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教育

《德國美術教育》讀後感

欄目: 教育 / 發佈於: / 人氣:2.32W

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德國美術教育》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德國美術教育》讀後感

看過很多國內教育名家的專着,假期特別找了一本外國的教育書籍《德國美術教育》,書中介紹了在德國文化大背景中,德國的藝術教育既保留了本民族思辯性、有序性的特點,又吸收了寬容性、多元性等優點,形成了具有相當伸縮力的教學模式。從我們的美術教育的角度看德國的藝術教育,它具有很強的個性,深受啟發:

  一、多樣的教學方法,豐富多彩的教學素材,以啟迪孩子的智慧。

在德國,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除了達到大學本科畢業外,還得用2—3年的時間來專修教育理論,通過教學實踐才能確定。這樣決定了一支具有較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完成具有相當伸縮性的藝術教育成為可能。在國小,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面對剛從幼兒園到國小的孩子,學校對一、二年級實行包班,教師明確所教學科的教學大綱和內容,不設日課表(但應要求教師儘可能地向一個學科內容為一課時過渡),教師所教內容可隨機應變,如:課堂內突然出現了美麗的蝴蝶,孩子的注意力自然隨蝴蝶而轉,這時教師的教學內容隨蝴蝶而變,讓學生觀察蝴蝶飛的動態、形狀,介紹有關蝴蝶的種類、習性等常識,然後要用語言來描繪蝴蝶;用彩色筆畫蝴蝶。把常識、語文、美術等課結合起來,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在這兒我體會到學科的橫向聯繫,教學的靈活性,頗像我們的綜合實踐課,但在國內似乎缺少一個過渡的階段,讓教師從一個循規蹈矩的狀態突然轉變到一個隨心所欲的狀態,結果必然是混亂失敗的。

  二、重視美術教學中創造力的培養,給孩子以廣闊的思維空間,讓孩子獨立地用不同的手法表達自己的情感。

在美術教學中,創造力的培養應首先注意創造性思維,而創造性思維是以發散性思維為特徵的。關於發散性思維,美國心理學家基爾福特認為:“創造性思維指的是重新組織觀念,而產生新的結果,並且在面對一個對象時,做出各種選擇的假設。”在德國藝術教學大綱中從國小到中學始終強調創造力的培養,在教學中着重研究創造的行為過程。與自己的教學相比,我似乎更注重學生的作業效果,在以後的課堂上應該找到更好方法,既能發散學生的思維,又能有好的作品出現。

  三、師生之間提倡“幫助我,讓我自己來做”,淡化教師的權威性,使教師由權威變為顧問,創造平等對話的關係。

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造一個美好的環境,啟發學生如何感受和發現,使學生認識到事物本身美的潛在性,尊重學生對人和物的不同感受及表現。從小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根據不同對象具有多樣選擇的可能性。這一點與我們的教學觀念不謀而合,淡化教師的權威性,與學生做朋友,才能更好的幫助學生髮現美,表現美。

  四、教師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能力,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在愉快中獲得新的'知識。

對於色彩的基本知識,在德國的美術教學中表現為有序而輕鬆,色彩以心愛的事物為對象來認識;色環通過色板的遊戲找色彩之間的關係;色調的聯繫通過一些故事描述等方法來出現。如:“一座房間夜裏着火了”,(既形成色調,又認識暗與亮的關係);“公主希望城市變成紅色”;“綠色宮殿裏的紅色巫師”等。表現有興趣的內容促成知識掌握,不至於太理論化。

組織參觀當地的一些博物館和參加一些傳統節日,結合這些活動來表現印象最深、最喜歡的事。如參觀汽車博物館,畫出不同時期汽車的風格;汽車比賽的場景;星期天的登山活動;為狂歡節制作臉譜等。這些對學生來説,有生活體驗,豐富了知識,又能生動地在畫面中體現。

這些靈活有趣貼近生活的教學方法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而讓學生死記硬背,甚至加以考試,還要在他們人生第一次重大事件中記錄上一筆,不是學生沒興趣不愛學,是我們硬把學生踢出了藝術的大門,不是老師們教不好,而是我們赤足站在燒得火紅的石頭上,只有快步奔跑保命,無力顧及其它。

除以上四大方面以外,德國藝術教育同時強調藝術教育的學科性,體系框架十分清晰,學科色彩很濃等等。總之,藝術教育始終是圍繞最高教育目標,學生不僅是學會畫畫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培養創造力、審美力、動手能力及個性的發展。努力使藝術教育與工業發展和科技發展相適應,把美術造型觀念和能力滲透到日常生活中去,與一切領域的活動相聯繫。德國對藝術教育的理解及其觀念,對我們的藝術教育深受啟發,值得我們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