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音樂

音樂教學隨筆彙編15篇

欄目: 音樂 / 發佈於: / 人氣:1.7W

在學習、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對隨筆有些瞭解吧?隨筆,或講述文化知識,或發表學術觀點,或評析世態人情,啟人心智,引人深思。那麼,什麼樣的隨筆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音樂教學隨筆,歡迎大家分享。

音樂教學隨筆彙編15篇

音樂教學隨筆1

一個未曾謀面的陌生孩子由媽媽陪着來上音樂課,奇怪吧!還真未見過需要媽媽陪讀的國小生,況且現在幼兒園的孩子都不需要家長陪伴。我心存疑慮,納悶着準備開口詢問,只見班主任風塵僕僕地趕來。

“這個學生是新轉來的,曾在先前的學校被老師體罰了,心理有些障礙。”

原來是這麼回事!疑惑解除,我立刻贈給孩子一個真心笑容,並輕聲問他:“小朋友告訴我,你叫什麼名字好嗎?”話音未落,意外的是把他給嚇哭了。

滿臉無辜的我納悶極了!可他的哭聲卻越來越響……

“媽媽,嗚嗚嗚……我怕……我要回家……”

怎麼辦?這種歇斯底里的情況我可從來沒有遇到過呢?

“好孩子,別哭了。”我安慰道“你媽媽在身邊呢。”看看他媽媽,非常焦急不安,一個勁地摸他的頭進行鼓勵。

眼前的一幕使我的腦海忽然有一種奇怪的想法,那就是讓他一個人留下來上音樂課。也許這是件很困難的事情,但我相信音樂課可以留下他,我可以留下他。我自信地讓他媽媽離開音樂教室,他呢?差點沒有跑出去抱他媽媽的腿。

家長和班主任離去,教室裏只剩我和一大幫學生。感覺這事情還真刺激,挺有挑戰性,但是絕對棘手。我蹲下身子,笑着問他:“你能夠告訴我,為什麼哭嗎?”可他理都不理,瞧都不瞧我:“我要媽媽……”啊,又要歇斯底里地鬧了,“你看,有哪個小朋友是媽媽陪着的呢?我們都已經長大了,不需要家長陪着上學了。”

“嗚……嗚……”

我幫他擦乾眼淚,摸了摸他的小腦袋,希望從中安慰他一下。

“孩子們?今天來了一位新朋友,可老師卻不知道他的名字叫什麼?”

“別哭了,告訴我你叫什麼名字?”我期待他的回答。

“嗚……嗚……”哭聲代替了回答。

無奈之下,我只好先把他安置一邊,想用我們的音樂課堂來吸引他的注意力。

我們複習了一首遊戲歌曲,並離開坐位玩三拍子和二拍子步伐的遊戲。

“我們請新同學和我們一起玩好嗎?”我向大家提議。

“好!”學生異口同聲並表現出極度的熱情。

我再一次來到他的身邊,蹲下身子:“來吧,和小朋友一起來玩,好嗎?你一個人多孤單啊,讓我們一起舞蹈。”

……

還是沒有反應,唉……

“我怕,嗚……”好不容易停止,又哭上了,而且是越哭越兇。

“別怕,老師保護你!”我微笑地對着他,希望能夠給他一點歸屬和力量。

可他仍舊沒有任何反應。

“好吧,同學們。我們的新同學還沒準備好,等一下再讓他和我們一起玩。”

美妙的音樂聲,不和諧的哭聲,我們卻愉快地玩着各種音樂遊戲……我想我只能夠用各種孩子喜歡的音樂方式來吸引他,幫助他。

大概十分鐘過去了,我悄悄瞄了他一眼,發現他不哭了,還偷偷地笑了一下。哈哈,我想可以馬上給他一個下台階試試看了。音樂結束,我第三次來到他的位置“我是來幫你‘搬家’的,老師覺得和我們一起坐,大家都會比較開心。”

他好像有些猶豫,我起身學着動畫片裏的可愛人物先搬走他的書 “嗨喲,嗨喲……”他笑了笑,是在笑我這個老師幼稚吧。

“好了,現在輪到把你‘搬’過去了。”我用調皮的孩子般的口吻。

他仍在猶豫着……

“孩子,讓我拉你的手吧!”我用親切的目光真切地希望他能理我一下下,足夠!

一秒,兩秒,三秒……他真的站起來了,^_^,真開心!萬歲!我成功了!接着,我想我會更成功的。

我幫他安排好一個位置,“剛才,我們玩的很愉快,但是新同學沒有和我們一起玩,再來一次好嗎?”我對學生們説。

“好!”學生一個個顯得興奮極了。

我和藹、自信地走到他面前“好孩子,和我們一起玩吧!讓我拉你的手,由我負責來保護你,好嗎?”

他微微點頭,不仔細看還真看不出他點頭的樣子。

音樂響起,我拉着他的手一起舞蹈,在美妙的樂聲中,他笑了,很開心,我也特別開心。我覺得這是我從來沒有過的成就感,我是多麼幸福啊!

讓人興奮的上課時間過去了,他的媽媽一直躲在教室外面旁聽,我走出教室,她開心地對我笑,我感覺到一種感激,一種感動……我及時回敬她一個燦爛的笑容,這笑不需要言語,不需要任何説明與標註,因為那是一種愛的交流……

經過對這個孩子的教育之後,我一直在反思,我們的學生,那些稚嫩的臉,那些幼小的心,是多麼需要我們教師真情的灌溉啊。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懷着一顆感恩的心,感謝特殊孩子給我們帶來了寶貴的教學經歷,感謝他們讓我們變得更加懂得去愛護每一個小生命。也許當你愛護一個幼小心靈的同時,孩子們也悄悄地愛上了你。

音樂教學隨筆2

隨着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課堂教學在各學科中已逐漸被廣泛地應用。勿庸置疑,這種教育技術的優勢是傳統教學手段所無法比擬的。它具有傳統教學手段所沒有的趣味性、直觀性,可以充分調動師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從而能更容易達到教學目的,使學生在愉快、輕鬆的環境中獲得知識。因此多媒體輔助教學逐漸成為目前教學技術手段的主流之一,在這次賽課中我也嘗試着運用了多媒體課件,結果很好!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增加了知識的趣味性!

比如,課前播放了周華健的《朋友》這首歌,在優美的歌聲中,請同學們談感受,以這種形式使同學們更真切的感受到了朋友的重要性。吸引了他們的好奇心。接下了我把各個環節,都設置了相應的動畫,文字,讓學生覺得很有意思,也願意思考。在調查環節,在公佈調查結果時,當有的同學看見自己的名字出現在大屏幕時,非常高興和激動,我想他們以後會做的更好,積極的與同學交往。而其他的同學會反思,向他們學習,希望自己也可以和他們一樣上光榮榜。

現在,我們政治使用的是新教材,上面的知識點少了,增加了更多做人的道理。但是一味的説教,講理學生會感到厭煩。愛因斯坦説:“對於一切來説,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具備對學習的“熱愛”和“探索”精神,才能樂在其中,才能勤奮地學習。所以我打算把政治課上活,上精。多應用一些多媒體課件,儘量增加知識的趣味性,讓學生們在娛樂、活動、探究過程中學會知識,從而內化為做人的能力。

通過這次賽課,我不僅能力得到了鍛鍊,而且學到了很多東西。通過集體備課、説課、評課。讓我覺得集體的智慧是無窮的,也從老教師身上學到了有效的教學經驗,找到了自己的不足。比如各個環節時間的安排上和對學生的啟發上的不合理之處等等。總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發揮自己的優勢,多利用多媒體教學,也會多向其他教師學習,取長補短。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嘗試,使我感受到了改變教學方法的重要性以及得到良好效果的快樂,也看到了學生的那種渴望創新、探索、渴求表現的要求,也使我看到了學生們的巨大的潛能,更大的發展性、可塑性,對於我在今後教學中給予學生更大的發展空間提供了基礎。我會不斷實踐、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來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成為一名受學生歡迎的老師和朋友,達到一種“亦師亦友”的境界。

教學反思就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而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從而進入更優化的教學狀態,使學生得到更充分的發展。如果説備課、上課等基本教學實踐是元研究的話,那麼教學反思就是次研究。

教學反思的特徵

首先表現為自覺性。如果你想在三尺講台上開啟一片蔚藍的天空,那麼你會覺得不斷地教學反思不僅是個人的思想需要,而且是一種高尚的精神活動,是精神產品的再生產,你會發現生命就像每天升起的太陽一樣是新的。

其次表現為超越型。反思是一種手段。反思後則奮進。存在問題就整改,發現問題則深思,找到經驗就昇華。如此説來,教學反思的真諦就在於教師要敢於懷疑自己,敢於和善於突破、超越自我,不斷地向高層次邁進。

第三個特徵為個性化。教學反思是教師自身自覺地把自己的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進行反觀自照,屬於“個人奮鬥”。你可能在燈光下靜夜思,回顧和展望。你可能倚着窗口,遙望星空,夜不能寐。正因為教學反思具有別人不可替代的個性化特徵,你就有可能形成個性化的教學模式。

教學反思的方法

第一,行動研究法。即把自己的教學實踐作為一個認識對象放在歷史過程中進行思考和梳理。同時開闢信息綠色通道,不斷地獲取學生的反饋意見,並把它作為另一個認識對象進行分析,最後把兩個具體的認識對象揉在一塊兒整合思考。教學反思貫穿於你的教學生涯,而不是某一階段的特殊任務。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

第二,比較法。教學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謂跳出自我就是經常地開展聽課交流,研究別人的教學長處,尤其是要研究優秀教師、特級教師的教學思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過學習比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異,從而提升自己。當然,無論是運用行動研究法還是比較法,我們都需要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達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境界。

教學反思的類型

●“課後思”:一場課下來就總結思考,寫好課後一得或教學日記,這對新教師非常重要;

●“周後思”或“單元思”:也就是説,一週課下來或一個單元講完後反思,摸着石頭過河,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月後思”:對於自己一個月的教學活動進行梳理;

●“期中思”:即通常的期中質量分析,這是比較完整的階段性分析。通過期會考試,召開學生座談會,聽取家長意見,從而進行完整的整合思考;也可以以一個學期、一個學年或一屆教學的宏觀反思。

教學反思是一種有益的思維活動和再學習活動。一個優秀教師的成長過程中離不開不斷的教學反思這一重要環節。教學反思可以進一步地激發教師終身學習的自覺衝動,不斷的反思會不斷地發現困惑,“教然後而知困”,不斷髮現一個個陌生的我,從而促使自己拜師求教,書海尋寶。學習反思的過程也是教師人生不斷輝煌的過程。教學反思可以激活教師的教學智慧,探索教材內容的嶄新表達方式,構建師生互動機制及學生學習新方式。

音樂教學隨筆3

音樂是發展孩子想象、創造力,促進個性發展的有效手段。一個學期來班級裏的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歡動聽的聲音、美妙的音樂,喜歡隨着音樂歌唱、舞蹈。《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提出藝術活動的目標是培養幼兒對美的感受能力、豐富審美經驗、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而不是單純的知識和技能的傳授。

今天小朋友們對音樂活動《親親熱熱在一起》都很喜歡,原因在:歌詞非常的生活化,簡單、有趣;音樂的節奏活潑、歡快;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在於這首歌曲是兒歌《敲門》的延伸。在一開始的活動中,小朋友們先接觸到的是:在遊戲《敲門》中讓幼兒清楚的掌握了兒歌的內容,如“媽媽出去了,你和誰在家裏呢?”“丁冬,丁冬,是誰在敲門,是誰回來了!”接着在一遍又一遍的朗誦、遊戲活動中,小朋友們都能熟練的朗誦和進行對話遊戲,當音樂活動《親親熱熱在一起》旋律在孩子們的耳旁響起時,小朋友們全都會唱了:“我們全家在家裏,親親熱熱在一起,哈哈哈哈,親親熱熱在一起”。這樣的活動吸引了小班孩子積極參與的興趣,所以這一次音樂活動變的特別的輕鬆、愉快。

我們還一起創編了歌詞:“家裏還有誰呢?我們怎麼編?”在我的幫助下孩子們有了很強的創編興趣,我們在音樂聲中編出了:“我和外婆在家裏,總想外公來敲門,丁冬丁冬,外公回來了!”“我和阿姨在家裏,總想叔叔來敲門,丁冬丁冬,叔叔回來了”等等,大家唱的可開心了。

根據“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點,我也想了好多激發幼兒興趣的辦法。就像讓幼兒通過表演來激發自己的興趣從而學習音樂。因為幼兒好奇心強,表現欲旺盛。音樂活動能充分滿足幼兒這方面的要求。通過表演,幼兒能體驗到用表情、動作、姿態與他人溝通的樂趣。在感受音樂的過程中,幼兒能作出較積極的外部反應,能從與他人合作的動作表演活動中獲得交往合作的快樂。在音樂活動中,我啟發幼兒用自己的身體動作進行創造性表現,發揮幼兒創編的積極性,在開展音樂活動中儘量採納幼兒的意見和建議,不照搬書上的動作方案,幼兒在創編表演中鍛鍊了自己,增強自信心,獲得了成功感,這有利於幼兒健康人格的培養。

音樂教學隨筆4

這學期我帶的年級是四年級,我發現有些班級上課出現的問題有很多:集體唱歌聲音可以出來,但是單獨唱歌大多數同學都走調;不會聽,很難分辨音高;唱歌時只知道用嗓子大聲的唱,而不知道控制聲音。就這些問題我想了很多。大家都知道,音樂主要是聽覺的藝術,耳朵非常的重要。有些同學覺得自己唱歌很好聽,唱完一首歌總感覺自己唱的很準確,可是老師聽來總是在跑調,聽起來很彆扭,但是他自己就是聽不來。

到以後能聽出來的時候,總覺得自己唱的不好,五音不全從此再不敢在人前唱歌了,造成自卑的心理。音樂是用樂音去塑造形象,表達思想,我們平時説話是用漢字這種符號表示,而音樂是用音符表示,都在闡述着一種思想。當我們聽到《搖籃曲》的時候,感覺很安靜,讓人的心都靜下來了,可是你如果要用很大的聲音去唱,則不會達到這種效果,而我們現在的學生好多都是這樣,在一個誤區當中唱歌。

只知道聲音越響亮則越好聽,其實這樣是一個極大的錯誤。唱歌的時候我們是用我們的語言來唱的,而這些歌詞也在表達着一種思想,展現出一幅畫面,我們需要理解歌詞表達的意境,根據意思來控制聲音的去唱,這樣唱出來的歌聲才是天籟之音。殊不知對於這些問題可以去避免的,如果説在國小一年級就有專業的音樂老師去教,從小就開始訓練,讓他們知道怎麼去唱,從一年級到二年級,再往更高的年級,這樣時間長了學生也知道怎麼唱歌,怎麼用歌唱的方式去表達他們的情感,表達他們的思想調節他們的情緒。而學生懂得了這些,最起碼他的感情豐富,也知道如何調節情緒。

音樂教學隨筆5

聽到伊能靜的《螢火蟲》,就被那細聲細語所吸引,於是我決定將這首歌推薦給六年級的孩子們。

一上課,我就在黑板上寫下........的螢火蟲。“請同學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螢火蟲。”於是,孩子們脱口而出可愛、調皮、默默無聞、無私奉獻又問看到螢火蟲,你第一個會想到什麼。我靜靜地聽着孩子們説着自己心中的螢火蟲。在他們用語言描述了螢火蟲後我按下了播放按鈕,於是那悠揚的旋律深深地吸引着孩子們。

“你對這首歌曲感覺如何 ?是什麼打動了你?”

有的説是優美動聽的旋律,有的説是歌手的恬靜一些美好的回憶在他們的心中蔓延。

“這樣的歌曲適合在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聆聽呢 ?”

有的説在受到挫折的時候聽,給自己鼓勵;有的説要在夜晚一個人靜靜的聽,享受獨處的安逸。

歌聲一直伴隨着我們的交流,我很是驚訝孩子們的感受。當我還沒提議學唱這首歌時,已經有同學舉手要求我演唱,這得到了同學們的.一致響應。在學唱的過程中,我感受從未有過的感動,孩子們那專注的眼神、會心的微笑,都是那麼純真。

我想,雖然《螢火蟲》不是選自教材,而且是流行歌曲,但孩子們喜歡它。教材是用來輔助孩子感受各種音樂風格並從中獲得音樂美的領悟的。那麼,選用適當的流行歌曲又何妨 !

這篇敍事描述了這位教師把偶然間聽到的一首歌曲介紹給學生的教學過程,從文中可以看到孩子們對美的音樂的渴求,主動地學、認真地學深深打動了這位老師,這跟我們現今大多數學生喜歡音樂卻不喜歡上音樂課的現狀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這節課後,教師也從中領悟到了音樂教育的意義所在孩子們需要美,音樂課應該給他們提供一個空間,讓他們踏上尋找美,感受美的道路。

教學需要智慧,需要靈感,教師在日常生活中要學會積累智慧的素材,捕捉靈感的瞬間。當這些靈感、智慧給課堂帶來意外的收穫時,則更應把它看作珍貴的財富,將其以文本的形式收藏起來,當無形的智慧轉換成有形的教育敍事本時,你也就獲得了自身成長的一大飛躍。

音樂教學隨筆6

在第三次“專家走進音樂課堂,促進青年教師成長”的研討活動中,專家拋出了“如何讓學生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這一問題,讓我深思很久。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一種求知的願望,是他們力求認識事物、渴望獲得知識的一種意向活動。教育家誇美紐斯指出:“興趣是創造一條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由此可見,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何等的重要。實踐證明,當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油然產生時,就會使之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學生就願學、愛學、樂學,而且學得活、學得好、獲得較大的成功。那麼,在教學中如何保持學生持久的學習興趣呢?下面我就這三堂鮮活的課例,談點粗淺看法。

一、重視與學生的情感交流,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教與學雙邊活動的順利進行,需要融洽的師生感情作基礎。教師愛學生,關心學生,時刻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理解、信任、關懷和鼓勵,這樣不僅會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賴,而且教師的言行也就會成為他們學習的動力,進而提高他們對教師所教課程的學習興趣,從而產生學習慾望;反之,任何傷害學生感情的言行,都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增長厭學情緒。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用充滿感情、親切的語言鼓勵和引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用生動有趣、富有啟發性的語言帶領學生積極思維,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在這三堂課中,我發現王明月老師特別注重感情的投入,如學生回答不出,她會微笑説:“不要着急,等會兒想好了告訴大家,好嗎?不要氣餒!”當學生注意力分散時,她會突然間表揚一位班上特別調皮的學生如何地認真,讓其他的學生瞬間轉變,把注意力都集中到課堂上,所以她的整堂課學生都保持着高昂的學習激情。

二、安排得當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學習的最好的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學習興趣是對學習內容的一種力求認識的傾向、伴有積極的情緒色彩。學習材料包括課內外兩個方面。因此,教師要在平時注重教學積累,時刻關注音樂新知識,一方面要挖掘教材中的興趣因素,把興趣附着在知識上;另一方面要注意捕捉學生生活中的興趣點,並善於把學生雖有所感卻又不甚明白的課外問題恰當地引入教材。因為學生都是帶着特別想知道的問題聽講的,所以在整個聽課過程中都特別認真注意,而且感到非常有興趣,從而對知識產生了研究和創造慾望,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三、以精湛的專業素質,讓學生保持學習興趣。

近年來,隨着素質教育的大力開展,音樂教學不斷改革深化,這就需要高素質的教師配合素質教育及有專業知識精深,功底深厚的教師才會有高質量的教學,才能使其學生對其授課產生濃厚的興趣。因此,教師更要轉變觀念,更新知識,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唱、彈、説、聽的能力,還要具備豐富的相鄰學科的知識,要會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跟上時代潮流,並能結合教材創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記得衞婧老師在執教五年級《螢火蟲》一課時,衞老師親切活潑的教態、華麗優美的鋼琴伴奏把孩子們帶到了螢火蟲的世界,一堂課,學生都沉浸在華麗優美的鋼琴聲中,學生演唱歌曲的興趣很高,歌聲感染着每一位聽課的老師。

音樂教學隨筆7

國小音樂教學隨筆 ——淺談音樂課的“聽、唱、做、想”及培養學生的興趣

在音樂教學中,以人為本的新教學觀是現代教學觀念的核心。學習者是整個課程的核心,是一種通過學生主動學習來促進主體發展的一種教學思想和教學方式,其實質體現了現代教育特徵。強調學生的主導地位,一切都要為學生考慮。國小音樂怎麼教?主要就是在課堂40分鐘的有限時間內,我們通過“聽、唱、做、想、”等幾個方面來加強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

如果説“聽”是引導學生對音樂形象的初步聯想,那麼“視”就是把這一聯想進一步深化到具體形象。音樂離不開聽,但又不能僅僅停留在聽覺階段。因為音樂總是在表現和探索並形成一定的意境。如果過分強調音樂是聽覺的藝術,排除干擾專心的聽,這只是注重了音樂藝術本身的個性。如果能運用各種輔助手段,多元化的幫助學習者消化、吸收音樂,這就注重了音樂與其他藝術的聯繫。可以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理解多元文化。這些與音樂相關的領域、相互溝通、彼此強化。教育心理學家認為:如果學習者能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更準確,更能有效的把握學習對象。如動態的、視覺衝擊等參與音樂的感知與體驗,收效會不錯。因此,採用視聽結合的教學模式更能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從而培養他們的發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有一項調查顯示:視聽與只聽獲得的收益,視聽明顯大於只聽效果。而視聽結合的教學模式,最重要的是學生積極的參與。新的課程中也給學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與參與空間。

第一,角色轉換。改變以往被動的角色,讓學生承擔一定的課題,給學生以發揮的空間。組織學生生機勃勃的參與,帶給學生以快樂,使課堂內充滿笑聲。師生共同討論。教學容量大,學生印象清晰、受益匪淺。 第二,設疑。這是教師有目的有選擇地向學生提出問題。為了一步步引導學生通過探索找到正確的答案,來啟發學生探索的慾望,“疑”可以是針對教學重點而設,也可以是為解決教學難點而設,還可以為啟發誘導加深印象而設。

第三,音樂教學的根本目的不只是讓學生在課內多聽幾首好的作品,而是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利用有限的教材去激發學生欣賞音樂興趣的火花。讓學生們在生動的教學中體會音樂的律動性,體驗歌曲的情感性,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動力,學生有了這種動力就可以利用多餘課內教學時間的若干倍,去尋找比音樂課堂內多若干倍的音樂作品。在過去,傳統的音樂教學是把內容與注意力重點放在中西文化的闡釋或演繹中,而這些東西雖具歷史性,但歷史感太沉重,與現代生活藝術相隔的時間太過久遠,無法跟上時代的脈搏,無法跟上學生前進的腳步與需要。如將視聽的教學模式貫穿於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創新潛能開發,強調他們的創新性,使學生不僅聽到聲音,同時能欣賞到形象,從而陶冶性情,加深對學習音樂的愛好。

所以,我們作為基本教學中的一員,要不斷創設出符合時代需求、符合學生髮展需要的新思路

音樂教學隨筆8

《雨花石》是一首旋律優美,非常深情的一首歌曲。它動聽的旋律給孩子們的眼前營造了一副美麗的景象,我藉助歌曲以及講述石頭的故事的形式,向同學們展示出一個多姿多彩的小石頭的藝術長廊。

本課的重難點是:

1、學習歌曲,能深情的演唱。

2、掌握休止符及裝飾音在歌唱中的運用。

3、通過歌唱教學,使學生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結合自己講講理想。

其中,掌握休止符及裝飾音在歌唱中的運用尤為關鍵。旋律和節奏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着歌曲的演唱效果。但在音樂課中枯燥乏味、機械訓練的比較多,興趣激發、情感抒發的比較少。光片面地理講解了技能,會使我們的音樂課成了音樂基本功訓練課,把音樂當作機械的技能去訓練,把學生當作音樂專業的學生來訓練。這樣做,表面上一部分學生會有一些效果,但卻有可能因此而削弱了絕大部分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甚至磨滅。國小生正處在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歌曲優美的旋律,鮮明的節奏,最能表現他們的心情。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我採用學生在喜聞樂見的教學活動,將音樂基本技能訓練融於輕鬆、自然之中,使學生情趣盎然地去學習。這樣,既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提高了教學效果。

總之,在提高綜合素質的今天,國小音樂教育對識譜的要求是:“立足課堂,面向全體。”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把理性的識譜從感性入手來教,融入音樂實踐活動,形象生動,深入淺出。利用識譜這個學習音樂的好工具,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表現能力、鑑賞能力、創造能力。讓每個孩子真正的走入音樂,去尋找,去探索,去創造。

音樂教學隨筆9

唱歌教學在國小音樂課堂教學中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教學環節。其教學目的不外乎:一是通過範唱或播放錄音等形式讓學生對歌曲有一個整體的藝術形象感染並實施美育目標;二是通過聆聽,讓學生熟悉必要的樂理知識與歌唱技能、技巧。

即使在現代國小唱歌教學中,最常使用的傳統教學方法還是由老師進行範唱或聆聽錄音為主。也可言之為:即“聽唱法”。它的優點是:學生可以直接地、簡便地學習歌曲,同時可以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歌曲的情感和韻味的體驗及表達上面,比較有利於學生在有限的課時內能較多地練唱歌曲。但是,讓學生長時間地進行模唱,學生會感到很被動,覺得很枯燥,造成“鸚鵡學舌”,雖然歌曲很快會唱了,但學生根本沒有參與音樂思考,阻滯了他們對唱歌的興趣,而且這種方法過於單一,不利於採用多種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來發展學生多方面的音樂才能,並且難以適應比較長、比較複雜的歌曲學習,尤其是合唱歌曲。

根據這種情況,我們在教學中採用了旋律引導、圖示比較、難點突破、綜合能力訓練等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如在教唱《小小音樂家》這首歌時,先採用“旋律引導”,讓學生模唱歌曲的旋律,進而要求學生自己把旋律換成歌詞。這就在“聽唱法”的基礎上減少了老師逐句歌唱的過程,增加了學生動腦思考的活動及學生與旋律的接觸,對培養學生識譜及樂曲感受能力都有幫助。其次採用“圖示比較”法,將曲譜中旋律的高低變化用線條表示出來,使視覺形象與聽覺形象結合起來練唱,對歌曲中各樂句間出現的重複、模進和內在聯繫進行辯唱,以加深記憶。這對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樂感、創造思維都有很大的幫助。再用“難點突破法”,將歌曲中難以掌握的部分,先重點練會,再練唱全曲。最後通過“綜合能力訓練法”,將歌曲的主題、節奏型難點及歌唱聲音的要求編成短小的輔助練習,分別通過唱、聽、記、看等練習方式,進行基本能力的訓練,讓學生有充足的空間來領悟歌曲旋律,歌詞的內涵,這對於歌曲整體的把握及情感體驗有很大幫助,既完成了會唱歌曲又提高音樂知識技能的教學任務。

長期教學實踐説明,這些方法有利於學生對音樂的記憶、想像以及對音樂形式的感受和音樂審美等綜合感受能力得到加強,同時也較大幅度地提高了學生的音樂綜合素質,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音樂和探索歌唱的興趣,促進學生綜合藝術審美素質的提升。

音樂教學隨筆10

參加工作已經十多年了,原以為當音樂教師相對於其他職業來説壓力會小點,可現在看來不然,當音樂教師也並不輕鬆。當然,在壓力背後也有快樂。

一、教學中最大的特色或經驗

這麼多年的教學,也有了很多經驗。比如,在各個單元內容的教學中,我不會僅僅侷限於課本中的素材,而會盡可能、大量的去尋找課外的與本單元或本節課有關的知識、音樂等等,我希望結合課外的知識讓學生們有更廣闊的視野與更加豐富的體驗、感受。在課堂上,當教學生演唱時,我會去主動關注學生的聲音,學生演唱時,有時他們會偷懶,在學生心裏沒有“什麼叫好聽的聲音”的概念。我認為,好聽的聲音必須聲中帶情,把情和聲融合在一起,我很多次在課上模仿學生懶惰時的聲音,讓他們自己去比較,這時基本上學生都能領悟到什麼叫有感情的聲音,也能很快的改過來。

二、教學中最大的困惑

在教學中,尤其在教學欣賞課時,我有時無從下手,我到底讓學生在欣賞課裏學點什麼?分析曲式,對於一、二年級學生來説猶如聽天書,根本聽不懂。所以一到欣賞樂曲時,很多學生不能去關注樂曲,我想原因出在我身上,我不能帶領學生很好地聽,這也是我最大的困惑所在。

最後,在教學上,我最大的願望也跟其他音樂教師一樣,能成為一名優秀的音樂教師,面對學生,面對教學能得心應手;面對學生,能教給他們更多的音樂知識。音樂課能給他們帶來無限的快樂,這也是我做教師最大的心願。

國小音樂老師教學隨筆4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以歌曲《陽光牽着我的手》為主,教學設計中我將體驗樂曲蓬勃向上、健康活潑的情感作為學習重點,請學生能夠和着旋律即興創作肢體語彙,表現出可愛、活潑、積極向上的少年兒童形象。

《陽光牽着我的手》是首4/4拍的歌曲,旋律活潑、跳躍。我班的學生表演慾望強烈,表演大膽而充滿活力。特別是女同學的表演,表現力強,肢體語彙多,對於樂曲的情感充滿自己的理解與想象。

在本次教學中,我採用了“小老師”的學習策略,請學生在“小老師”的幫助下,能學會一些簡單的肢體語彙,並隨樂曲表現出健康向上的少年兒童形象,較好的體驗了樂曲的情感。

學生對於這種“小老師”的教學形式非常喜歡,因為要推選出來做“小老師”的同學,在表演上肯定要非常好的、突出的才行,所以他們在自己積極創作的同時,會認真細心的觀察,尋找出優秀的、在表演上有特長的小夥伴。這樣的一個觀察活動,不僅可以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和審美能力,而且這樣的一種學習形式,既可以保護部分表現力較弱學生的自尊心,為那些具有表演特長的學生提供一個交流展示的舞台。

奧爾夫説過:“讓孩子自己去實踐、自己去創造音樂,是最重要的”。孩子是教學活動中最重要的因素。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潛能的音樂學習領域就是創造,是學生積累音樂創作經驗和發掘創造潛能的過程,對於培養具有實踐能力的創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通過實踐教學的反饋,我發現了班級中在肢體表現方面較強的學生在本次教學活動中,學得非常快樂,他們都能從“小老師”那裏學到自己喜歡的動作與本領,很投入地和夥伴進行表演互動。而且,在隨後的節奏創編活動中,大家有伴奏、有舞蹈,在音樂中開心地表現了一回,情感也得到了盡情的宣泄??

在音樂教育方式上,教師更應體現出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幫助學生正視和反思自我,喚起學生對音樂學習的渴望:幫助學生尋找、蒐集和利用學習資源、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幫助學生髮現他們所學東西的實際意義;營造和維持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氛圍,並促進評價的內在化,教師應該善於捕捉和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和學習的靈感,發現和挖掘學生髮展的潛能和指向,幫助學生樹立表演的自信心,充滿信心的學好每個知識點,不斷豐富個人的音樂表演能力。

音樂教學隨筆11

國小音樂教學,不是為了培養一個個音樂專家,而是為了使學生獲得一定的音樂素質,從而受到音樂審美陶冶。

音樂欣賞教學就是讓學生聽賞各式各類的音樂作品,整個教學過程就是一個對音樂的感悟過程。主要內容都是針對培養音樂基本素質的感悟性內容。在對音樂的感悟中,對於國小二年級的學生來説,通過教師的引導,來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其中包括對音樂要素的感受力,音樂風格的感受力,其中包括對音樂要素的感受力,音樂風格的感受力,音樂情境意象的感受力等。在培養這些感受力的同時,使學生的人格情操得以陶冶。學生對音樂的這種感受,並沒有過系統的音樂知識的學習和音樂技能的訓練,來自於音樂的薰陶和自我豐富的人生感受對音樂的移情。因此説,音樂欣賞教學中,感悟音樂是教學的核心。

唱歌教學則是通過音樂樂譜的要求來實施的一種主體活動——歌唱,從而在活動中感受、體驗、審視和表達音樂和音樂的美來達到目標的,在活動過程中同時獲得了正確的歌唱方法——一種音樂表現力。唱歌教學有技能訓練內容,諸如吐字、發聲、音準訓練等,但對這些追求的目標不是專業要求,而是普及性要求,只要能自然地運用嗓音來歌唱,使個體的歌唱潛力得到一定的發掘就達到了教學目標。

總之,教學中追求對音樂的感悟,就是要求教學要以培養學生音樂基本素質為核心目標,轉變教學觀念,改善教學方法,從音樂課的特點出發,教學活動以感悟音樂為核心,"有音樂來培養音樂的耳朵",使音樂教育真正實現其教育功能,在素質教育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音樂教學隨筆12

音樂蘇教版第三單元的人文主題是“感受生活的快樂、童年的快樂、成長的快樂,體會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動物的親情與和諧。”本課我也是圍繞這一主題,來教唱歌曲《上學歌》、欣賞《跳繩》、《拍皮球》的。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特點,此歌曲琅琅上口,易學易唱,容易創設環境讓學生在體驗中感受樂曲的情緒,歌詞采用擬人化的創作手法表現“太陽”、“花兒”“小鳥”,讓學生自己創編動作,來表現歌詞的含義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歌詞記住歌詞。在欣賞《跳繩》這首曲子時,我讓學生根據音樂的節奏用雙手拍打雙腿,自己跟着音樂跳繩的遊戲方式,製造一個讓學生自身感受、想象的音樂環境,使學生很快的瞭解了節奏的快慢規律,把枯燥的節奏訓練變成了讓學生感興趣的遊戲。

那麼,學生就能把被動的灌輸轉變為主動要求學習,既培養了學生的興趣,又提高了課堂效率,教學中的節奏難點也逐步解決了,讓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歌曲所表達的情感。

音樂教學隨筆13

在國小階段,對於學生音樂基本功的訓練是非常重要的!體現在兩個方面:一、音準。二、節奏。這兩個方面的學習應該是一直伴隨學生的。教師在這方面工作做的如何將直接影響自己的課堂教學。一直以來,我堅持訓練,在教學中也嚐到甜頭,看着學生饒有興趣的學習,同時對識譜能力的加強,我覺得自己的付出非常值得。

今天音樂課的主要內容是學習一首六拍子的新歌《種子之歌》。在常規的發聲練習後,我們進入了歌曲學習部分。由於這首歌是六拍子歌曲,在幫助學生分析節拍節奏的基礎上,我把歌詞帶入到節奏中去練習,獲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加上情感的處理,例如;x x x,xx。歌詞是:“一粒小小的種。子。”,諸如此類的練習,學生很快就掌握了歌曲的節奏,在聽幾遍音樂旋律後,學生進行了集體演唱,從唱的情況來看,大部分都掌握的比較好。為了更好的表現歌曲,也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我把打擊樂器引進到歌曲中,沒想到效果還出奇的好,學生伴唱的伴唱,演奏的演奏,簡直就是一個小型的音樂會,特別是有的學生害怕自己表現不好玩不到樂器,這個時候也能嚴格要求自己了,爭着表現好點讓老師能給自己一個表現的機會。

在這節課中,有兩點是可以去探索的,並完善以後可以再用:

1、歌曲的學習注重歌詞節奏練習,而且要把情感放在一個重要位置。

2、打擊樂器在歌曲展演中的運用,包括學生自創伴奏節奏型的探索。其實,音樂課中的歌唱教學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比較值得探索的領域,單一的歌唱教學是不能適合新課標下的音樂歌唱教學要求的。形式的多樣性,實效性,趣味性,知識性等缺一不可。

音樂教學隨筆14

回想自己多年的教學經歷,我經常會追求這樣的一種課堂效果:課堂安靜,學生能很好的跟着教師的思路,配合教師的教學。但實際情況往往不能另人滿意。時常會有這種現象:上課前教師提心吊膽,害怕學生不配合教師的思路亂了堂;課後又會對學生表現出的“不聽話”、“不配合”感到心情煩躁,失去了教學的樂趣和成就感。有時真的很想去好好的訓斥一番,但反過來想想,現階段來講,我國中國小音樂課程普遍存在課時少的缺陷,學生對音樂課的渴望是可想而知的,大部分學生都會帶着一種喜悦、興奮的心情而來,他們大多想將自己一週來所有的學習壓力和煩惱都盡情宣泄在音樂課堂上。滿心想將自己知識奉獻給學生的老師看到學生“亂糟糟”的場面,卻產生了不快樂。

如何協調好課堂紀律與教師正常傳授學生音樂知識兩者之間關係,值得做老師的好好考慮與分析,我認為離不開兩點。

首先,每個教師必須清楚認識到學生畢竟是孩子,我們不能以對待成人的態度去對待他們,讓他們達到成人的標準就失去了孩子原本活潑的天性,但同樣不能對其放任自流、任其胡鬧。這就需要把握一個度,需要教師不斷學習,積累教學經驗,能夠用敏鋭的目光去審視學生在課堂上的“亂”的表象下,是否是對知識的渴求,是對知識的探索。他們通過這種行為能否更有效的主動獲取知識。一個聰明的音樂教師會利用這點 “亂”去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與創新精神。

因此,教師要善於發現、引導、鼓勵表揚,從而使這種“亂”成為一種動力、一種自主、一種創新協作的良好品質的體現,能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在開開心心、自由自在中,順利地與教師協作,共同完成課堂任務。

其次,教師對一節課的教學內容要作到善於應變、合理規劃。音樂課不是統考科目,教學壓力相對較小,這就不必趕進度,要求班班水平一致,而是要針對不同班的實際情況作出不同的安排。對於那些課堂紀律稍好的班級可採用多講授一些知識的方式,而對於那些有較多思維活躍的班級,則可對教學內容進行相對調整,不必照辦模式,可採用少講、多討論、多探索、多實踐的方式進行教學。我們設想學生剛剛由於亂了堂被訓斥,那麼無論教師播放多動聽的音樂可能再也打動不了學生的心靈了。

什麼是好的音樂課,始終是我們這些音樂老師不斷思考和探索的一個問題。面對多媒體高速發展的今天,課件和一些教學設備、音像資料的使用已不再是夢想,現在最需要的是在教師之間互相溝通、互相探索、互相研究、互相討論的教學過程中,少走彎路,少碰釘子,少一些課堂教學中不和諧的音符,多一點開心,多一點快樂。

總之,如何更好的瞭解學生,如何更好的讓學生了解音樂,如何讓學生更好的在音樂中健康成長、增長智慧、弘揚個性、完善人格、擴大視野,如何更好的做學生的引導者和指路人,是我們每個音樂教師要不斷探索與總結的重要任務。

音樂教學隨筆15

(一)一年級新生的音樂課堂常規訓練

一年級新生剛進入學校,各科老師都要對同學進行課堂學習的常規訓練,音樂課也不例外。作為一名音樂教師能有計劃地對同學進行音樂課的常規訓練,對以後上好音樂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音樂課的常規訓練重點在於要對同學的站、坐、行、排隊、分組、進出教室的訓練,又要把這些訓練放在音樂中進行,讓同學在濃濃的音樂氛圍中輕鬆愉快的、有秩序地完成相關動作。如:聽音樂進教室;用上行和下行的音階表示起立和坐下;用歌聲師生問好;用一小段輕快的音樂讓同學分組進行編創或扮演等等。這樣的訓練,讓同學在整個音樂課堂教學都在音樂中進行,既體現了音樂的語言性又突出音樂課的特點。

(二)師生合作 一起參與

國小音樂教學是通過師生情感的投入,心靈的感悟來達成教學目標的,若不能確保同學具有好心情、好情緒、就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對於同學正在參與的音樂活動,教師不應是局外人、旁觀者、而應把自身置身於音樂活動中,把一切“教”的活動落實在“學”的活動中,有心做小朋友們的帶頭人和夥伴。讓同學對教師發生親近感、認同感。樂於接受教師的指導,使同學敢想、敢説、敢做。從而讓同學發揮出最大的潛能。如:二年級的扮演課《小烏鴉愛媽媽》,我以滿腔的熱情參與到扮演中去,先是扮演了烏鴉媽媽,全班的同學都是我的小朋友小烏鴉;然後我再請一同學扮演烏鴉媽媽,我和其餘的同學扮演小烏鴉。整節課都是師生同演,同學的情緒放鬆了,課堂充溢了生氣,師生感情增進了,讓同學在歡快的氣氛中感受了教育。

(三)重視音樂課中的“聽”

音樂是一種感官藝術,在音樂課中,一定要抓住和突出音樂中的“聽”的重要功能,同學聽多了、耳熟了,自然就會唱了。我上課通常採取幾種“聽”的方法:一、拍節奏法。即讓同學和着音樂拍擊節奏,這樣有利於同學掌握歌曲的節奏。二、口令法。即在聽歌曲時,教師根據樂曲的情緒給予各種口令,讓同學和着音樂做舉手、踏步、轉身等動作,這通常以樂段為單位。三、閉目法。此法能消除視覺上的干擾,集中注意力,使同學全神貫注的傾聽音樂,用心去感受音樂,這種方法比較適合於旋律優美的歌曲欣賞課。音樂課堂教學中採用多種多樣的“聽”的形式,同學在聽時就不會覺得枯燥單調,在和諧、平等、愉快的氣氛中自然學會新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