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談美書簡》讀後感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06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談美書簡》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談美書簡》讀後感

《談美書簡》讀後感 篇1

剛剛扣上談美一書,便提筆來寫感,頗有幾分應付之意。但事實並非如此。於我,一個從未考慮過什麼"美"是什麼,並幾乎不與藝術沾邊的高中生來説,讀這本書真的有些吃榴蓮之感,首先是無從下手摸不到頭腦,其次便是內容的苦澀。因此,我實屬是怕不立即記下點什麼,怕是白讀了這篇佳作。於一門生疏的知識,我隨時頗為認真讀過,但僅僅一遍,還只是汲取了九牛一毛,本該讀上二遍,三遍···可假期已近尾聲,只能推到下一假期了。

於此,淺談一下我的拙見。

這次使我真正瞭解了美的範圍,我想這也是我受益最深之處。當然,美的範圍無人可以給出一個確切的定義,因他是一個極為廣闊的領域。語言、聲音、畫面、勞動生產、建築···皆屬美的範疇。人與自然,世間萬物無一不是美得締造者。可這之前,我只狹隘的認為藝術品之美,人之美,以及自然景物之美(此處的藝術品也只是狹隘的定義),用心領會2,我們時時刻刻都與藝術接觸,都在與美接觸,依據動聽的話語,一道虹,一片發人深省的文章···沒有人可以給美下一個完美的定義,正如文中所説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眼中的美。美是頗具人性化和人道主義的。而美與美感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即主觀與客觀的統一。沒有脱離美感的客觀美的單獨存在,正如朱老所舉,沙漠中再宏偉的建築,沒有得到主觀美感的肯定,誰又能説他是美的呢?而美感是人的人性化的一種傾向,不同人的傾向不同,因此沒人會了解且統一所有人的傾向,也就無法給美一個確切的定義。這裏所説的沒事一種傾向,就大大的擴展了美的含義,這就可以用我們所説的內在美和外在美來解釋。我們一般人眼中與思想中的美,都是我們表面所看到的,也就是外在美。可其實不然,我們心中冥冥中有一種自然地傾向(這貌似就要用生理學和心理學來解釋了),就像巴黎聖母院中的敲鐘人加西莫多,他即使外貌醜陋,可卻擁有一顆感恩高尚的心,這時我們便產生了一種自然地傾向,傾向於欣賞加西莫多,也就是他的內在美。而同時,美感變產生了。

《談美書簡》讀後感 篇2

第一遍讀《談美書簡》只用了三天,因為朱先生深入淺出、妙例迭出的敍述完全把我帶進了那個奇妙的美學世界,儘管這是看似枯燥的一本理論論着,但我去讀得津津有味。由於初讀時過於心急,錯過了不少珍寶,於是我第二次再讀時便採取了邊閲讀邊做讀書筆記的方式,筆記既包括原文的精華摘錄,也有自己當時的閲讀感悟。結果因為自己一向嚮往的“完美主義”,為了使筆記在日後更具參考價值,則第二遍的閲讀邊擴展為第三遍、第四遍、甚至後來很多內容都讀了不下七、八遍。

作者在30年代至40年代期間認為,在美感經驗中,心所以呈現於心者只是直覺,物所以接物者只是形象。因此美感的態度與科學的和實用的態度不同,它不涉及概念、實用等,只是聚精會神地對於一個物孤立絕緣的意象的觀賞。1950年以後提出主客觀統一説,認為美必須以客觀事物作為物的形象,然後提美。60年代,他強調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點,把主觀視為實踐的主體“人”,認為客觀世界和主觀能動性統一於實踐。

什麼是美?這個問題直到我讀完了朱光潛老先生寫的《談美書簡》才找到了答案——和諧就是美。

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對美的發現。只要去細細觀察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去仔細品味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會發現生活中無處沒有美。就拿羅丹的維納斯塑像來説吧!它雖然缺少了兩隻手,但裝上後反而讓人感到有些畫蛇添足。相反,正是因為那兩隻手的自然掉落,才給人一種和諧、自然的美感。

對我們而言。外表美不美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心靈美。不是有這麼一句話嗎:“外表美只能取悦於一時,心靈美方能經久不衰。”我最近就聽到了這麼一個例子。,一位名叫黎永昌的局長在洪水氾濫之時,跳入急流中,為了救一名與自己毫無關係的小女孩,而犧牲。從這裏,就體現出了一個人的人情美和心靈美的統一。這是一個人無法去刻意模仿的。這是一種內心美的流露,就像黎局長一樣。

生活中充滿美,不是嗎?

《談美書簡》讀後感 篇3

這幾天斷斷續續地讀完了朱光潛的《談美書簡》,大體回顧一下,有不少收穫。這些收穫,不是在自己的認識領域開疆拓土,更像是考前老師拿着一幅思維導圖,把自己之前接觸過、學習過的一些東西梳理一下,昇華一下。甚至讓人有一種“嗨,這不都是一個題嘛!"的那種感覺。

《談美書簡》這本書應該是國中、高中階段的“必讀”書目中的一員,現在才讀,有種補課的感覺。但是,在讀的過程中,我時常問自己一個問題:這些內容高中時候的我能讀懂嗎?

大概率是讀不懂的。頂多也就是似懂非懂,然後不懂裝懂。

但是,我相信有很多中學生是能很好理解這本書的內容的。“悲劇與喜劇的核心區別,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的區別,文學作品中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辯證關係……”這些很多都是我上大學之後才慢慢接觸,然後還只是一種模模糊糊、感性的認識。作為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我尚且如此,我姑且厚着臉皮推測,半數以上的學生在高中應該也是不太能完全讀懂《談美書簡》的吧。

但是,肯定會有學生能讀得懂,他們也需要這樣的書把他們腦海中不太成體系的想法梳理清楚。我覺得這就是設立一些“必讀書單”的意義。不是每個人身邊都有一個“顧問”或“導師”,告訴你現階段你需要讀哪本,接下來應該再讀哪本。對於大多數人,我們只能“廣撒網”,把有營養的,學生能讀懂的、應該讀懂的,甚至以後能讀懂、需要讀懂的統統都列出來。我想這才是“必讀書目”的意義。

有人能在高中讀懂像“談美”這樣書,而我那時讀書更像是在“瀏覽情節”,就像視頻網站上“三五分鐘看完什麼什麼”。教了幾年書,接觸過不少非常優秀的學生,人與人差距真的是普遍存在的。那時候有人跟我説農村出來的孩子學文科考清華考北大什麼的要比學理科更難,我是有點不服氣的,覺得自己已經“懂得挺多了”。現在想想,大概率是隻緣身在此山中。差距這種東西,可能是“當事人”看不出來吧。

《談美書簡》讀後感 篇4

《談美書簡》是一本系統性的美學著作,是由朱光潛老先生所編著而成。《談美書簡》一共收錄了13封信,包括三個方面內容:一是美學方法研究;二是美學範疇研究;三是美學實踐研究。而我所選擇閲讀的是第八封:關於形象思維。

在第8封信中,朱光潛認為文藝創作應以形象思維為主,以抽象思維為輔。他認為形象思維就是想象,在西方,古羅馬的菲羅斯屈拉特,近代英國的培根都強調過想象在文藝創作中的作用,在我國古代,屈原在《遠遊》中和杜甫在《詠懷古蹟》裏都使用過想象這個詞。

形象思維就是運用形象進行思維,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是兩種不同的思維形式,但它們的功用是相同的,就是通過開動腦筋來掌握和解決面臨的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它們既是一種實踐活動,又是一種認識活動。不同的是它們所運用的形式。思維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掌握具體事物的形象,如聲、色、形、味等,通常稱之為感覺、印象、觀念或表象。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都經歷了這個階段;第二個階段,便顯出不同的特點:形象思維把從感性認識得來的各種映象加以整理安排,來達到一定的目的,抽象思維是把許多感性形象加以分析和綜合,求出每類事物的概念、原理或規律;形象思維由原始的感性認識飛躍到生動具體的典型形象,而抽象思維則由原始的感性認識飛躍到抽象的概念或結論。

文藝創作就不能單單依靠形象思維。因為文藝不僅要用形象去思維,還要對形象進行重新組合和安排,以造出典型形象,即新的形象整體。文藝創作一般都有個構思階段,思想情感白熱化階段,還有一個修改階段。於我們學設計專業的同學,瞭解這是很有必要的。在創作時也要學會用形象去思維,才能創作出好的作品。

學了這麼久的美學,也看過一些關於談論美學的書籍,而朱光潛先生的這本《談美書簡》是為了回答美學愛好者陸陸續續提出的問題而寫成的,由於特定的讀者對象,作者不能不考慮如何才能深入淺出地説明問題,讓讀者能夠讀懂看透,從而使艱深的美學概念、範疇、原理變得通俗易懂,所以作者沒有采用學術專著的形式。精確的語言解釋抽象、深奧的美學概念、範疇、原理。讓初學者能融會貫通。

《談美書簡》讀後感 篇5

很難想象,這本《談美書簡》竟然是出自一位八十二歲高齡的老人之筆。晚年匯聚了一生的心血寫成了這本經典之作,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作者朱光潛(1897—1986),中國現代著名美學家、文藝理論家主要著作有《悲劇心理學》、《文藝心理學》、《詩論》、《談美》等。作者晚年時回顧了自己的美學生涯和自己獨特的思想,也是給所有來信沒有得到回覆的朋友的一次集體回覆。

對美,或許大家都不陌生,但是深入研究,卻是望塵莫及的。通常我們對於美、美感、美的規律、美的範疇等等這些問題感到很深奧,也研究甚少,關於這些問題,朱光潛老先生在此書中都一併回覆了,而且回覆的很詳盡,對於思想,文學,方法,理論等等都有了詳細的陳述。對於美,我們看到的都是片面的,也可以説成的表面的,而看完這本書,對於美則有了全新的看法,這也是讀此書的收穫吧。我覺得這本書不但對中學生有益,對於我們這些成年人來説也很有收穫。

這本《談美書簡》主要是一本就一些讀者提出的問題用回信的方式統一進行回答的小書,因此可以説比較淺顯易懂,雖然不是系統完整的美學著作,卻也從一些很重要很關鍵的角度對美學的入門者的問題進行了解答,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很有啟發的作用。

比如在《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一文中,作者比較具體、完整地講解了在文學與戲劇作品人物與環境的關係。他首先回顧了這一理論產生與發展的歷史,進而指出,典型人物是能夠體現社會歷史發展的某些規律並且具有鮮明個性特點的人物形象,而典型環境則是典型人物所處的能夠反映社會歷史發展現狀和趨勢的具體情景和背景。

典型人物應生活在典型環境中,而不能與環境相脱節。在這裏,共性是通過個性來表現的,是在特殊中顯示一般。文學之所以能在偶然性中見出必然性,是與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這一理論分不開的。

《談美書簡》讀後感 篇6

朱老説過,美學離不開馬克思主義,更小的説便是唯物主義。也就是説一切的藝術品與美都是從現實中出發而高於現實,引領人類進步的。唯物主義論傾向於一切源自於勞動生產,勞動使人進步,產生理想,從而有經濟要求,有美的需求,我想這句話是適用的:經濟基礎決定上次建築——美的精神生活。而勞動生產和現實條件又決定着經濟情況,而唯心主義恰恰顛覆了勞動生產與理想的位置。

對於美感是一種傾向,還有更精確的解釋。人是一個整體,他是有聽覺、視覺、嗅覺、意志、思想等感官組成的。從前西方人分割開來看,以黑格爾等為首的美學大家們只注重聽、嗅、視三感,認為美是客觀的,與人的主觀感覺無關。可正如上文所説,沒有美感何來美?而美感便是人的意志與思想的一種傾向。可總結為:人是一個整體;美與美感也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文中有一處對於人與自然的關係的解釋,我頗為喜歡。人是審美過程的主體,自然為客體,當然,主體也屬於客體,人也是審美對象之一嘛。主體與客體並不是互相對立的兩面,客體產生美,主體應而產生美感,二者為一整體。同時,人類的勞動生產便是不斷用自己的力量改變自然,讓它符合自身的美的規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自然日益受到人的改造,就日益豐富化,就成了‘人化的自然’;人發揮了他的本質力量,就是肯定了自己,他的本質力量就在改造中自然對象化了,因而也日益加強和提高了。”這便是人與自然的關係,相互依存,而又相對獨立,而自然中有人類,人類中又有自然。馬克思説過:“自然中所含的人性本質只對於社會的人才存在;因為在社會裏,自然對於人才作為任何人的聯繫紐帶而存在——他為旁人而存在,旁人也為他而存在——這是人類世界的人生活要素。只有這樣,自然才作為人的自己的人性存在的基礎而存在。只有這樣,對人原是自然的存在才變成他的人性的存在,自然對與他就成了人。因此,社會就是人和自然的完善化的統一體——自然的真正復活——人得徹底的自然主義和自然的徹底的人道主義。”多麼好的人的自然主義和自然的人道主義啊!這不正是我們應該追求和嚮往的麼?我想那應該是最高境界的美了吧!——自然與人類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