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集合15篇)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2.34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何不寫一篇讀書筆記記錄下呢?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呼蘭河傳》讀書筆記,歡迎閲讀與收藏。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集合15篇)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1

年青的女子,莫名其妙的,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有這樣的命,於是往往演出悲劇來,跳井的跳井,上吊的上吊。古語説,“女子上不了戰場。”其實不對的,這井多麼深,平白的你問一個男子,問他這井敢跳不敢跳,怕他也不敢的。而一個年青的'女子竟敢了,上戰場不一定死,也許回來鬧個一官半職的。可是跳井就很難不死,一跳就多半跳死了。

那麼節婦坊上為什麼沒寫着讚美女子跳井跳得勇敢的讚詞?那是修節婦坊的人故意給刪去的。因為修節婦坊的,多半是男人。他家裏也有一個女人。他怕是寫上了,將來他打他女人的時候,他的女人也去跳井。女人也跳下井,留下來一大羣孩子可怎麼辦?於是一律不寫。只寫,温文爾雅,孝順公婆……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2

《呼蘭河傳》是蕭紅的一本著作,她利用七篇故事加上尾聲來體現自己歡樂的童年以及自己思念童年的心情。

文章一開頭就把那個叫做"呼蘭河"的東北小城給描述出來了,以賣饅頭的、豆腐的;賣豆芽菜的、涼粉的、麻花的;行路的、車伕等一些人來體現呼蘭河不同羣體的`形象。

我最喜歡的還是有子二伯的故事。有二伯説我們家的長工,性格十分古怪:給他東西吃,他不吃;不給,他就罵。有二伯有許多外號:"有二爺"、"有子"、"二掌櫃的"。當他被比他小很多的"我"的父親打時,沒有反抗,後來卻用偷來實施報復。

這本書表達了兩種思想感情,一時作者思念童年;二是作者不希望社會埋沒在黑暗之中。本書受到了魯迅先生的高度評價。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3

每當我一拿起《呼蘭河傳》,就再也放不下了。它像磁石一樣吸引着我,讓我融入"呼蘭河"的世界。

書中講了"我"從小出生在呼蘭河。因為父母和祖母對我的十分冷淡,所以我從小就喜歡跟祖父在一起,直至祖父去世。

當我讀到"以上我寫的並沒有什麼優美的故事,只因他們充滿我我幼年的記憶,忘卻不了,難以忘卻,就記在這裏了。"不由得使"我"想起我的童年的魂牽夢繞,在童年美好的記憶中還包含着幾絲對祖父的去世的`傷心,還有一些牽掛。

當我讀到"至於那還沒有被拉去的,就風霜雨雪任舊在人間被吹打着。"我十分同情他們,那時候科技不好,取暖工具沒有。有很多人凍死在路邊。而我們的衣服多得一個衣櫃都裝不下了,還要每個季節都買好幾套新衣服。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4

《呼蘭河傳》是著名作家蕭紅創作的一部自傳體小説,該書描繪了東北邊陲小鎮呼蘭河的風土人情,展示了女作家獨特的藝術個性與特色。

《呼蘭河傳》的作者在描寫勞動人民的生活,揭示他們的貧苦、無望、愚昧、麻木的時候,諷刺幽致則使人感到悲涼、悽苦。讀者既同情他們的不幸,又原諒他們的麻木。這也是作者的諷刺幽默所產生的由於的美感效應。

養豬的那家租住的.碾磨房,房頂的草上長着青苔。一到下雨,那房子裏的人就提着筐子上房採蘑菇,採蘑菇的驕傲得不得了,而全院子的人則沒有不羨慕的,都恨自己為什麼不住那草房裏。於是感歎啼噓,相歎不已。房上採蘑菇的故意選幾個大的拋下來,藉以炫耀,哪知道忘記了房頂已經露了洞,一不小心就把腳掉下去了,把腳往外一拔,腳上的鞋子不見了,鞋子就從房頂落到翻開的滾水裏,滾着翻着……

從《呼蘭河傳》的字裏行間我們可以深深地感覺到當時的蕭紅是孤獨、寂寞的。她曾對老朋友白朗這樣説:“未來的遠景已擺在我的面前,我將孤寂、憂鬱以終生!”她渴望着從現實的重負中解脱,而這種解脱恰恰是難以做到的,於是,她便想留守着一方童稚年代的美麗的土地,幻想着遠離喧囂的寧靜。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5

今天我讀了《呼蘭河傳》,這本書寫了呼蘭河一年四季的景像。

我最喜歡第一章裏的第一個小故事,它寫的是呼蘭河冬天裏的事情。

那裏的冬天很冷。冬天一到,地被凍裂了;年老的人一進屋就用掃把掃着鬍子上的冰;拉車人的手被凍裂了,説:"好厲害的'天呀,小刀子一樣!"買豆腐的一不小心,放豆腐的板子在地上拿不起來了;買饅頭的腳也被凍住了。人人都説"冬天真可怕!"

天再冷下去,連家門也打不開了。

我想:我們這兒冬天有空調、有暖氣。如果我到那裏,用不了三天,我就會發瘋的。

我體會到了他們生活的痛苦和艱難。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6

《呼蘭河傳》講述了一個生命本身的故事,它構成了人類生存方式以及人類集體性的大記憶的歷史的一個縮影。作者現實生活的孤寂悽苦再度給《呼蘭河傳》中的人物以詩化?A美,平靜的描述了呼蘭河小城的成人童話世界。我從這本《呼蘭河傳》中,可以體會到:兒童的視野是單純與天真的',《呼蘭河傳》中的那個單純的作者,在經歷了許多變故後,漂泊動盪的生活讓她拾起記憶的碎片,並利用碎片編織成她記憶空間裏的夢幻,在那遠離塵囂的夢境裏,她守望着現實生活的孤獨寂寞與悽清。作者把無意識記憶中的串串童年生活符號像串紅辣椒一樣地把它掛在我們的眼前,書寫着她温暖的回憶,慰藉着自己孤獨的心靈。作者把胡家媳婦:聰明能幹、温和,有二伯:忠實勤懇,馮歪嘴子:能幹聰明、愛妻小的特點表現的淋漓盡致。所以我喜歡這本《呼蘭河傳》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7

學完了蕭紅的《祖父的園子》,應該給學生找到《呼蘭河傳》來看看。可是學校的圖書室沒有,那就上網查查吧。所幸網上有一些節選。那就打印下來吧!

也許是被她淺顯流暢的文字所吸引,也許是被後花園裏的景象所打動,手裏拿着稿子竟然放不下來,一口氣看完了。

那個後花園,蕭紅不遺餘力不厭其煩地重複着的荒涼的後花園,不知是否是陪伴她童年的真實的天地;那些蜂兒蝶兒蛐蛐兒,是否仍在不知疲倦地舞着唱着。這七分的真實三分的飄渺,在蕭紅的心中,該是用什麼樣的彩絲帶編織成的裂帛。那些蘸着她的髒手印的.大個饅頭,那隻被罩着眼睛拉磨的毛驢,無不象陳年的米酒,發酵着她久遠而淒涼的回憶。她的回憶是寂寞而淒涼的。我能想象她在大門前寫作時,一定時時停下筆來,望着眼前的一棵。。大榆樹發呆,思緒早已飛過樹間的葉子,飛往辛酸的童年。童年裏,有跳大繩時人們的熱鬧的歡呼,有觀河燈時壯觀的場面,有人們對掉進泥坑子的豬的嬉笑怒罵,還有人們對"李永chunyao店"的你稱我道。惟獨沒有一個貼心的夥伴,沒有。眼淚不覺就掉下來了,稿紙上頓時濕了一大片。夥伴,稍稍稱職一點兒的是祖父,這後花園裏唯一開放芬芳花朵的玫瑰,唯一結出甜美果實的櫻桃樹,給了童年的她以全世界的温情與愛,也給了她幼稚的心靈以美麗善良的憧憬,雖然她長大以後經常不懂得別人的快樂。那個在我腦海中迴旋多次的老祖父,我一直未能幻想出他的模樣,他應有着長長的鬍鬚,可以讓我任意編織花樣的鬍鬚。温情,這帶着遠古回憶色彩的詞眼兒,僅在祖父出場的時刻到來。其他的一切,彷彿都發生在這個世界,卻都在我的世界之外。

我讀了蕭紅的《呼蘭河傳》,她把我帶到了20世紀的小城—呼蘭河。

1、車伕趕着車子從大泥坑上邊過,結果卻翻了車。車伕從泥坑裏爬出來,弄得像個小鬼似的,滿臉泥污,然後再從泥中往外挖掘他的馬,不料那馬已經倒在泥污之中了,這時候有些過路的人也就走上前來幫忙施救。生活中是需要温暖的,是需要人與人之間的真情互助的,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你的雙手,這個世界才會充滿愛。

2、祖父教我《千家詩》,並沒有課本,全憑口頭傳誦,祖父念一句,我就念一句。我念起詩來,我家的五間房都可以聽見,祖父怕我喊壞了喉嚨,常常警告着我説:“房蓋被你抬走了。”我們正值壯年,而親人卻行將老去,他們對我們的愛是最無私、最真誠的,是我們一生也無以為報的。

3、王大姐用草把小孩蓋了起來,把小孩放到炕上去。其實也看不見什麼是炕,烏七八槽的都是草,地上是草,炕上也是草,草捆子堆到房樑上去了。那小炕本來不大,又都叫草捆子給佔滿了。那小孩也就在草中偎了個草窩,鋪着草蓋着草地就睡着了。生活的苦難並不會抹去我們生活的勇氣,面對挫折,時刻激勵自己堅強面對,就會迎來希望。(27號陳恩佑)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8

每當我一拿起《呼蘭河傳》,就再也放不下了。它像磁石一樣吸引着我,讓我融入"呼蘭河"的世界。

書中講了"我"從小出生在呼蘭河。因為父母和祖母對我的十分冷淡,所以我從小就喜歡跟祖父在一起,直至祖父去世。

當我讀到"以上我寫的並沒有什麼優美的故事,只因他們充滿我我幼年的記憶,忘卻不了,難以忘卻,就記在這裏了。"不由得使"我"想起我的童年的魂牽夢繞,在童年美好的記憶中還包含着幾絲對祖父的去世的'傷心,還有一些牽掛。

當我讀到"至於那還沒有被拉去的,就風霜雨雪任舊在人間被吹打着。"我十分同情他們,那時候科技不好,取暖工具沒有。有很多人凍死在路邊。而我們的衣服多得一個衣櫃都裝不下了,還要每個季節都買好幾套新衣服。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9

童年,在我們眼中,它充滿了快樂,充滿了幸福,所以人們常説,童年是一生中最令人難忘的日子,我想作家蕭紅也是這麼覺得的吧!

灰色的世界,平凡的時代,單純的人們,落後的生活現狀,愚昧的精神狀態?這一個個慘淡的景象就是整個呼蘭河小鎮。

寒假裏,一本《呼蘭河傳》給我的感受頗多!

作品中描寫了單純的"我"經過幾次大變故後,回想起了童年時代的`一樁樁往事:伴"我"成長的大泥坑子,有着許多有趣的故事;"我"家的大後園,留下了快樂的童年印記;迷信鬼神的人們,給生了重病的小團圓媳婦舉辦各種驅鬼活動,最終白忙一場;性格古怪的有二伯忠實勤懇,對主子從不懷二心?

書中的故事情節生動感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個性分明!在眾多鮮活的人物當中,最讓我難忘的是小團圓媳婦。

小團圓媳婦是她後來的婆婆花了好多錢買回來的。可是,婆婆待她很不好:罵她、打她??之後,她就生了一場大病,奄奄一息,怪可憐的。可是,做婆婆的畢竟不能袖手旁觀,請來鎮上的人們幫忙。呼蘭河鎮的人們太純樸善良,這個出了個偏方,那個請了個神醫;但鎮裏的人們更迷信鬼神:跳大神、吃神藥、熱水湯驅鬼、扎彩人附魂??活生生的一個人,被她們折磨來,折磨去,最後無人問津直到死去。

多麼令人痛心,多麼令人悲憤呀!那時的人們真的是太愚昧!生活的平凡並不可怕,但知識的平庸有可能葬送的不僅僅是一條鮮活的生命呀!我慶幸自己所處的時代,是一個遠離迂腐迷信的文明世界,是一個擺脱落後愚昧的知識時代!

故事的結局是悽慘的:"我"的祖父去世了,有二伯去世了,老廚子也去世了,父親母親也不知去哪裏了。灰色的世界,平凡的時代,單純的人們,落後的生活現狀,愚昧的精神狀態??這一個個慘淡的景象就是整個呼蘭河小鎮?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10

《呼蘭河傳》是蕭紅的一部自傳式的長篇小説,描寫她幼年記憶中故鄉呼蘭河城的風土人情和民間故事。小説第一章寫呼蘭河的自然環境和小鎮概貌,像畫卷式的展開鎮上主要的大街、衚衕、店鋪,以及人們相應的“卑瑣平凡的實際生活”;第二章寫承載人們精神寄託的民間風俗,比如跳大神、常秧歌、放河燈、野台子戲、四月十八娘娘廟大會;第三、四章寫作者小時候家裏的後院景象以及與祖父的短暫生活;第五章一直到結尾分別寫了老胡家的團圓媳婦、有二伯、馮歪嘴子幾個人物的故事。

“嚴冬一封鎖了大地的時候,則大地滿地裂着口。”開篇嚴冬籠罩下的北方自然景象,奠定了整本書的基調。賣饅頭的老頭在冰雪天叫賣,不小心跌倒,饅頭從箱子裏滾了出來,有人趁此機會撿饅頭離開,老頭爬起來見饅頭不對數,只是看着那人的背影哀歎:“好冷的天,地皮凍裂了,吞了我的饅頭了。”人們總是埋怨天氣,不埋怨人。

東二道街上有個大泥坑,每逢下雨就變得像煉膠的大鍋,粘過蒼蠅、蜻蜓、燕子,淹死過豬狗貓雞,趕路的馬也陷進去爬不起來,人們過路也得小心翼翼,還有小孩差點被淹死。人們每隔一陣就要抬車抬馬、救人救畜,卻總是不厭其煩,而且沒有任何人説要把泥坑用土填埋起來,更沒有人這樣做。因為有了泥坑,大家有了熱鬧,還可以因此吃被淹死的便宜的豬肉,甚至有馬陷進去被救起來後,人們也傳言馬死了,因為“若不樣説,顯得大泥坑太沒有什麼威嚴了”。

“一年四季,春暖花開、秋雨、冬雪,也不過是隨着季節穿起棉衣來,脱下單衣去地過着。生老病死也都是一聲不響地默默地辦理……但這是大自然的威風,與小民們無關……呼蘭河的人們就是這樣,冬天來了就穿棉衣裳,夏天來了就穿單衣裳。就好像太陽出來了就起來,太陽落了就睡覺似的。”

由此可以看出呼蘭河城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對人生的態度,對活着的態度。在這樣的前提下,在我看來,整個小説一直貫穿着一種“看”的人生觀。

呼蘭河的民間風俗,比如七月十五鬼節,人們紛紛奔赴河邊,看無數河燈漂流的繁華景象,“河燈從幾里路長的上流,流了很久很久才流過來了。再流了很久很久才流過去了”,有的流到半路就滅了,或被岸邊的野草掛住了,越往下流,河燈越孤寂越少了。人們看着河燈飄遠,心裏從剛才的歡騰又變為無由來的空虛。人們看河燈漂流,像看着自己的生命。

秋天搭台唱野台子戲時,人們更是從不同地方趕來看戲,分散四處的姐妹、父子都可以藉此機會會面。台上演員唱唸做打,台下百姓胡打瞎鬧。看戲過程中,台上台下甚至會突然間轉換角色,台下的人們真吵起架動起手來,而台上的戲子卻不為所動,依舊自我表演。

老胡家的團圓媳婦,也是在大家集體觀看之下,被認為有鬼附身,以致於最後為了給她驅鬼而被捉弄死了。最後一個人物馮歪嘴子,他也是通過磨房裏的窗户觀看外面的人與被窗外的人觀看。

小説在寫法上主要採取散文式的文字風格和抒情筆調,敍述靈活,生動有趣,而且每個章節的內容相對獨立,在敍事上不像故事型的小説前後聯繫那麼緊密。小説中僅有的幾個人物的故事,也幾乎相互獨立,感覺像寫完一個就過一個,讀者也可以看完一個過一個。但我覺得,小説一開始,蕭紅就不斷在“看”,看呼蘭河的每一條街,接着看每一家店鋪,最後又看每一個人,但一直沒變的是那種看的態度,不太近也太遠,好像始終有一種合適的距離,而且總是那麼認真,之所以感覺像寫完一個過一個,那是因為蕭紅看完一個就記得一個。

蕭紅寫出來的呼蘭河城那幾個人物,各自的命運都感覺像是被某種力量驅使着,發生在透明身上的事情彷彿瞎鬧一般。這些人物迂腐而純真,無力但不脆弱,他們察覺不出生命應有的那種絕望,反而有着非凡的生命力。就像孩子們逛廟會時會叫大人買的那些不倒翁,“非常靈活,按倒了就爬起來”,而且是很快地爬起來。無論他們身上的.故事怎麼滑稽怎麼喧鬧,但另一方面他們的生活終歸是靜的,始終安安靜靜地過着日子,“狗有狗窩,雞有雞架,鳥有鳥籠,一切各得其所”。

蕭紅最愛祖父,她出生時,祖父已經六十多歲。蕭紅從小喜歡跟着祖父念古詩,但那個時候她還讀不懂“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祖父詳細解釋了,她依舊不懂:“為什麼小的時候離家?離家到哪裏去?我也要離家的嗎?等我鬍子白了回來,爺爺你也不認識我了嗎?”祖父笑着回答:“等你老了還有爺爺嗎?”

小説中間有一段寫蕭紅與祖父的生活,充滿童真童趣。我最感動的,是蕭紅一個人在後院裏玩耍的那段描寫:“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了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説話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無限的本領,要做什麼,就做什麼,是那麼的自由。倭瓜願意爬上架就爬上架,願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黃瓜願意開一朵謊花,就開一朵謊花,願意結一根黃瓜,就結一根黃瓜。若都不願意,就是一根黃瓜也不結,一朵花也不開,也沒有人問它;玉米願意長多高就長多高,它若願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蝴蝶隨意地飛,一會從牆頭上飛來一對黃蝴蝶,一會又從牆頭上飛走了一隻白蝴蝶。它們是從誰家來的,又飛到誰家去?太陽也不知道這個。”

這難以忘卻的童年記憶,正是《呼蘭河傳》的創作緣由。祖父過了八十歲就去世了,之後蕭紅離開呼蘭河城開始逃荒。小説完稿於1940年12月12日,距蕭紅逝世僅不到兩年。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11

當我讀到蕭紅的《呼蘭河傳》時,被這首唯美的詩深深感動,心靈受到極大的震撼。 在她的表述下,我漸漸地走進了80多年前的東北,一個衰落的村莊。村子裏面,只有灰色的街道,灰色的人生,灰色的社會。

二十世紀初的呼蘭河城。在那裏,人們和迷信,隨處可見因愚昧、無知而發生的一個個悲劇。裏面的人讓我感覺可悲,他們愚昧無知,使一場場悲劇在這裏發生。他們寧肯順從天意,也不願相信事實。他們每天做着相同的事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只是為了活着而活着,為了死去而死去。一個又一個畫面,一個又一個悲劇,讓我不知道哪個迷茫的人值得我去憐惜或是痛恨。

這個小城並不繁華,春夏秋冬無聊的交替,沒什麼好驚訝,就像發生在這個小鎮上的那些蕭條的事一樣平凡。這個小鎮裏,蕭紅將它描寫得到處都好似暗灰色的淒涼的暗灰色如同一張紗布,不知不覺的籠罩着這個小鎮,籠罩着那羣愚昧的人們。遮住瞭如陽光般燦爛的人的笑臉。只是偶爾有“陽光”稀稀拉拉的的灑下來,但也是一逝而過。轉眼即來的,還是暗灰色的“烏雲”。

我看到了為了生活,天真爛漫,勤勞能幹的.小團圓媳婦千里迢迢賣給老胡家做童養媳,只因愛笑吃的多,使她婆婆覺得要給她一個下馬威,“不管白天黑夜,一天打八頓,有幾回,我是把她吊在大梁上,叫她叔公公用皮鞭子狠狠地抽了她幾回。我也用燒紅過的烙鐵烙她的 腳心”她婆婆這樣説,打她是為了讓她懂規矩!為她好!後來小團圓媳婦給他們嚇出病,他們就聽跳大神的話請人給她洗滾開的熱水澡,昏過去用冷水澆醒再燙,燙了三回,不能動彈了。讀到這裏,我多想衝上去大喊:“住手!”一個只有12歲的小女孩本應該無憂無慮的度過童年,卻成為童養媳,最後被那些所謂好心幫她治病的婆婆們折磨而死,就像還未盛開的花朵,早早凋零了。

我為蕭紅筆下的人物感到悲哀。他們每天忙忙碌碌地,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成不變,沒有色彩和花樣,只有脆弱和枯槁。那裏的人是如此的冷漠,面對他們好比面對一堵厚牆。他們一生都在這樣的環境中度過,可那樣忙碌,到底是為了什麼?

《呼蘭河傳》從多個方面給我們描述了作者蕭紅童年時代的人間冷暖,蕭紅用一顆悲天憫人的心看待這個世界,我們能夠聽見蕭紅在哭泣,在吶喊,在試圖喚醒人們的心靈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12

人們都説童年快樂,自由自在,那些放牛、釣魚、砍草的時光是那麼有趣,無憂無慮;長輩們都説童年像金子,閃閃發光,回味無窮。我們都説童年像沙漏,一去不返,童年的時光讓人銘刻心底,是因為,我們迅速地長大了……

蕭紅,一個英年早逝的作家。她以自己的童年寫出幾本精彩無比的書。《呼蘭河傳》便是其中的經典之作,講述了自己在呼蘭小城以及祖父的家發生的各種奇事趣錄,讓我身臨其境,不知不覺中就彷彿來到了這個20年代的綠茵草地。祖父的園子更是讓我印象深刻。

黑漆漆的地下室、花園、穀倉、卧室等,都是小蕭紅的玩耍天地。她的生活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在園子裏沒有惡語,沒有煩躁,沒有悲傷,也沒有壓力。只有天真、單純、可愛以及善良的存在。在祖父心中,蕭紅就像一個惹人憐愛的小天使,不想去傷害她,不想去幹擾她,在她發揮想象的空間,任她去幹一切她想做的事。所以,蕭紅的童年是在祖父的寵愛呵護下長大的`。

呼蘭,一個冬天出不了家門,夏天光膀也熱的小鎮,像《城南舊事》中的京城一樣,發生了許多悲劇而又引人深思的事,那個可愛的小團圓媳婦,後來被折磨致死;那個堅強的風歪嘴子,努力獲得愛情;疾態的二伯,有着扭曲的性格。總總,這些人物的生平,彷彿讓我看到了舊社會的陰影,讓一個個人物敗落下來。

呼蘭,祖父家的園子,兩個讓蕭紅永憶的地方,讓世人所發現。童年的味道,讓大家引人入勝。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13

1、講述了故鄉呼蘭河城的大環境。

2、故鄉呼蘭河城的精神面貌,娛樂。

3、故鄉呼蘭河城的自己家裏的故事,和祖母祖父親戚間的故事。

4、故鄉呼蘭河城作者的鄰居街坊的故事。

5、因為跳大神團圓媳婦的死。

6、在城裏四處遊蕩好吃懶做的有二伯。

7、工人馮歪嘴子的生活。

通過,第一章介紹的故鄉的整體環境,輕輕鬆鬆把讀者引進故鄉呼蘭河城,讓讀者感受到呼蘭河城是一個自然,美麗,可愛的地方,“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來回循環的走,那是自古也就這樣的了,風霜雨雪,受得住的就過去了,受不住的就尋着自然的結果。”在當時沒有出現信息工具,當然他們也有自己的娛樂方式,晚飯後大家(鄰居們)圍坐在一起,看天上的火燒雲,嘮嘮家常。

每一章讀後感受如同矛盾評價的“有諷刺,也有幽默,開始讀時有輕鬆之感,然而愈讀下去心頭就會一點一點沉重起來,可是仍然有美,即使美得有點病態,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

讀完第五章,因為跳大神團將一個如花的少女活活整死。我的眼角濕潤了。因為人們的愚昧和無知,在那個時代女性的地位始終不可以和男人平起平坐,他們的行為舉止一定要附和當時人們所認為的規矩,説話小聲小氣,走路慢油油,一旦不符合標準一傳十,十傳百,都認為你是外星人來的怪物,沒有自我可言,更無法談論女性自己的想法,要麼使用酷刑(暴打)讓你順服。

團圓媳婦因為平時大大咧咧,為了把活做完,走路如風,平實説話口無遮欄,只 有12歲的她,受不住婆婆的暴打,而喊回家,暴打的程度更變本加厲,團圓媳婦受不住,倒下了,本是一場小小的感冒,在左鄰右舍的胡亂猜疑下,團圓家給團圓媳婦請來了大神,沒病都被整出病來,跳大神裏的各種奇怪、病態的動作,嚇壞了團圓媳婦,半夜常常被噩夢驚醒,又哭又叫,嚇壞了團圓家,不斷的請大神,就這樣來來去去,跳大神中各種病態的舉動,將一個活生生的'少女折騰死了。

一個如花的少女,就因為她的言行舉止,對於現代的眼光去看待團圓媳婦的一舉一動,她和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一樣只是真實的表現自我,一個天真可愛的少女,但在那個封建,迷信,愚昧,無知,偏僻的呼蘭河城裏 一個如花的少女就在這種無知,不科學的行為活生生的折騰致死,

而左鄰右舍,面對團圓媳婦的死表現得麻木不仁,當初跳大神活動各種病態的舉動,對於他們是再好不過的大戲,他們以看熱鬧的角色,在邊上添油加醋,事後當成家常便飯後的娛樂新聞,家家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着團圓媳婦的進展。

我深深感受到那是一個吃人的社會。在一個平平淡淡的小城裏,因為那地方充滿愚昧無知,在深處藏着一隻吃人的野獸!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14

在我4年級時,我們學到了好多有關作家蕭紅的文章,老師給我們説,蕭紅有一個作品是寫他小時候的事情,讓我們有時間去看一看這本書,書名是《呼蘭河傳》。在這個寒假我去書店買來這本書,帶着美好的印象,深切的渴望,我在一個午後翻開了這本《呼蘭河傳》。

——摘自《呼蘭河傳》

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

祖父是個長得很高的人,身體很健康,手裏喜歡拿着個手杖。嘴上則不住地抽着旱煙管,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歡開個玩笑,説:"你看天空飛個家雀。"

趁那孩子往天空一看,就伸出手去把那孩子的帽給取下來了,有的時候放在長衫的下邊,有的時候放在袖口裏頭。他説:"家雀叼走了你的帽啦。"

孩子們都知道了祖父的這一手了,並不以為奇,就抱住他的.大腿,向他要帽子,摸着他的袖管,撕着他的衣襟,一直到找出帽子來為止。

祖父常常這樣做,也總是把帽放在同一的地方,總是放在袖口和衣襟下。那些搜索他的孩子沒有一次不是在他衣襟下把帽子拿出來的,好像他和孩子們約定了似的:"我就放在這塊,你來找吧!"

這樣的不知做過了多少次,就像老太太永久講着"上山打老虎"這一個故事給孩子們聽似的,哪怕是已經聽過了五百遍,也還是在那裏回回拍手,回回叫好。

每當祖父這樣做一次的時候,祖父和孩子們都一齊地笑得不得了。好像這戲還像第一次演似的。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15

《呼蘭河傳》是一部怎樣的書啊?它斷斷續續,沒有貫穿全書的線索,故事和人物都是零零碎碎的,一個片段跳入另一個片段,讓人摸不到脈絡。它以一個孩子單純天真的視角,描繪一個小鎮上世態人情,繼續自己童年生活的點滴。開始讀有輕鬆的趣事,可愈讀愈會感到心頭一點點沉重苦悶起來,直到最後情感波瀾而久久不能平復。

它是一篇敍述詩,一副多彩的風土畫,—串悽婉的歌謠。

正是活潑好動的年紀,作者的眼裏處處是新奇。春天。拔一個白菜,摘一個黃瓜,採一個倭瓜花心,捉一個大綠豆青螞蚱,一—個大蜻蜒從旁飛過,於是丟了黃瓜又去追蜻蜒去了。夏天。呼蘭河的火燒雲是很好看的,變化極多,一轉眼,一低頭,那天空的東西就變了。秋天。偏偏這後園每年都要封閉一次的,秋雨之後這花園就開始凋零了。冬天。儲物室隨便打開那一隻箱子,裏邊一定有一些好看的東西,從而來消遣冬日漫長凝滯的日子。四季。自然的神奇帶給作者生命最初的期冀和夢幻,童年的歌盡情流淌迴盪在後園的小天地中,享受人生最純真、未被世俗侵擾玷污的年華。

呼蘭河的人是麻木的。小團圓媳婦是書中被封建觀點迫害最深的,在那個沒有一點人性—點温暖的非人間。“大缸裏邊,叫着,跳着,好像她要逃命似的狂喊";“到後來她連動也不動,哭也不哭,笑也不笑";“當晚被熱水燙了三次,湯次昏一次";而周圍人呢:“看熱鬧的人,絡繹不絕";“沒有白看一場熱鬧,到底是開了眼界,見了世 面";“於是人心大為振奮,困的也不困了,要回家睡覺的也精神了。”

他們眼見如此殘忍的.行為卻大聲叫好,一個人的死若是能帶來點樂趣的話那就是好的,所以他們樂於看上吊,投河,跳井,自刎"反正不用買宗,票,而且趣味無窮"。作者滿含悲痛地描述了這種踐踏生命,蔑視生命的行為,鞭撻又同情他們。是啊,這能怪他們嗎?這能恨小團圓媳婦的婆婆嗎?他們其實還是善良的,實在沒有害人或自害的意思啊。他們同是被幾千年傳下來的思維、生活方式所迫害,最終成為一個個犧牲品。

《呼蘭河傳》就是這樣一本書,風格明朗,笑裏含着沉痛。以一個孩子的小視角,反映出中國的一個大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