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教育

《素質教育在美國》讀後感

欄目: 教育 / 發佈於: / 人氣:1.16W

最近有幸拜讀了黃全愈先生所著的《素質教育在美國》一書,感慨頗多。它以一名留美博士眼中的中美教育為副題,從他年幼的兒子在美國所受的教育與在國內的教育相比,而進行的一系列的深層次的理性思考。其間,黃博士提到“要不要懲罰孩子”,他描述了自己兒子礦礦所經歷的懲罰教育,透過美國的一些懲罰教育現象分析了美國教育的一個基本理論:每一個人的內心都存在一種膨脹的自我,與人之本性共在。它表現為過分的自負和過多的自我中心。

《素質教育在美國》讀後感

與亞洲一些國家的孩子相比,美國孩子往往更開朗,更敢作敢為,而且更富於表現欲。書中有這樣一部分的描寫,讓我歎服連連:------由美國電視老明星比利·卡斯比主持的“孩子説的有意思的話”是一個很受歡迎的節目。這個節目其實很簡單,在每次30分鐘的時間裏,由“天才老爹”比利·卡斯比對三個四五歲或者七八歲的孩子進行現場採訪。參加這個節目的孩子都是從自願報名者中選出的,並無事先排練。一個五歲的小男孩告訴比利·卡斯比他會拉小提琴。比利讓他拉個曲子聽聽,那孩子一本正經地説:“儘管你沒付錢,但我還是決定為你拉一首。”像模像樣地拉了幾下琴絃後,説:“對不起,昨天我的音樂老師遲到了,所以我沒能學好。”然後把琴夾在脅下,鞠躬作謝幕狀。比利·卡斯比風趣地説:“謝謝你!”那孩子馬上接着答:“You are welcome.”直譯成中文“你是受歡迎的'”意譯為“您是值得我為您拉琴的”。

儘管那男孩並不怎麼會拉小提琴,但他表現出來的卻是百分之一百二十的自信。孩子的自信和自然流露出來的“捨我其誰”的“自我感覺良好”,讓我歎為觀止。腦海中不由交替凸現着這樣兩幅畫面。

畫面一:踏進三(4)班課堂,面對着一張張自我感覺良好,充滿個性的笑顏,我應對的是一張神情高度嚴肅,臉色絕對難看的尊師之顏;隨着雙眉緊鎖,不由計上心頭,一上場便殺了個“回馬槍”,給那些自命不凡的孩子來了個“下馬威”。還不時琢磨着如何給這些不順眼的孩子念道“緊箍咒”,好讓他們收斂鋭氣,藏起傲氣,不再狂妄自大。尤其是那個姓李的同學,自我感覺好極。當我高聲表揚某同學朗讀不錯時,他則輕蔑哼哼,不屑一顧地嚷道:“為什麼不表揚我,我比他讀得更好?”聽!多自負呀!心頭盛怒得我那容得下他如此自傲,不免劈頭蓋臉一頓教育,意欲澆滅那閃閃跳動得自信火花,還孩子一個“自知之明”。

畫面二:三(3)班課堂裏,我正眉飛色舞地在講課,孩子們在靜靜地聽講。突然,有隻小手舉了一下,忽又垂了下來。我感覺到孩子有話想講,便示意他站起來説。不料,孩子臉一紅,頭一縮,一吐舌頭,不再吱聲。我微笑着詢問,孩子臉色忽閃着惶恐,扭捏着還是沒吭聲。我彎下腰,笑容可掬再探,孩子大概抵不住我盛情相邀,勉強站起,低聲細語道:“老師,您黑板上的字好像寫錯了!”我回首細看,猛驚,果不其然,我一時手誤,寫了個錯字,心想:真不應該呀!急忙改過致謝,並當眾大讚其專注細緻,能及時發現老師的錯誤。不料,眾曰:“我們都發現的!”“那為何‘知情不報’?”我疑曰。“我們不敢!”“有何不敢?”我惑曰。“我們以為老師總是對的。”我驚歎:“嗚呼,哀哉!如此不自信。”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成績優秀的學生對自己的成績都不夠有自信,更何況去面對那些沒把握的事情呢?靜下心來反思我們的教育,我更理解了賞識教育的要義。試想我們的孩子上?台去表演,如果表演不好,出了洋相那我們的老師與家長會如何對待“丟醜”的孩子呢?毋庸置疑,“賞識教育”將會從容接納孩子,並激勵安慰孩子,親切地告訴孩子:“失敗是成功之母”,幫助孩子儘快找回自信。

然而不能否認的是,在我們的家長與教師羣中,大部分的師長寄孩子於很高的期望,他們不允許孩子失敗,不接受孩子的失敗。一旦孩子未能如願,便不停地責罵與埋怨,諷刺挖苦,甚至懲罰與變相體罰,所謂是讓孩子“吃一塹長一智”,痛定思痛,牢記教訓。在如此“高壓教育”下成長地孩子,自然便少了一份鋭氣,那份美好的自我感覺已在大人的諷刺與漫罵聲中支離破碎,當然更談不上對自己有信心了。驀然驚覺,我頓感汗顏,反省自己在賞識教育這一塊的實踐還未見奇效。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一如既往,努力實施,讓孩子們在“我能行!”體驗活動中擁有百分之一百二十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