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教育

《新教育》讀後感4篇

欄目: 教育 / 發佈於: / 人氣:7.43K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新教育》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新教育》讀後感4篇

《新教育》讀後感1

曾經讀過戴晨志先生寫的《新愛的教育》,文章描述了倪美英老師教學二十餘年來的教學經驗。酸甜苦辣情形的點點滴滴透過戴晨志先生的妙筆生花,寫成一篇篇精采感人的故事。

在我們的教學生活中,最令我們頭痛的就是遇到一些頑劣和不守秩序的學生。為了讓這些學生能得到健康的成長,我們絞盡腦汁、甚至心力交瘁。有時候,會被這些學生的行為氣得快要發瘋或惱羞成怒,對違規的學生給予實時的斥責或懲罰。甚至有時候,我們會因受到多次的挫折而逐漸放棄這些頑劣的學生。

這樣的教學經歷與倪美英老師的教育故事非常接近。文中分成五大主題加以介紹:

(一)用愛,點燃孩子心中的燈。

(二)打他,罵他,不如先了解他

(三)愛的温馨,是用腦也用心

(四)用今天,點亮孩子的明天

(五)讓管教在創意裏輕鬆化

這五大主題所陳述的故事中,每個故事充滿着倪美英老師對學生愛的教育。除倪老師對每位個案教導給予我們不少啟示外,在每一個故事之後,戴晨志老師以他專業的知識,為故事提供許多學理和啟示。

看了這本書,有了最大的感想就是:一個做老師的,或許不是教什麼,講什麼,説什麼,學生就會牢記在心裏。相反的,如果老師在學生們最需要時,為學生們做點小小的事情,感動了學生們的心,相信了學生們的心,我想學生們會用最大的愛,來回饋老師。我覺得這本書真的很貼切的寫出什麼是愛的教育。

在此,摘錄了書上的一些啟示與大家一起分享:

教育是點一盞燈,不是補一個洞。

愛的教育,源自健康的師生對話。教師的愛,就是好好地給予和對待。

愛的教育,並不要求對方立即改變,愛是需要投資的,我們需要投資關心、耐心和信心,讓學生看到自己的亮和能。

最後,也把這本書推薦給大家感動人心的《新愛的教育》。

《新教育》讀後感2

《新愛的教育》一書系作者戴晨志先生引述倪美英老師的教學心得,闡述快樂教學的理念,對個人在教育子女和從事教學時有許多啟示。

“快樂教學”一直是個人嚮往的教學情境。孩子在快樂的時候,他學任何東西都比較容易;但在情緒低落、精神緊張狀態下,他的信心會減弱,所以唯一的方法是,先把他們的情緒調到快樂、自信、專注,然後再開始學習。所以教育的目的,應該是讓孩子成為一個快樂的人。

如果,一個孩子面對的是一位嚴厲的、總是斥責他的老師,即使你真的很關心他,他對你所説的要求的也會厭倦,我們常聽到一些抱怨:我愛他,但我又恨他不成器”;我真的受不了,他學什麼都這麼慢,又不專心”,可能我們花了很多心血在他們身上,但孩子仍然沒有改變,為什麼呢?

我認為,孩子若在友好、親暱和鼓勵的氣氛中學習,不但可以增加孩子對父母、老師的信任感,而且學習效果會更好。相信大多數人都會有這種經驗,在一個班級裏,成績好的同學總會受到老師的寵愛,而這種寵愛又促使他們成績更好。究竟是成績好而受到寵愛,還是因為受到寵愛而成績好?

愛,我們人人都有,但愛和有目的的教育,則需要一些耐心、技巧。做為一個快樂的教育者,我覺得應時時提醒自己不要在自己情緒很糟時教育孩子,這時,很容易把情緒發泄到孩子身上。而當孩子在情緒低落時,開始或強迫他學習。也常會因根據不好的教育效果,而誤認孩子的天賦太差。

在教育過程中,應該努力去營造快樂、鼓勵的氣氛,讓孩子有實現感和成就感。而且努力做一個樂觀、快樂的人。一個快樂的人,多半看到的是孩子的優點;而一個不快樂的人,多半看到的是孩子的缺點。

聖經上説:“只要你相信,你所信的一切,對你來説,就是可能的,只要有芥籽那樣大的信心,也可以移動一座山”,所以,培養和教育的信念就是:讓孩子的潛能得以開發,讓他成為一個對別人有益,而自己也快樂富足的人。

《新教育》讀後感3

參與教學工作已經奔向第三個春秋了,可是在教學路上的困惑與迷茫也時長圍繞在我的周圍,我常常一路走一路思考,也時常向周圍的前輩請教,在書中尋找指南針。讀完朱永新教授的'締造完美教室,讓我意識到培養孩子們的德、美、勞,對於孩子們的智力同等重要而且要刻不容緩地去實踐。

剛剛從教的第一年,我時常只能關注到自身與學生本身,很少注意到環境的影響,即使在我已經學過的這些理論知識的同時,我也很難將這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可是,總是要多瞭解,有一些真實的例子可尋,這樣才讓實踐變得簡單一些。新的一學年對於我所帶的班級也有了自己的想法與實踐。有一些事情總要先做起來,才能在不斷的試錯中有所進步。

今年我沒有像以往一樣自己給我的班級定一個班名,而是發揮孩子們的主動性,讓他們自己給自己一個滿意的名字,大家參與的也是特別積極,我們通過班級投票的方式最終選擇了“飛鷹班”作為我們班的班名,一開始孩子們覺得鷹襲長空的風景很美,可是後來我給孩子們講了一些關於小鷹學飛翔的經歷,他們也發現任何一件看起來理所當然的事情都有着超乎別人難以想象的努力,他們好像更加喜歡自己班的這個名字了。

我在班級的牆面上也給孩子們貼上了可愛的標語,希望他們能腳踏實地的一點點的努力,同時希望他們學會面對生活中,學習中的一些“攔路虎”的時候也能夠不斷的堅持,説不定堅持的努力過後,會是一個意想不到的驚喜。

這一學期,我還加入了每週一首歌的學習,雖然我的五音不全,幸好有新媒體的幫助,我將教室後面的黑板開闢出了一塊每週一歌的地盤,讓學生們在一週的學習中也能去學一學在課本知識之外的東西,每次上課當大家注意不集中的時候,當學生們累的時候都能夠轉化一下孩子們的心情,重新集中注意力,同時也能活躍課堂的氛圍。

除此之外,我還在一週培養孩子們的一個小習慣,希望他們慢慢的去學會打掃衞生,養成整理書桌的好習慣,同時我也希望自己能夠再多想一些辦法,去更好的建設我自己的班集體。

《新教育》讀後感4

這個星期五的晚上,媽媽向我推薦一本好書,叫做《新愛的教育》,一聽書名,我便有些奇怪,我以前讀過《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寫的一個國小生恩利科的成長經歷,感動了千百萬的讀者。那這本《新愛的教育》又寫的是什麼呢?我將信將疑的打開書,一會兒就被書中的內容吸引住了,即是因為書中幽默風趣的語言,也是因為他曲折感人的故事,還是因為作者郭景瑞老師那全新的視角,一個老師的視角。寫的是他這個快退休的老教師和七年級六班學生相處一年的故事,因為我現在也是七年級的學生,所以看到這些故事感到格外親切。

在讀書的過程中,我把自己當成了郭老師,一會為劉金龍上課不聽講而歎息,一會為韓偉萍即將輟學而惋惜,又為她得到了國家的扶貧政策高興。但最讓我感動的就是過老師暑假去家訪。可能因為當時電話也不普及,郭老師有很負責任,他為了和家長溝通,在暑假裏騎着他那又破又舊的自行車跑遍了整個小城。為每個同學都細心的講題,關心每個同學的生活,這樣的老師真好。很希望叫我的老師也能到我家來家訪。也只有有愛心的教師才能教出有愛心的學生。他的學生原來抗拒他,後來擁護他,學習也很努力。

郭景瑞老師管理班級也很有一套,他帶學生星期天去爬山,還在山上指導學生現場寫作文,讓我感到很新穎,也很羨慕。我想:如果我們班也能這樣就好了,同學們一定會很有幹勁的。書中我感覺郭老師的心態非常好,全家只有五分地,除去三間小平房,只有三分菜園,物質條件並不好,但他總是樂呵呵的。這讓我想起了退休的姥爺,它也是一個國中語文老師,郭老師和姥爺一樣,是那樣有愛心,有耐心。我喜歡姥爺,也喜歡郭老師。

郭老師的語言也很生動,用了許多的歇後語,像過河捋鬚子別牽須(謙虛)了,小米乾飯常事,讓我知道有時候用歇後語也能讓文章增色不少。最近我和媽媽也在背歇後語,讓我的文章更加生動,這也是媽媽向我推薦這本書的原因之一。

最後,我終於理解了這本書為什麼叫《新愛的教育》了:最平凡的其實最感人,最容易被我們忽略的,往往最撼人心魄。

Tags:讀後感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