻仍然注重“禮”,外人看來這是自相矛盾的,在儒家的解釋來説,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有情感能感知,身邊的親人去世,在感情上需要寄託,這個時候強調理智就顯得很不人性,禮葬剛好能夠給悲痛的人一個釋放的出口,以一種儀式去對逝者告別,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就滿足了情感的需要。

儒家經典中有兩部是專講“禮”的,《禮儀》和《禮記》將原本禮中含有的迷信和神話淨化,將其中的宗教成分都轉化為詩,不僅將其美化而且顯得更加科學和理智。儒家從某種意義上來説,剛好杜絕了中國本土宗教的誕生,從另一方面來看,儒家是以哲學形式存在的宗教,它沒有西方宗教繁瑣的教義和神話般的人物,儒家的內在任務就是教導世人如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這樣一來較之於其他派系就要顯得更加有現實意義,這可能是幾千年以來儒家學派遭遇很多變故仍經久不息的原因,也是儒家思想在當下仍然能給人以啟示的原因。

除了儒家,道家更加註重個人的內在,能對人的心態有很好的影響。墨家顯得攻擊性太強,名家就顯得有些滑稽,公孫龍的《白馬論》在我看來雖然有一定的內涵和思維邏輯在,但並不具有實際的意義,從書中舉得名家例子中,更讓人覺著名家的言説有很濃烈的詭辯的味道。

這本書所介紹的各家學説在當下也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有一些現象也跟古代思想有些關聯,比如書中説,莊子以為,在辯論中,什麼也不能夠決定。他説,即使有人獲勝,勝者未必正確,敗者未必錯誤。但是在後期墨家看來,莊子説這番話,正是表明他不同意於別人,他正是在和別人辯論。他若辯贏了,這個事實不就正好證明他錯了?莊子又説:“大辯不言。”還説:“言辯而不及。”所以“言盡悖”。莊子還進一步認為,萬物各從自己的道,自己的意見來看,都是正確的,這個不應當批評那個。若是照這樣的言論來説,在當下有一位學者的思想觀念與莊子的很像,就是網絡上人稱“打假英雄”的方舟子。方舟子以不管我是對的還是錯的我都是對的這樣的觀念戰勝了一個又一個與他有過節的辨者,實屬當今網絡一大笑話。

《中國哲學簡史》這本書雖然已經是哲學書中的淺顯版本,但對我來説還是有很多的陌生的名詞,古文的理解上也有些吃力,若是多年以後重温這本書,我想它會給我更多更深層次的感悟。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心得 篇6

人性是善的,還是惡的,——確切的説,就是,人的本質是什麼?——向來是中國哲學簡史中爭論最激烈的問題之一。

據孟子説,他那個時候,關於人性的學説,除了他自己以外,還另有三種學説。第一種是説人性既不善又不惡。第二種是説人性即可善又可惡(這意思似乎是説人性內有善惡兩種成分),第三種是説有些人的人性善,有些人的人性惡。

孟子説人性善,他的意思並不是説,每個人生下來就是孔子,就是聖人。他的學説,與上述第二種學説的一個方面有某些相似之處,也就是説認為人性內有種種善的成分。他的確承認,也還有些其他成分,本身無所謂善惡,若不適當控制,就會通向惡。這些成分,他認為就是人與其他動物共有的成分。這些成分代表着人的生命的“動物”方面,嚴格的説,不應當是“人性”部分。

荀子最著名的是他的性惡學説。這與孟子的性善學説直接相反。從表面上看。似乎荀子低估了人,可是實際上恰好相反。荀子的哲學可以説是教養的哲學。他的總觀點是,凡是善的,有價值的東西都是人努力的產物。價值來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創造。正是在這一點上,人在宇宙中與天、地有同等的重要性。

荀子的人性論雖然與孟子剛好相反,可是他也同意:人人能夠成為聖人。照荀子所説,人不僅生來毫無善端,相反的倒是具有實際的惡端。在《性惡》篇中,荀子試圖證明,人生來就有求利求生的慾望。但是他也肯定,除了惡端,人同時還有智能,可以使人向善。

在我看來,“性善説”與“性惡説”二者從本質來説都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因為他們對“惡”的理解不同。對於惡,我認同西方的一種説法——七罪宗(傲慢、嫉妒、暴怒、懶惰、貪婪、色慾、暴食),它和“七宗罪”很類似,但又不完全相同,它指的是各大罪行的七種主要根源,例如竊賊的慾望來自於貪婪,從本質上來説,它們不是罪,就像科技一樣,用得好能造福人類,但用的不好,就會產生無法估量的後果。

在我看來,二者的説法都自有道理,但我認為“惡”在人性中佔更大的比例。説到惡,首當其衝的就是原罪之一——嫉妒了,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心靈導師卡耐基曾在其著作《人性的弱點》中寫道:“如果你要得到朋友,那就讓你的朋友勝過你”。這句話從人類的潛意識入手充分揭示了人性的劣根性——嫉妒讓朋友之間產生裂縫。

“嫉妒”只是“七罪宗”之一,“慾望”才算是萬惡根源。對錢財的貪慾使人成為盜賊,對權力的渴望使人成為野心家,慾壑難填説的就是人與慾望的'關係。那麼,慾望就是人類之惡嗎?其實不然,在《人性的弱點》中還有這麼一句話:人類拼搏,是為了得到他人的讚美。慾望同樣是人努力的動力,控制得好,它會助你成功,而控制的不好,它就會讓你墜入深淵。

那麼,人性中善的那面又是什麼呢?在我看來,它屬於“愛”,就像人們常説的:上帝賦予我們愛與被愛的權利。愛的情感,也許需要我們在成長中慢慢學會;但對親人的情感,或許無須學會,因為這是與生俱來的、存在於人心深處最純真的情感。人性雖然本“惡”,但我仍然能控制它,並在生活的清流中洗淨心靈的污穢,成為更好的自己!

“哲學”二字就像一朵帶刺的玫瑰,雖然看似鮮豔,但人們常常因為畏懼它的荊棘望而卻步。但在《中國哲學簡史》中,作者就好比一名技藝高超的園藝師,在他精心的修剪下,哲學變得更加簡單易懂,更加温和可親。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心得 篇7

馮老不愧是理學傳人,非常有理性,他認為,中國之所以有這樣的哲學和思維方式,完全是因為地理的緣故。中國地處大陸,所以農業佔主導,因為經驗對生產大有幫助,於是人們迷信經驗,因此有歷史退化觀;因為人被綁在土地上,故有家族意識;因為整天接觸都是具體的事物,所以對抽象的東西特別感興趣,於是整天討論“有”鞍無”鞍道”鞍天”的……而歐洲海洋貿易發達,商業為主導,所以對“數”和“邏輯”特別敏感,抽象思維發達,一切都建立在抽象推理上的哲學自然對確定的東西又特別渴望,所以有了實證主義……“所謂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仁者壽智者動。用來描述東西兩種文化很恰當,中國人善良,歐洲人聰明。”(大意)這多少有點史賓諾莎的味道,我們其實能自己自由決定的事情是沒有的,上帝在通過自然法律把我們當成傀儡……

另外一點給我深刻印象的是,其實很多哲學並不是“原教旨”的,而更多是一種闡釋和再造。或者叫做“修正”。就拿孔子來説,“原教旨”是什麼已經無關緊要了,你怎麼解釋它才是重要的。孟子是一種闡釋方式,荀子又是另一種闡釋方式,但卻一個是性善論一個是性惡論相互矛盾。不論是哪一派,也都在被後世繼續闡釋繼續再造——程顥程頤都是同一個媽媽生的,生理上他們是兩兄弟,哲學上他們是拜孔孟,卻能發展出理學和心學兩種截然不同的哲學觀。哲學就是一棵大樹,從最基本的那個根部不斷分出枝椏最後形成鬱鬱葱葱的綠蔭。

而且原來截然不同的學説系統都被人為了功利的目的不斷糅合嫁接,產生種種怪胎。西方也一樣,柏拉圖,亞里斯多德都被宗教人士用來為教義作支撐,於是就有了聖·奧古斯丁和聖·多瑪斯的神學……這就導致了兩種學派的衝突和矛盾,古文學派和今文學派,其實就是“原教旨主義”和“修正主義”的爭論,可見“修正”這種東西也是有利有弊,利的一方面就是“與時俱進”,弊的`一方面就是一般都是曲解或附會前人的東西,以配合時代的要求,但是往往這種“時代的要求”同時也是“時代的烙穎,越是時髦的東西就越容易過時,(偉大的辯證法!)還不如什麼都不解釋,一本《論語》放在那裏,讓你們自個兒猜去吧!另外,古文學派和今文學派這種矛盾在西方同樣存在,文藝復興其實就是一種古文學派的突圍。

還有一個印象深刻的就是佛家的三論宗,也叫二諦義,相當好玩。佛家認為,真理有兩種,一種叫俗諦,一種比較牛逼,叫真諦,但是俗諦和真諦是會轉化的(再一次歌頌辯證法的偉大!),主要是看你是處於那個境界。在第一個level裏面,第一種真理是“萬物皆有”,是個人都能理解,也就是唯物主義的論調,一切都是真的,物質第一性,不以人的意志轉移,而人的意識只是大腦的機能和產物;而牛逼真理是“萬物皆無”,人生如夢,都是人心的活動,類似柏克萊的觀點,意識才是第一性的。但是這些真理統統都是第一個level而已,根據黑格爾的“否定之否定”,這時候會出現一個boss把以上兩種觀點統一起來然後秒殺之,這就是“萬物非有非無”,類似於笛卡爾的二元論,意識是真的,物質也是真的,倆人都沒錯。

但是這也只是一種俗諦,而第二個level的真諦是什麼呢?非“非有非無”!很繞吧,簡單來説,就是説我們沒必要執着於萬物是“有”還是“無”,還是“非有非無”這一點,因為萬物是不可以用“有”和“無”來描述的,因為“有”和“無”只是我們人類意識的概念,是我們意識的枷鎖,而宇宙萬物的存在形式並不能簡單用“有”“無”來描述,它已經超越了我們能想象到的概念,就好像處於三維空間的人腦不能理解四維空間一樣,用康德的話來説,它跟“上帝”一樣,屬於一種“超驗”的東西,要想理解“萬物”的存在方式,你自己首先不能處於“萬物”之中,你必須跳脱出來,你做不到這一點,你不是上帝,所以你永遠不能理解萬物是怎麼存在的。這才是第二個level的真諦。天礙…那麼第三個level又是什麼?對不起,沒有了,第三個境界理應是終極的真理,但是這已經超越了人們概念的極限,也當然超越了語言,只能靠自己的頓悟了,而且即使悟到了,也沒辦法用語言告訴別人,只能“不可説”了,只能“拈花微笑”了,用道家的話來説,就是“道可道,非常道”。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心得 篇8

哲學始於思想

以前,我總認為哲學很深奧,很遙遠,甚至認為我一定接觸不到哲學。然而,我讀了《中國哲學簡史》後,不得不驚歎,馮友蘭先生真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雖然對我而言,讀這本書有些吃力,但馮友蘭先生並沒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專業術語,而是用了許多文淺意深的語言進行論述,還是深深吸引了我。讀完這本書,我改變了我的想法,哲學離我並不遠,哲學,始於思想。

在書中,馮友蘭先生説過這樣一句話:“人要有思想,首先要弄清楚人能夠思想什麼,這就是説,在對人生進行思考之前,我們要對思想進行思想。”這句話我認為是哲學的根本。人要能認清自己,認清自己能夠思考什麼,什麼才是自己的思想範疇,在自己的思想範疇之內進行不斷地思考,深層次的思考也就能變成反思;自己思考,反思自己,這也許就是哲學的本質吧。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説的“認識你自己”,與馮友蘭先生所説是相通的,一切的哲學都是建立在“認識你自己”之上的。只有充分地認識自己,哲學才能使我們提升心靈的境界,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於道德的價值。

哲學,即智慧之學,人的智慧來自於人的思考。無論多麼偉大的學者、哲學家,他們的智慧源泉都來自於他們那善於思考的大腦,從思考中得到真理,真理的誕生也就是哲學的出現,對他們而言,哲學,無處不在。

“就我而言,哲學是對人生系統的反思。人只要還沒有死,他就還是在人生之中,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對人生進行反思,至於系統反思的人就更少了。”這段話依然來自《中國哲學簡史》,它足夠驗證“哲學是始於思考”的。“反思”無非就是思想的思想,即深層次的思考,而“系統的反思”是聚反思、總結於一體,就像優秀的學者、哲學家,他們不但善於思考,還善於總結,總結的產物就是“真理”,就像我上面提到的“真理的誕生”,它就是關於思考的總結。

所以做一個會“系統反思”的人,哲學就會離你很近。哲學,始於問題。

當我拿到這本書時就對這本書沒有產生好感,而老師也説這本書是要“啃”讀的,然而這樣的書完全不對我的口味。改變是從某些同學的摘錄開始的,或許只是對其中的部分內容開始感興趣,也沒有想把這本書的每個字都研究透,但我還是有了一些不多的感想。

OK,那麼我們開講。

首先是儒家的一些我看到的東西:積極入世。“積極入世”倡導“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的個人健康人格,提出了“捨生取義”的人生最高道德標準,從而打造了整個民族的強健精神支柱和充滿浩然正氣的民族性格,完整地構建了全民族的道德體系,加上儒家“德治愛民”的政治文化、“孝悌和親”的倫理文化、“文質彬彬”的禮樂文化,“遠神近人”的人本取向,仍滲透在中國社會文化的各個方面,一直是中華民族在人文理想方面的寶貴精神財富。

然後是道家的“出世”。我對於道家的出世到不是很瞭解,主要了解它主張的“無為”。一開始認為“無為”是無所作為,讀過書的相關部分後大致瞭解到,無為是指經過有為的思考,以時勢、趨勢的判斷做出順勢而為的行為,以我的理解,簡單來説就是要做好屬於自己本分的事就夠了,也算是簡單地實現了“無為”的意義。

我最欣賞的是:“以出世的態度做人,以入世的態度做事”。(《出世做人入世做事》)我還想説一個比較傳奇的人物——王守仁。這個人明顯是精通哲學的,而且可能是哲學界的一位大佬,他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同時還是心學的集大成者。“心學”的觀念就是由他提出。

最開始,有人向他講授“格物致知”之學,王守仁甚喜。之後他遍讀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謂“物有表裏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學説。為了實踐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決心窮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麼都沒有發現,人卻因此病倒。從此,王守仁對“格物”學説產生了極大的懷疑。這就是中國哲學史上是著名的“守仁格竹”。

接着就是他的悟道之路。自他被貶後他父親對他説:“既然朝廷委命於你,就有責任在身,你還是上任去吧。”隨後他踏上路途,來到貴州龍場,“萬山叢薄,苗、僚雜居”,龍場在當時還是未開化的地區。王守仁沒有氣餒,根據風俗開化教導當地人,受到民眾愛戴。在這個時期,他對《大學》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領悟。王守仁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他在這段時期寫了“教條示龍場諸生”,史稱龍場悟道。(《明朝那些事》)

我想表達的是,關於哲學,不能一味的去盲信追求別人所想的觀念,真正的悟道還是得通過自己的悟性。

古人説,“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但我剛看到《中國哲學簡史》這本書時卻沒有什麼感情。書的封面是米白色,上面有金色的“馮友蘭作品精選”七字,很普通,給人的第一感覺是寧靜,平淡。書在手裏沒有什麼感覺,就匆匆放進抽屜,直到閲讀課時才拿出來,當時記得還是現場拆封面。

讀這本書的最初感覺是無聊,可以用“好看的想讓人睡覺”來形容。書裏面有一些是引用古文,沒有給你註釋,讓你自己思考,第一次看着差點睡着了,並沒有沉浸在書中的海洋裏。就像生物老師説的:“書中的每一個字都認識,都拼在一起你便不知。”哲學也是這道理,因為從來沒有讀過這本書,感覺很陌生。

漸漸地,我進入書的境界中,慢慢的融入在書中,書中有許多的精華,你唯有“啃讀”才會知道其中的意藴。讀完書才明白“啃讀”與“悦讀”不同,讀過這本書與沒讀過這本書是不一樣的——裏面有“哲學”的知識,可以豐富思維,增長見識,讓人更加智慧。書中有很多歷史知識等,讀起來也別有一般滋味。哲學就像物理一樣,在生活中處處可見,都以不同形式與時代、社會、政治、人生聯繫在一起。

書中的許多觀點令我佩服,就像書中所説的:“哲學不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它是生命的體驗。”它告訴我們需要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用新的眼光來認識哲學。在宇宙間,萬事萬物存在都有它的理由,我們應順應自然,明白宇宙的每一事物存在的緣由。

要説不喜歡這本書那是不可能的,議論中夾着少許的描寫,內容顯得並不太枯燥。但因為書中還有許多古文,看不懂,愛恨有加。書中講述了許多哲學,儒家、道家、法家……不止國內的,還有國外的,甚至貫穿整個世界。真是太奇妙了!哲學是什麼?一切源泉來自哲學,這本書有太多太多值得我們談論的東西。例如:“人沒有私慾,他的內心像一面明鏡。”這句話警醒我們:把自己的內心磨礪得像明鏡一般,時刻提醒自己不犯錯誤,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不被心中的貪婪所迷惑。

書中精華太多,多得我們都不知從何處説起;哲學的應用範圍太廣,大到國家大事,小到生活瑣事,簡直無所不包,是天地間最大的學問,值得我們一生去追尋!

馮友蘭先生説過,他對哲學的理解便是對人生系統的反思。人若是活着,那必定會思考,而這種思考就是反思。

中國有許許多多的哲學家,之所以被稱為哲學家,是因為他們都對他們的人生進行了系統的反思。如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他對自己一生的教育教學、人生探索進行反思,最終才有了《論語》這本儒家經典。

道家老子認為:一個人如果想要成就某件事,他就要把自己放在成就事情的對面;如果他想保持任何事情,就要承認在事情之中已經有了它自身的對立面。這是老子對為人處世中總結的`道理。

反思是促進思想的原因。漢武帝採納了董仲舒的建議,頒令以儒學為國家正統之學。而儒學也吸收了不少其他各家的思想。漢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建議,是因為他對儒學進行了思考,所以儒學才得到了大的弘揚

反思亦是成功的果實。牛頓會發現萬有引力,那是因為他思考了為什麼蘋果會砸中他,而不是飛上天。若是沒有思考,又怎會成功?

人生亦如此,沒有反思的人生是無色的,就如陰雨的天空,沒有太陽的照耀變得灰濛濛的,沒有亮麗的光彩。

可見,反思對於我們來説有多麼重要,從出生起一直到死亡的那一秒,我們的大腦都是在思考的。儘管細微,但它卻證明了我們的生命存在!

書的最後一句話讓我感觸很深,“人往往需要説很多話,才能歸入潛默。”都説沉默是金,而在成為“金”之前,必定會不沉默,甚是瘋狂。在光鮮豔麗的成功背後,必定要嚐盡苦難,歷盡黑暗,這樣才能最終抵達成功,擁抱光明。

馮友蘭先生寫下這句話的時候,也有思考,而我在賞析這句話的時候,也有思考。這足以説明,人們説每一句話,寫每一個字都是會思考,反思的。

總而言之,反思必定會是人生中最重要的!

反思,養性

《中國哲學簡史》寫道:哲學是對人生的系統反思。

哲學家説到“宇宙”時,所指的是一切存在的整體,相當於中國哲學家惠施所説的“大一”,給它一個定義,乃是:“至大無外。”任何人,任何事物,都在宇宙之中。當一個人對宇宙進行思索時,他就是在反思。

古希臘雅典哲學家蘇格拉底説過一句很有名的話:認識你自己。這句話被稱為“哲學的源頭”,因為想要認識自身並不容易,而想要認識自己,我們就要不斷地對人生進行反思,並且把自己的思想系統的表述出來。

其實,有關人生的學説、宇宙的學説以及知識的學説,都在這樣的思考中產生。

有的哲學家認為,在思考前,必須先對思索進行思索。我認為,這個樣子就會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只有一個一個問題思考,解決,才能繼續思考。在《中國哲學簡史》中寫道:其實,我們用來思考的器官只有一個,如果我們懷疑自己對人生和宇宙思考的能力,我們也同樣有理由懷疑自己對思索進行思索的能力。

人無論是自己思索或是與別人談論,都是在人生之中。我們對宇宙進行思索或與人談論它,都是在其中進行反思。

禪師像尋常人那樣生活,做尋常人做事情,經過從迷到悟的過程,他已把肉體的性情放下,而進入禪定的境界。而在此之後,他還要離開禪定的境界,重返世俗人間。這就是修身養性,禪師其實也是煩人,只不過他們的境界已經不是尋常人可比的,因為他現在的所作所為雖然和別人一樣,但他對任何事物都沒有滯着。

新的儒家強調修養須下功夫。雖説人的最終目標是無所用心,但為達到無所用心,還是要用很大氣力的。

內聖外王,是一個人想成為的最高境界。對自身修身養性,在外可以獨當一面,冷靜且完美的處理事務,而這種地步,也就是聖人了。一位聖人,就要有包容天下的胸懷,而一個人只為一己私利,不顧他人,就是小人。這就是聖人與小人的差距。

做人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就像醃蘿蔔,要一點一點的入味,讀書也一樣,慢慢品味,理解深層含義。

人性本善?本惡?

Tags:簡史 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