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舞蹈

舞蹈的教案精選15篇

欄目: 舞蹈 / 發佈於: / 人氣:9.79K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舞蹈的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舞蹈的教案精選15篇

舞蹈的教案1

第一課

一、教學目標

1、訓練學生的韌帶柔韌性

2、訓練學生的腳掌控制力

3、瞭解傣族舞蹈的特點、掌握基本手位

4、學習舞蹈《打水的姑娘》前四個八拍

二、教學重點

掌握傣族舞蹈基本手位、及《打水的姑娘》的舞蹈動作

三、教學難點

訓練學生的韌帶柔韌性

四、教學過程

1、上課要求:穿舞褲、舞鞋,貼身t恤,盤好頭髮。

2、基本功訓練

站姿、腳位、勾繃腳

訓練跟腱

把上壓前腿

壓膀子、甩膀子

練胸腰

3、學習傣族舞基本手位:準備手、掌形、爪形、嘴形

4、學習舞蹈《打水的姑娘》

學習基本動作:節奏從慢到快(4個八拍)

和音樂:老師領跳

學生自己跳

5、放鬆練習

第二課

一、教學目標

1、訓練學生的韌帶柔韌性

2、訓練學生的腳掌控制力

3、掌握傣族舞蹈基本動律

4、學習舞蹈《打水的姑娘》四個八拍

2.適合國小舞蹈興趣小組的教學舞蹈有哪些

1.舞蹈的基本訓練。

少兒舞蹈基本訓練一般分為地面訓練、把杆訓練、中間位置訓練。地面訓練的內容包括頭、頸、肩、肘活動,勾繃腳、卧姿踢腿、跪下腰練習,通過這些訓練,能使學生身體得到較自然、全面的活動,增強動作關節的靈活性。

把杆訓練的內容包括繃腳擦地、蹲、小踢腿、腰、大踢腿,這部分活動量大,教師要利用各種教學手段,提高學生訓練效率。例如,在進行踢腿訓練時,有的學生怕踢腿疼,不捨得用勁,我就給學生講清楚踢腿練習的目的性,使學生逐步認識到只有腿的軟開度增強了,胯、膝、踝三部位的軟開度也隨之提高了,提高學生練習的自覺性。

通過把杆上的訓練,能規範學生動作,提高動作的軟開度。中間位置訓練,主要是學習手位、腳位、手臂姿態、基本舞步、小跳等,通過學習能使學生了解身體各部位舞蹈動作的要點,使動作輕巧、敏捷、穩重、有持久力。

例如我在教學生走步時,首先讓學生聽音樂走步,要合拍,能行進或原地走,然後隨着學生音樂感受能力、動作水平的提高和方位知覺的發展,根據不同的音樂,表現不同的人物、不同情緒、不同節奏、不同特點走,如老爺爺走、小朋友走、輕快地走、雄壯的走等。為提高學生動作訓練的興趣,還可加入學生喜歡的動物世界中“小夥伴”的走。

如鴨走、熊走、企鵝走,使學生在愉快的模仿動作過程中,達到走步訓練的目的。總之,基本訓練教學大致可以概括為以下四句話,即:動作要領先講清,精講多練不放鬆,勉勵學生勤練功,循序漸進量力行。

2.活動課中的舞蹈教學。

國小階段現行的舞蹈教學內容,主要分為律動、集體舞、表演舞。

律動是指在音樂的伴奏下,根據音樂的性質、節拍、速度等變化做不同的律動性動作。律動可以單一動作重複練習。

也可將幾個關聯動作組合練習。如,形象模仿動作:鳥飛、兔跳等。

集體舞一般是在短小歌曲或樂曲的伴奏下,有組織、有規定的隊形、位置上做舞蹈動作,一般可以反覆進行,舞蹈時要求學生要有相互的感情交流,動作和諧一致。集體舞主要是用來培養學生在音樂的伴奏下變換隊形,在音樂中整齊、協調的動作、樹立相互合作的集體主義觀念。

表演舞一般是指體裁廣泛、主題突出、有特定的內容、情節、角色,有畫面和隊形的變化,舞蹈性比較強,是部分學生參加用於演出的舞蹈。不管是什麼類型的舞蹈,教師在排練舞蹈時,要給學生講清舞蹈中的故事情節、表演時應注意什麼。

在教學過程要要注意引導學生觀察教師的示範,並進行模仿,反覆練習,達到教師的要求。例如,在排練舞蹈《花兒向陽開》時,主要動作是學生雙手作動態開花狀,腳下做娃娃步和小碎步,初學時,學生動作做得較僵硬,我反覆示範,並用啟發式的語調告訴她們:“你們就是一朵含苞欲放的小花,在陽光雨露的滋潤下,欣喜的開放。”

學生理解了動作的含義,頭、眼、手、身段、表情的配合有了,動作也就做活了。總之,在排練舞蹈時,具體動作應由易到難,由分解到組合,精講多練,由基本動作到串聯,練習速度由稍慢過渡到原速。

舞蹈的教案2

活動目標

增強對舞蹈的興趣感,提高幼兒對音樂的節奏感。

增進幼兒的靈活的形體,培養幼兒羣體的合作精神。

活動流程

一、基本功訓練

腳腕訓練、

胯關節訓練、

腰的訓練、

胯的訓練、

走跑跳訓練,

二、舞蹈動作學習

1、左手掐腰,抬左腿,左腿向旁側抬起,抬起時腳尖向下,右手五指張開向左側伸出,舉過頭頂,手心向前,此動做為第一拍,右手向下彎曲呈拳型與間平行,手心向着自己,腿放在地上為第二拍,從中增進幼兒的靈活的形體。在熟練的情況下,加快速度在詼諧曲中練習,提高幼兒對音樂的節奏感。

2、律動《表情歌》訓練幼兒的表情,做出豐富的臉部表情。(哭、大笑、捧腹大笑、生氣、偷笑、小聲笑)在舞蹈遊戲中進行舞蹈練習。主要練習嘴角向上翹,保持微笑。

3、模仿踢小球動作。學習原地跑。模仿、踢球、抱球、用頭頂球、雙腳跳起、雙手抱球等動作。

4、雙手呈抱球狀,向左,左腳腳尖向左翹起,身體向左彎曲大約15度左右,然後左腿收回併攏,左手收回至胸前,反方向做一次,重複兩個八拍。

5、把兩個動作連起來做。

6、加音樂練習。

活動延伸

回家可以玩一玩球,體會手抱球的感覺。

舞蹈的教案3

活動目標:

1、感受用手跳舞的新奇感,體驗手的靈活性。

2、傾聽並熟悉音樂樂意隨着音樂自由表演小魚遊的情景。活動準備:兩段音樂、錄音機、寶寶襪20雙。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小手變變變”引起興趣

1、老師:小朋友,我的小手會變魔術哦,看我變了什麼呀?(小雞)再看看這次變什麼呢(蝴蝶)

2、那你們的小手會變什麼呢?(引導幼兒發揮想象)

二、回憶已有經驗,扮演動物初步感受手部跳舞的快樂

教師小結:你們的小手真靈活,能變出這麼多的小動物。那下面我們讓這些小動物來跳跳舞怎麼樣?

合着音樂的節奏,引導幼兒扮演不同的動物來表現手部舞蹈。

老師:原來你們的小手能跳這麼好看的小動物舞蹈呀。

三、傾聽音樂,熟悉音樂旋律

教師:今天我還帶來了一段音樂,請小朋友來聽一聽,在這音樂裏是誰在跳舞。

1、教師播放一段音樂,幼兒自由發揮相像。

提問:你覺得這段音樂裏,是誰在跳舞呢?

2、教師出示襪子小魚:這是小魚在跳舞。

3、小魚是怎麼跳舞的呢?幼兒完整欣賞一遍。

問:小魚怎麼跳舞的呀?

教師小結:原來我們小魚在水裏可以翻身,可以朝不同的方向遊,可以蜷縮身體,還可以吐泡泡做好多的動作

四、學習小魚遊,感受新奇,快樂感

1、小朋友徒手跟隨音樂表演一遍。

2、小朋友戴上襪子,跟隨音樂表演一遍

五、創編小魚遊動作

1、請個別幼兒嘗試。

2、傾聽音樂單手錶演小魚遊兩遍。

3、傾聽音樂嘗試兩隻手表演小魚遊一遍。

六、結束延伸

今天我們用小手跳了小魚的舞蹈,我們還可以用小手跳什麼呢?對了,小手還能跳很多很多的舞,小朋友們可以想一想,下次來教我們好嗎?

舞蹈的教案4

一、課程性質和定位

形體舞蹈是音樂學系的一門專業必修課,隨着表演藝術的發展,使得形體舞蹈的發展更為迫切,它不但在培養人的高雅的體態、優美的氣質以及保持好的身段等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同時在培養人的思想、品德、修養、情操、禮節、藝術品味以及鑑賞能力等方面也都有不可忽略的作用。

二、教學目的和任務

1、引導和培養學習者的興趣和舞蹈欣賞能力,提高審美情趣。

2、掌握形體舞蹈的基本特徵和基本技能,培養良好體態,提高學生的形象素質,擁有健康的身體和高雅的氣質。

三、教學建議

1、把芭蕾基本功和舞蹈小組合相結合,科學地訓練形體、姿態,即通過拉伸和舞蹈來訓練體態,而不是為了完成某項技術動作。

2、地面練習、把杆部分、中間部分和舞蹈小組合的設置應由初級到中級,淺顯易學。

3、把各關節的訓練,特別是中段訓練應加入教材中,以此彌補芭蕾基本功訓練或形體訓練的不足,使練習更具有趣味性,更靈活。

四、教學時數和課時安排

教學時數:104課時(三學期)

課時安排:第一學年第一學期 2/周 共32課時 第一學年第二學期 2/周 共36課時 第二學年第一學期 2/周 共36課時

五、課程考核及成績評定

本課程為考試科目,平時成績佔總成績的30%,期末考試佔總成績的70%,成績評定採用百分制,60分為及格。 教學內容

第一節 關節訓練

一、上段訓練

1、頭頸練習

前、後、左、右傾頭 關頸的轉動

2、肩部練習

(1)提肩和繞動 (2)肩部的上下彈動

二、中段下段訓練

1、胸的練習

含胸 展胸 仰胸

2、兩肋的練習

左、右旁移,前、後繞

3、膝關節的練習

屈膝、點踏步、吸伸、吸撩、環動、踢、搬、控腿

4、胯關節的練習

左、右挺胯 左、右、前、後環動盪不安

第二節 地面素質訓練

1、坐地勾繃腳練習勾腳 繃腳 向內旋向外旋

2、盤腳壓胯

3、坐地吸腿練習 單、雙腿

4、側卧旁吸腿練習

5、俯卧後吸腿練習 單、雙腿

6、仰卧吸腿練習 單、雙腿

7、腰的訓練

8、仰卧前踢腿

9、側卧旁踢腿

10、俯卧後大踢腿

11、跪姿後踢腿

12、腿的`前、旁、後的訓練

舞蹈的教案5

活動目的:

1、激發幼兒熱愛具有中華民族陝北風味特色的文化藝術;

2、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音樂感受能力、模仿能力;

3、幼兒初步感知具有陝北風味的腰鼓舞,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根據簡單節奏型創編花樣打鼓方法。

重難點分析:

重點:幼兒根據簡單節奏型創編花樣打鼓方法。

難點:注意與歌曲配合時的節奏感。

活動方式:

集體、分組、個別相結合的方式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視頻:腰鼓舞;

2、腰鼓每人一個;

3、陝北風味民歌《擁軍花鼓》;

4、節奏譜每組一小節。

知識準備:

已有打腰鼓的基礎。

活動過程:

(一)導入:打腰鼓,唱《上學歌》進入教室。

提問:

1、今天,小朋友在唱《上學歌》時,和以往有什麼不同?

2、敲着腰鼓,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3、誰能向大家介紹一下腰鼓?

(師小結:腰鼓是一種我國特有的民族打擊樂器,敲鼓的人手拿鼓棒,可以敲擊鼓面、鼓身打擊出好聽的節奏。今天老師就為小朋友帶來了一段好看的腰鼓舞,讓我們認真看看裏面敲鼓的認識怎樣敲鼓的,好嗎?)

(二)展開:

1、觀看《腰鼓舞》,幼兒欣賞!

提問:

1)看了這段腰鼓舞,你心裏有什麼樣的感覺?

2)舞蹈中喬腰鼓的叔叔都跳了哪些動作?你能試着模仿一下嗎?

(過渡:小朋友們模仿的可真棒,那你們想不想想哪些叔叔一樣,也跳出那麼好看的腰鼓舞來?)

2、花樣創編打擊腰鼓。

今天,老師為小朋友帶來了幾個簡單的節奏型,請小朋友們別敲擊腰鼓的鼓面和鼓身將這些節奏表示出來,當然,如果你能加上一些好看的舞蹈動作就更棒了。

(幼兒分成三組,每組敲一個節奏型,幼兒以個人為單位進行練習,教師巡迴指導。)

3、請個別打擊好的,有特色的幼兒上台進行表演。

提問:你認為xxx表演得好嗎?為什麼?

請全體幼兒模仿。師帶領幼兒練習整段節奏。

4、練習跟音樂《擁軍花鼓》打擊。

小朋友,還記得前兩天咱們欣賞過的陝北民歌《擁軍花鼓》嗎?現在我們就把自編的節奏加入歌曲中。

1)第一遍。講評:從節奏入手。提示幼兒如何能打擊整齊?

2)第二遍。講評:從加入情趣入手。在第三句“牛呀、羊呀,送到哪裏去?”上加入動作,再次引發幼兒興趣。

3)第三遍。完整打擊。

(三)結束:帶領幼兒圍着教師打擊腰鼓,加上動作。

舞蹈的教案6

一、説指導思想

隨着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藝術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學校、家庭的重視,而作為藝術教育的主要內容——舞蹈教育,也在這樣的一個環境背景下與其它藝術門類百花齊放。每個人都具有舞蹈的能力,因為舞蹈源於人體的動作,而每個人無時無刻也離不開動作,用動作的語言共同來表情達意,來創造和滿足自己生活的需要。人們的生活中參加舞蹈活動所具備的舞蹈能力,當然也需要進行一定的後天學習。對於基礎教育而言,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轉變教育觀念,實施素質教育,打破原來的“言傳身授”的古老教育模式,使舞蹈教育開闢一片新的天地!

二、分析教材內容

本課的內容來自《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音樂與舞蹈》當中的第三單元中國少數民族舞蹈部分,傣族是雲南特有的民族,是五十六個民族當中的一員,傣族人民主要居住在瑞麗、西雙版納等地區,傣族的民族特色鮮明突出,人民普遍愛好歌舞,舞蹈形象生動,感情細膩,許多動作多為動物的模擬與美化,頭、肩膀、腰身、胯、所形成的弧線,俗稱“三道彎”,舞蹈造型具有“雕塑性”,它那優美的舞姿,把人帶入詩一般的境界。

三、教學目標:

⑴通過傣族舞的教學,使學生初步瞭解傣族舞蹈的基本風格,基本造型,動作韻律特點等。⑵擴大豐富學生的眼界及知識,廣泛積累舞蹈素材,以便不斷提高自身鑑賞,舞蹈表演的能力。⑶讓學生對自己所學的動作融會貫通,學會簡單的創編。⑷培養、增進學生熱愛少數民族文化的情感。

四、教學重點:

舞蹈雖然是動作的藝術,但不僅僅只是做做動作而已,更重要的是體現一種民族的風格特點。這節課的重點就放在對傣族舞基本動作的教授上,因為學生做動作往往是單純的模仿,有時候還模仿的不像,再加上這節課的內容較多,要力求使他們把動作掌握好,是這節課的重點。

五、教學難點:

這節課的難點就是要求學生們創編。學生大多是來自農村,可以説幾乎沒有什麼舞蹈基礎,創編對於他們來説是有一定難度的。再加上選擇舞蹈課的都是女同學,將來很有可能走上工作崗位會用上,所以學會基本的舞蹈的創編對他們來説也是一項基本技能。對於我們的學生來説創編可能要學習兩至三節課後,把基本的舞蹈動作都熟悉瞭然後再展開創編活動。

六、説教法:

為了學生能夠更準確的抓住傣族舞的風格特點,攻克舞蹈的重點和難點,我主要操用了以下的方法:

(1)視覺圖像法:首先傣族的風土人情、文化內涵等對於我們這些漢族的孩子來説不那麼瞭解,為了學生能更深刻的體會到這一點,我先拿出了學校演出時的傣族特色的服裝,通過視覺的刺激和教師對這位傣族姑娘服飾的講解,逐漸的引出傣族舞蹈的體態特點,使同學們在欣賞中接受知識,在介紹手形、手位時,我打破了以前那種老師做,學生學的傳統模式,找了許多手形手位的示範圖,讓學生們自己去找動作,去配動作,避免枯燥的説教形式,使本來抽象的內容更加形象化,也起到了一定的強化作用。

(2)語言啟發法:教師的語言是最直接對學生產生影響的,教師的語言生動,學生就會很容易接受。在這節課中,我不斷的用語言來啟發學生,讓她們轉化角色,把自己轉換成一位美麗的傣族少女,或者把自己想象成金色的孔雀,這樣她們做動作會顯得比較自信,對於我們很好的完成教學目標是很有幫助的。

(3)實踐法:在學生舞蹈學習練習實踐中,突出音樂與舞蹈的情感表現。

七、説學法:

我覺得,從某種意義上來説,教法和學法是相統一的,有什麼樣的教法就有什麼樣的學法,應該説教學思想決定了教學模式,教學模式決定了教法與學法。但無論是教法還是學法,都必須重視學生的存在,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興趣特點,我在學法的指導上緊緊圍繞着教學目標,用視覺的觀察來模仿老師的動作,聽覺來把握傣族舞蹈的風格以及樂曲的旋律和節奏,不斷的鼓勵、啟發她們主動性的學習。注重學生創造性的意識與實踐能力的培養,不斷滲入素質教育

八、教材的加工重組:

在教學大綱中,本單元應最先介紹的少數民族舞蹈是蒙古族舞蹈、藏族舞蹈和新疆舞蹈。但這對於我們的學生來説很難,因為大多數學生沒有經過專業的舞蹈訓練,而傣族舞蹈在技巧方面還是比較容易掌握的。所以先選擇了學習傣族舞蹈。

九、教材的拓展:

充分的利用互聯網,對本單元的教學內容進行補充和完善。我們國家由56個民族組成,所形成的舞蹈風格多樣,補充進了傣族舞的內容,拓展了學生的藝術

視野,提高學生的綜合藝術表現力。

十、學情分析:

舞蹈學習的內容傾向於技能技巧的訓練,因為大多數學生沒有經過專業的舞蹈訓練,學生舞蹈功底很差。,所以在教學中我主要注重基本動作的學習與練習,不盲目追求專業化動作和提升技能技巧難度,並把練習的重點放在對舞蹈的藝術表現上和對情緒情感的表達方面。

十一、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師生問好之後,我都會讓學生喊出舞蹈課的口號:秀出自己!讓她們時刻提醒自己:讓把自己最美麗的一面展現出來。

2、導入教學內容:內容一:基本技能的學習。

準備活動:播放音樂,跟隨音樂做熱身運動。以各關節為主,目的在於預防和減少關節損傷,增強各關節肌肉韌帶的彈性和靈活性,促使大腦中樞神經興奮、克服人體活動上的生理惰性,振奮精神。

扶把練習:通過扶把練習掌握身體各部位規範的單一動作,克服站立時的腰部無力向下的毛病,增強軀幹的力量,增加腿部肌肉的力度、開度及靈活性。組合練習:通過學習舞蹈身韻的練習,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增加學習的積極性和動作的協調性,是教學達到良好的效果。同時,注重基本動作的學習與練習,不盲目追求專業化動作和提升技能技巧難度,並把練習的重點放在對舞蹈的藝術表現上和對情緒情感的表達方面。

內容二:相關文化的滲透。《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中將“提高學生的舞蹈鑑賞水平和激發學習興趣”放在《音樂與舞蹈》模塊教學目標的首位。舞蹈課也是學生進行審美體驗的有效途徑,能讓學生初步瞭解民族民間的舞蹈文化,激發學生舞蹈學習的興趣,提高舞蹈審美能力。所以,在高中《音樂與舞蹈》模塊的學習過程中,舞蹈技能技巧的學習固然重要,而在學習中提高學生舞蹈鑑賞能力也應得到高度的重視。在堂課中,緊緊圍繞該教學目標來設計教學內容,教學中進行相關文化滲透,以提高學生舞蹈鑑賞能力。如在課題的導入中,首先就是對傣族舞基本體態及動律成因的探究,如,傣族舞為什麼手部動作是這樣為什麼常用一些送跨的動作等等。這既有助於學生更好地把握基本動作的要領,同時能讓學生了解該舞蹈的本質特點,讓學生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以拓展學生的藝術視野,積累傣族舞蹈的欣賞經驗,提高其舞蹈審美水平。本文內容三:傣族舞蹈動作的學習、動作組合的創編。側重點在這一個環節《音樂與舞蹈》模塊中的舞蹈創編,主要是根據舞蹈的節奏和情緒選配合適的音樂或根據音樂來設計與之相適應的舞蹈動作及隊形。教學中舞蹈創編的體現主要在利用已學習的傣族舞的基本動作,根據音樂創編出相適應的舞蹈動作和隊形。創編環節的設計,是讓學生學以致用,充分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凸顯高中學生舞蹈學習的特點,同時也體現了課標的教學要求。在這一教學環節中,我採用了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方法:

(1)手形手位的教授。再加上對於孔雀這種動物的描述,使學生們強化記憶。

(2)再接下去就是創編實踐。這一塊內容是本課的難點,在學生創編之前教師帶頭編了一個舞蹈,讓學生一邊看,以便帶着問題:老師在這個舞蹈當中用了那些手形手位,老師是怎樣進行編排的?讓學生首先明白創編是怎麼回事兒。然後,教師要做的就是鼓勵她們大膽的創編,活學活用,這樣,編一組4個8拍的動作應該是可以完成的。編完之後,還讓她們跳出來,並且大家一塊兒來學。

(3)課堂小結。

十二、感悟與反思:各位領導、各位同行,《音樂與舞蹈》模塊是一門嶄新的課程,在教學方式上無現成的模式可循,又由於其課程目標定位和學習人羣的特殊性,此門課程的教學更需要老師們在認真學習課標,深刻領會課標要義的基礎上,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教學中如何體現舞蹈藝術的基本特徵,如何把握音樂與舞蹈之間的關係,如何將舞蹈鑑賞、表演、編創有機結合,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等等,都還有待於廣大音樂教育工作者為之共同努力。俗話説: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素質教育的實施,具備人本思想的教育理念,自由活潑的教育方式,為我們的教育開闢了一片新天地,一節好的舞蹈課應該體現“課堂教學生活化”,讓課堂教學充滿生命與活力,通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平等互動的交流,使學生在饒有趣味和充滿情感的情景中輕鬆愉快的接受美的薰陶。作為一名教師,我將繼續朝着這方向努力,這次開課便是一種嘗試,不當之處,希望得到各位領導、各位同行的幫助、指導!謝謝!本文地

舞蹈的教案7

只要媽媽路笑臉

1=D 2/4 4/4

輕快地注:藍色為高音,紅色為低音。

3 5 5 5 / 5 6 5 / 3 3 2 3 / 1 - /

只要/媽媽/露笑/臉,/露呀/露笑/臉

2 2 2 3 / 2 2 5 / 2. 1 6 1 / 5 - /

雲中/太陽/放光/芒/放/呀/放光/芒

3 5 5 5 / 5 6 5 / 3 5 6 1 / 6 - /

只要/媽媽/露笑/臉/露呀/露笑/臉

5 6 5 5 / 3 5 3 / 2 3 5 6 / 1 - /

美麗/花兒/齊開/放/齊呀/齊開/放

2. 2 2 3 3 / 2. 1 6 5 6 5 - / 1. 2 3 5 6 5 / 5 - - - /

歷/盡/苦/難/的/好/媽/媽/我/們的/好媽/媽

6. 6 1 6 / 5. 6 5 3 - / 2. 3 2 5 6 / 1 - - - /

只/要/您/呀/笑/一/笑/全/家/喜/洋/洋

動作説明

預備姿勢:全體學生排成單圓隊形,面向圓心正步站立。

第一小節:右腳向右橫邁一步,重心移至右腿,左腳跟抬起,雙手經體前打開側平舉。

第二小節:右腿略屈,左腿略屈膝向右腿靠攏,左腿掌着地,右臂體前屈肘,右手食指翹起,輕靠左肩前,左手背後,目視左前方。

以上兩小節動作稱胸圍手。

第三小節:做聳肩:第一拍,雙肩快速提起,第二拍,放下不動,

第四小節:同第3小節的動作。

第5―8小節:同第1―4小節動作相反。

第9小節;右腳向前踏一步,雙手於體前上方拍一次手.

第10小節:左腳並步成正步,略屈膝,轉動手腕一次食指略翹起。

第11―12小節:雙手略向左右帥動,再一拍一動,頭隨之左右擺動。

第13―16小節:同9―12小節動作

第17小節:全體學生沿順時針,第一,二拍,左腳向左前方邁一大步,中心移至左腳,右腿經腳掌拖地,向左腿靠攏。上肢做扛開手:右臂側屈肘,右手於右肩上方,手心向上,左臂側平舉,手心向下。第三,四拍同第一,二拍動作相反。

第18―22小節:同第17小節動作。

第23―24小節:吸腿走七步,同時向右自轉一週。手臂動作同第2小節手臂動作,目視右下方。最後一拍落正步。

動作提示:

這是一個熱情,歡快,活潑的朝鮮兒童舞蹈組合哦媽媽,組合融合了朝鮮舞蹈胸圍手,聳肩,扛開手等基本動作,組合表達了人世間的親情---------只要媽媽笑一笑,全家喜洋洋。

組合所用的是由四二拍子到四四拍變拍子的音樂,要提示學生體會活潑歡快的四二拍與優美抒情的四四拍音樂不同的韻律感。

舞蹈的教案8

活動目標

藉助隊形變化圖,嘗試多人合作舞龍。

瞭解“百葉龍”是浙江省的民間藝術,喜愛民間藝術。

感受百葉龍舞動的姿態和氣勢,學習根據音樂的句段結構較準確地表現舞龍動作。

活動準備

課前已聽過《百葉龍傳説》;

舞蹈視頻和音樂;草龍兩條

活動過程

1、説説神奇的“百葉龍”

與幼兒一起回憶“百葉龍”的傳説。

2、欣賞舞動的“百葉龍”

(l)欣賞舞蹈第一遍

你看到百葉龍是怎麼樣的?心裏有什麼感覺?

(2)欣賞舞蹈第二遍

百葉龍舞出了哪些形狀?

(據幼兒的回答,教師邊哼唱音樂旋律邊用簡單的符號記錄隊形,如直線狀、圓形、波浪形、螺旋形等,引導孩子找找龍頭龍尾的位置。)

(3)傾聽音樂,教師指畫隊形圖

(4)討論隊形與音樂的變化特點

3、試試合作舞龍

(1)教師帶領幼兒初步感知空手舞龍的方法。

(2)簡單介紹草龍(數一數一條龍有幾根龍把),將幼兒分成兩組,推選出“龍頭”。

(3)幼兒嘗試隨音樂合作舞龍。

(4)分享交流,自主討論解決活動中出現的困難。

(5)幼兒再次舞龍。

活動延伸

百葉龍是浙江省的民間舞蹈。在我們四川也有很多有名的民間舞蹈,比如“翻山鉸子”等,以後請你們的老師帶你們學,好嗎?

動作建議

前奏:全體幼兒分成兩條龍,上舉龍把立正姿勢準備。

A段:

[1]一[12]小節,在龍頭的帶領下,上舉龍把繞活動室場地跑動;

[13]-[20]小節,手舉龍把做大幅度左右擺動(4拍1次);

[21]小節,上舉龍把立正姿勢過渡準備。

B段:

在龍頭的帶領下,隨音樂邊做慢速左右擺動(2拍1次),邊按“S”形或圓形走隊形;

C段:

在龍頭的帶領下,上舉龍把隨音樂按逆時針方向跑動成螺旋形,在尾聲處保持造型不動。

舞蹈的教案9

教學目的:

1、欣賞音樂,感受音樂的優美柔和。

2、發揮想象,用肢體語言表現出花的美麗。

教學準備:

音樂《水仙花圓舞曲》

教學過程:

1、聽音樂,吸引幼兒興趣。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一首好聽的音樂,我們一起來聽一聽,聽完之後,你們獸醫説有什麼樣的感覺好嗎?

感受到歌曲優美柔和。

(2)聽了這首音樂,你們想到了什麼?

想到了小船兒在水上輕輕地遊,小鳥在天上自由飛翔……

2、回憶花的外形,説説花有幾層花瓣,幾片花瓣。

(1)這首樂曲的名字叫《水仙花圓舞曲》,聽到這首樂曲的名字,你們想到了什麼?

想到了水仙花在跳舞。

(2)花是如何跳舞的呢?誰來表演一下?

(3)共有幾層花瓣,幾片花瓣。

3、師生討論:如何體現四層花、五瓣花、兩層花?

4、欣賞音樂《水仙花圓舞曲》,用肢體語言表達出花的美。

幼兒三兩個抱在一起,有的幼兒説:“我們來表現兩層花瓣吧,裏一層,外一層。”在音樂伴奏下,幼兒興致勃勃地進行肢體表演,美麗極了。

舞蹈的教案10

活動名稱:

創編舞蹈“掀起你的蓋頭來”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學習新疆舞的基本步伐:墊步、踏點步、進退步、一步一點。基本動作:翻腕、柔腕、託帽手、點肩式、繞腕、移頸。

2、幼兒學習聽音樂自由創編舞蹈,並學習與他人合作創編舞蹈,發展幼兒動作協調性。

3、提高幼兒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的能力,培養初步的音樂表演能力和即興創作能力。

活動準備:

新疆帽若干、音樂、舞蹈廳、幼兒服裝、鈴鼓若干、新疆舞碟子

活動過程:

1、在優美的音樂聲中帶領幼兒進行基本功訓練:芭蕾手位、勾繃腳練習、壓腿練習

2、今天,王老師請小朋友欣賞一段舞蹈,請小朋友仔細看,觀察是那個民族的舞蹈。

問幼兒:“是那個民族的舞蹈,你們知道這個民族的人最擅長什麼?在表演的時候通常都有哪些常用的動作呢?比如:移頸、翻腕。”

老師小結:新疆維吾兒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故新疆素有"歌舞之鄉"的美稱,新疆樂曲的律優美動聽,節奏活潑鮮明,情緒熱烈歡快。他們的舞蹈非常優美,動作也很漂亮,新疆的舞蹈主要是身體各部位的動作同眼神配合,傳情達意。從頭、肩、腰、手臂到腳趾都有動作。昂首、挺胸、直腰是體態的基本特徵。動靜結合,大小動作的對比以及移頸、翻腕等裝飾性動作的點綴,形成熱情、豪放、穩重、細膩的風格韻味。

原來我們在中班的時候學習了一些新疆舞的基本動作和步伐,都有哪些?我們一起來複習一下吧。

4、複習基本步伐:墊步、踏點步,手部動作:翻腕、柔腕、移頸,帶領幼兒跟音樂練習。

5、今天,王老師還要教小朋友學習新的新疆舞步伐:進退步、一步一點。基本手位:託帽手、點肩式、繞腕並帶領幼兒反覆練習,糾正幼兒的動作,引導幼兒將步伐和手的動作結合起來。

7、今天,王老師請小朋友創編新疆舞“掀起你的蓋頭來”,要把新疆舞的基本步伐和基本手位結合起來編進舞蹈。下面請小朋友分組聽音樂進行創編。教師分組巡迴指導。

8、引導各組幼兒大膽展示自己創編的舞蹈。

9、教師小結:今天小朋友真棒,不光學會了新疆舞的基本步伐和手位,還能和小夥伴合作創編出好看的舞蹈,王老師真高興啊,我也來為大家表演一段新疆舞,欣賞教師的舞蹈“掀起你的蓋頭來”。結束!

舞蹈的教案1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體會維吾爾族小朋友之間團結友愛的親密友情。

2、學習維吾爾族舞蹈,感知舞蹈的獨特風格,要求幼兒跳的熱情、奔放、開朗、輕快。

3、學會維吾爾族舞的基本步伐:錯步、跺地拍手、進退步

活動準備:場地、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教師戴維吾爾族小帽、敲打着搖鼓進教室,引起幼兒對舞蹈的興趣。

(二)展開部分:

1、請幼兒説一説對維吾爾族人民的瞭解。教師介紹維吾爾族民族的特色及其舞蹈特色。

2、全體幼兒欣賞音樂《小夥伴,你好》,體會音樂的熱情、歡快,熟悉節奏。

3、教師和幼兒自由表演,教師重點示範舞步,請幼兒創編舞蹈動作,伴隨着音樂翩翩起舞。

4、教師示範講解錯步、進退步、跺腳拍手等動作,教師指導,請幼兒間相互糾正動作,

5、隨音樂跳舞,分組反覆練習,請幼兒相互指導、自我評價、相互評價。

6、請個別跳的好的幼兒帶領大家一起練習。

(三)結束部分:

教師小結講評,幼兒聽音樂跑跳步出教室。

舞蹈的教案12

一、教學內容:

《心連心》

二、教學目的:

1、讓學生進一步掌握站姿的要領,讓學生知道人體美可以在站立的姿態中體現出來。逐漸養成坐姿和走路時保持姿態的好習慣。

2、要求動作規範,手腳協調,掌握舞蹈的風格特點。

3、掌握每個動作的方位。

4、讓學生們從中獲得節奏感、韻律感和美感的培養,促進同學之間的友誼,樹立自信和集體意識。

5、這個舞蹈不需要高難度的舞蹈技巧,只要合着音樂的節拍,能用肢體去表現發自內心的感受就足夠了。

三、教學重難點:

1、引導為主,增強友誼和合作的團隊精神。

2、《心連心》屬於活潑、歡快的舞蹈,主要以後踢步為主,步伐要輕快,規範動作,要求標準統一。

3、時刻把握好自己的位置,要有隊形意識。

四、教學過程:

1、上課。(師生互相問好)

2、課前活動。(基本站姿)

3、複習上節課所學內容。

4、導入新課,教師示範。第一個八拍:1—4拍:男生雙手叉腰,先起右腳往右轉身做後踢步轉一圈到女生的位置。女生雙手叉腰,起左腳往左轉身直接做後踢步到男生的位置。5—6拍:男女生雙手叉腰,膝蓋併攏原地直腿雙跳。7—8拍:男生往旁出左腳並直腿勾腳,重心在右腿膝蓋彎曲,身體左傾。女生動作相反。1、2、3拍:男女生同時拍手三次。男生在身體左側拍手,女生在右側。

5、教師帶領學生反覆練習。

6、請班級中態度認真、動作自然協調的男女組合上台表演,展現優美舞姿的同時也為全班樹立榜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7、各組輪流展示並進行比賽,促使學生課後進行自發的鞏固練習,既讓學生達到一定的休息目的,更能促使老師重視每一個學生出現的問題,充分利用國小生好勝的心理,通過比賽,學生的熱情也高了,動作也越來越規範。

8、合音樂表演。(注意節奏,加上表情有激情的去跳舞)。

五、下課,組織學生站好隊整齊有序的帶到教室。

舞蹈的教案13

活動目標

1、在愉快地歌舞遊戲中培養幼兒遵守遊戲規則的自律能力。

2、培養幼兒對節奏的認識。

3、在遊戲過程中對幼兒進行互助友愛的教育,使幼兒懂得友情,珍惜友情。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遊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遊戲。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遊戲,感受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為曲調選節奏的四列火車及節奏型卡片。

活動過程

一、遊戲《趕花會》,引導幼兒在句末大膽創編造型。

教師以遊戲的口吻引入,引導幼兒大膽創編B段中花葉花莖的各種造型,活動中注意保持自己與別人之間的空間距離,不擠在一起,不相互碰撞。

二、多聲部朗誦《小鴨小雞做遊戲》,培養幼兒相互間的協調性。幼兒一部分扮小鴨,一部分扮小雞,扮小鴨和小雞的再分別分成兩組,一組念第一聲部的語句,另一組念象聲詞。

小鴨小雞快過來站隊,我們又準備做遊戲了。(站成四隊),今天,小鴨小雞比賽朗誦,我們看一看哪隊朗誦得又協調又合拍。

三、複習歌曲(拉拉勾)

1、情節引入“有隻小鴨子不高興了,我們去幫幫它吧。”怎麼幫助它呢?幼兒討論。對幼兒進行互助友愛的教育。

2、複習歌曲《拉拉勾》。引導幼兒有表情地表演唱。

四、學舞蹈遊戲《我的朋友在哪裏》

1、複習歌曲《我的朋友在哪裏》

①教師問1、2、3、4、5、6、7,我的朋友在哪裏?啟發幼兒答:在這裏,在這裏,我的朋友就是你。

②幼兒齊唱後,複習這道歌有幾個樂句?(4個)。

2、為曲調選節奏,並練習拍打節奏。

①出示四列代表四個樂句的小火車,引起幼兒興趣。

②出示節奏型卡片,幼兒拍打節奏。

③引導幼兒為歌曲選相應的節奏型貼在車廂上。(合作性、互助性的培養)。

④讀節奏。

3、看着節奏譜學習基本動作。

4、學習舞蹈遊戲。

①教師唱曲示範一次。

②交待舞蹈遊戲的規則。

③組織幼兒舞蹈遊戲。

遊戲過程中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互助友愛的教育。

五、小鴨小雞律動退場。

活動反思

通過這次音樂領域的開課,總體來説,幼兒能在輕鬆的氣氛中學會歌曲,並會大膽地一邊唱一邊進行表演,學會與朋友交往的能力,體驗合作與分享的快樂,較好地達到了教學的目標。不足:活動中若能再為幼兒創造一些自己遊戲的空間,效果會更好。也通過這次活動,自己在今後的音樂活動教學領域裏有了比較明確的目標和方向。

舞蹈的教案14

教學目的

通過中國民間民族舞蹈教學,使學生初步瞭解個掌握四至六個民族的民間舞蹈基本風格動作特點、基本舞步、舞姿造型、動律特點等,及在幼兒舞蹈中的運用。這將擴大學生的舞蹈眼界,豐富舞蹈知識,提高舞蹈表現能力和鑑賞能力。為今後的幼兒舞蹈表現、創編、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學提示

中國民間舞蹈教材是一藏族、漢族、蒙古族、維吾爾族民間舞為基本教材。傣族、朝鮮族民間舞為選用教材。各地區應根據本地區民族分佈特點,師資擅長和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加強或豐富一些有利於學生舞蹈素質提高的地方性、鄉土性民間舞蹈教材。

教學內容

一個民族的歷史進程中,由人民羣眾直接創作,又在羣眾中進行承傳,這種歷史的沿襲流傳至今的舞蹈形式稱之為民間舞蹈。他和人民的勞動生活,傳統觀念,民俗活動緊密結合,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既反映一定歷史時期的經濟文化背景,又隨着社會的發展而住入新的成分。他屬於民間文化的範疇。藝術形式上又可分為自娛性民間舞、表演性民間舞兩大類。

在中國56個民族漫長的形成發展融合的過程中,由廣大人民羣眾共同

創造的,既有中國特徵又有本民族特色的各種民間舞蹈,總稱為中國民間舞蹈。

根據本學科的教學目標,此類教材的教學目的和有限的教學時數,我們本着代表性、實用性和訓練性原則選擇了以下內容:

—、簡介漢族民間舞蹈的風格和動作特點

漢族是中國人口最多、分佈最廣的民族;又是古代華夏族和許多古代民族同化、融化而成的主體民族,直至秦漢時,始有此族稱。漢族民間舞蹈和漢族形成一樣,在廣泛吸收其他民族樂舞文化之優長中,逐漸形成了內容豐富沒,形成紛繁的舞蹈體系個地域性的風格特點。如北方的舞蹈古樸、剛勁、場面壯觀。南方的舞蹈以纖巧秀麗見長,而且載歌載舞。最有代表性的“秧歌”本源於插秧勞作,產生於我國中原一帶,流傳地域廣闊形成不同風格特點的秧歌,如:東北秧歌、陝北秧歌、膠州秧歌、鼓子秧歌、河北地秧歌等。秧歌舞中一般是舞蹈者扮成各種人物,手持扇子、手帕、綵綢等道具進行舞蹈。在表現形式上,開始和結束為大場,中間穿插小場。大場為變換隊行的大型集體舞。小場是兩、三個人表演的帶有簡單情節的舞蹈或歌舞小戲。扇子和手帕是秧歌舞普遍常用的道具。秧歌受到廣大人民羣眾的喜愛,成為當今人們健身娛樂的,普及性極廣的民間舞蹈,秧歌舞蹈中的豐富技巧動作又是舞蹈創造中常用的舞蹈詞彙。

本部分選編了東北秧歌、陝北秧歌個雲南花燈為基本選材。

二、東北秧歌

(—)簡介東北秧歌的風格和動作特點

東北秧歌源源於人民羣眾的勞動生活,因而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民俗特色。因而東北秧歌的那股潑辣勁兒、穩勁兒、美勁兒正是東北大平原粗獷質樸的的人民精神素質、性格心理和生活情趣的藝術概括和美的表現。

東北秧歌有三種類型表現形式:

1、高蹺秧歌

2、二人轉

3、地秧歌。秧歌表演常用的道具是手帕和扇子,也有用手玉子、花棍,還有提花燈,東北秧歌是通過走相、穩相、鼓相和各種手巾花的表演變化體現舞蹈風格和動作特點。

東北秧歌的音樂很有特點。嗩吶和小鈸對秧歌舞蹈特色形成起着關鍵性作用:嗩吶吹的委婉亢長,小鈸(板兒)緊促,必然賦予動作急出穩落、有動有靜,有張有弛的韻律,為其舞蹈的美勁兒、潑辣勁兒增添色彩。旋律上出現上下對句或相同對句(稱為句句雙),使舞蹈動作也常出現相互對答狀。音樂演奏中的即興加花(如裝飾音、滑音)給舞蹈表現俏皮、幽默、華麗的提供了良好的機會。

(二)體態動律練習

東北秧歌基本體態多是保持上身略前傾,膝部稍屈。動作時要求腳型略勾,腳腕有控制力,膝部良住勁兒。秧歌的基本動律表現在三個方面的動作上:

1、帶良勁兒的“步”;

2、帶動腰鼓的“扭”;

3、手腕的“花”。

(1)雙壓腳跟:不同腳位,不同節奏的提壓腳跟。如:正步、大八字步、小踏步、弓箭步等。動作時雙膝關節要良住勁兒,提踵要快,落要慢穩。

(2)雙腿屈伸:軟硬兩種特點的雙膝屈伸活動。硬屈伸應脆而富有彈性,軟屈伸應柔而富有韌性。兩種屈伸中的挺膝應良而富有俏麗特點。

3、上體動律:

(1)左、右橫擺身:身體左右兩側胸腰交替提壓,形成上半身的左右擺動。

(2)左右前後擰身:由左右肩帶動上半身直線前後擰身轉體90度或180度。

(3)前後扭身:以腰為軸為發力點,帶動雙肩和上半身前後交替畫圓。

(三)手巾花

手巾花有兩種,1、正方形(邊廠為一尺二寸)2、八角形(中心圓直徑四寸,鑲有亮片。手巾有三種握法:A全把握巾:用拇指和其餘四指握住手巾的一邊,似握拳,用於做各種手巾花。B、單指貼巾:拿法基本同上,只是食指伸直貼在手巾邊上,用於片花,挽花或扔巾等。C、握巾角:用手握住巾角或中心處,多用於碎繞花)。

手巾花有四種做法:1、挽花(裏挽花、外挽花);2、片花(裏片花、外片花);3繞碎花(裏碎花、外碎花);4、小王花;

裏挽花—單指貼巾手胸前,掌心向上指尖向前。前半拍,手指帶動手腕由外向裏轉腕360度,掌心向下。後半拍,壓腕挑指。挽花速度要快,壓腕要慢,不能架肘。

外挽花—單指貼巾於胸前,掌心向上指尖向前。前半拍,翻腕或掌心向下,手指帶動手腕由外經下向裏挽成掌心向後,後半拍,手掌經上向前甩出,或掌心向山。挽花肘時手的動作旋轉360度,甩手指時要有力。

裏外花—全把握巾於胸前,掌心向上,以腕為軸,手掌向裏平移,同時小臂抬起,然後從小臂下掏出或指尖向旁,接着繼續向上轉腕360度,或掌心上。動作要連貫。

外片花—單指貼巾於胸前,做法同上,方向相反。

碎繞花—握巾角於胸前,以手腕帶動由外向裏連續繞手巾,稱裏碎繞花。由裏向外連續繞手巾,稱為外碎繞花。繞花時,手臂要鬆弛,但不能隨之搖動。繞巾越碎越好,一般一拍繞兩次。

小王花—做法同舞蹈基本訓練中雙手連接動作小王花。拿手巾動作時,要求兩手腕始終不分開。如右手裏片花,左手外片花,手巾花要圓,肘部隨動但不能架起。

常用手巾花:

單臂花:全把握巾,單手做裏挽花。交替花:全把握巾,雙手交替做單臂花。雙臂花:全把握巾,雙手同時做裏挽花。

蓋分花:全把握巾,雙手同時向旁撩起至雙揚掌位裏挽花,雙手同時蓋至胸前架起,掌心向前,向左擰身,然後雙手外挽花向上分掌,同時向右擰身。

十字花:全把握巾,雙手交叉於胸前裏挽花,向右擺身,然後雙手經下弧線於體兩側裏挽花,身體還原。

展翅花:全把握巾於體兩側45度角位置,預備拍雙手抬至扁擔位裏挽花,左擰身對八點,正拍雙手壓腕於展翅位,手臂要伸直,落下雙臂有向裏夾的感覺。後半拍仍做預備拍動作。

扁擔花:全把握巾,雙手同時在扁擔位做裏挽花。

※在手巾花的四種做法和常用手巾花介紹學習的基礎上,可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想象和舞蹈形象的表現創造出許多具有個性,富有形象的豐富多彩的手巾花。

(四)基本舞步

1、前踢步:預備拍雙膝微屈,動作時腳迅速前踢,同時主力腿關節和胯部略有控制的上提。正拍時,動力腳穩落雙膝彎屈。出腳落腳同時半拍,但節奏和內在用力不同,出腳用力,過程快,落腳收力,過程慢,腳下的步子,上身的扭擺和手巾花的配合充分體現東北秧歌的艮俏風特點。

2、後步踢:膝關節屈伸小腿後踢。主力腿的交換穩而有力,動力腿的後踢動作快而小。整體形成靈活灑脱、俊俏潑辣的特點。

3、走場步:是一種流行步法,多配合交替花。動作時。身體重心略前傾,膝關節微屈的一步一頓和腳腕稍有控制的後勾。走場步不同於圓場步,不受步子大小約束。這種步態中變換各種路線,體現出灑脱、流動的美感。

4、秧歌墊步:右腳為例,第一拍前半拍,右腳向前邁一步,腳跟先落地,後半拍左腳掌在右腳跟後墊一步。第二拍前半拍右腳又向前邁一步,後半拍,左腳離地,準備向前邁步,起步的腳左右交替進行。

5、墩步:雙腿挺膝,身體直立,兩腳全腳掌交替碎步,半拍或一拍一步,前後移動,身體有如木偶的梗勁。

6、踢毽步:第一拍前半拍原地雙腿蹦跳一次,後半拍,左腳提膝,小腿內翻,左腳內抬成踢毽動作。同時右腿小跳起。第二排前半拍原地雙腿蹦跳步一次,後半拍,右掖腿踢毽狀,同時左腳小跳起。踢毽步的組合

可以靈活。

(五)組合訓練

1、組合音樂

2、組合基本動作:不同腳位壓腳跟、擺身、擰身。

3、組合動作順序:

第一遍音樂:

雙手一子叉腰(四指捲起,拇指伸直向後,拳心向下於腰間),正步腳位,每兩拍雙腳壓腳跟一次。音樂重拍雙腳跟落地,此動作重複做一遍音樂。

第二遍音樂:

動作同上,只是加上身的橫擺聯繫

第三遍音樂:

1—4:上右腳成左小踏步,右手叉腰,左手託掌指尖向外於託掌位。左腳每兩拍壓腳跟一次,同時上身作扭身一次,此動作重複做四次,眼看2或8點。

5—8:動作同1—4一樣,左右相反。

第四遍音樂:

1—4:腳成大八字腳位,雙手掌託於雙託位,指尖向外掌心向上,雙腳每兩拍壓腳跟一次,身體做橫擺身。

5—8:舞姿不變,做前後擰身,同時壓腳跟。第五遍音樂:

1—4:左弓箭步,雙山膀立腕。雙腳兩拍壓腳跟一次,身體做前後擰身四次。

5—8:右弓箭步,動作同1—4一樣。

組合練習時,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加強或加入一些身體動律練習內容。舞蹈音樂也可變化。

舞蹈的教案15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用肢體語言來感受蒙古族舞蹈的粗獷與柔美。

2、初步認識蒙古族人的特點以及蒙古族人的生活常態。

活動準備:

蒙古族視頻、音樂、圖片PPT

活動過程:

一、自由交流

----小朋友們,這幾天阿我們在一起了解了許多中國少數民族知識.知道了好多少數民族舞蹈,現在讓我們回憶一下我們都認識過哪些民族了?

----我們學過的舞蹈怎麼跳你還記得嗎?

二、欣賞蒙族舞蹈,引導幼兒模仿隨音樂一起跳蒙族舞,感受蒙古族舞的粗獷與柔美。

----説到跳舞阿,今天李老師還請來了一些蒙古族朋友,讓他們為我們表演蒙古族舞蹈,讓我們仔細看看他們跳的舞蹈像在幹什麼?他們説要請我們跳舞,還讓我啊找到小騎士去大草原上玩,噓~他們已經來了

----(視頻完畢)誰能告訴我他們跳的是什麼樣子的舞蹈,你能看出他們在幹什麼嗎?

----你們的小眼睛可真厲害,也很會動腦筋的.你們覺得他們跳得好看嗎?可是我覺得我們小朋友也可以跳的很棒的,不信我們來試試看?(做幾個蒙古族舞蹈基本動作)

----哦學了這麼多啊 ,那李老師請大家回去瞭解蒙古族的任務,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完成?現在我要考考大家了,請你們舉手告訴我你瞭解蒙古族有什麼呢?或者蒙古族是什麼樣子的呢?(ppt圖片,深入瞭解蒙古族特有的特點)

三、把動作練起來,配合音樂跳完整.

----現在阿,我們把剛才學的幾個動作練起來,有沒有人都記得的?看誰動腦筋動得很快的阿~(根音樂一起跳舞,把單一動作連成組合)

四、總結:

----你們跳的真棒,個個都像蒙古族的小騎士。如果以後看到大草原、蒙古包、馬頭琴、擠牛奶……就會想到哪個民族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