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15篇(精華)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2W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15篇(精華)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1

自我優缺的認知。管理者要做到卓有成效,必須深刻認知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取長補短。在崗位競聘上,管理者通過競聘選拔人才,人盡其才,為企業的發展作出最優選擇,使企業效益達到最大化。

自我時間的'管理。作為一名有效的管理者,必須對時間進行有力的統籌,決策出事情的先後順序,抓住主要方面,專注於生產中的關鍵事務,爭取時間上的主動權,使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自我素養的提升。有效管理者的自我素養提高,應該包括:專業技術知識的過硬本領;工作態度的專心、決心和目標導向原則;自我價值觀和自我格局的提升。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2

這是一本很實用、很接地氣的管理類書籍。沒有生硬的理論,也沒有太過專業的管理術語,有的是很實在的案例和白話文。無論已經是管理崗的學員還是正在走向管理崗的學員,都能有所感悟有所收穫。

掌握好時間才能聚焦做好一件事。這是書中兩個章節闡述的兩個方面,我覺得是相通的。每天我們會面對很多瑣碎的工作,像財務工作都是細枝末節、不斷反覆發生,但是時間是有限的、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既然我們不是“八爪魚”,就要結合工作排好順序。從重要程度和時間要求去排序,合併同類項,甚至做取捨和替代。只有安排好時間,才能在特定時間裏把一件事高質量的做好,而不僅僅是完成。當然,聚焦做好一件事不單一代表某個時間做好某一件事,我覺得是一個階段聚焦一個目標,努力把這個目標相關的事情有計劃、有步驟的去完成。俗話説,不是什麼都想做,可能什麼都做不好。要避免四處撒網,一無所獲。結合自己的工作,需要去努力的方向很多,但要給自己和部門設定一個目標,最迫切解決的問題是人員素質的提升和操作的規範,那麼就按這個方向去努力,到年底就把這件事情做好。

管理必須要有成效。這本書裏的案例很多,有些都是老品牌創立初期中期的案例,歷史雖久遠,但似乎一點不過時,如果管理者下達了指令和任務,沒有人去執行,談何成效。這樣的管理是毫無意義,就如同制度制定了,沒有人執行。對於我們而言,就是要深入瞭解實際工作和員工工作的難點,這樣管理才能發揮作用。記得小組做課題,有次我想省事一些,就直接把近期落實到每個人的工作安排發到羣裏,我心想,有目標、有具體工作、有參加人員,一個不少。沒有人提出反對意見,有人在推進、有人在等待,可想效果如何。後來仔細瞭解,發現有的.人有困難但是並沒有説。我想實際工作也是如此,佈置工作可能沒有回覆、甚至沒有執行。我們不必懊惱於此,要回顧工作安排是否符合實際情況,是否充分發揮個人的長處。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摒棄曾經的習慣,去適應新的變化,改變自我。

組織的績效與個人的價值是緊密聯繫的。作為管理者,必須提升自己的格局觀和明確自己的職責。學習管理絕非易事,以前經驗不一定能在新問題上派上用處,因此需要不斷地學習,提升效率快速轉換成效果。以“結果第一、理由第二”、“結果提前、自我退後”的心態,給自己加碼,充分發揮團隊每個人的價值,實現組織績效最大化。

我一直覺得,好的管理帶給團隊的是正能量動力,相反,糟糕的管理就是將團隊帶向深淵。有人説,市場是最好的老師,管理沒有固定的模式。我想,這本書是為我們傳授了有成效、有價值的管理方法,我們要在漫漫道路上不斷調整,但是方向是不會變的。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3

最大的感受是要有貢獻意識、成果意識。每一名管理者都應該思考自己能夠給單位帶來什麼,給上級、下級帶來什麼,這就是貢獻和成果意識。

幫助別人理清思路是一種貢獻。在對下安排工作時,要提前做好準備功課,要求要明確,要對下屬有幫助,對促進工作有幫助。讓大家知道該幹什麼,該怎麼幹,這與管理者超前的思維、清晰的思路、明確的要求有關係,能夠提高管理的效率。

幫助別人提高認識是一種貢獻。要開展形勢任務教育,俗話説,燈不撥不亮理不辯不明,不把形勢任務和要求講清楚,就無法讓人理解上級要求的`目的背景,就無法提高認識。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4

我拿到的選讀書目是美國管理大師德魯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珍藏版),這本書不長,167頁,我花了零零散散大約10個小時的時間閲讀了這本書,現將讀完這本書的感受向大家做一些粗淺的分享,不足之處,還請批評指正。

本書主要是圍繞管理者的有效性展開論述,包括時間管理、管理自身、管理團隊以及有效決策。在上述管理維度中,本書一直強調的主線就是“有效性”這個落腳點,而有效性的核心,就是——是否對組織的發展產生績效與貢獻,不管是在時間的運用上、對自己能力的發揮上、對團隊的協調上、還是參與決策的過程,如果無法輸出績效,則管理的有效性即存在折扣。

本書對“管理者”的定義做出了詳細界定,不僅僅指組織中一般意義上的“計劃、組織、整合、激勵和考核”的管理人員,還泛指一切知識工作者等專業人員,這類人才具有較強的不可替代性,對組織績效和結果輸出的影響度較大,也被稱為管理者。管理者範圍的延展,也意味着組織管理邊界的延展,尊重更專業的人才,發揮知識對組織績效的輸出,也是有效管理的範疇。

而所謂的組織的績效,在本書中也論述了,“在組織的內部,不會有成果出現,一切成果都存在於組織之外,即組織的成果,是通過客户產生的,企業付出的成本和努力,必須通過客户購買產品或者服務,才能轉變為收入和利潤。”這也明確界定了組織績效有效性的目標導向,如果組織內部通過一系列人、財、物的資源調配,均無法轉化為外部的購買力,則組織的有效性是存疑的。

時間管理

在時間管理上,核心軸也是有效性,在判斷一項事物是否需要花時間傾注的時候,首先問一問自己:是否對組織、本人或者對方的組織有貢獻,如果沒有,則果斷拒絕或者授權別人去做。在時間管理上,本書着重提到了人員和會議。人員過多也會造成時間浪費,而判斷人員是否飽和的一個重要衡量標準是——“如果一個管理者,不得不將他工作時間的1/10花在所謂處理‘人際關係問題’上,花在處理糾紛和摩擦上,花在處理爭執和合作等問題上,那這個組織的人員就過多了”,人數過多,難免彼此侵犯,成為績效的阻礙,在精幹的組織裏,人的活動空間較大,不至於互相沖突,工作時也不用每次都向別人説明。

另外,會議也是反映時間有效性的重要維度,本書將“會議過多”視作組織不健全的表現形式,因為“開會”與“工作”是矛盾的。管理學上認為:在理想化的組織體系中,應該沒有任何會議,因為每個人都能瞭解他工作所必須瞭解的事情,也能隨時獲取工作所必需的資源。而會議過多,意味着日常工作中:信息傳遞不順暢、資源調配不充分、流程設計不合理、人員職責界定不清晰。一個管理者的時間,不應被開會佔用太多。

管理自身

管理者在對自身的管理方面,最重要的衡量尺度是重視貢獻,這也是以責任為導向的評價維度。不以績效為導向的勤奮毫無意義。書中有一個觀點,我覺得很好,即“一個人如果只知道埋頭苦幹,如果老是強調自己的職權,那不論其職位有多高,也只能算是別人的下屬,反過來説,一個重視貢獻的人,一個注意對成果負責的人,即使他位卑職小,也應該算是高層管理人員,因為他能對整個組織的經營績效負責。”這句話點出了管理的精髓與本質。

另外,本書強調知識工作者更應該有責任讓別人瞭解自己,因為很多知識工作者很少與多數人主動溝通,認為他們只要能夠和同行少數專業人員溝通就可以,或者普通工作者應該做出努力去理解他們所想,這種態度會使得專業的知識工作者的工作喪失價值。如果想成為一位合格的管理者,或者更準確的説,真正以組織貢獻為目標,必須使自己的產品——即知識能為別人所用。這一點認識非常重要,只有知道別人需要什麼、能理解什麼、能發現什麼,知道別人對組織的貢獻需要藉助我做出怎樣的貢獻去達成時,才能説知識工作者作為管理者是合格和有效的。

關於良好的人際關係,本書也提到了,“能在自己的工作上和人際關係上重視貢獻的管理者,往往具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忠誠待人、密切合作、凡事能設身處地替別人着想,把人際關係建立在“貢獻”的基礎之上,這也是良好的人際關係的`真義所在。

管理團隊

管理團隊的核心要義是發揮別人的長處,並能容人之短。這裏的團隊不光是指下級,還包括上級。有效的管理者知道用人的本質是用人來做事,並不是用人來投其所好,所以有效的管理者從來不問:他能跟我合得來嗎?而是:他貢獻了什麼?下屬越是能幹,越願意自己承擔責任,他們的所見所聞,所看到的客觀現實、機會和需要也越與他們的上級不同。所以,在日常管理過程中,我認為:針對內驅力較高、具有較多工作想法的人員,應儘可能減少過程管控,給予充分的空間,以結果為導向;針對內驅力較弱、思路不清晰的人員,應強化過程指導以及進度監控,從而不斷提升個人在組織中的績效貢獻。

在管理團隊中,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還要設法發揮上級的長處,而這一點,在日常工作過程中,卻常常被我們所忽視,主要的方法論在於:要使上級發揮其所長,不能靠唯命是從,而是從正確的事情着手,以上級能夠接受的方式向其提出建議。

有效決策

關於有效決策方面,本書提到了簡單的方法論,即首先:要了解問題的性質,是經常性的還是偶發性的,如果是經常性的,那就只能通過建立規則或者原則的決策才能解決。其次:仔細思考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案是什麼,即找出問題的“邊界條件”,以及為了滿足這些條件,需要的妥協和讓步。再次:兼顧執行措施,讓決策可以被貫徹。最後:在執行的過程中重視反饋,以印證決策的正確性及有效性。這在四點方法論中,我認為最後一點是點睛之筆。不重視反饋的決策無法驗證真偽及合理性,而收集可靠的反饋不是依靠外部的彙報或者溝通,而在於管理者的親自觀察或檢查,因為“報告或溝通”不一定靠得住。

結語

本書通篇都在圍繞管理“有效性”展開探討,而作者也提到了,有效性人人可學,但卻無人可教,有效性不是一門課程,而是一種自我訓練,需要我們在日常工作中不斷積累和感受。

本書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在提到如何發揮人的長處的章節時,提到“正直的品格本身並不一定能成就什麼,但是一個人如果缺乏正直和誠實,則足以敗事,人在這方面的缺點,不能僅視為對組織績效的限制,有這種缺點的人,沒有資格做管理者。”

最後,借用羅振宇的一句話結束本次的讀書分享:“沒有任何一條道路可以通往真誠,因為真誠本身就是通往一切的道路。”我認為,管理,也理應如此。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5

今天開始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總共150多頁,計劃2周內看完。

雖然每個人都不一定可以成為管理者,但也學會要一些管理方法,管理好自己的工作、生活、乃至人生。

其實管理自己,同時也是在管理其他人。因為每個人都存在於環境中,在做自我管理時,必須抽出一部分精力管理個人與其、他人的.關係。

管理自身相對簡單,只要按照自己的計劃執行就好。但是每個人都要處理的人際關係,很多時候,正是人際關係影響了我們計劃好的事情,如果管理不好人際關係,那也就沒法管理好自己。

管理自己就是要從不斷實踐開始。

讀了再多的文章,所有的理論都是在你腦海中而已。不具體實踐,就無法驗證這些理論對自身的有效性。

很多人其實就是這樣,自以為看了很多書、懂得很多理論,交談的時候口若懸河,實際操作卻漏洞百出。完全的紙上談兵。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6

近日,為了不虛度光陰,我制定了一個讀書計劃,要求自己在工作之餘,每天抽出1個小時讀讀書,一則增長知識,二則修心養性。《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實施這一計劃我看的第一本書。這本書已經買了很長一段時間了,一直壓在案底。雖然翻過幾次,但沒有一次真正完整地看完,真有些慚愧。靜下心來細讀此書,深為彼得·德魯克先生淵博的知識和豐富的實戰經驗所折服,悔恨自己不早日拜讀其書。感歎之餘,也有幾點感想。

一、管理是一項複雜的工作

管理之難,一則在於人之複雜。俗語説:人心隔肚皮。這話一點不假。人雖然有很多共性的地方,但不同的地方也很多,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不同地區的人性格脾氣也不一樣,因此,管理方式方法不能一成不變照搬,應該因人而異,因時因地因人制宜,這樣才能取得實效。二則在於變化預測之難。管理既是對人的管理,也是對事的安排及調處。管理中除了要應付大量的日常性工作外,也必須要處理很多突發性的非常規事件。這些突發性事件有些將直接關係到組織的生死存亡。而對這些,管理者是無法預測的。三則在於執行之難。管理者的所有部署和決策都需要有人去執行,而執行者是否能領會決策意圖,領會意圖後是否能始終貫徹如一,都將直接影響到管理者的管理效果。也就是説,執行者的素質對管理產生很大影響。我們也許會問,管理者不是可以安排高素質的人執行,將不稱職的執行者開除嗎?理論上是的,但實際上,在人情維繫、關係為王的社會裏,開除不稱職的人有時候並不容易。特別是在政府機關,公務員目前仍然是隻進不出,而人員編制又控制的非常緊,管理者往往對執行者的素質束手無策,只能將就用之,盡力而為。這種情況下,管理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二、有效地管理取決於有效地決策

管理者的任務很多,但説到底,決策是管理者至關重要的一項任務。管理者日常要處理的事物紛繁複雜,事務性常規性的佔大多數,往往佔用了管理者大量的時間。但是,時間花費的多少並不與事務的重要性成正比。於管理者而言,決策是管理者最獨有的一項職責,始終都是最重要的。

那麼,如何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呢?彼得·德魯克先生在書中給出了答案。第一,決策往往不是從蒐集事實開始的,而是從管理者的個人見解開始的。也就是説,決策的過程就是管理者個人的見解經過反覆討論、論證後,上升為組織戰略的過程。這個很有意思,與我們平時所主張的決策時要先收集大量材料和事實,然後對這些資料和事實進行科學分析論證,最後得出決策方案的思路完全不同,但卻非常符合事實。實際上,生活的經驗告訴我們,決策就是個人意志轉化為集體一直的過程。當然,管理者的個人見解、個人意志並不是突發奇想的,而是在他日常的管理實踐中逐漸形成和強化的,是總結大量事實經驗後的見解,是管理者經驗和智慧的結晶。

第二,好的決策應以相沖突的意見為基礎,除非有不同的見解,否則就不可能有決策。這也就是説,決策不是“一言堂”,而是經過反覆討論、論證的集體智慧的結晶。鼓勵提出不同意見、進行反覆討論有利於從不同的角度審視決策的可行性,發現決策方案中可能出現的不可預見因素;有利於讓參與決策的人全面瞭解決策意圖,從而使決策在執行的時候更加順暢;有利於形成備選的決策方案,在決策無法執行時迅速採取應對措施。

第三,好的決策需要合適的時機。決策時需要判斷時機的',同一決策方案在不同的時候提出來,可能會出現截然不同的效果。正因如此,決策必須非常謹慎。在進行決策時,我們要問清楚:是否真的需要一項決策,保持現狀,會有什麼後果?如果答案是不會有變化,那麼決策就沒必要了。

第四,決策的執行不能中途而廢。決策執行的時候,可能會出現各種阻礙因素,但只要行動了,就要不折不繞地執行下去,切忌中途而廢。一方面,半途而廢將使前期所付出的一切化為烏有;另一方面,半途而廢將直接影響到管理者的威信。

三、有效地管理者是可以學會的

彼得·德魯克先生告訴我們,有效地管理者不是天生的,不是遙不可及的,而是可以學會的。那麼怎麼學呢?第一步,做好實際記錄,瞭解世界花在什麼地方,並作出相應的調整,以消除不必要的時間浪費,從而將時間更多地用於決策上。第二步,把眼光集中在貢獻上,多想自己能為組織做些什麼,心繫組織,主動承擔起責任,而不是單純地執行命令。第三步,充分發揮人的長處,寬容別人的缺點。生活中我們常説要用人之長,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但真正實施起來卻不容易,因為我們往往忽視了“容人之短”的重要性。人有所長、必有所短,這是規律。而且,短處往往比長處更引人注意,更容易讓人產生刻板印象,看不到長處。這樣的情況生活中比比皆是,所謂的“用人之長”也就大打折扣。為此,要“用人之長”必須“容人之短”,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人盡其才。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7

被選着優先來看的一本書,在同事的書櫃中看到,遂決定優先看此書。一路讀來,還是很不錯的。在這裏記下記憶深刻的幾個觀點:

1、誰是管理者:在本書中,“管理者”一詞,將泛指知識工作者、經理人員和專業人員,由於其職位和知識,他們必須在工作中做影響整體績效和成果的決策。這裏有舉例的戰場上的一位青年步兵上尉,明確指出。行動的決策由戰場上的每個人自己決定。這與我們通常認為的軍人以服從為天職的理解是有很大出入的。

2、關於組織的用人。關於選用全才的認識。我們任用的人才,充其量也只能在某一項能力方面比較優秀。而某一項能力較強,自然在其他能力方面就不免平平了。

我們必須學會這麼一咱建立組織的方式:若某人在某一重要領域具有一技之長,就要讓他充分發揮這一特長。我們不能一味拔高能力的標準來期望管理者的績效,更不能期望萬能的天才來達成績效。我們只有通過改進工作的手段來充分發揮人的能力,而不應該期望人的能力突然提高。

你彈莫扎特的`曲子時,也許不可能像鋼琴家施納貝爾演奏得那樣好,但是並沒有理由説,你不必像施納貝爾那樣地練習音階。最偉大的鋼琴家,如果不肯辛勤演練,也一定無法演奏莫扎特的曲子。

3、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須在思想上養成的習慣:

(1)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們的時間用在什麼地方。

(2)有效的管理者重視對外界的貢獻。

(3)有效的管理者善於利用長處,包括自己的長處、上司的長處、同事的長處和下屬的長處。

(4)有效的管理者集中精力於少數重要的領域,在這少數重要的領域中,如果能有優秀的績效就可以產生卓越的成果。

(5)最後,有效的管理者必須善於做有效的決策。

4、時間管理重點項

(1)人事決策往往需要大量的時間,因為決策所涉及到的一些問題,只有在反覆考慮多次之後才能看清楚。通用汽車公司前任總裁斯隆先生的例子。初步判斷後,隔幾天甚至幾星期後,再拿出來重新考慮,而且不會受第一次判斷的影響。斯隆先生一向以知人善任而聞名。

(2)診斷時間,用本子記錄並分析。華為時間管理中有詳述。一總經理參加禮貌性聚會後的反思。

5、用人:多個軍方用人的實例,如林肯時期的南北戰爭,格蘭特將軍的故事。一家連鎖商店總經理提拔年輕職員的故事。一位主管如果説少不了某人,那麼不是主管不行,就肯定是那位少不了的某人不行,甚至於兩人都不行。所以,他的做法是立刻將那位“少不了的某人”調職。

6、決策時反而意見的應用。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8

去年,我有幸參加了温嶺市財政局組織的一個培訓,在培訓課上老師給我們推薦了一本書叫《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完以後我感覺堵受益匪淺。這本書的核心觀點是:對組織負有責任,能影響組織經營成果的人,就是管理者。管理者的工作必須是卓有成效,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

全書分7部分:問題列表、時間管理、我能貢獻什麼、發揮別人長處、要事優先、決策要素和有效決策幾個模塊。

我覺得,我能貢獻什麼,這是比較有意思的一個章節。這一章主要涉及如何建立正確的人際關係,要做到卓有成效,才能更有利於建立有限的人際關係。其中有一句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就是“如果能在工作中取得成績,即使偶爾疾言厲色,也不至於影響人際關係”。

那麼有效的人際關係怎麼才能達到呢?書的作者給出了我們這樣的答案:

1、相互溝通;

2、自我發展;

3、團隊合作;

4、培養他人。

讀到這裏,我想到了我們公司的使命願景價值觀。1和3不正是我們公司價值觀的一種體現嗎。2和4也是我們公司非常重視的工作。我們的培訓體系可以説是非常完善的。

如何才能做到有效卓越的相互溝、團隊合作呢?我覺的處理好團隊中的人際關係非常重要,如何有效和團隊中其他成員合作,相當大程度取決於人際關係,包括:上司,同事以及下屬。人際關係並不等於玩政治,良好的`人際關係不是八面玲瓏,而是出於真實的互助。用任何把戲去維持一個長期的人際關係是不現實的。相互關係,相互幫助才是長久之計。

自我發展、培養他人要求我們在工作之餘要用更長的時間去學習,學到老活到老,這個世界日新月異,你以前掌握的知識過一定的時間就有可能落了,被淘汰了所以我們要不斷的學習新的知識,以求自己跟上這個社會的發展。

這是一本能讓人受益匪淺的書,希望有能多的人能讀到他。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9

根據管理學老師的推薦,我有幸拜讀了德魯克的名著《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並受益匪淺,此書看完,不由得反思,自己做到了其中的幾分呢?全書只有短短的170幾頁,還有很多的空白供你註釋。但正是精簡才鏗鏘有力,發人深省。此書是彼得·德魯克的一本經典之作,成於1966年,卻在四十年後的中國被一羣中國職業經理人評選為年度最值得閲讀的十本書之一。經典之所以經典在,在於歷久彌新,在於經歷了四十年後書中活躍的思維,敏鋭的觀點,到現在依然切合實際,依然有效。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一本不難懂得書,深入淺出,管理大師德魯克一再給我們看見,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也是必須學會的。並在書中重點闡述了一個卓有成效管理者的五項要素:

一、重視目標和績效管理。通過確定自己的工作目標,讓自己的工作更有計劃性。使自己的日常工作始終圍繞目標進行,通過責任意識將計劃的執行到位,保證工作目標的實現。而現實中團隊的目標,要通過組織來實現。這要求我們要加強組織內部溝通和團隊合作,通過各種激勵手段和培訓等手段來實現組織目標。

二、做好時間管理。我認為要更好的實現目標,同一時間只做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這樣才能做到最好。這就要求我們慎重設定自己工作的優先順序,將寶貴的時間資源進行最合理的劃分。

三、用人所長。如何發揮一個人的長處,使他在團隊中做出最大貢獻,這是我們學習人力資源管理課的目的。這要求我們根據工作中時刻變化的形勢,對人員做出客觀的評價,併合理搭配班子、進行性格互補和工作按流程咬合、做好人性的制衡,知人善用,善於挖掘人才、激發潛力,做好授權和及時溝通。

四、進行有效決策。管理者每天要做很多決策,這必然分散他的注意力,降低決策的.效益。這就要求我們首先要關注經營核心,集中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影響經營結果的核心業務上,從關乎企業命運的戰略目標着手,審慎制定戰術策略和行動措施,按工作的輕重緩急安排先後順序,充分發揮組織內各人的專業學歷、經歷特長,在總結過往經驗的基礎上做好綜合分析和換位思考,把握機遇,有膽有謀,進行有效的決策,完成組織目標。

五、關注運營體系建設。達成目標要講究方法策略,這就要求我們在工作上有一套完整的運營管理體,使組織內各人各負其責,按照既定規範,最大效率的完成日常工作,將更多的經歷和時間給予“危機管理”,才能確保企業長盛不衰。

其淺顯的道理每個人都可以理解,然而疏於思考或者懶得思考,逃避問題積壓矛盾在,在問題積壓至爆發時依然陷於推卸責任的桎梏不肯走出來,直至損害了自己挫敗了組織。當學會管理後便是另一番天地,有效的管理成果是在問題集中爆發之前已被優秀的管理者所預見並採取了恰當有效的措施處理,危機長存,而化危機為機遇才是王道,所以我們有必要訓練自己成為一個管理者,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者不一定要是企業的大bo,一個機關大頭,和生活習慣一樣把保證效率和質量溶於呼吸和血脈,遇事專注理性,做出正效應更多的決策,如是而已。也可以説,一個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不想碌碌無為、甘於落後者必然不斷催促自己成為一個管理者,培養有效的管理思維,鍛鍊有效的管理能力,管理事業,管理人生。

作為管理者,最重要的事是培養一種良好的心理素質。首先,要養成不急不燥的心理,這樣才能考慮長遠利益;其次要有一顆包容心,才能充分發揮他人的長處,容他人之短處;堅持才是卓越之道。因此,學習是無止境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我們要認真去讀,要身體力行,必定會有新的新的收穫。彼得。德魯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這本書,仿如良師益友,雖然面對的是不同的事實,卻能從不同的角度説出你不曾説、更不曾想到的理念,令人有茅塞頓開之感。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10

管理大師德魯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中闡述了成為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五項要素,包括:有效的善用有限的時間,重視工作的貢獻,善於利用各人的長處,集中精力於重要領域,善於做有效的決策。對於管理者特別高層管理者而言,有效決策應該是至關重要的。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告訴我們:一羣平凡人,只要組織中的每一個人都能做到卓有成效,就能做出不平凡的事業。但怎樣才能成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呢?通過閲讀德魯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我認為關鍵有以下幾點:

首先要把工作當成一種樂趣,要有敬業的精神。只有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有着濃厚的興趣和發自內心的喜愛,才有可能在工作中用心思考,努力完成。通過工作來學習,獲得經驗和知識,實現自我價值。投入的熱情越多,效率也會越高。將工作當成自己的事,將敬業當成一種習慣,這樣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

其次要善於利用有限的時間,集中精力於重要領域。如何管理時間是管理者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合理的分配自己的時間是很重要的,甚至決定了個人的成就。因此有必要對時間做合理的分配,將有限的時間和精力集中於重要的領域,按照工作的輕重緩急設定優先次序,而且堅守有限次序,堅持要事第一的原則。

管理者不能僅執行命令,還必須能做出決策,並承擔做出決策的責任。如果他企圖迴避這項責任,那麼他將失去下屬的信任。別總帶着問題找領導,因為領導不是為你打工的,領導有自己的事情和責任,他更需要的是你對問題的見解和解決方案!因此作為一個有效的管理者,需要從多方面考慮做出正確決策,而不是研究“能為人接受”的決策是什麼。一個人是否可以做出正確的決策是長期經驗的積累。在做出決策時,要準確瞭解問題的性質,仔細思考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案是什麼,以及這些方案必須滿足哪些條件,然後再做出決策;決策的同時兼顧執行措施,讓決策可以被貫徹執行;在執行的過程中重視反饋,以印證決策的正確性及有效性,積累經驗教訓,加以改進。

通過閲讀《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使我懂得了成為一個有效的管理者,必須要有良好的習慣,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善於利用時間,集中精力在重要領域,善於做出有效的決策。只有不斷地學習實踐,身體力行,才會有新的收穫,成為卓有成效的人。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11

最近,讀《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讓我感到受益匪淺。德魯克集中論述了一個管理者如何做到卓有成效。這本書是德魯克最著名的管理學著作之一,傾注了德魯克極大的心血。《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全部都是德魯克自己通過實踐驗證的,德魯克先生從一個管理者的角度教了我們卓有成效的五招。下面我分別對這五點談談我的讀後感想。

第一、有效的管理者知道如何掌握自己的時間。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知道他們的時間用在什麼地方。他們會系統的工作,善用這些有限的可控制的時間。時間管理非常重要,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很重要,決定了個人的成效。正如德魯克先生教給我們的那樣,首先就是要了解自己的時間是怎麼使用的、分清主次,然後分析自己做過的事情中有哪些是不一定必須親歷親為的。然後是要統一合理的安排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把大部分的時間留下來去處理相對重要的費時的事情上。如果我們能把最為特殊也最為稀有的時間資源利用好,可以説就為做到卓有成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把眼光集中在貢獻上。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並只做最重要的事情。“有效的管理者一定要注重貢獻,並懂得將自己的工作與長遠目標結合起來。”他極為審慎地設定自己的優先順序,隨時進行必要的檢討,毅然決然地拋棄那些過時的任務,或者推遲做那些次要的任務;他知道時間是最寶貴的資源,必須極為仔細地使用它。有效的管理者並非為工作而工作,而是為成果貢獻而工作。他們工作的理想狀態是用盡自己有限的能力在為組織創造價值的同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第三、充分發揮人的長處。為了達成整體目標,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知道如何激勵他人做出自己的貢獻,提高整體的績效。德魯克先生告訴我們:“管理者的任務,就是要充分運用每一個人的長處來共同完成任務”。可見,管理者要想卓有成效,必須充分發揮人的長處,這樣整個組織才能得以卓有成效。組織裏的每個人都是各有所長的,作為管理者,能夠充分了解到每個人的長處所在,並且想辦法使其長處充分地發揮出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只有這樣才能使組織作為一個整體的戰鬥力更強,才能出色地完成任務。

第四、要先做重要的事情。“要事優先,一次只做好一件事”。有效的管理者要集中精力於少數重要的領域。人的工作時間是非常有限的,在這少數重要的領域中,如果能有優秀的績效就可以產生卓越的成果。重要的事情先做,不重要的事情放一放,除此之外也沒有其他辦法,否則反倒會一事無成。人無完人。即使是最有能力的人也有弱點。我們要關心的是一個人能做什麼,而不是他不能做什麼。

五、善於做有效的決策。“一項有效的決策常常在多種不同且互相沖突的見解中產生,它決不會是一致意見的產物。這也是做出有效決策的基礎,只有這樣的決策才是成熟的且經得起推敲的決策。”決策是一種判斷,是若干方案中的選擇。所謂選擇,在做決策時要容得下異己意見的存在。一項有效的決策,總是在“不同意見討論”的基礎上做出判斷,他們絕不會是“一致意見”的產物。有效的決策要適應當時的臨時需要,也是戰略性的綜合的考慮。對組織負有責任,能影響組織經營成果的人,就是管理者。管理者,就必須卓有成效。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

如此,一羣平凡的人,就做出不平凡的事。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12

德魯克先生被稱為大師中的大師,他是現代管理學的奠基人,目標管理的創建者,他在市場、創新、變革、戰略、知識管理、21世紀管理者的挑戰等方面均有建樹。彼得·德魯克編著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論述了一個管理者如何做到卓有成效。這本書是德魯克最著名的管理學著作之一。此書已被全世界的管理者奉為經典,這本書講的核心觀點是:卓有成效是管理者必須做到的事,在所有的知識組織中,每一位知識工作者其實都是管理者——即使他沒有所謂的職權,只要他能為組織做出突出的貢獻。要成為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須在思想上養成五個習慣:一是知道自己的時間用在什麼地方。他們所能控制的.時間非常有限,他們會有系統地工作,來善用這有限的時間。二是重視對外界的貢獻。他們並非為工作而工作,而是為成果而工作。三是善於利用長處,包括自己的長處、上司的長處、同事的長處和下屬的長處。他們還善於利用抓住有利形勢,做他們想做的事。四是集中精力於少數重要的領域,在這少數重要的領域中,如果能有優秀的績效就可以產生卓有的成果。他們會按照工作的輕重緩急設定優先次序,而且堅守優先次序。五是必須善於做有效的決策。他們知道有效的決策事關處事的條理和秩序問題,也就是如何按正確的次序採取正確的步驟。

書中對於有效的決策提出五個要素:一要確實瞭解問題的性質。如果問題是經常性的,那就只能通過一項建立規則或原則的決策才能解決。二要確實找出解決問題時必須滿足的界限,即應找出問題的“邊界條件”。三仔細思考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案是什麼,以及這些方案必須滿足哪些條件,然後再考慮必要的妥協、適應及讓步事項,以期該決策能被接受。四決策方案要同時兼顧執行措施,讓決策變成可以被貫徹的行動。五在執行的過程中重視反饋,以印證決策的正確性及有效性。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們隨時隨地都面臨選擇和決策。正確的決策是通向成功的關鍵,而錯誤的決策必然會導致失敗。書中提出的決策要素就是要實事求是,不忘調查研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跟蹤發展變化,與時俱進。

決策是建立在客觀現實的基礎上,以科學求實的態度,秉持“不求完美,但求合宜,量力而行,匹配為上”的原則,尋找多種具有創見性的解決方案,並對各種方案進行評判、甄別,最終選擇一種自身能力和資源相匹配,對提升組織有巨大貢獻的方案。

思想決定行為,行為形成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習慣的力量是驚人的。學會有效地管理自己,進而形成習慣,我們終將會卓有成效。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13

通過閲讀董事長筆記,看到筆記中推薦有彼得·德魯克的管理類書籍,於是再次拜讀彼得·德魯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讓我受益匪淺,經典之所以經典,在於歷久彌新,在於經歷多年後,依然有鮮活的思維,敏鋭的觀點,到現在依然切合實際。現根據書中內容,結合個人工作實踐,作為“一千個哈姆雷特”之一,分享如何成為一名卓有成效的工作者。

一、思維方式

(一)做事意義。“如果做一件事,只是為了做這件事情,而不是因為做這件事情而得到某種結果或目的,那這件事情通常就是沒有意義的”。工作的意義,關鍵在於真實意義,而不是口頭意義,所做的各項工作都為想達到的結果而努力,卻不應該浮於表面,做些不能產生實際效果的“樣子”工程。

(二)工作成效。我們所做的工作分為有效工作與無效工作,有效的工作帶有產出,能為企業帶來經營利潤、員工能力提升等。無效的工作即是沒有意義,只是為做這件事而做這件事,也許只是讓企業或領導看到部門在“忙”,但卻沒有實際產出,大到一個企業,中到一個部門,小到一個員工。

(三)尊重員工。在工作中,應該尊重每個員工的獨特性,員工應堅持自己的與眾不同,同時利用員工獨特並且與眾不同的個人思維組合創造成優秀個人及組成優秀團隊,搭建較高競爭力的企業競爭力。在該書中有提到“如果我有兒子或女兒,我願意讓他在他的指導下工作嗎”的思考思維。員工作為企業價值的創造着,出賣的是自己的時間、體力、智慧等,絕大多數員工都可以通過訓練成為人才、幹才、將才,而不是訓練成為“奴才”。

二、產出與貢獻

(一)時間所屬。工作中要找出什麼事根本不必做,這些事做了也完全是浪費時間,完全沒有產出及無助於成功。同時,關於時間的歸屬,應該是管理者的時間更多的屬於企業員工,不應該是企業員工的時間過多屬於管理者,因為員工往往是一線價值創造者,使用員工過多時間,就是減少企業價值創造。當然,一個企業並不缺少打着為企業發展的旗號,不斷消耗一線員工的人力資源而為個人的“專斷獨行”買單的情況。

(二)價值體現及激勵措施。在貢獻方面,應該計劃、組織、整合激勵和考核制度,以此具體體現員工價值和應做貢獻。用數據量化的方式,體現員工為企業帶來了多少可以量化的收益,反之,帶來了多少成本負擔,一是工資成本,二是工資成本以外帶來的資源損耗,如人力損耗。一個人有效的工作者,應以貢獻為目標,並讓其產品為別人所用。

(三)實際產出。“衡量知識工作應該用結果和最後產出,而不是看規模和管理工作的繁簡及加班程度”,所以所謂的“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是應該被唾棄的。同時,如果單純的只為自己“謀利”、“裝樣子”,且沒有任何產出,同時消耗企業經濟資源、人力資源及其他資源,那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應該儘快斬掉或換人。

三、創新與實踐

(一)推陳才能出新。一項產品,如果做的不好,不一定是宣傳和營銷做得不好,而是產品本身有問題,解決產品本身問題是關鍵,而不是繼續用大力氣向外推送。以將來作為對手。我們的目標應該是搶佔市場,把當前的和未來的所有優質客户涵蓋在“偶遇”範圍內。在一定層度上來説,創新一項產品應該是針對當前非我行客户羣體,滿足其需求,以帶來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及其他收入為目的。

(二)結果與效率。管理者不應該只考慮結果,還應該考慮整體的效率提升以及實際質量,在拿不準的情況下,更應該調研考察,同時小範圍的試點,而不應該在不成熟不瞭解的情況下推出去,然後打回來,再修改,讓整個企業來買單,充分體現效率簡歷在“對的事情”上。

(三)戰略的意義。創新的目的就在於讓企業遠離競爭,創新不一定是要做得更好,而是在強化理論及發展實踐的基礎上,在學習和工作中,創造一件非常有價值的作品。

四、問題的解決方式

(一)處理的問題。在問題處理上,應該先分析問題,確定問題的`真實存在,而不是用華麗的語言列舉普遍性及共性問題,應是根據實際情況解決問題。如果同一個問題或危機反覆出現,往往是疏忽和懶散造成的。同時在處理問題或做決策時,可以儘可能多的進行討論,根據不同的意見,讓事件的錯誤點得到更充分的暴露。

(二)效率的實質。所謂效率可以説是“把事情做對”而不是去做“對的事情”的能力,效率的提升通常是需要在“對的事情”的前提下。“對的事情”即代表工作的有效性,如果工作缺少有效性,那麼工作就缺少熱情與意義。

(三)問題的解決。工作中應找出由於缺乏制度和遠見而產生時間的因素,和另一本書籍《精進》一書中提到的,當前所做的事情,對2年後是否有意義,如果縮短時間到2個月或三個月後是否有意義,同時“問題”是否得到解決和處理。當然,有效的決策不會因為自己的優柔寡斷及反覆而浪費別人的時間。

作為一名普通人,我時刻會捫心自問:一個平凡人,能做出不平凡的事業?答案是肯定的,也是必須的!書中提到的,卓有成效可以學會嗎?如書中所説,我相信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同時,要成為一名卓有成效的工作者,需要我們從思維上進行轉變,在工作中注重產出與貢獻,在競爭中學會創新與實踐,在發展中學會解決問題。同時,每一位知識工作者其實都是管理者,即使他沒有所謂的職權,只要他能為組織做出突出的貢獻,都應值得我們敬佩!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14

最近讀了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參照自己的工作經歷,感覺受益良多。

天生的管理天才很少,而大多數的平凡人想成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需要後天學習和錘鍊的。正是基於此,德魯克通過簡單、通俗的語言和案例告訴我們如何成為一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給無數還在朦朧中摸爬的人以啟迪。

管理者要管人,但是如何管人,卻有很大的學問。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善於用人所長。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抱怨,誰誰有什麼毛病、嫉妒心強、不夠勤快、或粗心大意、缺少智謀等等,卻很少聽到領導讚揚自己的下屬。事實上,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這樣或者那樣的小問題,但也都有其擅長或優點。作為一名管理者,最重要的是要發現下屬身上的閃光點並將其優點發揮出來,揚長避短。

有效的時間管理也是很多管理者面臨的頭疼問題。很多管理者面對開不完的會議、出席不完的應酬、處理不完的瑣事事物,常常抱怨自己的時間不夠用。德魯克告訴我們要統籌好自己的時間,消除浪費時間的活動,統一安排好自己可以支配的時間;除此之外,還要按照事情的輕重緩急、要事優先,告訴我們集中一個有效的時間辦理一件重要的事情等技巧,讓我們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更加從容。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這些都是我國膾炙人口、啟迪我們珍惜時間名句。既然時間寶貴,那麼我們就要珍惜時間,安排好自己的工作,規劃好自己的人生。

作為一名管理者需要經常面臨決策和選擇。做決策和選擇往往有時候很困難,德魯克結合自己的經驗,總結了決策的五個要素,供我們在決策時候參考;同時,他要我們在決策過程中要關注反對者的意見,從不同的觀點中汲取營養,從另一個方面讓我們的決策和選擇更加全面,減少失誤的機率。

我國曆史上也有很多皇帝也是敢於直面不同意見的典範,唐太宗就是這樣的開明君主。有一次,唐太宗問魏徵説:“歷史上的人君,為什麼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魏徵説:“多聽聽各方面的意見,就明智;只聽單方面的話,就昏庸。他還舉了歷史上堯、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煬帝等例子,説:”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夠採納下面的意見,下情就能上達,他的親信要想矇蔽也矇蔽不了。古人云“兼聽則明,偏聽則暗”講的也是同樣的道理。

開卷有益,讀好書更是受益匪淺。相信這些書中的精華會給我們每個讀者以精神食糧的同時,對我們的工作、生活產生良好的促動作用,沿着德魯克的指引,在通往卓有成效的路上不斷前行。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15

把握人才,要容人所短。優秀的管理者可以通過對機制進行設置,讓個人的短處只成為與工作和業績無關的小事。管理者的.天職不是尋找職工的短處以顯示自己的能力,而是在激發每名職工長處的過程中,讓人人能成為人才,讓人人能成為精英。

把握人才,要用人所長。我們不要讓有屠龍之技的人去殺雞宰牛,也不要讓只會過家家的小孩去真的修房造屋,而是要認識人才,正確運用人才。

把握人才,要有正確的領導方式。 一個聰明的管理者不會將某項工作設計成只有上帝才能勝任。管理者的第一項任務就是將每個職位都設置得合乎情理。一個合格的管理者在用人時,應先仔細考慮這個人的自身條件,而且在考慮時絕不能只侷限於這個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