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歷史

歷史的典故通用14篇

欄目: 歷史 / 發佈於: / 人氣:2.49W

歷史的典故 篇1

古代對德高者的稱呼。最早見於《荀子·成相》:“大人哉舜,南面而立萬物備。”又《解蔽》:“明參日月,大滿八極,夫是之謂大人。”其意為: 言行如日月光明,氣度博大如宇宙,有這種德行者就叫大人。

歷史的典故通用14篇

“大人”一詞作為官場用語,始於戰國末期。據《左傳·昭公十年》載:“周其亂乎?夫必多有是説,而後及其大人,大人患失而惑。”杜預注:“大人,在位者。”孔穎達疏:“周室其將亂乎?……國內多有此言,而後流傳及其在位之大人。大人,謂公卿大夫也。”百姓稱官員為“大人”,始於清代雍正初年。從清雍正初年起稱官員為大人,直至清末,這期間大人的`範圍越來越廣。在雍正初年,只有總督、巡撫才可以稱大人。到了乾隆末年,則欽差大臣也可以稱大人了。從嘉慶、道光以來,京官四品以上,外官司、道以上,都可稱大人;翰林開坊,六品也可稱大人;編修、檢討(官名)得到了差事,七品也可稱大人。到了光緒末年,則沒有得到差事的編修、檢討及庶吉士,還有郎中、員外郎、主事、內閣中書都可稱大人;外官加三品銜或道銜的,都稱大人。久而之久,則知府、直隸州同知也可稱大人了。

到了現代,“大人”演化為長輩敬辭(多用於書信)或指成人(區別於小孩兒)。

歷史的典故 篇2

人面桃花

唐詩人崔護,清明獨遊長安南莊,至一村户,見花木叢萃,寂無人聲。因渴極,叩門求漿。良久始有一女子應門,捧杯水讓坐。女子獨倚庭前桃花斜河,姿態楚楚動人;凝睇相對,似有無限深情。次年清明,崔護追憶此事,情不可邂,又往探訪,唯見門院如故,扁鎖無人。惆悵之餘,乃題詩於門扉曰:“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後代詩文中常以“人面桃花”喻男女邂逅,後來不復再見的惆悵心情。

歷史的典故 篇3

指日影移動一寸的時間。形容時間極短。古人稱“光陰”為“寸”,與古代的計時器有關。其由來有兩種説法:

① 我們的祖先在春秋時期就發明了“圭表”,它通過觀測日影來確定時刻和節氣。它由“圭”和“表”兩部分構成,“表”是兩根直立的木杆或石柱,“圭”是平卧於“表”下的尺,上面刻有“分”“寸”等。兩根“表”分別放在“圭”的南、北端,並與“圭”之間形成直角。在太陽光下,“表”投射出的落在“圭”上的.影子稱作“陰”,所以古人稱時間為“光陰”。根據表的影子的長短變化可以測出時間、節氣。所謂“寸”“分陰”,表示時間較短暫。

② 古代有種計時的工具叫日晷,它由晷盤和晷針組成。晷盤用石頭製成,四周刻有子、醜、寅、卯等12個時辰刻度。晷針用銅製成,立於晷面中與晷面垂直。晷針的影子像鐘錶的指針一樣移動。晷針的影子指向晷盤的某一位置,便可知白天的某一時間。晷,日影;“寸晷”,指一寸長的日影,表示光陰短暫。“寸陰”是“寸晷”的同義語。西晉·潘尼《贈陸機出為吳王郎中令》詩有“寸晷惟寶”,就是指時間寶貴。

“寸陰”一詞最早見於西漢·劉安《淮南子》:“故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東漢·趙曄的《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有“夫君子爭寸陰而棄珠玉”。三國時曹丕在《典論·論文》中説“古人賤尺璧而重寸陰,懼乎時之過已”。《晉書·陶侃傳》則説:“常語人曰:‘大禹聖者,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

可見,先輩們都強調時間寶貴,“寸陰”比“尺璧”的價值還高,即所謂“寸金難買寸光陰”。後來,人們便用“寸陰”來勸諭人們珍惜點滴時光。

歷史的典故 篇4

李自成驕奢毀功業

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在起義前期能和官兵同甘共苦,身先士卒,禮賢下士,因而屢戰屢勝。但隨着起義隊伍的壯大,功績的顯赫,他的驕傲情緒一天天滋長起來,貪圖享受,拒聽忠言,居然殺害了向他進諫的.忠臣李巖,以致軍心渙散,輝煌功業毀於一旦,落得個自身被害的結局。

歷史的典故 篇5

桂花是我國古代傳統的十大名花之一,素以芳香而著名,因其樹勢豐滿、緊湊、姿態秀麗、四季翠綠、色澤四時有變,根系發達、抗寒抗逆能強,可作盆花、行道樹、大小香花灌木球、盆景樁頭等種苗。她是集綠化、香化、美化、彩化於一身,品味、價值極高的珍貴花卉樹木之一。早在公元前3世紀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桂花的記載,《山海經.南山經》提到:“招搖之山多桂。”《山海經.西山經》提到:“皋塗之山,其山多桂木。”楚屈原《九歌》中載有:“援北斗兮酌桂漿,辛夷車兮結桂旗。”(注:“桂漿”可能是添加桂花而釀製的美酒;“桂旗”是用桂樹的花枝作為旗幟,以裝飾用木蘭樹木材製作的車輛)。由此可見,在楚地的早期文獻中便提及桂花的食用和觀賞價值。此外,桂花還象徵着友好和吉祥。據説戰國時期,燕、韓兩國曾為了表示親善友好,相互饋贈桂花。在盛產桂花的少數民族地區,青年男女也常以贈送桂花來表示愛慕之情。《呂氏春秋》贊稱:“物之美者,招搖之桂”。意指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是招搖山上的桂樹。説明桂花在古人的心目中,已成為美的化身。自漢代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桂花成為名貴的花卉與貢品。西漢劉歆撰《西京雜記》記載:“漢武帝初修上林苑,羣臣所獻奇花異木兩千餘種,其中有桂十株。”漢元鼎六年(111),武帝破南越後,在上林苑中興建扶荔宮,廣植奇花異木,其中有桂一百株。當時栽種的植物,諸如甘蕉、留求子、蜜香、指甲花、龍眼、荔枝、檳榔、橄欖、千歲子、柑橘等,大多枯死,而桂花有幸活了下來。司馬相如在《上林賦》中也有“桂菱木蘭”等記載。由此可見,桂花引種帝王宮苑,漢初已獲成功,並具一定規模。

農曆八月,古稱桂月,此月既是賞桂的最佳時期,又是賞月的最佳月。芳香的桂花,中秋的明月,自古就與我國人民的文化生活聯繫在一起。許多文人吟詩填詞來描繪桂花、頌揚桂花,甚至把桂花加以神化。“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月宮系列神話,已成為歷代膾炙人口的美談;而借喻仕途得志、飛黃騰達的“蟾宮折桂”,更是一般文人墨客嚮往的目標。以下根據秦漢至唐宋的有關典籍,介紹這些神話故事的主要內容:

“嫦娥奔月”此傳説最早出自《歸藏》。這是一部約成於戰國初年的上古典籍。書中有曰:“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藥服之,遂奔月為精。”以後,西漢劉安撰《淮南子》(公元前2世紀)等典籍中多有徵引,內容更為詳盡,主要是增加了一段嫦娥變蟾蜍可能算是對嫦娥的一種懲罰。“吳剛伐桂”。這一傳説引自唐代式撰《酉陽雜俎》(860):“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桂樹的“樹創隨合”,即砍樹的創傷很快癒合,隱喻着月亮的陰晴圓缺,意味着月亮的.再生和永生因此,在這個傳説中,月亮和桂樹是兩位一體的,桂樹能與月亮一樣象徵長生。

“蟾宮折桂”。一説見自《晉史》。據該書載稱:“郄詵對策第一,武帝問之曰:臣今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一枝。”泛指歷代文人喜愛桂花,簡直到了如醉似痴、夢寐以求的程度。宋代與蘇軾交遊唱和的僧仲殊有詞讚美桂花曰:“花則一名,種分三色,嫩紅、妖白、嬌黃。……許多才子爭攀折。常娥道:三種清香,狀元是紅(丹桂)、黃為榜眼(金桂)、白探花郎(銀桂)。”意指用攀桂、折桂來借喻科舉及第的頭、二、三名。

同受上述神話故事的影響,歷代文人墨客和達官顯貴,在官邸宅園引種桂花也十分普遍。唐代柳宗曾自湖南衡陽移桂花十餘株載植在零陵所住精舍。顧德在任宰相的二十年間收集了大量桂樹,選後引種到洛陽郊外他的別墅所在地。白居易曾任杭州、蘇州刺史,曾將杭州天竺寺的桂子帶到蘇州城中種植,他不僅自己種桂,還想他日能在月宮植桂。有詩詠日:“遙知天上桂花孤,試問嫦娥更要無;月宮幸有閒田地,何不中央種兩株”。

魏晉以來,文人詩詞詠桂成風,名句佳作頗多。突出了桂花的名品和奇香,亦有借花寓情,抒發感情的。

“獨佔三秋壓眾芳,何誇橘綠與橙黃。自從分下月中秋,果若飄來天際香。”由宋代詩人呂聲之所作。他稱桂花是三秋期間的領銜花木,有着不凡的淵源(月中種)和異異乎尋常的奇香(天際香)。

“亭亭巖下桂,歲晚獨芬芳。葉密千層綠,花開萬點黃。”這是一首很有名氣的詠桂詩,由宋代理學大師朱熹(1130—1200)所作。語言自然樸實,短短二十個字,就把桂花的生態習性(生於巖嶺間)、物候表現(花開仲秋節)以及挺拔的主幹、層疊的枝葉和稠密的花朵,描繪得淋漓盡致。

“月待圓時花正好,花將殘後月還虧。須知天上人間物,同稟清秋在一時。”由宋代詩詞並佳的朱淑真所作。她運用委婉、細膩的筆法,表達優美的客觀事物和個人的內心世界。農曆八月十五月圓之日,正是桂花盛開之時;花好月圓是家人團聚和生活幸福美滿的真實寫照。而花殘月虧則是人事滄桑的另一側面。

桂花除了名品和奇香外,她的品格也是歷代名人讚賞不絕的。例如,南宋愛國名相李綱最喜愛桂花,他抗金壯志未酬,晚年退居福州,其書齋就命名為《桂齋》,而且親植桂花以明志。在兩首題木犀的《採桑子》中詞雲:“幽芳不為春光發,直待秋風,直待秋風,香比餘花分外濃。步搖金翠人如玉,吹動瓏璁,吹動瓏璁。”“枝頭萬點粧金蕊,十里清香,十里清香,介引幽人雅思長。玉壺貯水花難老,淨幾明窗,淨幾明窗,褪下殘英簌簌黃。”

其後,晚清民族英雄林則徐在福州西湖荷亭邊重修李綱祠時,在祠旁築了一個讀書處,也題名為《桂齋》,以表繼承李綱的愛國遺志。

桂花是木犀屬(0smanthus)植物中的代表物種,其民間栽培,始於宋代,盛於明初。全世界現已發現32種,我國有27種之多,我國是世界木犀屬植物的分佈中心。桂花不僅有極高的園林生態價值,而且在開發食品方面(桂花糕、桂花湯圓、月餅、桂花茶、飲料、桂花酒等);在化工方面(提煉自然、桂花香精、香水、香皂、香包);藥材(桂花、根、桂籽、葉,都可入名貴中藥);退耕還林(一些生長快、抗逆能力強的桂花新品種產業化開發使之價廉物美)等方面有巨大的開發價值(特別是四季桂品種羣的品種,在園林方面還是空白)。

古代桂花象徵勝利、崇高、友好、吉祥。古有仕圖得志者,飛黃騰達者謂之折桂。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進程中,桂花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內涵和鮮明的民族特色,通過挖掘豐富的桂花文化,傳承邀月賞桂的古老民俗,把賞桂與旅遊節慶活動結合起來。突出桂文化的獨特性,營造了高雅、熱烈、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與此同時,有關城市每年舉辦桂花節,以花為媒,繁榮經濟,推動了旅遊事業的發展,促進了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建設步伐。

八月桂花香

今天從主樓前走過,忽然一縷幽香飄來,驚喜,是桂花!深呼吸,捕捉着這若有若無的幽香,一陣眩暈!

這個城市一到八月桂花飄香的季節,整個城市於是都浸淫在這桂花的香氣渲染中。走在馬路上,徜徉在校園裏,抑或住家附近,到處是桂花的天下。那時,總覺得自己的鼻子不夠用,狠不得深呼吸下,將濃郁的香氣盡染五臟六腑。那時,愛將校園內每一處有桂花的芳蹤覓盡,然後停留在一株桂花樹下,讓幽香將自己包裹,沉淪、冥想、空靈。

欲求塵外物,此樹是瑤林。

見素合餘絢,如丹見本心。

妍姿無點辱,芳意託幽深。

願以鮮葩色,凌霜照碧潯。

這首詩是唐朝著名宰相李德裕的《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中一首。他很喜愛桂樹。這首詠桂花詩題下有小注説:“此樹白花紅心,因以為號。”李德裕在平泉別墅栽種的這株桂花就是桂花品種中的紅桂。

歷史的典故 篇6

一:白登之圍

漢太祖劉邦登基後,採用叔孫通的建議,恢復禮法,設三公和九卿,任用蕭何為丞相,採取與民休息、清靜無為、休養生息的黃老政策。鼓勵生產,輕徭薄賦。在政治上,則先分封功臣韓信、陳豨、彭越、英布等為王,等到政權穩固,為了防止反叛和鞏固皇權穩定則又以種種罪名取消他們的王爵,或貶或殺,改封劉氏宗親為王,訂立了“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的誓言。此時,由於歷經多年動亂,國力較弱,而漢高祖劉邦在攻打匈奴時,曾被匈奴冒頓單于圍困於白登,即白登之圍事件,從此以後,漢朝採用和親政策,以婚姻和財寶換取帝國和平,於是,漢朝初期並沒有什麼戰事,百姓得以休養生息。

二:諸呂之亂

漢高祖劉邦死後,漢惠帝劉盈繼位,但是在此期間,實際是呂后稱制。呂后尊漢高祖劉邦遺囑用曹參為丞相,蕭規曹隨,沿用漢高祖劉邦的黃老政治的政策,達到了“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的效果,為史家所稱道,但呂后同時又任用外戚,壓制功臣,釀成“諸呂之亂”。

三:文景之治

呂后死後,諸呂之亂被以周勃為領袖的大臣剷除,眾臣迎立漢文帝劉恆。他和兒子漢景帝劉啟即位期間,繼續採取黃老無為而治的手段,實行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恩威並施,恢復了多年戰爭帶來的巨大破壞,使人民負擔得到減輕;雖然漢景帝劉啟時期(前154年)發生了此時期唯一的動亂—“七國之亂”,但是僅經歷10個月即為周亞夫、欒布所平定,並未對漢朝帶來實質影響。這段時期,匈奴雖然幾次入寇中原,但大多數時間裏和南越一樣,處於相對和平的狀態。漢朝方面則不斷積蓄國力,透過馬復力等措施來積極備戰。這一時期史稱文景之治,是中國成為大一統時代以來,第一次被傳統歷史學家稱羨的治世時代。

四:南征北戰

漢景帝劉啟死後,其子劉徹即位,是為漢世宗孝武皇帝,也就是漢武帝。漢武帝劉徹在位期間(前141年-前87年),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鋭意進取,使得漢朝的政治、經濟、軍事變得更為強大。在政治上,漢武帝劉徹加強皇權,首創年號,採納主父偃的建議,施行推恩令,削弱了諸侯王的勢力,從此,諸侯王的勢力不再能夠對中央構成威脅;後又以諸侯獻上的黃金成色不純為由,取消了百餘位列侯的.爵位,即史書上所稱的“酎金失侯”事件。經此二次事件後,中央集權得到了大大的加強。文化上,廢除了漢朝以“黃老學説、無為而治”治國的思想,積極治國;並採納董仲舒的建議,開始重用儒術。儘管武帝時期兼用儒、法、道、陰陽、縱橫等各家人才,漢朝也一直“霸王道雜之”,但漢武帝劉徹時期對儒家的採用,使得儒家思想得到重視,並在以後逐漸成為中國曆經二千年的主流思想。軍事上,積極對付漢朝的最大外患--匈奴。在這期間,漢朝先後出現了衞青、霍去病等天才將領,終於擊敗匈奴單于,使得“漠南無王庭”。又收復南越國和朝鮮,使中國成為亞洲第一霸主,世界第一大帝國。外交上,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開闢了絲綢之路。並先後以兩位翁主劉細君,劉解憂和親西域大國,而達到了離間西域和匈奴,進而控制西域的目的。絲綢之路:中國的絲和絲織品,從長安經過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通往中亞、西亞,直到歐洲。因此有了“絲綢之路”的美稱。絲綢之路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樑。漢武帝時期,開疆拓土,奠定了今天中國的版圖,是漢朝疆域最大的時期,也是漢朝的極盛時期。

五:宣帝中興

漢武帝劉徹晚年,發生了著名的“巫蠱之禍”,太子劉據因此被害。漢武帝劉徹死後,年僅7歲的漢昭帝劉弗陵即位,是為孝昭皇帝。漢昭帝劉弗陵登基之初,由上官桀、金日磾、田千秋、桑弘羊和霍光5人共同輔政。但是在元鳳元年(前80年),爆發元鳳政變,漢昭帝劉弗陵清醒地誅殺了上官桀等一批陰謀權臣,避免了霍光被冤殺。霍光從此繼續輔佐漢昭帝劉弗陵治國。漢昭帝劉弗陵遵循漢武大帝劉徹晚年的政策,對內繼續休養生息,以至於百姓安居樂業,四海清平。漢昭帝劉弗陵死後,漢武帝劉徹孫昌邑王劉賀即位。他行為放縱,密謀除掉霍光,但反被霍光廢掉。之後霍光又迎立漢宣帝劉詢(又名劉病己,漢武帝曾孫)即位,是為漢中宗。本始元年(前73年),霍光還政於漢宣帝劉詢。地節二年,霍光去世。但霍氏一門逐漸黑暗。漢宣帝劉詢將的霍氏集團一網打盡。漢宣帝劉詢治國摒棄不切實際的儒學,採取道法結合的治國方針,在整頓吏治上沿用漢昭帝劉弗陵,勸民農桑,抑制兼併,降低豪強在國家中的角色。經過了漢武帝劉徹、漢昭帝劉弗陵、漢宣帝劉詢的治理,國家經濟明顯恢復,使漢朝再度迎來了盛世,這就是著名的武昭宣盛世。

漢武帝劉徹死後,漢宣帝劉病已時期即公元前60年,西漢王朝在西域設置西域都護,這是今新疆地區正式歸屬中央統轄的開始。但是,漢朝經歷多年戰爭,加上漢武帝劉徹好大喜功,對經濟產生巨大沖擊,導致漢朝國力衰弱,前朝積蓄被揮霍殆盡。為此,漢武帝劉徹晚年曾發表著名的輪台之詔,希望不再窮兵黷武,也使漢朝不至於敗亡。為搶救經濟,漢武帝劉徹在位期間曾採取一系列政策,將鑄幣、鹽鐵收歸中央管理,加強農業生產,實行和糴法,開鑿白渠,並創立均輸、平準政策,穩定物價,與民爭利,加強國家在經濟中扮演的角色。

六:西漢滅亡

漢宣帝劉詢死後,漢元帝劉奭即位,西漢開始走向衰敗。漢元帝劉奭,柔仁好儒,導致皇權旁落,外戚與宦官勢力興起。漢元帝劉奭死後,漢成帝劉驁即位。漢成帝劉驁好女色,先後寵愛許皇后、班婕妤和趙氏姐妹(趙飛燕、趙合德),由於趙氏姐妹不能生育,漢成帝劉驁與其他妃嬪的子女均為趙飛燕姐妹殘害殺死,史稱“燕啄皇孫”。由於“酒色侵骨”,漢成帝劉驁最後竟死在温柔鄉之中。漢成帝劉驁不理朝政,為外戚王氏集團的興起提供了條件,皇太后王政君權力急劇膨脹。漢成帝劉驁死後,漢哀帝劉欣即位,是為漢孝哀皇帝。漢哀帝劉欣有“斷袖之癖”,終日與他寵信的對象董賢廝混玩耍不理朝政。外戚王氏的權力進一步膨脹。國家已經呈現一片末世之象,民間“再受命”説法四起。公元前1年8月15日,漢哀帝劉欣去世。8月17日,太皇太后王政君派王莽接替董賢成為大司馬,並迎接漢平帝劉衎。10月17日,劉衎即位,是為漢孝平皇帝。但是,漢平帝劉衎已經淪為王莽的傀儡。公元6年2月3日,年僅14歲的漢平帝劉衎病死,王莽僅僅立孺子嬰(劉嬰)為皇太子,自己擔任“攝皇帝”。公元8年十一月,王莽廢除孺子嬰皇太子之位,建立新朝,史稱大新帝國或新莽王朝,西漢滅亡。

歷史的典故 篇7

春秋時期,有一次楚靈王親自率領戰車千乘,雄兵10萬,征伐蔡國。這次出征非常順利。楚靈王看大功告成,便派自己的弟弟棄疾留守蔡國,全權處理那裏的軍政要務,然後點齊10萬大軍繼續推進,準備一舉滅掉徐國。

楚靈王的這個弟弟棄疾,不但品質不端,而且野心極大,不甘心僅僅充當蔡國這個小小地方的首腦,常常為此而悶悶不樂。

棄疾手下有個叫朝吳的謀士,這個人非常工於心計。有一天,他試探道:“現在靈王率軍出征在外,國內一定空虛,你不妨在此時引兵回國,殺掉靈王的兒子,另立新君,然後由你裁決朝政,將來當上國君還成什麼問題嗎!”

棄疾聽了朝吳的話,引兵返楚國,殺死靈王的兒子,立哥哥的另一個兒子子午為國君。楚靈王在征討途中聞知國內有變,兒子被弟弟殺死,頓時心寒,想想活在世上沒有意思,就上吊自殺了。在國內的棄疾知道楚靈王死了,馬上威逼子午自殺,自立為王,他就是臭名昭着的楚平王。

另一個故事是:晉獻公寵愛驪姬,對她的.話真是言聽計從。驪姬提出要將自己所生的幼子奚齊立為太子,晉獻公滿口答應,並將原來的太子,自己親生的兒子申生殺害了。驪姬將這兩件事做完了,但心中還是深感不踏實,因為晉獻公還有重耳和夷吾兩個兒子。此時,這兩個兒子也都已經成人,驪姬覺得這對奚齊將來繼承王位都是極大的威脅,便建議殺了重耳和夷吾兄弟倆,晉獻公竟欣然同意。但他們的密謀被一位正直的大臣探聽到,立即轉告了重耳和夷吾,二人聽説後,立即分頭跑到國外避難去了。

《淮南子·説林訓》的作者劉安評論這兩件事説:“夫所以養而害所養,譬猶削足而適履,殺頭而便冠。”意思是説,聽信壞人的唆使,使父子、兄弟自相殘殺,就好比是砍去腳指頭去適應鞋的大小一樣。這種做法是非常愚蠢的。

——《淮南子·説林訓》

【求解驛站】鞋小腳大,把腳削去一塊來適應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地遷就湊合,或不顧條件生搬硬套。

【活學活用】不考慮本國國情,照搬外國的做法,~,註定失敗。

【妙語點撥】淮南王劉安認為“削足適履太愚蠢”,很多人也認為削足適履是一種不明智的行為。畢竟,把腳削去一塊來湊和鞋的大小是痛苦的,也是生搬硬套的。然而,世界上可能沒有為你量身打造的“履”——完全適應你的生活和工作環境。這種情境下,你該如何抉擇?是改變環境適應你,還是改變自己適應環境?事實證明,如果不懂得在關鍵時刻“削足”,我們可能終生都不會尋找到適合自己的那雙“履”。

【近義】生搬硬套、殺頭便冠

【反義】因地制宜、量體裁衣

歷史的典故 篇8

晉朝時期,有個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他幼年時失去了母親。後來繼母朱氏對他不慈愛,時常在他父親面前説三道四,搬弄是非。他父親對他也逐漸冷淡。

王祥的繼母喜歡吃鯉魚。有一年冬天,天氣很冷,冰凍三尺,王祥為了能得到鯉魚,赤身卧在冰上。他渾身凍得通紅,仍在冰上禱告求鯉魚。正在他禱告之時,他右邊的冰突然開裂。王祥喜出望外,正準備跳入河中捉魚時,忽從冰縫中跳出兩條活蹦亂跳的鯉魚。王祥高興極了,就把兩條鯉魚帶回家供奉給繼母。

他的`舉動,在十里鄉村傳為佳話。人們都稱讚王祥是人間少有的孝子。有詩頌曰:

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

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歷史的典故 篇9

20xx年9月,由中紀委、監察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聯合主辦的《浩然正氣滿乾坤——中國廉政文物精華展》,在國家博物館隆重舉行,金鄉縣送交的“楊震卻金碑”有幸入選。此碑即為民國十三年(1924年)金鄉縣知事唐翼猷在縣衙公堂門口左側立的“漢楊震卻金處”石碑。

楊震(?—124),字伯起,東漢弘農華陰(今屬陝西)人。東漢大儒,時稱“關西孔子”。五十歲的時侯,接受大將軍鄧騭的推薦進入官場,曾任荊州刺史,涿郡太守等職。他一生為官清廉,而且經常為國舉賢,效力國家。

楊震任荊州刺史時發現當地的讀書人王密才華出眾,就推薦他做了昌邑(今金鄉縣境)令。王密非常感激。有一次楊震調任東萊大守,正好途經昌邑,為報知遇之恩,王密決定親赴郊外迎接恩師。一天晚上,王密前去拜會楊震,兩人談得非常投機,不知不覺已至深夜。在王密準備告辭之際,突然從懷中捧出十錠黃金,放在桌上,説道:“恩師難得光臨,學生略備薄禮,以報栽培之恩。”楊震説:“我瞭解你,才舉薦你做官,你卻不瞭解我啊!”王密沒有聽明白楊震的意思,以為他在假意推辭,就説:“三更半夜,不會有人知道的,請收下吧!”楊震立刻變得非常嚴肅,聲色俱厲地説:“你這是什麼話,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怎麼可以説,沒有人知道呢?沒有別人在,難道你我的`良心就不在了嗎?以前因為我瞭解你的真才實學,才舉薦你為孝廉,就是希望你做一個廉潔奉公的好官。可你這樣做,豈不是違揹我的初衷和對你的期望。你對我最好的回報就是為國盡忠,而不是送給我個人什麼東西。只有在沒人看到的地方,才能顯現一個人的節操啊!”王密聽完之後,趕緊收起金子,羞愧萬分地走了。

“楊震卻金碑”記載的就是這一千古傳頌的歷史典故。

歷史的典故 篇10

【釋義】

適:適應;履:鞋。因為鞋小腳大,就把腳削去一塊來迎合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地遷就湊合或不顧具體條件的'生搬硬套。

春秋時期,楚靈王率領十萬雄兵征伐蔡國,這次出征非常順利,楚靈王想一鼓作氣,繼續征伐徐國,便委派弟弟棄疾全權處理國中朝政,自己則帶領大軍向徐國進發。楚靈王萬萬沒想到,弟弟棄疾會生謀反之心。棄疾手下有個謀士朝吳,朝吳慫恿他道:“現在靈王率軍出征在外,國內一定空虛,你不妨在此時引兵回國,殺掉靈王的兒子,另立新君,然後由你裁決朝政,將來當上國君還成什麼問題嗎?”這句話説得正合棄疾心意!棄疾當即佈置一番,殺死了楚靈王的兒子,立另一個兒子子午為國君。外出征討的楚靈王得知後,心寒無比,想想活在世上沒有意思,就上吊自殺了。棄疾聞知楚靈王已死,馬上威逼子午自殺,自立為王,他就是歷史上臭名昭著的楚平王。

歷史的典故 篇11

1 曲江宴

曲江池以水流曲折得名。故址在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南,漢武帝所鑿。唐代開元、天寶間,曾於池岸廣築樓台亭閣,花木繁茂,煙水明媚,風景佳麗,為長安勝景。每逢中和(二月七年級)、上巳(三月九年級)等節日,帝王將相以及商賈庶民,遊者接踵。唐制,新科進士放榜後,皇帝賜宴遊賞於曲江池旁的杏園,時人稱為“曲江宴”、“杏園春宴”。後遂被專指進士及第。唐劉滄《及第後宴曲》:“及第新春選勝遊,杏園初宴曲江頭。”唐温庭筠《春日將欲東歸寄新及第苗紳先輩》詩也有云:“知有杏園無路入,馬前惆悵滿枝紅。”(典見《唐國史補》、《唐摭言》)

2 雁塔題名

長安慈恩寺西院塔,高三百尺,俗稱大雁塔,為唐代名僧玄奘收藏從印度帶回的佛經和佛像,於唐高宗永徽三年建造。從武則天神龍年間開始,新科進士在曲江宴以後,即集於慈恩寺塔題名,請同科進士中擅長書法者將全榜諸人姓名寫於塔上。後遂成為考中進士的代稱。《唐摭言》引白居易詩云:“慈恩寺塔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又元楊載《送完者都同知》詩:“姓名題雁塔,譜牒記龍沙。”(典見《唐摭言》、《雍錄》)

3 龍虎榜

唐德宗貞元八年(729)會試,當時天下名士韓俞、李觀、李絳、崔羣、王涯、馮宿、瘐承宣、歐陽詹等二十三人同登進士第,得人才之盛。於是時人稱為龍虎榜。後凡會試中選者亦被呼為登龍虎榜。在北宋孫僅舉進士第一,王禹偁以詩賀之,曰:“粉壁乍懸龍虎榜,錦標終屬鶺鴒原。”龍虎榜亦稱虎榜(但清代以後,虎榜專指武科),元方回《石峽書院賦》:“領袖者誰?予同姓兮,又同登於虎榜”;薩都刺《及第謝恩崇天門》“虎榜姓名書敕紙”,均用此典。(典見《新唐書?歐陽詹傳》)

4 破題

唐翰林學士李程初應博學宏辭科,試題為《日五色賦》,李程試卷的首句雲:“德動天鑑,祥開日華。”時人稱之為破題。又,宋詩人梅堯臣,應范仲淹邀宴。席間賦《河豚魚》詩一首,詩云:“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楊花。河豚當是時,貴不數魚蝦。”歐陽修評此詩道:“河豚常出春暮,羣游水上,食絮而肥,南人多與荻芽為羹,雲最美。故知詩者謂只破題兩句,已道盡河豚好處。”後因稱詩文起首數句點破題意曰“破題”,明清八股文更以破題為-想象作文固定程式。破題又常被引申為第一次之意。如《西廂記》:“卻告了相思迴避,破題兒又遭別離。”(典見《國史補》、《六一詩話》)

2 青錢萬選

唐代著名傳奇小説《遊仙窟》作者張鷟所作詩文,不僅流行國內,日本、新羅使者紛紛購求。他曾八次應試,均登甲科,當時文人員半千説他的文辭如青銅錢,萬選萬中。世人因稱他為青錢學士。後人因以青錢萬選喻文才出眾。晏殊《假中示凌判官寺丞王校勘》詩:“遊樑賦客多風味,莫惜青錢萬選才。”(典見《唐新語》、《新唐書?張薦傳》)

6 破天荒

唐代荊州文風不振,每年解送舉人應考,均未中試,時人稱為“天荒”。後劉蜕以荊州解送的舉人登第,打破了該州多年無人中舉的'局面,時人稱為“破天荒”。荊州刺史崔鉉特獎勵劉蜕七十萬貫破天荒錢。劉蜕答謝説:“五十年來,自是人廢;一千里外,豈曰天荒。”又自宋朝以來,江西地方無人以狀元及第,後有何昌以對策居第一,有人以詩寄何昌言云:“萬里一時開驥足,百年今始破天荒。”後用以指前所未有或首次出現。如清黃遵憲《番客篇》詩:“平生不著襪,今段破天荒。”(典見《唐摭言》、《北夢瑣言》、《獨醒雜誌》)

7 八百孤寒

唐朝大臣李德裕,出身閥閲世家,晚年位居宰相,官高爵顯。史稱其對家世寒微、無以依恃的讀書人常能施以援手,為他們的科第仕進開方便之門。因此,故深得孤寒士子好感。後李德裕在黨爭中失敗,被貶為崖州(今廣東瓊山東南)司户,蒙恩士子對他被貶荒遠,都一掬同情之淚。當時有人作詩云:“八百孤寒齊下淚,一時南望李崖州。”後因以“八百孤寒”指貧寒之士或喻處境困難、極需要提攜的人。清黃景仁《歲暮懷朱笥河先生》:“小謫陳芳現在身,人間何事敝精神。幔亭仙客休相待,八百孤寒要此人。”(典見《云溪友議》、《唐摭言》、《全唐詩話》)

8 冬烘

顏真卿是唐代著名的書法家,曾因平定“安史之亂”有功,封為魯郡公。後李希烈擁兵作亂,受命前往勸諭而被害。晚唐懿宗鹹通間,鄭薰主考,時徐州一代戰亂頻仍。鄭薰意欲激發士人之氣,特選一忠烈之後作榜首,藉作矜式。誤將考生顏標當作顏魯公的後裔,取為狀元。發榜後,顏標按禮拜見主司,鄭薰在交談中方知其出身寒素,非功臣之後。時有無名子作詩嘲鄭薰雲:“主司頭腦太冬烘,錯認顏標作魯公。”“冬烘”後遂常用以形容迂腐糊塗不達事理。如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長官頭腦冬烘甚,乞汝青錢買酒回”,即用此典。(典見《唐摭言》卷八、卷十三)

9 倒繃孩兒

宋人苗振考取進士後,出仕多年,將參加館閣考試。館閣為文學儒臣所處之地,錄取者皆為飽學多才之士。丞相晏殊謂苗振曰:“君久從吏事,必疏筆硯,今將就試,宜稍温習也。”苗振不以為意,曰:“豈有三十年老孃而倒繃孩兒者乎?”晏殊俯首笑而不語。後經考試,果未中選,晏殊聞其落選笑道:“苗君竟倒繃孩兒矣!”繃即包紮嬰兒,為老孃所熟諳。“倒繃孩兒”意為將孩兒包紮顛倒。比喻多年老手,因一時疏忽大意,亦將失誤。《朱子語類?雜類》所記事同人異,雲是陳易赴試,宰相韓珂對陳規勸事。後世文人常用此典,尤多見於通俗小説。(典見《東軒筆錄》、《事文類聚》)

10 悔讀《南華》

唐宣宗時宰相令狐綯曾以一典故詢問温庭筠,温曰:“事出《南華》,非僻書也。或冀相公燮理之暇,時宜覽古。”令狐綯遭到輕薄,懷恨在心,上書朝廷,言温庭筠有才無行。於是温終身不得登第。後温庭筠作詩云:“因知此恨人多積,悔讀《南華》第二篇。”《南華》,《南華經》,即《莊子》。後人因以“悔讀《南華》”為學問高深、直言忤人而遭嫉忌的典故。如宋陸游《懷鏡中故廬》:“從宦只思乘下澤,忤人常悔讀《南華》。”(典見《唐詩紀事》、《北夢瑣言》)

11 沆瀣一氣

唐人崔沆主乾符二年進士科考試,榜中錄取考生崔瀣。同時被錄取的同姓考生中,崔瀣最為崔沆相知。時人有“座主門生,沆瀣一氣”之謠。後人因稱氣味相投為“沆瀣一氣 ”。今多用於貶義。(典見《南部新書》、《唐語林》)

12 名落孫山

吳地有人名孫山,為人滑稽多智。試期至,離鄉赴他郡應舉,鄉鄰中有人託其攜子同往應試。試畢,鄉鄰子落第,孫山居榜末,先期回家。鄉鄰探詢其子是否考中,他吟詩兩句道:“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後因稱考試落第為“名落孫山”。詩文中常用,通俗小説中尤多用此典。(典見《過庭錄》)

歷史的典故 篇12

戰國末期,秦國日益強盛。秦昭王見楚王無道,國力衰微,有機可乘,立即命大將白起攻打楚國。不久,楚國京城陷落,接着白起又在山西上黨地區的長平大敗趙軍。秦軍軍威大振。

長平之戰後,白起又率得勝之師,移兵魏國,將魏國京城大梁鐵桶般地圍了起來。魏國朝野一片驚慌,不知如何是好。魏王召見蘇厲向他請教。

蘇厲説:“秦國早就有滅掉六國的打算,事情很難辦。不過,我願意去見周天子,也許周天子能阻止秦國繼續用兵。”魏王聽了蘇厲的話,心中升起一線希望。

蘇厲馬不停蹄地趕到周天子住的洛邑,對周赧王説:“白起善於用兵,秦昭王派白起攻佔了楚國,又連敗趙國、韓國,目前又將魏國京城大梁圍住。如果大王您再不制止,只怕周朝的天下有傾覆的'危險。”

周赧王覺得蘇厲説得挺對,就派人對白起説:“如今將軍已經立下了大功,應當馬上託病退兵,急流勇退,不然一旦戰敗,就前功盡棄了。”

白起根本不把周朝使者的話當回事,仍然對魏國發動猛烈的進攻,結果大獲全勝。

可是,白起雖然為秦國立下汗馬功勞,秦昭王后來卻聽信讒言,不僅罷了白起的官,還逼迫他自殺。白起果然是前功盡棄。

◎成語釋義

形容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費。

◎故事出處

《史記·周本紀》:“今又將兵出塞,過兩週,倍韓,攻樑,一舉不得,前功盡棄。”

◎出處譯文

現在您又帶兵出塞,路過東西兩週,背對韓國,攻打大梁,一旦戰敗,就前功盡棄了。

歷史的典故 篇13

傾國傾城

漢武帝時,協律都尉李延年曾在武帝前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古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復傾國,佳人難再得。”武帝無限神往,歎息良久曰:“世豈有此人乎?”平陽公主進言,謂李延年有妹,姿容絕代,妙麗善舞。

武帝召見,納入後宮,即後來深受寵幸的李夫人。“傾國傾城”一詞,即用以形容女子美貌絕倫,文學作品中引用甚多。

歷史的典故 篇14

上古由來

自古至今位於多個行政區劃接合部的地方,與歷史文獻中的三皇五帝、堯舜禹湯結下不解之緣,其三百多個古文化遺址又滿載仰韶、大汶口、龍山、嶽石文化、商周等不間斷的歷史文化器物予以證明。菏澤之名,出自《禹貢》。在《禹貢》中,菏澤大部屬濟水、濮水流域的古兗州,東部屬徐州,南部屬豫州;《職方》中説其東部還曾一度屬青州。

上古地貌史籍記載的菏澤境內的山、丘、陵,就有歷山、塗山、景山、文亭山、箕山、大陵山、鞏山、富春山、棲霞山、千幹山、金山、菏山、鳳咀山、曹南山、左山、仿山,犬丘、陶丘、清丘、青丘、鹹丘、谷丘、乘丘、廩丘、楚丘、樑丘、莘丘、安丘、葵丘;安陵、桂陵、馬陵、荊陵等百餘處。據調查考證,現菏澤境內尚有三百餘處上古先民的生活遺址。這些崮堆也就是上古崗丘布野的最好佐證。丘呈灰黑土質,一般高出地面五六米,地下深埋四五米,説明古人生活的丘頂,距今地表在五米左右,而丘下平原,則可能在今地表十米上下。至於湖澤底部則應在數十米不等。前幾年,定陶縣杜堂鄉打井,在30米處掏出大量黑淤泥層,並雜以貝殼、河蚌、藕蓮子之類,説明宋以前菏澤湖的湖底在30米深左右。根據《禹貢》、《左傳》等書記載,菏澤之域有名的較大湖澤是菏澤、雷澤、大野澤、孟渚澤,有名的河流是濟水、濮水、沮水、雍水、菏水和汴水、黃枝水、彌水。

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中,對所見菏澤之域四澤八水及十多條河流情況作了詳盡記述,後世又有很多學者為疏作考,使我們瞭解到這些湖澤、河流的一些基本情況。古文獻研究和考古發掘將會證明,菏澤是延續三千年仰韶文化的東邊緣,又是延續二千年大汶口文化的西邊緣。兩種文化在這裏撞擊、融合,誕生了先進的龍山文化,又陸續傳播四海。

三皇五帝

對傳説中的三皇,司馬遷用“尚矣”二字避之,對先祖五帝,司馬公作《本紀》記之。隨着考古學不斷髮展和地下文物佐證,距今六千年前後的上古文明不斷被發現。中國傳説古史三皇五帝之存在,越來越接近史實。在地下考古未能佐證之前,古文獻記載不失為研究三皇五帝和夏、商、週三代的重要基礎和考證脈絡。結合“經”、“緯”書載,華胥氏、伏羲氏,第一代炎帝神農氏,蚩尤、帝摯、帝堯、帝舜、帝禹、伯益,乃至夏啟、太康、少康、商湯、伊尹、太戊,無不生於斯長於斯,活動、立國於斯。

華胥是中華先民見諸史籍的第一位有姓名的始祖母,是距今6400年前後,母系風姓氏族的領袖,帶領先民在雷澤周圍漁獵、採集、生息。當時為知母不知父的時代,先民以為華胥姑娘踏了雷澤岸邊雷神的腳印而懷孕,並在雷澤岸邊“成”這個地方生下伏羲。“成”,在雷澤東岸,即今鄄城縣東南紅船鎮至牡丹區胡集鄉之間。伏羲成了龍的兒子,其氏族圖騰變成了龍。伏羲氏最主要的貢獻是“結

網罟”。他能在人口繁多難以果腹的情況下,創造發明了網,用以捕魚、捕獸、擒鳥、縛龍(鱷魚),解決當時民眾的饑荒。古籍記載中國最早的伏羲陵和女媧陵在鉅野縣東境。

夏商聖地

《漢書》載:顓頊五世而鯀,鯀生禹。顓頊氏族長期生活在濮水流域的鄄城縣雷澤、歷山一帶。現代學者沈長雲教授研究認為,夏后氏源於雷澤、歷山。鯀之妻族是有莘氏,史書上著名的“有莘之墟”,即在今曹縣之莘冢集。大禹就生在有莘氏族,長大後在陶丘和舜相識。

亙古以來,菏澤之雨水、客水,東流至汶上、嘉祥、滕縣等泰蒙山區二級崗台高地,或南下入淮,或東北流至大野澤,經濟水、過樑山、濟南而入海。倘若境內溝河淤塞,每遇黃河漲水或天雨大作,則四澤八水氾濫。帝堯時,連降天雨十三年,命鯀治水不成而放之羽山。覆命禹治水,敷土浚川,疏通八水而入四澤,再入泗(江)、入淮、入海,使人民“降丘宅土”,安居樂業。《禹貢》字不滿二千,而四處提到位於菏澤市境內的十三個地名、水名,足以説明這裏是大禹治水的中心地區。對此,沈長雲教授已有翔實之論述。夏禹治水功大,受舜禪讓而為帝;禹子啟殺治水有功的伯益而自立為王,建中國第一個家天下的夏后王朝,共傳十九王。

輝煌失落

自上古至兩漢的數千年間,菏澤為先民生息聖地、天下之中。至南北朝時已經衰退,金元時徹底衰落。天下很少有人知道菏澤過去還曾有過燦爛的文明。菏澤失去古代歷史文明和交通優勢的主要原因有四:黃河的衝擊及泥沙的掩埋、長期戰亂的`摧殘、歷史典籍的亡散和失去口傳歷史文化。兩漢四百年,黃河決口達16次之多,尤以兩漢之交為甚,使菏澤天下之中的交通地位受到毀滅性的破壞。東漢以來,河、濟、汴三水交流,菏澤全境在黃泛之中達60年之久,人民流離失所。直到漢明帝時王景治河,才解決了菏澤水患,使河、濟歸流,土地涸出,人民始為生計。金、元、明三代二百年,洪水把菏澤的四澤八水全部淤塞填埋地下,在地表已無任何痕跡可尋。高原黃土隨黃河水一次又一次地掩埋着菏澤之域的上古文化,使兩漢遺蹟埋在地表以下8-10米處;使唐宋遺蹟埋在地表6-8米以下;就連很多明清遺蹟也掩埋在二米黃沙之下。探測表明,古陶丘在地下10米處,漢成陽在地下8米處,唐曹州在地下6米,宋南華、冤句兩城在地下5米,就連1855年單縣黃河決口,有數十村莊竟在今地表3米之下。這樣一次次的掩埋使四澤八水完好的水系全部毀滅,菏澤終於在金、元、明三代被黃河徹底送上黃泛災區。但堯舜禹湯時的居民遺址,卻反呈現在地表之上,皆因其是避水高台之故。遺址之下究竟還有什麼文化,不得而知。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菏澤之域先是官兵與黃巾軍的爭戰之地,後是曹操、呂布、張繡、袁紹等軍閥的混戰之所。古城定陶、廩丘、兗州(鄄城)、昌邑、成陽、鉅野、乘氏成了軍閥爭奪廝殺的戰場,十幾座漢城毀於三國混戰。西晉末年,八王之亂,菏澤又成了爭戰之地。《文獻通考?曹州》條稱:“西晉之末,爭戰之地,三百年間,傷夷特甚。自宇內平一,又如近古之風。”查譚其驤編《中國歷史地圖冊》,就會看到,自三國至隋統一中國,菏澤之域被瓜分得四分五裂,版圖歸屬、政權變更皆像走馬燈一樣,又何

談兩漢盛世時菏澤農業的輝煌。隋末唐初,唐末五代,宋末金初,元末明初、明末清初、清末民國,菏澤每一次都是農民戰爭或政權更替的重要戰場。這無疑都是對菏澤農業、商業經濟的一次次毀滅。

Tags:通用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