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目送讀後感(彙編15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11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目送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目送讀後感(彙編15篇)

目送讀後感1

自古以來,愛,一直處於文人墨客們的論壇頂峯。上有孔孟儒家學説的“五倫”,下有孟郊的遊子吟。而位居五倫之首的“父子之親”及父愛,被廣為傳揚與歌頌。

沒有華而不實的辭藻,沒有誇張的累贅。《背影》,這篇不過短短一千字的散文,被朱自清用一件小事寫得令人無不動容與稱讚。背影是一篇回憶文,是作者朱自清在自己成為父親後,自己經歷過人生的起起伏伏後,理解了父親當年的不容易,從而回憶起八年前父親送自己去車站時的場景。冬天,父親丟了差事,祖母的首飾也典當給了商鋪,而父親和朱自清由於新老思想的碰撞也鬧的很不愉快。朱自清那時並沒有明白:家裏的重擔父親獨自一人默默地扛起,而他還在嫌棄父親説話不漂亮,認為失了顏面。但就在這種情況下,父親還不忘給他定製一件紫毛大衣:‘我將他給我做的紫毛大衣鋪好座位。’背影給我的共情很深,朱自清把父親買橘子時的情景描繪的栩栩如生,我好像在朱父身上看到了自己父親的影子,但好像又沒有。和朱自清,林海音家不同,家裏的點點滴滴都是母親在不辭辛勞的打理,而父親就像一個家的舵手,掌握着大的'方向,做着重要的決定。稱讚母愛的詩詞歌賦數不勝數,而讚揚父愛的就顯得少之又少。母親很偉大,但父愛,在我看來也很偉大。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我最欣賞目送的一點,是作者龍應台略帶悲感的文筆。有人稱目送為“生死日記 ”,記錄着作者深刻的思想與憂傷,如掛在黑夜裏的明月,似燭光冷照四壁。目送穿插描寫着關於送別的故事,清晰的帶出‘人有悲歡離合,孩子長大了就要離開父母’這殘忍的真相。

龍應台因常年離開家鄉,親人極少的原因下,到五十多歲才直面死神。隨着父親的離世,母親的失智,她逐漸理解到大自然的殘酷,辭掉台灣文化部長的職務,迴歸故鄉,照顧老母。我想,她做出這一決定時已經釋然。她看慣了世間爭鬥,嘗慣了美酒佳餚,再也看不上繁華和富貴的虛假。迴歸故鄉,賞一樹臘梅,品一杯苦茶,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

月有盈虧花有開謝,想人生最苦離別。

目送讀後感2

人都有温情的一面,即便是燃燒着野火的龍應台。散淡的文章裏,把濃濃的親情深埋在字裏行間;隨意而寫的閒適中,把台灣的風土人情傳遞了出來;即便寫的只是家裏的日子,還是在不經意間把一個大家的深刻隱約的顯露。

貌似不着邊際的表述裏,安置了上下三代人的默默温情。沒有濃墨重彩的去揚厲愛深愛切的感受,只是隨手把撿起日子裏的點滴,然後,你會在無意之間被貌不驚人的文字打動,會報以會心一笑,會默然神傷,會被柔軟的孝順所温暖。

寫親情一般都回難以自持在濃的化不開的情感裏。但是,《目送》不會讓你如此,即便筆者的母親腦萎縮不認識自己的兒女,但是你也會在作者那智慧而又充滿愛意的孝順中,看到燦爛的人性,把你温暖的留下含笑的熱淚。書的最後寫到作者的父親埋葬故里,族人把這個從台灣回來的孩子按照當地風俗榮光下葬。你會為鄉里人們那打不斷的骨肉相連而浩然落淚,那是自豪的淚,交織着民族大義的淚。一句,族人們就像迎接自家裏十幾歲走丟的孩子一樣的,在幾十年後接來了從台灣回來的骨灰。你不能不為之動容!

合上書的時候,你的思想會在那一場葬禮的'轟轟烈烈中升騰,從一個人的愛,到一個家的親,最後闊達到一箇中華民族的分合。你會忍不住想,哪些走丟的優秀華夏兒女,又有多少,又會葬身何處呢?扼腕歎息裏,桑梓依舊在,青山永不老。

這就是大家的文筆,不着痕跡裏,就寫出了大視野大境界。

有時候,甚至,你都會讀的心不在焉。或許,這是兩岸下筆不同的思維所決定,但是,你的思緒還是會不絕如縷的隨同文字勾勒的人情去起伏。

散散的文字全然不似作者火力兇猛的雜文,文字所及,依然能抵達文化深處的基因,即便是寫生活裏的點滴和瑣碎。你可以從另外的世界裏,看到他們社會裏的風情,也能清晰的對比出我們自己生活裏的各種劣根,甚至你還能看到制度裏的黑洞。不避諱能直言,在温情的文字裏依然能真實的傳遞批判的力量。

剛猛而深刻犀利的龍女俠,在《目送》裏回到生活的真實煙火,用隨意即興的日子,淡然的描繪出我們共同的親情。做起了孝順的女兒,回到了碎所裏的母親。做女兒,那般温潤智慧;做母親,一樣絮叨,一樣在代溝前聳肩表達深廣的無奈。

這就是真實的目送,這就是我在稀稀疏疏的文字裏讀出的感受。

目送,我們的親人,我們的子女,讓我們共同去經歷,一起去相互目送,一起相互慰藉,在這淺長而又深邃的日子裏,在親情的温暖中,在這浩茫的人生裏!

最後,感謝《目送》!

目送讀後感3

有人説,龍應台寫的親情散文遠比她的政論文好的多。讀完《目送》方知此言非虛。出生於台灣的她,遠渡重洋,去美國負笈求學;也曾旅居於歐,在東南亞小憩,於香港、韓日逗留。流離不顛沛,其文不談遠大宏旨,唯念人生情長。

於是乎,我們看到了硝煙彌散處,昔日戰場荒蕪,野草悽悽下有白骨;生離死別後,我們看到太陽照常升起,可驍勇的士兵被歲月侵蝕成羸弱的老人,泣血的傷口已風乾,留存下難以磨滅的痛。“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鄉愁難消,故土難回,夙願難解,死難瞑目。現實中悲劇的重點不是生活中突遭變故,而是變故後日復一日的重複,身上瘡疤的痛,回憶中的痛,遊子的痛在月明星稀夜一一襲來,孤島中的老兵,你可曾尋到安寧的夢境?

於是乎,我們看到父母之愛,是從小心翼翼的呵護開始,到慢慢放手,到目送,到消失。記得去外地求學時,每次的歸來與離去,都有巷口熟悉的身影,當你告訴父母你已長大不必再送時,他們還是提起你的書包,從家門到巷口,一路的叮嚀囑咐,直到你上車後,目送你離開才戀戀不捨的回去。那時候真正體會到了家永遠是最温暖的港灣,父母在,何其幸哉!

於是乎,我們看到人類的狹隘的世界觀並不準確,大自然自有圭臬。在那套理論裏,白鴿不一定能夠代表和平,狼也並不是兇殘和狡黠的代名詞,三生萬物,共存共生,人類想憑藉自己的小聰明為大自然立規,猶如螻蟻絆大象,自不量力。

於是乎,我們從普通人的善惡,看到了文明和野蠻的中隔線,薄弱,混沌,一扯即斷。戰爭這台人類的.絞肉機,從未歇息過。主義之爭,政見之爭,膚色種姓之爭,資源之爭,利益之爭都可以是藉口,一番屠戮廝殺,當勝利者踩在失敗者的屍骨上志得意滿時,那屍骨餘温尚存。戰後的傷痛更是難以癒合,正如作者所説:太疼的傷口,你不敢去碰觸;太深的憂傷,你不敢去安慰;太殘酷的殘酷,有時候,你不敢去直視。

“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這就是這本書的意境,當某個黃昏,落日的餘輝照亮窗前,你獨自一人,品一杯香茗,在《目送》裏,龍應台會與你細細訴説父母之愛,別離之苦,家國之殤。

目送讀後感4

我在車站等車,身旁是一對等着過馬路的母子。母親在起步的一瞬間握住兒子的手,兒子卻不動,轉頭看她,眉一皺,正要説什麼,不料他此刻的神情被母親盡收眼底,兒子轉過頭,撇撇嘴,輕輕把手從母親手中掙脱,大步向前。母親的身軀一怔,隨即上前。我看到的是,她眸中掩不住的失落。

目送着他們的背影,思緒紛飛。

不知從何時起,自己也像那個兒子一樣,不屑父母遞過來的關心。一件外衣是“不冷,拿走拿走”,一杯牛奶是“難喝,不要”,一隻關懷的手,也是不着痕跡地掙開。即使是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句詢問的話語,也總是以無所謂的視線,不耐煩的神情擋回。

也不知從何時起,那個捧着書跑來跑去問東問西的身影被時光沖淡,支離破碎,漸漸清晰的是一個人翻書上網尋求答案的背影。也不再是那個在商店裏一手拿一個顏色的髮夾,歡快地跑到母親身旁詢問哪個漂亮的孩子,在母親給出建議後,仍然猶豫地左看看,右摸摸,狠不下心,抬起一張哭喪的臉請求“媽媽,我選不好,兩個都要行不行?”而是習慣一個人作出抉擇,再一個人承受。也不像兒時受了委屈跑到父親懷中大聲哭泣並且尋求安慰,而是一個人辯解,一個人反擊。

《目送》中的孩子告別母親,一個人踏上那條每個人必經的道路。在告別的時候,母親目送着孩子漸行漸遠的背影,站在斑駁小路的.這一端,看着背影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眼睛裏流露的風霜是歲月留下的痕跡。她捨不得孩子去受苦,去接受歲月的洗禮。母親太懂得這條路上的艱辛,當年的她也向往過,義無反顧過,然而也跌倒過,流淚過,但,不後悔。如今她只能放手,讓孩子自己走,因為——

這條路上的艱辛,只有自己懂;這條路上的風景,也只有自己欣賞才能會心一笑,這條路上的果實,只有自己採摘才更覺得甘美,這條路的盡頭,也只有在別人最後的目送中,自己走。

但是,倘若一個人在分岔路口徘徊,在泥濘的土地上摔倒時,有一個人為你指明方向,向你伸出援手,那是何其幸運啊。跟一個志同道合的人,在這條路最險峻的地段,互相扶持,互相勉勵,並肩作戰,時刻充滿鬥志;在越過高山,穿過森林,看到勝利曙光時,對酒當歌,一醉方休,分享喜悦。倘若真的遇到這樣的人,就跟他結伴而行吧,畢竟一個人的旅途太過孤獨寂寞,而這條路的盡頭,又是那麼遙不可及。

目送讀後感5

對於龍應台的瞭解是由她的《目送》一文。後來才知道,《目送》是一本散文集。集子裏,滿滿的都是作者對於人生的感悟。其中龍應台將對親人真摯、又很複雜的情感表達得十分真實。

朱自清在《背影》中寫道,因看到父親為自己擔心操勞的背影而油然而生的心酸;龍應台則寫了兩種背影。一種是目送父親離開人世,另一種則是看着兒子慢慢長大,漸漸只能遠望兒子高大的背影。文章抒發的是一種不捨,卻又不得不捨的心情。作者身為人子,身為人母,經歷了大半輩子,回首往事,內心泛起點點漣漪。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在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當作者倏地發現當年的小男孩已經長成大人、自己也無法隨時隨地的陪在兒子身邊了,心裏有幾分落寞。

全文的感情基調有些壓抑,語言卻十分真誠。如今我們也生活在父母庇護的`翅膀下,卻未曾報答過什麼。小時候我們總自顧自地一往直前,好像探險之路絲毫不艱險,我們卻忘了回頭看看保護着我們的父母。我們在社會中變得獨立,將來又會目送我們的孩子。或許真的像龍應台所説的那樣,我們間的緣分就是在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中漸行漸遠——記得回頭看看關心我們的人。

這本集子裏更有作者內心的獨白——由這個社會聯想到的。對於任何事情的相信與不相信,都沒有絕對的説法。説愛國、歷史、文明、正義、理想、愛情、海枯石爛的永恆都讓人不可相信,揭露出社會的黑暗面後話鋒一轉,提出:雖然我們改變不了過去,但可以控制未來。哪些我們不相信的東西其實有它自己的定律。使得文章一下子明朗起來。作者經歷了許多,想要教會我們的是超脱的看待這個塵世。的確,有時候需要的是繼續往前走,而有時,需要停下來。正如“相信與不相信之間,彷彿還有令人沉吟的深度。”這便是我們的生活:相信了便是這樣,不相信便非得刨根問底,親身試驗。總之,我們每個人都要有信心地做事,而不要拒絕困難、甚至拒絕生活……

這本書自始而終,像是人生的一個輪迴。將人間酸甜苦辣一一嚐遍。

目送讀後感6

一本龍應台的《目送》散文集,捧在手上不算厚重,但細細閲讀後,書中的內容卻重若千斤,令我感觸良多。既然我們生命中那些“目送”——至親至愛的漸行漸遠,甚至離去,都註定是必然,那麼行孝更需要及時。

自古以來,孝就是中華傳統美德之一。而及時行孝更是當今社會人們所必須學會的。

及時行孝,是指孝順父母不能等,一些於心底許下 “對父母行孝”宏願的人,總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衣錦還鄉再孝敬父母,從容盡孝,可是他們的千算萬算卻沒料到父母已經等不及那些 “來日方長”了。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那位20xx《感動中國》人物——揹着母親去上班的陳斌強老師。他用感人至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及時行孝的含義。

他如此説道:“小時候,媽媽總是用一根布帶揹着我,現在,我用它來揹着媽媽,媽媽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已經不記得我是誰,但她知道我對她好,我也知道,不管怎樣,她仍舊是我的母親,她説要和兒子在一起,於是我就用那根比我年齡還大的布帶,將我和媽媽緊緊地綁在一起,揹着媽媽去上班。”深夜一點幫助媽媽上廁所,五點到六點給媽媽穿衣、洗臉、餵飯,再去上課。陳老師也有孩子,可他認為,給孩子的愛,孩子可以理解,孩子也可以等,而媽媽卻沒有時間等。這豈不是一場 “孝更絕倫足可矜”的目送?

但是,並非所有人都有孝的意識,更別提及時行孝了。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正式實施,其中第18條規定: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贍養人,應當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也就是被大家通俗地理解為:“常回家看看”。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時間宛如沙漏悄悄流逝,讓我們從懵懂變得成熟,也讓深愛着我們的`父母額上眉梢刻上歲月給予的滄桑痕跡。如果説我們對父母的愛是一泓深泉,那麼父母對我們的愛便是一片汪洋;如果説我們對父母的愛是一株綠楊,那麼父母對我們的愛便是一片茂林。既然知道光陰似箭,為何不珍惜與父母朝夕相處的珍貴分秒?既然知曉,我們又怎能不及時行孝呢?

縱使我們都可能逃不過生老病死的輪迴,我們都可能無奈心酸地面對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但是,我們可以在再多的遺憾和不捨下,凝住淚光,用充滿愛意與釋然的眼眸,去目送那些我們生命中最愛的人,去目送那些我們今生今世的難得緣分。

生命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是必然。而目送所教會我們的是:行孝須及時,且行且珍惜。不要為“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而懊悔。

珍惜現在。

珍惜每一個相處的朝夕。

珍惜目送的緣分。

目送讀後感7

我在車站等車,身旁是一對等着過馬路的母子。母親在起步的一瞬間握住兒子的手,兒子卻不動,轉頭看她,眉一皺,正要説什麼,不料他此刻的神情被母親盡收眼底,兒子轉過頭,撇撇嘴,輕輕把手從母親手中掙脱,大步向前。母親的身軀一怔,隨即上前。我看到的是,她眸中掩不住的失落。

目送着他們的背影,思緒紛飛。

不知從何時起,自我也像那個兒子一樣,不屑父母遞過來的關心。一件外衣是“不冷,拿走拿走”,一杯牛奶是“難喝,不要”,一隻關懷的手,也是不着痕跡地掙開。即使是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句詢問的話語,也總是以無所謂的視線,不耐煩的神情擋回。

也不知從何時起,那個捧着書跑來跑去問東問西的身影被時光沖淡,支離破碎,漸漸清晰的是一個人翻書上網尋求答案的背影。也不再是那個在商店裏一手拿一個顏色的髮夾,歡快地跑到母親身旁詢問哪個漂亮的孩子,在母親給出提議後,仍然猶豫地左看看,右摸摸,狠不下心,抬起一張哭喪的'臉請求“媽媽,我選不好,兩個都要行不行?”而是習慣一個人作出抉擇,再一個人承受。也不像兒時受了委屈跑到父親懷中大聲哭泣並且尋求安慰,而是一個人辯解,一個人反擊。

《目送》中的孩子告別母親,一個人踏上那條每個人必經的道路。在告別的時候,母親目送着孩子漸行漸遠的背影,站在斑駁小路的這一端,看着背影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眼睛裏流露的風霜是歲月留下的痕跡。她捨不得孩子去受苦,去理解歲月的洗禮。母親太懂得這條路上的艱辛,當年的她也向往過,義無反顧過,然而也跌倒過,流淚過,但,不後悔。如今她只能放手,讓孩子自我走,因為——

這條路上的艱辛,僅有自我懂;這條路上的風景,也僅有自我欣賞才能會心一笑,這條路上的果實,僅有自我採摘才更覺得甘美,這條路的盡頭,也僅有在別人最終的目送中,自我走。

可是,倘若一個人在分岔路口徘徊,在泥濘的土地上摔倒時,有一個人為你指明方向,向你伸出援手,那是何其幸運啊。跟一個志同道合的人,在這條路最險峻的地段,互相扶持,互相勉勵,並肩作戰,時刻充滿鬥志;在越過高山,穿過森林,看到勝利曙光時,對酒當歌,一醉方休,分享喜悦。倘若真的遇到這樣的人,就跟他結伴而行吧,畢竟一個人的旅途太過孤獨寂寞,而這條路的盡頭,又是那麼遙不可及。

目送讀後感8

有時,任何形式的愛都會感動人心。——題記

偶然,發現書架上靜靜地躺着一本淡綠色封面的書---《目送》,我在我的記憶中搜索着,想要尋找一點關於這本書的記憶。可是很不幸,我似乎並沒有讀過這本書。靜靜地坐下,拿起它,發現腰封上有這麼一段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這是全書的主旨所在。讀完,發現這本書講的是父愛與母愛。可是這世間的愛又豈止父母對我們的愛呢?

我的思緒又被拉回了那個雨天,大雨傾盆,澆彎了樹枝,澆折了小草,澆落了蝴蝶,澆濕了人羣。因為雨勢過大,所以我不得已,才急忙跑到一幢大樓底下,這才阻止了調皮的小雨滴再跑到我的衣服上來嬉戲玩耍。

不知是什麼原因,樓下的通道內停放着多輛有大有小,有新有舊,有輕有重的自行車,可能是自行車也想進來躲躲雨吧!可是通道本來就狹窄,加上這些自行車以及來來往往的人羣,把通道堵得水泄不通。人們進出都要側着身,慢慢的挪出來,以免一個不小心,就碰到了這些“龐然大物”。

忽然,一個瘦削的身影出現在我的視線裏,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他向四周張望了一會兒,皺着眉看着眼前的景象。他向通道左側看去,發現那裏還有一小片空地,便用右手托起一輛自行車的車頭,左手握住三腳架,把它搬到左側。然後把所有的.自行車都搬到哪兒,一輛靠着一輛,排得整整齊齊。我看着這位氣喘吁吁的老人,心想:他是看車的嗎?不,不可能!那他是為了……

我正想着,就聽見老人“哎呦”了一聲,我望過去,就看見老人一手扶着腰,眉頭緊皺,臉色慘白,我連忙跑過去,扶着老爺爺,關切地問他:“老爺爺,你咋麼了,沒事吧?”爺爺頭上佈滿了汗珠,虛弱地説:“年紀大了,不中用了,想當年一手就能提一輛呢!”我説:“爺爺,要不我扶您過去坐坐吧,我來搬這些“大塊頭”。老爺爺也點頭了。

我正要搬時,才發現那些自行車憑我一個人根本就搬不動。也許是老爺爺的感染,大家你一輛,我一輛地搬自行車,通道也漸漸寬敞通暢了。搬完,大家都默默離開了,我目送着大家的背影,眼眶也漸漸濕潤了,心裏感到一陣陣的暖意。

也許,這就是愛帶來的感動吧!

目送讀後感9

我在車站等車,身旁是一對等着過馬路的母子。母親在起步的一瞬間握住兒子的手,兒子卻不動,轉頭看她,眉一皺,正要説什麼,不料他此刻的神情被母親盡收眼底,兒子轉過頭,撇撇嘴,輕輕把手從母親手中掙脱,大步向前。母親的身軀一怔,隨即上前。我看到的是,她眸中掩不住的失落。

目送着他們的背影,思緒紛飛。

不知從何時起,自我也像那個兒子一樣,不屑父母遞過來的關心。一件外衣是“不冷,拿走拿走”,一杯牛奶是“難喝,不好”,一隻關懷的手,也是不着痕跡地掙開。即使是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句詢問的話語,也總是以無所謂的視線,不耐煩的神情擋回。

也不知從何時起,那個捧着書跑來跑去問東問西的身影被時光沖淡,支離破碎,漸漸清晰的是一個人翻書上網尋求答案的背影。也不再是那個在商店裏一手拿一個顏色的髮夾,歡快地跑到母親身旁詢問哪個漂亮的孩子,在母親給出推薦後,仍然猶豫地左看看,右摸摸,狠不下心,抬起一張哭喪的臉請求“母親,我選不好,兩個都要行不行?”而是習慣一個人作出抉擇,再一個人承受。也不像兒時受了委屈跑到父親懷中大聲哭泣並且尋求安慰,而是一個人辯解,一個人反擊。

《目送》中的孩子告別母親,一個人踏上那條每個人必經的道路。在告別的時候,母親目送着孩子漸行漸遠的背影,站在斑駁小路的這一端,看着背影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眼睛裏流露的'風霜是歲月留下的痕跡。她捨不得孩子去受苦,去理解歲月的洗禮。母親太懂得這條路上的艱辛,當年的她也向往過,義無反顧過,然而也跌倒過,流淚過,但,不後悔。如今她只能放手,讓孩子自我走,正因——

這條路上的艱辛,只有自我懂;這條路上的風景,也只有自我欣賞才能會心一笑,這條路上的果實,只有自我採摘才更覺得甘美,這條路的盡頭,也只有在別人最後的目送中,自我走。

但是,倘若一個人在分岔路口徘徊,在泥濘的土地上摔倒時,有一個人為你指明方向,向你伸出援手,那是何其幸運啊。跟一個志同道合的人,在這條路最險峻的地段,互相扶持,互相勉勵,並肩作戰,時刻充滿鬥志;在越過高山,穿過森林,看到勝利曙光時,對酒當歌,一醉方休,分享喜悦。倘若真的遇到這樣的人,就跟他結伴而行吧,畢竟一個人的旅途太過孤獨寂寞,而這條路的盡頭,又是那麼遙不可及。

目送讀後感10

讀完目送,對其印最深的莫過於書本封面的那一句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在我看來,這是一本記錄着作者生活的書,夾敍夾議。成長、親情、故鄉都融入其中。

整本書,我都讀到了一種情感“不必追”。這也是最觸動我內心的。

其中的一篇“雨兒”描述的是作者的母親,母親因為年紀大了,對一些東西的記憶已經模糊,但她卻深深地記得她的“雨兒”。在口中一直呢喃着,“雨兒你在哪裏?”母親雖然身體容顏已老,但她對女兒的愛卻一直如此的深。作為女兒的作者,給母親拍了一張母親第一次坐捷運時的照片。她突然感悟到了“她看着我,微笑了,我這才注意到,她穿着黑衣白領,像一箇中學的女生”母親曾經也年輕過,也會有着自己的嚮往,但是她卻將她的一生奉獻給了她的五個兒女。

相信與不相信,作者在書中闡述了這個問題。她寫道“曾經相信的,隨着時間和經歷會變得不相信。而曾經不相信的,現在會變得相信了”曾經相信過正義,後來知道,原來完全可以存在兩種正義。曾經相信過理想主義者,後來知道,理想主義者往往禁不起權利的測試。而有一些,作者二十幾歲時不相信的,現在卻相信了,比如説,她曾經不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現在相信了,曾經不相信“性格決定命運”現在相信了。這讓我有了思考。人生是要由經歷才會成長嗎?結合自己的實際,作者説得很正確,一切皆因成長。

在讀目送時,我也能深深地感受到作者對她兒子華安的'愛,她説“鈴聲一響,頓時人影交錯,奔往不同的方向,但是在那麼多穿梭紛亂的人羣裏,我無比清楚的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作者作為一個母親,看着自己的兒子成長,追隨着兒子的背影,有一天他會發覺自己的兒子長大了,有了自己的世界觀。但母親的愛永存。在此同時,作者也意識到小時候也有着父親在注視着自己的背影。人生就是一場場目送與凝望。

目送讀後感11

《目送》中一共有散文七十二篇,主要是對親情和作者周邊人物的感悟,寫孩子的成長,父母的老去,各種真實的情感。

已是不惑之年,再來讀《目送》,頗有共鳴感,經歷的事情多了,感悟也多了。我最喜歡《目送》中的一句話是:“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路的另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這讓我想起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時自己走向教室那小小的身影,上一年級時那大大的書包幾乎能把孩子帶到,到現在,孩子卻不願依賴你了,獨立,她成了少年。想起自己的父母,他們是多少次這樣目送孩子的離去。父母的日漸老去,我對父母的依戀依舊繼續着。

歲月的流逝匆匆,心裏更加深深地體會着父母情,子女情,父母子女這世世代代的輪迴,上蒼早已安排好了一切,沒有人能改變上蒼的決定。而我們能做的,僅僅是陪着父母老去,陪着父母,一直走下去……

《目送》讀後感500字6

細雨婆娑,老樹抽出新芽,枯木又開花,光陰讓四季走了一輪又輪,也讓父親眼角長出皺紋,讓母親挽起的青絲混雜了白髮。在光陰的故事裏,每個清晨都氤氲着母親煮早餐的温柔,在時光堆砌的大房子裏,一磚一瓦都

是父親堆砌的堅毅,在未來的圖騰裏,一筆一畫是我對父母的承諾。

曾經,我也像龍應枱筆下的兒子安德烈焦躁,孩子氣,任性,我有過無不及,當我學會站在父母的.位置思考,去感受到父母對我那份深深的寵愛時父母卻已日漸老去,在生命的長河上將與我漸行漸遠直至生死兩隔。時間

是一隻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間,物走星移。我親愛的父親和母親滿懷期待目送着我在成長路上行走,蹣跚學步到穩步單車,咿呀學語到出口成章,黃髮垂髫到青絲及腰……我願時光是個善良的人,讓

我有生之年能讓父母幸福,我願時光是個魔術師,能撫平父母臉上的皺紋讓白髮變烏絲,我願時光能慢一些。

無論過去多少年我依舊會記得大雨滂沱的那個夜晚母親撐着傘來接我,漆黑的夜幕裏,滴答的雨聲裏,母親微涼的手牽着我往家的方向走去。多少年後依舊記得父親厚實的手牽着我肉嘟嘟的小手走在傍晚的田埂,夕陽把

我們一大一小的影子拉的很長很長……我站在記憶的這端看着往事裏的片段,目送着母親牽着長髮微濕的我穿過雨幕消失在黑夜中,目送着父親帶着小小的我在夕陽下越走越遠消失在地平線那邊……

目送讀後感12

龍應台的《目送》是一部對親情和周邊人物的感悟散文。個性喜歡她寫的親情,抒情、真切、含蓄,併為之深深感動。《目送》是全書的首篇,描述的是目送孩子的成長,目送父親的遠去。第二篇《雨兒》寫患老年痴呆症的年邁母親,母女情感真心實意,讓人感動,第三篇《十七歲》寫的是青春期兒子的“獨立”,還有《感情》、《明白》、《胭脂》、《為誰》等等,這些都是寫父親的逝,寫母親的老,寫兒子的離,把個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傷逝’和‘舍’”銘刻在心,訴諸文字,處處是感同深受的親情滋味,篇篇有讓人沉吟難忘的人生情景。

古人云:四十不惑。人過四十後,經歷過許多次的生老病死的場面,再讀《目送》這類親情散文,感悟很多,個性是《目送》中的:“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但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人在生命的路途中,很多時候都是這樣:平靜中透露着的哀痛,讓人不甘又無奈。永遠記得兒子在第一次拿到學習成績單時的情景,手拿獎狀,在人羣中急切地尋找我地樣貌,那時的我就是他的天;大學四年,每次打電話時,即便是在腳骨折卧牀時,他的聲音是歡快的語調,第一句話永遠都是“媽媽,我很好!”我很感謝兒子的孝順,但心裏也明白,兒子長大了,能自己擔待所有的傷痛,對父母的依戀會越來越少,每每想到這,那種酸楚而又心存喜悦的無奈,瞬間會填滿我整個胸膛。

讀《目送》會我又一次地感受到送父親走時的那種撕心裂肺的哀痛,也會想到了每次回家看母親時,母親那歡愉的目光和不停叨嘮的話語。世間大小小起起落落的事,最後還是沉寂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目送》所描述的都是人們所經歷的,所以能引起人們的共鳴。讀《目送》總有想流淚的感覺,為逝去的或正在遠去的親情,挽留不住的是匆匆的生命腳步,能留下的就是記憶;讀《目送》懂得了對於生命,最好的態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讀《目送》有些更深的感悟:再多的遺憾不捨都但是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只能往前走,用此刻來填補過去的空白和傷口,帶着愛和釋懷與生命和解。

目送讀後感13

龍應台的《目送》是一部對親情和周邊人物的感悟散文。個性鍾愛她寫的親情,抒情、真切、含蓄,併為之深深感動。《目送》是全書的首篇,描述的是目送孩子的成長,目送父親的遠去。第二篇《雨兒》寫患老年痴呆症的年邁母親,母女情感真心實意,讓人感動,第三篇《十七歲》寫的是青春期兒子的“獨立”,還有《感情》、《明白》、《胭脂》、《為誰》等等,這些都是寫父親的逝,寫母親的老,寫兒子的離,把個人性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傷逝’和‘舍’”銘刻在心,訴諸文字,處處是感同深受的親情味道,篇篇有讓人沉吟難忘的人生情景。

古人云:四十不惑。人過四十後,經歷過許多次的生老病死的場面,再讀《目送》這類親情散文,感悟很多,個性是《目送》中的:“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但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人在性命的路途中,很多時候都是這樣:平靜中透露着的哀痛,讓人不甘又無奈。永遠記得兒子在第一次拿到領悟成績單時的情景,手拿獎狀,在人羣中急切地尋找我地樣貌,那時的我就是他的天;大學四年,每次打電話時,即便是在腳骨折卧牀時,他的聲音是歡快的語調,第一句話永遠都是“母親,我很好!”我很感謝兒子的孝順,但心裏也明白,兒子長大了,能自我擔待所有的傷痛,對父母的依戀會越來越少,每每想到這,那種酸楚而又心存喜悦的無奈,瞬間會填滿我整個胸膛。讀《目送》會我又一次地感受到送父親走時的那種撕心裂肺的哀痛,也會想到了每次回家看母親時,母親那歡愉的目光和不停叨嘮的話語。世間大小小起起落落的.事,最後還是沉寂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目送》所描述的都是人們所經歷的,因此能引起人們的共鳴。讀《目送》總有想流淚的感覺,為逝去的或正在

遠去的親情,挽留不住的是匆匆的性命腳步,能留下的就是記憶;讀《目送》懂得了對於性命,最好的態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讀《目送》有些更深的感悟:再多的遺憾不捨都但是是性命的過程,咱們只能往前走,用此刻來填補過去的空白和傷口,帶着愛和釋懷與性命和解。

目送讀後感14

合上這本書中的“觀看”,眼淚不停地往下流。我想起了年邁的父母不願意讓我離開家。我想有一天我也會看着他們的背影消失。從温暖的開始到殘酷的結束,生活就是這樣,一個又一個循環,永不停止。

我不明白龍應台寫這74篇文章的心情,逐字逐句地抹去了快樂和痛苦的記憶。也許在她中年的時候,她已經理解了時間的沉默和生活的無奈,所以她能夠用這樣平靜而温暖的話語來寫下這些記憶。從父親的去世,母親的衰老,兒子的`離去,到朋友的關心和兄弟們的牽手。每篇文章不僅是對家庭和友誼的記憶,也是對我生活的反思。最讓我感動的是家庭和感情。

她寫了“家”。當我們年輕的時候,我們覺得有父母的地方就是我們變老的地方。當我們有朋友的時候,我們覺得有朋友的地方就是家。然後,當我們有了孩子,我們有孩子的地方就是家。但是這些家庭以後會發生什麼呢。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會慢慢離開。他們的父母會離開,他們的伴侶會離開,他們的孩子也會離開。最後,只有他們自己才能處理生活和“問題”;冷生命的孤獨。

我想起了我小時候天真無邪的年齡。我最喜歡的是桌上美味的食物,每天早上熱牛奶,還有父母温暖的擁抱。當我長大後,我越來越想逃避。我最喜歡的是哪個明星,哪件衣服,哪種新發型。我開始拒絕父母的照顧,討厭他們的嘮叨。17歲時,我背上沉重的揹包,踏上遙遠的火車,開始了新的人生旅程。我離開了家,離開了那兩棵大樹,這兩棵大樹為我遮風擋雨。我獨自面對生活。我最喜歡的是每天晚上從家裏打來的電話。這是他們從家鄉寄來的小吃,也是他們每次回家的聚會。家真的只剩下思念,所以温柔的踏實感只能由家給予。

但總有一天我會走得很遠,他們也會離開。家只不過是一種象徵,一種讓我毫不猶豫地踏上這段孤獨旅程的記憶。

血濃於水的親情讓我在這本書中有了更深的理解。讓我理解父母的無助、艱辛、忍耐和付出。在過去,各種不理解和抱怨已經消失。過去的每一次爭吵和憤怒都變成了內疚。他們用青春養育了我。我開始瞭解他們的眼睛和他們的一舉一動。

也許最後的送別是不可避免的,也許我們無法與生命的輪迴競爭,但在我們不得不放手之前,請珍惜愛你的人。在那之後,我們也應該堅定地對待生活。

目送讀後感15

總有這麼一天,你發現自己長大;總有這麼一天,你不再需要父母的幫忙。可總有這麼一天,你發現自己在慢慢變老;總有這麼一天,你又從你後代中發現你年輕時的影子。

縱觀全文,龍應台對母親,對兒女的愛,流露在字裏行間。對母親,細緻入微,縱使母親失憶,可是,她依然想方設法令母親開心。對兒女,關愛無微不至,成為兒女們堅強的後腰。歲月的沖刷,使她忘卻了許多,改變了許多。從那一個厭惡母親遞過來的雨傘的十七歲年齡,到為自己十七歲的兒子遞雨傘的母親,不難看出從中的轉變。今日的龍應台,是以一個母親的身份,對待日益變化的時代。

第一章節的`標題是”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一個人走的路,使我們學會忍受孤獨、寂寞,獨自行走,獨自成長。父母的目送,在他們的目光中,是對兒女的愛,可是,卻無法阻止兒女的遠去。兒女們在這一條獨自走的路上,終有一天,也會體會到父母的良苦用心。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一句話,表現了天下父母們對兒女的深深切切的關愛。文章中,龍應台送別兒女,送別父親。送別兒女時,兒女們那一種無需幫助的情形,似乎,和我們這一代人十分匹配。父母們為我們操心,時時刻刻關心我們,我們,似乎,大多人都覺得太煩,不理會自己的父母,認為他們多管閒事,雞蛋裏挑骨頭。可是,從父母的角度呢?他們,無非就是想讓我們過得好一些。但是,我們卻誤解一番好意。站在小路的這段的是父母,兒女們,漸漸消逝在小路拐彎。送別父親時,已經長大,此時,流露出的是不捨。知道最後,在火葬場,在棺木前,對父親的不捨,卻已無法用言語告訴他,兩人的距離,很近,也很遠。這一刻,站在路口的是兒女,親人,卻漸漸消逝在拐彎。

無論是兒女,還是家人,都保留有對彼此之間的那一份深厚的愛。無需表達,相互已知。不要讓這一份愛珍藏太久,讓父母知道,你愛着他(她),這樣,未來,至少不會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