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成為有思想的教師》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45W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成為有思想的教師》讀後感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成為有思想的教師》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

  《成為有思想的教師》讀後感範文1

《成為有思想的教師》一書是學校贈與我們的一本閲讀書籍。

“一個沒有品位的人,是一個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沒有品位的城市,是一個低級趣味的城市;同樣,一所沒有思想的學校,沒有文化品位的學校,只是一個貧血的,毫無生機與希望的磚石構造。”這是《做一個有思想的教師》一書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句話。

如何成為有思想的教師的教師呢?書中這樣寫到:是指教師成長,教師自身的成長是教育力量的源泉。學習不僅是教師豐厚的文化底藴,使自己更具文化眼光的重要途徑,更為重要的價值還在與教師的內心變得開放、鮮活、細膩和温柔,是教師具有不斷增長的分享的內在需要,從而克服對於教學的倦怠感,使自己的教學永遠充滿活力和內在的感染力。這也是我們在教師專業發展之路所追求的。

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他有思想。思想是人的靈魂所在,是生命的骨髓。思想更是教育的基石,教育的靈魂。沒有思想的教師就像是教書的機器,每天以完成課程表上的教學任務為己任,把課本上的知識傳遞給孩子,因為沒有思想我們把學生視為“知識的容器”,“考試的機器”。與之相反有思想的教師是懂得教育規律的老師,懂得如何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學生的引路人。有思想的教師會自覺地讓學生去思考、去探究、去發現、去表達自己的創見,去磨礪自己的思想。

讀《做一個有思想的教師》,不僅可以更好地指導教育教學,同時也讓我去體悟人的價值,活着的意義等這些哲學命題。思考着往前走應是教師成長的寫照,也是教師成長的必要途徑。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師應該是我們每一名教師正確的選擇。

  《成為有思想的教師》讀後感範文2

讀着這本《成為有思想的教師》,常常會被觸動心靈,忍不住提筆做些讀書筆記。暑假前學校新進購一批教育類書籍,我挑了兩本肖川老師主編的書。我想肖川老師認為值得一看的文章,那一定很值得一看。

第一次讀到艾米莉·迪金森的《假如我能使一顆心》,我就喜歡上這首詩歌了。詩歌十分簡短:假如我能使一顆心免於憂傷/我就沒有虛度此生/假如我能使痛苦的生命有所慰藉/在酸辛中獲得温情/或是讓一隻昏厥的知更鳥/重新回到窗中/我就沒有虛度此生。

詩歌流露出的情感,簡單而高尚。肖川老師把這首小詩編入“師生之間”專欄,讀起來好像又多了一層含義。

這首詩歌引出了肖川老師曾經的教師宣言。我走進教育,走上講台,並不曾有過什麼誓言。當我看到肖川的教師宣言時頗感震撼,這個宣言摘錄如下,以讓自己日後閒餘能常常記起:“我自願投身人民教育事業。為人師表,薪火承傳。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循循善誘,導而弗牽。修身養德,明恥教善。求真求實,從教謹嚴。吐故納新,創設明天。嘔心瀝血,竭誠奉獻。縱有千種誘惑,萬般磨難,我矢志不渝,勇往直前。”

我想,也許除了教師之外,沒有哪一個職業的誓言會像入黨宣誓的誓詞一樣,隱含着犧牲,隱含着奉獻。

這裏的善良、愛與奉獻,應該可以成為教育的關鍵詞。

《教育語粹》一文則集中了羅素、尼采、帕斯卡爾、蘇霍姆林斯基四位大師的精彩言論,智慧之光耀人眼目。其中,蘇霍姆林斯基特別強調了愛的教育。

——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易於接受道德的薰陶。誰要是沒有受過善良的教育,沒有感受過與人為善的那種快樂,誰就感覺不到自己是真實而美好的事物的堅強勇敢的衞士,他就不可能成為集體的志同道合者。

——我們教育工作者的任務就在於讓每個兒童看到人的心靈美,珍惜愛護這種美,並用自己的行動使這種美達到應有的高度。

——如果善良的情感沒有在童年形成,那麼無論什麼時候你也培養不出這種感情來。因為人的這種真摯的感情的形成,是與最初接觸的、最重要的真理的理解,以及對祖國語言最細膩之處的體驗和感受聯繫在一起的。

——道德越是高尚的人,就越能駕馭自己的感情,越善於愛人。

——教育者最可貴的品質之一就是人性,對孩子們深沉的愛,兼有父母的親暱温存和睿智的嚴厲與嚴格要求相結合的那種愛。

蘇霍姆林斯基的文字總是特別容易觸動人,而且百讀不厭。教育就是這麼一個善良的事業,因為她首先要求教育者需有善良的靈魂,她時時處處在強化這麼一個善良的目的。你説,身處教育之中的人能不時刻經歷着盪滌心靈的事情嗎?所以,我總覺得教育者較之於其他的職業者,更能感覺到教育對一個心靈的涵養功效。

肖川在《受過教育的人》一文中寫道:受過教育的人,是這樣一個人:他嚴正而又寬容,深邃而又單純;執著而又瀟灑,真誠而又練達;勤勉而又從容,剛毅而又柔情;豪放而又儒雅,平實而又不斷地追求人生更高的生命境界。……受過教育的人,並不就是一個完人,一個“高大全”的人,但是他一定善於學習,勤於自我反思,不斷追求生命的更高境界;他也許會有這樣那樣的不足或弱點,有這樣那樣的軟肋和侷限,但是他能正視自我,不文過飾非;他能夠從善如流,並不斷地開拓生活和自由。……教育的過程就是一個不完美的人引領着另一個(或一羣)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過程。

聽着挺在理,但感覺似乎要求高了點,因為相形之下,似乎自己都不屬於受過教育者之列,不過,好好努力吧,不完美的人帶着不完美的人去追求完美,也是很不錯的。我們要努力做一個真正的富貴的人,“一個真正的富貴的人,內心會有一種氣節,眉宇軒昂,他會表現出一種坦然淡定,他對社會會有一種深刻的悲憫,對社會有他自己持久的回饋,他會用默默的行動讓內心獲得快樂和安寧。其實,這就是生命的貴氣。”(這段文字我忘記掉是從哪一篇文章裏抄出來的了。)當時一看到這段文字,我就想起了叢飛。當記者問到叢飛為什麼要承受那麼大的負擔去資助孩子們時,他卻簡簡單單地説:“不知道為什麼,總覺得自己虧欠別人,好像有一種東西在促使着自己,一做就停不下來了。”很多人對此無法理解。從這句話裏我們可以看出叢飛就是這麼一位真正富貴的人。凡人是無法讀懂這樣的貴人的。

希望我們的教育,引領着我們,引領着我們的孩子,一起走向富貴的人生,如叢飛這樣,活出一個高貴的生命。

  《成為有思想的教師》讀後感範文3

翻開肖川教授的《成為有思想的教師》,首先震動我的是序言中這句發自一個母親內心的問話:“學校啊,當我把我的孩子交給你,你保證給他怎樣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給你一個歡欣誠實又穎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後,你將還我一個怎樣的青年?”

是呀,作為一個教師,你將給你的學生什麼樣的教育?我想,這正取決於教師自身所擁有的是什麼?如果你的內心充盈着思想的精華,那你的學生得到的就是精華,而如果你的內心全是功利的世俗,那麼你的學生得到的也只能是世俗。

命運把我推上了神聖的講台,生活讓我成為一名教師,並非我就是最合適做教師的人,更不意味着我有資格從事這項崇高的工作,有能力與眾多稚嫩而純潔的心靈對話,並進而能推動這些美麗的心靈健康地成長。如此説來,教師又是一個多麼沉重的職業呵。

有人説:思想是行動的帆,思想是生命的`舵。一名好教師的思想就是一片無垠的藍天,就是一份對教育理想執著的追求,就是那與時代精神永遠相通的不懈思考。它能指導我們不斷地開拓自己的事業,努力地尋求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使自己在教學活動中不斷地完善,進而形成獨特的教育教學風格,成為學生心中不可磨滅的“明師”。所以説,每一名教師都要做思考者、思想者,不要把自己陷入瑣碎、忙碌的工作中,要騰出時間學習,騰出時間反思、總結。缺乏創新,沒有思想的教師是不可能成為好教師的。但思想、主見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需要在長期實踐基礎上的艱苦卓絕的思考。這樣的思考能提高思維水平,能推動工作不斷躍上新台階。

讓我們做個有思想、會思考的好教師吧,因為作為人師,有思想才有光彩,有思想才有魅力,有思想才有價值。

要想成為一個有思想的教師,關鍵是在教學中要有真情。“沒有真情,生活就是無邊的荒漠,‘教育’也就只是一種敷衍和應付”。面對心靈,所有技術性的東西都無從着力,你所有的知識和技能,如果沒有思想領航,都將無以施展。不要説你是如何研究學問的,也不要説你是如何研究心理的。如果你自己不是一個喜歡探索心靈的人,如果你從來都不拷問自己的靈魂,不對自己進行思索,那麼,你很快就將發現,你是多麼不適宜做教師,或者説做一個教師,原來是如此艱難。你可能由此而變得喜歡思想,那是最好的事情,你從此將在思想中獲得發自內心深處的滿足和充實,你會發現原來思想是如此甜美的一件事,原來做人的樂趣源自思想。你會明白學生所作所為的緣由,你會懂得學生的喜怒哀樂,你會知道自己應該怎樣有效幫助心愛的學生,然後你將體味到一個教師真正的幸福。

肖川教授獨具匠心地引領我們重新面對教育中的愛。龍應台女士在《孩子,你漫漫來》中就願意坐在石階上為一個年僅5歲的小男孩——王愛蓮等上一輩子,願讓他用笨拙的雙手從從容容地結紮好一個完整的蝴蝶結後,給他獲取成功的希望與驚喜,讓他從未得到蔚藉的心靈得以滿足。請你多給孩子點兒時間和耐心,學會等待和寬容後定能感動他們。相信你的孩子也會因為有你這樣的好老師而一步步地走向成功,從而感悟到成功的喜悦並不斷地努力向上。這就是智慧型教師享受教育的快樂,這就是師生之間博大無私真愛的魅力所在,有了愛,今日的教育就會有金燦燦的陽光,有了愛,孩子們的明天就會變得更美好,有了愛,孩子們的生活就會變得更充實。

  《成為有思想的教師》讀後感範文4

知道著名教育家肖川是在兩年前,一次教師交流會上,氣質優雅的朱廣豔介紹讀到教育著作的感受時,她談的具體內容我已經記得不是太清楚,只記得她説對她的教學很有幫助,讀他的文章讓你感悟很多。

曾經也陸陸續續的讀到一些肖川的書《教育的理想和信念》,他見解深刻,出語不凡,大受教育。那種對教育的愛,浸潤於字字之中,《讓教育充滿生活情懷》,教育部是冷冰冰的説教,教育是充滿激情的,滿懷博愛的,在我們的教育中,要着力培養生命意識,高揚生命情懷,我們的教育充滿生機和活力。

今年寒假我們在張校長的帶領之下又學習了肖川的系列文章,老師們從他的文章中有領悟到更多,一片片佳作呈現在我們面前,《好學校的標準》讓我們齊心協力彌補不足為孩子們的教育創設更好的環境;《懂得儘可能更多些》讓老師有一種學無止境之感,人生也有涯其知也無涯,,作為一個任課老師要回旁徵博引,不但精於自己所教的一門學科,也要通於很多學科;《微笑是一種力量》你臉上有多少微笑,學生心理就有多少陽光;,《我們可以做得更好》不用尖酸刻薄的語言對待學生,教育是慢的藝術,不要操之過急,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講台就是我們的舞台,凡事要“不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吾心”。

然而在眾多的文章中我還是最喜歡《成為有思想的教師》,你的真正生命是你的思想,如果一個人沒有了思想就只是酒囊飯袋、行屍走肉;就會一事無成、枉度此生,當然更談不上個性的魅力和人格的魅力了。

正是有了自己的理想,才有教育界新的天地,有南李北魏之説,魏書生輕輕鬆鬆的教育,李鎮西的和孩子們打成一塊,無不書寫了教育的新天地。

教育有了思想,可以使我們的興趣變的異常廣泛,我們就會從單調無聊中解脱出來,使自己不再平庸,不再為瑣事斤斤計較,在困難的境地也會象蘇軾一樣,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豪邁。可以提升我們的境界。兩年前剛進求實時,有一段時間心情糟糕透了,學生這個問題那個意見的,讓我整天沉浸其中難以自拔,只知道埋頭無感的我一時找不到感覺,沒有自己的思想個性,一切都亂了套。

我們有了思想,會是我們在教孩子的時候不再是照本宣科,不再是人云亦云,不再是教參書的傳話筒。有了自己的思考,依然記得我們語文教師在交流時,蒲校長説他的課堂控制得很好,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獨到的感受,才會講得遊刃有餘,課堂生風。

有了自己的思想,會對學生的心靈豐滿和精神充實有一種自覺而又自然的引領,課堂上教學策略的選擇,問題的設計,課堂氛圍的營造這一切都使孩子們更能從中學到知識領會精髓。

讓教育充滿思想,讓思想充滿智慧,讓生活充滿人性的光輝,讓我們的心靈盪漾在博大、豐富、深邃、光明、温暖的思想之中,雖然我們的年華會老去,但我們的思想會在足跡中閃光,並照亮我們前行的路。

我們應有思想,會收穫一個豐碩的秋天。

  《成為有思想的教師》讀後感範文5

《成為有思想的教師》一書,就什麼是理想的教育、什麼是理想的學生、什麼是理想的教師、什麼是理想的教學、什麼是理想的教育結果(對書、知識有着正確的認識,學會快樂的工作,能過詩意的生活)等幾個方面,或深刻揭示現實教育、教師、教學的缺陷、偏差、弊端,或語重心長表明什麼是教育的本質、怎樣實現理想的教育,通過古今中外思想家、教育家的文章回答了怎樣"成為有思想的教師"這一話題,讀來令人感悟、警醒、沉思、反省。

"學校啊,當我把我的孩子交給你,你保證給他怎樣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給你一個歡欣誠實又穎悟的小男孩,多年後,你將還我一個怎樣的青年?"本書的序言部分以一位母親,在四樓的陽台上目送自己的孩子去上學後,向學校、向教師、向社會、向歷史,説出了這句所有母親都會發自內心的問話來開啟我們的思想之門,讓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去思索:怎樣肩負教育重任,怎樣實現理想教育,怎樣成為有思想的教師。

我們教師應該認識到:"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師,是教育發展的根基。""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讀後感《《成為有思想的教師》讀後感—在平衡中尋求有思想的教育》。推動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的發展,培養高素質人才,教師是關鍵。"——這一深刻又通俗的道理;同時,我們教師也應該深入反思過:為什麼我們的教育"產品"又有那麼多"瑕疵"?我們的孩子在艱辛的付出之後,為什麼沒有學習後勁、沒有發展後勁,甚至不知道怎樣去交流、怎樣去工作、怎樣去生活,一個身心健康的"人"的基本素養都缺失。——這一沉重又現實的問題。

《成為有思想的教師》一書幫我們進一步認識到我們教育科學體系的缺陷、我們社會歷史的侷限,我們對"教育"認識的偏差。——"教育迅速地從旨在使每一個人的內在稟賦在一套核心價值觀的指引下得到充分發展的過程蜕變為一個旨在賦予每一個人最適合於社會競爭的外在特徵的過程";本書同時進一步提出"教育是一個價值引導過程,一個引領學生成為我們所希望成為德人的過程。""教育的過程就是一個不完美的人引領着另一個(或一羣)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過程。我們的教育者一直是在或主動、或被動思索、"思想"着!

對於我們基礎的教育者來説,認識什麼是"有思想的教師"是一個課題,那麼怎樣成為"有思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破題之術是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堅持教育本質、直面現實環境,在平衡中實現有思想的教育,做"有思想的教師"!

不可否認現實世俗功利薰染我們的教育,我們的確迷失在一連串的教育指標、考評方法、大綱、考級、成績名次的迷宮之中。我們"有思想的教師"處在"兩難"的境地!——堅持理想的教育,必須面對升學、就業壓力不斷增大下,社會對教育所能帶來利益的越來越高的期望;堅持"世俗教育",一定程度喪失教育的本質,推卸作為教育者的歷史責任、歷史使命。但教育的"現實利益"與"長遠利益"兩者間不是一個非此即彼的`"選擇",現狀給我們更多的是要"直面現實環境",再做好"堅持教育本質",在求得兩者的平衡間,踐行"理想的教育",做"有思想的教師"!

簡單來説,我理解"理想的教育"是讓我們的孩子有良好的發展後勁:起碼的行為規範、做人原則、社會公德,正常人格,能正確認識自己、尊重他人,懂得什麼是"快樂的工作"、"詩意的生活";有良好的學習後勁: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強烈的求知慾望,主動學習的精神,正確的思維模式;有良好的學習成績:各科成績表現突出,成均衡發展的勢態,最大限度發揮學習潛力。這幾個方面是我們理想教育的理想目標,是否可以這樣講:我們的社會環境的侷限、世俗功利的薰染等現實問題只是側重強調了教育後者目標——即良好的學習成績,但這也是我們理想教育的目標之一啊!

所以説"直面現實環境",並不是多麼"悲壯"、"沉重"的宣言,只是太多的教育者把"現實環境決定"作為自己不追求"理想教育"本應使孩子們具有"良好學習後勁、良好發展後勁"的藉口,作為自己追求"功利教育"、教育的"眼前利益"的託詞而已!試想一個自己都不能主動適應教育環境、主動作為的教育者,怎能培養出適應社會、主動作為的受教育者?

理想教育的幾個目標是相互制約、相互促進、不可偏廢,要實現這一教育應有的"本分",為我們的教育者提出應有的要求。想"成為有思想的教師"是教育者的理想問題、知道什麼是"有思想的教師"是教育者的認知問題、怎樣成為"有思想的教師"是教育者的能力問題。作為教育者應勿忘重託,面對紛紛擾擾的社會現實,我們要做的是堅持教育應有的責任、應有的尊嚴、應有的本質,同時努力主動適應現實的教育環境,求得兩者間更高層次的"平衡",而不是被動適應後的低層次的"平衡"。這是我對理想教育的現實思考的結果,也是讀《成為有思想的教師》的不斷"思想"的結果!

  《成為有思想的教師》讀後感範文6

讀了肖川教授主編的《成為有思想的教師》一書,感受頗深。在這本書中,肖川教授對教育進行了深入地觀察與剖析,以平實的語言告誡我們每個教師應盡的責任,指導我們在關注學生生命成長中成就自己的職業幸福,在詩意的教育生活中實現專業成長。讀他的文章讓人感覺有如春風拂面,清新悦目,讓人盡情享受心靈豐收的愉悦。也使我明白了我們常常無法做偉大的事,但我們可以用偉大的愛去做些小事,為自己人生的價值不懈努力,讓自己的生命充滿詩意。下面就將自己的讀書過程中感受最深的兩點與大家共享:

一、具備“六個學會”,才能擁有更加美好的未來。

肖川教授在“教師的學習與成長”專題中提到:作為教師,要能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勝任自己的工作,就必須做到“六個學會”即學會等待、學會分享、學會寬容、學會選擇、學會合作、學會創新,只有當我們的教師具備了這些素質,人類才能擁有更加美好的未來。

等待,是用發展的眼光看學生,用從容的心態對工作,當我們學會用等待的心情看學生時,我們就能對學生少一點苛責、失望和冷漠,多一份理解、信心和親切;分享,是展示,是引領,是平等的給予,而不是居高臨下的施捨,學會分享,就是努力學會一種新的表達方式和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他人。寬容,是努力使自己變得胸襟開闊、氣度恢宏,是心智不那麼閉鎖,頭腦不那麼固執,思想不那麼僵化,眼界不那麼狹隘;我們要學會選擇教育的內容,選擇教育的時機,教育的途徑和方法。當然,有取必有舍,在專業化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更要學會適時地放棄,也許轉一個彎,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作為教師,需要很好地和同事合作,和學生合作,和家長合作,這要求教師不斷探索和改進工作,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式和教學風格,學會創新,才可能培養出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學生。

學習會使人進步,學習會使人出色,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有所作為。我想,“六個學會”是優質教育對教師的要求,是新世紀對教師的厚望,也是衡量教師專業成熟與否的標尺。

二、學會在博大而熾熱的愛中享受幸福,不斷追求幸福。

孩子天生是要被關愛的,被呵護的,所以愛孩子是教師的天職。愛孩子已成為絕大多數教師的信念和習慣。關鍵是要讓孩子們懂得你在愛他,讓孩子們“感受被愛”,這就需要教師的智慧,從而不會出現“一片真心為你好,可我又受不了”的尷尬局面,或者是“恨鐵不成鋼,反而生鏽還差不多”的無奈與悲哀。

教育的過程是教師施之以愛的過程,愛生,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當教師觀察學生的優點,撲捉教育契機,這是愛;教師信任學生,給學生一份支持,這也是愛;學生有了一點點進步,教師及時給予鼓勵,這還是愛……作為教師,要關注細節,抓住各種機會關愛學生,讓他們感受到温暖和光明。肖教授説:“教師臉上的微笑有多少,學生心中的陽光就有多少。”教師付出了愛,學生回報給你的一定也是愛。在師生情誼中,我們會體味到教師職業的幸福感,體會到一種他人無法感受到的快樂。

目前,教師的職業倦怠,正在消磨無數教師的工作熱情。我們周圍有很多教師,當下班之後,就像個泄了氣的皮球,整個人癱坐在電視前面,生活的很無奈。這種人一定是擺錯了位置,他可能想賺更多的錢,想爬得更高,或者有更多的慾望,由於不知道割捨,想要的太多,結果反而跌入痛苦的深淵。所以説,要找尋快樂,就要懂得做出選擇。快樂是一種生活的態度。假使一個人一輩子有錢、有權、有名,卻沒有快樂,仍舊算是虛度此生。

物質上如果保持恬淡,精神上就能有更大的空間去豐富。而且,物慾上的東西“邊際效益”遞減速度反而特別快。我們常常感歎,人生無奈,總是有牽扯不完的瑣事,不是擔心這個,就是擔心那個。在短暫的生命中,每個人應該留一些空間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且,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幸福不僅僅來自工作,更來自生活。家人、朋友、閒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缺少的。也許我們並不富裕,但還得學會捨得用杯水車薪中的一水一木去買些喜歡的書、買件心儀的衣服,和家人、朋友一起去逛街、泡吧、旅遊。幸福是一種感受,敞開心靈去感受,幸福無處不在。因此,肖川教授提出:“對教師而言,要養成專業心態中的良好心態,就是‘接受現實、悦納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用積極的心態來看待世界。”

在這本書中,肖川教授給我們上了一節關於教育、專業成長、人生幸福的課,發人深省,令人受益,我堅信:我努力,我幸福。就讓我們擁有一個積極的心態,去享受自己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