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目送》讀後感(彙編15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94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目送》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目送》讀後感(彙編15篇)

《目送》讀後感1

《目送》是一本散文集,主要由身邊親人發生的一件件感人,觸動人心的事件結合而成的散文集,在書中最觸動我的心的是文中父親望着自己孩子離去的背影的那一段,實事的寫出了對於自己孩子應該做的事情就是:“放手,不必追。”令人悵然淚下。

記得在我的生活中也有與作者相同的一件事。

記得小時候,外婆走路總是健步如飛,她説這樣去任何地方都能早去早回,每次我都只能屁顛屁顛地跟在她的背後。每次望着她的背影總是直直的挺立着,筆直的`背樑把衣服撐得很平整,看着她的背影就會讓我覺得很有安全感,令人信服!

可是,等我漸漸長大,不知何時,外婆的腰竟彎了下去。有一次跟着外婆去趕集的時候,走在很陡的路上,她總是氣喘吁吁,累的上氣不接下氣,令人心疼:“外婆,要不我們坐下休息休息吧!”外婆感歎道:“哎,老啦,真是不中用咯!走點坡路也有氣無力啊!”微風吹來,撩起她銀白色的頭髮,飛舞在空中,我走在她的身後,望着她雙手叉腰,略微佝僂的背影,搖晃在風中,她蹣跚的步伐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在路上的樣子,當時的我突然意識到:“原來外婆老了!”看着她滄桑的背影,眼淚逐漸模糊了我的雙眼。

每次放假回家,我總會去看望她,但是每當到假期末尾,要返校時,她總會要堅持送我到車站,上車才放心,走在路上時,我總會偷偷的看外婆的背影,滄桑的背影隱藏了多少對我的愛啊!

離別的時候我悄悄回首,看着外婆那矮小而又略帶滄桑的背影逐漸消失在遠處,有時我在想,當時外婆走在小路上時是孤單又寂寞的吧!

歲月的故事!我們每個人都在時光中漸漸長大又老去,我們眼前的背影從高大到佝僂,自己也漸漸成為別人眼中的背影。

在歲月的長河中看到最多的莫過於,陌生的面孔以及,熟悉而又的陌生的背影。在我的生命中我永不會忘卻親人那慢慢變為滄桑的背影,以及回首中那醉人的滄桑!

《目送》讀後感2

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我慢慢、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目送》龍應台

當我第一次看到這段文字的時候,不免在心裏發出一個共鳴的震顫,這讓我想起現實中的自己,自我上高中以來,就獨自離開父母去汕尾讀書,父親每年都會送我到車站,每次他都會看着我的背影遠去才會離去。上大學以來,就更少回家了,父親一節假日就會發微信叫我回家過節。從高中到大學,我不知道留給了父親多少落寞,我每次都匆匆的離家,留給父母的'只有背影!當車輪啟動我目視前方,完全忽略了身後父母那深情的目光!每一次離家,父親都會把我送到車上,幫我找好座位,而我卻只留下淡淡的一句:“爸,你快回去吧”,但每次爸爸都會固執的等到車子啟動,直到我完全脱離她的視線……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思想,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人生總有分岔口。在大道上父母與孩子相濡以沫,互相扶持;一旦走到路口,父母、孩子就不得不選擇最合適自己的那條路。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那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在有限的時間裏,多陪陪父母,多分一些愛給他們,不要遠遠地望着他們的背影而心存愧疚。

感謝龍應台的這篇散文,是她讓我讀懂了老一輩內心的淒涼與無奈!是她讓我知道在以後的日子裏應該怎樣去對待我的親人,愛人和孩子!怎樣讓我們的人生少一些不必要的遺憾!

可以説讀一本她的書,就是讀一遍人生。

《目送》讀後感3

對於行路的我而言,曾經相信,曾經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舊在尋找相信。但是面對時間,你會發現,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麼了。因此,整本書也就是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我如今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讀完這本書時,我合上了書,閉着眼,回想着每一篇的內容,又想了想,作者説的真對。之前的我認為,自己的親人們都是命中註定的,無法改變的。現在的我認為,既然上天給你了會對你好的他們,就一定要好好珍惜,如今,媽媽在你耳邊嘮叨的話,頓時成為了一種幸福,爸爸為你念的一句句詩,頓時成為了一種美妙的'意境。曾經,一個記者去採訪一位103歲的老人,她一生中經歷過很多,也有過悲慘的戰爭,但是,她卻説,快樂的去過一天和不快樂的去過一天都是去過日子,不過,需要你來決定,是選擇快樂還是不快樂。

在《目送》中,我讀懂了許多,有時候,我們用非常細微的“動”去量時間。星星的行走、潮水的漲落、日影的長短,不都是時間的量器?在香港的海濱,我看每天金星出現的海平線上的點,冬天和夏天不同。在台北的陽明山上,看夕陽下沉時的那剎那,春天和秋天也不同。對啊!時間是一去不復返的,作者也寫出了自己對時間飛逝的無奈與惋惜。一隻沙漏裏細沙流完是一段時間,一炷馨香裊裊燒完是一段時間,一盞清茶,從熱到涼,是一段時間。鐘錶的指針滴答行走了一圈,又是一段時間。

在人的一生當中有多少人,目送着你的背影,又有多少人,被你目送,這本書讓我懂得了,要好好的去珍惜眼前所擁有的一切,尤其是最愛你的親人們。

《目送》讀後感4

龍應台,華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支筆,但自從她第一次當上母親,便開始了她的“人生課”,並以書的形式體現的“人生三書”更令一代代人震撼。

其中,《目送》這本的收尾尤其令我感受深切。

本書的73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寫盡了人間的生死離別。書的第一章更是令我感慨萬千。

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一個人,讀國小到中學、到高中再到大學,父母不可能永遠在你身邊,最痛苦的離別,也是每個人必須承受的,一次又一次的離別更是折磨着所有人。正如書中,人的父母終將遠去,而唯一慰藉的下一代也總有一天會朝着自己的路走,人生便是如此。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這句話實在是太貼切不過了。如今,我來到了中學,也是我人生的一個轉折點,而住校的生活更是讓我難以適應。星期天也是我最百感交集的時刻,每次到了校門口,下了車,拖着沉重的箱子,一步一步向學校走去,有時我簡直不願回頭看。這也是一種目送,我彷彿走在一條從家通往未來的路上,是那麼的'猶豫不決;門外,父母還是那樣的熟悉,他們的心裏是不是也有着一份不捨呢?時而暮然回首,只見他們依舊在默默地揮着手,堅定的目光從未改變,我看着父母一點一點消失,父母看着我的背影朝着未來的路上一點一點走遠……這便是人間所謂的離別。子女與父母之間彷彿永遠會有一扇門,那扇門會越來越牢固,越來越巨大,越來越難以打開,這就是那扇人生的大門。住宿的我已經漸漸感受到了這扇無形的大門。

合上這本書,上完這堂“人生課”,我知道了許多,父母與子女其實的確在不斷地離別中一點一點漸行漸遠。文化的差異,時代的差異,世界觀的差異……

這是痛苦的,而是不得不經受的痛苦,讀了龍應台的“人生三書”,讓我為未來做好了準備,而對於人生,這也許會是一種極好的闡釋。

《目送》讀後感5

她的《目送》讓我想起了朱自清的《背影》,當初上學時學《背影》,一點都不感動,後來上了大學,我慢慢的體會漸深,這是關於光陰的故事,我們每個人都在時光的洪流中漸漸長大。2008年奧運前夕,父親和母親來北京,匆匆的住了15天,那時父親看起來還是那樣高大強健,下飛機時那麼健步如飛。2010年端午,感覺兩年恍然間父親老了,滿頭白髮,步子慢了,他是真的老了。2010年12月,父親來北京看病,看到父親我説不出太多的話,心酸徹夜難眠。喚起了我太多的回憶,在我們小的`時候父母親是我們寬大的遮護傘,我想起來了讀九年級時,下晚上自習時,父親在鄉政府宿舍裏給我留的一塊西瓜。

長大的時候父母親卻漸漸成為我們極欲擺脱的枷鎖,那個十八九歲年紀的我們充滿了青春的叛逆,想要儘快地離開父母的庇護,自認為自己已經長大,我想起來98年我上大學時,關於送我去長沙,我和父親還辯過嘴,而那年我們家裏讀書買房,經濟上的很拮据。可真的在外孤單流浪,跌得滿身是傷的時候,最懷念的還是父母親的鼓勵,因為在父母的心目中,自家的小孩都是最棒的。想來了這次父親來北京看病時仍然清晰地講到那些道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親人在的時候總是不夠珍惜,而在她們忽然離去之後,我們才明白,這個世界上也許再也沒有人像家人一樣無私無悔地愛着我們,那份入骨的血緣和温暖的失去足於使整個人生的信念倒塌。家人的緣分要幾世的福分才能修得在一起,以後再也不會有這樣的緣分,生離死別之間,唯有親情的思念仍然是不變的。

《目送》讀後感6

《目送》中一共有散文七十二篇,主要是對親情和作者周邊人物的感悟,寫孩子的成長,父母的老去,各種真實的情感。

已是不惑之年,再來讀《目送》,頗有共鳴感,經歷的事情多了,感悟也多了。我最喜歡《目送》中的一句話是: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路的另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這讓我想起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時自己走向教室那小小的身影,上一年級時那大大的書包幾乎能把孩子帶到,到現在,孩子卻不願依賴你了,獨立,她成了少年。

想起自己的父母,他們是多少次這樣目送孩子的離去。父母的日漸老去,我對父母的依戀依舊繼續着。歲月的流逝匆匆,心裏更加深深地體會着父母情,子女情,父母子女這世世代代的輪迴,上蒼早已安排好了一切,沒有人能改變上蒼的決定。而我們能做的,僅僅是陪着父母老去,陪着父母,一直走下去……

龍應台《目送》讀後感5

讀《目送》,會讓我又一次地感受到與父母分別時那種撕心裂肺的哀痛,也會想到時隔幾年,千里迢迢去看望父母時,二老那歡愉的`目光和不停叨嘮的話語。

就在去年春節,全家要去蘇州看望父母,準備過一個團圓年。但天公不作美,動身出發的夜裏下了一場大雪,早晨路上厚厚的積雪讓出遠門的全家做了難,車票已買好,路又不好走,怎麼辦?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親的電話早早就打了過來,天冷路滑,安全第一,就不要來了,以後還有機會。但,想要見父母的念頭太強烈了,克服種種困難,還是踏上了看望父母的路。

等踏進家門,見到父母的一瞬間,所有的辛苦都煙消雲散,父母老了,真的顯老了,不爭氣的眼淚奪眶而出,一下子緊緊和父母相擁在一起……

《目送》讀後感7

在看完這本書後我思緒萬千,我明白了在短暫的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麼,那就是親情。你與父母的關係不過意味着你將望着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每一次都牽動着你的心。

在第一篇散文中,兒子對母親送別時的嘮叨滿不在乎,甚至抱怨母親的嘮叨,母親就只能望着他的背影消失在人山人海。母親那時多想他回望一眼,多想他回來給他一個擁抱,但他並沒有。當我替他的母親抱怨時,我突然想到我小時候的感受。小時候因為家裏窮,父母為了我們的前途出去打工。小小的我並不明白他們的苦心,我只知道他們又要離開這兒了,撒嬌不讓他們走;不走是不可能的,他們丟下淚流滿面的我,還是狠心地離開了。從此以後,不到長假我們都見不到面。那時我十分抱怨他們,我覺得別人都有父母的.關愛,而我沒有。隨着我漸漸地長大,我逐漸明白:父母都是為了我好,他們正是因為愛我,才背井離鄉。後來我才知道,媽媽常常走出我的視線後才流淚。

這本書不但寫了親情,還寫了龍應台女士對人生苦短的看法。人生就如兩本存摺,一份在支出,一份在存入。支出的永遠是時間,存入的便是我們的收穫。在這短暫的人生中,我們要存入更多的收穫,並讓那些收穫創造出更高的價值。

人生在世不能浪費時光,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時光飛逝,我們更要珍惜每一段時光。在學習的年齡中,我們就該努力地,一心一意的地學習知識,不能浪費太多的時間在玩樂上。有的人問:為什麼要學習?人不正是因為學習才變成高等動物嗎?學習能讓我們收穫的更多,收穫的越多長大做出的貢獻就越多。為國家做貢獻,為人類做貢獻,這不就是我們每個人應該做的嗎?

當父母離開我們,我們也要努力而快樂的成長。人生在世,不可能你走的每一步路都有人陪着你。是啊,有些路只能你自己一個人走,這就是成長,這就是人生!

《目送》讀後感8

“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這是《目送》裏的一個經典語句。

《目送》是台灣作家龍應台的散文集,寫了父親的病逝,母親的老去,兒子的離開,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

讀《目送》,比較令人感動的是龍應台寫“兒子的離”這部分內容。我們是否曾和文中的“兒子”一樣,從兒時的依賴轉為比較終的疏離和排斥?但你可知,在你每次拒絕母親伸出來的雙手時,她是多麼的痛心和悲傷。

或許,隨着年歲的增長,你變得逐漸追求獨立,對於母親每天的叮囑與關切,你開始不耐煩,開始拒絕,並毅然轉身,但你可能不知道,每每你給她一個自以為瀟灑的背影時,她那雙目送你的眼裏卻藴含無盡的傷痛;當你拒絕她為你特地準備的夜宵時,你可能不知道,她只能對着那雙滿是燙傷疤痕的手發呆。

你不清楚,你也不會了解,當你與兄弟朋友在外面野時,她可能正在家裏撫摸着你兒時依偎在她懷裏的那張照片發呆,可能在一遍遍地熱着飯菜,倚着門框等你回家。

她會失望會傷心你的改變,但她不會放棄,因為你是她的'責任,是她一生的責任!就像龍應台一樣,對於兒子的離,她給予的只有目送,她知道,不能太約束兒子,她只能給予兒子鼓勵,護送他的成長。

我們也在父母的呵護下成長,現在也正是父母“目送”我們,比較為我們操心的時候,雖然你的一聲“爸、媽”便是他們的責任,但作為子女,如果懂得父母為我們無私無怨的“目送”,那無論在什麼時候,我們就不應該也不要讓他們一直目送着我們的背影,請轉過頭,看着歲月裏他們日漸蒼老的容顏,迴應他們一個温暖的笑容。

請大家都讀一讀龍應台的《目送》吧,學會理解,學會感恩,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時,悔之已晚。

《目送》讀後感9

《目送》與我跨越了十年,十年前的閲讀和十年後的閲讀總有許多不同的體會與感悟,一本好的書是能陪伴你走過不同的人生旅途,你能在不同的時期從書的身上獲取不同的力量,鼓勵你繼續勇敢地走下去探索未知的人生。

説起我和《目送》這本書的緣分可以追溯到上大學那年,第一次離開家的我滿懷對家人的不捨,偶然間看到了目送這本書,年少的我並不能理解這本書更加深刻的內涵,十年之後有時間重新好好閲讀這本書。

我最喜歡看龍先生與兒子相處那部分,一代代的我們是在先生描寫的這種模式下成長起來的`。小時候的我們不願聽從父母教誨,年少輕狂。可是,歲月匆匆當我們有一天又變成孩子們的父母,又在重複父輩對於我們的那一套理論。先生的文字中透露出父母對孩子成長的思考,對孩子的愛對孩子的成長也是無奈中透着喜悦。

最讓我動容的那部分就是先生寫到自己的父母親,寫這本書的時候,龍先生的母親是一位耄耋之年的失智老人,她的記憶總在現實與回憶之中穿梭,停留在或是明媚的少女時光或是兒女小時候的温馨陪伴,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的腦海中會浮現出一位白髮蒼蒼慈祥的老人用灰濛濛的雙眼望着彼岸的美好年華。或許先生就是幸福的原生家庭吧,好的原生家庭如先生那樣,一位情緒內斂有大智慧的父親,一位温柔慈愛的母親,這樣的家庭可以給予子女最大的底氣去面對人生未知的風雨。

先生還有對兄弟姊妹親情那段描寫,他的比喻讓我印象深刻,她説“兄弟姊妹就像一棵樹上遙遙相望的樹葉,即使不相見,他們的根也是連在一起的”。這種對親情的思考獨生子女的我們分外羨慕,希望我們的子女能擁有這種手足親情。

十年,我經歷了許多,今天再看這本《目送》也讓我有了許多新的人生感悟,我最喜歡仍然是那句:“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的告訴你:不必追”。

《目送》讀後感10

父女母子之間的緣分,是將你和他手上繫了一根線,他的漸行漸遠不能拉動你,卻有了一絲痛楚,是牽掛,是回憶,是生的意義。

其實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去看父母的背影,更多的時候,是我們承受愛我們的人追逐的.目光。承受他們不捨得,不放心的,滿眼的目送。但我們從小到大隻管一個人離開,從未回頭張望過。

記憶最深的一次,每次回老家,出去玩的時候:總會看見奶奶一臉不捨的神情,雙手急促纏着圍裙,那時的我總以為:

又不是不會回來,擔心什麼。便一臉不耐煩走開了。卻不曾想這卻是最後一次見面。奶奶因為摔了一跤,不幸走了。我十分傷心當生命裏最關心的人走了,我們才知道我們失去了最珍貴的東西,再也找不回來了都不再會有人為你留戀,為你掛牽,為你等待。就算有千萬次的回頭,會有誰人在一直目送着我的離開,哪怕轉了彎仍捨不得收回目光。

再多的遺憾都只不過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只能往前走,用現在來填補過去的空白和傷口。帶着愛與釋懷與生命的和解。

小時候,每當遇到兩難時候。我們總是喜歡問爸爸媽媽:你説我選哪一個好?我們總是喜歡把問題丟給父母,當我們長大了,父母老了。我們必須學會一個人面對,然後去解決。

昨兒女的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裏,讓他們的眼睛多落點在我們的臉龐上,而不是含淚看我們漸行漸遠,做父母的也要知道,孩子不是你的附屬品,有些路,只能一人走,你給孩子的只是些精神上安慰與支持,讓他自己體會孤獨,挫折,失敗等種種坎坷。這才是真正的愛。因為有些事,只能一人過。有些關,只能一人過。

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見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目送》讀後感11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份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在我看來,這本書,其實就是三代人間的目送。

我最深刻的,是“我”對母親的目送。“你是哪一位?”“真的?我不記得啊。”“你好像我的雨兒。”這些句子在書中反覆地出現。儘管類似的話語不知出現了多少次,但每一次看心絃都狠狠一顫。

人老了,真的什麼都不記得了嗎?從作者的`描述中,我看到的是一個曾經愛美的母親,一個勞累一生的母親,到後來時光錯亂,眼神空洞的母親。歲月會奪走人許多東西,如容貌,如信念,如記憶。那些失去的記憶又去哪裏了呢?

“你太姥現在神志不清了啊,整天絮絮叨叨的,總説她頭頂上有仙兒。咱不知道她咋了呀,連我都不認識哩。”姥姥曾對我這樣説過。我看見她説這話的表情很複雜:有無奈,不相信與惋惜。

每次聽到太姥説的那些顛三倒四的話,先是覺得好笑,但越想越覺得悲哀。她真的不記得了?我無法相信,記憶在腦子裏,怎麼就沒了呢?

我還記得她笑盈盈地給我煲豬肉燉粉條,雖然年紀大,但是腰桿直,腳步穩。甚至在我的記憶中,白髮都沒幾根。這麼健康的一個人,過年還給我塞紅包的人,怎麼了呢?

歲月就是這樣無情,它總在你不注意的時間跑走。你想追,可是它就像影子,永遠都追不上。

可是,歲月帶不走的,是愛。

“他可能已經忘了你,但他從來沒有忘記愛你。”

他也許不記得眼前的這個人,但她記得還有一個“雨兒”等着他去守護。

《目送》讀後感12

這是一個關於時光和生命反思的故事,在這裏她是一個母親,是一個女兒,我被她的文筆温暖了,也因她的故事而濕了眼眶。

與父母的送別

龍應台出生在台北,她母親是浙江人,父親是湖南人。父親因病逝世,母親也因得了阿爾茨海默症(老年痴呆症)逐漸老去。家中有兄妹三人,母親跟哥哥住,誰也記不得了,天天鬧着要回家,回到她自己記憶中的那個家。父母是我們在這個世上最大的牽絆,他們迎來了我們,而我們卻要目送他們離開。

與子女的送別

從牽着他(兒子)的小手送進幼兒園開始,到幼兒園畢業,他不知道,這個時代的結束就代表另外一個時代的開始。16歲的兒子做為交換生到英國學習一年,送到機場擁抱他時發現我的頭只能到他胸口,而他登機時頭也沒回的一瞬間,我知道這孩子長大了。而我正迅速的老去,原來我們變成了那個目送的'人。

與自己送別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而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時光的洪流中漸漸長大,我們眼前的背影從高大到佝僂,自己也慢慢變成別人眼裏的背影。其實在目送父母子女的過程中,我們也在不斷送別自己,這個送別的過程叫做成長。

家與幸福

少年時期,雙親在哪,哪就是家;成年時期,他在哪,家就在哪;中老年時期,孩子在哪,哪就是家。

書中主人翁是每天回家看到書包還放在原來的地方,就感覺到幸福,遭遇過變故的人,會更珍惜眼下的幸福。幸福是看不見,摸不着的東西,但其實它就在我們的心裏面,幸福是一種感覺,也可以説是一種心態,有的人過着粗茶淡飯的日子就覺得很幸福,有的人吃着山珍海味也覺得索然無味,幸福的標準不一樣,結果也不一樣。

所以,請珍惜人生中的所有環節,活好當下每一秒。趁現在還能幹點什麼/還能學點什麼,就開始吧,從現在這一刻用心生活。

《目送》讀後感13

《目送》是作家龍應台繼《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後,再推出的一部思考"生死大問"的作品,是一本感悟人生的書。《目送》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她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

書中有這麼一句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這句話給我的印象十分深刻。縱觀現在的家庭教育,“贏在起跑線”是很多家長都認同的“金科玉律,”從孩子能夠咿呀學語的時候,就給孩子報名各種興趣班、學習班。這種現象也許反映出一個問題:孩子是家長生命的延續,特別是現在獨生子女較多的家庭裏,父母把所有的`期望都壓在子女身上,彷彿是一場孤注一擲的投資,他們希望看到的是一個無所不能的孩子,期望得到高回報。也有一些父母對孩子百般寵溺,幫孩子打點好生活中的一切,營造一個又一個温室。

書中的這句話讓我們在重新審視父母和子女關係的過程中獲得了一個全新的角度。子女和父母其實是各自獨立的個體,孩子一天天長大、父母一天天老去,就像孩子逐漸與父母告別,一個人踏上那條每個人必經的道路,即使父母千般不捨,他們懂得這條路上的艱辛,但如今,她只能放手,讓孩子一個人走,因為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坎,只能一個人過。這條路上,也只有孩子自己親自欣賞才會會心一笑,這條路上的果實,只有自己親自採摘才更覺得甜美。

將來,年輕的我們也會為人父母,也會經歷父母曾經經歷的一切,我們也會明白,孩子不是我們的附屬品,“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我們要懂得放手,讓孩子自己體會成長過程中的酸甜苦辣。

《目送》讀後感14

不知怎的,近期我忽然迷上了關於生死的書籍,鬼使神差下,我看起了《目送》這是龍應台繼《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後的人生三書之三,這是一本生死筆記,憂傷中透着縷縷美麗,其中有42個小文,三大段,令我印象最深的無非是第一個大段,“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而其中我最喜歡的便是第一個小文——目送。目送講述的是作者龍應台看爸爸越來越老,直至死亡。兒子愈來愈大,離自己越來越遠,這使我不禁想起了大姨家的表哥,他今年剛上高一學業漸漸繁重起來,他沒有當寄宿生。可即使他沒有當寄宿生每次回家時也是十點多了,洗漱後便睡下了日復一日,他與大姨少了溝通和交流,因此他離開時常常都只留給大姨一個漸行漸遠,直到消失的背影。一次,母親去大姨家吃fan飯桌上大一感慨道:“孩子大了,離你也就遠了,就再也看不住了。”“可不是嘛,再過幾年我們家也會有一隻籠子關不住的鳥兒了。”母親笑着説道,兩個女人的對話充滿了淡淡的憂傷和無奈。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每次讀這句話時,我總會鼻子一酸,淚珠嘩啦啦的掉在地上,但同時這也是我最最愛的一句話,他讓我知道了很多:知道了自己不僅有為人子女的時候,而且也須為人母,就像是世上的.許多事一樣,有着它的因果報應,知道了如何在對的年華,做對的事,知道了……總而言之,它使我長大了,是我第一次感到了時間原來少的可憐,我們在父母身邊的時間只有短短的三五年,而後我們便是在他鄉孤身一人,無依無靠的孩子。父母子女一場需要多大的幸運和緣分啊,所以請善待你們的父母,那些愛你的人和你愛的人,要知道他們傾注多少愛在你身上,對你有多麼大的期望……

《目送》讀後感15

龍應台的兒子安德烈為母親準備了一頓豐盛的晚餐,母親的第一個反應是“好,我學會了,以後可以做給你吃了。”,兒子卻認認真真地説:“我是要你學會以後做給自己吃。”

家是什麼?有父母在、伴侶在、兒女在的地方,就是家。家的存在,是成長的催生劑,“躲在書房裏的小姐”做了母親後馬上變成一個很能幹的人,可以在十分鐘為四個孩子端上色香味加營養到位的食物。家的存在,也模糊了家庭成員個性的意識,特別是女性,即使如龍應台這樣的公知人物,“等孩子大了,發現獨自生活的自己又變成了一個不會燒飯做菜的人。”

人生有太多的意外,再怎麼頑執,躲不過生老病死之自然規律,“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這是《目送》書裏《山路》一文裏的一句話,也是作者在敍寫親情的基礎上,對生命和人生的最真實的體驗:哪怕是我們還能彼此擁此的現在,我們也必須找到自我,素顏修行。若沒有這份獨自承受人生的勇氣,我們無法安放生命中一次次的'“傷逝”和“舍”,做不到火葬場的爐門前對父親的最後一次目送,當不了給失憶母親帶來温暖的“雨兒”,為兒子送行時控制不了“母親的深情”。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這段話在《目送》中出現過兩次,第一次掩不住抹不去的是內心那片最不甘的柔情和感傷,第二次卻是透着一種毅然的勇氣與放手的決定。

花開花落,緣此同一。我們在一次次目送裏強了力量,有力量去接受生命發酵的苦,有力量去等待出走後的歸來,有力量為擁有的那些人那些年,一直向前,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