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熱門)《百年孤獨》讀後感12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91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百年孤獨》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百年孤獨》讀後感12篇

《百年孤獨》讀後感 篇1

從馬孔多建立之初,到最後被從這世上抹去,彷彿一場夢。

馬孔多像一本濃縮的歷史,經歷對世界的無知,有着人性善良;歷經工業革命的衝擊,變得逐步發展繁榮,人的感情關係卻在發生變化;而後香蕉公司的入駐進入全盛時期,外來人性的貪婪與政府的強壓統治,馬孔多變得繁榮而又荒誕不經,這世道不再像布恩迪亞建立馬孔多時期那般美好,充斥了醜惡的資本壓迫與政客的虛偽殘忍,直至最後三千多人無辜死於槍下,投入海中,並篡改歷史,從此,馬孔多衰落,隨着布恩迪亞家族的`最後命脈死亡,馬孔多也從這世上抹去。

而布恩迪亞家族,何不折射與代表了馬孔多的起始,發展,滅亡?

布恩迪亞家族是瘋狂的,極端的,孤獨的,在這個家族中,夫妻之間、父子之間、母女之間、兄弟姐妹之間,沒有感情溝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儘管很多人為打破孤獨進行過種種艱苦的探索,但由於無法找到一種有效的辦法把分散的力量統一起來,最後均以失敗告終。

而烏爾蘇拉,她堅毅,勤勉,擁有一切優良品格,是她支撐起這個家族,見證了家族的發展與變遷,她努力維繫家族,竭力避免由性亂導致的災難,卻終於在既繼承她又是性慾佔上風的阿瑪蘭妲上得到了非循環的實現。

馬孔多與布恩迪亞家族始於“冰塊”與“石頭”,終於颶風毀滅,不禁長歎這歷史命運……………

《百年孤獨》讀後感 篇2

《百年孤獨》讀後感生活不過短短數十載,一個人,一個家族,百年後剩下只有孤獨。馬爾克斯有這本書描述了南美洲五彩繽紛的文化底藴。這本書除了主人公的名字很難記之外,也是一部不錯的魔幻主義小説。從小到大,從大到老。一步一步,一點一滴。生活的孤獨,心靈上的孤獨,對於孤獨,有的人只是説心靈上的孤獨,也有的人説是世無知己。

但再看完這本書後我認為孤獨也是一種生活,生來彷徨,至死獨去,孤獨寂寞,未曾有人不能體會,但真正能道出其中孤獨的`寥寥無幾,但這本書,卻用一個人,一個家族,一個幻想世界,道出了孤獨,輪迴。極力推薦此書。

百年孤獨讀後感3

在剛剛開始閲讀《百年孤獨》時,我們會發現作品中有兩處奇怪的地方,其一是書中訴説的故事大都荒誕不經;其二是作品中人名的反覆出現和相同怪事的重複發生。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會有持續了四年多的雨,一個老年神父不可能只喝了一口可可茶就能浮在空中,死者更不會因為耐不住寂寞就重返人間……但這一切都發生在了這個家族的身邊。

更令人奇怪的是,書中這個綿亙了百餘年的世家中,男子不是叫做阿卡迪奧就是叫做奧雷良諾,而家族中各種奇怪的事情,在家族的第一代創始人阿卡迪奧直到家族的最後一個守護者奧雷良諾的身上反覆的發生着。聯繫到作者的創作年代和生活環境,我們不難發現這象徵了什麼。

《百年孤獨》讀後感 篇3

孤獨是把你拉進黑暗深淵的一雙手;孤獨是在周圍喧鬧的環境中你卻在灰暗的角落裏輕輕抽泣。而一個歷經百年孤獨的家族,他的歷程,會是怎樣的呢?

《百年孤獨》全書近30萬字,內容龐雜,人物眾多,情節曲折離奇,再加上神話故事、宗教典故、民間傳説以及作家獨創的從未來的角度來回憶過去的新穎倒敍手法等,令人眼花繚亂。但閲畢全書,讀者可以領悟,作家是要通過布恩迪亞家族7代人充滿神祕色彩的坎坷經歷來反映哥倫比亞和整個拉丁美洲的歷史演變和社會現實,要求讀者思考造成馬孔多百年孤獨的原因,從而去尋找擺脱命運捉弄的正確途徑。

這本書寫的是布恩迪亞一家七代人的荒唐、古怪、甚至有些倫亂的故事和馬孔多這個小鎮一百多年來從興建、發展、鼎盛乃至消亡的歷史。漫長的幾代人之中,有手藝靈巧的、有求知旺盛的、有聰明機靈的、有勇敢堅強的、有吃苦耐勞的、有光彩照人的……他們有堅毅的`眼光,不輕易服輸的性格,本書以很大的篇幅描述了這方面的史實,並且通過書中主人公帶有傳奇色彩的生涯集中表現出來。統治者們的殘忍,民眾的盲從和愚昧等等都寫得淋漓盡致。作家以生動的筆觸,刻畫了性格鮮明的眾多人物,描繪了這個家族的孤獨精神。

作者馬爾克斯不愧是一個“魔幻現實主義”的人,以此書為代表,他用絢爛並無束的語言構建了魔幻的天地。

歲月雖逝,但水流影在,布恩迪亞家族的孤獨傳奇,註定不會在世界上重現。

《百年孤獨》讀後感 篇4

難怪馬爾克斯花了這麼長時間寫這本書,這和我以前讀過的許多小説真的不同。情節的高度密集導致了表達空間的壓縮,因為空間就在那裏。

數十萬字的整本書大多是快節奏情節的發展,作者的表達並沒有故意插入字裏行間,而是依靠整個情節的情感基調來實現。小説中情節的發展一天千里,而整本書的情感卻像一根巨大的木樁釘進了大地。作者用這種方法來突出這種不變的情緒,那就是深深的孤獨感。正是因為如此,我覺得布恩蒂亞家族百年來幾代人的性格核心幾乎沒有改變。這個家庭就像河裏的一塊石頭,抵擋不住過去,卻無法與未來同行。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部分是何塞·阿爾卡蒂奧在第二代的死亡。他被不知從何而來的子彈擊中,血液在地球上流動,穿過整個孔,避開每個人的眼睛,繞過容易弄髒的'地毯,流到廚房忙碌的烏爾蘇拉面前――烏爾蘇拉是這個家族幾代人真正的精神支柱。

何塞·阿爾卡蒂奧是第一個死去的布恩蒂亞,流出孤獨的血液。火藥的硝煙氣味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縈繞在他的房子裏,縈繞在他的墓地裏,直到多年後才被香蕉公司用水泥封住。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貫穿百年孤獨的荒涼。

《百年孤獨》讀後感 篇5

剛開始看《百年孤獨》的時候,發現有幾個奇怪的地方,首先,布恩蒂亞家族中的人名反覆用的都是阿卡蒂奧和奧雷連諾,這也彷彿他們的生活一直是在一種可怕的循環中度過的;其次,故事的情節很具神話色彩,死去的人可以因為按奈不住寂寞從新回到人間,甚至與活人交談。這也引起了我看下去的衝動,這是一個彷彿描述一個國家百年的繁衍與生存、恥辱與壓迫的故事。

霍·阿·布恩蒂亞帶領他的妻子,以及他的親屬朋友們歷盡千辛來到了一片未開墾的土地上,開闢了一片廣闊的天地,這塊後來被命名馬孔多的小鎮上,藴含了無窮的神祕,但似乎又令霍·阿·布恩蒂亞陷入了無窮的孤獨。在他身上也體現了那種可怕的循環,在他對創造發明產生厭倦以後,便整日地呆在實驗室裏製作金屬金魚,每做到二十條的'時候就將它們熔化重做。他的後代奧雷連諾又從戰爭走向孤獨,終於也陷入了循環制作金魚的怪圈中。

家族一代代地傳承,又一代代地都是那副孤獨樣,直到家族的最後一代奧雷連諾·布恩蒂亞的出世,由於壟斷資本主義的入駐,不僅是布恩蒂亞家族,整個馬孔多已經開始沒落了。那本羊皮書卷上用梵文字描述的這個家族從建立到沒落其實已經是註定的宿命,終究是一個可怕的循環。

《百年孤獨》讀完後都會給人留下一種沉重感,我認為這種感覺才是作者真正想傳達給讀者的。

《百年孤獨》讀後感 篇6

最近,音樂庫中在單曲循環《百年孤寂》,於是我踏入了《百年孤獨》的世界中。它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之著”,它是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作品的代表作。讀完,書中病態的孤獨,形形色色的畸形人格,漂浮在我的四周,久而不去。

書中的人物霍·阿·布恩帝亞本是一個勤懇務實、富有創造力的人。但由於他錯誤地對科學和求知痴迷,鍊金術,上帝銅版照片……他完全發了瘋,所以他是個孤獨者。

他的妻子烏蘇拉是個閃爍着母親一切美好品質的婦女。在我看來,她其實就是這個家族的地基。整部書都是她忙碌的身影,這個女人的身上擁有着另一種孤獨感。

我想全書最悲哀的人物莫過於布恩帝亞的次子奧雷良諾了。他發動了無數次的武裝起義,卻都無果。所幸命很大,躲過了埋伏、暗殺以及槍決,頑強地活了下來。但活下來也許才是對他最大的折磨。他痴迷於做小金魚,反覆不停地做,就如同對於鍊金術的痴迷。

書中的人物無不充斥着孤獨感。這也許正是作者想要對我們表達的',他們的孤獨性給整個家族帶來了毀滅。同樣,這個沒有感情溝通,缺乏信任和了解的家族也象徵了當時的社會。或許作者正以此書來表達自己對拉美民族共同團結,擺脱孤獨的強烈願望。

我希望我們不要像他們一樣,在生命的進程中,執着於最初的不圓滿,一直迷失下去。而是要有發現世界美的眼睛,打開那顆心,擁抱這世間的美好,做個容易滿足,幸福的人。

《百年孤獨》讀後感 篇7

當我看完《百年孤獨》這篇小説時,頭腦中依舊處於十分興奮的狀態。情節的設置如電影一般精彩。先祖們的形態各異的性格和作風,現實和幻想的交錯,結尾處的出人意料等等,十分使人讚歎。可以説,從”魔幻現實主義“的角度來評價這部小説,不是很恰當的`。它只描述出了這部小説的吸引人的表現手法而已。但是,進一步而言,這部作品包含了拉丁美洲的政治與歷史的變遷。詞句之間隱含着悲痛的與現實脱節的,或者説與現代文明,或是以西方文化主導的當代現實的脱節感。可以説,這是一個來自拉丁美洲的呼聲,一個來自千百年來,從世代重複的節奏中變革出來的呼聲。

在文中,我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文字和拉丁美洲文化的融合現象。文中提到了西班牙語,梵文等等非常古老而陌生的語言。但是,人民的日常生活卻無法被正視和記錄下來。當吉普賽人在很多年之後,依舊用望遠鏡,甚至磁鐵,等”新發明“向馬孔多的人民進行宣傳時,人們依舊熱衷於此。這是否和中國儒教思想上的”生民“的概念很類似呢。

可以説,第三世界的苦難給了第三世界文學不竭的源泉。在內部矛盾,以及潛在的外部矛盾之中,以馬孔多為代表的較為自然發展的羣落的這種現象普遍存在着。它就好像是一條在茫茫大海中行駛的一條小舟,乘風破浪,在向着一個不知名的目標前進着。而這大海則是千變萬化的世界史吧。

《百年孤獨》讀後感 篇8

我無法像他們一樣,那麼深切的去歌頌《百年孤獨》。任何一本書,在我這裏,就是一面鏡子,照見自己的同時,也照見了我們習慣漠視不見的事實。我在想,那些人他們悲慼的命運。他們曾經那麼努力執着、那麼奪目,卻有一個那麼荒誕和無聊的晚年。我由此又產生了害怕,怕我有生之年,來不及真真切切的'保護我的父母,在物質上滿足他們,在精神上支撐他們。

我也深深的瞭解到一個現實。一個人,在有了愛和理想的時候,就有了孤獨。我們愈愛,便愈發孤獨。

那麼,今天這個日子,於我,雖然是一年中的唯一,但終歸不會圓滿。《百年孤獨》的布恩迪亞家族的每一個人,他們的人生全部由童年決定,某一幕某一瞬間,就已經影響到了他們這豐富而漫長的一生。走到最後,能憶起來的,也不過是那一瞬間的景象,只不過那一刻,已不帶任何情感,就好像,那一刻一直跟在他身邊,而他,才是一直迷失的人。

我希望我能不像他們一樣,在生命的進程中,執着於最初的不圓滿,一直迷失下去。

打開那顆心,擁抱這世間的好,做個註定不圓滿,卻滿足幸福的人。

這就是生日的感言吧。不祝自己生日快樂,卻祝自己豁達知足。

《百年孤獨》讀後感 篇9

我無法像他們一樣,那麼深切的去歌頌《百年孤獨》。任何一本書,在我那裏,就是一面鏡子,照見自己的同時,也照見了我們習慣漠視不見的事實。我在想,那些人他們悲慼的命運。他們以前那麼努力執着、那麼奪目,卻有一個那麼荒誕和無聊的晚年。我由此又產生了害怕,怕我有生之年,來不及真真切切的保護我的父母,在物質上滿足他們,在精神上支撐他們。

我也深深的瞭解到一個現實。一個人,在有了愛和理想的時候,就有了孤獨。我們愈愛,便愈發孤獨。

那麼,這天這個日子,於我,雖然是一年中的唯一,但終歸不會圓滿。《百年孤獨》的布恩迪亞家族的每一個人,他們的人生全部由童年決定,某一幕某一86.瞬間,就已經影響到了他們這豐富而漫長的一生。走到最後,能憶起來的',也但是是那一瞬間的景象,只但是那一刻,已不帶任何情感,就好像,那一刻一向跟在他身邊,而他,才是一向迷失的人。

我期望我能不像他們一樣,在生命的進程中,執着於最初的不圓滿,一向迷失下去。

打開那顆心,擁抱這世間的好,做個註定不圓滿,卻滿足幸福的人。

這就是生日的感言吧。不祝自己生日快樂,卻祝自己豁達知足。

《百年孤獨》讀後感 篇10

昨天我們講了王家第四代雙胞胎之一大四的故事,今天繼續來讀小四的故事。

小四性格落寞,跟自己的堂叔公,頗有幾分海上校陰鷙的氣質。如果説大四是自大自負的名門公子,那小四就是悶騷蔫壞的富二代。這一點從他假扮哥哥偷偷和哥哥的女人秦思勾搭就能看出來。

雖然小四和秦思打得火熱,但小四心裏的主意可是打得真真的。像秦思這樣姿色一般,出身低賤的女人是不可能娶進王家的。

這也和我們在電視劇裏經常看到的橋段十分吻合,豪擲千金的富二代在鶯鶯燕燕的花叢中流連可以,但一旦要説到結婚,這些鶯鶯燕燕都要靠邊站了,娶入豪門的少夫人,那肯定還是要看雙方的家世背景,而最終還是會選一個門當户對的.進行聯姻。

秦思呢,也明白這個道理。只不過她對自己很有信心。小四是她培養出來的,自己是最瞭解小四的人。雖然自己想嫁入王家比較困難,但小四就算能捨得了她,也捨不得因為她才紅火起來的養殖場,捨不得那成羣的牛羊豬雞,捨不得成捆成捆的鈔票。

所以當小四悄悄摸摸地娶了在狂歡節上遇到的自己的太太時,秦思並沒有太過慌亂。她確信,就算小四娶回來的是一個女王,要不了多久,也會重新回到她的懷抱裏。

她沒有説錯,小四蜜月期剛過,就又回到了她身邊。

雖然,小四還真的娶了一個女王。

而整個王氏家族的命運自從女王駕到之後就開始走了下坡路。

《百年孤獨》讀後感 篇11

《百年孤獨》是我比較喜歡的外國小説之一,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和讀其它書都很明顯的不同,這可能就是本書的特點之一吧。這本書的不同之處就是全書幾乎沒有任何向上的積極氣息,有的只是孤獨和頹廢。

“不管走到哪,都要永遠記住:過去是虛假的,往事時不能返回的,每一個消逝的春天都一去不復返了。最狂熱、最堅貞的愛情也只是過眼雲煙”坦白地講,這部30萬字的`《百年孤獨》,很好看,你會時而放聲大笑,時而眉頭緊鎖,當時重複率最高的表情是“瞪大的雙眼”因為據説本書是公認的魔幻現實主義文學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百年孤獨》,卻缺乏這種積極的精神,只有偶爾幾個積極的人物,比如活了115—120歲的烏蘇娜,他一直活到十幾章(本書一共才20章),那個時候他的曾曾孫子都出世。了總的來説本書的基調還是黑色的,結尾那句話“遭受百年孤獨的家庭,註定不會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現了”我的理解與書中的簡介不同,書前面的簡介説這句話代表的是積極,黑暗總會過去,光明即將來臨。

我卻覺得這句話是為這個悲劇魔幻的家族100年的孤獨歷史畫上句號。並不預示着以後的家庭就不孤獨,而孤獨其實是揮之不去的,誰也逃不掉的。書中的人物都是孤獨的,但每個人面對的方式有所不同。

奧雷連諾上校採取的方式是戰爭,永無休止的戰爭來排遣孤獨,但戰爭只讓他更加寂寞。梅梅用的是愛情,可惜他的愛情不被母親允許,寂寞也就依然如影相隨。

《百年孤獨》讀後感 篇12

最早接觸魔幻現實主義還是在影視劇中,當時還未曾讀過《百年孤獨》,雖然早有耳聞,如今讀完只有震撼。馬爾克斯用他史詩一般的敍事架構和細膩唯美的文筆為我們展開了一個荒誕而又真實的世界。跟隨馬爾克斯的腳步,我們見證了馬孔多和布恩迪亞家族的百年孤獨之旅。

孤獨並非布恩迪亞家族特有的標籤,它也是人類共同的命運,即是人生的常態。我們每個人孤獨地來到這個世界,然後又孤獨地離開,帶不走任何一切,唯有孤獨一同入殮,永世相隨。

如果説陪伴才是幸福的源泉,那布恩迪亞家族就是一個悲傷的'共同體。即使他們血濃於水,可縱觀他們的一生,之間幾乎沒有太多深刻的交流,反倒是梅爾這個亦真亦假的魔幻角色承載了一些短暫的幸福時光。

孤獨是一段漫長的旅程,長到你最後都感覺不到時間在流逝,因為時間變的不再重要。孤獨也是一場短暫的旅行,短到當你開始享受它的時候,時間已所剩無幾,因為生命的長度有限。我們能夠做的就是通過銘記他人來充實自我,讓每個孤獨的個體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假如你也感到孤獨,那麼請不要悲傷,你的孤獨並不孤獨,最重要的是享受當下的生活。

多年以後,當人類只剩下文字來寄託回憶的時候,《百年孤獨》一定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