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山海經讀後感(15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13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山海經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山海經讀後感(15篇)

山海經讀後感1

看了《山海經》後,不得不説這確實是一本奇書!它有5大特點:1、它與其他書不同,是一本述圖之書;2、書中保留了大量遠古時期的史料;3、《山海經》與東方夷族有密切關係;4、該書由兩部分組成,分別是《山經》與《海經》;5、《山海經》地理描寫的順序與現實的順序不同。這本書上記載的,遠比現在的地理書細密,能將中國的大部分江河山川融入在內,確實值得我們敬佩它的精確,也讓我懂得了做事要仔細,平日裏要觀察周圍的變化,雖談不上洞悉一切,起碼也要略知一些。但是一直有個問題縈繞着我,如此膾炙人口的《山海經》它的`作者到底是怎樣一個團體呢?難道真的是巫師嗎?古時學者大都認為《山海經》是夏禹、伯益所作,今天看來此説純屬無稽之談。

無論是從其包羅萬象的內容上看,還是從各篇成書時間早晚不一上看,《山海經》非出於一時一人之手,是集體編述而成。因為《山海經》的內容非常廣泛,是民間個人無力完成的,即使一個氏族部落的領導集團也只能編成其中的一部分。由於受古時地域、交通條件的限制,一個部落不可能瞭解到各個的情況。所以,只能通過巫師口耳相傳累積,在大一統的後世將其加以整理成書。而早期巫師的職責,決定了他們文化知識的結構,大凡天文、地理、歷史、宗教、生物、醫藥、帝王世系及重大技術發明等等,無不知曉,故《山海經》的內容十分駁雜。

《山海經》中所保存的為人們所熟知的精衞填海、夸父追日、羿射九日、禹鯀治水、共工怒觸不周山等神話傳説,不僅是以幻想的形式反映了人與自然的矛盾,更重要的是給人們以積極鼓舞;而那些如太陽每天的東昇西落、月亮每月的圓缺盈虧、一年四季的寒暑變化等有關自然界的記述,不僅僅是上古人要為解釋自然現象而作,更重要的是給人們以探索的勇氣。《山海經》真是給予了我們不少啊!

山海經讀後感2

《山海經》是中國一部記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在山海經裏,我最喜歡的就是那些神話故事,如我們耳熟能詳的女媧補天,后羿射日,精衞填海,大禹治水等等,其次就是裏面關於奇珍異獸的記載,如上古十大神獸:“白澤、夔、鳳凰、麒麟、檮杌、獬豸、犼、重明鳥、畢方、饕餮、腓腓”等,這些動物若是放在現代,我們定要將其稱為四不像,但是他們在神話故事書裏卻有着屬於自己的傳奇色彩,他們亦正亦邪,威風凜凜。更讓我覺得神奇的是,山海經裏記載的人也是奇形怪狀的,它們有的長着三個腦袋,有的長着長長的'手臂,還有的胸前漏了一個洞居然能不死,這真是太神奇了,怪不得魯迅小時候那麼頑皮,都能被阿長所講述的山海經迷住,連魯迅先生都為之傾倒的書,我等凡人更是覺得他有趣極了。

山海經這本書看似奇異鬼怪,但實則是我們與古人思想溝通的橋樑,我們透過這本書,可以發現古人的想象力是多麼的豐富,也可以發現古人的觀察力是多麼的細緻入微,看了山海經,也就知道為什麼現在的人難以寫出神話故事。古時候什麼也不知道,一切都只靠猜,所以想象力豐富異常,而如今這個世界被我們探究的幾乎沒有什麼祕密了,山川大澤遍佈人類的足跡,在現實主義充斥的現代,浪漫主義的土壤早已不夠肥沃,每讀一遍山海經都發現自己的想象力能更上一層樓,也總會發現你在驚歎之餘,也慢慢的會吸收裏面的內容,再寫錯時會不自覺的用上了浪漫主義的手法,想象與誇張兼具的寫作讓文章具有趣味性,這對於創造力的發掘有着很大的作用。

每讀一篇山海經,我都能有所收穫,每看一遍裏面的插圖,我都覺得自己的見識豐富了許多。

山海經讀後感3

《朝花夕拾》是作者魯迅在1926年寫的一本回憶xing散文集,它記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春時求學的歷程,追憶了一些難以忘懷的人和事,抒發了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

在這本書中,作者把各類人物都寫得特別好,尤其把自己家的女工阿長描述得惟妙惟肖。阿長,一名普通的弱女子,既沒文化,又是一個粗人。但在作者眼裏,她也有媽媽般的慈祥。《阿長與<山海經>》重點寫了長媽媽的優點和缺點,先説説缺點吧!長媽媽經常擺“大”字形睡相,弄得小魯迅沒辦法翻身;長媽媽經常對小魯迅説一些迷信的話,對各種繁文縟節看得很重,使得小魯迅對她產生了厭惡;在得知長媽媽害死了他的隱鼠還撒謊騙他説鼠被貓吃了之後,這種厭惡變成了憎恨........

而對她產生敬意的描寫好像也就兩處,一處是她向小魯迅説長毛的故事,另一處便是長媽媽不辭勞苦地為小魯迅買來了《山海經》。而魯迅對長媽媽從憎惡到產生敬意最關鍵的就是《山海經》,因為長媽媽“別人不肯做,或別人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這篇文章描寫對長媽媽的憎恨的事件雖然相對較多,但是卻沒有描寫《山海經》的那一段詳細。可見,魯迅先生還是對長媽媽抱有一種尊敬的態度的。

總之,作者眼裏的長媽媽是一個饒舌、多事、粗俗、有許多繁文縟節,但又心地善良、熱情、樂於助人,有着淳樸、寬厚、善良、仁慈等傳統美德的婦人。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長媽媽為小魯迅買《山海經》這件事,因為從這可以看出長媽媽是一個樂於幫助別人的人。別人不能做到的事,但她卻做到了,這説明長媽媽是一位很用心的人。她的確有偉大的“神力”。

在魯迅童年的生活裏能有這樣一個仁慈的長媽媽,這是魯迅先生的幸福。同時,也啟發我們要在通往社會的道路上做一個樂於幫助別人、心地善良、仁慈的好公民,在社會上默默為他人奉獻。

山海經讀後感4

我第一次聽説《山海經》是在讀過魯迅先生的《阿長與〈山海經〉》,處於好奇,我翻閲了這本對魯迅先生有着不同意義的古書。《山海經》內容廣博,風貌奇特,被後世譽為中國文學的“寶礦”,是我國先秦典籍中的一朵“奇葩”。

《山海經》是“古今語怪之祖”,其中保存了大量最原始,情節比較完整的神話故事。很多流傳的上古神話都源自此書,而且還保存了很多遺失的神話故事,如女媧補天、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等。書中保存的神話故事,為我國後世神話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資料,同時也為後世藝術創作提供了最原始的參考。所以對我國文學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影響,後世的文學創作取材都源自《山海經》,如《列子》中的愚公移山,《莊子》中的“倏忽為混沌鑿七竅”出自《山海經》中所載的混沌無面的天神神靈,還有我之前提到的.魯迅先生的《阿長與〈山海經〉》等等,多不勝數。所以對後世志怪小説影響甚遠。但是這本書不全是瞎編亂造的,有很多史料價值。比如《山海經》所載“巫咸國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可據此研究原始時期的宗教信仰,而蛇則很可能就是上古巫咸國的圖騰。所以我們從這個方面看,《山海經》對宗教的追根溯源有着很好的研究價值。同時,《山海經》還是一部很有價值的地理文獻,它記載了我國古代的地形山貌、動植物和礦產分佈。對後世的影響也很廣,《水經注》中就有很多資料都源自《山海經》。

《山海經》是中國古代神話小説的本源,是歷史上的一部奇特的著作。沒有豐富的想象力,是無法完成這部偉大作品的,這也代表着古人集體的智慧。

山海經讀後感5

前陣子信手翻開《山海經》讀讀,誰知道生僻字太多,須得一邊查字典一邊慢慢地讀。這倒也沒什麼,關鍵是有些字字典裏都查不到,就真的是無可奈何了。故有點讀不下去,奈已經開了頭,必須得收了尾。於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有時候看個一篇,有時候十天半個月也不翻一下,拖拖拉拉直到昨天算是看完了。雖説好讀書不求甚解,我這真真是不求甚解的過分了。囫圇吞棗看完,好比豬八戒吃人生果一點味道也不曉得。可若讓我重翻一遍,實在又讀不下去,只能這麼敷衍了事。

據瞭解,《山海經》是一部鴻篇鉅製,讓我這麼隨便一番算是糟蹋了。合上書頁,我還記得啥?無非是些大家都知道的神話故事,如夸父逐日、精衞填海、女媧補天等;或者偶爾在電視裏出現的一些山名,比如説著名的長留山、崑崙虛、狐岐山、青丘等。話説回來,翻一遍《山海經》起碼知道一些神話劇裏的'仙山國家人物並非憑空捏造,也是有據可循的。

除此之外,有意思的是在書中看到一些海外國家描寫的時候,會發現在其他小説中也有類似的國家,一樣的奇風異俗,才恍然這部書真是一切志怪仙俠小説的鼻祖。奈我耐心有限,已經不打算再讀第二遍。話説回來,起意讀一讀《山海經》原是因為之前讀唐七的小説,知作者創作的靈感源於《山海經》。如此看來,讀書的差距也是十萬八千里,人家讀幾遍便寫了那麼多精彩的小説,我翻一遍什麼也沒有留下,唯獨感歎認字太少!

説起《山海經》,又想起前陣子看過一部同名電視劇,完全沒有了原著的影子,成了一部言情劇,可惜了這麼好的一本書。説起來,那麼多山山水水,那麼多異獸神怪,那麼多稀奇古怪的國家,也真沒有法子一一去還原。

本想提筆寫幾個讀後感,卻發現實在是寫不出來啥,那麼,對不起了,就此擱筆吧!

山海經讀後感6

一直就想讀讀山海經,可是一直都沒騰出機會,終於讀完一個長篇大作後開始捧起了山海經。第一次聽到山海經這個詞是在東遊記裏面説一個怪物,説的什麼怪物是忘了。但是山海經這個詞是深深的記住了,想着有機會一定要讀讀,看看裏面到底寫的是什麼故事。起初我一直以為想金剛經似的,有故事內容,沒想到讀了幾百字就讀不下去了,通篇都是流水賬內容跟自己幻想的差太遠太多。山海經這個書名,並沒有宗教背景,主要內容就是講了幾座山,幾個海,所以叫山海經,目前我只讀了前面五山經,實在忍不住,要碼碼字發泄一下。通篇內容是這樣的。 南 ,XX裏 有一座 XX山 陽面有XX 陰面有XX 有X獸 有X禽 有X河 吃了能XX 養了能XX 山神啥樣,咋祭祀,再忘哪 , XX裏 有一座 XX山 ,陽面有XX 陰面有XX 無限下去了。 要説其特點就是描述有什麼動物時,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組合型的,有一個動物,長着人的臉鹿的身子牛的尾巴什麼的翅膀,各種組合。一類是基因突變型的,例如有一種禽鳥,形狀像雞卻長着三個腦袋、六隻眼睛、六隻腳、三隻翅膀,名稱是xx,吃了它的`肉就會使人不感到瞌睡。通篇都是如此好幾百座山啊 ,沒做山都有這樣的內容。真不知道古人看着這書是啥心情,只能當地理書去看了。或者是遠古百科全書。試想我們為什麼能接受 孫悟空,如來佛 觀音菩薩等等這些常識外的事物,是因為我們從小看着大鬧天宮,西遊記這類的作品長大的。有可能山海經在以前就是他們的西遊記。只不過是第三人稱敍述類的,而且不只向西遊,東南西北中5條大山系都遊了。

書中提到了許多到現在仍有的動物,比如野雞,大象,老虎,豹子,猩猩,烏龜,許都都是現有物種,至於那些複合型的基因突變型的,要嘛是虛幻出來的,要嘛就是統一進入了另一個我們不為人知的空間。因為我們連化石都沒有見到過類似的物種。不過這書一直流傳到現在,甚至都不被很多現在人瞭解過。它也還揹負着自己的使命。讓後人挖掘出書中的祕密。

山海經讀後感7

我讀了魯迅先生寫的《阿長與山海經》之後我發現文章先介紹了人們對長媽媽的稱呼、由來和她外形的特點,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習慣。如寫她喜歡“切切察察”、喜歡“告狀”、睡覺愛擺“大”字等;接着寫她懂得的許多“我聽不耐煩”的規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説“老掉了”等;最後寫了長媽媽“我”買《山海經》的事,而且敍述得很詳細。

文章着重寫了魯迅幼年時與長媽媽的一段經歷。長媽媽是一位保姆,而我對她的印象能如此深刻,可見我對她的感情至深。我從“後來長毛果然進門來了,那老媽子便叫他們‘大王’,——據説對長毛就應該這樣叫,——訴説自己的飢餓。長毛笑道:‘那麼,這東西就給你吃了罷!’將一個圓圓的東西擲了過來,還帶着一條小辮子,正是那門房的頭。煮飯老媽子從此就駭破了膽,後來一提起,還是立刻面如土色,自己輕輕地拍着胸脯道:‘阿呀,駭死我了,駭死我了……’”這裏我想為什麼“老媽子”不會嚇暈過去呢?最有意思的是“她竟然把‘山海經’念成‘三哼經’”這讓我捧腹大笑。

我希望大家像長媽媽一樣用關懷,讓我們再一次回到純樸的年代,去關懷身邊的一個人!

阿長是個胖而矮、愛嘮叨的老媽子。就是這樣一個樸實的形象,讓我覺得這故事很真實。

長媽媽的有些習慣確實很煩人,比如説那“大”字型的睡姿,想想被那粗笨的大腿壓在身上的.感覺,簡直讓人嫌棄到懷疑人生!説實話,整篇文章並沒有很多篇幅説長媽媽的好,但慢慢的,她開始讓我心生喜歡了。

最讓人感動的,就是長媽媽買來了《山海經》那一段,作者並沒有寫一個根本不識字的農村婦女是怎麼買到這本書的:她問了多少人?走了多少路?去了多少店?她把“山海經”都念成“三哼經”了,她又是如何向別人打聽的?期間曲折。文中並沒有答案。

山海經讀後感8

我讀了魯迅先生的《阿長與山海經》。這篇文章講的是魯迅對兒時保姆阿長”的回憶。她不識文斷字,又有些迷信愚昧,連真實的姓名都不為人知。在魯迅先生的筆下,“阿長”這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卻變得不普通、不平凡了,甚至“擁有偉大的神力”了!

讀了這篇文章,我對阿長和魯迅先生有了新的認識。長媽媽一生坎坷,又渴望生活平安的勞動婦女。雖然粗俗、沒有文化又好惹事端,但她心地善良,熱心幫助孩子,奇蹟般的給小魯迅買回了他夢寐以求的《山海經》。 她喜歡“切切察察”、喜歡“告狀”、睡覺愛擺“大”字等;她懂得的許多“我聽不耐煩”的`規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説“老掉了”等;最後寫了長媽媽“我”買《山海經》的事,而且敍述得很詳細。

文章着重寫了我幼年時與長媽媽的一段經歷。長媽媽是一位保姆,而我對她的印象能如此深刻,可見我對她的感情至深。文章也進一步介紹了她的名字、體形等。文章主體在於圍繞《山海經》,寫我對長媽媽的感情變化。由最初的我看不起她,最後我對她又有新的敬意。

長媽媽是一位經歷蒼桑的人,這裏不僅寫她迷信,有麻煩的禮節,而且突出了她的偉大,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她卻成功了。 文中魯迅對繪圖的《山海經》的渴慕至極,以至於一坐下就想起,長媽媽來問了,“我”也只是隨便對她説説,阿長她不是學者啊。可是沒想到的是,不識字的長媽媽竟然在一年中僅有的幾天告假時間裏給小魯迅買來了繪圖的《山海經》!於是“我”“似乎遇着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那四本小小的書本,“我”渴慕已久的書,裏面畫着“我”渴慕已久的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三腳的鳥,生着翅膀的人……

一些平平淡淡的事,一份真真切切的情,長媽媽故去了這麼久,她卻依然讓魯迅又愛又恨,又敬又畏。在這裏我又想起我自己,媽媽整天這樣的愛護我、疼着我難道我不應該報答嗎?

山海經讀後感9

魯迅也對阿媽有過空前的敬意,她常常對魯迅説到長毛。因為他們是為了對抗清政府剃髮垂辮的法令,所以都留髮不結辮,所以叫長毛。據説所有強盜土匪都在內。阿長説他們都很可怕,有一次長毛進城時,全家都逃到海邊去了,只留一個門房和年老的老媽子看家。後來長毛果然進門了,老媽子喊他們大王,長毛們説餓了,便把一個圓圓的東西朝老媽子扔了過來,還有一個辮子,正是門房的頭。老媽子立刻面如土色。

魯迅那時並不怕,覺得和他沒關係。阿長又對他説像你這麼小的孩子他們也要搶,要去做小長毛。還有好看的姑娘也要搶。

魯迅對阿長説:“那你都沒事了吧,又不小,還不好看。”阿長説:“哪裏的話!我們就沒有用嗎?城外有人來攻時,他們便讓脱下褲子,站在城外,外面的大炮就放不進來,再放就炸了。”

慢慢的`,這種敬意就淡薄了起來,也許是因為她害死了隱鼠。正準備給隱鼠報仇的時候,一面又渴望着《山海經》。《山海經》是一部繪圖,上面畫着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三腳的鳥,生着翅膀的人,沒有頭而以兩乳當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現在不知道放在哪兒了。大概是魯迅太過念念不忘了,連阿長也來問《山海經》是怎麼一回事,魯迅就對他説了。過了十天,阿長告假回來,拿着一包書,高興的喊:“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魯迅翻開一看,果然是《山海經》。阿長又使魯迅對他產生了新的敬意,隱鼠的事,也過去了。

魯迅的保姆,阿長,大概已經辭了這人世三十多年了吧,魯迅僅知道她有一個過繼的兒子。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願在你懷裏永安她的靈魂!

山海經讀後感10

我讀了魯迅先生寫的散文《阿長與山海經》,作者用簡單樸實的語言描述了出一位心地善良,淳樸的勞動婦女。

阿長,是作者小時候的保姆,作者平時叫她阿媽,但阿長卻經常切切擦擦,指手畫腳,當作者明白是他害死了他心愛的隱鼠後{一隻老鼠}便有些厭惡他了,自從這件事之後,小作者便改口喊她阿長了。之後,由於阿長經常講故事給作者聽,讓故事中的奇妙經常陪伴小作者,年少的作者甚至在阿長的絮叨中感受到了她的某種神力。時間久了,作者也漸漸不厭惡阿長了。

有一次,作者去遠房叔叔家做客,無意間,看到一本繪圖的山海經,畫着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三腳的鳥……只可惜書不細心被弄丟了。大概是他對那本山海經太過於念念不忘了,連阿長都來問“山哼經”是怎樣一回事。大字不識的阿長休假過後,居然就遞給了作者一包書,高興的説:“哥兒,有畫的山哼經,我給你買來了。”讓作者從此對他產生了無比的感激之情。以後,雖然作者也買了許多書,也包括其他版本的.山海經,但沒有一本能夠代替他小時候看的那本山海經。

看似簡單的買書一事,其實裏面包含着阿長對作者的無比關愛,沒有人叫阿長去買《山海經》,阿長掏的是自我口袋裏的血汗錢去買的。目不識丁,口中説着“山哼經”的阿長又是怎樣費盡周折買到《山海經》的?文章最終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願你在懷裏永安他的靈魂。”充分表現了作者對阿長的懷念與祝福,讓我也不由自主的跟作者產生共鳴,彷彿我也看到了愛講故事,睡覺擺着大字的長媽媽……

山海經讀後感11

在不知哪個年代,不知哪片土地上,曾有一位奇人,在一次次揮筆中,將整個華夏大陸描繪入一書之中。一種種看似荒謬可笑的生物,一個個奇妙而神祕的傳説,在一本《山海經》中完美交織出一幅畫卷。

被這些聞所未聞的故事吸引着,我打開了這本書。帶着虎紋的馬鹿蜀,六對足與翼的無首天神帝江,身紋五字——“德”、“禮”、“義”、“仁”、“信”的鳳凰……充滿神話色彩的記載下,這些生物都被賦予了形象與生命,而躍入每一位讀者的眼簾,銘印在每一位讀者心中。

但與此同時,另一個疑問又緩緩浮現:在那位不知名作者生活的年代,這片大陸真如他所講一般,充斥着神奇動物的身影嗎?這本如百科全書般,記載着地理,生物,神話傳説,將整片大陸囊括其中的古書,究竟是否忠實記錄了當時這片土地的真實面貌?

若這些故事並不是故事,而是歷史,那麼另一個問題又緊隨而來:這些往日遍佈在大陸上的生物究竟為什麼不再出現?是被獵殺而絕跡,抑或躲入另一片天地?但無論如何,一直生活在華夏大陸上的人類始終脱不去一份責任,而導致這些物種的銷聲匿跡。再細想,若是現在常見的.飛禽走獸,在未來都成為珍稀物種甚至滅絕,那又將會如何?

再往另一個方向去設想,倘若作者憑藉自己的想象,在華夏廣袤的版圖上創造了自己的世界,那又需要何等的想象力和毅力?若真是如此,又怎能不佩服先人無與倫比的智慧?一個個家喻户曉的傳説與陌生的生物,在這片熟悉的土地上完美結合,似乎又成了另一個星球,另一個世界。而創造一個世界,似乎只有神才能做到的事,又經一個凡人之手完成。如果説古今往來,有一個人通曉地理,生物,神話,歷史,文學,那也只有這位不知名的奇人了!

在這本仍未被破解的古籍中,藴藏着無窮無盡的奧祕,正如同歷史上無數奇文,和這地球上眾多奇蹟。想要看懂它,唯有不斷探索,不斷深入,才能有希望中的收穫。

山海經讀後感12

我和媽媽剛剛親子共讀完了《山海經》青少版,這是一部充滿奇幻色彩、百科全書式的古典名著,有些地方誇張的手法,讓我想起了《吹牛大王歷險記》,但風格截然不同。

《山海經》從女媧補天、神農氏炎帝、精衞填海、軒轅氏黃帝、羿射九日、大禹治水等等神話故事一直講到啟建立夏朝,故事一個比一個神奇,一個比一個精彩。書中還描寫了分佈於東西南北中的名山大川和名山大川中的奇異動植物以及當時被稱為海內、海外的許多周邊古國或部落的奇特風土人情。

讓我感受最深的是:當黃帝勢力日漸強大超過炎帝,炎帝戰敗,他的部下蚩尤要找黃帝報仇時,炎帝説:“我出生入死就是為了讓百姓過上好日子,而不是在戰爭中讓百姓犧牲。”這充分説明炎帝是個很關愛百姓的.好首領。讓我感到奇特的是:北部山川中有一種魚,長了一個頭,八個身子,真奇怪;還有一種鳥,長了一個頭,三隻眼,四隻翅膀,三隻尾巴,稀奇吧!讓我感到好笑的是:南部山川中有一種魚,身體象蛇一樣,腦袋卻象人,吃了它的肉人可以長命百歲。

通過讀這本書讓我對“鳳凰涅槃”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書中説鳳凰是南方羣山中的一種象徵吉祥的鳥,鳳凰死後會周身燃起大火,然後在烈火中獲得重生,並獲得較之以前更強的生命力,這就是“鳳凰涅槃”。鳳凰只有在天下太平時才會出現,並且只在梧桐樹上棲息,怪不得生活中人們常説“家有梧桐樹引來金鳳凰”呢。

《山海經》是一部古典文學名著,建議大家有時間都來讀讀,一定會有收穫。

山海經讀後感13

今年寒假媽媽給我買了一本名叫《童話山海經》的故事書。因為我非常喜歡看關於神話故事的書籍,我迫不及待的抱着它,如飢似渴的讀了起來。

這本書分為三個故事,有《飛黃和飛馬》的故事;有《要飯王子》的故事;還有《小板凳兒》的故事。我最喜歡看飛黃和飛馬這一段,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一些名字帶飛的動物在一起開會討論要不要讓人騎的問題,動物們很快就分成了兩派,一派贊成被人騎,一派堅決反對,吵得不可開交。在這裏發言的有根本不算動物的飛石,它是混進會場的;有快遞員飛毛腿;還有性格比較柔和的'飛黃等。相比之下,飛黃比較受動物們的尊重,因為動物們都想聽飛黃的意見。飛黃説,它本是不想讓人騎的,但是有很多人想騎飛黃,不過都失敗了。人們為什麼要騎飛黃呢?有的是因為騎上飛黃至少可以活三千歲,有的人是因為想要報仇。他們又為什麼要報仇呢?原來飛黃有一個弟弟叫騰達,和它長得一模一樣,很多人想騎騰達卻被摔死了。之後來了一個名叫混沌的神,説飛黃是他夢想中的神馬,今天一定要騎上它。混沌真的成功了,在他騎上飛黃的一瞬間,馬上變成了有四張臉的人,飛黃就不知道從哪個方向把他摔下去了,所以他就沒被摔下去。原來混沌就是一代天帝——黃帝。最後飛黃跟黃帝飛上了天,跟他們一起上天的還有飛黃的弟弟騰達,“飛黃騰達”一詞就是這麼來的。

作者發揮了豐富的想象力,用生動、有趣、搞笑的語氣,寫了整個故事,讓我覺得讀書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我要多讀書,讀好書,健康成長。

山海經讀後感14

《阿長與山海經》憶述兒時與保姆長媽媽相處的情景,描述了長媽媽善良、樸實而又迷信、嘮叨、“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的性格。對她尋購贈送自我渴求已久的繪圖《山海經》之情,充滿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語言,表達了對這位勞動婦女的真誠的懷念。

這是—篇紀實性的文章。文章真實而親切地再現了魯迅童年時與長媽媽相處的情景,表現了長媽媽的性格特點。作者經過對兒時往事的回憶,表達了對長媽媽這樣一個勞動婦女的深深懷念。

阿長,一個並不華麗卻温暖的名字,她僅有這個名字,我不明白她還擁有什麼,哦,還有那顆淳樸、善良的心。

——題記

讀了這篇文章,明白了阿長長的'什麼樣後,我很失望,在我印象中,阿長這個名字,應當是一個很温柔的、纖瘦的形象,可是,卻偏偏是一個胖而矮,嘮嘮叨叨的老媽媽。就是這樣一個樸實的形象,才讓我感到這篇文章是真實的。

長媽媽有些習慣卻是招人煩:嘮嘮叨叨,“大”字形睡姿,種種古怪禮節……全文並沒有介紹阿長怎樣怎樣好,呈此刻我們眼前的,就是這樣一個真真實實活在現實的阿長。慢慢地,她開始讓我又恨又愛。她相信許願,相信夢想,帶着一顆純真的心在這個複雜的世界中生活。

最令人感動的,就是她買《山海經》那段了,作者沒有寫這樣一個不識字的人是怎樣買這本識字的人都很難買到的書的,誰又明白她走了多少路,問了多少人,去了多少店如果寫了,恐怕就不能到達這種效果了吧。她竟然把“山海經”念成“三哼經”,她是怎樣向別人打聽這本書的每個人心裏都有一個答案,因為每個人心裏都有一個長媽媽。這個長媽媽有很多缺點,像個小孩子,但這都無關緊要,因為她有一顆到死都善良的心。

阿長與《山海經》之間到底有多少故事,那是個不能説的祕密,因為“山海經”不存在於阿長的世界,那顯得太過複雜,阿長的世界中,僅有她與“三哼經”的回憶。

山海經讀後感15

讀了《阿長與山海經》後,一個不息的感動在我心底生了根……

文章着重寫了作者幼年時與長媽媽的一段經歷。長媽媽是一位保姆,背地裏喜歡切切察察,生的很胖睡覺時擺成“大”字形,胳膊還搭在我脖子上,還謀死了我的隱鼠,這些都讓作者很討厭她,作者在文中用樸實而又帶點韻味的語言娓娓道來,讓讀者細細體會其中,不由得產生情感共鳴,她確實令人厭煩。

長媽媽是一位滄桑的人,她有文化,迷信,有麻煩的禮節,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她卻替“我”做了。慢慢地,她開始讓“我”又恨又愛了,她相信許願,相信神靈,她帶着一顆純真的心生活在這個複雜的世界上。

“我”對阿長的感情可以説是很深的,因為阿長懂得關心、關愛孩子,所以值得尊敬,“我”真正原諒她的是因為她為我買了渴盼已久的.繪圖ㄍ山海經》,這也是文章最令人感動的地方,雖然作者沒有寫這樣一個不識字的人是怎麼買到這木作者搜尋了好久都很難買到的書的,誰知道她走了多少路?誰知道她問了多少人?誰知道她去了多少店?誰知道她竟然把“山海經”念成“三哼經”時書店老闆是否懂,她又是怎樣向別人打聽這本書的?但是每個人心裏都會有一番思索有一個答案的,每個人心裏都有一個獨特的長媽媽。是啊,這個長媽媽有很多缺點,像個小孩子,但一切都無關緊要,因為她有一顆善良的心。

在印象中,“阿長”這個名字,外表與心理存在強烈的反差,不過,這麼多年,一遍遍讀過這篇文章之後才越發覺得人物的真實,文章的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