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薦】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5.39K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書筆記了!現在你是否對讀書筆記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傅雷家書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分享。

【薦】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1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家傅雷和他的夫人寫給傅聰、傅敏等家人的家信的摘錄。

讀了《傅雷家書》後讓我瞭解了什麼叫無微不至的父愛,一絲不苟的觀心……《傅雷家書》能這樣受歡迎是因為他用書信的方式去互相溝通。

傅雷曾經在一封家書中這樣寫道:“長篇累犢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發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地告訴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

有些家長只學傅雷的“棒槌下出孝子”,只學到了一個“打”字,讓孩子的金色童年變得瞳淡無光。打真的好嗎?這是在恐俱下學習,最終是不會有什麼好的結果的。有的人自己坐在麻將場上,讓孩子在房間裏學習,他們能學得安心嗎?還有時看心情來拿孩子出氣,她們有沒有想過孩子的心情,她們為什麼不能學習學習傅雷的言傳身教呢?不防也用傅雷教育子女的方法,去教育自己的子女。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2

全書都是傅雷寫給兒子的一封封家書整理而成的,全書呈現出一位如朋友般的父親寫給兒子的書信,他在信中談學習、談生活、談修養、談做人,兒子有做的不對或不妥的地方他也會“鄭重”的指出、分析、糾正,讓我深深地體會傅雷先生做人、做事的嚴謹、認真、細緻。

何為家書?古有“家書抵萬金”之説,家書即是親人之間進行感情交流的一種方式,它包含着濃濃的親情。書信中的句句行行,包含着喜悦、憂愁、祈盼、思念,與家人分享、交流。隨着時代的進步,家書已經被短信、電話、視頻所代替,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聯繫更直接、更方便了,可隨着時間的流逝,我們就再也記不清當時發生過的事情以及心情了,不能説沒有一絲絲的遺憾。我打開我存放信件的盒子翻看,最近的一次寫信還是上中學的時候和遠在丹東上大學的姐姐的通信了,姐姐是個浪漫的人,每次寫信都會和我分享她在大學的趣事,並會在信中附上校園裏的丁香花、銀杏葉,信中的我們青澀、懵懂,但也真實,現在翻看,腦海中隱約還有一些當時的印象。

傅雷先生就是通過這樣的家書,教育他的兒子説:

“我始終認為弄學問也好,弄藝術也好,頂要緊的是人,先要學做人,否則也不會對人類有大的貢獻。”整本家書,傅雷先生在教育兒子做人做事上儼然是一位嚴父,他讓兒子立下三個原則:

不説對不起祖國的話;

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

不入他國國籍。

愛子教子的精神讓人感動。當讀到“親愛的孩子,你走後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你,每天翻來覆去的睡不着,也説不出是為什麼”時,我被這段話深深感動了,父母給予孩子無微不至的愛,他們含辛茹苦的哺育、嘔心瀝血的教導,才能使孩子們展翅高飛呀!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當傅聰匆匆回來時已是在傅雷先生的葬禮上了。“我儀表堂堂的歸來時,你已去了”、“我給您的回信,遠少於您給我的,連關心也是,可我卻不曾在意”、“今日,我終究是慢了一步”。傅聰只能一遍遍温習泛黃的書信,從中看到昔日的親人。讀到此處潸然淚下,為那拳拳父愛,也為那未盡的孝心。

所以,我很慶幸,我能伴着我的孩子一起成長,教他做人,教他做事,和他一起煩惱,和他一起歡笑;

我也慶幸我的父母健在,身體健康,不論我幾歲,只要父母在,我就是孩子,享受着他們對我的愛。謝謝你們,我愛的人和愛我的。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3

父愛如山、如海、如家書,封封觸情、觸愛、沁人心脾。親情至深,傅雷卻用數封家書表達了愛的全部。一本書,一段情,一對父子,即使時光易逝,時隔半個世紀,親情之愛卻從未腐朽。

傅雷,他為人坦蕩正直,愛子心切,是嚴父更是良友。對於長大的兒子,希望他向外發展,但又不忍心孩子遠離身邊,父母們辛辛苦苦,一步步將兒女撫養成人,兒女成才之際,亦是離開屋檐之時,作為父母,既為他們高興,也為此感到憂愁,我們應諒解父母的矛盾心情。

在傅聰的成長途中,父親傅雷似乎早已化為天空的北極星,引導傅聰在黑暗迷途中找到正確方向。除生活的瑣事之外,還涉及了藝術以及為人處世之道。傅雷讓兒子知道了“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他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把自己的人生智慧、生活經驗、藝術體會、文化感悟都毫無保留的傳授給自己兒子。

回首遙望,過往的今天,微弱的燭光下,仍有心繫遊子而深夜未眠的傅雷。提筆,細細詢問孩子是否已經加衣加棉,是否工作有張有弛,生活是否有做到自律,是否找到終身伴侶。兩人若近在眼前,互相噓寒問暖,比量三分,雖然傅聰不常常回信,但傅雷依舊孜孜不倦的給傅聰寫信,這其中滿滿是深切默默的愛。

傅雷在信中曾説“辛酸的眼淚是培養你心靈的酒漿”,這句話飽含了傅雷對兒子的鼓勵與支持,雖然眼淚是辛酸的,但這卻是讓內心變得更加堅強,讓自己不斷走向成功的動力。我們的一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崎嶇坎坷、荊棘叢生,但經歷了這些,我們會變得更堅強,收穫如那酒漿一般的甘甜。

《傅雷家書》字裏行間都深藏着一顆父親的愛子之心,不同於母愛的温柔細膩,父愛更像是那雄偉的高山,深遠而廣闊。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4

花了一週的時間看完《傅雷家書》,雖然網上褒貶不一,尤其是説到傅雷早期的個人生活,但我想不能因他早期的過錯來降低對此書的看法。此書作為父母對兒女的教導有很多值得借鑑之處,比如婚戀觀、家庭儲蓄觀、生活個人篇章都是非常好的,諄諄善誘,不厭其煩,非常系統和細化,有極大的耐心,雖然很多人認為傅雷對兒女管的過多,但我認為作為父母這是情不自禁的,無法抑制的,而他的這種管絕非簡單的説教,是讓人可以接受的,能做到這樣的父母中國恐怕不多,而哪一個孩子的成功的背後不是父母日復一日操心出力不厭其煩的結果呢。不要相信天才,不要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也不要相信父母不管不問孩子自有出息的。也都是父母懶散的自我安慰,這種概率輪不到你。

回想起自己很多年前跌跌撞撞進入社會,進入婚姻,而一切全靠自己“摸着石頭過河”也可以説是“無知則無畏”,現在回想起來是走了很多彎路,甚至錯路。個人總有侷限性,但若能把自己以身實踐得出來的經驗、智慧給孩子們事先做好心理建設或是指導,相信對孩子的人生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於急於讀完,這次讀的很是匆忙,算是第一遍的大致過濾,很多篇章值得一讀再讀,細細回味轉化吸收。摘抄一些自認為的好片段如下:

對終身伴侶的要求,正如對人生一切的要求一樣不能太苛。事情總有正反兩面:追得你太迫切了,你覺得負擔重;追得不緊了,又覺得不夠熱烈。温柔的人有時會顯得懦弱,剛強了又近乎專制。幻想多了未免不切實際,能幹的管家太太又覺得俗氣。只有長處沒有短處的人在哪兒呢?世界上究竟有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或事物呢?撫躬自問,自己又完美到什麼程度呢?這一類的問題想必你考慮過不止一次。我覺得最主要的還是本質的善良,天性的温厚,開闊的胸襟。有了這三樣,其他都可以逐漸培養;而且有了這三樣,將來即使遇到大大小小的風波也不致變成悲劇。做藝術家的妻子比做任何人的妻子都難;你要不預先明白這一點,即使你知道“責人太嚴,責己太寬”,也不容易學會明哲、體貼、容忍。只要能代你解決生活瑣事,同時對你的事業感到興趣就行,對學問的鑽研等等暫時不必期望過奢,還得看你們婚後的生活如何。眼前雙方先學習相互的尊重、諒解、寬容。

對方把你作為她整個的世界固然很危險,但也很寶貴!你既已發覺,一定會慢慢點醒她;最好旁敲側擊而勿正面提出,還要使她感到那是為了維護她的人格獨立,擴大她的世界觀。倘若你已經想到奧裏維的故事,不妨就把那部書叫她細讀一二遍,特別要她注意那一段插曲。像雅葛麗納[插圖]那樣只知道love,love,love![愛,愛,愛!]的人只是童話中人物,在現實世界中非但得不到love,連日子都會過不下去,因為她除了love一無所知,一無所有,一無所愛。這樣狹窄的'天地哪像一個天地!這樣片面的人生觀哪會得到幸福!無論男女,只有把興趣集中在事業上、學問上、藝術上,儘量拋開渺小的自我(ego),才有快活的可能,才覺得活的有意義。未經世事的少女往往會存一個荒誕的夢想,以為戀愛時期的感情的高潮也能在婚後維持下去。這是違反自然規律的妄想。古語説,“君子之交淡如水”;又有一句話説,“夫婦相敬如賓”。可見只有平靜、含蓄、温和的感情方能持久;另外一句的意義是説,夫婦到後來完全是一種知己朋友的關係,也即是我們所謂的終身伴侶。未婚之前雙方能深切領會到這一點,就為將來打定了最可靠的基礎,免除了多少不必要的誤會與痛苦。

我以為訂婚期間還有一件要緊的事,就是要充分準備去了解現實,面對現實。現實與年輕人純潔的心靈所想象的情況截然不同。生活不僅充滿難以逆料的艱苦奮鬥,而且還包含許許多多日常瑣事,也許叫人更難以忍受。因為這種煩惱看起來這麼渺小,這麼瑣碎,並且常常無緣無故,所以使人防不勝防。夫婦之間只有徹底諒解,全心包容,經常忍讓,並且感情真摯不渝,對生活有一致的看法,有共同的崇高理想與信念,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平安渡過大大小小的風波,成為琴瑟和諧的終身伴侶。

生活要過得體面而省儉;要小心而勿小氣;慷慨而勿易於上當;享受生活樂趣,但切勿為滿足一時慾望而過分奢侈,即使當時覺得這種慾念不可或缺也罷。這是種極不容易的藝術,只有性格堅強的人,運用明智,意志力與極大的耐性,再經過一些大大小小的慘痛教訓,才辦得到!這種人生藝術我們不能期望很快就學會,因此最好及早開始,尤其是在婚姻生活開始的時候。

人的發展總是波浪式的,和自然界一樣:低潮之後還有高潮再起的可能,峯迴路轉,也許“柳暗花明又一村”,又來一個新天地呢!所以古人説對人要“蓋棺論定”。

我很明白在西方社會中物質生活無保障,任何高遠的理想都談不上。但所謂物質保障首先要看你的生活水準,其次要看你會不會安排收支,保持平衡,經常有規律的儲蓄。生活水準本身就是可上可下,好壞程度、高低等級多至不可勝計的;究竟自己預備以哪一種水準為準,需要想個清楚,弄個徹底,然後用堅強的意志去貫徹。唯有如此,方談得到安排收支等等的理財之道。孩子,光是瞧不起金錢不解決問題;相反,正因為瞧不起金錢而不加控制,不會處理,臨了竟會吃金錢的虧,做物質的奴役。單身漢還可用顏回的刻苦辦法應急,有了家室就不行,你若希望彌拉也會甘於素衣淡食就要求太苛,不合實際了。為了避免落到這一步,倒是應當及早定出一箇中等的生活水準使彌拉能同意,能實踐,幫助你定計劃執行。越是輕視物質越需要控制物質。你既要保持你藝術的尊嚴,人格的獨立,控制物質更成為最迫切最需要的先決條件。

青年初出校門,未經鍛鍊,經不起挫折。過去的思想訓練,未受實際生活陶冶,仍是空的。從小的家庭環境使他重是非,處處認真,倒是害苦了他。在這個年紀上還不懂現實與理想的距離,即使理性上認識到,也未能心甘情願的接受。只好等社會教育慢慢地再磨練他。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5

歌德曾經説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經典作品,具有最永恆的魅力,它們像謙謙的智者,諄諄教導的老師。欣賞它們的靈魂,這不但有助於我們認識與瞭解社會,從而形成正確的人士觀,世界觀,而且還提高個人文學素養的一個重要途徑。

讀完《傅雷家書》,感於它的“諄諄人生語,悠悠父子情”。它讓我懂得了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想到魯迅先生的那句話,“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一顆純潔,正直,真誠,高尚的靈魂,儘管有時會遭到意想不到的磨難,侮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齒於人羣的絕境,而最後真實的光不能永遠湮滅,還是要為大家所認識,使它的光焰照徹人間,得到它應該得到的尊敬和愛。

傅雷先生的家庭教育看似嚴格,但在我仔細研讀後,才深深地體味其中所包含的情感。傅雷先生對他的兒子的愛雖看似平淡,卻包含着偉大而無私的真摯情感。從他諄諄的教誨中,我讀出了一位家長,特別是一位父親的崇高的責任感。雖然傅聰遠在國外,但父子通過書信相互交流。雖然信中所提的事都是一些生活中的小事,也許在他人的眼中,這些事都不值得一提,但是在這父子倆之間卻是連接彼此心靈的紐帶。

在這本書中,沒有華麗的辭藻與驚天動地的壯語,但它在字裏行間所透露出的真情,卻使它在眾多的著作中熠熠閃光。它充滿這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在一封封的書信,我們看到了父子倆之間的默契與真摯的情感,這使得雙方在精神上可以相互為各自的依靠。縱然國內家庭遭遇殘酷的惡運,但傅聰始終沒有背離他的祖國,他不受祖國敵對勢力者多方的威協利誘,沒有説過或做過有損祖國尊嚴的言行。這種信賴祖國,熱愛祖國的精神,與傅雷先生在數萬裏外給他殷切的愛國主義教育,是不能分開的。

有時侯,我們可能會認為自己苦於家庭教育的嚴格,限制了自己的個性發展,有的人因此而懷恨於父母,從而導致了不堪設想的後果。因此,有人主張任其自然而因勢利導,像傅累先生那樣的嚴格施教,不免讓人覺得有些“殘酷”。但是更深刻的體會他,培養兒女也正是對社會,對祖國,對人類世界所應該盡了一項神聖的義務與責任。在傅聰的長大成才的道路上,我看到作為父親的傅雷先生所灌注的心血。在這些書信中,我們不是看到傅雷先生為兒子嘔心瀝血所留下的斑斑血痕嗎?

《傅雷家書》像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的無限廣闊的海洋。跟隨它,我們不會失去希望,也不會迷失方向。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6

當兒子在事業上取得成績時,作為父親的傅雷當然是高興的,但並沒有沉浸在那份成就裏,而是期望兒子在取得巨大成功、被鮮花與掌聲簇擁的時候,仍然堅持謙卑、不懼孤獨,勇於攀登藝術的至境。“我更高興的更安慰的是:多少過分的諛詞與誇獎,都沒有使你喪失自知之明,眾人的掌聲、擁抱,名流的讚美,都沒有減少你對藝術的謙卑!總算我的教育沒有白費,你二十年的折磨沒有白受!你能堅強(不為勝利衝昏了頭腦是堅強的最好的證據),只要你能堅強,我就一輩子放了心!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們掌握之內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賦,但只要堅強,就不怕失敗,不怕挫折,不怕打擊——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術上的,學習上的——打擊;從此以後你能夠孤軍奮鬥了。何況事實上有多少良師益友在周圍幫忙你,扶掖你。還加上古今的名著,時時刻刻給你精神上的養料!孩子,從今以後,你永遠不會孤獨的了,即使孤獨也不怕的了!”

傅雷説:“赤子便是不明白孤獨的。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創造許多心靈的朋友,當代哲學家周國平則説過,孤獨、寂莫和無聊是三種不一樣的境界,分別屬於精神、感情和事務的層面;僅有內心世界豐富的人,對精神與靈魂有着執着追求的人,對人間充滿摯愛的人,才可能體驗真正的孤獨;孤獨產生於愛……傅雷相信:“藝術表現的動人,必須是從心靈的純潔來的!不是純潔到像明鏡一般,怎能體會到前人的心靈怎能打動聽眾的心靈”正因為赤子之心是最純潔的,它不含私心雜念,沒有慾望紛爭,只容納人間最完美、最真摯的感情,所以“永遠能夠與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赤子的現實生活也許境遇不佳、缺少知音,甚至會遭到誤解和排斥,身邊的世界讓他孤獨;但人類最純潔最完美的感情與思想,是相通而永存的,普天下的赤子都將成為他的知音和朋友。

赤子之心無比純潔,剔除了紛紜雜念,才可能“體會到前人的心靈”並以之“打動聽眾的心靈”。藝術的最高境界,人生的最高境界,便都在那裏企及了。貫串在這兩則信中的父愛,其實就是堅強。第一封信中“一個人惟有敢於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才不至於被回憶侵蝕。我相信你逐漸會學會這一套,越來越堅強的。”第二封信中“你能堅強(不為勝利衝昏了頭腦是堅強的最好的證據),只要你能堅強,我就一輩子放了心!”堅強説到底就是擁有一顆赤子之心。而“赤子之心”,是藝術創造的最高峯。這種心靈的純潔是人類共同的完美願望。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7

《傅雷家書》是一本“充滿着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

父親傅雷是一個睿智,博學,正直的學者,年輕時甚至有些暴燥,極富個性。母親朱梅馥是一個具有東方文化素養,又經西方文化洗禮,既端莊賢淑,又温厚善良的東方女性。

父親傅雷教育兒子説:“我始終認為弄學問也好,弄藝術也好,頂要緊的是“人”,要把一個“人”’儘量發展,沒成為藝術家之前,先要學做人,否則,那種某某家無論如何高明,也不會對人類有多大的貢獻。一個純粹投身藝術的人,他除了藝術和個人的人格,已別無所求。“人”在傅雷心中又是具體而微的,這不只是一個願望,一個口號。它大到對世界對人類對祖國的忠誠與獻身精神,小到對自己事業的嚴謹,對父母的孝敬,對妻子的理解,對友人的寬容。

夫婦二人作為中國人的典範,一生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培養兩個兒子成材。是他們教兒子先做“人”,後成“家”,在他們的人生的句號中,就用“人”字結束了,一切美好的的回憶。

它告訴我們:一顆純潔、正直、真誠、高尚的靈魂,儘管有時會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難、污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齒於人羣的絕境,而最後真實的光不能永遠掩滅,還是要為大家所認識,使它的光焰照徹人間,得到它應該得到的尊敬和愛。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8

《傅雷家書》是一本值得細看和咀嚼的書,是一本難得的好書。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教育方式,而傅雷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值得推崇的,也是值得效仿的。

傅雷父子透過這些書信,不僅僅在兩人間建立了牢固的紐帶,也透過這一條紐帶,使孩子與遠離的祖國牢牢地建立了感情。

既然是父子之間的家書,那麼書中最突出的,當然是濃濃的父愛了,或許每個父親對他們的孩子都疼愛有加,但在疼愛的同時,不忘對其進行音樂、美術、哲學、歷史、文學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教育的,不知能有幾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個好的家庭,對孩子來説是一件好事,它決定了孩子的一生。傅雷教育孩子的方法比較個性,他透過書信對遠方兒子的生活和藝術進行指導,而且還透露了對兒子的牽掛和愛。

在書信中,他告誡兒子人總得常常強迫自己,不強迫就解決不了問題,最基本的就是要抓緊時間;做事要科學化,要徹底;在外面世界均勿難為情,被人家隨便多留,才能不打亂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習慣,就等於修改自己的意識與性情。這些難道不是我們就應引以為鑑的嗎?

天下父母的愛都是一樣的,我的父母雖不像傅雷那麼出名,也不能説出讓人立身處事的大道理,但他們事事為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會先為我思考,為我打算。

《傅雷家書》中有着許許多多做人處世的大道理,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誨又何嘗不是立身行事的準則呢?不錯,很多家庭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是有多少家庭能夠教育好孩子呢?在中國,家長都沒有用心與孩子溝通,不瞭解孩子的狀況,沒有正確地引導孩子。

還有些家長認為孩子不打不成材,因而讓孩子身心受到傷害,孩子不但沒有變得懂事,反而更加叛逆起來。所以,家長們就應看看《傅雷家書》,而作為孩子的我們也要看看這本好書,因為它將會感染我們,讓我們察覺到家長的用心良苦,懂得感恩,它更讓我們懂得藝術的欣賞,在生活的處事做人,得到正確的指引。

不管過多久,傅雷先生的影響還將會一向存在,因為他的教育方式能夠當做家庭教育的藍本,而《傅雷家書》也會哭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喜愛。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9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子女的信件。可它並不僅僅是一些信件,而是一部真正的教子之書。

整部書中充滿父愛,思想與藝術。傅雷的教子有方是出了名的,他的教育方法與傳統的中國式教育方法有所不同,或許這就是這本書的特別之處了。

傅雷從多種身份,角度與立場同兒子對話,可謂“一人多角”。他與兒子的關係並不是單純的父子,他們互相學習,關係平等。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10

《傅雷家書》凝聚着傅雷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信中首先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的問題。傅雷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説法,以及自身的人生經驗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同時,對兒子的生活,傅雷也進行了有益的引導,對日常生活中如何勞逸結合,正確理財,以及如何正確處理戀愛婚姻等問題,都像良師益友一樣提出意見和建議。拳拳愛子之心,溢於言表。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書信作為萬里相隔的親人之間維繫感情的方式,自古至今有着非同尋常的意義。

我長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即使是因為讀書而離家,也不會離得很遠,所以根本無法體會到那種互通家書時因距離而產生的淡淡的憂愁和絲絲的甜蜜。

這本厚厚的家書中承載的是多麼深沉的父愛啊!“親愛的孩子,你走後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着你, 每天清早六七點鐘就醒,翻來覆去的睡不着,也説不出為什麼。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守在家裏,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樣,我和你媽媽老是想着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從上面的語句,字裏行間可以看出傅雷的愛子情深。對於長大的兒子,希望他茁壯成長,向外發展,但又不忍孩子遠離身邊。其實家長都是這樣的,從八月懷胎到十月分娩,家長辛辛苦苦,一步步將兒女哺育成人,為的就是希望子女才有所用,以後不至於露宿街頭。而,兒女成才之際,亦是離開屋檐獨飛之時。作為父母,既為他們而高興,也為此傷心難過。畢竟是骨肉之情。作為我們應該體會、理解父母的苦心,讓父母看到他們想看的一幕——我們快快樂樂的生活,也算是報答了父母含辛茹苦的養育之恩。

這不禁讓我聯想到如今的子女教育問題。很多家長忽視了同孩子的朋友關係,養了十幾年,卻沒有真正地享受過為人父母的樂趣,他們因為迫切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待孩子的心態扭曲了,各種揠苗助長的措施出籠了。現代獨生子女的家庭中,家長們對孩子包辦過多,家長們不僅不讓孩子做家務,連自理勞動也由家長包辦。盛飯、穿衣、削鉛筆、戴紅領巾、洗手絹襪子等等,都由家長代勞。久而久之,孩子把家長當成了枴棍,一步也離不開。結果養成了孩子的依賴性,降低了這一代人的素質,孩子不僅不能成為強者,倒可能會成為一個窩囊廢和寄生蟲。孩子的意志力、堅韌性得不到鍛鍊,自立自理能力較弱。

讀了傅雷家書後,我懂得了許多,我更瞭解父母了。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教育書,也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與孩子的一本書,讓孩子更瞭解父母,讓父母更瞭解孩子。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11

提起《傅雷家書》總是有點莫名其妙,一些寫這些家庭瑣碎事的家書,竟能成一本書?但讀過一遍後就不再這樣想。

《傅雷家書》收錄傅雷與其子傅聰,女兒傅敏,及妻子的書信。常人看來十分平常,但就在這看似平常的字裏行間,卻流露出一股淳樸,真實的感情。特別是父子之情。

讀過《傅雷家書》後不免把它與《培根隨筆》中的那篇“論父母與子女”相連繫起來。培根的筆下,他詳細論述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父母對子女的教育。這也許是外國對父母與子女的最好的描述。而在《傅雷家書》中,傅雷對傅聰的教育也似乎像培根所説的那樣,也可以説傅雷的教育印證了培根對子女在金錢和人品教導的正確性。

記得《傅雷家書》傅雷給兒子傅聰寫的一句話:“先做人,再做藝術家。”對於傳統的中國教育來説,實在是一句非常經典的台詞,不管是書籍或是電視劇中常常會有這句:先做人,再做什麼——的這類話。可見傅雷先生也是一個傳統的父親。

既然是一個傳統的父親,那就當然少不了一個在中國教育史上幾千年終而不變且很恐怖的一個動詞:“打”!俗話説: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鋼!不過,也不排除;棍棒之下出殘疾!的家庭暴力悲劇。

傅雷也對兒子在書信中説過一些因管教過嚴而對不起兒子的話。當然,我不能玩全否認傳統教育不好,因為,傅雷先生的確成功了!傅聰成為了著名鋼琴大師、傅敏成了英語特級教師

在《傅雷家書》中,傅雷對兒子的信中説“長篇累犢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種,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傅雷即是兒子的好父親,也是一位好老師!

之所以《傅雷家書》成了一本十分有教育意義的書,在於父親給兒子恰到好處的嚴格,不溺愛,即是為人父母,又是為人師表,可以説是父母們的模範了!

正像易中天説過:“子女是中國家庭的中心。”傅雷正是把半生的精力花在子女身上,可以説他就是“父愛如山”的一個詮釋!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12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書信自古就是人們溝通的主要方式之一,而書信往往可以把嘴上説不出來的話更好的流露。《傅雷家書》就是這個例子。

《傅雷家書》摘編了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間寫給孩子傅聰、傅敏的家信。這本書是一本優秀的青年思想修養的讀物,充滿了父愛。

傅雷老先生曾説過,他給兒子的信有好幾種作用:

一、討論藝術,

二、激發年輕人的思想,

三、訓練傅聰文筆和思想。

四、做一面忠實的“鏡子”。

看了這本書,就似看到了傅雷豐富的內心世界。他對國家、生活的熱愛,以及他對兒子的深沉的愛。

我從書中讀懂了很多。比如“辛酸的眼淚是培養你心靈的酒漿。”當我遇到困難時,看了這句話,會馬上鬥志昂揚。讀了“得失成敗儘量置之度外,只求竭盡所能,無愧於心”,使我明白無論得失成敗,只要努力過,奮鬥過,就足夠了。讀了“太陽太強烈,會把五穀曬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讓我明白有些事不能做得太過。

有一段話一直令我有無限感慨:“其實完美是根本不存在的,整個人生、世界、宇宙,都談不上完美……”完美不一定全是好事,有塊鏡子的碎片一直想尋找另外幾塊碎片,由於有稜角,他走得慢,欣賞了許多美景,但當他找到其他碎片,圓鏡子太完美了,但他們看不到風景了。

《傅雷家書》雖是父母與孩子普通的書信,但卻影響了很多人,它是永恆的經典。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13

《傅雷家書》是傅雷夫婦與兒子傅聰的精神接觸和思想交流實錄,它並不是為了出版而創作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用不經意的筆墨,貫穿了一九五四至一九六六年傅雷夫婦最後的生命歷程,並且記錄了兒子傅聰成為世界級鋼琴家的過程。

在這一篇篇的家書中,我能夠深切地體會到傅雷夫婦作為父母對兒子的關愛與擔心。在傅聰出國留學波蘭的第一天,傅雷是這樣寫的:媽媽隨時隨地都想哭——眼睛已經腫的不像樣了,乾的發痛了,還是忍不住要哭。

兒行千里母擔憂,這句話在母親朱梅馥的身上體現了,它也在天下每一位母親的身上體現着。有的時候我很不明白為什麼家長會擔心我們自己出去,甚至還會不耐煩,跟他們吵。但其實我們並沒有瞭解到他們的苦心,沒有了解到他們作為父母對孩子的牽掛。

我從這些家書中感受到的不只是語重心長的教誨,而只是父母的關切和叮嚀。那一封封的家書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14

題。傅雷講勞逸結合,跟我們平時談的角度不太一樣。他特別強調的是,僅僅依靠音樂來培養音樂是行不通的。如果太偏重以音樂本身去領會音樂,時間長了就會減少藝術的新鮮氣息,走向抽象、封閉,缺少生命的活躍。所以,他建議傅聰在刻苦的鋼琴訓練之餘,要多去公園,多去博物館、美術館,通過造型藝術和大自然來放鬆精神。傅雷認為,勞逸合理安排,最重要的是維持心理的平衡和健康。融入大自然,經常跳出自己的牢籠,才能呼吸到新鮮空氣,找到新的感覺和看法,可以啟發對藝術的理解和感受。同樣的,定期欣賞造型藝術,可以調劑自己的狀態,也會讓音樂表達更豐富、更有生命力。

如何理財的問題。藝術家往往輕視錢財,傅聰也不例外。傅雷説,我們當然不要做吝嗇鬼、守財奴,過分無度地追求物質,被金錢奴役。但是藝術家如果不懂得善待錢財,也不是什麼值得驕傲的事情。因為一個藝術家要想保持人格上的獨立,只有建立切實的經濟保障才有可能,所以傅雷對於傅聰的物質生活特別關心。傅雷認為,瞧不起金錢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因為不重視金錢而不會處理,最終吃了金錢的虧,成為物質的奴隸。生活中物質的一面並不比精神的一面要低級乏味,重視理財,做好計劃,總結一套預算決算的方法,跟重視物質不是一回事。這是為了不吃物質的虧而採取的預防措施,就好比我們保持日常生活的規律,不是為了過上刻板枯燥的生活,而是為了節省更多的時間,來做更多有用的事。簡單的説,就是要有錢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不能被金錢所奴役了,陷入到拼命賺錢花錢裏面出不來。歸根結底,處理好生活上的細節,是為了更完美的享受人生。

總之,這本書三觀正、道理明、想得清,對於懵懂不諳世事的年輕人來説,這本書值得一讀。對於迷茫的中年人老年人來説,這本書也值得一讀。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15

在這個世界上父親對孩子的親情各有各的表達方式,有的不善言語只是默默地愛在心裏;有的一出聲就如爆雷,對孩子的親情是簡單的表達。然而在《傅雷家書》中看了傅雷夫婦寫給孩子的書信可謂字字包含深情,句句凝聚心血,處處體現赤子情懷。在家信中,傅雷夫婦恨不得把自己平生所有的人生經驗和藝術心得都灌輸給孩子們,以幫助他們早日成為德藝雙馨,知識淵博,修養深厚,具有濃烈民族情懷的藝術家。書信對孩子的愛體現在方方面面和許多細節中。

《傅雷家書》中寫到:“一天接不到孩子的信,一天不得安心,做什麼事都沒有情緒,非常憂慮!”信中表現了父親對孩子每時每刻的思念和擔心。家書中父親期待孩子成為具有濃烈民族情懷的藝術家,他寫道:“願你做中國的——新中國的——鐘聲,響遍世界,響遍每個人的心!用歌聲把大家帶着,一塊到無邊無岸的音響的海洋中去。”在培養孩子過程中父親幫助孩子學習,父親收集音樂學習相關的資料,分析演奏曲目,整理樂譜,抄寫音樂筆記,以書信的方式希望能豐富孩子知識面,從而對音樂更好的理解。

在孩子取得成就的時候,書信中這樣寫道:“想不到你這麼有才華,想不到你的春天來得這麼快,花開得這麼美,開到世界的樂壇上放出你的異香。東方升起了一顆新星這麼光明,這麼純淨,這麼深遂。替新中國創造了一個輝煌的世界紀錄!我做父親的一向低估了你,你把我的錯誤用你的才具與苦功給點破了,我真高興,我真驕傲,能夠有這麼一個兒子把我錯誤地估計全部推翻。”以書信的形式表達對孩子在音樂上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和驕傲,用愉快的心情承認自己的錯誤。

我的父母對我的關心、何嘗不是這樣的呢,他們雖不是偉人,不像傅雷那麼出名,也不會寫那麼多家書,但他們事事為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會先為我着想,為我打算。記得父親工作一直都很忙,但不論再怎麼忙他每天都會在固定的時間給我打電話關心我的學習,提醒我抓緊時間完成作業,養成高效的學習習慣。傅雷家書中有許許多多做人處事的大道理,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傅雷寫給孩子的書信,能清晰而深刻的感受到滲透在字裏行間的的濃厚的父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