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談美》讀後感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12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談美》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談美》讀後感

《談美》讀後感 篇1

讀完朱光潛先生的《談美》,感覺這部書不像是在談深奧的美學,而更像是一部介紹美、鼓勵年輕人去發現美、創造美的書。朱光潛先生在這部書裏面所提到的美,也並非完全是哲學意義上的“審美”,而是更多的在探討自然美、藝術美、人生美,這些我們在生活中看得見、摸得着的美的事物。我們生活的世界像一本有歧義的書,書裏有着各種各樣的解釋。“真”的領域有邏輯學來研究,“善”的領域有倫理學來研究,“感性”的領域則有美學來研究。美從哪裏來?美是什麼?美是怎樣的?一連串的問題等待着美學去回答。開卷有益,作善至祥。讀完《談美》,確實對美學有了一點體味。朱光潛先生開篇就開始談如何發現美。究竟美在哪裏?究竟什麼是美?人和人的看法多有不同。正如書中提到的關於一棵古鬆的三種態度的問題所展示出來的,畫家認為是美的古鬆,在植物學家與商人眼中卻只不過是一株客觀實在的,實用的植物。按照朱光潛先生在書中所説,正是因為植物學家與木商不能夠跳出他們的專業的實用範疇才不能發現古鬆自然的“盤屈如龍蛇的弦紋以及它的昂然高舉、不受屈撓的氣概”。這種觀點很有道理,可能也就是常説的“審美無功利”的通俗易懂的説法。但是,等到後面又談到創造美的部分時,這種觀點未免又有一點片面了。什麼叫做美,美不僅在物,亦不僅在心,它在心與物的關係上面;但這種關係並不如康德和一般人所想象的,在物為刺激,在心為感受;它是心借物的形象來表現情趣。美感的世界純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關係而獨立。藝術的活動是“無所為而為”的。朱老先生認為無論是講學問或是做事業的人都要抱有一副“無所為而為”的精神,把自己所作的學問事業當作一件藝術品看待,只求滿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於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偉大的事業都出於宏遠的眼界和豁達的胸襟。

朱老先生全書以“談美”為“免俗”、“人心淨化”的目標出發,順着美從哪裏來、美是什麼及美的特點這一脈絡層層展開,娓娓道來,抒發了這位美學大家的人格理想、審美理想,提出了他的美學研究的理想目標——“人生的藝術化”。全書滲透了朱老先生對藝術與人生關係的深刻體悟。在《談美書簡》中,朱先生以自己親身的經驗,談到了許多治學為人的道理。

讀完最後一節,心裏覺得很震撼。“人生的藝術化”,可以説是朱光潛美學研究的理想目標,這是一個十分詩意的令人神往的境界。“人生本來就是一種較廣義的`藝術。每個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這種作品可以是藝術的,也可以是不藝術的,正猶如同是一種頑石,有人能把它雕刻成一座偉大的雕像,而另一個人卻不能使它‘成器’,分別全在性分與修養。”任何理論和學説,都來源於對於世界和生活的思考,但卻又經常給人感覺遠離生活之感。想起孔子曾和曾點、季路、冉有、公西赤坐在一起,聽他們的政治理想。

四人説完後,孔子最終讚賞曾點的意思。曾點希望自己能夠陶醉在禮樂教化所帶來的社會和諧、人民安樂的景象之中,使禮樂教化真正滲透到人們的生活裏。朱光潛似乎也有同樣的意思,美是藝術的,它就在生活中。我們藝術的生活,讓美滲透在生活中,使生活即是藝術,即是美。這是何等美麗的境界埃通篇讀來,其中具有開創性的觀點比比皆是,現在簡要歸納輯錄如下:一人是審美的主體,人在改造客觀世界時也改造了人本身,人在審美中具有最高的意義,美離不開人。二學習美學的方法應是:在應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的同時,應多結合其他流派的觀點考察美學。三藝術也是一種生產勞動,在審美中,人有意識的依據美的規律來創造美和發現美,所以,美也是一種生產勞動。四美是有階級性的,但同時,美更本質的性質是人性,階級性是人性中的一部分。這及時的更正了人們關於美的錯誤意識。五美與生理狀態的內在聯繫,並認為美的文藝作品中應有思想性的滲透,但不是直接,而是間接從作品中表現出來。六現實主義從客觀出發,而浪漫主義從主觀出發,並據此認為我們不能容忍一個人因一點小過錯而失敗,從而產生出悲劇感,驚恐和哀憐是悲劇的情感基礎,悲劇更為本質,好的喜劇作品中一定有悲劇性。

七崇高是我們由壓抑而產生的,它是由恐懼轉為振奮的,並在其中體會到一種自尊或愉悦。

如果一個人白天的心也很沉靜,就會發現夜來香、桂花、七里香,連酷熱的中午也是香的。城市裏的綠地越來越多了,每天從旁邊經過的時候,總是匆匆忙忙。其實只要稍作停留,會發現草地裏的野花和蒲公英很美,在其間蹦蹦跳跳的喜鵲和麻雀也很可愛。世界上並不缺少美,少的只是發現美、感受美的心靈。還是那句話:“慢慢走,欣賞啊!”

《談美》讀後感 篇2

讀完朱光潛先生的《談美》,感覺這部書不像是在談深奧的美學,而更像是一部介紹美、鼓勵年輕人去發現美、創造美的書。朱光潛先生在這部書裏面所提到的美,也並非完全是哲學意義上的“審美”,而是更多的在探討自然美、藝術美、人生美,這些我們在生活中看得見、摸得着的美的事物。

朱光潛先生開篇就開始談如何發現美。究竟美在哪裏?究竟什麼是美?人和人的看法多有不同。正如書中提到的關於一棵古鬆的三種態度的問題所展示出來的,畫家認為是美的古鬆,在植物學家與商人眼中卻只不過是一株客觀實在的,實用的植物。按照朱光潛先生在書中所説,正是因為植物學家與木商不能夠跳出他們的專業的實用範疇才不能發現古鬆自然的“盤屈如龍蛇的弦紋以及它的昂然高舉、不受屈撓的氣概”。這種觀點很有道理,可能也就是常説的“審美無功利”的通俗易懂的説法。

“許多轟轟烈烈的英雄和美人都過去了,許多轟轟烈烈的成功和失敗也都過去了,只有藝術品真正是不朽的。”的確,真正的藝術品自然會永垂不朽,但如果脱離了孕育它的歷史環境,再偉大的'藝術品也是無從產生,更別提什麼永垂不朽了。朱光潛先生如此説,當然是為了糾正人們對於審美無用的誤解。説動人心魄的歷史於我們無意義而《短歌行》於我們親切,其實是漫長的時間已經把厚重的歷史和我們的實用的範疇遠遠的疏離開來,讓我們有機會以身處之外的心理來享受歷史的跌宕起伏。藝術品作為一種對歷史的記錄或演繹,為我們帶來美的享受。這種美的享受大概不是當年歷史的親歷者所能感受到的。

當局者迷,旁邊者清。優秀的藝術作品應該是既有主觀又有客觀,或者説既要有作者的情感又要能跳出情感來客觀審視。朱光潛先生在書中也多次提到,雖然藝術來自於生活,但是藝術所用的情感卻並不是生糙而是經過反省的。書中説,“藝術家在寫切身的情感時,都不能同時站在這種情感中過活,必定把它加以客觀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嘗受者退為站在客位的觀賞者”。也就是説,在藝術家親身經歷人生的大起與大落之時是無法將這種情感客觀的表現出來,而非要等“痛定思痛”,心緒得以跳出之時才能夠將自己的情感作為材料進行加工和創作,產生藝術品。而這種由主觀到客觀的過程,也即是擺脱實用性的過程。

同時既然發現了美,就要去欣賞美。我們常常感到,自然風景是不變的,可是人與人對它的感受卻千差外別。這種對於事物的審美差異,正如朱光潛先生書中所説,始於我們在欣賞時的“移情作用”的差異。我們之所以對於同一審美對象有着不同的審美感受,首先是因為我們由於不同的心境和經歷,對於物產生了不同的心理活動。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我們心情愉快時看秋風掃落葉或許會對自然的變化讚歎不已,而當我們心灰意冷時恐怕再見此情此景只會徒增心中的悲涼。根據書中的觀點,我們的移情作用往往是帶有無意的模仿。我們聽舒緩的音樂感覺舒緩;聽雄壯的節拍會感覺心潮澎湃。我們之所以會因為不同的音樂產生截然不同的情感,不是因為音樂本身有高低、長短、急緩、宏纖之分,而是因為我們在聆聽舒緩的音樂時心思不由自主的模仿曲調節拍進行舒緩的活動,進而勾起了我們記憶裏面某種舒緩的人生體驗,從而讓我們產生了所謂的“共鳴”。

因此,正如朱光潛先生所説的那樣,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反照。我們雖在移情中模仿着外物,卻也在模仿中加入自己的體驗,也在進行着某種創作,而這種創作產生了我們千差萬別的審美體驗。

然而,我們什麼時候知道我們是在審美呢?審美的過程似乎就像在做夢。我們在做夢時通常不會意識到夢境,只有等夢醒之後才隱約對之前的夢境有所唏噓。同樣的,我們對於一件藝術作品的欣賞越入迷,我們就越難覺察到自己是在欣賞它,也難以察覺自己在審美中所享受的快樂。這種感受似乎與上面的“審美脱離實用”以及“客觀”的原則相悖,因為既然我們已經沉浸在對作品的欣賞中,又如何斷言我們已經和作品脱離了實用的關係了呢?

朱光潛先生談到美感有兩個要素:一是目前意象和實際人生中也有一種適當的距離,二是在觀賞這種意象時,我們處於聚精會神以至於物我兩忘的境界,所以於無意之中以我的情趣移注於物,以物的姿態移注於我。要説明這兩點,就要分明“快感”與“美感”二者。正如之前所説,我們欣賞藝術作品感到滿足,喝水、飲食異能感到滿足,這二者之滿足究竟有什麼不同,是區分“美感”與“快感”的關鍵所在。根據朱光潛先生的觀點,我們因為滿足實用的需要而產生的快感總是與體驗同時發生的。也就是説我們覺得某種飯菜可口,這種體驗只是發生在我們品嚐這種食物的過程之中。相反的,我們從欣賞藝術作品所獲得的滿足卻發生在我們欣賞藝術作品的行為之後。“在聚精會神之中忘記自我”,也正是指在審美的過程中脱離了我們的實際人生從而進入到一種拜託了物質實用的“物我兩忘”境界了。這樣看來,我們欣賞藝術作品而獲得美的滿足也的確是一種脱離了主觀與實用的感受。

《談美》讀後感 篇3

最近學校營造着一種審美的氛圍,這促使我去讀了一些審美的書籍,前不久跑了國圖,好不容易借到了《談美》一書來看,真是不錯!

著名美學家朱光潛先生的《談美》一書寫於1932年抗日戰爭時期。當時正值國家危時,可是國內很多人都在為由黨而官、奔走於大人先生之門而洋洋自得。中國社會鬧得非常糟,朱光潛認為這不完全是制度的問題,是大半由於人心太壞。於是他在《談美》開場語中指出,人一定要從“怡情養性”,一定要於飽食暖衣,高官厚祿等等之外,別有較高尚、純潔的企求。要求人心淨化,先要求人生美化。於是朱光潛為青年人寫了這本書,通過談美來淨化青年人的心。在這本書中,他指出了美感與快感,考據、批評與欣賞,自然美和藝術美,寫實主義和理想主義等之間的區別。讀了《談美》,我就其中的兩點很有感觸。

一是作者對美的整體把握。作者強調“藝術的活動是”無所為而為“的。人只有擺脱了利害關係的網,在觀照事物時,才能真正體會到事物真正的美。他認為無論是講學問或是做事業的人都要有”無所為而為“的精神,自己所做的學問事業當作一件藝術品來看待,只求滿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於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翻真正的成就。偉大的事物都出於宏遠的眼界和豁達的胸襟。所以他覺得他的時代裏一般的那些忙於當官的政治學者和經濟家以及那些冒牌的哲學家和科學家都是很俗的。他覺得在人們觀照事物時,有三種態度,一是實用的態度,一個科學的態度,一是美的態度。而只有不考慮事物本身的利害關係時,我們才能真正享受事物給人們帶來的美。

當代中國,雖然不是30年代那個動亂的社會,但是改革開放以後,西方資本主義社會中的一些腐朽的思想在充斥着人們的心靈,比如官本位主義,拜金主義。人們越來越重視的是事物的實用性。比如在學術界,真正擺脱功名而潛心自己喜歡的學術的人又有多少呢?更多的人寫論文、做研究是為了申請教授,得到某一官職或是為了申請國家的科研計劃而獲得固定的經費。每個學科都有自己特有的美,而現在更多的學者已經將這種事物本身所特有的美拋開而將研究與利益掛鈎。對於那些不能馬上出成果的.領域,很多人都不願意去涉及。這種風氣在各個領域都很盛行,以至於常常感到自己活得很累。我們或許因為太忙於功名或者金錢而忽略了身邊處處存在的美。正如朱先生説的那樣,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在當今社會中,我們應該跳出這個束縛我們的利害關係網,以更客觀的態度來看身邊的事情,我們會覺原來被我們忽略的事物是如此之美。朱先生在最後一篇中説”慢慢走,欣賞啊!“”許多人在這車馬如龍的世界過活,恰如阿爾卑斯山谷中乘汽車兜風,匆匆忙忙地急馳而過,無暇回首留戀,於是這豐富華麗的世界便成為了一個了無生趣的囚牢。這真是現代社會一個真實的寫照。“但是如果沒有”無為而為的情趣“,人們是不可能慢慢來欣賞周圍的美,也不可能做到忘我的境界而產生移情作用。因此,我覺得,”無為而為“才是美真正的內涵,也是我們這個社會所缺少的一種精神。因此,我們更有必要來了解”美“,用藝術來淨化人的心靈。

朱先生説人生本來就是一種較為廣義的藝術。每個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藝術家,他的生活就是藝術作品。我覺得人生藝術作品的好壞取決於我們到底能否用心去了解生活中的美。在陶淵明的眼中,普通的”南山“被賦予了”悠然“的美感,”豆苗“在他那裏則成了”良苗“。這是因為陶淵明真正擺脱了塵網。他的人生是一個到處充滿美的藝術作品,而這些美都源自”無為而為的情趣“。

另外一點是關於朱光潛所説的考據,批評和欣賞。他説考據不是欣賞,批評也不是欣賞,但是欣賞卻不可無考據與批評。從前老先生們太看會考據和批評的工夫,而現在一般青年又不太肯做腳踏實地的工夫,以為有文藝的嗜好就可以讀文藝,這都是很大的錯誤。雖然我對考據學瞭解不多,但是通過跟一些教授的交流中,也瞭解了一些考據的知識。在現代中國,考據學也是一門冷的學科,很多人不願意去做這一學科,這與社會浮躁的風氣有關係。大學時一個考據之學做的很好的教授曾經跟我説,考據並不是單單為了考據,不能陷入考據之中,考據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欣賞文學作品。考據對於我們理解美的作用很大。我們年輕人在研究文學作品的時候更多的是對文藝的熱情,可是僅僅這些還是不夠的。我們不願意去做這些考據的工夫,根本在於我們缺少”無為而為“的精神,所以這種精神貫穿審美活動的全部,不僅僅是包括對事物本身的美的無功利的發現的影響,還有對美的欣賞起重要作用的其他工具比如考據學的影響。真正靜下心來來做一下考據,對我們的意義不僅僅是學習考據學的知識,為欣賞藝術作品提供材料和支持,更重要的是通過腳踏實地地考據來磨練我們的性情,克服我們青年人的浮躁的心態,從而達到”無為而為“的境界。

讀了《談美》一書,我對美有了一個新的認識,不僅僅區分了一些概念,更重要的是讓我明白了我們在學習美學的時候,在理解美的時候,單單從美本身入手來談論美,我們更需要做的是如何具有”無為而為“的精神,只有把握的這一點,才能從本質上真正體會美。另外這本書語言易懂,富有趣味性,適合中國小生閲讀,這對培養他們的審美觀念和情趣也有很大的幫助。

《談美》讀後感 篇4

朱光潛(1897—1986),安徽銅城人,著名美學家、文藝理論家、翻譯家,我國現代美學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主要著作有《文藝心理學》、《悲劇心理學》、《西方美學史》、《給青年的二十封信》、《談修養》、《談美》、《詩論》、《談文學》等。

其中只讀過朱先生的《談美》和《文藝心理學》,對於《談美》其精闢、客觀的分析和論證實為欣賞,稱讚。以下羅列每一章節的精彩之處,略賦個人拙思主觀之感,引以對朱先生之《談美》的敬意。

一、我們對於一棵古鬆的三種態度——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

作者在此段中談及人對事物的不同態度,或者説每個人的出發點不同,其觀察事物的立足點就不同,同樣的事物在不同心態的人的心理或視覺上都會有其獨特的反應。一棵古鬆,木材商是商業的心態去看,科學家是研究的心態去看,而畫家用欣賞的心態去看,古鬆在不同人眼裏映襯了三種效果,只有畫家不是從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講的:無為而為的欣賞眼光去看,欣賞的同時也賦予了其畫家內心世界對古鬆的完美概念。美的東西需要人們用審美的眼光和欣賞的心態去看去想,如只講實用,那麼美是最不實用的經驗。但如果説人類歷史生生不息,而真正能觸動你我心靈深處的唯有那些給予美好情感的藝術作品,無處不在深邃的夜空中如同指路的星星閃着光,指引人們的靈魂、淨化人們的思想。

再次引用朱先生的話:美是事物的最有價值的一面,美感的經驗是人生中最有價值的一面。

二、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藝術和實際人生的距離

俗語講:距離產生美。其實朱先生在此明確的指出了藝術和生活的距離。真實世界籠罩了霧、雪或雨就容易給人們另外一種聯想,其狀態使真實世界同你我之間產生了距離,因而有了古往今來的詩情畫意等及賦美感的意境。所謂: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應該也是其中道理。藝術是主觀的情趣、感覺,而又有些客觀的控制和設計在其中,太過接近真實容易使人產生功利心,太過主觀也不容易讓人理解,畢竟藝術是給人們欣賞的。

不同藝術各有其不同的表現形式,如同京劇有唱、念、坐、打。相聲有説、學、逗、唱。等其有規矩的表演方式,是經過人們多年在舞台上磨礪總結出的表演形式,而這些形式是經過人們運用藝術規律如誇張、變形等方式,拉開同實際生活的距離,而其內容又不脱離生活。

人們對於熟悉的事物總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為太過熟識沒有了距離感和神祕感,容易從實際生活中的利害關係出發看眼前的事物,而新鮮的、不瞭解的事物有距離感就容易產生美感,這也如同《圍城》般的效果,我看你的好,你看我的好,無非是因為有距離,有神祕感而迸發出美感,使人嚮往。如此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三、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宇宙的人情化

這個段落裏朱先生引用《莊子。秋水》裏的一個小故事説明了人的美感經驗的道理,即:美感經驗即是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態的往復迴流。人的認知有時是伴隨人的主觀情趣來判斷事物的`。那麼這種主觀的情趣對事物進行判斷就是移情作用,把自己的喜怒哀樂等情緒映射到身邊的事物中去。這種移情作用是同美感經驗息息相關的。如同朱先生講到在欣賞古鬆時,除卻古鬆的外形引起的造型美感還有個人對古鬆的內心欣賞情趣也會使古鬆的美感裏含有欣賞者的個人認知經驗在裏面,這也是人們看到某某事物時會説:我認為如何如何,等等諸如此類的話語。其實人們在對事物賦予個人的某種情趣的定義同時人們也在不經意中模仿着事物本身的一些屬性。也就是説人的美感經驗不是單獨的由事物本身或人的主觀情趣獨立產生,因為事物的物理屬性,因為人的移情作用,兩種屬性的結合造就了人的美感經驗。這就是宇宙的人情化所在吧。

四、希臘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鮮麗的英國姑娘——美感與快感

其實美感和快感無時無刻都衝斥於我們的生活當中,但究其出發點就又產生了前面朱先生講的不同態度的問題。美感不是實用主義,是不帶有功利心態的心理活動,而快感是處於實際應用的目的。如同口渴了喝了水就會產生快感,要解手排泄了也會產生快感,但這些都不會有美感。雕像和英國姑娘一個是雕塑藝術品一個是活生生的人,如果單從實用角度出發那還是英國姑娘比雕塑似乎更有用。在這裏朱先生告訴我們明確美感和快感的不同,對於美的欣賞要不帶功利和實用的心態去看去理解。

五、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美感與聯想

我姑且如此解釋朱先生的這段文章。聯想是偶然的、雜亂的、無序的,而美感的東西是一定的有序的,有結構的、抽離出來的,有形式相伴的和諧狀態的東西。美感經驗可以使人產生對事物的聯想,而單純的聯想不能算做美感經驗。朱先生提到:美感是一種直覺。一瞬間的感受。而聯想會帶着思考,這種思考會把事物引到其他不相干的事物中去,無法直接單純的欣賞一件事物本身,而會產生浮想聯翩的心理活動,所以美感經驗同聯想是有不同含義的兩種概念,不能混淆。

《談美》讀後感 篇5

本人讀了朱先生的《談美》,對於其精闢、客觀的分析和論證實為欣賞。其中最能領略到的是作者非常經典的對美的分析論證:美是最不實用的經驗,但是人類歷史生生不息的;美是無處不在的,但是要靠人們細心發現的;美是客觀事物加主觀態度產生的,但是缺一不可。物質是可以用盡的,而無形的美是可以代代流傳供世人享用的。為什麼這麼説呢?接下來我將逐一分析。

其中讀到朱先生對於一棵古鬆的三種態度: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作者談及了人對事物的不同態度,或者説每個人的出發點不同,其觀察事物的立足點就不同,同樣的事物在不同心態的人的心理或視覺上都會有其獨特的反應。一棵古鬆,木材商是商業的心態去看,科學家是研究的心態去看,而畫家用欣賞的心態去看,古鬆在不同人眼裏映襯了三種效果,只有畫家不是從“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講的:“無為而為”的欣賞眼光去看,欣賞的同時也賦予了其畫家內心世界對古鬆的完美概念。

物都如此何況是人呢?對於改革開放蒸蒸日上的娛樂業,為什麼有一些流芳百世的歌星、影星值得我們懷念和學習。從商業的角度上説他們代言某一商品幫助提高銷量,簡而言之就是有利可圖。而從藝術欣賞的心態去看明星,那些唱了幾首經典的歌曲,或者成功塑造了某一個電影人物的,那是可以讓人們永遠記在心中,漫漫回味的。我想這對於那些明星自己來説這比財富和獲獎榮譽更有成就感和最有意義的吧!

美的東西需要我們用審美的眼光和欣賞的心態去看去想。這一段大體可以證明從實用的角度出發它確實是不實用的,而真正能觸動你我心靈深處的唯有那些給予美好情感的藝術作品,無處不在深邃的夜空中如同指路的星星閃着光,指引人們的靈魂、淨化人們的思想。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在滿足基本的物質需要後人們也越來越關注自己的心靈、精神的健康成長。其實美感無時無刻都衝斥在我們生活當中,從最簡單的吃穿住行來説大多人們都會選擇環境優美安靜的餐廳就餐,因為感官的滿足可以提高食慾。穿衣打扮已經是現代人每天必備的功課,這可以讓人更有信心每天可以有一個好的開始。房屋裝修也是一門美學功課,明亮寬敞舒適已經是老掉牙,而自己感覺和概念才讓它與眾不同,比如:歐式概念、田園風格、東南亞感覺、日式家居或者中西合璧等。獨特的家居風格可以代表主人的獨特性,更能讓他享受其中。車子基本性能就是帶步,而且現代人更追求的是外觀流線性、顏色等。所以美感不是實用主義,是不帶有功利心態的心理活動,美感可以讓人們得到心裏上滿足和精神上的享受!

而美的感受又是主觀的,美是言論不一的。每個人的人生經驗不同所以對於美的理解更是不同的。就如城市人長久呆在鋼鐵叢林中,覺得壓抑鬱悶,之所以田園風光的美麗誘惑成為了新興的消遣和時尚追求;而農村人常年和綠地青山為伴覺得平淡無聊,對城市的美好多姿的生活十分嚮往,就出現了農民進城的風潮。事實上這兩個環境在形式上是基本不變的,在變換的是我們的.心態。

朱先生在此提出美是物的物理屬性和人的人情心理活動對事物產生的一種態度。單獨有自然物理屬性而沒有人的感性心理直覺――美也無從產生。自然在經過人的心理感覺加工後產生了美感,不同的經驗會產生不同的感覺,美的欣賞是對自然的一種再加工、再創造。個人情趣不同衍生出的結果就不同。俗話講的“情人眼底出西施”的道理,如同朱先生所講是人們經過人情化、理想化的一種心理活動結果。這種結果就是不同人的主觀的審美經驗加上理想化即人情化產生的結果。美和自然也是對立統一的一種關係,美感沒有自然的物理屬性就無從產生,而物的物理屬性沒有人的理想化即人情化加工也無法衍生出美來。對於美我們應從兩方面來看,美不是憑空產生的,以上説明美的出現是物的物理屬性和人的理想化缺一不可。

怎樣才能讓我們更藝術的生活呢?近兩年風靡全球的瑜伽就可以有一個最好的詮釋,瑜伽是一種非常古老的能量知識修煉方法,集哲學、科學和藝術於一身。瑜伽的基礎建築在古印度哲學上,數千年來,心理、生理和精神上的戒律已經成為印度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項運動的最高境界並不是讓你做一些高難度的雜技動作,而是通過這些動作讓身體伸展放鬆平衡最終達到身心的平衡,安靜的傾聽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感受。所以瑜伽的最高境界就是要達到合一,需要身、心、靈三者同時俱全。

綜上所述,想引用朱先生的話:“美是事物的最有價值的一面,美感的經驗是人生中最有價值的一面”。現在人們都提倡要藝術的生活,讓我們的生活更精緻更有情趣,心態的平衡也是關鍵所在,豁達樂觀的心境就是藝術。希望每個人都能擦亮自己的眼睛,用心發現細細品味我們的生活點滴,藝術生活從現在開始!

《談美》讀後感 篇6

看完朱光潛的《談美》,感覺好像聽到了蘇格拉底的談話,翻看了塞涅卡的書信,閲讀了蒙田的隨筆,一些眾人皆知的道理和微不足道的小事,被他用來闡明自己的理論。深入淺出,微言大義。一滴水雖小,卻能從中看見七彩的陽光;一片枯葉的飄落雖不起眼,卻能預示着秋的來臨;眼睛在整個身體中佔的比例很小,但你仔細觀察它,卻能洞悉人心;脈搏的跳動經常讓人意識不到,但醫生認真感受它,則可以瞭解你的身體狀況。理論希望為我們揭示事物的本質,它是抽象的,但它卻來源於無數的具體現象。在生活中,我們看到的現象太多了,心中的誤解也太多了,而這本書,正是一位能夠幫助我們撥開迷霧,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朋友。

我們生活的世界像一本有歧義的書,書裏有着各種各樣的解釋。“真”的領域有邏輯學來研究,“善”的領域有倫理學來研究,“感性”的領域則有美學來研究。美從哪裏來?美是什麼?美是怎樣的?一連串的問題等待着美學去回答。開卷有益,作善至祥。讀完《談美》,確實對美學有了一點體味。

美,是客觀存在還是主觀感受

記得好像是20xx年,國際大專辯論會上有這樣一個辯題:美是客觀存在還是主觀感受。當時場上雙方脣槍舌劍,説得天花亂墜,把我弄得一頭霧水。説它是客觀存在,有些大家看起來很難看人的,在藝術家那裏也許就是美人,這顯然是人主觀意願的作用;説它是主觀感受,倒也不完全是,畢竟美是有一定標準的,不是純主觀的。

世界,遠遠不止於地球這顆行星,遠遠不止於我們整個物理性的宇宙。世界物理性地和邏輯性地從人身體的現在條件出發向外伸展。它從我們的位置、時間和方式出發向外伸展——在所有的`空間、時間和邏輯方向上。世界太大了,無限的大,我們則太渺校還是禪者説的好:窮諸玄辯,若一毫置於太虛;竭世樞機,似一滴投於巨壑。

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讀完最後一節,心裏覺得很震撼。“人生的藝術化”,可以説是朱光潛美學研究的理想目標,這是一個十分詩意的令人神往的境界。“人生本來就是一種較廣義的藝術。每個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這種作品可以是藝術的,也可以是不藝術的,正猶如同是一種頑石,有人能把它雕刻成一座偉大的雕像,而另一個人卻不能使它‘成器’,分別全在性分與修養。”任何理論和學説,都來源於對於世界和生活的思考,但卻又經常給人感覺遠離生活之感。想起孔子曾和曾點、季路、冉有、公西赤坐在一起,聽他們的政治理想。四人説完後,孔子最終讚賞曾點的意思。曾點希望自己能夠陶醉在禮樂教化所帶來的社會和諧、人民安樂的景象之中,使禮樂教化真正滲透到人們的生活裏。朱光潛似乎也有同樣的意思,美是藝術的,它就在生活中。我們藝術的生活,讓美滲透在生活中,使生活即是藝術,即是美。這是何等美麗的境界埃

看完這一節,又想起叔本華的一段話:“事實上當我們正在進行某項偉大事業或創造某件不朽作品時,並沒有意識到這件事的本身。我們每日辛勤勞作,考慮的只是達到眼前的目標,完成當下的計劃。然而,只有當我們把人生看作一個聯繫着的整體時,我們的品質和能力才能展現其真實面貌。我們也才能明白,在形形色色的情境中,彷彿是某種幸福的靈感引導着我們在千百條趨向毀滅的道路中,選擇那唯一真實的途徑。”日子本質上都是一樣的,它可以是普通的,也可以是特殊的,關鍵在於你怎樣去看它。人生也是如此,你覺得它是一本日曆,每天撕掉一頁就少一頁,那你的人生就是麻木的、情趣乾枯的。你覺得它是一本日記,每天記錄一些故事就會使你的生命豐富一些,那你的人生就是積極的、情趣豐富的。在這個世界上,青史留名、活得轟轟烈烈的人畢竟是少數,我們不過都是些平凡人,但我們要相信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獨一無二。我們是平凡人,但我們要做有情趣的平凡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中國的民樂其實很美,寧靜、淳樸且毫無功利性,但是我們的心太浮躁了,聽不下去這些“土氣”的東西。但是,在傷心的時候偶然聽到《二泉映月》,在高興的時候湊巧聽到《金蛇狂午》,也會怦然心動,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夜來香其實白天也很香,但是很少有人聞得到,因為白天的人心太浮躁。如果一個人白天的心也很沉靜,就會發現夜來香、桂花、七里香,連酷熱的中午也是香的。城市裏的綠地越來越多了,每天從旁邊經過的時候,總是匆匆忙忙。其實只要稍作停留,會發現草地裏的野花和蒲公英很美,在其間蹦蹦跳跳的喜鵲和麻雀也很可愛。世界上並不缺少美,少的只是發現美、感受美的心靈。還是那句話:“慢慢走,欣賞啊!”

《談美》讀後感 篇7

最近養成了拖拉的壞習慣,作業往往到了最後一天才寫,每月必讀書籍往往日期過半才讀,朱光潛先生的這本書也是。

五月中旬才尋找這本書,我把《談美書簡》當做了《談美》,曾有一本《談美書簡》,書裏很多概念如藝術、文學、美學、主義等概念弄得我迷迷糊糊,翻出來又快速讀了一遍,感覺還是枯燥。是這本書嗎?有一天我突然有了疑問,《談美書簡》和是同一本書嗎?在網上一搜才知道我弄錯了,是兩本書!趕快網購了一本《談美》,我買的是生活。很精緻,書中包括《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和《談美》,讀完之後我必須要説,這本書非常美,語言精美,內容更美。

朱光潛先生説過,“凡值得讀的書至少須讀兩遍。第一遍須快讀,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與特色。第二遍須慢讀,須以批評態度衡量書的內容。”我深深記住了他這句話,這本書也讀了兩遍,只是時間緊沒有慢下來。

齊邦媛在《巨流河》裏寫到,“説中國古詩有相似的‘風雲有鳥路,江漢限無樑’之句,此時竟然語帶哽咽,稍微停頓又繼續念下去,唸到最後兩行……老師取下了眼鏡,眼淚流下雙頰,突然把書合上,快步走出教室,留下滿室愕然,卻無人開口説話。”這至情的眼淚深深刻在作者的記憶裏,也給了我很深的印象,朱先生是一個真誠的人。

朱先生用書信的形式談美,普及美學,語言樸實,讀起來興趣盎然不忍罷手,讀了這本書,讓我對美學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什麼是美?如何欣賞美?怎麼創造美?收穫頗豐。我們許多人都是世俗之人,眼裏只有利益。世間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眼睛。比如,早晨冉冉升起的太陽,許多人視若無睹,公園裏鬱鬱葱葱的樹木,讓人敬佩自然之美,在司空見慣中發現許多美,讓我感到生活每天都是新的。人們看待一件事物,往往是實用的眼光,缺乏美學。像教育也是這樣,一切唯成績至上,我們曾提過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現在的教育側重於“智”,美卻少有提及。無用之用方為大用,美學,是一門培根的學問,提高學生的素養,讓他們更加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如果在中國小開一門美學的課,我想自殺者會大大減少。

在書中,朱先生談到了美學的很多方面,如距離產生美,我小時候很貧窮,學習也很苦,時隔多年,回憶童年,那是一段多麼令人難忘的`時光,昨天微信裏有一篇談過麥的文章,讀起來很親切,回憶起來很温馨,不過當時真是揮汗如雨啊。詩與散文有區別,詩歌意味無窮,而散文寫實,給人留的想象空間沒有詩歌大。我喜歡讀散文,好的散文給人美的享受,美文美景。而詩,是最近才開始讀的,以前讀不懂詩,讀詩經,讀唐詩,讀阿紫,讀懂了一些。詩歌可以提高藝術鑑賞力,如詩人阿紫所説,“讀詩吧,寫詩吧,詩歌讓生活充滿詩意。”

我國是詩的國度,我們有詩經、楚辭、唐詩、宋詞,也有陶潛、李白、杜甫等一大批優秀的詩人,如今詩歌遠離了我們,浮躁喧囂替代了高雅,端午節讓我們記住了屈原,愛上了粽子,但,有幾人想起楚辭,讀過離騷。好像是梁啟超説過,沒有讀過離經的不能算讀書,大決若此,原話還要慷慨。稱離騷為離經是最近才聽説的,可見這首長詩的偉大。端午節讀離騷更有紀念意義,讀不太懂但每年我要讀上幾遍。傳統文化有很多美,語言之美,思想之美,讀國學原典,可享受古典之美,感悟文言之美,領悟聖賢的智慧。

一年來,有空學學書法,喜歡上了讀貼,在微信上看到好帖,下載保存,至今我的手機時存了上百篇名帖。以前有個疑問《蘭亭集序》怎麼稱的上是天下第一行書呢,塗塗抹抹,還有錯別字。但反覆閲讀之後才發覺它的精妙之處,魅力之所在。讀王羲之可以領略變化之美,讀顏真卿可以領略剛毅之美,讀趙孟頫可以領略娟秀之美,書法藝術真乃博大精深!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被譽為第二行書,我還欣賞不了,但可以看出作者的悲憤之情。一件優秀的作品藴含着作者豐富的情感,運用聯想我們會讀到作品後面偉岸高大的形象。

“不似則失其所以為詩,似則失其所以為我。”作文應這樣,學書法更應如此。模仿是必經之路,靜下心來,一筆一劃的臨摹,先繼承才能創新。古人誦讀千百篇文章才能下筆如有神,模仿是古人學習的利器。學寫作也應多閲讀,多學習,多模仿。這本書告訴了我很多美知識,也讓我知道一些創造理論。

這是一本很精緻的書,很美,適於慢慢讀,欣賞啊!

《談美》讀後感 篇8

作為一個美學家,作為一部談美的書,朱光潛先生的《談美》一書專心談了美感態度,對美感態度作了深入淺出的闡發。

朱光潛在書中,把人生態度分為三種: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實用態度求的是善,科學態度求的是真,美感態度求的是美。於是,真、善、美構成一個完整的人生。文章層層遞進,從人們看待事物的三種不同態度到藝術與實際人生的距離中讓我們知道美從哪裏來,究竟什麼是美感,明白了什麼是美感之後進而討論美本身,在“美究竟是什麼”的討論中讓我們明白美和自然的關係,讓我們明白了欣賞的道理,朱先生於是換一個方向從討論創造入手,讓我們明白創造本身以及與情感、格律、模仿的關係,進而明白美的特點。該書滲透了朱先生對藝術與人生關係的深刻體悟。正如書中文字:“藝術是情趣的活動,藝術的生活也就是情趣豐富的生活。情趣愈豐富,生活也愈美滿,所謂人生的藝術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

在當今義務教育階段,一切學習都應該自美的體會開始,美育的有效途徑是培養美感的敏鋭度,真正的任務在於激發學生審美能力,形成一種判斷力。正如朱光潛的人生觀:人生的藝術化。人生本來就是一種比較廣義的藝術。

學術界有人指出:“朱光潛對美學的理解可以説是非常之深,他對西方美學的介紹,在《談美》中已經達到了一代大師的化境。下面我們來欣賞一幅西方的美術作品——《向日葵》。

這是荷蘭畫家凡高的油畫作品,作品以飽滿而純淨的黃色調,展示了畫家內心似乎永遠沸騰着的熱情與活力,那一團團如火焰般的向日葵,不僅散發着秋天的成熟,而且更狂放地表現出畫家對生活的熱烈渴望與頑強追求,那一塊塊灼熱的黃色,不僅融集着自然的光彩,而且宣泄着畫家對生命的盡情體驗與永久激動。畫中的向日葵不是自然的真實寫照,而是畫家生命和精神的自我流露,是他以火一般的熱情為生活高唱的讚歌。

我們在觀看此畫時,無不為那激動人心的畫面效果而感應,心靈為之震顫,激情也噴薄而出,無不躍躍欲試,共同融入到凡高豐富的主觀感情中去。總之,凡高筆下的向日葵不僅僅是植物,而是帶有原始衝動和熱情的生命體。

《談美》最新讀後感心得 朱老説過,美學離不開馬克思主義,更小的説便是唯物主義。也就是説一切的藝術品與美都是從現實中出發而高於現實,引領人類進步的。唯物主義論傾向於一切源自於勞動生產,勞動使人進步,產生理想,從而有經濟要求,有美的需求,我想這句話是適用的:經濟基礎決定上次建築——美的精神生活。而勞動生產和現實條件又決定着經濟情況,而唯心主義恰恰顛覆了勞動生產與理想的位置。

對於美感是一種傾向,還有更精確的解釋。人是一個整體,他是有聽覺、視覺、嗅覺、意志、思想等感官組成的。從前西方人分割開來看,以黑格爾等為首的美學大家們只注重聽、嗅、視三感,認為美是客觀的,與人的主觀感覺無關。可正如上文所説,沒有美感何來美?而美感便是人的意志與思想的一種傾向。可總結為:人是一個整體;美與美感也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文中有一處對於人與自然的關係的解釋,我頗為喜歡。人是審美過程的主體,自然為客體,當然,主體也屬於客體,人也是審美對象之一嘛。主體與客體並不是互相對立的兩面,客體產生美,主體應而產生美感,二者為一整體。同時,人類的勞動生產便是不斷用自己的力量改變自然,讓它符合自身的美的規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自然日益受到人的改造,就日益豐富化,就成了‘人化的自然’;人發揮了他的本質力量,就是肯定了自己,他的本質力量就在改造中自然對象化了,因而也日益加強和提高了。”這便是人與自然的關係,相互依存,而又相對獨立,而自然中有人類,人類中又有自然。馬克思説過:“自然中所含的人性本質只對於社會的'人才存在;因為在社會裏,自然對於人才作為任何人的聯繫紐帶而存在——他為旁人而存在,旁人也為他而存在——這是人類世界的人生活要素。只有這樣,自然才作為人的自己的人性存在的基礎而存在。只有這樣,對人原是自然的存在才變成他的人性的存在,自然對與他就成了人。因此,社會就是人和自然的完善化的統一體——自然的真正復活——人得徹底的自然主義和自然的徹底的人道主義。”多麼好的人的自然主義和自然的人道主義啊!這不正是我們應該追求和嚮往的麼?我想那應該是最高境界的美了吧!——自然與人類的和諧!

Tags:讀後感 談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