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教育

教育教學的故事14篇[優秀]

欄目: 教育 / 發佈於: / 人氣:2.89W

教育教學的故事 篇1

我是一名平凡的教師,轉眼間已經工作十幾個春秋了。回首這近十年來的教育之路,我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壯舉,更沒有值得稱頌的大做為,可是平淡的教學生涯卻賦予我寶貴的課堂教學經驗。從事語文學教學一直是我的一大樂趣。我愛,我愛看着我的學生在我的教育下露出滿足的笑容。

教育教學的故事14篇[優秀]

每節數學課,我總不忍心立即離開教室。因為我總是被孩子們的一句“老師, 等一等---”給拽住腳步。有時候是為個別輔導差生留下的,有時候是被待解的疑難給拌住了,有時侯是找某個課堂上有心事而沒認真聽課的學生談心,諸如此類。有趣的是,經常被重重包圍的我反而很樂滋滋地傾聽着、享受着師生之間的這種其樂融融的情景.

下面我想將自己在教學成長過程中遇到的一件平凡小事與老師們分享。 記得我踏上工作崗位的第一年,在課堂教學上,我不厭其煩地一一指出及糾正學生所犯的各類錯誤。一堂課上,幾乎每一個學生我都為他們糾正過錯誤。當時班上有幾名男生,由於接受能力弱一點,糾正的次數甚至達到四、五次。有時候心裏一焦急,還免不了批評幾句。一段時間後,我開始覺得課堂上哪裏不對勁,怎麼氣氛越來越沉悶。回想着課堂上死一般的沉寂,我陷入了沉思,找了學生談話後才知道原因:是我過分“周到”的糾錯挫傷了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信心。試想,若是自己在學習時,老師也是不停地打斷、糾正,那怎麼不會感到氣餒和受傷呢?那怎麼還能積極愉快地學習呢?比如説,如果人的心理壓力很大,處於緊張焦慮的狀態時,學生所學的知識是不會被吸進大腦。相反,當你的心理壓力小,學習的效果就好了。在痛心我的教學失誤後我不禁思索着補救的方法。 最後總結到,對於學生學習實踐的任何嘗試,我們都應該採取鼓勵的態度。同時也告訴學生:“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這沒有值得害臊的`地方。我也喜歡你們的錯誤。”從那以後,我常常微笑着、耐心地聽完學生回答,而且及時制止其他同學的嘲笑,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我不再吝嗇對學生的表揚和激勵,因為我越來越體會到: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是每個人的天性。(更何況是孩子。)一句積極的評價就是鼓舞孩子奮發向上的強大動力,孩子建立了信心,對待各種事物的態度就會越加積極。現在,從學生們渴望上語文課的期望中,從課堂發言積極熱烈和表演會活動爭先恐後的活躍氣氛中,我得到了滿意的答案。

這是發生在我課堂教學上的一個真實的事件,在教學活動中它非常普遍。但它就這樣存進了我的記憶庫,每一個時刻,每一處細節,都覺得有保存的價值。我在教育中培養了一批批合格的人才,我感到特別的欣慰。

教育教學的故事 篇2

説起我的教育故事以及經驗真的那麼豐富多彩,另我感觸最多的還是此刻這幫孩子,因為他們和我相處已經有3年了,不能説個性的瞭解,但是每個孩子的性格以及習慣我都十分的熟悉了,對待他們就象我的孩子一樣,看着他們漸漸地長大長高懂事自己也萬分的開心。

在這40個孩子當中,另我最頭痛煩惱的就屬大名鼎鼎的朱涵了。他從小小班開始就是我們班最調皮的一個孩子,每一天午後不睡覺想着法的在牀上亂折騰,上課的時候椅子上坐不住還經常去影響別的認真聽講的小朋友,吃飯的時候總是去別人的`飯菜或把自己飯菜弄的一團糟。和他坐在一齊,轉眼也就不到人影了。還經常和小朋友發生磨差、爭執、甚至去動手去打小朋友。這樣的事情常有發生,每次發生每次教育,甚至有時候在上課前先進行教育,免得他忘記,但是轉眼間他有忘了老師的叮囑。

曾有人説過調皮的孩子往往是聰明的孩子,這句話用在他身上真的很貼切。朱涵在班級裏是一個很聰明很靈活的一個小朋友,上課很愛動腦筋,舉手也很用心。但是他的過分調皮影響了班級裏的常規,造成了老師和父母的捆饒,就不對了。此刻他的調皮隨年齡而變是件很自然的事。他已經能區別家裏、幼兒園能夠做和不能夠做的事,也大概有些瞭解,假如他明知故犯,可能有兩種狀況,第一種狀況比較使父母親困擾,他的反抗心,和在父母親背後的惡作劇,如果做出與年齡不相貼合,極幼稚的惡作劇,就是智能不足的表現。第二種狀況是父母親管教不嚴所產生的。但是具分析來看他可能屬於第一種狀況。也許他有一點反抗心理,真對這樣的一個問題兒童,我網上查閲了很多資料文章,期望能把他教育好,改改他那玩劣的性格。

儘管孩子年幼,但他們的自尊心很強,尤其是調皮的幼兒,我們更要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待他,儘量找出其閃光點以鼓勵他們進步。前天,我請朱涵來當值日生,讓他了解自己有一份職責感並且讓他在小朋友在心中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來進行自我管理和管理他人。第一天,效果還是挺不錯的,上課坐的很端正而且聽的也很認真,一節課下來我表揚了他,他似乎信心大增,但是在上了一半的時候他又控制不住自己,於是我用手摸了他一下頭。這時他也意識到自己的不對,立刻改正了。在吃午餐前請他為小朋友分調羹,餐後請他幫我擦桌子,他都乾的很出色。一個早上下都很好,午睡的時候也破天荒的頭一天睡着了,一整天的表現都很不錯,他得到了老師的表揚和鼓勵,他也顯得很高興。

總結就是:抓住孩子的閃光點,及時地鼓勵表揚孩子,一點帶面。讓孩子對自己產生自信(因為調皮的孩子一般都會被人批評得多,會有一種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並且信任老師,喜歡老師,當孩子喜歡一個老師的時候,他的話會更容易被孩子理解。

然而對於調皮幼兒的教育一刻不能鬆懈,因為他們具有必須的反覆性,僅僅上面所提的方法是遠遠不夠的,我還務必在實踐中總結出更多更好的教育策略,教育好調皮幼兒。

教育教學的故事 篇3

如果説教師的人格力量是一種無窮的榜樣力量,那麼教師的愛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説的:“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老師的愛與尊重是照亮學生心靈窗户的盞盞燭光。

記得有此上課,班上有個學生不滿足自己的考試成績,所以當着我的面把試卷撕了。為此我找了他,“你覺得今天的課堂上你表現的如何?”我問,“很好啊”。“平時老師都尊重每一位學生,因為我們都是平等的,只是角色不同,既然老師都尊重你,你是不是也應該同樣尊重老師呢?也許有時候老師們的口氣是重了,感覺有些傷害你,老師可以道歉,那你應該怎樣去做才是尊重老師,你也能像老師這樣誠心的道歉嗎?”他默默無語,神色雖如以前,但能感覺到他也在思考。“這次沒有考好,應該考慮自己哪些地方還有所欠缺,必須要去努力的,回去想想,老師是真的想和你做朋友,我是真心的想讓你的潛能發揮出來,變成一個老師眼中的好學生。” 教育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也不是一次兩次就能解決的。每當他犯錯誤的時候,我就找他,幫助他分析犯錯誤的原因,提出建議幫助他改正,並積極聯繫家長,共同探討對於該生的教育方法,家校共同努力,逐漸的',他有所轉變,班級的紀律好了許多,學習積極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師生的交流,細水長流,心靈的交流貴在誠心,換我的真心放在學生上,才能讓我更瞭解學生更走近學生。這讓我更明白,孩子的心靈是那樣的純潔、美麗,如水晶;孩子的心靈是那樣的脆弱而易碎,如玻璃。我們做老師欣賞着他們水晶般的心靈;更要保護着他們玻璃一樣易碎的自尊。在與孩子一次次磨合的過程中,我慢慢學習着寬容,學習着理解。學生對我們教師的要求並不高,只要我們真心一點,平

等一點,賞識一點,他們就會心滿意足,“言聽計從”。在以後的日子裏我會努力地蹲下身子與學生對話,也努力着去用自身的行動,去影響他們。

教育教學的故事 篇4

從去年開始我擔任班主任工作。其間有歡笑,有淚水,但我最大的感受,則是充實,這一點可能是沒當過班主任的老師無法體會到的。管理班級,是一項艱鉅的工作,它不僅需要愛心、耐心與細心,也需要創造,因為,你面對的是幾十個充滿創造力的孩子。因此,我們班主任的班級管理也應富有創造性。班主任每天與學生接觸得最多,許許多多煩瑣的小事,都需要班主任用心去分析去處理。下面我就説一件在我班主任工作中感受很深的事:

我班有個學生叫陳凱,上一學期,我發現他總是低着頭,上課從不舉手發言,下課也不跟同學玩耍,一直是自己一個人默默地坐在座位上,做任何事都給人一種小心翼翼的感覺。記得有一次,他的作業做得十分的糟糕,我把他叫上來詢問原因,我剛要動筆跟他講解,他便全身開始發抖,臉色變得十分蒼白,在他心裏,他認為這是我要打他的舉動。那時我就在心裏想這孩子肯定是心裏有什麼陰影。於是,我找來我們班的其他同學談話,通過交流我知道原來二年級的他一直都是這樣,一學期下來都不怎麼講話,老師也沒怎麼理他,同學們也慢慢地忽略這個男孩。根據他們的描述我心裏猜想可能是家裏的問題造成了孩子的內向與內心的恐懼。一次晚自習驗證了我的想法。那一次,晚自習結束了,由於那晚講解的內容樣式較多,我要求孩子們把桌上的東西全整理好再走,其實就是一兩分鐘的事,可是突然間,陳凱的媽媽便自行走了進來,十分諷刺地對我説你這個老師怎麼回事,怎麼可以拖堂,你們怎麼教書的啊,然後十分不禮貌地帶走了他兒子,那時的我又委屈又氣憤,可是更多的是覺得有點莫名其妙,總覺得這位家長與眾不同,於是我便悄悄試探和他們同村的老師,才知道他的母親有點神經質,頓時我的憤怒不在,更多的便是心疼。因為我瞭解到了這位學生在家裏經常要被媽媽無故地打罵,孩子的內心應是十分的恐懼。媽媽一詞在很多孩子的眼裏是愛,是呵護,是關心,是撒嬌,可是在他的眼中是沉默,是嚴肅,是時不時的發火,殘忍的打罵,媽媽都是如此更何況是別人呢?那麼他還有什麼理由相信他人會真誠地對他。在明白事由後,我找來了孩子談話,沒有談及家庭也沒有談及學習,我只是告訴他從開學起,老師一直關注着他,原來他是那麼一個文靜沉着的男孩,上課能夠做到獨立思考,自修課嚴守班級紀律,老師十分欣賞這樣的孩子,這樣的人以後肯定大有作為,老師相信他,希望他能繼續努力。剛開始談話的時候,他一言,到最後他點頭表示自己會努力,在我看來,這一次,我已在慢慢打開了他的心扉,今後的日子裏,我時不時在班級裏表揚他的行為,還不是獎勵他小獎狀,小禮品,同時希望每個學生向他學習,一下子他成為了同學們學習的榜樣,孩子們都十分樂意與他交往,長期以往,他的性格慢慢滴變得開朗起來,學習成績也在漸漸地上升了,在上學期的期末也考出了優秀。現在的我再也不用擔心他了。

有教育家曾説過:“愛是教育的前提,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為教師,只有熱愛學生,特別是尊重、愛護、信任學生,使學生真正感到來自教師的温暖和呵護,教育才富有實效。作為一名班主任,要搞好教育工作,首先要有一顆赤誠的愛心,用愛的甘露滋潤孩子們的心田,用愛心點燃一顆顆純潔的靈魂。對於那些學困生,特別是留守的`學困生,教師應給她們更多的愛,經常鼓勵、幫助、督促她們,使她們增強自信心。

願:我們攜起手來乘賞識之風,捧起關愛之情,燃起信心之火,播下希望之種,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沐浴在師生的關愛之中。

9月18日——9月19日,我和全縣心理健康教育的前輩們一起踏上前往温嶺箬橫中學的列車。第一次去這個小鎮的司機也費了好大的勁兒才把我們帶到目的地,路途的遙遠和顛簸讓我倍感不適,心裏不禁想着: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學校到底有怎樣的吸引力讓我們為之前往?

然而當我們到達這個有着近60年曆史佔地77畝的偌大校園,我驚歎起鎮一級的中學竟然有如此規模。在謝校長的帶領下,在那個並不起眼的小鎮,我真的看到了一所與眾不同的學校:校園廣場上閃耀的退役殲6戰鬥機在告訴我們,“熱烈祝賀我校校友顏鵬志、顏軍榮飛過天安門”紅紅的橫幅在告訴我們,這個學校是“全國空軍飛行員早期培訓基地”,是雛鷹起飛的搖籃,是温嶺國防教育的一大特色;讓“禮義廉恥,百折不撓”、“以禮始、以禮終”的跆拳道文化;“助人自助·共同成長”的同伴心理輔導盛開心花,給師生帶來享受和心靈的陶冶,是浙江省學校心理健康一級輔導站。猛然發現,不是學校名不見經傳,而是我太孤陋寡聞。她用近60年的生命歷程打造了一本厚實而豐富的學校方誌,譜寫了一曲激越跌宕的教育樂章。

下午,我們聆聽了箬橫中學心理指導中心趙蓉嬌主任的“同伴輔導”成果經驗交流。該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層面追求“校際聯盟、搭建舞台、全員參與、體驗分享、同伴互助、攜手共進”;心理諮詢層面力求達成“助人自助、雄健心靈、挖掘潛能、自主輔導、受輔自主、完善自我”。趙主任着重從創建“心靈家園”、組建“助人藝術”訓練營、形成同伴聯盟、啟動“1+1”輔導、實施劇本式輔導、開設同伴輔導活動課等六大策略進行了介紹。

讓我觸動最深的是最後播放的教師自導自演的心理劇《幸福在哪裏?》該劇講述了一位深受工作困擾的體育老師,從早上起牀,送孩子上學之後,就投入了學校一天的忙碌中去,每天都是在疲憊中度過。面對收入微薄的教師職業,內心矛盾重重,無助、失意、消極,找不到工作和生活的幸福感。這個心理劇其實也是千千萬萬工作在一線教師的心聲。在心理導師的引領下,這位體育老師最終走出了消極狀態,陽光面對自己的每一天。

趙主任説,這是“關愛你我,放飛心靈”為主題的教師心理劇比賽的一等獎。學校以教研組為單位,圍繞比賽主題,自行設計和撰寫心理劇劇本,並由各教研組內的教師上陣表演。把教師在生活、工作、人際中的心理衝突、煩惱、困惑等輔以心理劇技術進行表演,是一種富有成效和極具特色的團體心理輔導方式。該校校長謝林秋告訴我們,像箬橫中學這樣全校教師參演心理劇,在全國可能也是首創。通過心理劇舞台既豐富了教師文化生活,也增強了教師應對、處理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心理問題的能力,促進教師的心理健康。

是啊,教師也是平凡的人,工作的辛苦與生活的繁瑣,事事牽絆,煩擾我們的心緒。然而,擁有積極的心態對於我們來説又是這樣的責無旁貸,因為我們是老師!我們的心理情緒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工作和學生,我們必須讓我們的心靈強大起來!正如帕克帕爾默在《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中所言:“如果一項工作是我內心真正想做的,儘管連日辛勞,困難重重,我仍然樂此不疲。甚至這些艱難的日子最終會使我的生活充實快樂,因為這正是我傾心的工作,其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正好幫助我成長!”

一、做一名快樂、幸福、美麗的教師

我覺得一個學校的精神,都是靠老師去踐行、耕耘和傳承的。只有充滿活力的教師團隊,才能培育出朝氣蓬勃的孩子。有幸福的教師,才會有幸福的孩子,幸福的教育。我們要善待安小這一集體,時刻把自身和學校的發展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以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為準繩,愛崗敬業、嚴於律己、追求上進,講求奉獻,不斷提升自我,輕物質、輕回報,重精神、重付出,讓我們的心胸寬廣一點,讓我們的情懷博大一點。我們要朝着快樂的、幸福的、美麗的安小教師而不斷努力,用我們的幸福塑造孩子們的幸福,用我們的美麗塑造孩子們的美麗。

二、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

記得李希貴老師曾經説過:“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簡單。”我想,這也是我們教育教學工作的核心和真諦。教育是一種影響,一種積澱,一種引領,一種平凡的默默無聞的工作。是一件一件看似瑣碎細微的小事以及應對這些小事的我們師者一個一個的行為。比如説孩子的文明禮貌,孩子的行為習慣……其所針對的應該是孩子們的品行與能力,所看重的應該是對孩子們默默的影響、培育。作為教師,我們要對我們的工作與學生真正的給予關注與投入,要把平凡瑣碎的育人工作做到踏踏實實,步步穩健,真正的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

創新的思想是活力的源泉,我們要不斷創新我們的工作,創新我們課堂,不斷思考,大膽實踐,不斷提升我們的心理素質、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才能給我們的學校不斷注入新鮮血液,讓我們的學校越來越好!

“忙碌是一種幸福,讓我們沒時間體會痛苦;奔波是一種快樂,讓我們真實地感受生活;疲憊是一種享受,讓我們無暇空虛。”讓我們時刻謹記這一句話,用好心態對待工作和生活,向着陽光、快樂、幸福出發!

教育教學的故事 篇5

看了一則美國短篇故事:8歲的小男孩隨外祖母和母親在一家豪華的旅館吃午餐。他神氣地要了個索厄斯伯利牛肉餅,自信地認為既然有這麼好聽的名字,那它一定是一種加了肉汁的美味漢堡。但端上桌後,才發現那隻不過是一盤豌豆牛肉餅。小男孩不喜歡吃豌豆,可外祖母卻命令道:“把你的豌豆吃掉。”雖然小男孩的母親在旁解釋:“媽媽,他不喜歡吃豌豆,隨他便吧!”外祖母卻不理會,反而靠向他説了一句:“如果你吃掉那些豌豆的話,我就給你5美元。”在這巨大的5美元的誘惑下,小男孩居然在母親的瞪視中把所有的豌豆塞下了肚。在接下來的歲月裏,母親時常會煮上一碟豌豆,放在小男孩面前,並説上一句:“你曾經為錢吃下了它們,你現在也可以為愛吃下它們。”

看完這則故事,我不禁為故事中那位慷慨的外祖母的良苦用心而感動:“如果你吃掉那些豌豆的話,我就給你5美元。”為了讓孩子吃下那份食物,她不惜破費5美元。不管她此舉的目的是出於對孩子攝取均衡營養所作的努力,還是在設法向孩子滲透不可以隨便浪費食物的美德教育,都表明她愛這個孩子,她的教育充滿人情味。但我更為那位母親的教育方式叫絕。“你曾經為錢吃下了它們,你現在也可以為愛吃下它們。”能找出什麼理由來反駁它呢?沒有。“你曾經為錢吃下了它們。”沒有指責,卻讓小男孩覺悟到為金錢而做違背自己意願的事是不對的;“你現在也可以為愛吃下它們。”沒有逼迫,卻讓小男孩感悟到這是無法拒絕的一種“愛的行為”——母親愛我才為我煮豌豆,我接受她的愛並且要向她表明自己也愛她。所以,應該吃下它們。在我眼裏,這位母親的教育是有生命力的,它讓孩子受益終身。

我們的教育很多時侯用的是這位外祖母的策略。每次考試前,總會聽到孩子們在我面前炫耀家長的慷慨:“老師,我媽媽説如果我語文、數學都考95分以上,就帶我去吃肯德基。”“我媽媽説,兩門功課都考90分以上就可以去湖州吃麥當勞呢!”“我奶奶説了,如果我拿一張獎狀,就獎我100元錢;要是拿兩張就有200元呢!”“老師!我跟媽媽説我想要遙控汽車,媽媽説只要考試考得好,要兩輛也沒問題。”……如果達到家長的要求,就能得到價格不菲的獎勵。在孩子眼裏,這可是一道無法抗拒的魔力。應該説這道魔力對孩子此次考試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作為教師我們還得在心裏感激家長們對我們工作的支持。可這種教育方式可取嗎?教育類書刊中這句話出現的頻率很高:我們要教會孩子做人、做事。在物慾魔力的籠罩中,我們的孩子做事能力、特別是做事必索取報酬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鍛鍊。關於做人的教育得到多少呢?微乎其微,有時甚至連灌輸的機會都沒有。如果有的家長事後發覺這種做法欠妥,想要出爾反爾,那就是錯上加錯了。言而無信,你又怎麼去讓孩子理解、接受“誠信”?而萬一孩子沒考好,“恨鐵不成鋼”的自然是少不了一頓打;“愛子(女)心切”的照樣會帶孩子去吃、去玩、去買他想要的東西。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孩子會怎麼想?

讓我們來品位那位母親的教育吧:“你曾經為錢吃下了它們,你現在也可以為愛吃下它們。”同樣是“吃豌豆”,為錢吃下它們是“做事”,為愛吃下它們就成了“做人”了。我們不妨學一學這位母親,把“如果語文、數學都考95分以上就去吃肯德基。”變成“孩子,爸爸媽媽相信你一定能考好!”“兒子(女兒),相信你自己是最棒的,祝你取得好成績!”考完後不管成績如何,你都可以帶孩子去吃、去玩、去買他喜歡的東西,並告訴他:“孩子,分數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自己是不是努力了!”這樣,孩子就會形成自己的想法:我爸爸媽媽這麼信任我,我應該好好表現;我是能幹的;我憑自己的能力取得了好成績;爸爸媽媽對我真好,我要聽他們的話,做個好孩子……當孩子感受到了來自父母的愛和信任,找到了自信,他們必然會學着用自己獨有的方式向父母表達愛、以健康積極的心態迎接成長道路上的每一次挑戰。

我們教師也要學一學那位母親,別讓諸如“如果今天課堂上表現不好,就取消上體活課的資格!”之類的事發生在你的班級裏。當學生讓你傷心時,你可以坦率地對他們説:“你們今天的表現有點兒令我失望。”別忘了補充一句:“不過,我想你們不是故意的,下次你們一定會做得很好的,對嗎?”學生不會拒絕你的寬容,當然也不會拒絕這份約定。當學生表現不錯時也不要吝於説上一句:“我早就料到你們會讓我驕傲的!”對孩子而言,老師的賞識是最真實的,是最值得驕傲的。

我會記住這個故事,記住這位母親説的:“你曾經為錢吃下了它們,你現在也可以為愛吃下它們。”當我與孩子交流時,我會像她一樣用上我的善良、精明與堅持,給我的孩子們一份充滿人情味和生命力的教育。

教育教學的故事 篇6

家中寵女被學生打【2】

在記者面前的張風華一襲碎花連衣裙,陽光般的微笑讓人深深感染。

這個地道的上海姑娘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深得父母寵愛。

可是當她進入特教系之後,一切都發生了改變。

她還記得第一次走進輔讀學校和那些智障兒童面對面,看着那些並不友善的目光時的情景,她不止一次地問自己“這真是我以後要教的學生嗎?”但她還是走進了輔讀學校,做了被公認為全校最難教班級的班主任。

張風華開始教學沒幾天,班級中一個有嚴重攻擊性和自殘行為的自閉症孩子突然開始自殘,發了瘋似地用拳頭往自己臉上捶打。

張風華上前試圖阻止,但她根本無法制服處於癲狂狀態的孩子,自己還被他掐得鮮血淋淋。

“從小到大,我爸媽連一個手指頭都沒有碰過我。”又委屈又生氣的張風華打電話給媽媽,媽媽心疼女兒被打,勸她別再幹特教這份工作,但張風華最終還是堅持了下來。

經過了一年的磨合和鍛鍊,張風華漸漸地愛上了這份工作,因為在那些智障兒童的眼睛中,她能看到世間最真的`感情。

記得有一次她生病人不舒服就趴在桌子上,班中的孩子就在那邊噓長噓短地叫人不要出聲,因為張老師生病了。

聽着班級中此起彼伏的噓聲,張風華的眼眶忍不住濕潤了。

教育教學的故事 篇7

沒有驚天動地,沒有氣吞山河,沒有令人羨慕的財富和權利,沒有顯赫一時的聲名和榮譽,也沒有悠閒自在的舒適和安逸,只是那麼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平常得近乎瑣碎。這就是我們教師的生活寫照。就在這平淡、瑣碎中,就在我的身邊,湧現出許多感人的故事。

在我們文小,我身邊的榜樣有很多,中青年教師就不必説了,他們精力充沛,積極向上,他們的青春讓我感動;老教師個個勝似“老黃忠”,寶刀不老,他們的無私奉獻讓我感動。

先説説他吧,在教學中一如他的為人,數年如一日,勤勤懇懇地工作,孜孜不倦地育人,做得踏踏實實,卓有成效。他就是年齡已達五十七歲的李金安老師。時間、精力的奉獻和犧牲在他身上體現的尤為突出,他每天早上總是五點起牀,六點半到校,組織值日生打掃衞生,指導學生有序有效地進行學習。下午學生全部離校後,才騎着摩托車回家。他不僅早到晚歸,而且課堂教學水平高。聽過李老師的師生都説:“李老師的課堂教學真精彩!真棒!”。學校對於他的概念如同自己的家,他的許多準備性事務幾乎都是在晚上、週末或節假日進行的,還會經常把工作帶到家中,工作到深夜。每學期,他所任教的學科,學生的知識與能力測評的及格率與優秀率總能達到雙百。他站在大家面前的時候就總是表現出精神振奮的感覺、充滿力量的感覺,讓大家從他的身上看到一名教師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一種克服困難的態度和為了工作而奉獻犧牲的行動……

再來説説總務崔振乾老師,平時分管後勤工作,不計報酬,不講得失,每年都主動加班。學校的公用物品壞了,他並沒有直接去購買,而是利用平時休息的時間來修理,為學校減少了許多額外的開支。學校食堂安全衞生的監督,花圃的修剪,教室等公共場所的消殺,甚至是學校的清潔衞生、下水道的疏通,等等,他總是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機器不知疲倦地高速運轉着。他用自己樂觀的態度、積極向上的精神和無限的創造去實現人生的價值, 他做的雖是很平常的小事,但他從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做起,願把這平凡的小事做好、做大。他用樸實、勤勞、愛心、聰明才智和默默的奉獻,贏得了領導、同事的讚譽。積極的心態是他對待所有一切事物的源動力,學校有大事小情他都積極獻策、早來晚走,帶動全體教師出色的完成工作……

感人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在文小這片淨土上,每天都上演着這樣的一個個感人的故事,這些故事感動着孩子、感動着老師、感動着家長、感動着每一個人。

教育教學的故事 篇8

我覺得數學教學是一項非常有趣而有研究意義的工作。在數學課上,有思維比拼,也有對錯辯論,有積極的合作,也有巔峯的對決。如今的教學和我們兒時接受的教學方式真的是千差萬別,我們機械的模仿和固定的思維已經不能被這些小精靈們所接受和滿足,他們個個使勁渾身解數,在展示自己的個性思維和奇妙方法,像是在演繹精彩而又真實的數學童話故事。不知不覺,挑戰成了孩子們喜歡的學習方式,甚至是挑戰我,已經開始要求我坐到他們中間去聽發言的學生講課。在學生這種研究的勁頭下,我怎麼可能不被感染,也想好好研究一下這門課的教學,樂在其中,相識恨晚。在實施生本教育的過程中,我多次嘗試、反思、總結,較深的體會有:

1、放手讓孩子創新,適合他們的年齡階段的創新。

我們確實比學生考慮事情要周全,也就不自覺的想為他們安排好一切,包括要學生怎麼去想,怎麼去做,但是我們想的不一定被學生喜歡和接受,所以還是讓他們迴歸這個年齡段最真實和最自然的思維形式,自由的生成一些創新的東西。數學課上在講十幾減幾的題目時,有不少他或許是沒認真聽老師的課,或許是他就是願意那麼去想,他就願意把12-4分解成12-3-1,在我看來沒有必要,這和12-4有什麼區別,但是人家就是喜歡這麼分解,而且又做不錯,那我們有什麼理由説不好呢?顯然書上沒有提倡這種做法。如果讓學生去編書,他們也許會加入這種方法。

2、教師要教的少,讓學生學的多。

這一點是生本教育最根本的一點體現吧,封住自己的嘴的同時,意味着教師要做大量的工作。如何讓學生學的多,怎麼樣學生才願意學。課前的準備工作不言而喻是很有挑戰的,如何在課前設計有趣味性、有探索興趣的問題,這是一節成功研討課的關鍵。起初,預習並不順利,學生只是作為一項任務把它完成,再加上孩子的識字寫字能力還很差,所以預習作業往往完成的不佳。低齡兒童對自己的要求不高,自主學習的能力當然就不是很強,但是對於挑戰性的任務甚感興趣,比如,和別人比賽誰的`方法好,誰學會的快,誰能自己解決較有難度的事情,誰是第一個完成任務的優勝者。正是基於這些易刺激學生大腦興奮的誘因,我在預習中多加入了挑戰性的問題解決,學生的興致提高,已能慢慢主動提高作業的質量,多展示自己的想法。在講到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時,學生們居然在課上提出了好幾種計算方法,方法如下(1)“24-8”把8分成4和4和;(2)“24-8”用豎式;(3)用豎式,24的2上面還標有退位的點,並且這個點是學生在寫完之後,又跑到講台上重新加上的;(4)“24-8”,把24分成了10和14;這是我所沒有預料到的,看的出學生有着巨大的潛力,就等着我們怎麼去幫助他們挖掘了,所以,教師還是應該少説,不要污染孩子的思想,可以的時候,只在一旁打氣、看錶演、鼓掌就可以了,有難度需要我們幫助的時候,給他們一個暗示也就足夠了。

3、小組合作既促進學習,又增進友誼。

小組合作應該是生本教育課堂的精髓,以學生影響學生,以學生教會學生,最終達到教師不教學生自會的效果。如何培養小組有效的合作呢?起先,給我最大的困惑是不會引導學生,讓學生有序有質的説好,反而給了那些不愛動腦筋的孩子一個更不動腦筋貪玩的好機會,小組合作流於形式。這種心急,給了我一段時間的打擊,讓我快對低年級的孩子失去合作的信心。但是,也許是“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照亮了他們的心,也許是他們懂得了合作是一種鼓勵、是一種分享,更是一種力量。於是,他們慢慢走到了合作的行列中。現在,孩子們已經能夠在小組內進行簡單的討論,並學會了幫助別人,也可以走上講台當一回小老師,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正在提高,相信給孩子些時間和空間,不斷更新我們的思想,採取有效的方法,孩子一定會有更大的進步,就讓我們靜等花開。

總的説來,自己懂得數學教學方面的知識還太少,不足以滿足教學的需要,以後的工作中還應多學習專業知識,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多研讀教材,深入把握教學核心,用先進的教育理念武裝大腦,早日成為一名專業的優秀教師。

教育教學的故事 篇9

身為一名國小教師,我認為從幼兒園升到一年級的國小生,雖説大都是天真爛漫、懵懂可愛的,但畢竟也都是接受過幼兒啟蒙教育的。所以一年級的國小生並不是帶着白紙式的心靈走入國小的,所以我認為同一年級的國小生溝通時,不能僅是用“告知和管理”的固定方式,同時老師還應該在平時為他們補充一些淺顯易懂、意味深長的哲理小故事,這樣的話不但會很好的幫助國小生成長,而且可以避免讓國小生迷失方向。

記得在我教學的第二年,有一節課我晚了幾分鐘,於是一到教室呈現在我面前的就是一片亂哄哄,而孩子們一看到我站在門口,也頓時都停止了吼叫聲。我強壓住自己的怒火走進教室,並給他們講了一個小故事。

從前有一位木匠活幹的.非常好的老木匠,凡是出自他的手的房子,不但美觀而且結實牢固,所以他的老闆也是一直都很賞識他。眼看還有三個月後老木匠就要退休了,但是他的老闆卻再要他建一座房子,對此老木匠非常的生氣。於是他便用最次的木材,和最差勁的建房手藝建築了這最後的一座房子。老木匠建好之後,就把這座危房交給了他的老闆,但是他的老闆卻給了他一把鑰匙,並且還説了一句:“這是我為你準備的退休禮物。”老木匠聽後頓時會很萬分。

同學們老師的故事講完了,其實你們平時每一分、每一秒的學習都相當於在建房子,而你們的每一次作業,或者考試都要看大家用什麼“材料”來“造”。房子建的漂亮堅固的,住進去就會舒適安全;但是建的粗濫的,住進去一定非常危險。

故事説完之後,我發現小朋友們也都理解了,因為大家都慚愧的低下了頭,而且班上的小班長更是站起來對我説了聲“老師我們錯了”。

可見一個小的、富含哲理的故事對孩子們是很有幫助的。

教育教學的故事 篇10

大家好!我叫xxx

我是83年參加工作的,那年我剛18歲;第一個工作單位叫新橋國中,學校設在一個四合院樣式的破廟裏;學校破舊但建制很全,從一年級到九年級;由於廟小,國小的1~4年級安置在約2、3里路外的樑灣,又因為學生少,所以三四年級在一個教室裏,叫做複式班;我上午到樑灣教三四年級的數學,下午到廟裏教八年級物理;第二年,我上午教2、5年級複式班數學,下午教八年級數學,同時還做司務長,負責學校4、5個教師的一日三餐;還是在哪個廟裏,學校的化學老師病了,我又臨時教上九年級的化學;已經記不得那時的我,一週要上多少節課,做多少事情?也許是年輕,所以也沒有什麼感覺。

我突然想到:按當時的課務安排,現在還有誰能接受?我能接受嗎?感謝當時的領導,讓年輕的我多做點事,多吃點苦,讓我成長得更快!

那時交通不方便,出門基本靠兩條腿,有一次,走十五六里路,到一個叫徐頂的國小參加教研活動,中飯後不久就出發,慢慢跑,也不知道學校具體位置,只知道個大概方向,只能一路不停的詢問打聽,到達時,才發現,是近靠河邊的一排房子,也就是一所村小;教研結束後再慢慢往回跑;來回就是三十幾裏,所有的付出也就是去聽一節課。

我又想到現在:學校的教研活動,有時兩週才一次,三四步遠,都不想參加了!不知道,在不斷進步發展的社會進程中,人究竟是進化了還是退化了?

86年我調到馬沿中學工作,離家很近;有一年我教八年級數學,開學兩週後,新分配的語文老師沒有報到,校長説你去教八年級語文;教了兩週,語文老師又來了,校長説,你還是去教八年級數學!要命的是,不久,九年級的化學老師騎車摔壞了腿,住院了,校長説,你去叫九年級化學吧!我就想橡皮泥一樣,被校長捏來捏去,打塑成不同形狀。

現在我在學生面前常常炫耀的資本就是當時積攢的,事情過去多年,內心集聚的只有感謝,感謝當時有幸成為橡皮泥,在拿捏的過程中,體味不同角色的酸甜苦辣,為今後在教海探航中劈波斬浪,集聚經驗和能量。我還是要説,現在,要是在現在,校長能這樣安排嗎?敢這樣安排嗎?

剛工作時的我,年輕單純,工資只有35元;做什麼都有勁,幹什麼工作都願意;不會計較,也沒有想過計較;拿到第一個教師節的禮物,一隻陶瓷茶缸,就能滿足得一塌糊塗;整天與學生在一起玩,我就是一羣孩子的大哥哥;那時的課堂教學很粗糙,談不上藝術性,但卻是最原始最生態的,也是最接近學生的;我經常家紡,很自然的吃着家長煮的荷包蛋,學生也常常從家裏帶來好吃的土特產給我,我享受這初為人師的自豪與幸福。

那時的我,青春着快樂着單純着,也清貧着尊嚴着!

現在,我還能去家訪嗎?還能坦然的吃家長煮的荷包蛋嗎?我不知道!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裏?

社會的發展,給我們帶來了物質的富有,但我們精神的家園在荒蕪!我們總是想得到太多,過多的去計較自己的得失,總覺得自己付出了很多而得到的很少!我們不再單純,過於精明,所以我們不再享有真正的快樂。

真想再回到那個雖然清貧但單純快樂的過去!

新橋國中早已不在,四合院又成了jun王寺,金碧輝煌,香火很盛。就這樣的一個四合院,身份在學校和廟宇之間不斷的切換,一忽兒書聲琅琅,一忽兒又梵音裊裊;走了校長來了方丈…,“佛法”與“教育”的切換輪迴得如此自然和諧,也是醉了!也許從哲學的角度理解,“佛教”、“佛教”本是同源。

04年,我來到實驗國中。那時進實驗國中要經過考試和説課,為此我把《新課程解讀》認認真真的讀了三遍,做了大量的讀書筆記,練習了十幾份九年級會考試卷;最後我的筆試和説課總分第一;進入實驗國中,新的生活開始,自認為教學各方面還可以的我,突然發現,我落後的一塌糊塗,電腦不會操作,備課時簡單的都弄不出來;這裏匯聚了很多優秀的老師,我感到強烈的危機感;所以我拼命的學習,認真專研,每一道例題都要認真去思考,每一節課都要去磨;不放過任何一次學習的機會;那時的校本練習,精細到去推敲一個標點符號怎樣使用才合適的程度;所以那時的實驗國中也是輝煌加燦爛,我們學校的校級教研活動,鹽城中學都派人來參加;經過十幾年的打拼,我能夠較為熟練的使用多媒體,給自己的教學提供了極大的幫助。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使用,能讓自己對教學的思考,通過自己理解的方式來呈現;所以要特別感謝給以我無私幫助的老師。就是現在,我也保持每天至少一個小時磨課的習慣,課前準備充分,上課才會得心應手!別人的'課件再好,那是別人的理解和呈現方式,我不會直接拿來就用,往往保留其精華,通過我自己發方式加以改進。

所以,每一件事都不能隨隨便便成功,需要你辛勤付出!職業是自己選擇的,沒有餘地;一個班級五六十個學生,對老師講,多一個優秀學生少一個優秀學生沒有什麼,但對一個家庭來講,孩子就是他們的全部;老師足夠優秀,學生成才的機率就會增加;所以,我們辛勤付出帶來的專業成長,為孩子們的成功提供可能和保證。

09年,我去東校區任教,那是東校區第一屆九年級;史泉華主任的一個親戚的孩子在城南,數學不好,要找個老師輔導輔導,就找到了我,但家長不同意,説是東校區老師,不是實驗國中的;任憑史主任怎麼解釋,把我誇的像花似的,但家長就是不同意。這個事情給我的刺激很大,我清醒的意識到,我再優秀,離開實驗國中強大的背景,便沒有多大的認同價值!你看看鋪天蓋地的私人輔導班,打出的牌子,“啟東一線老師”、“鹽城中學的老師”,他們是不是啟東、鹽城中學的老師,不重要,關鍵是有了啟東、鹽中這塊牌子,他們就會升值;所以,我們要想自己升值,最好的方法就是讓我們強大,有了強大的匯文為背景,我們就是一個個品牌,我們也能到啟東、到南通響亮的打出“建湖匯文實驗國中的一線老師”的牌子;那是多麼痛快多麼揚眉吐氣呀!前提是我們的匯文要足夠的強大,要做到這一點,還需要我們認真的做好每一件事情,我們還要走很長的路。

一根繩子去捆紮螃蟹,它就是螃蟹的價錢;捆綁青菜就是青菜的價錢;我們和弱小的一盤散沙的匯文捆綁在一起,我們每一個人也就是一根草繩的價值;我們和強大的匯文捆綁,我們就價值千金,風光無限!

我們要記住:學校強大了,我們才會升值!

我已經快要到退休的年齡了,所以匯文的未來是屬於年輕人的,相信年輕人,會有更精彩的故事,書寫匯文傳奇!

教育教學的故事 篇11

作為國小語文教師,有時候孩子們向我們提出一個難題,而我們一時答不出來,可能會讓我們自己覺得很尷尬,但最讓我們難堪的還是自己內心的虛偽所造成的。

記得一次,我在給我們班上《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這一課的時候,離下課還有兩分鐘時,一位女同學站起來問我:“季老師,你明白怎樣利用大樹的'年輪來辨別南北麼?”我一下子被她的問題給問住了,一時之間陷入於尷尬之中,因為我們這兒根本沒有樹墩,平時我也沒有過多的去關注這類事,但是處於老師的虛榮心,又迫使我小聲對她説:“此刻我很忙,以後再説吧。”這時下課鈴響了,她用一種渴望的眼神看着我,匆匆離開教室。過了幾天,我早就把這件事忘了,但是這位女同學卻沒有忘記,她再一次來到我的面前問起了這個問題,我這時候才焦急地去翻書查找,並告訴她:“觀察一棵樹樁,年輪寬面是南方。”那位女同學吃驚了,睜着大大的,渴求知識的眼神望着我,好象還有一肚子的疑問。我看出了她的心思,就之後説:“因為森林中空地的北部邊緣青草較茂密。樹樁斷面的年輪,一般南面間隔大,北面間隔小。”聽了我的解釋她十分滿意,有一種説不出的成就感。臨走時,她微笑的對我説:“謝謝你,季老師。”

透過這件事,讓我意識到無論是在課堂內外,孩子提出一個讓老師難以回答的問題是再正常但是的事,我們就應持續冷靜,平穩的心態,及時去解決問題,不能遏制孩子。

教育教學的故事 篇12

不再直接給幼兒餵飯

工作的第一天,就遇到一個幼兒因為吃了涼的飯菜而嘔吐。嚇壞的我馬上帶幼兒到洗漱間進行清洗,並告訴了其他的教師,而大家卻覺得這個是很正常的事情,熟視無睹。當時給了我很大的刺激。由於幼兒吃飯比較慢,冬天飯菜沒有吃完就已經冰涼。加之教師不停督促讓幼兒吃乾淨,有的甚至一天吃三頓涼飯。所以我從那時起堅持每個中午晚回家一個小時,對平常吃飯慢的幼兒直接進行餵食。

我以為犧牲了自己的時間去照顧好了孩子,是個優秀的教師應該做的。殊不知,由於我的餵食而剝奪了幼兒自己進食技能的培養。代勞不是幫助幼兒。

我們老師平時在工作的時候,往往是關心幼兒吃飯的多少,快慢、挑食等問題。很少考慮到幼兒進食時的心情,胃口等。這樣一味的以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幼兒,所以才會出現催食、餵食等現象。有時,教師在反覆催食,或着特殊強調照顧時,也會給幼兒小小心靈帶來無形的壓力。進而更加恐懼甚至厭惡吃飯。

對待吃飯慢的,可以先給幼兒少盛,循序漸進。不要刻意的強調或者批評幼兒吃飯慢,少。或者直接代勞,拿過碗勺餵飯。但是我絕不讓幼兒吃涼了的飯菜。飯前食慾的調動,舒適進餐環境的培養,及時的表揚等等方面做足功夫,也會有利於幼兒的進食。看似無所為,其實功效卓著。

孩子是我們的監督者

記得我第一次下幼兒園見習時……

早上,我起了個大早來到幼兒園,跟主班老師打過招呼後,便來到洗手間洗手。這時第一位到園的孩子也來到洗手間洗手,小女孩望着我叫“老師”。“哎”我心裏高興的應着。不一會兒小女孩突然瞪着我説:“鄧老師昨天才説要節約水資源,洗手時不能開那麼大的水,你還開那麼大,哼!”我聽完她的話後又驚又羞地冒一身冷汗。愣了一下後,我連忙整理一下臉部尷尬的表情。蹲下來對孩子説:“不好意思,我昨天沒來聽課,不過謝謝你告訴我,我以後一定注意的。你真聰明,老師説過的話都記着呢!”這時小女孩高興的對我説:“不用謝。”然後蹦蹦跳跳地出去了。真是深受教育啊……在幼兒園裏你的.一行一舉都有這麼多的孩子在監督着,可不容得有一絲的錯誤和馬虎啊!

見習生活中,這些天真無邪的孩子真的讓我學到了很多!

不要剝奪孩子動手的機會

現在的家長都很重視孩子的教育,只可惜太多的家長卻因為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而在有意無意中剝奪了孩子許多成長的機會。比如,生活中一個司空見慣的現象----孩子吃的橘子、雞蛋、蘋果、核桃等等,都是父母事先去了皮的,為的是孩子吃起來容易,更不會遇到什麼危險。可是不知道這些父母有沒有意識到,他們在為孩子提供這些方便的同時,不僅剝奪了孩子親手實踐的機會,而且剝奪了孩子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喜悦,甚至會因此養成孩子害怕挫折、不思進取的不良品性,從而耽誤孩子的一生。

多給孩子講故事

幼兒園的孩子們,大多3-6歲,正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如果能讓孩子多聽故事,多説兒歌,多朗誦散文,將對孩子以後的口語表達、説話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班的孩子年齡不大,但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就是聽故事。

早上,孩子們到園的時間等等不一,為了充分利用這段時間,不讓早到的孩子感到無事可幹。每天早上,我都播放故事磁帶或音樂磁帶。我發現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針對孩子們愛聽故事的特點,我將聽故事這一環節穿插在午飯、睡覺前後和放學前,個多月下來,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孩子們在午飯期間邊聽故事,邊做飯前的準備工作,一舉多得。

孩子們從聽的故事中學到了不少的生活常規,自覺性提高了。

孩子們敢大膽舉手講話,並且口語表達能力大幅度提高。

講故事有諸如以上的好處和功效。我們當老師的又何樂而不為呢?

教育教學的故事 篇13

我是一名數學老師,經常向有教學經驗的老師請教,通過聽課、學科聊天等多渠道向他人學習,試着將其他老師一些教育舉措運用到我教的班級。尊重每個學生,培養學生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自我意識。但是當我積極投入到工作中的時候,我發現教育學生並沒有我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我們班有個男生,長的也非常的可愛。他活潑,聰明,但是他紀律很差,上課坐的不端正,喜歡和周圍的小朋友交頭接耳,還不時的插嘴,講話,大笑,歎氣,總之你很難想象這麼可愛的男孩自控能力會這麼差。有一次,我上數學課的時候,他總是在重複我説過的話,我很耐心的對他説學生上課要專心聽講,不能隨便講話,兩遍過後他還是不聽,而且在下面紀律越來越差,我生氣了,讓他站了起來,但是他站不直,還不時的轉來轉去,影響其他小朋友上課。我心裏想:這樣不行,我的數學課還得繼續上啊。所以我就讓他站到門口去。我以為這樣就沒事了,就繼續上課。可沒上了幾分鐘,我發現全班學生都在偷偷的笑,眼睛也沒有看着老師,而是朝向了那個男孩子。我很驚訝,往那裏望了一眼,我竟然發現他很開心的在那裏轉圈,跳舞。“天哪, 二年級的學生怎麼會這樣的啊,膽子怎麼會這麼大的啊,罰站了居然還敢跳舞。”記得我小的時候,只要是被老師點名批評了,我都要哭的不敢來上學了。這件事過後,我越來越覺得事情要馬上想辦法解決。以前,我每次找他談話都是教育他,批評他,告訴他做錯了哪些。這次我改變方法了,我不以老師的身份與他交談,不再一味的批評他,而是以他朋友的身份與他談心。我對他説我想與你做朋友,我們之間可以談談心,什麼都可以説的,你願意嗎?他張大了眼睛望着我,對我點了點頭,説了一句:好。然後我就耐心的問他:為什麼你上課要講話呢?他低着頭不語。我又問:那你知道上課是不能隨便插嘴的.嗎?他回答了:知道。我剛想再説些什麼的時候,他對我説:老師,我下次一定不再講話了。我對他笑了。現在,他真的改了,上課坐的端正,思想力也集中了,紀律也進步了許多。雖然還時不時的插插嘴,但只要我稍稍看他幾眼,他馬上就會坐的端端正正的聽我講課。 二年級的學生需要的不是老師的不斷批評,而是更多的關愛與耐心。教育不能沒有情感,沒有愛就如同池塘沒有水。沒有水就沒有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為一名教師,愛心最重要。教師在不經意的日常生活中流露出對學生的情感,學生感受到的就是一種巨大的愛。誰愛孩子,孩子就會愛他,只有用愛才能教育孩子。老師要善於接近孩子,體貼和關心學生,和他們進行親密的思想交流,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對他的親近和愛。有人説過這樣的一句話:“老師不經意的一句話,可能會創造一個奇蹟;老師不經意的一個眼神,也許會扼殺一個人才。”老師習以為常的行為,對學生終身的發展也許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做一名老師應該經常回顧自己以往的教育歷程,反思一下:我造就了多少個遺憾,刺傷了多少顆童心,遺忘了多少個不該遺忘的角落!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他會學會了自信。每個孩子都是一本書,是一朵需要耐心澆灌的花,是一支需要點燃的火把。他們的心理脆弱,情緒易波動,充滿愛的關懷,會改變一個學生的行為。反之,哪怕是一次不當的批評,也可能嚴重挫傷孩子的自尊。

我們做老師應該努力欣賞着他們水晶般的心靈;更要保護着他們玻璃一樣易碎的自尊。在與孩子一次次磨合的過程中,我慢慢學着寬容,學着理解。學生對我們教師的要求並不高,只要我們真心一點,平等一點,賞識一點,他們就會心滿意足,“言聽計從”。在以後的日子裏我會努力地蹲下身子與學生對話,也努力着去用自身的行動,去影響他們。

教育教學的故事 篇14

陶行知説:“你的皮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老師習以為常的行為,對學生終身的發展也許會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下面就講兩個我教學中的小故事。

教學《冰花》一課時,我讓學生觀察文中的插圖,並提問:玻璃上的冰花像什麼?同學都説像小草,像白雲,像樹葉。一個平時不愛回答問題的學生站起來怯怯地説:“像棉花糖。”許多同學哈哈大笑。我既沒有生氣也沒有笑,而是繼續問他:“你為什麼認為冰花像棉花糖呢?”這位同學回答道:“冰花是白色的,棉花糖也是白色的;冰花看起來軟綿綿的,棉花糖也是軟綿綿的。”我聽完之後問學生:“大家覺得像嗎?”大家都説像,我帶頭讓大家為他鼓掌。這時我看到,這個平時不愛回答問題的孩子,眼睛裏寫滿了喜悦,臉上也增添了幾分自信。如果在這個時候,老師只是簡單地呵斥其他同學,沒有讓其他同學對這個孩子的回答“心服口服”的話,也許在同學們的笑聲中,他會更加的不積極回答問題,更加的不自信。

曾教過一個叫琪琪的小女孩,學習興趣不高,注意力不集中,在家吃飯還經常要媽媽喂。我看在眼裏,急在心上。一次上課,她讀的句子很優美,我趕緊順勢表揚:“你讀得真棒!聽你的`朗讀真是一種享受!”並獎給她三朵小紅花。這時,孩子的臉上喜形於色,想歡呼雀躍又忍住了沒有出聲,像只快樂的小鳥飛回了自己的座位上。此後,我發現琪琪在課堂上眼睛有神了,坐姿端正了,書寫也工整了。她媽媽也説孩子懂事了,獨立能力強了。看到琪琪一天天的進步,我的心裏感到無比的欣慰。不是嗎?教師的鼓勵不經意間就被學生無限地放大。

教師適時的語言“保護”,及時恰當的鼓勵不但能彰顯教育的非凡魅力,還極有可能會發揮神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