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15篇)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2.25W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何不寫一篇讀書筆記記錄下呢?到底應如何寫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15篇)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1

作者是現代個體心理學創始人物,核心理論是“萬事賴童年”。

個體在童年時期形成的生活模式,對其一生有相當大的影響力,直接影響了他對職業、友誼和愛情的態度,這種態度決定了他與社會的合作能力。因此,為了提高個體與社會的合作能力,就要重視從嬰幼兒時期開始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瞭解母親、父親、兄弟姐妹、老師在個體的各個發展階段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對我們兒童教育中習慣的誤區和盲區進行有針對性的解決。

如果一個個體無法很好的融入社會,我們需要從他兒童時期形成的生活模式上去進行根本性的瞭解和糾正,早期記憶和夢是我們瞭解一個人早期生活模式的重要途經。

作為一本經典理論,全書並沒有對該理論進行詳細的論證,對於每一個論點,論述過程中也比較散亂、不完整,舉的案例比較隨意,因此只能作為一本通俗讀物來了解一下。

個體在與社會合作中不順利時,容易產生自卑感,為了獲得優越感也是個體與社會進行合作的動機和目的。自卑與超越只是全書的一個環節,甚至還不是最重要的環節,以《自卑與超越》作為書名相當糟糕,完全不能概括全書的意義;原著的標題是《生命對你意味着什麼》。

用弗洛姆對這本書的一個點評來評價這本書,很不錯:

一個人的歷史最終將證明他是否走過了一條正確的人生道路。在許多體面的葬禮上,死者的功績被人一一歷數,但並不能使我們逃避一個冷酷的問題:我們曾經活過嗎?我們現在活着嗎?我們是按照自己的方式,還是按照什麼人給我們規定的方式生活?——弗洛姆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2

1927年心理學奠基之作。經典自有讓人沉下心的力量,在作者阿德勒對於生活的脈絡邏輯中,層層剝開了自我的真相。儘管書中一些觀念對於現代社會已有所偏差,但閲讀經典的意義也在於此,更多融入自己的思考,而不是一味被內容討好。

比起譯名《自卑與超越》,其實我更喜歡原名《What Life Should Mean toYou》。正如作者阿德勒所寫,“其實,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卑情結,因為,我們常常會發現自己所處的位置是有待改進的。”超越自卑或許難以做到,也無法通過一本書就立刻得到答案,但此書能讓人對自身生活和行為有更多的審視。以下是我讀完後印象比較深的感悟:

一、“生活意義”貫穿於我們的各種“行為”之中,行為即是現象,生活意義即是本質。

在幼年的早期,我們受周身環境的影響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意義”和“目標”,而之後我們所作出的各種行為,都是以此為導向進行的。故一些人作出一些常人看似難以理解的行為,歸根結底都是其“生活意義”出現了偏差,而我們一旦推測透其行為背後的生活意義,一切疑問也就都迎刃而解。

此外,作者還進一步闡釋了對“優越感”的理解。一方面,優越感是促進人類進步發展的強大力量;另一方面,基於“錯誤”(按作者所言)生活意義的人們往往由於“自卑感”促使自己作出各種行為,為的是在別的方面尋找“優越感”,而這種優越感卻是自我催眠式的,是無法促進自我進步和發展的。

透過現象看本質,不僅適用於看別人,更有效地用於自我的審視。一旦看清自己行為背後的意義和目標,以及對不當的優越感的索取,心好像也漸漸變得平靜。

二、合作對於生活的重要意義和影響。

可以説全文都圍繞着“正確”的生活意義展開,作者阿德勒認為正確的生活意義即是對外界的付出,形成與人合作的意識。

而在人的家庭生活、婚姻生活、同伴相處中,都是要成員間相互合作才能長久鞏固。同時,作者也從家庭成員關係、父母婚姻關係和社會關係指出在孩子幼年時期就要培養其合作意識的重要性。

而前文所説的“錯誤”的生活意義,也與孩子幼年時期沒有被引導形成合作意識有關。作者着重提到了被溺愛的孩子,他們從小就不懂得合作和付出,只是輕而易舉地得到和索取。他(她)們認為自己是“王子”,“公主”,這使得他們在外界社會中總是感到受挫,從而產生了自卑感。

作者提到,家庭是社會的一部分,在還沒真正進入外界社會之前,家庭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與人合作的能力,以便之後更好地去適應外界社會。所以,基於這本書的教育意義,其實更適合為人父母去閲讀。

而對於成年人,要如何超越自卑,作者也通過接觸的各種案例去表明,要從一個人的行為中推測其錯誤的生活意義,判斷其形成錯誤目標的原因,最後再去培養其與人合作和為人付出的能力。

最後,在這裏放上文中弗洛姆的一句話,

“他對自己的價值的理解就在於佔有的多少,而他如果想成為最好的,就不得不成為佔有最多的。這種惡性循環產生消極、嫉妒、貪心;最終導致人內心的虛弱和自卑。他對於自己的估價是基於他有什麼,而不是他是什麼。”

沒有一本書可以一次性解決所有的生活問題,但它至少能帶給人一種意識的充盈。

他對於自己的估價是基於他有什麼,而不是他是什麼。

生活,帶着疑問,且行且思。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3

我們所説真正的“生活意義”是有標準的:它們一定是所有人都能夠共同享有的,是共同的意義,是可以被很多人確定為有效的意義。

如果一個好方法能夠解決某個個體所遇到的困難,那麼,它一定也可以為其他人解決相似的問題,這樣的科學方法對於整個人類都是有相同意義的。

天才的定義是他人公認的具有重要意義的人,是建立在其至高無上的效用之上的,也只有這樣,才能夠稱為天才。

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生活的意義在於個人為團體所貢獻的力量。在這裏,我們指的並不是一個人的職業動機,無論從事什麼職業,我們只關注他所作出的成就。

那些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能夠應付自如的人,是在以他們的行為告訴我們:生活的真正意義就在於引發別人的關注和興趣,並與他人進行互惠合作。這些人有一個共同點:他們的行為會被同伴的興趣所影響,每當他遇到挫折時,都會找到最合適的方法,那就是避免和他人發生利益上的正面衝突。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2

如何超越自我,改變命運?這是本書要講的核心問題。

具體分兩個問題來講。第一個問題,一個人超越自我的動力是什麼?第二個問題,如何改變行為來實現自我超越?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4

如何改變行為來實現自我超越?

阿德勒也給了你一個辦法,就是去認清自己的目標。

在阿德勒看來,決定我們行為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未來的目標。

為什麼這麼説?阿德勒又用自己舉了個例子。他説,“假如我在教室裏找來一個梯子,一下子爬到了黑板上面,坐在上面不下來了,那學生們肯定會説,‘哎呀!阿德勒博士瘋了吧!’但是如果他們知道,我這麼做的目的是要克服自卑,我只有坐到黑板上,俯視全班,才會覺得自己很高大,有安全感,那他們就不會覺得這個事情很奇怪,反而會覺得它很合理”。

這個例子説明了,真正決定一個人行為的,是我們想要達到的那個目標。

要想改變自己,就要認清自己的目標。一旦校準目標之後,你就會像弓箭手一樣,繃緊身體和精神,讓自己的一切行為,都為你錨定的這個目標來服務。

作者説,一直以來,矯正人的行為,或者治,都是從行為本身來入手,單純地想消除病症,但是在個體心理學看來,不能這麼幹,要改變行為,先改變目標。

書中有個例子。他説有個男人,經常頭疼,但一直都治不好。作者説,是因為這個人把頭疼當成了逃避問題的辦法,他頭疼的目的是擺脱眼前的問題。

比如一頭疼,他就不用出去見陌生人了,還可以藉機對妻子或者同事提出一些無理要求,“我頭都這麼疼了,你們要幫幫我”之類的。所以對這個男人來説,頭疼簡直就是一筆財富,能滿足他的好多需求,他怎麼捨得放棄這個毛病呢?

所以,如果不讓這個男人意識到這一點,不讓他改變自己的目的,那麼頭疼是治不好的。就算治好了,他也會再得其他病,比如失眠、抑鬱,繼續用這些病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覺得喜歡,點個關注唄。你的肯定才是我最大的動力。非常感謝。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3

阿德勒的這本《自卑與超越》着力描寫一個人的原生家庭對其本人性格、心理所產生的影響。阿德勒認為,在每個人生命最初的四五年間,個人生活的典型樣式就已經基本形成了。孩子在最開始的幾年時間與父母接觸最多,故其對孩子的影響極其重要,很多人成年後表現出來的諸多心理問題,尋本溯源,都能在原生家庭中找到緣由。

阿德勒認為當個人面對一個他無法應對的問題時,他表示他絕對無法解決這個問題,此時出現的情緒便是自卑情緒。而自卑感總會造成緊張,所以爭取優越感的補償動作必然會同時出現,那麼擁有自卑情緒的人都會有一個共同的目標——獲取優越感。包括問題少年、罪犯者、酗酒者等都是如此。

讀完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有以下幾點:

1.原生家庭環境對孩子的重要性依舊沒有引起現在社會的重視,很多孩子都是家庭矛盾的犧牲者,單親、被虐待、被遺棄等兒童不得不為大人們隨心所欲的行為而買單。中國人講風水、講因果,我覺得一個和諧的家庭就是好風水,這種家庭出身的孩子心理健康,能夠較快融入社會,相反,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的家庭中出身的孩子,或多或少都存在心理問題,他的行為古怪,性格偏執,對生活喪失興趣,很難融進社會。

2.大部分孩子智力差距不明顯,但成年之後出現越來越大的能力差距,根本原因是在兒童時期的教育引導上。我可惜的是很多孩子明明可以成為國家棟梁,卻因為孩提時父母或者任何人一句隨意説出的話而徹底改變了命運。

3.解決心理問題的唯一辦法就是與他人合作獲得認同感,但前提是有正確的引導。

4.孩子是敏感的,是脆弱的,是希望得到更多關注的,所以願天下的父母多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一句鼓勵的話遠遠勝過零食和玩具。

5.希望越來越多的中國小建立心理顧問或者心理課堂,青少年的心理教育比任何文化課都重要,希望所有教師都能得到正規的心理培訓,懂得如何查找問題,對症下藥,這樣問題少年就不會再出現,《少年的你》的故事也不會再次上演。

6.建議正在為人父母、做人師長的人讀一讀這本書,受益良多。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5

《自卑與超越》的作者是阿弗雷德·阿德勒。書中作者從探尋人生的意義出發,啟迪我們去理解真實的生命意義。

其實每個人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自卑,因為每個人都對自己不滿,而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敗的原因就是,自卑之後,你是否會努力去改變現狀提升自己的滿意度還是,為了避免受挫折的感覺拒絕嘗試任何改變。在人生的各個階段,我們都會有自己的不足和弱點,與他人的優點進行比較時自然就會有自卑的情緒。但是自卑本身並沒有好壞之分,自卑給人帶來影響也是根據個人的認知來決定。對於心態樂觀的人來説,自卑會讓他認清自己的缺點,從而激勵他去克服自己的短板挖掘自己的潛能。對於消極的人來説,會在意識形態上造成打擊,讓其失去對個人和家庭的希望,不利於發展。

本書主要由兩部分來敍述,認識自卑和超越自卑,找到生命的最終意義。“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自卑感,因為我們都想讓自己變得更優秀,讓自己過更好的生活。”對優越感的追求是人的通性,作者將理論與例子結合,把自卑與超越自卑進行深度的剖析。如果敢於正視自卑,會激發人的創造性力量,成為奮發向上的巨大動力。在達到新的境界後,又會發現新的自卑,於是向新的優越目標前進。這樣,在自卑與優越的距離不斷接近而又拉開的過程中,人便不斷地完善自己,這一過程永無止境。由此,阿德勒認為,全部人類文化的動力都建立在自卑感之上。這一觀點與弗洛依德認為性本能是人類進步的動力是相左的。

阿德勒還提出了“生活風格”這一重要概念,它是指一個人的生活目標,對自己和世界的看法以及他實現生活目標的方式。人在他的思維、情感、行動中處處體現着他獨特的生活風格。“生活風格”是阿德勒治療心理疾病患者的一把利器,他通過對病者生活風格的分析,幫助病者找出產生這種錯誤生活風格的根源,讓他去正視、瞭解它,並讓病者作出新的生活選擇,形成正確的生活風格。

如果想要改善自卑的心理,就要學會對身邊的人和事物感興趣。第一,對他人感興趣,由衷的關注和關心身邊的人,主動幫助他們,讚美他們,相信這樣的你會得到正能量的反饋。不要害怕與別人接觸。第二,要對新鮮的事物感興趣,敢於挑戰新的困難,勇往直前,因為當我們努力達成目標,並且實現了,就會獲得優越感,從而感覺到自己的強大。”這種安全感是別人給不了的,是自己的勇敢給自己帶來的最好的禮物。第三,澄清不正確的認識,消除自卑心理。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也有自己的優點,要克服不足,發揮優勢,找回自信。第四,正確對待他人的評價。人無完人,誰都會犯錯,有了錯誤就要正確的面對批評,要學會把別人的評價作為自己的鼓勵與鞭策。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6

有這樣一個故事,三個小男孩去動物園看獅子。

在獅子籠前,一個孩子躲在他母親的背後全身發抖地説:“媽媽,我要回家。”

另一個孩子則站在原地臉色蒼白地用顫抖的聲音説:“媽媽,我一點都不怕。”

第三個孩子顯得勇敢一點,他一邊專注地看着獅子一邊問他的媽媽:“我能不能向它吐口水?”

這三個孩子均感到自己處於劣勢,因此都產生了強弱程度不同的自卑心理。

故事裏的三個男孩是大部分人的縮影。

當人們感到劣勢時,自卑的烙印使他們或在人多時不擅表達,或辦事時畏首畏尾,或沒有自己的主見,喜歡隨聲附和。

有這樣一本講述自卑的書,書中並沒有陳述過多克服自卑的方法,而是引導讀者找尋生命的意義,認清生命的本質。

這本書就是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的心理學鉅著《自卑與超越》。

這本書距今已出版了90多年,並繼續幫助越來越多的人認識生命的意義,克服自卑,走向優秀。

阿德勒是個體心理學創始人,與弗洛伊德、榮格並稱為“心理學三巨頭”。

他早年受到弗洛伊德的賞識成為了他的學生。

後來,他反對弗洛依德將什麼事情都與“性衝動”聯繫起來,遂與弗洛伊德展開激辯。

不久,他就離開了弗洛伊德並創建了自己心理學體系“個體心理學”。

這本《自卑與超越》就是他“個體心理學”的巔峯之作。

在這本書裏,阿德勒着重強調一個人擁有正確生活意義的重要性。

他認為對生活意義的錯誤認知會讓人在各個階段做出錯誤的行動,促使人更易產生自卑情結,從而陷入自甘墮落的漩渦裏。

下面我會以三個方面為大家分享書中的重點內容。

一、尋找正確的生命意義

阿德勒説:“每個人,只有找到人生的意義,才能對自己的行動負責。”

那麼什麼才是正確的人生意義呢?

阿德勒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向我們陳述了人類受侷限的三個事實:

1、我們都在地球上生活

2、我們並不是唯一的人類

3、人類有性別之分

這三點成為了束縛我們的枷鎖。

到目前為止,這幾個事實依然制約着我們,所以阿德勒得出一個結論:

人類所面臨最主要的問題及目標是在這個貧瘠的星球上,與同類建立聯繫並進行合作,保證我們生命的不斷延續及人類命脈的傳承。

因此,社會是人們生存的保證。

阿德勒認為如果有人想靠自己面對所有困難,最終只能走向滅亡。

基於以上三個事實他得出正確的生活意義是:

1、不斷的奉獻

2、個人要為團體貢獻力量

3、個人對他人產生興趣進行合作。

什麼意思呢?

就是奉獻自己,與人合作。

與之相反地便是錯誤的生活意義。

對生活意義產生錯誤理解的人容易以自我為中心,也不會對人類社會作出奉獻。

錯誤的生命意義往往會導致一個人擁有嚴重的自卑情結。

在這裏我們提到了“自卑情結”這個概念。那什麼是自卑情結呢?

阿德勒説:“如果在面對一個棘手的問題時,一個人感覺自己無能為力,由此產生的情緒就叫作自卑情結。”

簡單來説,就是認為自我不能解決自己的處境,從而產生自卑的情緒。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卑情結,因為我們常常發現自己所處的環境是有待改善的。

不過,有嚴重自卑情結的人,他們會因錯誤的人生意義喪失改變環境的信心和勇氣,最終選擇逃避。

他們有可能會發展成一個問題小孩,一個神經病患者、一個罪犯或自殺者——這是他們最後的逃避。

因此,只有找到正確的生活意義才能夠戰勝自卑情結,實現超越。

二、青春期對生活意義的錯誤認知對人有哪些影響?

對於父母來説,最痛苦的就是教育青春時期的孩子。

他們往往變得叛逆,更有個人主見。

輕的與父母頂嘴,重的離家出走,再嚴重點甚至會出現毆打父母的行為。

那麼孩子為什麼在青春期一改往日乖巧聽話的形象,變得頑皮叛逆呢?

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青春期?

青春期一般沒有明確的界限,通常是14~20歲左右。

《自卑與超越》中提到青春期的孩子叛逆的原因是:

隨着他們身體發育成熟,心智提升,他們想證明自己不再是那個受大人驅使的孩子,而是一個可以獨立、已經成人、具有男子氣概或者有女人味的大人。

有三類孩子在青春期容易出現問題,分別是被寵壞的孩子,被忽視的孩子,經常被指責的孩子。

1、被寵壞的孩子

在青春期裏最易遭受失敗打擊的就是那些被寵壞的孩子。

其實很容易理解,他們已經被父母養成了温室裏的花朵,經不起外面的風浪了。

這類孩子在父母那裏沒有體驗過失。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也養成了第一時間找父母幫忙的惡習。

被寵壞的孩子希望自己一直處於童年時期,不想長大,因為他們不想擔負成年人的責任。

2、被忽視的孩子

被忽視的孩子在青春期這個階段會接觸到更多的人,可能會對未來抱有更好的期待。

這類孩子非常討厭被忽視的感覺。因此,他們希望別人都能關注到自己。

他們把重心放在如何獲取更多的欣賞上而不是為羣體提供多少奉獻。

這種自我主義會讓他更加關注金錢和權利,因為這樣可以滿足別人所期望的。

3、被指責的孩子

這類孩子從小經常被父親指責,年幼的時候可能表現的十分温順,但是他內心深處已經埋下了報復的種子。

面對父親高大的形象,他會自卑,知道自己還不能反抗。

當他成長到認為自己擁有足夠的力量可以與父親抗衡時,他可能就會選擇反抗,甚至尋找機會攻擊父親,然後離家出走。

這有點像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的意味。所以不能對孩子一味的指責,學會賞識教育還是很重要的。

為了避免在青春時期對生活產生錯誤的意義,家長們要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要避免溺愛或忽視孩子,也不要經常指責孩子,幫助孩子在幼年時期就建立正確的人生觀。

家長還要引導他們與人合作,學會奉獻,懂得靠為團體貢獻力量來體現自己的價值。

三、幫我們擺脱自卑實現超越的幾個建議

在《自卑與超越》中阿德勒道出了人生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不會奉獻,不懂合作。

像犯罪分子、酒鬼、精神病人、自殺者等他們眼中所謂的“生活意義”只是屬於自己的,認為成功是針對個人而言的。

他們為了自己的成功不擇手段,這樣做實際上只是為了滿足不切實際的個人成就感。

為了讓人們能夠避免失敗,走向成功,阿德勒在工作,婚姻以及教育子女中分享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希望大家能夠因此受益。

1、工作

阿德勒建議我們不要只對掙錢有濃厚的興趣。

如果把收入的高低作為衡量工作的好壞,這會產生一心為己的錯誤想法,這樣的人在與人合作方面不會有太高的水準。

除此之外,那些逃避面對愛情和社會問題的人,他們會將自己的精力全部傾注在工作上,成為一名工作狂,這是作者不建議的。

他還強調,找到一份工作要有必要的堅持精神,不要頻繁跳槽,最終一事無成。

2、婚姻

阿德勒在婚姻這個難題中依然秉持着奉獻合作的核心理念。

他認為我們不應該將婚姻理解的太過狹隘。

婚姻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所有人共有的,它需要共同合作才能完成。

婚姻雙方要擔負起責任,所以這要求婚姻雙方必須是喜歡合作的伴侶。

合作的前提是平等。在婚姻的過程中不要妄想控制另一方,因為誰都不是誰的附屬品。

他還希望男人要完全尊重女性在家裏的付出,不以掙到的工資多少來評定一個人對家庭的貢獻。

因為母親在孩子身上做出的貢獻,已經被這個社會大大低估了。

3、教育後代

無論愛情與婚姻都需要細心的經營,全然的奉獻。

對於愛情和婚姻而言,最讓人關注的部分就是養育後代了。

阿德勒認為:要想讓婚姻變得和睦、幸福,孕育子孫後代是必要的環節。

在前兩個重點內容中,我們已經瞭解到一個孩子在幼年時期認識正確的生活意義有多麼的重要。

家長們教育子女要從娃娃抓起。

不要冷落孩子,更不要寵愛驕縱孩子,對每個孩子做到平等對待。這需要父母自己拿捏好尺度,找到愛的黃金分割點。

父母最大的任務就是要引導他們對其他人產生興趣,建立合作。

如果讓他在幼年時就知道為人類作出貢獻是生活的意義之一那就再好不過了。

父母的婚姻關係對孩子成長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如果父母關係不合,父母會從自身利益出發,將孩子作為爭執的焦點。

這樣的家庭下成長的孩子,與人合作的能力會非常差,因為在他的眼中父母糟糕的關係就是合作。

有句話説,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互相恩愛,這與阿德勒的教育觀不謀而合。

通過閲讀《自卑與超越》,個人最大的收穫是無論在人生的哪個階段首先要建立一個正確的人生意義,這會幫助我們從根本上克服自卑情結,實現自我超越。

也許他的人生意義不是唯一正確的,但個人十分贊同自我奉獻這一説法。

不斷地自我奉獻,不僅會讓人類社會健康發展,也會讓自己擁有一個美滿的家庭,一份成功的事業。

願單身的你能重拾人生的意義,克服自卑,實現超越。

願為人父母的你能教育出散發着陽光般自信的孩子。

最後,分享《自卑與超越》這本書中的一段話與大家共勉:

自卑能毀滅你,也能成就你。超越自卑,你將成為內心強大的自己。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7

我有時候是很鴕鳥心理的。有些我不想知道的事,我是不會問不會理的,我覺得這樣過得開心點。而人生那麼長這麼短,開心是多麼重要啊!

所以《自卑與超越》這本書斷斷續續的看了很久,因為開了頭我覺得必須要看完的,嗯我是有點強迫症的。

沒有做過調查研究,自然也不好評判書中的觀點是對還是不對,但是作者很細心很詳細的觀察我們作為社會的人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學會合作。

作者認為每個人在這個社會上的每一段關係,都是自己選擇的影響。從孩童開始,一個人的心理就決定了他這一生的態度。比如一個寵壞的孩子在以後的社會生活中很難跟別人合作,因為被寵壞的孩子自尊心都比較強,心裏一直停留在那段作為孩子被大人圍繞滿足任何願望的時間,覺得就算出來社會大家也應該這麼對待他。

這個確實是一個被寵壞的孩子的故事。但是被寵愛的孩子不一定都都是被寵壞的孩子。尤其是現在社會,有哪個孩子不是被寵着長大的呢,但是性情的培養還是最主要看家庭氛圍和家人的引導。如果一個每天爭吵的父母來跟孩子説要好好跟其他小朋友玩不要爭吵,那麼這個小孩子不一定能做到。為什麼呢因為孩子最大的天賦是什麼呢,模仿。他們會模仿大人的做法説法,尤其是最親近的人。

所以一個網上的段子説,如果一個人善解人意處處為別人着想,那是因為沒人疼沒人愛。其實是因為這是人家的修養。

老勒還闡述了社會上主要的人際關係,比如家庭,工作等等,其實大部分觀點還是很感同身受的,印象很深的一個關鍵詞就是合作,也可能是因為反覆出現的次數太多了。

確實是需要合作的,這本來就是一個互聯的社會,怎麼可能單靠一個人的努力就能做出大事情呢。合作是提高效率的最有效途徑了,俗話説三個臭皮匠頂過一個諸葛亮嘛!這個也是我需要學習的部分了,因為肥宅能有什麼合作嘛,就是吃雞的時候咯……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8

《自卑與超越》的作者是阿德勒,他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郊區的小鎮,家庭富裕,在維也納長大。他的父親是一名做穀物生意的猶太商人。在六個孩子中他排行老三,他的哥哥Sigmund是個典型的模範兒童。

三歲時,睡在身旁的弟弟去世,他幼年有兩次被車撞的經歷,使他十分畏懼死亡。五歲時,因得了肺炎,痊癒後決定當醫生。求學時成績平平,數學成績極差,在父親支持鼓勵下,他終成班上數學最好生。

看到書名我們又會想到什麼呢?首先我們來聊一下什麼是自卑情結。是當一個人面對一個他無法適當對付的問題時,他表示絕對無法解決這個問題,這時出現的就是自卑情結。由這個定義,我們可以看出:憤怒和眼淚以及道歉一樣,都可能是自卑情結的表現。由於自卑感總是造成緊張,所以爭取優越感的補償動作必然會同時出現,但是其目的卻不在於解決問題。

我們為什麼會產生自卑情結呢?一是與童年經歷有關,二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兩性之間的鏈接。我們都知道當我們被朋友,家人,同事,老師等所忽視所冷落的時候,就會產生自卑心理。當我們急需想要引起別人的注意時,本質上也是一種自卑的表現,不斷地想要從別人那裏獲得存在感,其實在我看來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當你內心充盈的時候其實你就是自信的,就是獨一無二的。你不需要説太多,別人就會感覺到你強大的氣場,當然,氣場的修煉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養成的,在這裏給大家推薦一本由法國作家西恩·德瑪譯者馬曉佳共同出版的《氣場修習術》。

當我們的朋友或者家人產生自卑情結時我們應該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想要一個人賦予生命真正意義的最好方法就是聊過去的事情。聊一聊他們覺得自信的時刻,覺得美好的時光,其實生命本該就這麼美好,只不過我們常常把自己禁錮在自己的思想裏,從來沒有去跟自己好好的談一談,也從來沒有學會與自己和平相處。我們要接受我們的不完美,更要能發現自己的閃光點——乾坤朗朗,每一株小草都有它非凡的莊嚴。

接下來我們該如何克服自卑呢?克服自卑其實就是要求我們學會處理自己和同伴的關係,學會合作,一句話説得好:人的一生一定要具備三種能力——終生學習的能力,團隊合作的能力,身體素質的能力。

當我們迷茫,自卑時應該重新解讀自己的過去,經歷是不可以改變的,這是客觀存在的,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對經歷的看法。很多時候我們換個維度去思考問題,會發現其實事情本來就很簡單,只是我們太糾結於過去。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為什麼不閃閃發光一次呢?超越自己,我們一起前行。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9

在《自卑與超越》這本書的最開始講到的是生命的意義,在社會情感這一小節中有這樣的一段話:只有當一個人的生命被其他人認為是舉足輕重的時候,他才有可能被稱為“天才”。在這樣的生命中所傳達出的意義總是告訴人們:“生命,就意味着做出貢獻”......但凡能夠處理好人生問題的人,其所做所為無不傳達着這樣一個信號,即他們彷彿已經透徹地、自然而然地理解了生命的意義,懂得最根本的東西在於對他人的關注以及集體協作。他們所做的任何一件事看起來都符合人類的羣居本性,在遇到困難時,他們會努力尋找不損害他人的方式來加以解決。

我非常認同這樣的觀點,在我們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幫助他人不求回報會讓自己快樂,其實付出了一定是會有收穫的,不管是同事的一句謝謝,或是一個微笑,都是對我們自己的一次肯定,而其他人的肯定會增加我們自己的自信心,減少我們的自卑感。在我們工作中遇到困難時,我們應該努力尋求不損害他人的方式來加以解決,而不是以損人利己的方式達到自己的目的。在學校這個相對簡單、純淨的環境裏,老師天天和純真無邪的學生在一起,我們的人際關係本身就簡單了很多,我們必須對自己的生命負責,我們是自己行為的主宰,如果有什麼需要除舊佈新的,那也只有我們自己能夠完成,無需他人。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10

作者阿德勒開創了個體心理學,本書重在強調社會感在人格塑造中起到的巨大作用。近百年前的著作,今天讀來也許感覺不算完美,其實在很多方面具有開創性,後人是在其基礎之上逐步趨向完善。一共十二章,專門談論自卑感的只有一章。每個人不同程度都有自卑感,因為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現狀能夠得到進一步提升與改善。既然自卑感普遍存在,必然要想辦法尋求變化與超越。這時就看他是把自己的缺陷不足轉化為動力、把注意力集中到奮鬥目標上、精力用到具體事情上還是盯着自己的缺陷不放,後者無形中會導致缺陷被無限放大,最終真正變成了自己無法跨越的障礙。自卑感的存在是正常的,關鍵是用怎樣的心態來看待,確立目標,把注意力向外擴展,將不足化為動力,自卑就可以轉化為改變和提升自己的有效助力器。

開篇即説明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我理解為通過奉獻獲得社會認同,實現自我價值從而感受到生命的意義所在。為社會做出貢獻必先融入社會,對社會和他人發生興趣,並且具有與他人合作的能力。書中説到,所有的失敗者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合作能力極低,這裏我不大清楚有沒有道理。實際上,任何人先天都具有對社會對他人產生興趣的潛質,但這種潛質必須得到後天的啟發和培養,否則將來智力和理解力的發展會遇到巨大阻礙,這讓我想起曾在新聞報道中看到過的狼孩。

早期記憶是比較重要的一章,以前看過武志紅兩本書,聽過他一些音頻,對早期記憶相關知識瞭解過一點。一個人從出生到六歲,已經形成了相對穩定的生活方式、情感特徵,以及對世界的初步認知與詮釋,摸索出了一套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就是説在六歲時人格結構基本已經形成,併成為日後相應行為的重要原因,對一生的發展影響深遠。所以如果想真正瞭解一個人,要先了解他的成長史,尤其是早年經歷。真正瞭解一個人是多麼難的一件事,包括瞭解我們自己,都需要追溯早期記憶。

人的一生會經歷許多事情,選擇記住哪些經歷,與他的生活風格密切相關。也許一些早年記憶不完全是真實發生過的,有可能經過記憶加工,但卻是一個人潛意識的表露,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他以什麼做為自己的起點。所以説早期記憶非常重要,它顯示了一個人生活風格的根源和個性形成原因,之後這些特點再想改變,很難。

那麼對家長來説早早培養孩子對他人的興趣以及合作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如何做一個好家長好老師書中阿德勒的建議今天讀來並不覺得新奇,那些內容是現在每一個孩子都希望家長老師能夠做到的。但在近百年前能提出這些觀點還是很超前很有開創性的,後人是繼承發展了前人的思想。其他章節講到了夢、犯罪心理學、職業、愛情婚姻等等,貫穿整部書的主題是社會興趣與合作精神對一個人至關重要,是生命意義的來源,是未來發展的關鍵。而兒童時期是人格塑造的關鍵期,所以從小注重培養孩子的社會意識與合作能力是家長和老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11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線都有三個重要的聯繫,這些聯繫是每個人必須銘記於心的。他們的現實由這些聯繫構成,他們所面臨的問題都是這些聯繫造成的。由於這些問題總是不停的纏繞着人類,人類就必須不斷地回答這些問題,並表現出每個人對生命意義的個人概念。第一:我們並非人類種族的唯一成員,必然要和他人發生了關係。為自己的幸福,為人類的福利,每個人都要和別人發生關聯。個人的脆弱性和種種限制,使得他無法單獨達到自己的目標。只憑個人的力量來應付自己的問題,它必然無法保持自己的生命,也無法將人類的生命延續下去。因此,生活問題的每一種答案都必須把這種聯繫考慮在內,即必須慮及“我們生活於和他人的聯繫之中,假使我們變得孤獨,我們必將滅亡”這件事實。

我們的最大目標就是:在我們居住的地球上,和我們的同類合作,以延續我們的生命。第二:我們居住於地球這個貧瘠星球的表面,並借其所提供的資源而得以成長。因此,我們如何發展我們的身體和心靈以保證人類的未來得以延續?這是一個向每個人索取答案的問題,沒有人能夠逃避它的挑戰。無論我們做什麼事,我們的行為都是對人類生活情境的解答:他們顯現出我們的心目中認為那些事情是必要的,合適的,可能的,有價值的。而所有的解答又都被“我們屬於人類”以及“人類居住於地球”等事實限制。當我們慮及人類肉體的脆弱性以及居住環境的不安全性時,為了我們的生命和全人類的幸福,我們必須拿出毅力來確定答案,這就像面對一個數學問題而必須努力解答一樣。我們不能單憑猜測,也不能希圖僥倖,而必須用盡各種方法,堅定地探尋答案。我們雖然不能發現絕對完美的永恆答案,但是卻能竭盡所能來找出近似的答案,並通過不停的奮鬥,以求更為完善的解答。這個解答能針對“我們被束縛於地球這個貧瘠星球的表面上”這個事實,以及環境所帶來的種種利害關係。第三:我們還被另一種聯繫所束縛。人類有兩種性別,愛情和婚姻即屬於這種關係。個人和團體共同生命的`保存都必須顧及到這個事實,每一個男人和女人都不能對此問題避而不答。人類面臨這些問題的所作所為就是答案。上述三種聯繫構成三個問題:如何謀求一種職業,使我們在地球的天然限制之下得以生存?

如何在我們的同類之中獲得地位,以便我們能相互合作並享受合作的利益?如何調整我們的自卑,以適應“人類存在有兩種性別”和“人類的延續擴展,有賴於我們的愛情生活”等事實。個體心理學發現,生活中的每一個問題幾乎都可以歸納在職業、社會和性這三個主要問題之下。每個人對這三個問題的反應,都明白的表現出他對生活意義的最深層的感受。舉例來説,假如有一人他的愛情生活很不完美,他對職業也不盡心竭力,他的朋友很少,他又發現和同伴接觸是件痛苦的事,那麼,憑他的生活中的這些約束和限制,我們可以斷定:他一定會感到“活下去”是件艱苦而危險的事,他擁有的機會太少,而承受的挫折太多。他的活動範圍狹窄,可以用他的判斷來加以解釋,即“生活的意義是保護我自己以免受到傷害,把自己圈圍起來,避免別人接觸”。反過來説,假如有一個人,他的愛情、生活的各方面都非常甜蜜而融洽,他的工作獲得可喜的成就,他的朋友很多,他交遊廣闊而且成果豐碩,那麼我們能斷定:這個人必然感到生活是屬於創造性的歷程,它提供了許多機會,並克服各種困難。憑他應付生活的多種問題的勇氣,即可作出如下斷言:生活的意義是對同伴發生興趣,作為團體的一份子,要對人類幸福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12

青春期存在許多危險,但它並不能改變一個人的性格。青春期讓成長中的孩子面對新環境和新挑戰,令他們感覺自己走到了生活的最前沿。以前生活方式中未能發現的錯誤可能也在這一時期露頭,但經驗老到的人總能洞察出來。隨着青春期的到來,這些錯誤越來越大,無法再被忽視了。

青春首先意味着一件事:他們必須證明自己已經不再是小孩。我們也許可以儘量讓他們知道,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如果這樣,處於這一境遇中的孩子所面對的壓力可能就會減輕許多。如果他們覺得必須要證明自己的成熟時,不可避免地會過度反應。

許多青春期行為都出自對展現獨立性、與成人的平等,以及成就男性或女性氣質的渴望。這一行為的走向取決於孩子們對“長大”的理解。如果“長大”意味着掙脱束縛,孩子就會反抗一切限制,這在該階段的孩子身上很常見。

青春期的孩子經常被賦予更多的自由和獨立,父母覺得不再有權時時刻刻監督他們。父母越是想證明他們還是小孩,孩子就會越激烈地反抗以證明恰恰相反。這樣的爭鬥會成長出敵對情緒,於是我們面對的就是典型的“青春期叛逆”場景。

對成年生活準備不足的孩子在面對職業、友誼、愛情和婚姻時會驚慌失措,他們對以後是否能應付這一切沒有任何信心。如果孩子對未來感到擔憂和悲觀,自然想要尋求最不費力的方法應對,但這些捷徑根本沒有用。這樣的孩子越是被命令、被勸誡、被批評,就越是覺得如臨深淵。我們越是推動他們,他們就越是想後退。如果不能給他們鼓勵,所有試圖幫助他們的努力都會成為錯誤,並更進一步摧毀他們。他們是如此悲觀與恐懼,我們不能指望他們會自覺自願地奮發圖強。

許多青春期“失敗”的者在童年時都是被溺愛的孩子,顯而易見,對那些已經習慣由父母為他們做好一切的孩子來説,面對成年的責任會尤其艱難。他們仍然想要被寵着,但長大後卻發現自己已經不再是世界的中心,於是感覺生活欺騙了自己,對不起自己。他們在温室中長大成人,外面的氣候對他們來説太過苦寒。

我們的所有努力都是為了獲得安全感。它意味着我們已經克服了生命中所有的困難,終於生活在安全與勝利之中。如果一個孩子只想着擺脱自己所遇到的困難,他就會一直落在後面。只有當他發自內心地找到了一個能夠激勵自己的目標,並且這個目標所帶來的成就比阻擋他的障礙更大時,這個孩子才有可能打起精神來。

人們的興趣和注意力指向何方,這是一個問題。如果朝着自我之外的目標而努力,那麼自然而然地,他們就會很好地訓練自己,做好準備,以求達成目標。任何困難在他們眼中都不過是成功路上需要跨越的障礙而已。反過來,如果他們的興趣點只在於強調自身的不足,或是雖然對抗這種不足,但只是為了使自己從中脱身,他們就很難取得真正的進步。一隻笨拙的右手不會因為人心裏想着要變得靈巧,盼望着少些笨拙,甚至避開那些顯示出其笨拙的場面,就變成了靈巧的右手。只有通過實打實的練習,笨拙的手才有可能靈巧起來,並且對於“將來能夠做好”的渴望,要遠遠超過當下的笨拙所帶來的挫敗感。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13

我於今天下午完成了對《自卑與超越》這本書的閲讀。這本書的作者是個體心理學的先驅阿爾弗雷德。阿德勒,他出生於維也納,是個猶太人。他於1932年,也就是在他62歲時出版了《自卑與超越》這本書。

這本書包含以下幾個部分,一、生活的意義;二、心靈與肉體;三、自卑感和優越感;四、早期的記憶;五、夢;六、家庭的影響;七、學校的影響;八、青春期;九、犯罪及其預防;十、職業;十一、人及其同伴;十二、愛情與婚姻。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在這本書中主要強調了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對於自卑的一些描述。當然,在此書中作者也引用了很多實際案例,來為我們展示了不同的人的心理困境,以及產生此類困境的根源和一些解決的辦法。作為一名教師,在學校每天要面對許多孩子,而每個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經歷過不同的事情,擁有不同的性格。要想更好的瞭解這些孩子,更好的幫助他們和培養他們,學習一些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對於我來説很有必要。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書中的案例往往會讓我想到班上的孩子。如果説之前我對孩子們的欠佳行為的教育是經驗之談、主觀想法,那麼我希望今後自己能夠變得更專業,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更科學。我相信追根溯源,知己知彼,方能取勝。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在此書中提到不管一個原生家庭是犯罪之家,還是書香門第,都不能決定這個孩子的性格和品行的好壞,也就是説環境或遺傳不具有強迫的力量。但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一個家庭的成功與否,母親的工作和父親的工作是同等重要的,但母親和父親又扮演者不同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發揮着不同的作用。母親是第一個影響子女職業興趣發展的人,孩子在生命最初的四五年間所受的訓練和努力,對他在成年後生活中的活動範圍有決定性的影響。母親的第一件工作就是讓他的孩子感受到她是位值得信賴的人物,然後她必須把這種信任感擴大到其他事物上,使孩子信任其他事物,並對他們感興趣。最初,父親和孩子的關係並不親密,他的影響會在晚些時候才產生效果。父親的活動範圍一般比母親廣,他能為孩子提供更多生活經歷。父母本身彼此應該是很要好的,和朋友、外界也應該保持良好而親密的友誼關係,只有這樣他們的孩子才會覺得在他們的家庭之外也有值得信賴的人。婚姻的意義是兩個人共同結合以謀求他們相互的幸福,他們孩子的幸福以及社會的幸福。婚姻和睦的家庭,那麼夫妻雙方,以及他們的孩子才會是幸福的。對孩子而言,父母婚姻不美滿的家庭是充滿危險的。光是書中提到的父母的婚姻狀況,以及父母對孩子的教養,我們便可以體會到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我所任教的每個班都有來自單親家庭的孩子,有個別確實存在一些問題。當我瞭解了其家庭情況和父母的教養方式後,也就明白原因了。

另外,書中提到一個班的人數最好不要太多,人數太多,有些孩子的問題會被老師忽視,要適當的培養他們也是很困難的事。班上的老師最好也不要頻繁更換。如果頻繁更換,這樣的老師就沒有和學生打成一片的機會,並且很難和班上孩子建立聯繫,培養他們的興趣和發展他們的合作精神。讀了這本書,我突然也就能夠理解為什麼家長和學校都不希望老師頻換這種事情出現了。其實,家長的顧慮是有一定的科學性的。

當今社會,已經在鼓勵老師們掌握心理學方面的知識了。作為教師的我,也決定繼續加強對心理學方面書籍的閲讀,藉助這樣的書籍瞭解和幫助學生。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14

讀到這個標題,您先別疑惑,請先跟隨我體驗一場別樣的人生:假如你從小可以“聽見”別人聽不見的聲音,“看見”別人看不見的東西,你想同別人分享這小小的奇特能力,可他們都認為你是怪物,紛紛驚恐地遠離你,你會怎樣?

會孤獨?會自卑?會消沉?

從出生起,草間彌生一直扮演着“你”的角色。少見的幻聽、幻視病症讓她被迫遠離人羣,獨自承受多種壓力。她的世界很少有與普通人重合的時候,這少之又少的機會,便是她凝視、創作波點的時候。穿波點的衣服,創作佈滿波點的《南瓜》,時而在高雅的藝術展出展,時而在精神病院中掙扎。旁人愛她的作品,更愛她藝術家背面精神病患者的身份。

心理學家阿德勒著有一作——《自卑與超越》,此書內容詳實豐富,尤其是其中專業的心理學分析對生活十分具有指導意義。同樣不得不注意的還有作者的自身情況和創作歷程。雖然筆者對書中寫的生命意義、宗教等方面內容也有興趣,但是為了避免出現“追二兔者,不得一兔”的問題,選擇只分享一點。

阿德勒自幼羸弱,患有佝僂症,行動笨拙,喉部也有毛病。和草間彌生一樣,可以説是不幸之人,想必因自身缺陷也有過不愉快的經歷。在書中他分析很多消極情緒的產生時,都有提到人體缺陷的原因,但是我們明顯能感受到他釋懷了,接納了自己的“與眾不同”。

世界上還有許許多多心理或者生理上有缺陷的人,我願稱這類羣體為“維納斯”。魯迅先生認為:“人類的悲喜並不相通。”一定程度上是這樣的,當我們對探討“愛情、生命、夢想”等人類避不開的母題感到厭煩時,殊不知對殘障人士而言這些詞分量有多重。看過一場盲人足球賽,幾乎熱淚盈眶。場上共十位運動員,只允許兩位守門員有部分視力,其餘八人公平起見,一律帶上眼罩。傳球、搶球、射門,普通球場上普通發生着的動作在這裏表現得有些怪異,甚至醜陋扭曲。可是衝破自體缺陷,他們堅韌拼搏的身資着實令人動容。

我曾以為盲人的夢想無非是看見彩色的世界,普通平靜地過完一生而已。但膚淺的思想境界實在無法揣測精彩的靈魂。聽到盲足運動員回答央視記者自己的夢想是“拿盲足世界盃冠軍!”時,我才發現自己過於傲慢和愚昧。

應該把“依米花”獻給每個不屈的“維納斯”,它生長在戈壁,狀似野草,乍看下平平無奇。為了兩天的花期,需要五年時間來完成向下紮根汲水的準備工作,然後在第六年春天的某一個清晨綻放出美麗的四色花瓣。

“維納斯”們渴望燦爛的精神和依米花一樣強烈,異於常人,他們勇往直前的蟄伏歲月都更漫長,一生美麗一次更需要努力與堅持。生物界還在爭論依米花是否為杜撰出的植物,但是就算是一場夢,只要足夠美麗,在困頓時做一做又何妨?

標題選詞時筆者糾結過要用“成為”還是“親吻”,細思後選了後者。用“成為”的話,內容是要寫給“維納斯”們的,而我有什麼權利去要求他們,沒有深刻了解和體驗,以一個健康者的身份指手畫腳難免顯得傲慢無禮。而用“親吻”的話,內容就是寫給普通人的,當渺小試圖要證明自己的偉大的時候,挫折就已經註定了。

對於那些飽受困難挑戰的人,我們除了瞭解、幫助但不過分關注外,還應有一份敬畏心存在。就像面對斷臂的維納斯——美與殘缺完美共存的神明,會有親吻以示尊敬的衝動一樣。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15

如何超越自我,改變命運?這是本書要講的核心問題。

具體分兩個問題來講。第一個問題,一個人超越自我的動力是什麼?第二個問題,如何改變行為來實現自我超越?

(一)

一個人超越自我的動力是什麼?

在作者看來,無論你取得了什麼樣的成就,處於什麼樣的環境中,都一定不滿足於自己的現狀,一定想超越自我。不論你是什麼樣的人,都會想着讓自己的處境變得更好一點。為什麼會這樣呢?

按照個體心理學的分析,是因為有兩種人類最底層的情感在背後推動着我們:一種是自卑感,一種是優越感。我們一般認為,自卑感並不是人人都有的,可能有些人條件不好,或者信心不足,才會感覺自卑。但阿德勒説,不是這樣的,自卑感人人都有,而且是人類文化的基礎,是推動人類進步的動力。

除了自卑感以外,還有一種人人都有的心態,叫優越感。阿德勒説,人人都有自卑感,而且人人都想彌補這種自卑感,追求優越感。所以這兩種感情,其實是一體兩面的。

一個人追求什麼樣的優越感,也就是想實現什麼樣的目標,跟他個人的自卑感有關。阿德勒舉了一些例子,比如説很多醫生在小時候都經歷過家人或者朋友死亡的場景,所以他們就有一種自卑感,認為人生不安全。為了彌補這種自卑感,就選擇了做醫生,去跟死亡對抗,藉此來實現自己的優越感。

但在絕大部分情況下,優越感並不是一個非常清晰的目標,也不是隻有一種實現方法。很多人説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獲得怎樣的優越感,只能慢慢摸索,即使找到了一個明確的目標,也有不同的實現辦法。你採取怎樣的辦法彌補自卑感,實現優越感,就體現了你的性格,或者按照作者的説法,就體現你的人生態度。所以在個體心理學看來,自卑感就像是一個在背後提供推力的發動機,優越感就像是一個在前面牽引着你的火車頭,這兩種感情,共同提供了超越自我的動力,讓你在提升自己的軌道上飛奔。

我們人人都有自卑感,也都在試圖超越自卑,追求優越感。自卑感和優越感這兩種感情,就是推動你超越自我的動力,也是人類進步的基礎。但千萬要注意,不能因為過度焦慮而採取了錯誤的辦法,否則就會產生自卑情結,導致自閉、犯罪等等問題。

(二)

如何改變行為來實現自我超越?

阿德勒也給了你一個辦法,就是去認清自己的目標。

在阿德勒看來,決定我們行為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未來的目標。

為什麼這麼説?阿德勒又用自己舉了個例子。他説,“假如我在教室裏找來一個梯子,一下子爬到了黑板上面,坐在上面不下來了,那學生們肯定會説,‘哎呀!阿德勒博士瘋了吧!’但是如果他們知道,我這麼做的目的是要克服自卑,我只有坐到黑板上,俯視全班,才會覺得自己很高大,有安全感,那他們就不會覺得這個事情很奇怪,反而會覺得它很合理”。

這個例子説明了,真正決定一個人行為的,是我們想要達到的那個目標。

要想改變自己,就要認清自己的目標。一旦校準目標之後,你就會像弓箭手一樣,繃緊身體和精神,讓自己的一切行為,都為你錨定的這個目標來服務。

作者説,一直以來,矯正人的行為,或者治,都是從行為本身來入手,單純地想消除病症,但是在個體心理學看來,不能這麼幹,要改變行為,先改變目標。

書中有個例子。他説有個男人,經常頭疼,但一直都治不好。作者説,是因為這個人把頭疼當成了逃避問題的辦法,他頭疼的目的是擺脱眼前的問題。

比如一頭疼,他就不用出去見陌生人了,還可以藉機對妻子或者同事提出一些無理要求,“我頭都這麼疼了,你們要幫幫我”之類的。所以對這個男人來説,頭疼簡直就是一筆財富,能滿足他的好多需求,他怎麼捨得放棄這個毛病呢?

所以,如果不讓這個男人意識到這一點,不讓他改變自己的目的,那麼頭疼是治不好的。就算治好了,他也會再得其他病,比如失眠、抑鬱,繼續用這些病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覺得喜歡,點個關注唄。你的肯定才是我最大的動力。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