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彙編15篇)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1.28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最關鍵的讀書筆記不能忘了哦。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彙編15篇)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1

一年以前遇到過這本書,當時讀了幾頁便放棄了。一年以後再重新拿起來,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可見,讀書也是要靠緣分的,然書可再讀,人難再遇。

我對心理學方面的書讀之甚少,也知之甚少。很早以前,通過某本書瞭解過弗洛伊德,到底也沒有用心記過相關理論。

《自卑與超越》這本書中主要闡述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關於自卑——阿德勒認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而優越感則是自卑感的補償。但自卑感的存在並不是一件壞事,因為它激勵了人不斷追求卓越,克服自身的障礙,在有限的生命空間內發揮出最大的價值。可以説,正是由於人類會有自卑感,才會有不斷取得發展和進步的不竭動力。記得之前在某篇文章裏就看過類似“我們之所以自卑,是因為我們想要變得更好”。如果我們勇往直前,便能通過直接、實際的方法改變我們的生活,逐漸擺脱自卑感。沒有人能一生被自卑感折磨,人們可以尋求合理的解決方法來釋放自卑感。

我最喜歡他關於婚姻的態度,對於婚姻,阿德勒也持有一種平等合作的態度,他反對傳統要求的妻子對丈夫的順從,認為婚姻的和諧以夫妻雙方的平等互惠為基礎,夫妻二人都應該關心對方勝過關心自己,從而建立一種友好的夥伴關係。雖然這個“夥伴關係”聽起來似乎有點不近人情。但其實婚姻真的是一種長達一生的合作,是兩個平等的人在人生路上的陪伴和結合,在家庭地位上並沒有高低之分。

“個人意義沒有任何價值,真正的生命意義存在於個體與他人的交互作用中。”突然想起,“奇葩説”關於social的一個辯題,人怎麼可以不social呢?即使名聲地位到達一定高度的人,在未成名時也是需要social的,否則哪能存活於世。畢竟我們存在於與他人的聯繫的社會中,如果我們選擇孤獨,便等於選擇了死亡。

“我們感知到的事物從來不是事物原本的樣子,帶着我們的經驗認知去感知事物,得到的是經過我們的思維處理後的事物。世界即如此。所以,我們感知的不是世界本身,而是我們主觀解釋後的世界。”這個觀點似乎和馬原中,“唯物”“唯心”還是“存在”的關係時相似的。每個人對於生活意義的解讀在其生活行為上都或多或少有所映射,一個人的精神思想是與其人生態度相一致的。

裏面有個沒有註明出處的調查説,教師的孩子往往學習並不優秀,醫生的孩子常常產生精神問題。後者不知道,前者根據我的經驗倒是有一定的事實依據似的。至少我是這樣,在脱離父母監督的高中,便走向了不歸路,大學簡直放飛了自我。雖然沒有太差的結果,但是明顯自己應該可以做的更好。三水同學應該也算吧,只是他比我幸運一點,高中還是有監督的,到了大學也是渾渾噩噩。

關於夢境,人的人格在夢中和清醒時都是一致的。只是夢境中,人比清醒時更為放鬆,人格受到的障礙和防禦減=少,能夠更真實地表現出來。一個人在夢中的表現也是他人生態度的體現。不管是夢中還是現實中,一個人處理問題的方式總是一致的,但是夢對我們的生活模式提供了支持和維護。夢是我們生命意義的另一種表達方式,同時也有利於我們生命意義的塑造和達成。

關於教育,阿德勒也着重強調一種“合作”的教育觀,主張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學會更好地合作。還有孩子的成長問題,從環境和基因方面,從心理和生理方面來講述的;還有工作方面,任何工作都是有價值的,還有犯罪問題等等。我感覺這本書適合多個年齡段的人看,少年可以從中改善自己的情緒;青年人可以樹立正確的婚姻觀;中年人可以在有適合自己的育兒觀。

最後以這句結尾,“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人生,我需要過好自己的人生,這是我的責任。我應該成為自己人生的主宰”。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2

我們所説真正的“生活意義”是有標準的:它們一定是所有人都能夠共同享有的,是共同的意義,是可以被很多人確定為有效的意義。

如果一個好方法能夠解決某個個體所遇到的困難,那麼,它一定也可以為其他人解決相似的問題,這樣的科學方法對於整個人類都是有相同意義的。

天才的定義是他人公認的具有重要意義的人,是建立在其至高無上的效用之上的,也只有這樣,才能夠稱為天才。

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生活的意義在於個人為團體所貢獻的力量。在這裏,我們指的並不是一個人的職業動機,無論從事什麼職業,我們只關注他所作出的成就。

那些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能夠應付自如的人,是在以他們的行為告訴我們:生活的真正意義就在於引發別人的關注和興趣,並與他人進行互惠合作。這些人有一個共同點:他們的行為會被同伴的興趣所影響,每當他遇到挫折時,都會找到最合適的方法,那就是避免和他人發生利益上的正面衝突。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2

如何超越自我,改變命運?這是本書要講的核心問題。

具體分兩個問題來講。第一個問題,一個人超越自我的動力是什麼?第二個問題,如何改變行為來實現自我超越?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3

《自卑與超越》是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所著的研究個體心理學的專著,其中許多觀點,如對夢的解析、對性的認識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差異較大。個體心理學認為一個人是一個統一、不可分割、有目標導向的完整體,個體的大部分心理問題都可以從其生活方式找到源頭,解決之道在於增強個體的社會興趣或社會合作。

摘錄三段:

人生有三大任務:從事對社會有用的職業或工作、建立有效的人際關係和實現一個人在愛情、婚姻和家庭生活中的角色,即職業、社會關係和兩性關係。

如果個體不合作,對他人不感興趣,對集體沒有貢獻,他們的生命就是浪費,他們從地球上消失後不能留下絲毫印記。

我們雖無法保證以正確態度度過一生的人一定能獲得成功,但能保證他們一定不會失去勇氣和自尊。

覺得本書的原名《生活對你意味着什麼》更好,附錄的導圖是亮點!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4

我於今天下午完成了對《自卑與超越》這本書的閲讀。這本書的作者是個體心理學的先驅阿爾弗雷德。阿德勒,他出生於維也納,是個猶太人。他於1932年,也就是在他62歲時出版了《自卑與超越》這本書。

這本書包含以下幾個部分,一、生活的意義;二、心靈與肉體;三、自卑感和優越感;四、早期的記憶;五、夢;六、家庭的影響;七、學校的影響;八、青春期;九、犯罪及其預防;十、職業;十一、人及其同伴;十二、愛情與婚姻。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在這本書中主要強調了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對於自卑的一些描述。當然,在此書中作者也引用了很多實際案例,來為我們展示了不同的人的心理困境,以及產生此類困境的根源和一些解決的辦法。作為一名教師,在學校每天要面對許多孩子,而每個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經歷過不同的事情,擁有不同的性格。要想更好的瞭解這些孩子,更好的幫助他們和培養他們,學習一些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對於我來説很有必要。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書中的案例往往會讓我想到班上的孩子。如果説之前我對孩子們的欠佳行為的教育是經驗之談、主觀想法,那麼我希望今後自己能夠變得更專業,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更科學。我相信追根溯源,知己知彼,方能取勝。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在此書中提到不管一個原生家庭是犯罪之家,還是書香門第,都不能決定這個孩子的性格和品行的好壞,也就是説環境或遺傳不具有強迫的力量。但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一個家庭的成功與否,母親的工作和父親的工作是同等重要的,但母親和父親又扮演者不同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發揮着不同的作用。母親是第一個影響子女職業興趣發展的人,孩子在生命最初的四五年間所受的訓練和努力,對他在成年後生活中的活動範圍有決定性的影響。母親的第一件工作就是讓他的孩子感受到她是位值得信賴的人物,然後她必須把這種信任感擴大到其他事物上,使孩子信任其他事物,並對他們感興趣。最初,父親和孩子的關係並不親密,他的影響會在晚些時候才產生效果。父親的活動範圍一般比母親廣,他能為孩子提供更多生活經歷。父母本身彼此應該是很要好的,和朋友、外界也應該保持良好而親密的友誼關係,只有這樣他們的孩子才會覺得在他們的家庭之外也有值得信賴的人。婚姻的意義是兩個人共同結合以謀求他們相互的幸福,他們孩子的幸福以及社會的幸福。婚姻和睦的家庭,那麼夫妻雙方,以及他們的孩子才會是幸福的。對孩子而言,父母婚姻不美滿的家庭是充滿危險的。光是書中提到的父母的婚姻狀況,以及父母對孩子的教養,我們便可以體會到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我所任教的每個班都有來自單親家庭的孩子,有個別確實存在一些問題。當我瞭解了其家庭情況和父母的教養方式後,也就明白原因了。

另外,書中提到一個班的人數最好不要太多,人數太多,有些孩子的問題會被老師忽視,要適當的培養他們也是很困難的事。班上的老師最好也不要頻繁更換。如果頻繁更換,這樣的老師就沒有和學生打成一片的機會,並且很難和班上孩子建立聯繫,培養他們的興趣和發展他們的合作精神。讀了這本書,我突然也就能夠理解為什麼家長和學校都不希望老師頻換這種事情出現了。其實,家長的顧慮是有一定的科學性的。

當今社會,已經在鼓勵老師們掌握心理學方面的知識了。作為教師的我,也決定繼續加強對心理學方面書籍的閲讀,藉助這樣的書籍瞭解和幫助學生。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5

今天閲讀家庭的影響章節中關於父親和母親作用的陳述。雖然前述章節對於心理的分析,作為一個讀書不多的人看來足夠振聾發聵了,但是這一章節就完全暴露了他的邏輯不嚴密以及偏見,非常遺憾。

作者對於母親職能的理解和武志紅老師觀點中常用的“承接”“看見“有一些相似,不過他過分誇大了母親對於孩子心理的作用,其他因素也是通過影響母親來影響孩子。

這裏還有一些明顯有偏頗的預設觀點和無法成立的推論。預設養育以及一切附帶條件都是女性的責任,預設女性就應該做家務,並且通過“潛能是通過社會責任感得到發揮的”來美化之。

“母親常常將孩子看作自己的一部分,有了孩子,她才會覺得自己是一個整體,才會感受到主宰生命的力量。”諸如此類。

我沒有孩子,和父母談過,將來生育也不是必選項,對這個發表觀點未免有些外行指揮內行,但是仍然要説一句,母親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需要孩子才能夠完整人生?為什麼需要家務才能夠體現“社會責任”?如果是一個經濟基礎與社會職能都健全的女性,作者的觀點根本立不住腳。

他的確強調了女性地位平等在家庭中的重要性,但是這個目的是為了讓女性更好地心平氣和地履行職責,做家務撫養孩子,而沒有提到二人的分擔。實際職務的不平等,那麼口頭平等就是空談,不過是哄騙罷了。

倘若我這樣説是過分追求形式上的平等,那麼從作者當時社會環境來考慮,幾十年前女性的社會地位尚不如現在,將女主內男主外作為一種平等,那他是否像認為女性應該承擔家務一樣,認為父親應該負起家庭的經濟責任呢?不,他是這樣説的:“妻子沒有理由強迫丈夫承擔家庭中的全部開支。”可見一斑。

作者將男女不平等的社會現象誤認為本質,在根本性的概念錯誤上,是無法建立真正平等的觀點的,頂多提供表面上的平等名頭罷了。

我建議這一章應當把對父親的期待作為對家庭雙方的期待,作者認為父親應當“走出家庭過自己的生活“,應當“將人生的三大問題——事業、友情、愛情處理得當”,實際上這才是對一個完整的人應有的期待,他對母親的期待不過是如何更好地成為家庭附屬物,一個“第二性”。

不得不説這一章讓我對作者相當失望。

又及:另外,作者這裏有一個用詞,“遺傳性格”。遺傳對基因與解剖結構的影響顯然存在,基因與解剖結構與人的性格乃至病理徵的相關性也是現代醫學已經證實了的,那麼遺傳和性格就可以放在一起了嗎?“遺傳性格”這個詞兒就可以成立嗎?

而且相關性的證實方法也存疑。這是我的知識盲區,無法討論了。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6

阿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是奧地利心理學家,是個體心理學的先驅。他的這本《自卑與超越》從尋找人生的意義出發,幫助我們去了解和深入思考真實的生命意義。

他告訴我們,理解一個人,就要從他的過去入手,一個人的現在是基於過去經驗的認識和理解。自卑並不可怕,關鍵在於怎樣認識自己的自卑,克服困難,超越自我。針對教育、家庭、婚姻、犯罪等社會性問題,作者也在《自卑與超越》中提出了十分有價值的觀點。他理論的最後實踐點是認為要想變得更好,需要的是人的優越和完善,通過合作讓個人為完善的社會而奮力,在合作中提升健康的優越感。

整本書給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對合作的重視。無論是解決個體的問題,還是解決社會性的問題,包括犯罪、吸毒等等,他提出合作和奉獻能夠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幾乎在每個章節,作者都寄希望於合作的良好互動能夠幫助人從自卑走向超越,從自私步入到奉獻,進而完善人的能力和品格。

他提出孩子要從小培養合作能力,首先是從和母親的合作開始的。當母親和孩子合作愉快,關係變得良好而穩定的時候,孩子會再把這種關係延伸到父親身上,之後再將這種關係延伸擴大到周圍環境中。

這個合作的觀點值得我們學習。因為我們一直以為我們都處於一個競爭的環境,特別是在我們的教育以及我們的日常交往中,我們看中的總是比較、競爭以及比別人好,我們極少會欣賞合作和培養合作的精神,甚至我們也厭倦了奉獻,認為奉獻對個人毫無幫助,是個人道德走入到一個極高境界之後的錦上添花,卻沒有意識到奉獻和合作如何對我們的生命產生意義感,產生積極的影響。殊不知,奉獻和合作帶來的個人價值感對於我們完善自我、認同自我產生了多麼大的影響,是我們的社會性的集中體現,也是讓我們在這個社會性的關係中彼此和平相處的重要原因。

也許現在看來,阿德勒的部分觀點並不那麼完美,也沒有深入探討,特別是為什麼單一的指出合作的解決方式,卻極少談論別的解決方式一樣。同時,他對於人的信心,沒有考慮到人性的醜惡,預計也受到了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1844——1900)的超人哲學影響。

但,作為一個20世紀早期的學者,在當年孩子不一定是值得關注的年代,他的觀念是超前的,即使放在今天也不過時,值得學習和反省。

看完這本書,最值得我們思考的是,我們如何培養我們的合作動力與合作能力,並且如何不讓競爭性不斷左右我們的眼光,如何學習欣賞他人的合作。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7

作者阿德勒開創了個體心理學,本書重在強調社會感在人格塑造中起到的巨大作用。近百年前的著作,今天讀來也許感覺不算完美,其實在很多方面具有開創性,後人是在其基礎之上逐步趨向完善。一共十二章,專門談論自卑感的只有一章。每個人不同程度都有自卑感,因為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現狀能夠得到進一步提升與改善。既然自卑感普遍存在,必然要想辦法尋求變化與超越。這時就看他是把自己的缺陷不足轉化為動力、把注意力集中到奮鬥目標上、精力用到具體事情上還是盯着自己的缺陷不放,後者無形中會導致缺陷被無限放大,最終真正變成了自己無法跨越的障礙。自卑感的存在是正常的,關鍵是用怎樣的心態來看待,確立目標,把注意力向外擴展,將足化為動力,自卑就可以轉化為改變和提升自己的有效助力器。

開篇即説明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我理解為通過奉獻獲得社會認同,實現自我價值從而感受到生命的意義所在。為社會做出貢獻必先融入社會,對社會和他人發生興趣,並且具有與他人合作的能力。書中説到,所有的失敗者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合作能力極低,這裏我不大清楚有沒有道理。實際上,任何人先天都具有對社會對他人產生興趣的潛質,但這種潛質必須得到後天的啟發和培養,否則將來智力和理解力的發展會遇到巨大阻礙,這讓我想起曾在新聞報道中看到過的狼孩。

早期記憶是比較重要的一章,以前看過武志紅兩本書,聽過他一些音頻,對早期記憶相關知識瞭解過一點。一個人從出生到六歲,已經形成了相對穩定的生活方式、情感特徵,以及對世界的初步認知與詮釋,摸索出了一套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就是説在六歲時人格結構基本已經形成,併成為日後相應行為的重要原因,對一生的發展影響深遠。所以如果想真正瞭解一個人,要先了解他的成長史,尤其是早年經歷。真正瞭解一個人是多麼難的一件事,包括瞭解我們自己,都需要追溯早期記憶。

人的一生會經歷許多事情,選擇記住哪些經歷,與他的生活風格密切相關。也許一些早年記憶不完全是真實發生過的,有可能經過記憶加工,但卻是一個人潛意識的表露,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他以什麼做為自己的起點。所以説早期記憶非常重要,它顯示了一個人生活風格的根源和個性形成原因,之後這些特點再想改變,很難。

那麼對家長來説早早培養孩子對他人的興趣以及合作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如何做一個好家長好老師書中阿德勒的建議今天讀來並不覺得新奇,那些內容是現在每一個孩子都希望家長老師能夠做到的。但在近百年前能提出這些觀點還是很超前很有開創性的,後人是繼承發展了前人的思想。其他章節講到了夢、犯罪心理學、職業、愛情婚姻等等,貫穿整部書的主題是社會興趣與合作精神對一個人至關重要,是生命意義的來源,是未來發展的關鍵。而兒童時期是人格塑造的關鍵期,所以從小注重培養孩子的社會意識與合作能力是家長和老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8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線都有三個重要的聯繫,這些聯繫是每個人必須銘記於心的。他們的現實由這些聯繫構成,他們所面臨的問題都是這些聯繫造成的。由於這些問題總是不停的纏繞着人類,人類就必須不斷地回答這些問題,並表現出每個人對生命意義的個人概念。第一:我們並非人類種族的唯一成員,必然要和他人發生了關係。為自己的幸福,為人類的福利,每個人都要和別人發生關聯。個人的脆弱性和種種限制,使得他無法單獨達到自己的目標。只憑個人的力量來應付自己的問題,它必然無法保持自己的生命,也無法將人類的生命延續下去。因此,生活問題的每一種答案都必須把這種聯繫考慮在內,即必須慮及“我們生活於和他人的聯繫之中,假使我們變得孤獨,我們必將滅亡”這件事實。

我們的最大目標就是:在我們居住的地球上,和我們的同類合作,以延續我們的生命。第二:我們居住於地球這個貧瘠星球的表面,並借其所提供的資源而得以成長。因此,我們如何發展我們的身體和心靈以保證人類的未來得以延續?這是一個向每個人索取答案的問題,沒有人能夠逃避它的挑戰。無論我們做什麼事,我們的行為都是對人類生活情境的解答:他們顯現出我們的心目中認為那些事情是必要的,合適的,可能的,有價值的。而所有的解答又都被“我們屬於人類”以及“人類居住於地球”等事實限制。當我們慮及人類肉體的脆弱性以及居住環境的不安全性時,為了我們的生命和全人類的幸福,我們必須拿出毅力來確定答案,這就像面對一個數學問題而必須努力解答一樣。我們不能單憑猜測,也不能希圖僥倖,而必須用盡各種方法,堅定地探尋答案。我們雖然不能發現絕對完美的永恆答案,但是卻能竭盡所能來找出近似的答案,並通過不停的奮鬥,以求更為完善的解答。這個解答能針對“我們被束縛於地球這個貧瘠星球的表面上”這個事實,以及環境所帶來的種種利害關係。第三:我們還被另一種聯繫所束縛。人類有兩種性別,愛情和婚姻即屬於這種關係。個人和團體共同生命的保存都必須顧及到這個事實,每一個男人和女人都不能對此問題避而不答。人類面臨這些問題的所作所為就是答案。上述三種聯繫構成三個問題:如何謀求一種職業,使我們在地球的天然限制之下得以生存?

如何在我們的同類之中獲得地位,以便我們能相互合作並享受合作的利益?如何調整我們的自卑,以適應“人類存在有兩種性別”和“人類的延續擴展,有賴於我們的愛情生活”等事實。個體心理學發現,生活中的每一個問題幾乎都可以歸納在職業、社會和性這三個主要問題之下。每個人對這三個問題的反應,都明白的表現出他對生活意義的最深層的感受。舉例來説,假如有一人他的愛情生活很不完美,他對職業也不盡心竭力,他的朋友很少,他又發現和同伴接觸是件痛苦的事,那麼,憑他的生活中的這些約束和限制,我們可以斷定:他一定會感到“活下去”是件艱苦而危險的事,他擁有的機會太少,而承受的挫折太多。他的活動範圍狹窄,可以用他的判斷來加以解釋,即“生活的意義是保護我自己以免受到傷害,把自己圈圍起來,避免別人接觸”。反過來説,假如有一個人,他的愛情、生活的各方面都非常甜蜜而融洽,他的工作獲得可喜的成就,他的朋友很多,他交遊廣闊而且成果豐碩,那麼我們能斷定:這個人必然感到生活是屬於創造性的歷程,它提供了許多機會,並克服各種困難。憑他應付生活的多種問題的勇氣,即可作出如下斷言:生活的意義是對同伴發生興趣,作為團體的一份子,要對人類幸福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9

書裏提到大部分女孩子在青春期時期就對自身的女性身份感到自卑,由於對自己身份的由衷不滿,進而展現對男性的由衷敬佩。

她們會用很多方式來表達自己對男性的這種仰慕:有時她們會表現出對男性的厭惡和逃避;有時,雖然她們喜歡男性,卻會在男性面前表現的異常羞澀,甚至連話都説不出來。她們無法面對有男性參與的集會,遇到這種情況時也會非常尷尬。當她們年紀增大時,雖然也會口頭表達出想結婚的意思,但卻遲遲沒有任何行動,她們不和異性接觸,也不去交異性朋友。

看到這一段給我非常大的感觸,因為這些特徵,在我青春時期的各個階段都有體現,但我卻從未想過自己是否是對自身女性身份的厭惡。

我自認為是一個新時代的獨立女性,從小就有獨立的性別平等意識。但當我真正開始反思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發現我在很多問題上,都表現出過對“自身女性身份的厭惡”。

比如,在我小的時候會認為女孩子必須得成績好,否則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比如,以前我會認為,在異性相處方面一定要男生主動才行,雖然這個想法早就被我摒棄掉了,但當真實和異性相處時,我還是希望他們是主動的,上前的,在感情方面,我還是希望他們是熱情主動,並且是他喜歡我是先於我喜歡他的。我還是很難承認主動喜歡男生的事實。

但我一邊又覺得這樣不好,但一邊又做不到,就陷入了一種非常變扭的模式,我也從未探究過這類想法背後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對自身女性身份的厭惡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是在家庭關係中媽媽總是依靠爸爸開始的嗎?還是從無法接受父親的強勢開始的?還是從電視劇裏?又或者是那些女性被不公對待的新聞裏?

我不知道,這些我從未懷疑過,我只覺得自己很變扭,並且一直處在這種彆扭當中。

所以當我遇見異性,和異性相處,想要進入一段感情的時候,我也會開始糾結,既希望對方熱情主動但卻無法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不敢對對方的喜歡,甚至不敢相信自己被人喜歡過。

這麼一想,或許用對性別身份的自卑解釋起來更相符一點,既然找到了這麼一點,那麼原本糾結和之後的煩惱,就更容易知道該如何用更好的心態去面對,重拾對性別的自信以及對自身的自信,用更好的方式去解決類似的情況。挺好的,一條探索自己的方向。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10

如何超越自我,改變命運?這是本書要講的核心問題。

具體分兩個問題來講。第一個問題,一個人超越自我的動力是什麼?第二個問題,如何改變行為來實現自我超越?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10

自卑的表現多種多樣

阿德勒觀點——

“自卑情結”是個體心理學的重大發現。

自卑情結是指一個人在意識到他要面對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時,表現出的無所適從。

哭鼻子和抱怨的軟弱其實暗藏超越他人、好高騖遠的目標,而自吹自擂也是有自卑情結的作祟。

以我自身為例,我是個比較自卑的人,自卑的原因隨着年齡的增長會有不同——

小時候因為幼年時幾次受外傷後腦、腦門上都留下傷疤,覺得自己不完美,感到自卑;國中前後,因為哥哥姐姐都比我長相好看,他們總是被誇,而我卻總是被忽略的那個,因而感到自卑;因為早戀高中復讀,所以大學全班我年紀最大,感到自卑;工作後,因為自己情商較低、不屑逢迎而受到擱置、排擠,感到自卑。

可是,我的自卑表現出來的是驕傲。

多年前,一個閨蜜曾當面跟我説:“開始認識你的時候,感覺你特別高冷,驕傲得不正眼看任何人。”

另一個妹妹也很坦誠:“姐,你的氣場太強大,有時甚至會壓過你的某些上級。上級被下級比下去了,你想他們心裏能舒服嗎?”

其實,我一直是在用自信掩蓋自卑,用表面的強大來遮掩內心的脆弱。

自卑是進步的動力

阿德勒觀點——

自卑本身無可厚非,它是進步的動力,可以説,是人類文化的基礎。或許對於外星人來説,人類一切的文明科技是出於人類覺得自己是最為弱小的原因。從某些角度來説,也確實如此。

以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幾次工業革命為例——

第一次工業革命:xx世紀60年代——19世紀40年代從英國發起的技術革命,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勞動的時代。

第二次工業革命:19世紀60年代後期,歐洲國家和美國、日本的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紀四五十年代開始,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和應用為主要標誌的科技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人類社會經濟、政治、文化領域的變革,而且也影響了人類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

第四次工業革命:20世紀後期,以系統科學的興起到系統生物科學的形成為標誌,形成系統生物科學與技術體系,將導致的是轉化醫學、生物工業的產業革命。

正是因為人類在面對浩瀚的宇宙、強大的自然面前極度弱小、常感無能為力,才激發了文明科技的進步。

追求優越感是進步的源泉

阿德勒觀點——

人生命的意義不同,追求優越感也便是自己獨有的。生命的意義像一首詩,超出了表面的文字意義,是一種追求,一種動力。

面對誤入歧途的人,我們應該引導他們:追求優越感是人類進步的源泉。但是,只有為了他人的利益而前進,為了社會的發展而奮鬥,才能夠超越生活,順利獲得優越感。

我的“空虛”與“充實”——

四十六歲之前的十年裏,我的生活一片迷茫:除了像驢子拉磨一樣的工作之外,我的精神貧瘠、內心空虛,完全不知道我的眼睛該看向哪裏、我的注意力該往哪兒放、我的大腦該思索些什麼......

空虛與迷茫打垮了我的精神和身體,我如行屍走肉般,活動在這世上。直到2107年初突然覺醒。

從那時開始整整兩年的時間,我在努力工作的同時,堅持鍛鍊身體、堅持讀書、寫公眾號,不斷充實自己。累,並快樂着。

20xx年底,我加入十點成長計劃、邂逅寫作訓練營,經過21天的摸爬滾打,不僅學到了“萬能寫作法”,還深受訓練營優秀同學們的影響,他們聰明且勤奮,活潑又熱心,相互鼓勵着一起前行。我願意同他們有更多的交流,因為我深知:跟優秀的人在一起,自然而然就向優秀靠攏。

這兩天,為了參加1月7日開始的閲讀訓練營,我又在拼命看書、儲備知識。

《記事本·圓夢計劃》、《活用一輩子的筆記術》、《番茄工作法圖解》,讓我很懵很累的同時,受益匪淺:我建造了自己的《夢想·人生金字塔》,列出想做的事清單,把三年的長計劃分解年計劃、月計劃,並立下“終生學習”的宏願。

我曾極度自卑,也因此空虛、迷茫、痛苦不堪過。

但現在,我沒有時間煩惱,被那麼多未知的領域吸引着,如一塊海綿,我貪婪地吸吮着其中的營養。

我能想象有一天,我微笑地回頭看向自己走過的路,一步一個腳印,深沉又篤定。

正如《記事本·圓夢計劃》的作者熊谷正壽所説:“我仍然大膽地描繪着遠大的夢想,也許會有人笑我太不懂得謙虛,光會畫大餅,但對於我而言,這絕對不是一場白日夢,我深切相信美夢將會成真。”

也許,追求卓越感正是我自卑的外在表現吧。

自卑與優越,是相輔相成的一對。

自卑並非難以啟齒的弱點。

在面對更加優秀、美好的事物,自慚形穢並不丟人。

自卑是固有的,是需要去超越的。

而尋求優越感是所有人的目標!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11

青春期存在許多危險,但它並不能改變一個人的性格。青春期讓成長中的孩子面對新環境和新挑戰,令他們感覺自己走到了生活的最前沿。以前生活方式中未能發現的錯誤可能也在這一時期露頭,但經驗老到的人總能洞察出來。隨着青春期的到來,這些錯誤越來越大,無法再被忽視了。

青春首先意味着一件事:他們必須證明自己已經不再是小孩。我們也許可以儘量讓他們知道,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如果這樣,處於這一境遇中的孩子所面對的壓力可能就會減輕許多。如果他們覺得必須要證明自己的成熟時,不可避免地會過度反應。

許多青春期行為都出自對展現獨立性、與成人的平等,以及成就男性或女性氣質的渴望。這一行為的走向取決於孩子們對“長大”的理解。如果“長大”意味着掙脱束縛,孩子就會反抗一切限制,這在該階段的孩子身上很常見。

青春期的孩子經常被賦予更多的自由和獨立,父母覺得不再有權時時刻刻監督他們。父母越是想證明他們還是小孩,孩子就會越激烈地反抗以證明恰恰相反。這樣的爭鬥會成長出敵對情緒,於是我們面對的就是典型的“青春期叛逆”場景。

對成年生活準備不足的孩子在面對職業、友誼、愛情和婚姻時會驚慌失措,他們對以後是否能應付這一切沒有任何信心。如果孩子對未來感到擔憂和悲觀,自然想要尋求最不費力的方法應對,但這些捷徑根本沒有用。這樣的孩子越是被命令、被勸誡、被批評,就越是覺得如臨深淵。我們越是推動他們,他們就越是想後退。如果不能給他們鼓勵,所有試圖幫助他們的努力都會成為錯誤,並更進一步摧毀他們。他們是如此悲觀與恐懼,我們不能指望他們會自覺自願地奮發圖強。

許多青春期“失敗”的者在童年時都是被溺愛的孩子,顯而易見,對那些已經習慣由父母為他們做好一切的孩子來説,面對成年的責任會尤其艱難。他們仍然想要被寵着,但長大後卻發現自己已經不再是世界的中心,於是感覺生活欺騙了自己,對不起自己。他們在温室中長大成人,外面的氣候對他們來説太過苦寒。

我們的所有努力都是為了獲得安全感。它意味着我們已經克服了生命中所有的困難,終於生活在安全與勝利之中。如果一個孩子只想着擺脱自己所遇到的困難,他就會一直落在後面。只有當他發自內心地找到了一個能夠激勵自己的目標,並且這個目標所帶來的成就比阻擋他的障礙更大時,這個孩子才有可能打起精神來。

人們的興趣和注意力指向何方,這是一個問題。如果朝着自我之外的目標而努力,那麼自然而然地,他們就會很好地訓練自己,做好準備,以求達成目標。任何困難在他們眼中都不過是成功路上需要跨越的障礙而已。反過來,如果他們的興趣點只在於強調自身的不足,或是雖然對抗這種不足,但只是為了使自己從中脱身,他們就很難取得真正的進步。一隻笨拙的右手不會因為人心裏想着要變得靈巧,盼望着少些笨拙,甚至避開那些顯示出其笨拙的場面,就變成了靈巧的右手。只有通過實打實的練習,笨拙的手才有可能靈巧起來,並且對於“將來能夠做好”的渴望,要遠遠超過當下的笨拙所帶來的挫敗感。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12

一個人超越自我的動力是什麼?

在作者看來,無論你取得了什麼樣的成就,處於什麼樣的環境中,都一定不滿足於自己的現狀,一定想超越自我。不論你是什麼樣的人,都會想着讓自己的處境變得更好一點。為什麼會這樣呢?

按照個體心理學的分析,是因為有兩種人類最底層的情感在背後推動着我們:一種是自卑感,一種是優越感。我們一般認為,自卑感並不是人人都有的,可能有些人條件不好,或者信心不足,才會感覺自卑。但阿德勒説,不是這樣的,自卑感人人都有,而且是人類文化的基礎,是推動人類進步的動力。

除了自卑感以外,還有一種人人都有的心態,叫優越感。阿德勒説,人人都有自卑感,而且人人都想彌補這種自卑感,追求優越感。所以這兩種感情,其實是一體兩面的。

一個人追求什麼樣的優越感,也就是想實現什麼樣的目標,跟他個人的自卑感有關。阿德勒舉了一些例子,比如説很多醫生在小時候都經歷過家人或者朋友死亡的場景,所以他們就有一種自卑感,認為人生不安全。為了彌補這種自卑感,就選擇了做醫生,去跟死亡對抗,藉此來實現自己的優越感。

但在絕大部分情況下,優越感並不是一個非常清晰的目標,也不是隻有一種實現方法。很多人説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獲得怎樣的優越感,只能慢慢摸索,即使找到了一個明確的目標,也有不同的實現辦法。你採取怎樣的辦法彌補自卑感,實現優越感,就體現了你的性格,或者按照作者的説法,就體現你的人生態度。所以在個體心理學看來,自卑感就像是一個在背後提供推力的發動機,優越感就像是一個在前面牽引着你的火車頭,這兩種感情,共同提供了超越自我的動力,讓你在提升自己的軌道上飛奔。

我們人人都有自卑感,也都在試圖超越自卑,追求優越感。自卑感和優越感這兩種感情,就是推動你超越自我的動力,也是人類進步的基礎。但千萬要注意,不能因為過度焦慮而採取了錯誤的辦法,否則就會產生自卑情結,導致自閉、犯罪等等問題。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13

花了幾個星期的時間,終於把《自卑與超越》這本書給看完了。《自卑與超越》是阿德勒從個體心理學觀點出發,闡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義的通俗性讀物。但通俗中包含着極深的哲理和巨大的學術價值。在本書中,作者提出: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為沒有一個人對其現時的地位感到滿意;對優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然而,並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關鍵在於正確對待職業、社會和性,在於正確理解生活。那些自幼就有器官缺陷或被嬌縱、被忽視的兒童,以後在生活中容易走上錯誤的道路;家長和教師應培養他們對別人、對社會的興趣,使他們真正認識"奉獻乃是生活的真正意義"。這樣,他們就能夠從自卑走向超越。本書大大修正了弗洛伊德泛性論的精神分析觀,開闢了精神分析的新階段。

生的意義在於奮鬥,我贊成這一觀點。多少次生命處於低潮,是這一信念解救了我。於是埋頭苦幹,當我無意間抬起頭時,卻發現周圍的人漸離自己遠去了,自己竟到了形影相弔的地步,同學越來越疏遠,舍友越來越隔閡。回顧三年前剛剛踏入大學校門時,我們以何等的熱情要建築一個温暖的大家啊!結果與願望竟有如此差距,只因我們把奮鬥的目標定格為個人成就了,各自作自己的繭,而非大家共築一個巢。

當朝夕相處的同學處於困境之中時,我們熟視無睹或輕描淡寫的寬慰幾句;當同學取得一點點成績時,我們置若罔聞或冷嘲熱諷。沒有周圍人的關懷認可,我們感到孤獨迷茫,無所適從了,即而對生活的意義提出質疑。沒有歸屬感,沒有安全感怎麼可能保持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對生活充滿信心呢?大家都渴求温暖的集體,融洽的關係,但有幾人為建築這氣氛而努力過呢?只想索取不肯付出,終究是行不通的。

阿德勒告訴我們:生活的意義在於奉獻,在於與他人的團結合作之中獲得滿足。奉獻的意義是廣泛的,在班級之中,我們與同學團結合作,為建築一個温暖的集體奉獻力量;在單位之中,我們與同事團結合作,為單位的生存發展奉獻力量;作為一國公民,我們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奉獻青春;作為人類一員,我們為人類的進步發展奉獻生活。奉獻就意味着犧牲,這犧牲換取的是大家的團結合作,從而產生更加巨大的力量。

人其實是很軟弱的,如果人類不合作,那麼自然界中許多生物可以輕易的置人於死地,人卻成了世界的主宰,因為人是羣居且懂得合作。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已不再需要團結合作來維持基本生存,但團結合作依然是非常必要的,因為人是社會的人,需要精神支柱,沒有團體社會的認可,人會失去一切支柱和自尊,只有融入集體之中,融入社會之中,才能感受到人生的意義,實現自我價值。

當然,阿德勒對生活意義的詮釋,只是從精神分析家的角度作出的,為的是使他的病人建立積極的生活態度。從而走出空虛孤獨的旋渦。人活着僅靠積極的態度是不夠的,還應有正確的目標,遠大的理想,但從構建健康人生的角度講,阿德勒的觀點是科學的。

這本書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引導我們在以後的人生旅途中能更好的把握自己,超越自卑,樹立信心,取得成功。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14

有這樣一個故事,三個小男孩去動物園看獅子。

在獅子籠前,一個孩子躲在他母親的背後全身發抖地説:“媽媽,我要回家。”

另一個孩子則站在原地臉色蒼白地用顫抖的聲音説:“媽媽,我一點都不怕。”

第三個孩子顯得勇敢一點,他一邊專注地看着獅子一邊問他的媽媽:“我能不能向它吐口水?”

這三個孩子均感到自己處於劣勢,因此都產生了強弱程度不同的自卑心理。

故事裏的三個男孩是大部分人的縮影。

當人們感到劣勢時,自卑的烙印使他們或在人多時不擅表達,或辦事時畏首畏尾,或沒有自己的主見,喜歡隨聲附和。

有這樣一本講述自卑的書,書中並沒有陳述過多克服自卑的方法,而是引導讀者找尋生命的意義,認清生命的本質。

這本書就是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的心理學鉅著《自卑與超越》。

這本書距今已出版了90多年,並繼續幫助越來越多的人認識生命的意義,克服自卑,走向優秀。

阿德勒是個體心理學創始人,與弗洛伊德、榮格並稱為“心理學三巨頭”。

他早年受到弗洛伊德的賞識成為了他的學生。

後來,他反對弗洛依德將什麼事情都與“性衝動”聯繫起來,遂與弗洛伊德展開激辯。

不久,他就離開了弗洛伊德並創建了自己心理學體系“個體心理學”。

這本《自卑與超越》就是他“個體心理學”的巔峯之作。

在這本書裏,阿德勒着重強調一個人擁有正確生活意義的重要性。

他認為對生活意義的錯誤認知會讓人在各個階段做出錯誤的行動,促使人更易產生自卑情結,從而陷入自甘墮落的漩渦裏。

下面我會以三個方面為大家分享書中的重點內容。

一、尋找正確的生命意義

阿德勒説:“每個人,只有找到人生的意義,才能對自己的行動負責。”

那麼什麼才是正確的人生意義呢?

阿德勒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向我們陳述了人類受侷限的三個事實:

1、我們都在地球上生活

2、我們並不是唯一的人類

3、人類有性別之分

這三點成為了束縛我們的枷鎖。

到目前為止,這幾個事實依然制約着我們,所以阿德勒得出一個結論:

人類所面臨最主要的問題及目標是在這個貧瘠的星球上,與同類建立聯繫並進行合作,保證我們生命的不斷延續及人類命脈的傳承。

因此,社會是人們生存的保證。

阿德勒認為如果有人想靠自己面對所有困難,最終只能走向滅亡。

基於以上三個事實他得出正確的生活意義是:

1、不斷的奉獻

2、個人要為團體貢獻力量

3、個人對他人產生興趣進行合作。

什麼意思呢?

就是奉獻自己,與人合作。

與之相反地便是錯誤的生活意義。

對生活意義產生錯誤理解的人容易以自我為中心,也不會對人類社會作出奉獻。

錯誤的生命意義往往會導致一個人擁有嚴重的自卑情結。

在這裏我們提到了“自卑情結”這個概念。那什麼是自卑情結呢?

阿德勒説:“如果在面對一個棘手的問題時,一個人感覺自己無能為力,由此產生的情緒就叫作自卑情結。”

簡單來説,就是認為自我不能解決自己的處境,從而產生自卑的情緒。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卑情結,因為我們常常發現自己所處的環境是有待改善的。

不過,有嚴重自卑情結的人,他們會因錯誤的人生意義喪失改變環境的信心和勇氣,最終選擇逃避。

他們有可能會發展成一個問題小孩,一個神經病患者、一個罪犯或自殺者——這是他們最後的逃避。

因此,只有找到正確的生活意義才能夠戰勝自卑情結,實現超越。

二、青春期對生活意義的錯誤認知對人有哪些影響?

對於父母來説,最痛苦的就是教育青春時期的孩子。

他們往往變得叛逆,更有個人主見。

輕的與父母頂嘴,重的離家出走,再嚴重點甚至會出現毆打父母的行為。

那麼孩子為什麼在青春期一改往日乖巧聽話的形象,變得頑皮叛逆呢?

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青春期?

青春期一般沒有明確的界限,通常是14~20歲左右。

《自卑與超越》中提到青春期的孩子叛逆的原因是:

隨着他們身體發育成熟,心智提升,他們想證明自己不再是那個受大人驅使的孩子,而是一個可以獨立、已經成人、具有男子氣概或者有女人味的大人。

有三類孩子在青春期容易出現問題,分別是被寵壞的孩子,被忽視的孩子,經常被指責的孩子。

1、被寵壞的孩子

在青春期裏最易遭受失敗打擊的就是那些被寵壞的孩子。

其實很容易理解,他們已經被父母養成了温室裏的花朵,經不起外面的風浪了。

這類孩子在父母那裏沒有體驗過失。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也養成了第一時間找父母幫忙的惡習。

被寵壞的孩子希望自己一直處於童年時期,不想長大,因為他們不想擔負成年人的責任。

2、被忽視的孩子

被忽視的孩子在青春期這個階段會接觸到更多的人,可能會對未來抱有更好的期待。

這類孩子非常討厭被忽視的感覺。因此,他們希望別人都能關注到自己。

他們把重心放在如何獲取更多的欣賞上而不是為羣體提供多少奉獻。

這種自我主義會讓他更加關注金錢和權利,因為這樣可以滿足別人所期望的。

3、被指責的孩子

這類孩子從小經常被父親指責,年幼的'時候可能表現的十分温順,但是他內心深處已經埋下了報復的種子。

面對父親高大的形象,他會自卑,知道自己還不能反抗。

當他成長到認為自己擁有足夠的力量可以與父親抗衡時,他可能就會選擇反抗,甚至尋找機會攻擊父親,然後離家出走。

這有點像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的意味。所以不能對孩子一味的指責,學會賞識教育還是很重要的。

為了避免在青春時期對生活產生錯誤的意義,家長們要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要避免溺愛或忽視孩子,也不要經常指責孩子,幫助孩子在幼年時期就建立正確的人生觀。

家長還要引導他們與人合作,學會奉獻,懂得靠為團體貢獻力量來體現自己的價值。

三、幫我們擺脱自卑實現超越的幾個建議

在《自卑與超越》中阿德勒道出了人生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不會奉獻,不懂合作。

像犯罪分子、酒鬼、精神病人、自殺者等他們眼中所謂的“生活意義”只是屬於自己的,認為成功是針對個人而言的。

他們為了自己的成功不擇手段,這樣做實際上只是為了滿足不切實際的個人成就感。

為了讓人們能夠避免失敗,走向成功,阿德勒在工作,婚姻以及教育子女中分享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希望大家能夠因此受益。

1、工作

阿德勒建議我們不要只對掙錢有濃厚的興趣。

如果把收入的高低作為衡量工作的好壞,這會產生一心為己的錯誤想法,這樣的人在與人合作方面不會有太高的水準。

除此之外,那些逃避面對愛情和社會問題的人,他們會將自己的精力全部傾注在工作上,成為一名工作狂,這是作者不建議的。

他還強調,找到一份工作要有必要的堅持精神,不要頻繁跳槽,最終一事無成。

2、婚姻

阿德勒在婚姻這個難題中依然秉持着奉獻合作的核心理念。

他認為我們不應該將婚姻理解的太過狹隘。

婚姻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所有人共有的,它需要共同合作才能完成。

婚姻雙方要擔負起責任,所以這要求婚姻雙方必須是喜歡合作的伴侶。

合作的前提是平等。在婚姻的過程中不要妄想控制另一方,因為誰都不是誰的附屬品。

他還希望男人要完全尊重女性在家裏的付出,不以掙到的工資多少來評定一個人對家庭的貢獻。

因為母親在孩子身上做出的貢獻,已經被這個社會大大低估了。

3、教育後代

無論愛情與婚姻都需要細心的經營,全然的奉獻。

對於愛情和婚姻而言,最讓人關注的部分就是養育後代了。

阿德勒認為:要想讓婚姻變得和睦、幸福,孕育子孫後代是必要的環節。

在前兩個重點內容中,我們已經瞭解到一個孩子在幼年時期認識正確的生活意義有多麼的重要。

家長們教育子女要從娃娃抓起。

不要冷落孩子,更不要寵愛驕縱孩子,對每個孩子做到平等對待。這需要父母自己拿捏好尺度,找到愛的黃金分割點。

父母最大的任務就是要引導他們對其他人產生興趣,建立合作。

如果讓他在幼年時就知道為人類作出貢獻是生活的意義之一那就再好不過了。

父母的婚姻關係對孩子成長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如果父母關係不合,父母會從自身利益出發,將孩子作為爭執的焦點。

這樣的家庭下成長的孩子,與人合作的能力會非常差,因為在他的眼中父母糟糕的關係就是合作。

有句話説,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互相恩愛,這與阿德勒的教育觀不謀而合。

通過閲讀《自卑與超越》,個人最大的收穫是無論在人生的哪個階段首先要建立一個正確的人生意義,這會幫助我們從根本上克服自卑情結,實現自我超越。

也許他的人生意義不是唯一正確的,但個人十分贊同自我奉獻這一説法。

不斷地自我奉獻,不僅會讓人類社會健康發展,也會讓自己擁有一個美滿的家庭,一份成功的事業。

願單身的你能重拾人生的意義,克服自卑,實現超越。

願為人父母的你能教育出散發着陽光般自信的孩子。

最後,分享《自卑與超越》這本書中的一段話與大家共勉:

自卑能毀滅你,也能成就你。超越自卑,你將成為內心強大的自己。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12

如何改變行為來實現自我超越?

阿德勒也給了你一個辦法,就是去認清自己的目標。

在阿德勒看來,決定我們行為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未來的目標。

為什麼這麼説?阿德勒又用自己舉了個例子。他説,“假如我在教室裏找來一個梯子,一下子爬到了黑板上面,坐在上面不下來了,那學生們肯定會説,‘哎呀!阿德勒博士瘋了吧!’但是如果他們知道,我這麼做的目的是要克服自卑,我只有坐到黑板上,俯視全班,才會覺得自己很高大,有安全感,那他們就不會覺得這個事情很奇怪,反而會覺得它很合理”。

這個例子説明了,真正決定一個人行為的,是我們想要達到的那個目標。

要想改變自己,就要認清自己的目標。一旦校準目標之後,你就會像弓箭手一樣,繃緊身體和精神,讓自己的一切行為,都為你錨定的這個目標來服務。

作者説,一直以來,矯正人的行為,或者治,都是從行為本身來入手,單純地想消除病症,但是在個體心理學看來,不能這麼幹,要改變行為,先改變目標。

書中有個例子。他説有個男人,經常頭疼,但一直都治不好。作者説,是因為這個人把頭疼當成了逃避問題的辦法,他頭疼的目的是擺脱眼前的問題。

比如一頭疼,他就不用出去見陌生人了,還可以藉機對妻子或者同事提出一些無理要求,“我頭都這麼疼了,你們要幫幫我”之類的。所以對這個男人來説,頭疼簡直就是一筆財富,能滿足他的好多需求,他怎麼捨得放棄這個毛病呢?

所以,如果不讓這個男人意識到這一點,不讓他改變自己的目的,那麼頭疼是治不好的。就算治好了,他也會再得其他病,比如失眠、抑鬱,繼續用這些病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覺得喜歡,點個關注唄。你的肯定才是我最大的動力。非常感謝。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3

阿德勒的這本《自卑與超越》着力描寫一個人的原生家庭對其本人性格、心理所產生的影響。阿德勒認為,在每個人生命最初的四五年間,個人生活的典型樣式就已經基本形成了。孩子在最開始的幾年時間與父母接觸最多,故其對孩子的影響極其重要,很多人成年後表現出來的諸多心理問題,尋本溯源,都能在原生家庭中找到緣由。

阿德勒認為當個人面對一個他無法應對的問題時,他表示他絕對無法解決這個問題,此時出現的情緒便是自卑情緒。而自卑感總會造成緊張,所以爭取優越感的補償動作必然會同時出現,那麼擁有自卑情緒的人都會有一個共同的目標——獲取優越感。包括問題少年、罪犯者、酗酒者等都是如此。

讀完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有以下幾點:

1.原生家庭環境對孩子的重要性依舊沒有引起現在社會的重視,很多孩子都是家庭矛盾的犧牲者,單親、被虐待、被遺棄等兒童不得不為大人們隨心所欲的行為而買單。中國人講風水、講因果,我覺得一個和諧的家庭就是好風水,這種家庭出身的孩子心理健康,能夠較快融入社會,相反,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的家庭中出身的孩子,或多或少都存在心理問題,他的行為古怪,性格偏執,對生活喪失興趣,很難融進社會。

2.大部分孩子智力差距不明顯,但成年之後出現越來越大的能力差距,根本原因是在兒童時期的教育引導上。我可惜的是很多孩子明明可以成為國家棟梁,卻因為孩提時父母或者任何人一句隨意説出的話而徹底改變了命運。

3.解決心理問題的唯一辦法就是與他人合作獲得認同感,但前提是有正確的引導。

4.孩子是敏感的,是脆弱的,是希望得到更多關注的,所以願天下的父母多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一句鼓勵的話遠遠勝過零食和玩具。

5.希望越來越多的中國小建立心理顧問或者心理課堂,青少年的心理教育比任何文化課都重要,希望所有教師都能得到正規的心理培訓,懂得如何查找問題,對症下藥,這樣問題少年就不會再出現,《少年的你》的故事也不會再次上演。

6.建議正在為人父母、做人師長的人讀一讀這本書,受益良多。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13

我一直都覺得自己是一個自卑的人,雖人我在人前會表現的大大方方,但其實就是為了掩飾自己的自卑。

我曾以為優秀的人是不會自卑的,但後來慢慢的發現身邊一些我認為比我厲害很多的人,他們都會有自卑的時候,畢竟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也許只有井底之蛙不會自卑吧。

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裏面也説,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為我們都想讓自己更優秀,讓自己過更好的生活。

所以自卑不全是無益的,反而可以促使我們進步。

但並不是越多越好,太過於自卑的話,會對生活失去信心,凡事都不敢做,這樣的話是很難進步的。而且可能也會導致產生自卑情結,從而通過錯誤的方式來獲取優越感。

什麼是自卑情結?

阿德勒説:“如果在面對一個棘手的問題時,一個人感覺自己無能為力,由此產生的情緒就叫作自卑情結。”

我曾經有一個同事,總是喜歡在我們面前誇耀自己擁有的東西,比如去哪裏旅行了,買了什麼好東西,去哪個高檔餐廳吃飯了等等。我們聽後其實並不羨慕,反而覺得她挺悲哀的,通過炫耀來獲得優越感和存在感。這是這種優越感是虛的,並不能減少她的自卑感。

阿德勒説:“因為自卑感會讓一個人感到焦慮,因此,他就會尋找優越感來補償自己的情緒,但是,這樣做的目的並不是解決問題,而是將真正的問題掩藏起來。於是,他的活動受到了限制,他會致力於如何避免失敗,而不是努力解決問題。困難所帶給他的只剩下彷徨、猶豫和退卻了。”

所以,還是要對自己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知道自己有哪些不足,但並不因此而自卑,而是努力去改善。比如最近挺火的視頻號集結來一羣來自全球各地,各行各業優秀的人,真的感覺每時每刻都在被碾壓,他們真的是太優秀了,分享的很多東西,我之前連聽都沒有聽過,差距實在太大。但是如果因此因此而裹足不前的話,那麼這一輩子就註定是平庸的了。所以我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努力在自己的領域精進,不盲目和別人攀比,而是和昨天的自己比,只要自己在不斷進步就好。

最後引用楊絳先生的一句話:“無論人生上到哪一層台階,階下有人在仰望你,階上亦有人在俯視你,你抬頭自卑,低頭自得,唯有平視,才能看見真實的自己。”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15

阿德勒認為,人這一生必須面臨的三大制約(也可以稱之為人的侷限性):

一、我們都必須生活在這個星球上,目前並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人類與地球上的各種資源必須共存,所以我們必須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係,善待這個地球。

二、這個星球上,除了我們自己,還有其他人,一切組成這個星球的人類體系。所以我們必須與周圍人相互關聯,因此要處理好人與社會的關係。

三、人類有男有女,這同樣是個人和社會得以維繫必須考慮的問題。所以人這一生中都無法繞開愛情和婚姻這個問題。即兩性關係。

因為有這三種制約,便有了接下來的三大問題:

一、既然我們的星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那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讓人類獲得永存?

二、在茫茫人海中,我們應該怎樣定位,才能達到與人合作的目的?

三、如何進行自我調整,以適應“兩性關係”?

而這一切的表現形式都可以體現在三個方面:職業、人際關係、兩性關係。這幾乎涵蓋了我們活着的一切內容。如果一個人既沒有工作、又沒有朋友、也沒有家庭和伴侶,是否可以説他是活着的,然後這種真空狀態應該是很難的,我們總會與這個社會發生點什麼。而選擇這種生活方式的人,必是將活着視為一個充滿危險的事情,儘量避免一切的外來接觸,進行自我封閉,最後只有與現實不斷失聯,生存機會也會越來越少。

相反,如果一個人擁有一份充滿成就感的工作、值得信賴的朋友、美滿的婚姻。他將活着視為一個“創造性”的過程,於是他的生活充滿了各種機遇,即使遇到困難,也有超凡的勇氣去解決。

因此,阿德勒認為:真正的人生是懂得關注他人、讓自己成為社會大家庭中的一員,並積極地為人類的福祉作貢獻。“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其實若非仔細想過,我們很難看到自己處於地球、社會這個大家庭中,大家都是利益相關的個體,我幫助了你,你幫助了他,他又幫助了我,都是息息相關的形成一個社會運作系統循環,才會推動社會向前,推動自己向前。而不是自我封閉的個體。

但是大部分人都是專注於自己的內心,自己的世界,一切以自己的感受、利益為出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