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教育

教育隨筆幼兒習慣培養15篇

欄目: 教育 / 發佈於: / 人氣:2.99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沒少接觸或者看到經典的隨筆吧?隨筆通常作者通過修辭手法曲折傳達自己的見解和情感的一種文體。常見的隨筆有哪些形式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育隨筆幼兒習慣培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育隨筆幼兒習慣培養15篇

教育隨筆幼兒習慣培養1

“人的行為總是一再的重複,卓越不是單一的舉動,而是習慣。”人的品德基本上是由習慣組成的,而習慣體現在細節之中,細節決定成敗。

最近,覺得班級裏孩子特別容易興奮,生活習慣也存在不穩定的狀況:放學時,孩子們急着排隊,椅子歪歪扭扭地靠在牆邊;洗手時,手都沒有甩幹,卻跑出去擦毛巾,弄得地上都是水;喝水時,你爭我搶吵鬧聲一片,有的'孩子則倒滿整整一杯水,弄得“水花四處飛濺”;排隊時,吵吵鬧鬧的好一陣子停不下來……

這些現象的出現,一方面可能與孩子臨近畢業情緒變化多有關,而更多的是良好習慣的培養,因為幼兒的習慣容易出現反覆、拖拉、敷衍、放任等現象,因此好習慣的培養要常抓不懈。西方著名教授曼恩對習慣的培養作過這樣的比喻“習慣彷彿是一根纜繩,只要我們每天給它纏上新的一股,要不了多久,它就會變得牢不可破。”

面對孩子的這些狀況,我與搭班曹老師商量:雖然孩子即將畢業,但是習慣還是要繼續培養,於是我們就採取了一個措施:一週一個好習慣,針對某一方面習慣不好,進行專項訓練,反覆強化。

於是,這一週的“喝水洗手”習慣培養就開始了:在進行談話教育、教師進行檢查、隊長職責落實、及時進行表揚和批評等一系列舉措後,每天教師就圍繞這兩項進行專門的教育和培養,每個環節兩個教師密切落實。短短的一週後,效果馬上就顯現了,孩子們喝水洗手的習慣就好轉了,而我們下一步的生活習慣也將進行落實,但是這些習慣的養成也決不是一週的事情,必須日積月累地練,練到非常熟,再也丟不了,也便成了習慣。

有人説,兒童的心田是一塊神奇的土地。播種了一種思想,便會有行為的收穫;播種了行為,便會有習慣的收穫;播種了習慣便會有品德的收穫;播種了品德,便會有命運的收穫。從細微之處入手,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可謂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教育隨筆幼兒習慣培養2

培養幼兒良好的飲水習慣是我園《幼兒生活禮儀的培養與研究》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我們將其定位於培養幼兒園集體喝水時的基本禮儀,養成幼兒主動喝水的習慣及節約水的意識。

一、培養幼兒喝水的基本禮儀。

在初期的調查研究中,我們發現幼兒在喝水過程中主要存在四方面的問題:

其一、有的幼兒接了水以後,站在原地,急不可待地喝了起來,妨礙了排在後面的幼兒喝水。

其二、有的幼兒邊走邊喝水,不小心將水灑在地上,既浪費了水,又造成地面髒滑和安全隱患。

其三、有的幼兒不注意節約水。接水後,開水桶的水龍頭沒關好,杯子已離開,水白白流掉不少。或是接的水太多喝不完,或是看到其他小朋友開始了下一個環節的活動,將杯中剩餘的水倒掉。

其四、個別幼兒常常不排隊引起幼兒爭吵、告狀。户外活動後,這種情況尤為明顯。

針對上述情況,我們通過故事辨析、情境表演、兒歌誦讀、隨機教育等方式,教幼兒辨事明理,學習喝水的基本禮儀。

教師為幼兒講述了自編小故事《哪個寶寶好》引導幼兒判斷每個寶寶的對錯,接着又教給幼兒一首禮儀兒歌:“小水杯,雙手拿,接好水,慢慢回,喝水時,歸原位,小心喝,不浪費。”同時,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小水杯為什麼要雙手拿呢?接好水以後,為什麼要慢慢回呢?喝水時,為什麼要回原來坐的位置呢?為什麼要小心喝,不浪費水呢?”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回答問題後,教師再補充小結。為了進一步鞏固幼兒知識經驗,老師請幾名幼兒進行表演,並對做得好的幼兒進行表揚。

為了使幼兒意識到節約水的重要性,教師通過VCD、圖片,讓幼兒認識到地球上的水資源很少,許多地方缺水很嚴重。告訴幼兒不要小看一滴水,如果每人每天節約一滴水,全中國可節約126噸水,相當於4600多桶純淨。我們全班小朋友一天喝一桶可以喝10年。

教師引導幼兒開展“我謙讓、我等待”的比賽活動,看一看,比一比,誰是最禮讓的寶寶等等。在平時喝水的環節中,教師注意觀察幼兒進行隨機教育,及時表揚行為好的幼兒,促進幼兒喝水的'基本禮儀的養成。

二、養成幼兒主動喝水的習慣

在初期的調查中,我們發現一部分幼兒很少主動喝水,還有一部分幼兒習慣用飲料代替白開水等等。根據有關資料顯示,幼兒體中的水份約佔身體80%,如果失去20%的水份,就會危及生命。因此培養幼兒主動喝水的習慣十分重要。

(一)通過多種途徑讓孩子認識到水對生命的重要性。

教師帶領幼兒在種植區種上兩盆黃豆,一盆不澆水,一盆每天澆水,幾天以後,天天澆水的黃豆發芽了。引導幼兒認識,黃豆有了水的滋潤才會生長,其他植物也是有了水才會生長。同樣,人也需要水的滋潤,小朋友只有每天喝到足夠的水,才會健康成長。

播放相關碟片,讓幼兒對比大沙漠和森林有什麼不同?引導幼兒認識到大沙漠中因為缺少水,幾乎沒有植物生長、動物也少得可憐,大森林中因為有足夠水,所以有各種各樣的植物,動物的種類也很多,進一步感知水對生命的重要性。萌發幼兒主動喝水的意識。

此外,教師通過音樂活動《嫩芽長出來了》、美術活動《芽苞苞》、故事《不愛喝水的明明》、健康活動《劇烈運動之後》等等,進一步強化幼兒的認識,促使幼兒主動喝水。

(二)養成幼兒定時喝水和隨渴隨喝的習慣。

根據幼兒生理特點,幼兒每天應該飲用800-1000毫升的水,但是大多數幼兒達不到這個量,他們往往要等到口渴了才去飲水,此時,幼兒實際上已經輕微脱水了。為了幼兒的身心健康,我們必須養成幼兒定時喝水和隨渴隨喝的習慣。

為了方便孩子主動喝水,我們首先要佈置一個利於孩子自己喝水的温馨環境,杯子的放置要利於孩子取放,開水桶的高度要適宜,開水桶的龍頭要方便孩子開關。還可以佈置一些鼓勵孩子喝水的卡通圖案。

為了讓孩子養成定時喝水的習慣,從小班開始,教師每天上午和下午定時組織幼兒各喝兩次水。小班幼兒年齡小,習慣尚未養成,由保育老師在固定時間將足夠的水倒入口杯中,分發給幼兒,保證每個幼兒喝到足夠的水。到了中班,教師組織幼兒排隊自己接水喝,至到幼兒定時喝水習慣養成,幼兒到了喝水時間自己主動喝水。

由於氣温不同,每天運動量的不同,定時喝水未必能滿足所有幼兒的需求,我們還必須提醒幼兒隨渴隨喝。尤其在户外活動後,我們必須提醒幼兒科學、正確的飲水。如果是大量流汗後,一定要補充足夠的水,但是劇烈運動後,不能立即飲水等等。

(三)為了保證幼兒每天喝到足夠的水,我們必須加強家園配合,讓家長認識到喝水的重要性。

讓家長走出飲水的誤區,認識到各種飲料不能代替水。這是因為各種飲料中含有對身體發育不利的色素、香精、防腐劑,孩子喝了飲料更不想喝水。蔬菜、水果雖然含有豐富的營養,但是不能代替水,這是因為水是新陳代謝的不可缺少的替代物,部分代泄物只有溶解於水中才能排出體外。

休息日,家長在相應的時間提醒幼兒飲水。平時,每天早上幼兒起牀後家長提醒幼兒喝一次水。晚餐一小時後,家長提醒幼兒再喝一次水。

為了鞏固幼兒主動喝水的行為,教師和家長共同製作一個表格,幼兒每喝一杯水,教師為幼兒畫上一個小五角星。當天的表格填滿,就可以得一個笑臉娃娃等等。

教育隨筆幼兒習慣培養3

户外活動、做操、遊戲時,,浩浩總是不認真排隊,今天小朋友們排隊喝水時,小朋友喊着:“要排隊!要排隊!”我連忙趕過去,浩浩大聲哭喊起來:“媽媽,媽媽!”我耐着性子對她説:“老師不批評你,只是想知道到底怎麼了。”這時其他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説:“浩浩不排隊!還插隊。”“他還推我!”聽到孩子們紛紛告狀,浩浩繼續大聲的哭喊。“真是這樣嗎?我相信浩浩不排隊是有原因的,你把你的理由説給大家聽聽吧!”聽了我的.話,擦了擦眼淚,慢慢停止了哭喊,還略微帶點哭腔地説:“我口渴,我不要排隊,他們太慢了。”“小朋友你們渴了嗎?”“我們也很渴。”“小朋友們都很渴,這該怎麼辦呢?誰願意讓浩浩排前面”。這時有一個小朋友願意讓浩浩排前面,我表揚了這位小朋友。其他小朋友也跟着説願意。“,浩浩小朋友們對你真好!”浩浩有點不好意思地説:“我下次也讓小朋友排我前面。”這件事後,我引導孩子們討論我們的隊為什麼總排不好,他們很快的找到了有人插隊的原因,我們又討論怎麼才能把隊排好。

通過這些活動我深切的感到:幼兒的常規習慣養成非一朝一夕,需要有重點的關注、教育,並採取多種方式去進行培養。另外,常規教育也要因時而異、因人而異、因事而異。

教育隨筆幼兒習慣培養4

一、多和幼兒交談

幼兒的思維具有直觀性,最喜歡鸚鵡學舌。我有意識培養幼兒傾聽別人説話的習慣於。為吸引幼兒安靜地傾聽,在與幼兒交談時,儘可能做到語言生動,表情豐富。

説話時放慢速度,使他們聽清每個字的正確發音,特別是針對幼兒難以發出的音或發不準確的音,在説話時口型稍微誇張些,這樣不僅使幼兒能聽清準確的發音同學能看清發音的口型,便於幼兒模仿。

二、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

幼兒都喜歡聽故事,讓幼兒多看一些色彩鮮豔、圖文並茂的圖畫故事。並一頁地講,讓幼兒邊看邊聽。

還可讓幼兒聽一些喜聞樂見的童話故事、兒歌磁帶等,當有聲有色的話語,伴隨着美妙動聽的音樂,將幼兒帶到幻想中的動物世界、古老宮殿時,他們會完全忘卻自己,一遍一遍地去聆聽。

現在的幼兒看得多,也最喜歡看的是電視卡通片故事。可抓住時機與幼兒交流:“你聽到了什麼?”

有的`幼兒漏看了一集或一部分,就可及時向幼兒轉述,這樣不但可以培養幼兒傾聽能力,而且還能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

三、多表揚鼓勵

幼兒對鼓勵很敏感。家長老師的稱讚和表揚對幼兒來説,是良好品行的自我肯定的動力,是對自己才智充滿自信心的動力,適時、巧妙地説出稱讚的話,是對良好傾聽習慣的幼兒的肯定,並使其堅持不懈。

只要幼兒能認真聽對方講話,理解了別人講話的內容,不打斷別的談話,不急於表達自己的想法,耐心地聽完,聽懂對方的話,就可給予表揚鼓勵,讓他們在教師的鼓勵中養成傾聽的好習慣。

從小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對幼兒以後學習、生活將會有很大的幫助能受益終身。

教育隨筆幼兒習慣培養5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維持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質。因此培養幼兒良好的喝水習慣,需要老師和家長共同重視,共同配合。由於氣候不同,幼兒的活動量大小不一樣,飲食結構、身體狀況不一樣,雖然平時,在規定的時間讓孩子喝水,但也未必能滿足所有幼兒對水的需求,他們隨時有渴的需求。幼兒天性又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一玩起來什麼都會忘了,所以在幼兒活動中、遊戲中要提醒幼兒隨渴隨喝在幼兒園裏,讓幼兒多喝水、喝好水隨渴隨喝的同時,必須教育幼兒在喝水的.時候不能玩水,以免灑了在地板上,要一口口地喝,不能急,不能説笑,避免嗆着,,如果人多的時候,要求幼兒排好隊,不能推讓,學會互相謙讓。

要讓幼兒養成良好的喝水習慣,形成合理的生活制度,只靠幼兒園是不夠的,所以還得爭取家長的配合,共同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兒的常規習慣養成並非一朝一夕,需要有重點的關注、教育,並採取多種方式去進行培養。另外,常規教育也要因時而異、因人而異、因事而異。

教育隨筆幼兒習慣培養6

在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在午餐的時候,有的孩子的餐桌上乾乾淨淨的,而有的孩子餐桌上卻是一片狼藉,滿身撒的都是米和菜,不論老師怎樣的提醒、督促、説教都無濟於事。這些孩子總需要老師來特殊的照顧,如果沒有老師的幫助,他們就會到處搞的很髒。但是經過組織孩子互相的學習,和家長的`交流溝通,請家長的支持配合,現在的孩子們大大的進步了很多。不需要老師的提醒,都能保持的很乾淨。

幼兒良好的飲食衞生習慣是從小培養的,合理的飲食結構和良好的飲食衞生習慣是幼兒身體健康成長的保證。每次進餐我們應該為幼兒提供一個清潔整齊、安靜舒適的進餐環境。進餐的環境要安靜、衞生、秩序良好,使幼兒心情愉快,讓幼兒從小養成專心進餐的習慣,切忌邊吃邊玩,不要在進餐時訓斥幼兒,應把問題放在其它時間處理。例如,有的孩子在用餐的時候,會偶爾的把勺子放一邊,用手去捏碗裏飯,這時,我會用擬人的口吻説:小勺子要生氣啦!你不理它,趕快拿起來,用它來吃飯,它就不生氣了。這時,孩子就會趕緊的把勺子拿起,很樂意的就會把飯吃完。

避免幼兒挑食、偏食、不喜歡吃的食物,在一日活動中,我們採取講故事或歌謠形式教育幼兒,説明食物營養的重要性,對長身體有好處,並積極誘導幼兒喜歡吃各種食物,保證幼兒獲得全面的營養。

我們在生活中還教育幼兒,飯前洗手時用流動水,打上肥皂,邊洗邊搓,邊洗邊衝的正確方法。習慣的培養是在不斷重複的日常生活中逐漸養成,要始終如一,持之以恆,同時,家園配合,要求一致,就能取得好的效果。

教育隨筆幼兒習慣培養7

幼兒園老師教育教學隨筆 《良好衞生習慣的培養》

幼兒期是養成良好衞生習慣的關鍵時期,我認為,良好衞生習慣的培養最重要是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進餐習慣。作為小班教師,首先就要學會善於觀察每個孩子的不同,採取有趣的不同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教育,做到因人而異,從而來糾正幼兒的偏食、挑食及不良的進餐習慣,從小養成自覺良好的進餐習慣。

一、與家長溝通,培養幼兒良好的衞生習慣。

我班幼兒獨立性較差,依賴性強,多數幼兒在家是成人餵食的,更由甚者是追着喂,哄着吃。當孩子進入幼兒園後,由於生活衞生習慣的變化,口味的變化,環境的變化,由在家的幾個大人圍着轉到幼兒園的集體生活,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進餐問題。開學後,我們發現幼兒偏食、挑食的現象較嚴重。但幼兒飲食習慣的可塑性較強,就有意識地進行了良好進餐習慣的培養,及時地糾正他們的不良飲食習慣,使孩子從小就養成自覺、良好的進餐習慣。

不少家長在對子女的教育中存在着重智力開發、吃得“好”,卻輕行為習慣培養的現象,許多幼 兒形成吃飯挑剔、挑食、偏食、邊吃邊玩等不良飲食習慣,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孩子身體營養比例失調,引起各種營養不良症狀,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利用家長會和家長開放日、平時的家園通訊欄和網上的宣傳,鼓勵家長配合幼兒園平衡膳食,向家長做好宣傳教育,只有合理的營養才能確保幼兒的健康成長。

二、通過遊戲兒歌等的方法培養幼兒良好的洗手習慣。

我們通過兒歌如“小手真有用”、“小手洗一洗”讓幼兒瞭解小手的作用,學會洗手的方法。手接觸外界物體最多,最容易受到污染。特別是孩子,由於好動更易將不潔東西上的病毒、病菌附在手上,如果飯前不洗手,就會將手上的細菌吃進體內而生病。因此,洗手對保持皮膚清潔,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十分重要。通過小競賽,讓幼兒掌握洗手的順序(挽袖、打濕、打肥皂、手心、手背、手腕,用清水洗淨,甩手上的水),剛開始學時,一不注意,孩子們的袖子就弄濕了,藉此機會,我就給孩子們做示範——挽袖,並一邊洗手一邊教幼兒説:“搓搓手心一二三,搓搓手背三二一,手指頭洗仔細,小手腕別忘記。”這樣,孩子們把洗手當作遊戲,使幼兒養成食前洗手的好習慣。

三、在日常生活中糾正幼兒的'偏食、剩飯情況。

1、及時調查、瞭解幼兒的偏食情況。

在瞭解中,我發現幼兒的偏食習慣形成原因有以下幾種:家長從未提供或很少提供某種食物;身體因素,如脾胃不合等;生活習慣;情緒不穩定等。

2、因人而異,實施不同的教育方法。

(1)榜樣示範法。根據小班幼兒“喜模仿”“愛表揚”的特點,我就利用集體氛圍的渲染,用情緒感染他們,為他們樹立榜樣。告訴他們老師最愛吃了,不知道哪些小朋友跟老師一樣愛吃,並及時表楊,為他們樹立榜樣,幼兒的情緒一下子高漲起來,爭先恐後地大口大口吃起來。

(2)“打預防針”的方法。 我班有些幼兒對某種食物高興時能吃一些,不高興就少吃和一口不吃。對待這類幼兒,我採用“打預防針”的方法。在飯前,先做一些愉快安靜的遊戲,然後讓孩子猜猜今天吃什麼菜,孩子你一言,我一語説了許多,最後我告訴他們今天吃的是一種營養特別豐富的菜,多吃它會長高,長聰明,看誰吃得又多又香。這樣,孩子們的情緒被調動,相互比着吃,往往會吃得很香。

(3)逐漸加量的方法。有些幼兒從小就不吃某種食物,因此要他一下子改過來是不太可能的,也是不太現實的。對這類幼兒我採用“逐漸加量”的方法。如我班有些小朋友不吃綠色蔬菜,開始她一看到綠色的蔬菜就搖頭,現在能稍微吃點了。

(4)物質鼓勵法。對偏食、剩飯的幼兒我那怕是一點點進步,我都給予鼓勵,發給孩子一朵小紅花,小貼畫、小卡片等,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促使幼兒改正偏食和剩飯的不良習慣。

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我班偏食和剩飯的不良習慣得到了有效改善。

教育隨筆幼兒習慣培養8

英國有句諺語:行動養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深刻地揭示了良好行為習慣對於人一生具有重大的影響。養成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獨立於社會的基礎,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並進而影響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

幼兒期是培養良好習慣的重要時期,注重這一時期各種習慣的培養,是為他將來成功的走向社會的第一塊堅實的基石。習慣是一個人在長期的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時不易改變的行為和傾向。習慣一旦形成,就會在一定的情景下自然而然的“自動化”地表現出來。

根據有關調查説明,幼兒良好習慣的形成有一定的規律:一是趨早性。即人的良好習慣萌發於幼兒期,宜從小培養。二是漸進性。幼兒習慣的形成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內容由少到多,要求由低到高,逐步積累逐漸定型。三是反覆性。幼兒在習慣形成過程中會出現反覆,他們的行為起伏變化,表現不穩定。而且,幼兒期善於模仿,容易接受外界影響和成人教導,他們正處於從不知到知,從不會到會的關鍵期。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一書中告誡家長説:“自出生到七歲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時期,什麼習慣,言語,技能,思想,態度,情緒都要在此時期打下基礎,若基礎打得不穩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了”。正確合理的起始教育,要比在教育的矯正工作容易得多。

幼兒期應該形成的`良好習慣,主要包括生活衞生、道德品質和認知學習三方面的穩固的、自動化了的行為。這時形成的行為習慣不論是好是壞,都有很大的慣性力量,會在頭腦中留下深刻的痕跡,會自覺的表現出來,是一種動力定型。

1、良好的生活衞生習慣,如作息定時、獨立進餐、安靜就寢,早晚刷牙、飯前便後洗手、講衞生、愛整潔等,可以保護幼兒嬌嫩的器官,保障幼兒的健康成長。

2、良好的品德習慣,如文明禮貌、友愛同伴、誠實勇敢、愛集體、守紀律等,可以發展幼兒活潑的性格,適應集體生活,有利於親社會行為和良好人際關係的培養。

3、良好的認知學習習慣,如觀察敏鋭、注意集中、勤思考、愛提問、坐姿和寫姿正確,愛護玩具和圖書等,可以發展幼兒的好奇心、求知慾、啟迪思維與想象,提高學習效率。

一對雙胞胎男孩,15歲時雙雙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當人們紛紛向其母親請教育兒祕訣時,該母親説:“良好習慣的養成,必須從小就抓,這就是我的祕訣”。

國內外許多教育家都十分強調習慣培養的重要性,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就曾説過:“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確實,禮貌習慣好,思想品德就優良;學習習慣好,就能取得優秀的學業成績。英國的洛克更是認為:“一切教育都歸結為兒童的好習慣,往往自己的幸福都歸於自己的習慣”。因此良好習慣的養成對於一個人的一生都有很重要的意義。文章

教育隨筆幼兒習慣培養9

在我們的周圍有人如廁,搶佔廁位,不能做到依次排隊等候;有人隨地吐痰,不講衞生等等。這些不良的行為表現出一個人的素養差。要想提高全民素質,就要從幼兒時期抓起,注重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

幼兒養成教育對幼兒教育非常有必要性和長遠性。在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學會使用合理指令,限制幼兒某種行為。例如:明確給出幼兒要求:“用紙巾擦,別用袖子。”讓幼兒明確知道什麼是對的行為什麼是錯的行為。教師定出標準,給出方法讓幼兒去做,讓幼兒懂得和養成一些良好的習慣。但是,老師同樣必須要樹立良好的榜樣。例如:老師提出要求“小朋友們飯前便後要洗手”。老師要先教會幼兒正確洗手的方法,在幼兒洗手時,老師可以在一旁觀察,誰洗的正確,誰洗的不正確。同樣老師也應該做出榜樣,飯前便後必須按要求洗手,從而達到教育的一致性。讓幼兒感知到這是每個人都必須做到的事情。

其次,教師也要善於發現孩子們的閃光點,以幼兒中的榜樣作用激勵所有的孩子。如:“某某小朋友洗的.真乾淨啊!老師可喜歡你這雙乾淨的小手啦。”這樣,其他小朋友為了讓老師同樣喜歡,也會將自己的小手洗得乾乾淨淨。通過這樣的方法,會使幼兒逐漸養成良好的習慣,達到習慣養成的目的。

教育隨筆幼兒習慣培養10

兒歌的篇幅短小、童趣盎然,富有韻律感,兒歌的內容貼近幼兒的現實生活,語言簡潔、朗朗上口,便於幼兒吟誦與理解,深受幼兒的喜愛。使幼兒在學習兒歌額過程中,逐漸增長知識,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因此,本學期我們班以兒歌為載體積極開展了此微型課題研究的工作。我們從收集的大量兒歌中篩選適合小班年齡段幼兒的兒歌。在活動前我們進行選擇兒歌適合性的反思討論,通過對幼兒現有的語言發展水平和對所選擇的兒歌藴涵的各要素的分析進行了一系列的實踐活動。

一、兒歌教學內容的選擇性

我們選擇與幼兒生活接近的兒歌內容,幼兒學起來易懂、感興趣。如兒歌《小牙刷》,刷牙是每個孩子每天必做的事情,如何讓幼兒來正確拿牙刷,正確的刷牙,兒歌的內容就很好的體現了,“小牙刷,手中拿,上上下下刷刷牙。裏裏外外真乾淨,牙齒白白不生病”。又如《上下樓梯》好寶寶,上(下)樓梯,小手扶着小欄杆,你不推,我不擠,一步一步往上(下)走。我們的班級在樓上,因此,上下樓梯是必不可少的.事,孩子們學會兒歌,在上下樓梯時就邊走邊念,無形之中也讓幼兒懂得了上下樓梯要遵守次序,要一個一個的走樓梯。

二、兒歌教學環境的靈活性

《綱要》指出: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每個幼兒提供學習與表現的機會。幼兒的生活、學習、成長離不開周圍環境的作用,環境對幼兒的發展有着潛移默化的影響。為此,我靈活利用周圍環境來學習古詩。

1、在自然環境中學兒歌

教育家陳鶴琴説:“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當幼兒午睡時,為了讓幼兒將自己的衣服疊整齊,我們的兒歌《疊衣歌》發揮了作用,孩子們一邊疊脱下來的衣服,一邊念着兒歌,疊一件,念一遍,這樣幼兒就在疊疊、看看、説説中學得輕鬆愉快。

2、在正規教學活動中學兒歌

課堂活動是老師有目的地選擇好兒歌內容,準備好教具,精心設計好教學程序,由表及裏,讓幼兒在自覺狀態中學會、學好。如《數餅乾》。我先出示幾幅畫,讓幼兒觀察畫中有些什麼,

引導幼兒説出小鳥、小鴨、小貓……這些動物圖案,然後出示圓形餅乾實物,以小餅乾的口吻,讓幼兒熟悉瞭解兒歌,讓幼兒跟着小餅乾來學習兒歌,這樣的學習過程幼兒輕鬆愉快,興味盎然。

三、兒歌教學方法的多樣性

我們傳統的兒歌教學卻往往停留在讓幼兒記憶、朗讀的層面,而沒有讓幼兒感受兒歌的美感。那麼怎樣來開展兒歌教學?充分發揮兒歌的教育價值,使之促進幼兒全面素質的提高?因此,教師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是使幼兒對兒歌感興趣的關鍵。在實踐中,我採用了以下方法,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講述故事法

故事是幼兒百聽不厭的,喜歡聽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我常常會根據兒歌的內容,把兒歌編成一個個小故事有表情地講給幼兒聽,然後再教幼兒朗誦兒歌。如《小鬧鐘》,讓幼兒從小鬧鐘故事中理解兒歌內容,因此,幼兒學習這首兒歌,學得很快。

2、圖示、圖文結合法

幼兒前期的兒童對於兒歌,他們還不會有意識地去記,有時是自然而然記住的,而且記憶不能保持很長的時間。圖示、圖文結合法是將所要學的兒歌的圖片、圖示、文字先後出示在幼兒面前,給幼兒以直觀的視覺效果,這種方法幼兒理解接受起來容易。如《紅燈籠》,讓幼兒為各種燈籠塗色,利用這種形式讓幼兒理解兒歌,感受兒歌意境的美好。

3、動作表演法

動作表演法是教師在幼兒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讓他們用動作、表情等方式來表現內容,既可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又可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且能加深幼兒對兒歌的理解。讓幼兒表演兒歌的內容,有的人認為兒歌又不是故事,短短几句怎能好表演。其實,只要讓幼兒在理解的基礎上,通過老師適當的語言引導,幼兒就能創造性的用動作表情等方法來表現兒歌的內容,加深對兒歌的理解,既可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又可極大的調動幼兒學習兒歌的積極性。這種方法更富有遊戲性很受幼兒歡迎。

四、研究效果

經過這一年的兒歌教學,幼兒在朗誦兒歌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每位幼兒都能背出8—10首兒歌。大部分幼兒能夠知道兒歌的意思並能靈活的運用。《穿衣服》《疊衣歌》能讓幼兒在午睡前後邊説邊做,靈活運用。《上下樓梯》《滑滑梯》讓幼兒明白了要遵守次序的道理。《洗手》《小牙刷》讓幼兒掌握的正確的洗手、刷牙的方法。總之,開展兒歌教學以來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我們不會自滿,會繼續豐富內容、形式,讓幼兒獲得更多的知識。

五、努力方向

我們在今後課題的開展中將繼續探索兒歌在各年齡階段兒歌與主題相結合的研究,積極向專家諮詢兒歌與幼兒園整合方面的經驗與做法,使我們的課題研究更優化。

教育隨筆幼兒習慣培養11

俗話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小班的幼兒是跨入集體生活的一個轉折點,

也是進行常規教育的關鍵期。因此對小班幼兒進行良好的生活習慣的培養是

極為重要的。培養幼兒良好生活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要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常抓不懈,不斷誘導家庭共育逐步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

小班的孩子他們就象一張白紙,教他什麼他就會按所教的去做,從最簡單的説起吧,讓孩子明白要做到:飯前洗手,吃飯時做到沒有聲音,安靜就餐,飯後擦嘴,午睡能自己脱衣褲,並且能自己安靜入睡;入廁後要洗手。象這些瑣碎的小事對於幼兒來説是很主要的,也是他們養成好的生活習慣的基礎。因此老師不但的正確地講解、示範,使幼兒形成正確概念。例如:在午睡時,有的小朋友不能安靜入睡,總是翻來覆去,而且還總嬉笑。這時我就會坐在他旁邊輕輕地拍拍他或跟他講,現在是午睡的時間,小朋友都睡覺了,你和他們一樣,我們比一比看誰最先睡着,好不好?這時緩和他的情緒,雖然他還是不能儘快的安靜,但在不知不覺中也會入睡的。

1、在一日生活和遊戲中,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習慣:

喜歡遊戲是孩子的天性,他們喜歡在有趣的活動中接受教育,能按照一定的要求,約束自己不良的行為如:站隊時不能擁擠,不能大聲喧譁,玩玩具時不能爭搶別人的玩具,而且玩完之後會把玩具擺放整齊,不能撕書,玩具不帶回家等。如我班個別小朋友來説吧:他們做事總是我行我素,我喜歡怎麼樣就怎麼樣,玩具不會收,我們就開展了“送玩具回家”的遊戲,在活動中,孩子們學會把玩具分類,並放在指定的地方。在常規活動中,洗手、入睡、穿脱衣褲是最重要的環節。在洗手時儘量讓孩子不弄濕衣服做到會洗手我編了一首兒歌《洗手歌》嘩嘩流水清又清洗洗小手講衞生大家伸出手兒比一比看看誰的最乾淨兒歌編好後,孩子們很快就學會了兒歌。特別是在洗手這一環節中,有的孩子不能認真的完成,背一背兒歌,她們就明白了,小手也洗的很乾淨。

2、堅持正面教育,多表揚多鼓勵

對於小班幼兒來説,表揚與鼓勵常常是達到教育目的的最有效的方法。我發現當小朋友把玩具弄得滿地都是時,輕輕地説一聲:“我來看看哪些小朋友最棒,能把地上玩具撿乾淨。”然後再表揚幾個正在揀玩具的.小朋友真能幹。那麼,地上的玩具會在頃刻間被揀的乾乾淨淨了。

3、反覆訓練,形成習慣

小班的孩子,他們基本上還沒有很自覺的意識,需要成人的提示和幫助。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關鍵在於堅持教師要把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貫穿於孩子們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對孩子的習慣培養,一方面要進行教育,另一方面,更要孩子每天做到。光説不練是沒有用的。孩子的意志力較差,教師要保持高度的責任感,並且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地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如進餐方面,飯前洗手,進餐時正確扶碗、握筷,不隨便講話、大笑,保持整潔,不剩飯菜;飯後放好筷碗再擦臉。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在平時提醒、督促,還可以結合孩子喜歡的扮家家的遊戲中練習、強化。睡眠方面可以包括,能獨立入睡以及脱下衣褲摺疊整齊,放於固定位置等等。總之,與幼兒生活的每一環節緊扣,愛清潔、講衞生,有序和高質量。

可見養成良好習慣既要按一定的要求去做,還要長期堅持,不能間斷,只有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使良好習慣逐步養成。總之,良好生活習慣培養的過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需要教師和家長的共同配合,它需要我們有長久的耐性、堅實的態度、和藹的言語,還要有一顆愛孩子、包容孩子的心。只要我們持之以恆,一定可以通過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來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的發展。

教育隨筆幼兒習慣培養12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必須從細節開始,這樣,不僅對其身心健康有利,而且對孩子的未來發展也有着重要的影響。注重日常生活中的細節,及時對孩子進行養成教育,這是我們每位幼兒老師都應該做到的事情。

一、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培養

良好的習慣培養在日常生活中是隨時可見的`。如:在帶孩子們入廁時,我就把他們排成隊伍,讓孩子們一個跟着一個走,到了衞生間,讓他們按照先來後到的順序進行大小便,這樣就不會出現因擁擠而撞倒在衞生間裏。吃飯時,有的幼兒咳嗽或打噴嚏衝着碗,不捂嘴和鼻子或扭頭,污染了自己和別人的飯食,極不衞生。到了户外活動時,我就讓孩子們在陽光下觀察人在打噴嚏時鼻子裏的噴嚏會噴多遠。抓住契機教育孩子,如果不把鼻子捂起來打,會把病菌傳染給別人,同時這也是不禮貌的行為。平時我們還採用比賽的形式進行,如穿衣比賽、整理牀鋪等,對於優勝者的孩子獎給小紅花一朵,激勵孩子們積極向上,以鞏固孩子良好習慣的形成及熱愛勞動的教育。

二、用兒歌來鞏固培養良好習慣

教師可把平時的習慣編成兒歌,便於幼兒記憶,如午睡前,可教幼兒學會兒歌,記住午睡前的要求,“小鞋整齊放在地,小被暖和蓋身體,小朋友們靜悄悄,閉上眼睛睡午覺”等。

三、在培養過程中要注意發揮幼兒的主動性、創造性,讓幼兒手腦並用。

在培養幼兒良好習慣過程中,有時並不是簡單的教與學,要注意引導幼兒動腦筋、想辦法。比如幼兒吃香蕉這件事,伙房送到班裏的香蕉是一大枝一大枝連在一起的,要想把香蕉不費力氣的一根一根掰下來是需要一定技巧的,我沒有把方法告訴他們,而是讓每位幼兒自己想辦法。他們想的辦法很多,有的順着香蕉長的方向用力也拽不下來;有的幼兒把香蕉扭來扭去,很長時間才能扭下來而且頭都扭爛了;有的幼兒逆着香蕉長的方向一拽,香蕉就掰下來了,既省力又省時。我就請這位幼兒把方法介紹給了其他幼兒。這樣,不但培養了幼兒自己事情自己做,還培養了他們愛動腦筋的好習慣。

教育隨筆幼兒習慣培養13

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會終身受益,對於年齡小的幼兒,要經常培養孩子的習慣,這幾天,我每次晨檢時發現有機個孩子的手臉未洗,還有幾個孩子的衣服太髒、針對這一切情況,我對孩子們進行了一次有意識地洗手、洗臉、穿衣等動作。老師和幼兒進行比賽,對不會的幼兒進行個別指導,幫助他們直到學會為止。孩子們的興趣高、個個都願意學,並且手口配合都協調,看到孩子們認真練習的樣子,我心裏很高心,對於個別衞生極差的幼兒進行個別談話。這幾天,個別孩子也講衞生了,衣服整潔了,手臉乾淨了,個人衞生得到提高。孩子們也關心起活動室內外的`衞生、看到髒東西趕緊撿起放到垃圾箱內,看到孩子的進步,我的心裏特別高興。

通過這樣的教育活動,調到了全班幼兒的積極性,也鍛鍊了孩子們從小養成自理能力,在今後的生活中奠定基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會主動幹一些生

教育隨筆幼兒習慣培養14

下午的區域活動時間,孩子們都興致勃勃的在玩着手中的玩具,我發現有的寶寶把塑料雪花片等小玩具放到嘴裏,且屢禁不止,於是,我對寶寶們説“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故事中的`小豬最後一邊哭一邊在地上打滾,你們想知道是怎麼回事嗎?”孩子們用好奇的眼睛望着我説“想”,我把故事講完後,孩子們才明白原來是小豬不愛洗手,玩具經常往嘴裏放,結果把細菌吃進了嘴裏,最後打了幾天吊瓶才好的,自那以後,小豬再也不往嘴裏亂放東西了。

“老師,我再也不往嘴裏放玩具了。”城城説。

“老師,我不亂吃東西了,我吃飯前要洗手。”文文説。

“老師,我要做個講衞生的好寶寶。”

最後,我做了總結,我們要做個講衞生的好寶寶,不能隨便往嘴裏放東西,並鼓勵小朋友要互相監督,看看誰最講衞生。

通過這件事,我覺得孩子的年齡小,自我保護意識差,作為老師,要細心觀察,及時提醒孩子講衞生,使孩子們養成良好的衞生生活習慣。

教育隨筆幼兒習慣培養15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曾經説過,教育就是培養習慣。養成良好的習慣一輩子都受用不盡。幼兒愛模仿,可塑性強,因此幼兒期是培養幼兒良好習慣的重要時期,尤其是大班時期是幼小銜接的時期,養成良好的習慣將對幼兒受益終生。

培養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一直是我們重點的培養的習慣,最近幼兒園又開展了“文明餐桌”行動,對幼兒的進餐習慣的培養起到了一個催化劑的作用。

首先我們在環境的佈置上讓幼兒意識到對進餐習慣的培養的重要性。設置了“文明進餐小標兵”的表格,每天中午,吃飯又快又幹淨的小朋友可以到表格的相應位置貼上一個小星星,如果這一週一連五天都能得到小星星,那麼在週五下午就會得到一個大的`獎勵:一朵紅花。

其次,在集體活動時或是進餐之前上早班的老師還會“囉嗦”一些不挑食,不偏食的好處,講一些科學進餐的小故事,表揚那些吃飯好的幼兒來帶動其他孩子吃飯的積極性,並且及時的表揚吃飯有進步的幼兒。

再次,我們還和吃飯挑食的幼兒家長及時溝通,以爭取家長的配合,在這一方面,家長配合也很積極,很多孩子自這短短的幾天已經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如:陳小川,楊燦等。

本來我們班孩子的吃飯情況就不錯,每次剩飯就寥寥無幾,再加上“文明進餐小標兵”這一活動的開展,“光盤行動”在我們班幾乎每個小朋友都能做到,並且,桌子上、地上的飯粒也越來越少。一個良好習慣的養成只需21天,相信21天之後的我們班孩子的進餐情況會是一個質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