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與妻書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99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體會呢?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與妻書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與妻書讀後感

與妻書讀後感1

這是一篇絕筆家書,是林覺民先生對於愛人陳意映女士的臨別之句。當革命與浪漫結合,無數革命者譜寫着慷慨悲壯的故事。一起愛這個國家,是那個年代多少情投意合人之間極致的浪漫。林覺民在《與妻書》中寫道:“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於就死也。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周恩來對鄧穎超説:“希望我們兩個人將來,也同他們兩個人一樣,一同上斷頭台。”

《與妻書》所講述的,不僅僅是林覺民與陳意映之間隔着家國責任與革命理想的愛情悲歡,它濃縮的是千千萬萬中國男兒在家國危亡與藍衫白裙之間的劇烈掙扎。無論是戰爭還是革命,最深刻的悲傷是漂泊的.靈魂看到了兩個導航塔,一邊是革命志向,另一邊是温柔仰望。戰爭未息,卻遇到想要保護的人,平靜的愛情哪怕是片刻的温柔繾綣都是滿地狼腥裏可望不可即的微弱光芒。“吾自遇汝以來,常願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然遍地腥雲,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夠?”

近來,一部《覺醒年代》屢獲好評,它彷彿讓人看見上世紀的中國,講述在那東方雄獅陷入沉睡之際,新青年們如何救亡圖存、喚醒民眾意識,開闢新中國道路。我認為,其中蔡元培校長的就職演説,即使在今天這樣一個數字時代看來也十分有警醒意義。抱定宗旨、砥礪德行、尊師敬友。無論是做學問還是行商事,都應思考對於這個社會的意義,而非僅看對個人有多少升官發財的機會。向上之心,是要往道德高處攀升,以己身揚正氣,同時德行根基要扎得牢固。通過禮儀的外顯之舉可以強化對內心的塑造,達到知行合一。

回到《與妻書》一文,我們看到信中在抒發革命者以天下為已任和痛斥舊中國血腥統治等方面,大氣磅礴,精光四射。大抵長短句式交替運用,句意或層層遞進,或迴旋曲折,鏗鏘之聲如金石擲地,又於參差錯落中顯示出語句大致相仿的特點,增添了文章悲壯恢宏的氣度與政論雄辯的色彩,使感情的進發與理性的思辨有機地統一起來。因此,作者雖於抒情處再三暢言壯志,並不給人以蕪雜、累贅的感覺;相反,它給人以親切的感染、有益的陶冶。由於作者具有比較深厚的古典文學修養,能夠自如地融詩文辭賦的語言節奏於筆下,又能適當地從日常口語中提煉出富有表現力的疊字,鑄煉出具有個性色彩的散文語言,完滿地體現出這封信的立意:為天下人謀永福。

與妻書讀後感2

經濟學名家郎鹹平在楊瀾訪談節目中,談到對自己影響最大的歷史人物,不是經濟學家,而是林覺民和他的《與妻訣別書》,我一直認為郎教授是個有責任、有良心的經濟學家,原來根源在此。

再讀一遍《與妻訣別書》,不能讀完已經不能自已,淚如雨下,林覺民寫此文時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書竟,而欲擱筆。林覺民真偉丈夫也,俠骨柔腸擔道義,憂國憂民勇赴死。

讀此書時,我第一次產生一種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我為中國人有林覺民這樣的大丈夫而自豪。中國的近代史是一部悲慘史、屈辱史,國家不幸、民族不幸、個人不幸,天災可以死,盜賊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輩處今日之中國,國中無地無時不可以死!幸有林覺民們,以天下人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的林覺民們,慨當以慷,何以解國難,唯有勇於就死,率性就死,百死而不辭,林覺民們的前仆後繼譜就了另一部中國近代史,那是一部覺醒史、抗爭史、不屈史、充滿榮耀的民族證明史。

行文至此回到現在,如今的中國已然毅力於東方,誰也不能否認中國已成為一個世界強國,各個領域的話語權在與日俱增,中國社會到處充滿了欣欣向榮的景象,不再會有林覺民與其妻訣別的遺憾,有情者可以終成眷屬,在此我衷心的謝謝林覺民和他的妻子,您的奮爭和您妻子的奉獻,換回了中華民族的生存空間,換回了中華民族的獨立、自強和尊嚴。但我也要如實的告訴你,作為宏觀的中國在一步步前進,微觀的中國還像一團亂麻。

雖然現在不是遍地腥雲,滿街狼犬,但不良政客、不法商人,弄權於朝,橫行於市,逐權逐利,枉顧人民的利益,侵吞人民的血汗,換着變了色的頂戴,攢取着發了臭的資本。嗚呼哀哉,多麼希望有一種方法能把您的精神留住,這是寶貴的民族財富。您説過希望您的兒子能以父志為志,您很放心的説,國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我多麼得希望我們的國人都是能傳承您精神的同志啊。我們的官員、我們的`商人、我們的科學家、我們的知識分子、我們的文藝工作者,我們的工人、我們的農民、我們的孩子、我們的後代,一起讀《與妻訣別書》,一起感悟一個有良心有責任有道義的中國人為了他的國家為了他的民族為了他的同胞所犧牲的精神吧。也許這樣,在我們的工作學習中才能少一份浮躁,多一份責任;少一分利,多一份義。

與妻書讀後感3

林覺民的《與妻書》是非常非常有名的。很早之前,我也曾通讀一遍——大致是國中吧,那時太小,讀完一遍只感慨有情人難以完滿,隱隱也有怪責林覺民拋下妻子,讓她後世孤苦之意。甚至由此認為他那句“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於就死也!”牽強附會,是為自己開脱之語。

但後來漸漸長大,脱離了豆蔻年華的那顆自以為是的少女心,也更瞭解當時的背景和愛國的熱血,便愈加為書信內所表達流露的浩浩正氣,以及大丈夫的責任於己所折服。誠如他書信中所説:“然遍地腥雲,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夠?”那是一個動盪不堪,支離破碎的年代。所有的和樂,安康,幸福,美好,都被“戰爭”二字攪得粉碎。那是最暗無天日的歲月,一次次侵略,一次次踐踏,真真是國將不國我未曾親自經歷過或親眼見證過那段染血的歷史,那灰暗屈辱的百年,但僅僅從蒼白的文字裏所感受到的萬一,便足夠讓我心痛悲涼了。我心疼當時的人民,哀婉祖國的河山,也痛惜我中華民族。

我是極愛極愛中華的。所以我更尊重,敬佩他們。可能沒有人相信,但我自己知道,那是真的。我曾看到過譚嗣同先生的一段話,那時候的感覺微妙極了,就好像有一小道激流,不住地從心頭沖刷而過,癢癢的,又特別的舒服。這不是藝術的渲染又或誇張整改之語,而是我真正的感受。到讀完時,甚至有了些微嗚咽的衝動。我無法描述這種“被折服”,終了了,也只能歎一句大丈夫。他説:“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

於是我又想到了在那之前的甲午戰爭和在那之後的八年抗戰;想到了那一場浩浩蕩蕩席捲全國的'愛國運動;想到了新中國終於成立時人們臉上的神情。

我們的生活蒸蒸日上,然後很多人便選擇了拋棄和遺忘。許許多多的人,嘰嘰喳喳地抱怨生活的不美好不幸福,數落社會的殘酷和制度的缺陷,覺得自己被生活蹂躪,被幸福拋棄,被世界遺忘。可是,我們夠幸福了。我們可以堂堂正正承認自己是中國人,我們可以擁有這塊美麗富饒雄渾大氣的土地,我們可以安安穩穩地居住在我們的根系上並一直居住下去,我們有一個雖然不夠強大但一天天發展進步的後盾。當初為了這些,多少人拋頭顱灑熱血?就因為一句“中華人民站起來了”,又多少人熱淚盈眶,覺得就此死去也再無遺憾?!林則徐説:“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林覺民説:“汝體吾此心,於啼泣之餘,亦以天下人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

這就是一個民族的骨氣,這才是一個民族的骨氣!所謂浩然正氣,所謂大丈夫!

Tags:讀後感 妻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