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熱門]百年孤獨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92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百年孤獨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百年孤獨讀後感

百年孤獨讀後感1

自6月7日晚開讀范曄譯本《百年孤獨》,經過10余天睡前醒後的卧讀,今日晨終於通讀一過,也算了卻了多年的夙願——終於讀過《百年孤獨》了,否則,在文化人面前怪沒面子的,哈哈,好在老張周圍文化人屬稀有動物。

書是讀完了,想談點什麼卻難,因為老張不是評論家,更不諳翻譯之道,不過,話還得從譯文説起。范曄先生青年才俊,不過文筆卻非常老到,這其中也許就有譯不下去時狂讀白先勇的“金大班”等中文經典作品之功,總而言之,譯文的“雅順”應該是老張能夠一氣讀完這部作品的重要原因。於老張而言,第二個原因恐怕就是書籍的.裝幀與印製比較合乎老張的口味,套封魔幻、內封素雅,傳統大32開精裝,字體大小適中,書籤令老張喜愛有加,既便於閲讀,閒暇還可享受一番,哈哈,老張也許是過於看重形式了,但個人喜好沒有辦法。正是基於上述兩點,老張才得以欣賞馬爾克斯這部魔幻現實主義的鉅著。魔幻現實主義,這名字起得真正科學,或者説是很真理。歷史和現實,人世和它世,真實和虛幻,分不清、辨不明,剪不斷、理還亂,百年的孤獨融匯始終,馬孔多小鎮的興亡也貫穿始終。或許還有什麼更深層次的寓意,老張領會不了,至今連到底寫了老奧家幾代人也沒有理清。但這並不妨礙閲讀,照樣還能讀得津津有味,或許這正是名著的魅力或者説魔力。上海譯文黃錦炎等先生譯本各方面都很好,但老張一直未能通讀,今日想來也許有年齡的原因,年輕匆忙,很難在一個點停留過長時間,小張沒讀的書只能留待老張了,哈哈。人與書,有沒有緣、有沒有分、有沒有緣分,或許冥冥之中早有定論,這個説不好,不好説,只好不説也罷。

百年孤獨讀後感2

放佛他們都在堅持着自己的理想,但是好像都未能堅持到底。

他們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中,都在堅持着所謂的理想。或許是因為上帝不想讓人們過於幸福;所以,當上帝以無邊的美意創造了一切後,又會讓魔鬼所破壞,正如馬爾克斯所説的那樣,布恩迪亞家族經歷着這樣的一切:街上的女人會使人流血,家裏的女人會生下長豬尾巴的孩子,鬥雞會讓男人喪命、終身內疚,槍彈一沾手便會引發二十年的'戰爭,冒失的事業只會將人導向失落和瘋狂……當年邁的烏爾蘇拉走了,整個布恩迪亞家族也走向了衰老。梅爾基亞德斯,這個智慧與先進的代表雖然與布恩迪亞家族有着不解之緣,也影響了家族中重要的成員,他預知着一切,可是他也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大家死去,家族衰敗,為什麼?

直到現在也沒能明白這一角色的作用,是在表現人類的無奈嗎?烏爾蘇拉算是這個家族的精神支柱吧?作為馬孔多第一代的移民。布恩迪亞發現了馬孔多,他們在那落地生根,發展壯大,引進文明,但也隨之衰落,也帶來了戰爭,流血,瘟疫,或許這就是這本書的意義吧,微縮的世界,歷經一切,還有人類特有的不安分的心。或許還應該説説奧雷里亞諾·布迪地亞上校,直至他死去,我也仍舊未讀懂他。我不懂阿瑪蘭坦—烏爾蘇拉為什麼要回來,過着與馬孔多格格不入的生活,她是想改變他嗎?還是她也擁有者何她高祖母類似的精神力和意志力,但她始終不是烏爾蘇拉,所以她失敗了。最無法理解的應該是他們“變態”的愛情吧,我不知道是否這樣説恰當。布恩迪亞家族最後的愛情還是讓這個曾經輝煌但也孤獨了百年的家族結束了。正如那捲神祕的羊皮卷所預言:家族的第一個人被捆住樹上,最後一個人正被螞蟻吃掉。

唉!人生百種滋味,還需慢慢體會。

百年孤獨讀後感3

《百年孤獨》是一本措辭簡單的書,甚至簡單到帶一點冷酷的味道。幾個字就能殺死一個人,幾句話就終結了一段愛情。馬爾克斯能如此不動聲色地,把那麼多紛繁的故事自然地、毫無痕跡地鏈接起來。

這裏沒有政治,沒有宗教,不諷刺也不批判,就光講着一個村莊的故事,卻能字字珠心。有時候我甚至感覺是故事裏的任務自己在講故事,因為每個人物都是那麼鮮活,而這份鮮活,賦予了這本書另一種魅力,那就是每一個故事都隱隱的帶着對歷史的嘲弄,或藴含着讓人會心一笑的哲理;有時候我也會覺得每個人物都是那麼的孤獨,這種孤獨不是因為一個人想另一個人,而是一個人,沒有人去想。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寫到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坎坷經歷,特別的`是,這個家族的每個人的經歷都是那樣的充滿神話色彩,無論是從第一代的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還是第七代的奧雷利亞諾,抑或是文中出現的每一個人,他們的經歷是那樣的不可思議,以至於有一個作家曾這樣評價過,書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是深刻到讓你感到害怕。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烏爾蘇拉,她是那樣的充滿活力與激情,在那樣一個不正常的大家庭裏,在經歷種。種不幸與變革下,在她慢慢變老後,她還能把每件事都安排得妥妥當當,她離去後的這個家庭,在我看來已經是個空巢,沒有了核心,可惜她離開人世的方式讓我的心中始終留下一個結,那種方式遠遠超出我的想象,或許這又是作者的特色吧。

世界上最孤獨的事情,莫過於此。我想世界上也有那麼一個地方,孤獨到沒有人去談起,也有那麼一羣人,孤獨到沒有人在意。這種鮮活的孤獨感,是每一次翻開這本書的我和馬爾克斯的共鳴,一種無以言表的孤獨,一種靈魂深處的寧靜。

百年孤獨讀後感4

那日逛書店,沒有什麼合適的書。

突然看到這本,隱隱約約記得上學那會好像讀過。記的,書中一段情節,開始時乾旱,後來就開始下雨,一連下了很多年的雨,很多事物包括活着的人,死了的人都長了綠毛。其他的,真的一點記憶都沒有了。直到現在,都奇怪自己居然敢在那個年齡段看這本書。

其實,這次讀,也沒辦法,還要藉助網絡。讀了一半,實在讀不下去,感覺自己太空白,只能上網搜索別人的讀後有感讀書筆記。

以下來自網絡:《百年孤獨》是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傳説,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的歷史。作品融入神話傳説民間故事傳説宗教典故等神祕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現實與虛幻,展現出一個瑰麗的想象世界,成為20世界最重要的經典文學鉅著之一。1982年馬爾克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奠定文學大師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乃是憑藉《百年孤獨》的巨大影響。

看到了吧,七代人的故事傳説,而且所用的名字基本一樣。很多人都要整理出來族譜,才能走出迷宮。

其實,還是一本很好看的書,至少讓我懂了什麼是魔幻現實主義。現實的魔幻和真實發生一樣,就沒有什麼可怕的。人鬼之間的對話交往沒有任何隔閡,就像平常我們面對面隨便聊聊今天吃了嗎一樣簡單。

生活中,原來很多人都是孤獨的,可能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很孤獨。

而那種只關注自己而忽略別人的孤獨,有時候傷害的不僅僅是自己,還有你周圍的親人朋友。

百年孤獨讀後感5

最近,音樂庫中在單曲循環《百年孤寂》,於是我踏入了《百年孤獨》的世界中。它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之著”,它是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作品的代表作。讀完,書中病態的孤獨,形形色色的畸形人格,漂浮在我的四周,久而不去。

書中的.人物霍·阿·布恩帝亞本是一個勤懇務實、富有創造力的人。但由於他錯誤地對科學和求知痴迷,鍊金術,上帝銅版照片……他完全發了瘋,所以他是個孤獨者。

他的妻子烏蘇拉是個閃爍着母親一切美好品質的婦女。在我看來,她其實就是這個家族的地基。整部書都是她忙碌的身影,這個女人的身上擁有着另一種孤獨感。

我想全書最悲哀的人物莫過於布恩帝亞的次子奧雷良諾了。他發動了無數次的武裝起義,卻都無果。所幸命很大,躲過了埋伏、暗殺以及槍決,頑強地活了下來。但活下來也許才是對他最大的折磨。他痴迷於做小金魚,反覆不停地做,就如同對於鍊金術的痴迷。

書中的人物無不充斥着孤獨感。這也許正是作者想要對我們表達的,他們的孤獨性給整個家族帶來了毀滅。同樣,這個沒有感情溝通,缺乏信任和了解的家族也象徵了當時的社會。或許作者正以此書來表達自己對拉美民族共同團結,擺脱孤獨的強烈願望。

我希望我們不要像他們一樣,在生命的進程中,執着於最初的不圓滿,一直迷失下去。而是要有發現世界美的眼睛,打開那顆心,擁抱這世間的美好,做個容易滿足,幸福的人。

百年孤獨讀後感6

我喜歡那種看完之後留有餘味,能帶給我思考的書。毫無疑問,《百年孤獨》即是。

“人生而孤獨。”沒錯,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孤獨的個體,他們無法擺脱自己的宿命,逐漸走入孤獨的深淵。布恩迪亞家族,幾個世紀以來都重複地陷入孤獨之中。書的結尾令我由衷驚歎,極其精彩巧妙,即使之前已經隱隱提到。所以,隨着閲讀加深,我們會發現這個家族的結局無非就是走向毀滅。雖然最後阿瑪蘭妲和奧雷里亞諾的活力給人以希望,現在想想那也無非是毀滅前最後的掙扎。一切都還是輸給了狂熱的愛情。也許這個家族的結局有一部分與愛情有關。雖説愛情是小説不變的主題之一,而書中的愛卻讓人難以接受,人物成也愛情,敗也愛情。羊皮卷破譯了,家族也毀滅了,所以讀完之後,我突然產生一種想法,這個故事,本就是在影射我們心中的幻象?我們的.內心本就是孤獨又迷茫的,在經歷了狂熱,榮耀,屈辱,衰敗之後,我們終於得以漸漸看清自己的內心,看清一切事物的實質,也是時候走向死亡——人的死亡或心的死亡。所以,百年孤獨在我看來也是我們自己的百年孤獨,書中的每個人物在我看來也是人生中每個時期不同的心境造就的不同自己。

書中我最喜歡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他與生俱來的洞察力,野心和原生家庭帶給他的孤獨感都令我讚佩。這就像是正當盛年的我們,帶着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特質,又努力的去探索新的世界,想發現新的自己。

這本書故事性不是很強,於我而言,讀書只讀故事未免無聊,重要的是能讓我們思考,這無疑就是一本好書。

願我們都能在孤獨的人生中發現孤獨到極致的快樂,在平庸的人生中成就不平庸的自己。

百年孤獨讀後感7

最早接觸魔幻現實主義還是在影視劇中,當時還未曾讀過《百年孤獨》,雖然早有耳聞,如今讀完只有震撼。馬爾克斯用他史詩一般的敍事架構和細膩唯美的文筆為我們展開了一個荒誕而又真實的世界。跟隨馬爾克斯的腳步,我們見證了馬孔多和布恩迪亞家族的百年孤獨之旅。

孤獨並非布恩迪亞家族特有的標籤,它也是人類共同的命運,即是人生的常態。我們每個人孤獨地來到這個世界,然後又孤獨地離開,帶不走任何一切,唯有孤獨一同入殮,永世相隨。

如果説陪伴才是幸福的源泉,那布恩迪亞家族就是一個悲傷的共同體。即使他們血濃於水,可縱觀他們的一生,之間幾乎沒有太多深刻的交流,反倒是梅爾這個亦真亦假的魔幻角色承載了一些短暫的幸福時光。

孤獨是一段漫長的旅程,長到你最後都感覺不到時間在流逝,因為時間變的不再重要。孤獨也是一場短暫的旅行,短到當你開始享受它的時候,時間已所剩無幾,因為生命的長度有限。我們能夠做的.就是通過銘記他人來充實自我,讓每個孤獨的個體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假如你也感到孤獨,那麼請不要悲傷,你的孤獨並不孤獨,最重要的是享受當下的生活。

多年以後,當人類只剩下文字來寄託回憶的時候,《百年孤獨》一定是其中之一。

百年孤獨讀後感8

我是在一個下午讀完這本書的,仿若已經經歷了漫長的孤獨歲月,恍惚間彷彿已經穿越了一生的時光,經歷了那一場又一場的或痛苦或波折或感悟的“鬧劇”。

我不知道我是否讀懂了它,或者説我不知道我從中深深感觸到的那些所謂的情感,是否是作者真正想傳達的情感,也許我需要再重新回味細品它一遍,到那時候,肯定又會有另一番別樣的感觸了吧。

但就這第一次的淺顯閲讀,我對“孤獨”的.理解好像有些不同以往了……

也許,孤獨會教會我們好多東西,指引人們閲讀、思考、在不甚艱難的人生裏獨自堅持,教會人們適應時間的漫長亦或者是短暫,把握每個人的命運。

《百年孤獨》中的孤獨能夠如此透徹心扉,在我看來,是因為它向我們娓娓道來了如何沉悶地活着。

在這個比《紅樓夢》還要繁複、難記的家族體系中,“活着”是所有情節發生的唯一前提。為了尋找活着的方式,為了尋找活着的意義……為了所謂的活着,一個生活在地球角落裏的百年家族陷入了無限的疲憊與孤獨之中,在茫茫歲月中上下求索,忙忙碌碌……

但是,我並不覺得它是一個悲劇,我相信,雖然經歷過這數不盡的無論是種種情愛的糾纏折磨,還是夢想追尋的茫然,又或者是繁雜錯亂的現實,但是,布恩迪亞家族的每一個成員,都在這個過程中找到了自己的東西,他們看透了這個世界,並且活下去,甚至死去。

他們遠離了故鄉,遠離了熟悉的一切,遠離了常規,選擇了一條別具一格的屬於自己的生存之路。他們在路途中探索生命,享受孤獨,經歷夢境一樣玄妙的人生……我相信,他們沒有一個人會後悔當初的選擇。

他們的孤獨,令我仰慕,令我欽佩。

百年孤獨讀後感9

《百年孤獨》被稱為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的代表作。這部小説內容複雜,人物眾多,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在書中融匯了南美洲的文化。他描寫的是小鎮馬貢多的產生、興盛到衰落直至消亡,表現了拉丁美洲驚異的瘋狂歷史。

我第一次接觸這本書是在一個專業老師那裏看的。當時看着這個題目就覺得有種脱離現實的魔幻般的'感覺,而我對這本書的作者並不瞭解。在人文課上,老師也講過這個小説。

小説描寫的是布恩蒂亞家族的一代一代,情節離奇令人迷惘。在小鎮馬貢多,布恩蒂亞家族上演着百年的興衰史。由盛轉衰,又由衰轉盛,一百年的歷程,而這一切都逃不出一個詛咒。這一切是因為怕近親結婚擔心生出長豬尾巴的孩子的原因。主人公因為鄰居的嘲笑他被烏蘇拉拒絕同房而殺死了鄰居。結果死者的鬼魂不斷出現在他們的生活中,使得布恩蒂亞一家日夜不得安寧,終於被迫遷移到小鎮馬貢多。最初布恩蒂亞的人丁興旺,但隨着戰爭一系列的原因,家族的命運一代不如一代,然而第六代奧雷良諾·布恩蒂亞的時候,因為與姑媽烏蘇拉通婚,結果生下了一個帶尾巴的男嬰,而這一切又剛剛好應驗了一百年前吉普賽人用梵語寫下的密碼,這破譯着就是奧雷良諾·布恩蒂亞。充滿着諷刺的意味。而這個帶尾巴的男嬰是被螞蟻拖入了蟻穴。隨後,這件事消失。

這小説讀起來總是給人一種虛幻飄渺不真切的感覺。但是故事馬貢多百年的變遷和布恩蒂亞家族的興衰榮辱是整個拉美社會變遷的一面鏡子,同時,家族的愚昧也是拉美自身的落後寫照,在此向對應,在拉丁美洲,內戰連連。

往往魔幻現實主義,以荒誕的形式反映着現實,不管馬貢多發生的一切又多離奇,都是馬爾克斯對拉美現實的觀察和感悟。

百年孤獨讀後感10

《百年孤獨》是一本措辭簡單的書,甚至簡單到帶一點冷酷的味道。幾個字就能殺死一個人,幾句話就終結了一段愛情。馬爾克斯能如此不動聲色地,把那麼多紛繁的故事自然的、毫無痕跡的鏈接起來。

這裏沒有政治,沒有宗教,不諷刺也不批判,就光講着一個村莊的故事,卻能字字珠心。有時候我甚至感覺是故事裏的任務自己在講故事,因為每個人物都是那麼鮮活,而這份鮮活,賦予了這本書另一種魅力,那就是每一個故事都隱隱的帶着對歷史的嘲弄,或藴含着讓人會心一笑的哲理;有時候我也會覺得每個人物都是那麼的.孤獨,這種孤獨不是因為一個人想另一個人,而是一個人,沒有人去想。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寫到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坎坷經歷,特別的是,這個家族的每個人的經歷都是那樣的充滿神話色彩,無論是從第一代的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還是第七代的奧雷利亞諾,抑或是文中出現的每一個人,他們的經歷是那樣的不可思議,以致於有一個作家曾這樣評價過,書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是深刻到讓你感到害怕。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烏爾蘇拉,她是那樣的充滿活力與激情,在那樣一個不正常的大家庭裏,在經歷種種不幸與變革下,在她慢慢變老後,她還能把每件事都安排得妥妥當當,她離去後的這個家庭,在我看來已經是個空巢,沒有了核心,可惜她離開人世的方式讓我的心中始終留下一個結,那種方式遠遠超出我的想象,或許這又是作者的特色吧。

世界上最孤獨的事情,莫過於此。我想世界上也有那麼一個地方,孤獨到沒有人去談起,也有那麼一羣人,孤獨到沒有人在意。這種鮮活的孤獨感,是每一次翻開這本書的我和馬爾克斯的共鳴,一種無以言表的孤獨,一種靈魂深處的寧靜。

百年孤獨讀後感11

孤獨是把你拉進黑暗深淵的一雙手;孤獨是在周圍喧鬧的環境中你卻在灰暗的角落裏輕輕抽泣。而一個歷經百年孤獨的家族,他的歷程,會是怎樣的呢?

《百年孤獨》全書近30萬字,內容龐雜,人物眾多,情節曲折離奇,再加上神話故事、宗教典故、民間傳説以及作家獨創的從未來的角度來回憶過去的新穎倒敍手法等,令人眼花繚亂。但閲畢全書,讀者可以領悟,作家是要通過布恩迪亞家族7代人充滿神祕色彩的坎坷經歷來反映哥倫比亞和整個拉丁美洲的'歷史演變和社會現實,要求讀者思考造成馬孔多百年孤獨的原因,從而去尋找擺脱命運捉弄的正確途徑。

這本書寫的是布恩迪亞一家七代人的荒唐、古怪、甚至有些倫亂的故事和馬孔多這個小鎮一百多年來從興建、發展、鼎盛乃至消亡的歷史。漫長的幾代人之中,有手藝靈巧的、有求知旺盛的、有聰明機靈的、有勇敢堅強的、有吃苦耐勞的、有光彩照人的……他們有堅毅的眼光,不輕易服輸的性格,本書以很大的篇幅描述了這方面的史實,並且通過書中主人公帶有傳奇色彩的生涯集中表現出來。統治者們的殘忍,民眾的盲從和愚昧等等都寫得淋漓盡致。作家以生動的筆觸,刻畫了性格鮮明的眾多人物,描繪了這個家族的孤獨精神。

作者馬爾克斯不愧是一個“魔幻現實主義”的人,以此書為代表,他用絢爛並無束的語言構建了魔幻的天地。

歲月雖逝,但水流影在,布恩迪亞家族的孤獨傳奇,註定不會在世界上重現。

百年孤獨讀後感12

説來很慚愧,我一直沒讀懂《百年孤獨》,對它也沒有熱愛之情。但王浩百涼對《百年孤獨》的研讀遠在我之上。常言説:“要給學生一滴水,老師要有一桶水。”呵,今天正好相反,“學生擁有一桶水,而老師才有一滴水”。於是,今天語文課的講台屬於他,不屬於我。於是,“王老師”跟大家分享他的閲讀感受。

這個“王老師”做事可真認真,備課本上寫滿了心得體會,重新整理他的閲讀思路;更難得可貴的是,他還摘錄了一些作品裏的精彩片段,複印成講義發給同學們,頗有點大學教授的“範兒”。

登上講台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提醒同學們,要走進這樣一個長篇小説,先得從心態開始調整,要帶着積極的態度與文字接觸,這樣才能讀懂文本;其次,他比較了不同的`譯本,他認為不好的譯本會影響人的閲讀心情,好的譯本會更讓人容易走進作品;他手頭的譯本是范曄的譯本;第三,他拿中國作家餘華的《活着》來比較,讓同學們對《百年孤獨》多了一份親近感,因為很多同學看過《活着》。

有了這樣的鋪墊,大家對作品就有了情感上的接受。當進入故事情節的時候,“王老師”講述了作品較為經典的情節,概述了主要人物,分析了作品的主要特色……同學們時而哈哈大笑,時而低首讀書。

作品是《百年孤獨》,可講課者和聽課者都不孤獨。

值得一提的是,“王老師”還是講課的同學中板書最多的老師。不過,“辣”字一定讓大家印象深刻,我想。

百年孤獨讀後感13

時間在故事裏看着總是快的,但是轉眼百年多的滄海桑田,從初代的勤奮耕耘到末代的荒涼頹敗,真讓人有種難以言明的感慨。發散一下,覺得兒女的教育還是非常重要的。像烏蘇娜瞎了之後想起來的那些,她眼中真正勇敢的人其實是雷貝卡,而她自己心愛的子孫們沒有一個擁有她所希望他們擁有的勇敢勤奮的美德。連小説前期的視點主角、前期我最喜歡的奧雷連諾上校也木有。

這個故事通篇看下來除了感慨家族的沒落之外並沒有特別深的感觸——關於ZF和商人對當地人民造成的.傷害除外——作為東半球的人,對西半球南邊那個太過遙遠的拉丁美洲真是知之甚少,真如小説後面附錄裏所説具有如此深的歷史意義的話,也許布恩蒂亞家族就代表了最原始、最蓬勃、簡單又有開拓精神的拉丁原住民?然後後來的ZF和香蕉公司就像侵略者,侵略了這塊土地,在得不到利益的時候就果斷抽身而去只剩下破敗的小鎮了。

而最後馬孔多整個的消失,大概就是要改掉原始的社會風氣?

故事裏印象最深的3個人:梅爾加德斯、烏蘇娜和菲蘭達。雖然最後一個我對她實在十分討厭,但是依然覺得這個人的個性塑造得合情合理且十分鮮明。烏蘇娜代表了這個家族的興,也代表了這個小鎮的興,她的勤奮和樸實為這個家庭創造出一片美好的天地,而菲蘭達代表了亡,扼殺了人性,拒絕接受新事物,迷信又保守,即使布恩蒂亞家因為歷史的原因早已積累下衰敗的因子,她卻也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梅爾加德斯則是代表了局外人,似乎是一個“先知”的角色,他帶來了新的科技,知道故事的一切發展,他更像是一種力量而非真實的存在。

百年孤獨讀後感14

《百年孤獨》是世界文學史上迷幻現實主義代表作,通過閲讀這本書,可以讓我們對三個字的感悟非常深刻——想象力。馬爾克斯給主人公設置了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生,用文字講述了一個家族七代人的故事,以及在戰亂的年代裏馬孔多小鎮的百年曆史,歷經風雨和歲月,故事還融入了神話傳説、宗教以及民間故事等素材,豐富多彩。

百年孤獨是圍繞布恩迪亞家族展開的,第一代布恩迪亞人的傳奇生活經歷就讓我感到驚奇。布恩迪亞與烏爾蘇拉結婚卻害怕長出尾巴於是穿着緊身衣,被大家嘲笑,之後在鬥雞比賽中勝出後殺了譏笑自己的同村村民。之後又收到村民鬼混的攪擾,痛苦淒涼的眼神讓他不得安睡,於是決定逃離這個村子。經過兩年的遷移,他們來到一片被大沼澤地圍繞的小鎮馬孔多,在夢的指引下定居此地。他很聰明,是一個有創造力的人,從吉普賽人帶來的文明中發現了獲得了很多知識,並有了新的發現,因此對科學文明十分嚮往,整天研究自己的科學實驗,最後因精神失常而死去,家裏的重擔落在了妻子烏爾蘇拉身上。

以上便是百年孤獨中第一代人的故事,讀過之後,你是否被作者的想象力而震驚了?通過閲讀這本書的`後續故事,你會發現烏爾蘇拉活了110多歲,見證了馬孔多小鎮的百年曆史。而在這段歷史裏,發生了幾十次內戰,戰爭的殘酷讓底層人民生活艱難。

百年孤獨深刻的揭示了政客們的虛偽、統治者的殘酷和普通民眾的愚昧和盲目,讓我們感慨萬千!

百年孤獨讀後感15

《百年孤獨》的大致內容是:在這裏個拉卡塔的小鎮。每天,總會有一個衣着破爛的少年在郊區路上,風雨無阻。那位少年只有12歲,儘管家裏貧窮,但是他從未間斷一件事:在貴族學校,聽讀書聲。學校裏的書聲像音樂一樣把少年吸引了過來,於是,他做了一個決定,少年在樹叢呆了五年,在這五年裏少年不停地學習知識。

但去卻被校長髮現,校長讓他把這份試卷做好,後來少年考了100分,學校收了它他做學生,長大之後他成為了作家就是《百年孤獨》的作者: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

我的感想是:這位作者是這麼愛學習,因為他們家的生活貧窮,所以這位少年從來都沒有上學,但他卻沒有放棄過不學知識的念頭。

雖然家裏和街道都留滿了少年的筆跡,但是少年還是在默默背誦知識,母親十分的欣慰。從這讓我知道了兒子是十分想學習知識,母親很為難因為家裏沒有錢供少年上學。

但是就在有一天,矮樹叢的`樹枝枯死了,在也隱藏不了少年的身影了,校長知道了想考一考這位少年就給他一份試卷,這是讓誰想不透的一份最難的試卷少年考了100分得了全年級第一。

從這讓我知道了,校長看這位少年很喜歡學習,也想看一看少年在哪個水平,但是不可思議的事發生了少年考了全年級第一,這讓我知道少年的努力沒有白費。

也因此校長免去了少年的學費,讓少年可以在教室裏和別人一起學習,時間飛快的過去了,少年成為了最有實力的作家,從這讓我知道了,只要肯下功夫一定可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