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流浪地球》的觀後感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94W

看完某一作品後,大家一定收穫不少吧,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後感吧。那麼你會寫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流浪地球》的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流浪地球》的觀後感

《流浪地球》的觀後感1

我對於《流浪地球》這部電影的第一印象就是感覺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異。西方盛行個人英雄主義,每每地球發生災難,總是造一些飛船,帶着一部分人離開。而這部電影卻不一樣。正如片名所説:流浪地球,就是直接帶着地球流浪。這就源於中國人傳統思想中的團結、集體意識。讓我不禁感歎到作者劉慈欣的思維之廣闊,文筆之深厚。

本片不管是視覺方面還是劇情方面都堪稱一流,是一部當之無愧的大片。在視覺方面本片的場面恢弘,震撼人心。特效效果十分逼真。可以説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的一個新紀元。

至於劇情方面,更是值得令人深思。影片剛開始,男主的父親劉培強便為了全世界的人民而捨棄了自己的小家,片尾又為了地球和地球上人們的安危而孤身一人駕駛着空間站引爆了木星,從而使地球得以逃脱困境。這是何等的大義,毫不誇張的説,他就是拯救了地球的英雄。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虎父無犬子”。這句話在男主劉啟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印證。雖然男主剛開始只是帶着些許痞氣和孩子氣的中二青年,可最後在面對姥爺的犧牲和明白身為一位哥哥的責任的時候,劉啟成為了一位能夠承擔責任的大人,成為了一位敢於犧牲自我去拯救全人類的英雄。從這些方面來看,劉啟無疑是繼承了他父親的英雄品質。我們也可以在劉啟的成長曆程中感受到人性的光輝。

當地球面臨巨大危機的時候,全世界的人們團結一致,不惜一切代價為地球的存亡而努力,而戰鬥。雖最後陷入絕境,卻依然能重拾希望。不拋棄、不放棄、團結一心、心懷希望。這就是這部電影所要表達的主題。

再看看現在,自然災害頻發,世界局勢依然動盪不安,戰爭連年不斷。本片就為如今的人類敲響了警鐘。希望人類可以早日醒悟,和平相處,團結一致,共同發展。

《流浪地球》的觀後感2

希望是什麼?希望是人心中最真切的幻想,希望像鑽石一樣珍貴。希望,希望是我們回家的唯一方向!

封在蛹裏的蠶蛾,因為對自由的希望,才能破蛹而出,擁抱天空,翩翩起舞;埋在土裏的種子,因為對光明的希望,才能破土而生,擁抱陽光,生長髮芽;藏在雲裏的太陽,因為對萬物的希望,才能穿過雲層,擁抱大地,晴空萬里;陷在絕境裏的人們,因為對未來的希望,才能走出絕境,擁抱明天,和諧美好;面臨着地球毀滅的中國171—11救援小分隊,因為對地球的希望,才使地球脱離毀滅的危險。

《流浪地球》講述的是在不遠的將來,太陽將急速衰老膨脹,地球面臨被吞沒的滅頂之災。為拯救地球,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萬座行星發動機,以逃離太陽系尋找新的家園,地球和人類就此踏上預計長達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可是這一計劃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順利,在地球快要經過木星時因為木星的引力過大,地球所有的行星發動機停止運行,地球多處地下城發生地震。這是空間站沒有預料到的事,但經過救援隊的舍死拼命,停止的行星發動機最後都恢復了正常。但這並沒有改變什麼,最終空間站發佈了最後的全球通迅:地球還有7天將與木星碰撞,剩下的日子,回家吧,抱抱家人。

當全球都放棄時,劉啟想到了他的父親。早在十七年前劉啟的父親就去了空間站,他曾告訴劉啟木星上大部分都是氫氣,這使劉啟想到可以點燃木星,而李一一立即想到了辦法,他們開始了行動。在劉啟爸爸和韓朵朵的幫助下,他們聚集了所有救援隊一起行動,可是這火的最大可達高度仍不能點燃木星。這時劉啟的父親把空間站的燃料和自己的性命一同搭入這行動中。任務成功了,地球得救了,流浪地球計劃繼續施行。

其實劉啟的這個想法早在7小時前就有人想到了,但這成功機率很小,幾乎為0,但就是這最後的希望,使地球得救了!

希望,希望是我們回家的唯一方向!

《流浪地球》的觀後感3

前幾天上課的時候,老師推薦我們有空了去看一遍《流浪地球》這部電影,據説很好看,是中國的第一部科幻影片,所以我和媽媽也去看了這部電影。

電影開場一位爺爺坐在板凳上,抱着兒子,爸爸説:“你看見天上的那顆星星了嗎?”望着天文望遠鏡的兒子點點頭,“那個就是木星,當你可以用眼睛看到木星了,我就回來了。”爸爸接着説。後來兒子睡覺了,爸爸給了爺爺(是小男孩的外公)一樣東西,告訴爺爺只有他去空間站,爺孫倆才能得到地下城的通行證,才能夠活下來。看到這裏我嚇了一跳,難道他們會死嗎?這到底是個怎樣的故事呢?

故事發生在20xx年,當太陽因質量減小體積變得越來越大時,地球離太陽越來越近面臨被吞沒,人類為了自救開啟了“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着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新的家園。

為拯救地球,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萬座行星發動機,但是地球離太陽越遠地表温度越低,不適合人類生存,幸虧外公和小男孩有地下城的居住證,才不至於被凍死。在地下城住了十七年後,小男孩兒劉啟已長大成人,因為一直生活在地下,對地面難免會有些好奇,所以他帶着妹妹韓朵朵偷偷跑到了地面(他們姓不一樣是因為韓朵朵是爺爺撿來的小孩兒,用的是他女兒的名字),當他們來到了地面看到的是,滿目瘡痍的冰川世界和不顧個人安危運送發動機燃料的`戰士,他們跟隨這些戰士一起拯救地球,在經歷了種種困難後,地球終於被拯救了,但這只是第一步,還要再經歷2500年的時間才能夠真正的固定地球的位置,結束這一次的“流浪地球”計劃。在拯救的過程中,有無數的人犧牲了,劉啟的外公死了,爸爸也死了,劉啟雖然看見了木星,但是卻再也看不到爸爸了,他理解了爸爸棄他十七年的行為。我坐在第一排,很多場景太逼真,流血犧牲的鏡頭我都沒敢看。幸虧電影裏的事情離我們還很遙遠,據説還有幾十億年,到那時也許人類的科技水平發展的很高了,完全可以輕鬆解決這些問題。

看完電影我才知道,原來這是中國人寫的小説改編出來的電影,也是我們中國第一部科幻電影,第一部就如此精彩、如此驚心動魄,讓我十分期待續集的上映。

《流浪地球》的觀後感4

春節期間火遍各大影院和朋友圈的《流浪地球》,講述一個為了自救,人類把地球從太陽身邊偷走的故事!

整場電影看下來,最大的讚歎是對於電影整個場景,真的做得太好了,有點不相信我們國人也能做到這麼好的地步了。真的很贊呢!

故事圍繞着回家這兩個詞,凸顯犧牲小我成就大我這種精神,而且突出了我們為了人類生存鍥而不捨的精神,人類是很努力的,所以在電影裏面的空間站的“機器人”莫斯説的最後一句話“看來讓人類永遠保持理智太難了。”

接着最讓我感動的有兩個點:

1.電影中的一個科學家老何在研究最終的線路之前打開他的小煙盒,拿出最後一支煙的時候,看到他媽媽給他留下的紙條“天冷了,記得穿秋褲”。(我看到這個場景雞皮都起了,這種小細節簡直了)

2.然後就是在中國救援隊還在孤軍作戰的時候,韓朵朵説完那段話,然後其他國家正在逃離的車輛都急轉彎,返回去大家一起幫忙,不知道這算個感動的點還是算中二,但是我的眼眶當下是濕的。(雖然挺多人吐槽朵朵的台詞是個敗筆,但是作為一個國中生,能説出這樣的話真的已經很棒了)

而就電影本身來説,個人覺得有以下幾點突破:

1、勇氣的突破。中國之前一直沒有像樣的科幻片出來,市場也一直唱衰,能有勇氣開拍並且讓它上映,我覺得是需要整個製作團隊很大的勇氣和信念感的。

2、故事的突破。大劉原著的世界觀有多牛就不用説了,國產科幻片如何自然的加入中國元素,尤其是中國人的語言體系、思考方式,這其實挺難的,畢竟我們看了那麼多科幻片都是好萊塢的,早就形成了條件反射。流浪地球這次做的還挺好的,至少很多細節打動了我。

3、特技的突破。中國能做出這樣的特技我其實一點都不驚訝,驚訝的是如何利用好特效去為故事服務,有技但不炫技很重要。流浪地球也做到了。

4、里程碑式的突破。這部電影的成功,最大的突破應該是,我們以後肯定會有更多國產科幻片出來了(當然肯定也會有資本使然的爛片),但是最起碼觀眾開始有信心了,那就會做的越來越好。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永遠都值得被疼愛。

Tags:觀後感 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