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漢字書法之美》讀後感

欄目: 繪畫書法 / 發佈於: / 人氣:2.37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漢字書法之美》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漢字書法之美》讀後感

《漢字書法之美》讀後感1

讀完了蔣勛老師的《漢字書法之美》,合上書本,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心裏感動了許久,竟有一種讀完紅樓夢的悵悵與迷離之感。

讀完這本書,我對漢字更添了一層敬畏感與親切感。

那些有趣味有生活煙火氣息的書法故事,才是書法本來的面目,政治書法的正襟危坐與森嚴,書聖們的法帖,也只是生活的平常問候,莫名的有一種親近之感,突然覺得書法離我很近,像一位噓寒問暖的好朋友,王羲之的《鴨頭帖》、《肚痛帖》,都是與很有生活氣息的書信便條而已,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鄭重其事正襟危坐。

書法與民間,讀到漢朝瓦當上的“千秋萬歲”時,我感慨良久,家裏在農村,我能感受的到那種質樸與平靜的生活中父輩們對上蒼深深的祈求,我的父親、我的母親、祖父祖母,他們都沒有太大的奢求,只希望吃飽穿暖,過平凡幸福的日子;蔣勛説:“這四個字的美,是一種平凡生活的感動”“大部分人生活裏的基本願望其實很簡單,希望能平安過日子,希望日子能長長久久過下去。”這隻僅僅是一種生活平凡的感動,凝練在最樸實無華的文字中。

蔣勛老師從美學的角度帶領我們欣賞了書法的美,書法裏面的精神境界與追求,而不只是簡簡單單的外在形式的追求;特別是對於衞夫人《破陣圖》橫豎撇捺點的講解,我對於書法有了更進一步的“美”的感悟與啟發。

書法與生命的領悟,書法就是在帶領我們感悟生命感悟自然,感悟千千萬萬的生靈。如果能夠領悟到書法與自然生命的'連接,那麼,書法創作自然會更加精進。

《漢字書法之美》讀後感2

作為一名國小書法老師,為了讓中規中矩的書法課生動有趣、為了讓深奧的書法知識淺顯易懂,我發現了一本非常有意義的書法文化之書——《漢字書法之美》。這本書是著名美學家、文學家、畫家蔣勛的大作,分別從漢字演變、書法美學、感知教育、漢字與現代四個章節介紹漢字書法之美。通過閲讀這本書,讓我對漢字文化又有了新的認識。

大汶口文化出土的一件黑陶尊,器表上的一個符號,上端一個圓,下端一片曲線,最下端一座五峯尖山,這就是目前發現最古老的文字出現了。結繩、倉頡、毛筆、石鼓等等像放電影一樣在眼前一幕一幕閃過。

而書法美學又讓我對書法的五種書體的歷史有了新的心得體會:波磔與飛檐的隸書線條、碑帖的厚重與飄逸、行草到狂草的平正與險絕、宋代書法的意境與個性、元明書法的形式與表現及清代書法的古樸與拙趣。

又讓我對衞夫人的《筆陣圖》細細感知。“高峯墜石”的點是形狀,是體積,是重量,也是速度;“千里陣雲”的橫是水與墨在紙上的交互律動;“萬歲枯藤”的豎是一切看似枯老卻毫不妥協的堅強生命。

以小見大,讓人看出漢字書法之奇,不僅在指腕之間,甚至是呼吸,是養生,是身體的運動,是性情的表達,是做人處事的學習,是安定保佑的力量,最終乃臻而為是我與自己相處最真實的一種儀式,一如瑜珈、太極、舞蹈,乃至慢跑,由靜轉動,動中見靜,成就了一種肢體韻律之美。

《漢字書法之美》讀後感3

兩週前花一個下午讀了蔣勛的《漢字書法之美》,倒是想起安史之亂和神宗變法虐得哭哭,也沒正經寫個讀後感。中午趁午休搜了搜書評,看到江弱水的《撕扇記二:美言還是不信的蔣勛》有點意思。

我對蔣勛其人不熟,初讀《漢字書法之美》的時候覺得文筆大抵就是“主觀浪漫主義”吧。江弱水引用張大春的《書法之美是知識,不是呻吟》也是蠻有趣。不過我已把此書定位為主觀的文化隨筆而非嚴肅作品後,對“文藝腔”也不怎麼排斥。

有了對於這本書的總體定位後,讀起來就很順利。在煽情的文字下看倉頡造字“天雨粟,鬼夜哭”,看甲骨差點遺失,看《祭侄文稿》哭安史之亂什麼的……反正就是發散發散思維,自我昇華一下。

本書細節處的問題江弱水那篇文擇了好多,雖然也看到有人罵江弱水酸腐炒作,但是我還是贊同嚴謹對待細節。不過把《漢字書法之美》當做別人主觀的文化隨筆,外加自己的歷史常識還在,其實這些細節也不是太困擾。

説個總體印象,《漢字書法之美》一書文字浪漫煽情,歷史細節有含糊處,漢字演化部分不夠嚴謹,書法賞析有認字錯誤並且偏作者主觀,後附雲門舞集和書法教育的部分寫得空泛主觀。

作為文化小品可讀,淺顯瞭解漢字書法可讀,假日消磨時間自我昇華可讀,不必認真當做學術著作來讀。

看完本書我還是有個人收穫的。作為一個膚淺觀眾,我一直喜歡端方小楷,對行書與草書不太會欣賞。本書對於我的益處是稍微提升了一點對行書的理解和欣賞力。

還有年底雲門舞集有一場在廈門的演出,我會考慮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