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歷史

勤儉節約的歷史故事(精選8篇)

欄目: 歷史 / 發佈於: / 人氣:1.99W

故事是指在現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於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於口頭講述。以下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勤儉節約的歷史故事(精選8篇),希望大家喜歡。

勤儉節約的歷史故事(精選8篇)

勤儉節約的歷史故事1

牛根生

原蒙牛集團董事長牛根生對自我很摳。下屬坐沃爾沃、寶馬,自我只坐一輛排量不太大的奧迪;甚至,高層管理團隊人人住的房子都比老牛的大。公共場合,牛根生總是繫着那條18塊錢的領帶,上頭有綠色的草原,蒙古包,奶牛,以及蒙牛的logo。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牛根生每次到北京出差,就住在蒙牛駐北京辦事處一個絕不會超過三星級的賓館。

記者到那裏採訪他的時候看到,雖然這算是一個套間,但客廳的茶几上擺放着瓜子、花生那裏已經成為招待客人的公共區域,有一組沙發甚至有些塌陷。“有人説我做秀,我説做一次秀容易,但要做無數次的秀、一輩子的秀是挺難的。”牛根生説。

勤儉節約的歷史故事2

心靈富足的儉樸總統

在拉丁美洲,有這麼一位總統,“寒磣”得不行,以至於每次和他一齊開會亮相,總讓其他國家的總統們坐立不安——因為他從來不帶隨從,不打領帶,穿着十分隨意,全身上下居然找不出來一件名牌精品。

他叫何塞·穆希卡,是烏拉圭現任總統,被西班牙媒體稱為“全球最窮總統”。

現年76歲的穆希卡,出身於農民家庭,2009年被左翼公推參選總統,2010年3月當選總統。儘管當時他是“窮苦人的候選人”,但最終他卻憑藉超過半數的選票當選。

任職總統後,穆希卡拒絕遷入總統官邸,因為“那比蹲過14年的牢房大太多”。他更拒絕了隨行和防彈轎車接送,自我每一天開着車齡“20多歲”的金龜車上下班。“異類總統”的舉動還遠遠不止這些,週末他還會自我整理一下菜園,帶着愛犬出門,看球賽,他擔任國會議員的妻子對於外界的不理解坦然一笑,稱自我“早已見怪不怪”了。

2011年,穆希卡把自我在埃斯特角的總統官邸和兩處住房,以27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給了烏拉圭東部共和國銀行。穆希卡把出售所得的資金全部用於實施政府的住房計劃。

去年底,穆希卡申報的財產令人難以置信:首都郊區一棟舊農舍和兩塊農地、兩輛1987年的.福斯金龜車、兩輛拖拉機,加上銀行不到20萬美元的存款。穆希卡的清廉,讓進進出出都講究排場的拉美政客們十分汗顏。

可是,就是這樣一個“最窮總統”,卻成為拉丁美洲最受歡迎的總統——因為他的愛心。

穆希卡上任後就宣佈:把月薪的九成捐給遊民救助基金。他説:“剩下的夠我用了,如果有這麼多同胞連這數目都賺不到,我怎能説不夠呢?”他還表示,將來還要把部分退休金捐出。

對於自我被稱為“全球最窮總統”,穆希卡微笑着迴應道:“我一點也不窮,説我窮的人才是真窮。説我僅有幾樣東西倒也沒什麼錯,但儉樸卻使我覺得十分富足。”

對於身居總統要職的穆希卡而言,身價、金錢、榮耀,這些標籤可謂招之即來,然而他卻將心靈的收穫納入了財富的範疇,用愛心和實際行動,證明了自我對這些身外之物的無動於衷和對心靈富足的追捧。

俞敏洪説:“心靈的富足是一種美,這種美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歡樂,是一種把生命融入詩意的壯舉。”或許,“最窮總統”穆希卡賺取的,才是我們這個世界上最真、最美、最温暖的“財富”。

勤儉節約的歷史故事3

約翰·D·洛克菲勒孫子的零用錢

小約翰·d·洛克菲勒(石油大王約翰·d·洛克菲勒的兒子)一向認為自我是父親鉅額財產的管理者而不是擁有者。他把博愛當作畢生的事業,一生中為公共事業捐獻了5000多萬美元。他以往出資修繕凡爾賽宮,設立了阿卡迪亞和格蘭德泰頓國家公園,捐獻地皮給聯合國在紐約設立總部。在那裏我們看到的是他在1920年5月1日寫給兒子約翰·d·洛克菲勒三世的一封信。小約翰·d·洛克菲勒當時46歲,在信裏他為14歲的兒子列出了“財政”要求。兒子約翰·d·洛克菲勒三世長大之後繼承父親的遺志成為洛克菲勒基金委員會的主席。信的全文如下:爸爸和約翰的備忘錄——零用錢處理細則:

1、從5月1日起約翰的零用錢起始標準每週1美元50美分。

2、每週末核對賬目,如果當週約翰的財政記錄讓父親滿意,下週的零用錢上浮10美分(最高零用錢金額可等於但不超過每週2美元)。

3、每週末核對賬目,如果當週約翰的財政記錄不合規定或無法讓父親滿意,下週的零用錢下調10美分。

4、在任何一週,如果沒有可記錄的收入或支出,下週的零用錢堅持本週水平。

5、每週末核對賬目,如果當週約翰的財政記錄合規定,但書寫或計算不能令爸爸滿意,下週的零用錢堅持本週水平。

6、爸爸是零用錢水準調節的惟一評判人。

7、雙方同意至少20%的'零用錢將用於公益事業。

8、雙方同意至少20%的零用錢將用於儲蓄。

9、雙方同意每項支出都必須清楚、確切地被記錄。

10、雙方同意在未經爸爸、媽媽或斯格爾思小姐(家庭教師)的同意下,約翰不能夠購買商品,並向爸爸、媽媽要錢。

11、雙方同意如果約翰需要購買零用錢使用範圍以外的商品時,約翰必須徵得爸爸、媽媽或斯格爾思小姐的同意。後者將給予約翰足夠的資金。找回的零錢和標明商品價格、找零的收據必須在商品購買的當天晚上交給資金的給予方。

12、雙方同意約翰不向任何家庭教師、爸爸的助手和他人要求墊付資金(車費除外)。

13、對於約翰存進銀行賬户的零用錢,其超過20%的部分(見細則第八款),爸爸將向約翰的賬户補加同等數量的存款。

14、以上零用錢公約細則將長期有效,直到簽字雙方同時決定修改其資料。

勤儉節約的歷史故事4

比爾·蓋茨找車位

有一次,比爾·蓋茨和一位朋友開車去希爾頓飯店。到了飯店前,發現停了很多車,車位很緊張,而旁邊的貴賓車位卻空着不少。朋友提議把車停在那兒。

“噢,這要花12美元,可不是個好價錢。”蓋茨説。

“我來付。”朋友堅持道。

“這可不是個好主意,他們超值收費。”

在蓋茨的堅持下,他們最終還是找了個普通車位。

蓋茨最厭惡物不等值,對應花的錢,他從不小氣,看看他這些年為慈善機構捐款的數字就明白了。

勤儉節約的歷史故事5

朱元璋

朱元璋的故鄉鳳陽,還流傳着四菜一湯的歌謠:”皇帝請客,四菜一湯,蘿蔔韭菜,着實甜香;小葱豆腐,意義深長,一清二白,貪官心慌。“朱元璋給皇后過生日時,只用紅蘿蔔、韭菜,青菜兩碗,小葱豆腐湯,宴請眾官員。並且約法三章:今後不論誰擺宴席,只許四菜一湯,誰若違反,嚴懲不貸。

勤儉節約的歷史故事6

台塑集團王永慶

在《蒙代爾》中國500富豪榜上,台灣共有7人上榜,台塑集團創始人王永慶排在第二,他的個人資產多達430億人民幣,但他生活相當簡單。他在台塑頂樓開闢了一個菜園,母親去世前,他吃的都是自我種的菜。台灣人喝咖啡時喜歡加入奶精球,每次王永慶總要用小勺舀一些咖啡將裝奶精球的容器洗一洗,再倒回咖啡杯中,一點都不浪費。生活上,他極崇尚節儉:用的肥皂剩下一小片,還要粘在整塊上繼續使用;每一天做健身毛巾操,一條毛巾用了27年。王永慶同時也是一個很低調的人,從來不理解個人採訪。在他眼裏,一個人只要努力工作就能夠了,不需要把個人的經歷告訴大家。在這個紛亂的時代,他堅守着自我的行為方式,堅守着一個傳統的產業。

勤儉節約的歷史故事7

勤儉節儉的民間故事

有這麼一個民間故事:從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着一個叫吳成的農民,他一生勤儉持家,日子過得無憂無慮,十分美滿。相傳他臨終前,曾把一塊寫有“勤儉”兩字的橫匾交給兩個兒子,告誡他們説:“你們要想一輩子不受飢捱餓,就必須要照這兩個宇去做。”之後,兄弟倆分家時,將匾一鋸兩半,老大分得了一個“勤”字,老二分得一個“儉”字。

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懸家中,每一天“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年年五穀豐登。然而他的妻子卻過日子大手大腳,孩子們常常將白白的饃饃吃了兩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裏就沒有一點餘糧。老二自從分得半塊匾後,也把“儉”字當作“神諭”供放中堂,卻把“勤”字忘到九霄雲外。

他疏於農事,又不肯精耕細作,每年所收穫的糧食就不多。儘管一家幾口節衣縮食、省吃儉用,畢竟也是難以持久。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他倆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將“勤”“儉”二字踩碎在地。這時候,突然有紙條從窗外飛進屋內,兄弟倆連忙拾起—看,上頭寫道:“只勤不儉,好比端個沒底的碗,總也盛不滿!”

“只儉不勤,坐吃山空,必須要受窮捱餓!”兄弟倆恍然大悟,“勤”“儉”兩字原先不能分家,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訓以後,他倆將“勤儉持家”四個字貼在自家門上,提醒自我,告誡妻室兒女,身體力行,此後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

勤儉節約的歷史故事8

毛岸英節儉買書的故事

一天,毛岸英買菜回來走過一家小書店,他輕手輕腳地走進店堂,看見滿屋子擺了好多的書、畫。他彷彿走進童話般的神奇世界,翻翻這本書,新鮮;看看那本書,也趣味。之後發現有一本很厚很厚的長方形的書,賣書的人告訴他,這是字典,是位不開口的先生。岸英像着了迷似的,心想,不開口的先生多好,要是我把它請在身邊,碰到難字生詞,翻一翻,它就告訴你,那多好,對,買一本!

“老闆!這個不開口的先生要賣好多錢一本?”岸英滿面笑容,興沖沖地問。他心想,七八個銅板總能夠了吧!

書店夥計伸出大拇指和食指:“不多!大洋8角!”

“8角?”岸英有些吃驚,臉上充滿期望的笑意趕跑了。

“8角,就是240個銅板呀!”岸英吐了吐舌頭,不忍釋手地把字典放回原處,歎口氣離開了書店,他下意識地摸摸口袋,袋裏連一個銅板也沒有。怎樣辦呢?從哪裏搞錢呢?給“大黃牙”當奴隸,連飯都吃不飽,哪來錢?岸英苦苦思索了老半天,想不出一個辦法。

他買回一籃豆芽菜,“大黃牙”丟給他6個銅板。他跑到隔壁弄堂裏的一家饅頭店裏,把銅板遞過去,習慣地説:“呶,來三隻開花饅頭。”他總是給岸青、岸龍各買一隻,6個銅板是三個兄弟的早飯錢。剛剛把三隻開花饅頭接到手裏,他突然醒悟了似的退回一個,説:“退我兩隻銅板好啦!”

岸英是個有恆心的孩子,凡是想準了的事,他就必須下狠心辦到,即使再餓再冷他也能忍受。他和岸青省吃儉用,大約兩三個月的早晨沒有吃早飯,總算積存了200多個銅板。他最終跳跳蹦蹦地走進書店,從袋子裏倒出所有銅板,一邊要書店夥計數錢,一邊拿起《學生字典》翻看。

有了字典,兄弟三人像得了寶貝似的,可高興啦!從此,岸英一有空就對着報紙查生字,還教岸青、岸龍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