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祈禱落幕時讀書筆記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7.99K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書筆記如何寫了哦。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書筆記頭疼,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祈禱落幕時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分享。

祈禱落幕時讀書筆記

祈禱落幕時讀書筆記1

東野筆下的女性角色似乎都相當強大,強大得足以駕馭自己的人生,足以左右他人的生死,雪穗,綾音,博美,還有數不盡的她們,永遠風輕雲淡,永遠不悲不喜,她們像是承載了生命難以承受的重量,在重壓下結成厚繭,逐漸成長為令世人驚歎的奇女子。在戲劇場上演盡了悲歡離合的淺居博美,又何嘗不是這樣。

從開篇一點一點讓我進入他構造的那個世界,那種情境。他的書會讓你很容易入戲,很容易與書裏的人物產生情感上的'共鳴。記得《嫌疑人x的獻身》那本書裏寫的是一個人因為愛情而對另一個人做出的巨大犧牲,我當時讀完之後還感歎過,到底愛情能偉大到什麼程度,讓人心甘情願地這樣犧牲自己。而如今,這本《祈禱落幕時》,寫的是因為親情,尤其是父母子女之情,而做出的犧牲。我絲毫不懷疑,為人父母,一輩子都在為子女考慮和謀劃,能做出這樣的犧牲,一點也不奇怪。我只是在這樣的故事裏,這樣一個明明是驚悚的殺人破案故事裏,體會到了那樣温暖的親情。

祈禱落幕時讀書筆記2

當拿到這本書時我傻眼了,因為平時就不愛讀書的我看到這本日式風格的書更加反感。果然不出所料,當我翻開第一張時,我就有昏昏欲睡的感覺,因為裏面的人名不但繞口,而且較多分不清誰是誰了。於是隨手就擱下了……大概過了一個星期左右,也許是閒來無聊、也許是心有不幹、也許是迫於完成任務我又重新拿起這本令我頭疼的書。

原來這是一篇倒敍又時時夾雜着插敍的探案推理小説,説白了,這是一個時時充滿回憶又扣人心懸的故事。一章章讀下來,並沒有多少跌宕起伏的情節,但綿部俊一,越川睦夫,苗村誠三之間的關係卻讓我大費周章,因為第一遍讀完時我並不能準確的理清他們之間的角色,於是我又讀了第二遍,雖然對本書中的人物、關係、故事情節不能做到了如指掌,但書中的一位母親——百合子,一位父親——淺居忠雄讓我久久不能忘懷。加賀的母親百合子得了抑鬱症,為了不傷害家庭,不影響兒子的生活毅然孤身離開,獨自面對滄桑的暮年;淺居忠雄為了女兒——淺居博美偽造自己死亡的假象,以他人的身份活了三十餘年,只為看到女兒的一步步成長。看到女兒找到人生的幸福與美滿,自己也便真正露出了微笑。直到最後為了女兒自殺。

也許有人認為百合子沒有必要孤身離開,因為他有一個活潑可愛的兒子,更有一位深愛他的不管世俗的好丈夫,他完全可以不顧世俗的偏見和一家人好好的生活在一起,享受家的温暖已及家的快樂,但她為了家人特別是兒子——加賀卻犧牲了自己的後半生。在她臨死前聽説兒子並沒有因自己的消失而過得不好,也沒有和父親產生矛盾時,她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她的死亡是那麼的悄然、那麼的平靜、那麼的安詳,她無怨無悔……

或許會有人覺得故事中的另一位主人翁及其父親的命運太可憐了,因為他們都不是以自己的意願殺人的,都是迫於壓力而不得不做出的一種無奈的選擇,甚至可以説他們本身就是受害者——爸爸帶着女兒為了躲避因不負責任的媽媽而產生的'大量債務而逃走,在途中當爸爸想輕生時,女兒為了幫助爸爸而打算去賣身的中途反悔失手殺了一個核電站工人。從此,爸爸用工人的身份活了下去,而死去的工人變成了死去的爸爸成功逃避掉了債務。可是從此父女不能再光明正大的見面,而且女兒越來越成功,相對的,這段歷史就更不能讓人知道,所以爸爸就更不能出現在世人面前,因為要保守祕密爸爸迫於無奈又殺死了兩個人,最後爸爸感到了從內心深處的疲勞,打算縱火自焚,而女兒為了讓爸爸不以爸爸最討厭的方法死去,親手掐死了爸爸。

讀完整本書,相對於加賀的母親百合子,淺居博美的父親淺居忠雄對女兒的愛有點瘋狂,雖然他們是生不由己,但最後都被繩之以法。但也讓我似乎明白了這樣的道理——不管為了什麼,在法律面前殺人都是不可饒恕的;兒女是父母永遠的牽絆,也是父母生命的延續,父母對兒女的愛無關家庭,無關困難,他們始終是父母願意為之付出生命來呵護的對象!

祈禱落幕時讀書筆記3

逛書店時偶然看到這本書,看到東野圭吾先生的名字,便毫不猶豫地讀起來,他的書從來沒有讓我失望過。

已經讀過東野圭吾幾本代表作了,每次讀完都折服於他的邏輯、腦洞和温情,真的是一位十分讓人敬佩的作家,對於他的詳細介紹,在《白夜行》讀後感中已經寫過了。

這裏,我在思考如何寫這篇讀後感,不走大眾路線。

於是,想到了一個着手點。

經常在知乎上會看到熱榜話題,比如“妻子決定一個家庭的幸福嗎?”“妻子的地位,決定一個家庭的幸福”。

每次看到這種問題,我都會驚訝,社會為何對於女性,賦予這麼重大的責任和傾向?一個家庭的幸福與否,明明是由夫妻兩個人覺得,為什麼要把妻子凸顯出來,做得好或者做不好,完全歸咎於一個人,是不是社會對男女不公的另一種表現?

畢竟,責任越大,擔子越重嘛!擔子越大,責任越大。

後來想明白,大概是現在的社會,主要還是“男主外,女主內”,這種社會分工決定了妻子在家庭的時間、為家庭付出的精力比丈夫多,因此,會有這種觀點——妻子決定一個家庭的幸福程度。

等我看完這本書時,期間也被忠雄和博美之間的父女情感動到哭過。後來多次思考,為什麼父女二人最後的結果會是這樣子?

答案便是,家庭的不幸導致人生的不幸,甚至可以説,妻子是否賢德,決定了整個家庭的幸福與否。

不得不承認,東野圭吾先生的故事總是從小處着手,講述最赤裸的現實生活,人生百態。

為什麼説“妻子決定一個家庭的幸福呢?”(我現在還是不能完全贊同,但是這本書,是一個是很好的例證,對於這個觀點。)

加賀刑警的母親和博美的母親,同為陪酒女出身,結婚後,兩個人也同樣地面對養育小孩,照顧家庭的婚姻生活。

作為陪酒女的過去,總是會被朋友親戚議論,加賀的母親不堪重壓,選擇了離家出走,雖然是狠心留下丈夫和兒子,但是也是逼不得已,不想自己再給他們添麻煩,從而毀了所有人的人生,一個人的犧牲,換丈夫和兒子的安寧……

而博美的母親,卻是走了一條相反的道路。

她不堪家庭生活的寂寞與枯燥(好像還有因為丈夫xing無能),於是十分懷念從前做陪酒小姐的生活,便跟以前的朋友聯絡,重新過回了以前的瀟灑生活,並且為此還把家裏所有的錢一起捲走,並且以丈夫的名字借債,留下了丈夫和女兒,自己逍遙快活了,把整個家庭逼到了絕路。

博美的父親忠雄為了躲避債主,無奈之下只能帶着14歲的女兒連夜逃亡,後來因為種種變故,忠雄頂替了博美無意中殺死的衡山一俊,博美去了孤兒院,父女兩人從此分開,並約定每個月在以日本橋為核心的周圍12座橋見面,每個月換一座橋。

後來父親為了一次次彌補謊言,擔心事情敗露,影響女兒的事業發展,處於對女兒的愛,又殺了兩個人,最終自己選擇自殺,由女兒親手結束了父親的生命。

同樣的兩個家庭的小孩,加賀在母親離家出走後成長為了一名正常的男子,併成為了出色的警官。而博美在母親離家出走之後,跟父親過上了逃亡的日子,最終她確實因為戲劇而成名,過上了功成名就的生活,不過最終只是曇花一現,錯殺過的人,做錯過的事,終究是要要付出代價的。

最重要的是,心靈上經受的創傷,永遠無法彌補。

我相信,在母親離家出走之後,加賀的心裏肯定是十分難過的,對於尚未成年的小孩,家庭的不完整,母親角色的缺失,非常有可能發展成心理扭曲的'人。

為什麼加賀卻最後成為了一名出色的警察,沒有變成社會毒瘤?大概還是從小受母親的教育,以及父母之間的愛(加賀的父母很相愛,博美的父母不相愛),讓他堅信,母親的離開是有原因的,他試圖寬恕這一切,和母親和解,和自己和解,這樣,他才能成長位一個正常的人。而博美,卻是另一種命運。

可見,妻子的角色在家庭幸福中確實是屬於決定性地位的。

但是不想因此就強加給女性過多的家庭責任和義務,還是最開始的觀點,之所以是這樣,那是因為一個家庭,相比於丈夫,妻子付出的時間更多,才會有了決定性的作用,一個“正向循環”而已。

在東叔的作品裏,大多都是跟家庭有關,每次讀完,都會感慨家庭對一個人成長、成才的重要性。

這種能引起思考的書,還是應該多讀啊,有空的話,以後再讀東野先生其他的著作吧。

鍛鍊推理能力,思考能力,對於自身是有益的,是一種收穫啊。

祈禱落幕時讀書筆記4

一直都喜歡看探案類小説,陸陸續續看過一些推理小説,但自從接觸到東野圭吾的小説後,至此一發不可收拾。只要看到東野的書,都忍不住要買下來一睹為快。

《祈禱落幕時》是在之前看了不少東野的書後才購買的,剛看簡介的時候覺得好像也不過如此,可慢慢的,越看到後面,情節越讓人捉摸不透。突然發現,原來這裏面隱藏着這麼多讓人費解的謎團。看到最後,當知道結局的.時候,讓人忍不住深深的歎了一口氣,書中的主人公,一個現實版的女強人,看似風光的背後隱藏着這麼多不為人知的祕密,讓人不禁同情她的同時還為她惋惜。

《白夜行》中那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互相扶持着面對殘酷的生活,那裏既有讓人心寒的惡意,也有讓人深思的愛意。為了愛情他為她甘心默默無聞,隱藏在黑夜中。而《祈禱落幕時》同樣為了她默默隱藏的人雖然不是因為愛情,可親情更讓人觸目驚心。一個父親,為了女兒甘願冒名頂替、隱姓埋名20年;為了能夠讓女兒過上精彩的生活,並且讓這個生活一帆風順,他甘願做一個“鬼魂”,一個雙手沾滿鮮血的“魔鬼”。讓人在感覺心悸的同時也體會到那份無奈卻很偉大的父愛。

一個看似簡單的案件,卻追溯到20年前,從而牽扯出了另外兩個案件,兩個20年來都沒有被發現的案件。小説在推進案件調查的同時,也穿插了在加賀小時候就離家出走的母親的晚年生活的感觸,以及加賀一直以來執着的尋找母親的足跡的情節,看似完全不相關的兩件事情,竟然成為了最終解決案件的關鍵。

東野圭吾的小説,一個簡單的案件,當你跟着東野走進案件調查過程時,你也會隨着他一步一步瞭解他所表達的社會百態和赤裸的人性。

祈禱落幕時讀書筆記5

書的封面是這樣一句評價:東野圭吾感人至深的親情力作,主要講述的是加賀恭一郎的母親對他的母愛和淺居博美的父親對她的父愛。

我看完之後對加賀父母的家庭婚姻觀很正,兩個人並沒有將分開的錯推到對方身上而是在自己身上找問題、自我反省,其實也是因為兩人愛的夠深吧。加賀的'父親頂住家裏的壓力和加賀的母親在一起,而且加賀的母親也願意為了丈夫忍受婆家人的刁難和嘲諷,一直到最後兩人也沒有什麼互相埋怨。而淺居的父母,妻子揮霍金錢後帶着錢離開更是留下一筆欠款,丈夫帶着女兒逃債甚至有輕生的念頭。

父親為了保護女兒殺人、只能與女兒偷偷見面,為了女兒能繼續過着好的生活,他可以付出任何代價;母親為了保護自己的兒子,離開心愛的丈夫和兒子,獨自一人在他鄉生活,直至離世。

都是因為愛、因為親情,其實有時善惡和法情就在那一線之間。在法律上淺居忠雄為了女兒殺人是大罪,但在情上他殺的第一個猥褻女兒的人又不是那麼大的罪。他所做的在他看來是為了讓女兒可以過上好的、她想要的生活,下地獄什麼的他並不在乎。

在東野圭吾的書裏,沒有絕對的善與惡,因為這其中夾雜這人性。

祈禱落幕時讀書筆記6

《祈禱落幕時》是"加賀恭一郎系列"的第十本小説。接下來先給大家簡述一下內容:

在東京葛飾區小菅的公寓裏發現一具大概四十來歲的腐爛女屍,經過調查後,警方得知死者是住在滋賀縣彥根市的押穀道子。奇怪的是,公寓屋主越川睦夫卻下落不明。搜查一課的鬆宮刑事直覺此事件和附近新小巖的流浪漢被燒死的命案有關。

滋賀當地警署查出道子之所以前往東京,是要與多年未見、在東京擔任舞台劇導演的國中同學淺居博美見面。淺居博美是日本橋署刑事加賀恭一郎的舊識,加賀恭一郎是鬆宮的表哥。煩惱的鬆宮向加賀尋求建議,起初加賀因為轄區不同而只提供調查意見。然而,警方在小菅公寓裏發現一本月曆,每個月份被寫上不同的橋名,加賀意外發現這場謀殺居然和離家出走多年的母親有關。

通過一系列的調查之後,案件終於有了眉目,也讓人們發現了多年前的一個巨大的祕密。由於妻子將所有的財產都捲走,淺居忠雄父女被追債,就在忠雄決定自殺的時候,他們在旅館遇到了在核電站工作的一個工人。淺居博美被這個骯髒的男人騷擾,後來無意中用筷子殺死了這個男人。忠雄為了讓博美擺脱殺人嫌疑並且能有個棲居之所,與死者交換身份,遠走他鄉。

但他還是經常想念博美,所以父女兩人經常通過站在橋的兩邊用手機進行視頻而解思念之苦。但是,後來由於害怕被人揭穿身份,忠雄相繼殺掉了博美的國中班主任以及當時的熱戀情人苗村誠三,還有無意中認出他的博美的同學押穀道子。但同時他的內心也已經達到了極限,終於決定在流浪漢的小屋中自焚而死,博美本想勸阻,但回想起過往種種,她也理解了父親的痛苦與無奈,於是親手將父親掐死,並將火點燃。而忠雄臨死前交給博美的遺物,是他寫給自己在孤寂時結識的田島百合子的`兒子加賀恭一郎的信。信中寫到了當年田島百合子因患有抑鬱症怕傷害兒子而離家出走的悲涼故事。可也正是因為這封信,博美和父親的罪行最終通過加賀被大眾所知。

這其中,無論是身患抑鬱症的母親苦於自己身份而擔心無法肩負起母親身份的田島百合子,還是為了女兒的聲譽而一直隱姓埋名的淺居忠雄,都向我們展示了這世間至真至純的父母的愛和對子女的情。為了子女的幸福,他們甘心忍受長達三十多年的孤寂,儘管子女不能陪在她們身邊,但只要孩子能過得幸福,他們所受的煎熬就算不了什麼。因為子女還沒有徹底收穫幸福,所以他們還要堅持。所以當子女真正成功時,兩人便猶如蠟燭一樣,燃燒了最後一釐米,之後便陷入了永恆的黑暗之中。渴求幸福的祈禱一重又一重,終有落幕之時。

東野圭吾的文字總是那樣温暖而有力量,他描繪的畫面那樣平易近人,每一個複雜的謎團背後都有着一個又一個最貼近我們生活的平凡的故事。但我們似乎不能理解的是,每一份深沉的愛背後都會扭曲或者傷害普通大眾的利益。想起之前看過的《嫌疑人X的獻身》,好像也是如此,主人公為了保護自己心愛的人,設計了一個極其複雜的虛假案件,甚至不惜殺死流浪漢來掩蓋兇殺案的真相。

或許小説中某個人物的死亡,不過是為了放大每一份愛背後的沉痛。也許父母的愛我們永遠想象不到能有多無私,但所有祈禱終將會有落幕之時。而我們能做的,大概就是在黃昏到來之前,準備好精美的謝幕詞、鞠躬、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