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教育

《素質教育在美國》的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

欄目: 教育 / 發佈於: / 人氣:2.4W

讀完某一作品後,你有什麼領悟呢?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素質教育在美國》的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素質教育在美國》的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

  《素質教育在美國》讀後感1

黃全愈的《素質教育在美國》一書是老師規定的必讀書目。五年過去了,再翻閲有一種久違的感覺。作者在中國的大學讀過書,教過書;也在美國的高校讀過書,教過書。他以一名留美博士眼中的中美教育為副題,從他年幼的兒子礦礦在美國所受的教育與在國內的教育相比,而進行的一系列的深層次的理性思考。本書將他直觀的所見、所聞、所思給記載了下來,在一種質樸的文風當中向讀者貢獻出充實的內容,無論對於教育工作者,還是關心孩子的家長這部書都值得一讀。

  一、創造性能不能教?

作者從兒子礦礦的經歷開始説起,兒子三歲時,作者出國讀博士。也是在那個時候學國畫,後來收到了妻子寄來的一副畫,畫的是竹子。作者的同事和老師不敢相信是他畫的。後來孩子也跟着去美國了,學校讓孩子親歷市場經濟,礦礦和同學成立了繪畫公司,最後賺了50美元。礦礦五歲的時候,把他送到了邁阿密大學美術學院辦的繪畫班。誰料,去了五次就不想去了。原因:“老師根本不教繪畫。想怎麼畫就怎麼畫,老師一點都不管。這點道出了美國老師的教育理念,再説説孩子,美國孩子在畫完畫後,是從來不問“像不像的,只問“好不好?”也只有在他們認為好的時候,才問“好不好?”如果他們自己認為不好的,一扔了之。

問“像不像”的孩子,久而久之,孩子都會習慣性地以“像不像”來要求自己,生活中也時時以“像不像”來評判做過的事。而美國老師只出了一個主題,讓孩子們自由發揮,五花八門的“一塌糊塗”的畫,評判的標準是“好”與“不好”。我們的教學主要以“定向思維”為主,從黑板——學生眼睛——複製,而美國主要是形象思維,用心去學。所以從繪畫方面來講,眼睛裏的畫是別人的畫,只有心裏的畫才是自己的畫,才是有創造的畫。繪畫是一種技能,是一種可以被創造利用的技能,也可以是一種扼殺創造,重複他人的一種技能。關鍵是採用何種方式。而且創造性不能教。創造性只能培養。創造性是鼓勵出來的,是培養出來的,她需要環境。所以,對於我們老師而言,應該去創造這樣一種適合培養學生創造性的環境。

  二、到大學階段才做學問嗎?

在中國,通常的認識是,研究是屬於高級科研人員的事。研究能力也不是人人都有的,獨立研究,應有豐富的基礎知識之後,並在研究能力逐步完善後才能進行。因此,大學四年本科畢業後,如果考上了研究生,那才開始研究。而在美國。美國的學校從小就鼓勵孩子做研究,要培養孩子的研究能力,因為許多美國教育工作者相信“做研究”能夠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的能力,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組織研究材料和運用研究方法的能力,同時也能在研究中學到書本知識和實踐中的知識。

作者的兒子礦礦從二年級就開始進行研究。他的老師要求:“研究論文至少要有三個問題,要寫滿兩頁紙。”經過去公用圖書館借閲材料,他完成了他的第一份研究報告“藍鯨”。他的論文含有四個標題:1.介紹2.藍鯨吃什麼?3.藍鯨怎麼吃東西。4.藍鯨的非凡之處。在五年級的時候,寫了一片研究卡通畫和漫畫的文章。二年級的論文主要是側重整理資料,但是,孩子從決定題目,到從十幾本中發現對研究有用的資料,再着手寫文章,這個獨立思考的過程更有價值。

五年級時候,礦礦的研究就從簡單的材料整理進入到問題研究了。他根據自己興趣點漫畫和卡通畫,提出了卡通畫和漫畫未來發展的見解。儘管他的老爸評價説研究散亂,不夠嚴謹,缺乏科學性,但是創新意識和獨立意識,是顯而易見的。

七年級,礦礦獨立完成了“百分之百“的科學研究。研究什麼?左思右想後,課題很異想天開。測試小老鼠的決策能力?這個課題太離奇,太出格。關鍵是怎麼研究?他選擇用食物引誘老鼠鑽洞。設計了幾種方法:第一階段訓練小老鼠鑽洞,第二階段,讓老鼠知道左邊的洞不通,右邊的洞可以吃到食物。最後提供結論的階段。他的結論很精彩。他沒有支持老鼠沒有決策能力,也沒有支持老鼠有決策能力。他最後的結論是:“老鼠沒有作出複雜決策的能力,但它們簡單記憶和本能會影響它們作出的決策。”他最後十頁正文附加三頁分析表格。從頭到尾的敍述,分析有條有理。

  《素質教育在美國》讀後感2

讀了黃全愈的《素質教育在美國》,自己的心似乎一下子被什麼觸着一樣,於是又饒有興趣地翻看一些有關於中美教育差別的文章,對美國教育總的印象是:美國的學校,固然不贊成向學生進行“知識填鴨”,但也不能簡單地看成只重視向學生傳授謀生求知的實用技能。而是儘可能地提供一個對所有人平等開放的、有利於學生鍛鍊能力、施展才華、張揚個性的自由、寬鬆、多元的環境。如果説中國古人的見解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那麼美國的做法是“授人以漁不如授之以漁場”:教育者也手把手地示範傳授怎麼捕魚,卻更重視創造一個寬廣遼闊、有風有浪的漁場,讓被教育者自己從實踐中學會怎麼捕魚。

在本書的第一章《創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講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受中國畫啟蒙教育的兒子三歲就能畫出像模像樣的國畫,而在美國的學校的班裏,兒子卻無法落筆畫畫,因為老師什麼都不教,只讓學生塗鴉似的亂畫這使作者甚為不滿,竟然讓兒子退出了繪畫班。可是一段時間後,他又發現,美國孩子在繪畫的時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他們從不問“像不像”,而是問“好不好”,也就是畫得獨特不獨特。而中國孩子評判一幅畫好壞的標準卻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師的畫,像不像現實中的實物。如果沒有一個參照物,他們就根本無法下筆。

看起來這好像只是評判標準上的差異,而實際上這是一種觀念上的誤區,即把技能和創造分隔開,把教和練混為一談,結果使許多中國的孩子具有的是相當好的繪畫基本技巧以及很高的模仿能力,但欠缺創造力。“好不好”,強調的是創造能力的問題;“像不像”,強調的是模仿能力的問題,顯而易見,缺少了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作者認為,教與練是不同的,“教”是一個指導和引導的過程,學生有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自由。我們常説的“傳道、授業、解惑”就是對“教”這一概念最好的解釋,我們的教學就是要充分發揮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各學生髮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空間,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比如在課堂教學上,教師可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參與組織者,以學生為主體,採用開放式、啟發式的教學,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質疑、自己動手動腦動手,實踐探索、合作交流。師生間要建立相互尊重、平等、民主、合作的關係。

另外,活動課或綜合實踐課上多組織一些能培養學生創造力和運用知識和能力的活動,還可以是一些瞭解社會、接觸社會的活動。增加活動時間,並讓他們來組織安排,讓每個學生都有一官半職,讓每個學生能“各盡所能,各取所需”。

此外,還可以充分利用學校的圖書館,班級的圖書角查找資料等;利用電腦網絡設計圖畫、個人介紹、數學小報等等,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個性的空間。

  《素質教育在美國》讀後感3

現在對於教育,人們常常提到的就是素質教育,素質教育到底是怎麼樣的,恐怕每一個人的理解都不一樣,但是重點都是一個,那就是素質教育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我們學部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及個性發展為目標的指引下,不斷摸索着具有國際部特色的小班化素質教育!這個四月我們全體老師有幸共讀了黃全愈博士所著的《素質教育在美國》一書!下面我將結合書中的一個案例,談一談老師的責任感

每一個人都會有缺點,老師也會有他所不知道的知識,在我們中國的教育環境中,似乎許多人都認為老師應該知道他所教學的專業的所有知識,似乎我們老師自己也認為自己在學生面前不能承認自己有不知道的地方,這本書的第45業就提到這樣一個案例!作者的兒子和同學遇到了一個不敢於承認自己有知識盲點的自然科學老師,兩個孩子為了證明這位老師不夠有“料”,設計讓老師露出了自己的缺陷。這個案例觸到了我的心裏,在一次科學課上,我帶着三A班的學生去生物園觀察草本植物與木本植物的不同特點,首先大家觀察地上的小草,生物園裏有很多不知名的小草,一會兒有同學就問我不同野草的名字,由於在準備這節課的時候,我沒有考慮到要去查查這些野草的名字,很多我都回答不上來,就直接告訴同學們:“老師也不知道!”面對我的不知道!孩子們有點失望,也無意説出了一句“原來老師有這麼多不知道呀!”。學生無意的一句話,我卻記在了心裏,後悔自己沒有準備好!

無獨有偶,接下來同學們來到了一棵開着火紅火紅花朵的大樹前,同學們都認真觀察樹的各種結構,這個時候有學生對落在地上的花朵感興趣了,我就順便給同學們介紹了花朵的結構組成。每一位同學都聽得非常認真,這讓我很自豪!這個時候有同學問:“老師這叫什麼花啊?”,這個時候我覺得空氣凝住了,因為我自己也不知道這種植物叫什麼名字,而剛剛學生説的“老師也不知道啊!”迴響在耳朵裏,正當我猶豫着要不要説不知道時,樑永毅説這叫紅櫻花!我想都沒想就直接附和他的答案!這件事讓我一直都無法放下,一位老師最重要的是要嚴謹,傳授給學生的知識一定要是正確的,不能誤導了學生!我想那天的課讓我終身都不會忘記!

看了這本書的案例,感受到面對自己的不足,最重要的不是遮蔽起來,是去解決!如果不敢於直接承認,我們可以巧妙的運用教育機智!比如我們開展生物角活動時,學生帶來的植物有的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就問我,我也會有不知道的。這個時候我會對學生説:“老師忘記了這種生物叫什麼名字,我們一起查一查。”然後立刻帶着孩子查資料,解決問題!當我們一起查資料找到答案時,我感受到孩子也很開心!然後對學生説:“以後大家也要學會面對問題時,自己想辦法解決,不能什麼都問老師,自學能力對你的一生是最重要的一種技能!”這不僅解決了問題,也沒讓學生對自己失望,還對學生開展了德育教育!

  《素質教育在美國》讀後感4

先前我拜讀了美籍華人留美博士黃全愈先生的《素質教育在美國》一書。此書敍述行雲流水一般,讓讀者輕鬆、悠閒、隨性,這裏沒有繁瑣的、乾澀的教育觀念,也沒有長篇累牘的論述,我不太喜歡那種自命不凡、咄咄逼人的高不可測的論理書。作者以自己的兒子在美國的學習中的“小故事”為素材,通過一個又一個立體生動的案例分析,深入淺出地闡明瞭美國素質教育的特點,在對比中讓我們清醒地認識到中國目前教育所面臨的困窘,發人深思。值得一提的是黃先生書中的許多問題很有價值,很有見地,值得我們探討。如“創造性能不能教?”“教育要不要平等?”“要不要懲罰孩子?”等等。

第一章《創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講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在國內,作者就開始讓三歲的兒子接受中國畫的啟蒙教育,兒子的國畫有板有眼、像模像樣。來到美國後,作者把有着繪畫天賦的兒子送進了邁阿密大學美術學院辦的繪畫學習班。可是在這個班裏,兒子卻無法落筆畫畫,因為老師什麼也不教,只讓學生塗鴉似的亂畫,甚為不滿的作者立即讓兒子退出了這個“誤人子弟”的繪畫班。可後來,作者通過觀察,發現美國孩子在繪畫的時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他們從不問“像不像”,而是問“好不好”,也就是畫得獨特不獨特。而中國孩子評判一幅畫好壞的標準卻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師的畫,像不像現實中的實物。我想如果沒有一個參照物,中國的孩子就根本無法下筆。

美國的孩子可以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分科選擇不同的學段進行學習,而我國的孩子只能按年級學習各門功課,可見美國教育重視個性發展;美國的孩子在國小五年級就開始寫調查報告,而中國的學生在上大學時,才開始學習寫調查報告,可見美國認識到社會對孩子成長作用很大;美國的孩子每到一個地方,社區裏都有球隊可以參加,而中國的學校裏很少有自己的球隊,看來美國比較清楚成長中的孩子需要培養團隊意識;美國的孩子從國小開始,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搞一個“職業日”,請社會上各行各業,甚至“三教九流”的人到學校來給孩子們介紹各自的工作,什麼律師啦、拍賣行的拍賣師啦、汽車推銷員啦、消防隊員啦、警察啦、運動員啦、作家啦,等等等等。從“職業日”裏,孩子們學到的並不主要是幹什麼能賺多少錢,他們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是:社會上的人到底是怎樣存活的?因而,孩子們對職業的選擇從小就是五彩繽紛、五花八門的,也能瞭解到社會競爭的殘酷。

而我們中國的孩子受幾千年的陳舊思想觀念影響,“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對社會的瞭解少之有少,在父母的庇護下把社會想象的過於美好,長大後社會競爭力低下。從這些對比中不難看出美國在教育真正是以人為本的教育,他們把人看成教育的`主體,那麼教育面對的“人”就是學生,也就是現在我國討論的“誰是教育的主體”的問題。當我們把學生看作是教育的主體,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人。

我們正在進行課改,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了學生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參與組織者,以學生為主體,採用開放式、啟發式的教學,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質疑、自己動手動腦動手,實踐探索、合作交流。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快樂還給學生,讓孩子們在極度輕鬆自如的心境下自主探索與體驗生命本體的狀態,例如我們現在開設的活動課或綜合實踐課就是要培養學生創造力和運用知識和能力的活動,還可以增加一些瞭解社會、接觸社會的活動,讓每個學生都有權利選擇體驗的職位,學會承擔、學會接受。但是,我們對學生所進行的素質教育還僅僅只限於各個學校,學校不可能包容整個社會,它不可能給學生一個真實的環境讓他們去感受,去體驗。

素質教育要走向完全成熟,需要教育者有開放的視野,有創新的教育理念。“仿我者死,創我者生”,陶行知先生這句話道出了教育的真諦。創造是教育的核心、靈魂,願中國教育創造之花像陶先生所期望的那樣開得更美更豔!

  《素質教育在美國》讀後感5

在快樂的新年裏讀了一本書,《素質教育在美國》這本書裏有幾句話讓我覺得有莫大的觸動,中國的學生屢獲國際奧林匹克競賽獎,而當今中國尚未培養出獲諾貝爾獎的人才,這是不是中華民族、發人深省的一大困惑?作者是一個成長在中國教育制度下的人,但是是在美國教育中取得成功的留學美國的博士。他對與美國與中國的教育都有着很深的思考與體會。我自己是一位美術新教師,有的時候作為藝術出身的我,崇尚的確實是美國教育制度的開放與和諧,自然先進。但是有的時候再看看中國,確實是龐然大國,不但是國情的不符合,而且人情更是有一大段時代差距與素質距離。所以美國的教育完全套用的話也不適合中國的。但不是完全不能借鑑,我們因該把他們好的地方運用,還需要帶有自己的想法。一位的借鑑哪就是失敗。國人啊國人。差距啊差距。

作為美術老師,我更需要的是給學生營造一種多元化的學習環境。本書作者説到:把“教”混同於“訓練”,就會使學生自覺或不自覺地按照一個別人預設的模式、計劃和步驟去達到他人設計的目標。實際上“教”是一個指導和引導的過程,學生有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自由。

有個小故事中説作者受中國畫啟蒙教育的兒子三歲就能畫出像模像樣的國畫。到了美國之後,作者把富有繪畫天賦的兒子送進了邁阿密大學美術學院辦的繪畫學習班。可是在這個班裏,兒子卻無法落筆畫畫,因為老師什麼都不教,只讓學生塗鴉似的亂畫。甚為不滿的作者立即讓兒子退出了這個“誤人子弟”的繪畫班。可是一段時間之後,作者發現,美國孩子在繪畫的時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他們從不問“像不像”,而是問“好不好”。這一句好不好讓我感受到了差距。一種新的模式不知道我能否運用。中國教育能否接受。

他的好不好就是在説畫得獨特不獨特。而中國打多數的孩子評判一幅畫好壞的標準卻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師的畫,像不像現實中的實物。如果沒有一個參照物,他們就根本無法下筆。我們姑且不去評價老師什麼都不教對不對,但中國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的確存在誤區,即把技能和創造分隔開,把教和訓練混為一談,結果是“許多中國的孩子具有的是相當好的繪畫基本技巧以及很高的拷貝能力,但欠缺基本的創造力。

對與創造性這個問題,作為一個新教育者,不能厄殺學生的創造性,也不分好壞的“愛”,應該加強適當的引導,這就取決於取決於教師本身的專業修養和科學的思維方法和良好的素質。

  《素質教育在美國》讀後感6

基礎教育是中國人引以為豪的,但為什麼中國卻沒有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學?中國孩子從小開始就被教育“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中國孩子真的很苦,每天埋頭於題海中,還要經受一次次考試評比的打擊。

素質教育提倡了很多年,但是改革發展卻是舉步維艱,畢竟幾千年的科舉制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推翻和改變的。於是很多人開始批判中國的教育體制,而崇尚西方的教育。然事物總是有雙方面,中國有自己的國情,完全西化是不符合實際的,在《美式教育——素質教育在美國》這本書中,旅美教育學家黃全愈以自己孩子在中、美兩國接受的不同教育以及自己的親身經歷,讓我們感受到中美教育的差別,給我們教育工作者一個參考和警醒。

在整本書中,幾個問題發人深省。

  一、創造性能不能教?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但中國的教育從幼兒園開始似乎就在慢慢磨滅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更加註重模仿。他以自己孩子學畫畫為例:兒子在中國學畫畫基本功學非常了得,可以説是畫什麼像什麼,這一點使得他的父母非常自豪。可是到了美國,美國老師卻不教怎麼畫,而是不設樣板、不立模式,讓孩子自由構圖,美國孩子的畫也是不成比例、不講佈局、沒有結構,甚至沒有基本的筆法。這讓兒子一下子無所適從。中國孩子畫畫總是愛問“像不像”,而美國孩子喜歡問“好不好”。教育的差別可見一斑。

技能可以教,但是創造性卻無法傳授,在長期的模仿中,孩子們逐漸沒了個性。我們總説“熟能生巧”,孰不知“熟也能生笨”。

這給我們的啟示是:知識和技能可以傳授,但教師絕不能僅僅扮演傳統的“傳到授業解惑”的角色,而更應是孩子們成長道路上的領路人,保持孩子們的童真和個性。

  二、能不能用左手寫字?

能不能用左手寫字,是件很平常的小事,在中國很多孩子剛學習用筷子,家長就強烈反對孩子使用左手。這體現了追求表面的整齊劃一造成的個性壓抑、抑制人格發展的問題。作者以自己兒子學數學為例:兒子在其他同學還在捏着手指頭學10以內加減法時就一件會多位數乘除法,上課的時候他不是講話就是搗亂,這讓老師很頭痛。於是老師就讓他改作業,有時候榮譽性地送他去圖書館幫工。在中國的課堂上行嗎?我們規定孩子必須舉手被請到才能回答問題,否則就是擾亂課堂秩序。然而在大班額的前提下又不得不壓抑孩子的個性,要求整齊劃一。

其實每個教育工作者的都不願意看到孩子們的個性被壓抑,限於現實種種,最後卻不能不這麼做。比如我們班有幾個孩子非常有性格,從他們的言行舉止可以看出非常有靈性,但他們大多不受管教,這樣就往往會擾亂正常教學秩序。究竟該怎麼教育是我目前比較頭痛的事情,在此不得不承認自己的無能。

  三、要不要教育孩子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在美國的課堂上凡是屬於見解類型的問題,老師是不能判定誰是誰非的,如果一定要表達觀點,必須説明這僅僅是自己個人的見解。首先,絕對不允許老師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孩子;其次決不允許老師用自己的見解作為判斷是非的標準,因為很多事情是不能以簡單的“對” 或“錯”“來回答的,很多時候對錯也只是時間問題;而且很多是屬於價值觀、審美觀層面上的問題也不能用“對”、“錯”來回答。因此作者認為,教育的內容應該以“真、善、美”作為依據。“真”可以通過一定的科學手段去證實,而“善和美”沒有統一標準,才最能體現老師的水平。

我想這也許才是我們要追求的教育的本真。

  四、到大學階段才做學問嗎?

我們一貫的觀點就是:初級教育打基礎,高級教育做學問。但是中國自古就有“傷仲永”這一故事警醒人們,神童並不代表長大能成才,高分低能的大有人在,很多孩子都是高智商、低情商。這當然源於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重分數輕能力、重知識輕學問有關。中國孩子學得多悟得少,而美國孩子學得少悟得多。

在美國從小就鼓勵孩子去獨立研究和獨立動手,國小階段就開始寫研究報告,為了完成一篇研究報告,孩子們要去查閲各種資料、向不同的人請教、反覆做試驗,而師長只是旁觀者。創造力強的人智商一定高,但是智商高的人不一定創造力就強。因此我們不妨多給孩子提供自主動手和實踐的機會,家長和老師不要做太多幹預,也不要把結果看得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在過程中的收穫。

在這本書中還探討了很多尖鋭的問題:要不要投自己一票?教育要不要平等?要不要懲罰孩子?作者作了比較深入的分析。當然這也僅僅是作者個人觀點,很多做法在中國似乎是行不通的,我們要做的只是作一個參考和警醒。

有人説:每個孩子都是墜落凡間的天使,只是經過多年的學校和家庭教育,很多孩子原本充滿靈性的目光開始變得呆滯,原本活潑的個性變得沉默寡言。作為家長和老師該怎樣保護天使不再折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