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國學

關於國學作文集合9篇

欄目: 國學 / 發佈於: / 人氣:9.73K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學作文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國學作文集合9篇

國學作文 篇1

今天我看了《國學小名士》最後一期總決賽,覺得很有趣。他們太有智慧了。尤其是那個冠軍,才12歲。

我看了簡介,一共12個省,每省20個人,一共是240人。到了總決賽竟然只剩下12人。經過四輪比拼,場上只剩下兩個人。最後一輪,是對對聯。寫出上聯,自己想下聯。不能偷別人的,上聯是專家自己想的。最後贏得人竟是最小的一個女孩!

我覺得辦這個節目太重要了,既可以鍛鍊人的智慧,又可以展現自己。尤其是那個詞語接龍,太刺激了!而且還可以學到很多新知識,認識很多新“盆友”。

若一定要對比賽加以總結,所有號召做大做強的一切都與美學無關,那書聲,在永州柳子廟時。不為某種標準,故不知何者為我。曾日月之幾何,何者為物、之後可能會有的無數比賽;山高月小,黑質而白章、對錯與政治欽命,正氣照乾坤”。

所以“國學”,但就像一個午後,不為應制和搖旗吶喊,現在在異國異鄉的寂寞蠻荒裏,他們卻坐在地上跟着老師朗誦。

看完後,我也喜歡上了國學。我也要學!

國學作文 篇2

國學對咱們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幫助,例如:“二人同心,其利斷金。”這句話就是告訴人們團結就是力量,如果兩個人團結一心就能有切玉斷金的力量。

自從認識了國學後,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更大的收穫是我懂得了許多做人和做事的道理。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寅,一家之計在於和,一生之計在於勤。”這句話的意思是為一年的事業打算應在春天,為一天的事情打算應在於寅時,一個家庭的成功首先要和睦,一生的成功首先要勤勞。從這句話中我明白了咱們要抓緊時間,為了明天不能盲目的生活,要有目標努力地學習更多的科學知識。孝敬父母,幫爸爸媽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為了以後的成功就要辛勤努力的學習,為了明天的輝煌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了國學以後,我還了解到咱們偉大祖國更多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身為一名中國人,咱們應該為此而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作為一名國小生,我更要努力學習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作一個合格的接班人。

國學使我懂得要有禮貌,要孝敬父母長輩,要樂於助人,要珍惜時間勤奮學習等等,我一定要把這些從書本中學到的道理和知識,用到我的生活中,做一個優秀的好學生。

國學作文 篇3

漫步人生路,一年年寒暑。多年來我已成長了許多,亦變化了不少,但始終未曾改變的是:我依舊踏着國學的腳步,走着屬於我的道路。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對於兒時與米飯作鬥爭的我來説,簡直是是私人訂製一般。每當我想拋棄碗中剩飯時,這首詩便會不經意間在我耳畔迴響,讓我着了魔一般將飯塞進嘴裏,緩緩吞下。從其中我學會了節儉和珍惜。

國中時,我離家百里,到縣城裏去求學,心中總不免有些苦澀。人都説“少年不識愁滋味”,但在那時我卻深味“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是一種這樣的傷感。

大抵也是在那個時候,由於深患“獨生子女症”,我根本找不到一個朋友,總是一個人形單影隻。正值無奈之際,《論語》和《中庸》卻突兀地從書櫃角落走進我的生活,帶我走出了這無人問津的境地。一個告訴我“直兩用中、不偏不倚、適可而止、過猶不及”才是處事之道;另一個告訴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才是為人至理。於是乎我漸漸交到了一些知心好友,漸漸遠離了孤獨。

三年國中生活一晃而逝,三年的同窗終究是要走散。在那時我終究是領會到王維寫下“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時的傷感;也終究是領略了王勃“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豪放灑脱。

驪歌彷彿還在耳畔迴響,我卻已然踏進了高中的大門。也依舊是離家甚遠,雖是已不復往日的憂傷,但身邊卻充斥着喧囂,內心充斥着迷惘。正值迷茫之際,似乎是受了那文藝範十足的老師的感染,我又重新捧起了那一本本已然放下的國學經典,開始細細品味起來,去尋覓那錯過的風光。雖然時間不長,但那一本本經典卻如同那蓋不住的茶香,在我四周散開了,縈繞在我的身旁,洗淨去那些喧囂,拂去那些迷惘。夜明珠的光芒在喧雜浮躁的白天被太陽似火的光輝遮蓋,而到了夜幕降臨,萬籟俱寂的時候她就默默地發出屬於她自己的獨特的光芒。而國學經典不就像這夜明珠一樣嗎?當我們心靈嘈雜而無法沉靜下來的時候,我們就會將它忽視,從而無法欣賞其美麗。而當我們心靈的灰塵沉澱下來,騰出一片安靜的時候,它們就會散發出迷人的光輝,引你走向光明。它們就像是一把把古色古香的撣子,為我們拂去心靈的灰塵。

帶着一顆已然純淨的心靈,我又將踏上新的征程。《詩經》雲:“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鳥鳴嘰嘰喳喳,書聲朗朗入耳,墜入在國學的海洋,享受這清新的空氣,這是何等樂趣?

歸期未有期,只願輕踏國學的腳步,去尋覓那一抹縹緲的墨香,尋找那屬於我的遠方。

國學作文 篇4

國學,古意,舊時國學,如今古意。

秋風秋雨煞人,面對此情此景,寡居的易安,是否愁腸百結?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易安的文字總是如此柔媚衷婉,她總是把你輕輕帶入她“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無盡思念,連接起兩段相融數百的時空,讓你深深沉入她的愁海,“尋尋覓覓,冷泠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我也不例外,為她而淚眼婆娑,愁腸百結,可是觸摸到她的“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我震驚了!是什麼讓她如此堅強?無論多麼兇猛的狂風暴,也無法撼動她的堅強,她的執著信念!

橙,如易安。

“把盞臨風,牽黃擎蒼歎英雄,一蓑風雨平生任,踏雪飛鴻”。東坡一生極坎坷,仕途的不暢,愛情的曲折,輾轉的勞累與奔波。多少次,他的心裏矛盾重重,放棄仕途,怎能報效祖國;委身文壇,又何談終身,他將功名利祿換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掛疏桐之夜感:“人生到處之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之淡泊,他不為“蠅頭微利,蝸角虛名”所觸動,只願“滄海寄餘生”。

白,如東坡,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陶淵明的清靜與自由。塵世繁雜,官場黑暗,為名利而爭者不乏其人,唯有他歸田園而居。“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這為樸實,”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這為清靜。

青,如淵明。

國學本為一張白紙,正是這些另一番神采為它獨添神韻。與其縱橫千古的風塵,倒不如為國學者一抹亮色,還可於無聲的靜夜,伴你入夢。

幽婉醉夢中,緘默着色,把三千歡愁溶於國學其中,微慰平生。

國學作文 篇5

十三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她們已經步入社會,她們是校長億月和司徒老師心中最好的學生,她們離開學校時,校長和司徒老師還把她們送到校門口。孟爽當了律師,孟凝當了醫生,孟情準備當老師賺錢好繼續讀研。一天,她們三姐妹難得一次全部放假,出去逛街了。路上,細心地孟凝在人山人海中發現了一個很像孟情的女孩,無意中,她碰到了那個女孩,這個女孩就是與她們失散多年的姐妹紫凝,但紫凝不知道,她現在是法蘭的人,她接受使命來到鬧市找三公主,正好,讓她歪打正着碰着了三位公主,她狠狠地瞪了一眼孟凝,走了。孟凝感到很奇怪,想:怎麼會有一個長的那麼像孟情的女孩,難不成——她是媽媽曾經説過的紫凝?她急忙把這個發現告訴她的妹妹們,孟爽説:“你説,她狠狠地瞪了你一眼?”孟凝點點頭,“糟了,她肯定是被法蘭控制了!”孟爽焦急的説道,“你怎麼知道?”孟情和孟凝異口同聲地説,“你們忘了嗎?她是在十歲的時候失蹤的,到現在,她應該是十八歲,在八年時間裏,她不可能忘了我們的,現在她對你有仇恨,那還有誰對我們有仇恨呢?是法蘭,這樣一推理,她就是法蘭的手下。”那她們該怎麼辦呢?,看下集——《姐妹開戰》

國學作文 篇6

國學,乃中華民族“一國之學問”。而學問又是多樣化的,即中國傳統文化亦是豐富多彩的.。但是,現在的人似乎將‘儒學’等同於國學了,這便使得國學文化趨向單一化了。因此,我們要將國學文化變得多樣化和現代化。

當今以“國學”之名出版的各類書籍紛沓而至,這其實是在放大了儒學罷了。儒學是有積極影響的,但消極影響亦是存在的。譬如儒家的‘厚葬’文化,現代有些人卻是將其發揚光大了,商家們亦是看準商機將地皮早早地建起一座又一座的墳墓,這些墳墓有大有小,而價格卻都是好幾萬起價的。但是,有些人卻一眼都不閃地將它買下,有些人還買了好幾座。你想想,有些活着的人連房子都租不起,而死去的人卻比他們“活”得更舒適恰意。這小小的墳墓埋葬的不僅是逝去的人,更是埋葬了中華優秀文化的崛起。儒學的那些好的文化當然值得我們學習和繼承,但盲目地跟從卻是在上演着一場文化的悲劇。傳統文化固然是要繼承和發揚的,但創新和與時俱進亦是必不可少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是國學文化現代化急需的做法。

除了儒學,我們更需要多種文化來好好充實下國學文化。古代的百家爭鳴便是我們現如今樂於見其成的,只有文化的進步,這民族和國家才會更快更好地發展下去。古代墨子主張的“兼愛”或“相愛”,即不分等級、不分遠近、不分親疏地愛所有的人,這一思想是非常值得現代人學習的。由於社會的複雜,導致人心越來越冷漠了,“小悦悦的悲劇”正是因為當代的人忽視了兼愛的思想文化所導致的。當然,除去這文化,更有其他文化值得我們去學習和繼承。中華五千年來所沉澱的文化無不在孕育着中國的成長,文化的力量更是帶領中國向前飛騰。因此,將國學文化多樣化是我們的任務。

可惜的是,近年來,國學文化的腳步越發緩重了,文化流失已成了國恥。在面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滯慢,我們應該立即清醒多來,否則文化危機將造成民族危機了。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文化繼承和創新的重要性,亦要將國學文化實現多元化。其實,國學文化要的不僅是專家們的研究和探索,更重要的是需要人民羣眾的配合和發揚。固然,古人留下了珍寶,但若現代的人沒有繼承、創新和發揚。那麼,文化將走向滅亡的道路。

國學並不是某一類文化,而是多樣文化的集成。他所傳遞的是古文化的繼承和新文化的開端!我想,將國學文化發揚光大是我們當代青少年的使命啊!

國學作文 篇7

國學,你是沙漠中的綠洲,給了我希望;國學,你是黑夜中的明燈,給了我光明;國學,你是陽光雨露,沐浴我茁壯成長。國學,是我的最愛。

現在,我已經跨入了國學的大門,準備去這浩瀚的知識海洋暢遊。國學,能使我讀聖賢書,立君子品,做有德人,與經典通行,與賢為友;國學能使我瞭解更多的課外知識,使我學習做人的道理。使我們做國學的好夥伴,國學的讀者吧!

《論語》教我們做人要政治磊落,要視仁德;《弟子規》教導我們為人處事的規範;《孔記》告訴我們修身做人的準則;而《大學》教導我們要格物致和……

説實在的,我覺得古人挺幸福的:小時候就有這麼一套叫你怎沒做人的書,使自己不斷改善。“德”是《弟子規》主要講的內容,他教會你如何尊重長輩,愛護小輩,孝敬父母老師,關心兄弟姐妹。時時刻刻都要以“德”為先,分分秒秒都要以“孝”為重,真正的做到尊師重道、尊老愛幼。

國學是我們中華民族豐富的傳統,文化瑰寶,傳承國家有利於提高民族文化素質,使人們共享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提升境界,我們一定要抓緊時間學習這經典的國學,去品味其中的真情實感,學會出事,學會做人。

國學作文 篇8

兒時,媽媽常用國學來教我做人的道理;現在,媽媽又經常用國學來教我勤奮學習的方法。從小到大,國學給了我許許多多的幫助;在無數個春秋裏,我與國學相伴,我與國學同行!

六年時光,匆匆而去。國學不僅給我帶來了豐富的知識,還給我帶來了無限的歡樂。每當我遇到困難而膽怯的時候,我會用“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句格言來鼓勵自己,不退縮,堅持下去就是勝利!每當我學習時,窗外的嬉戲誘惑我時,我會用“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句諺語來激勵自己,繼續學習下去;每當我在學業方面有所成就時,我往往會想到“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這句格言,它控制住了我的自滿情緒,讓我更加虛心地學習。

小時候,媽媽曾經教過我“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句詩詞,但那時我還太小,不懂得這是什麼意思。但隨着時間的推移,我漸漸長大了。有一年夏天,媽媽帶着我去爬泰山。在上山的途中,我們停停歇歇,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到了山頂。站在山頂,眺望遠方,密密麻麻的人們像螞蟻似得,其它山峯也變得很渺小。此時我的腦海裏突然浮現出了這句詩詞,就在這時,我終於明白了這句話的含義,不禁脱口而出:“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元宵節時,我們一家老少團聚在一起,歡慶節日的到來。這時,我望了望窗外皎潔的月光,電視里正唱着蘇軾的《水調歌頭》:“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歌聲悲涼悽切,這讓我想起了不久前去世的姥爺……想着他那慈祥的面孔,想着想着,不覺得鼻子一酸,眼淚就像一串串珠子似地流了下來……

我愛國學,因為國學能給我更多的啟迪;我愛國學,因為國學更能突出我們國家的特色;我愛國學,因為國學是我們中華民族數千年智慧的結晶!

國學作文 篇9

山東省青少年經典誦讀節目豐富多彩:有琅琅上口的傳統蒙學讀物《三字經》《弟子規》《增廣賢文》,有激人奮進的愛國名篇《少年中國説》,有代代傳誦的唐詩宋詞,還有千年流韻的名篇雅言等種種被稱之為國學的文化經典。這些節目藉助音樂、舞蹈、美術、服裝藝術魅力,輔以聲、光、色的現代舞台渲染,化成了一場見證我省“國學熱”的視聽盛宴,演繹出了國學經典的獨特魅力,唐風宋雨的古典風雅。

其中讓我感受最深的是梁啟超先生的《少年中國説》。雖然朗誦的只是其中的節選段落,但是每一個字都那麼的擲地有聲。“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通過他們的朗誦,我彷彿看見了中國少年的磅礴氣勢,屹立於世界之巔。《少年中國説》給了我莫大的鼓舞,它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對中國少年的諄諄教誨震撼人心。

Tags: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