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語文

如何提高國中地理有效的課堂教學

欄目: 語文 / 發佈於: / 人氣:2.91W

素質教育的主要載體在於課程,實施課程的主要途徑是課堂。課堂教學是教育教學中最基本的一種手段,即是教師給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全過程,它是一個系統工程。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即“高效教學”.它的核心問題是教學的效益,學生有無進步和發展是教學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標.真正的高效率的教學就是師生用最短的時間獲得最大的效率.從全面發展的觀念上看,“有效課堂教學”就其內涵來説就是在正確的教育教學思想的指導下,通過教師的有效行為,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有效的發展;它的外延涵蓋有效的課前準備(解讀課標、背景分析、資源整合,有效預案等)、有效的教學實施(即有效的課堂教學)和有效的教學評價。地理教師必須緊扣地理學科的特點,充分挖掘地理學科的特色,優化地理課堂教學.那麼,如何提高國中地理有效課堂教學?以下是本人在提高地理有效課堂教學上的一些粗淺的認識。

如何提高國中地理有效的課堂教學

一、有效備課是實現課堂有效教學的前提。

俗話説:預則立,不預則廢。只有精心的預設,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才可能達到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有效備課是實現課堂有效教學的前提。

第一備學生。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泊爾在《教育心理學》一書的扉頁中指出:“如果我不得不將教育心理學還原為一條原理的話,我將會説,影響學習的最重要因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我們應當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狀況進行教學。”因此,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已有的認知發展水平和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唯有了解學生的學情,才可以取得有效的教學。“備學生”首先要教師要樹立起“一切為了學生的觀念”。其次要根據學生的興趣、知識水平、理解力來設計課前的預習提綱、課堂中的探究題、課後的鞏固題等,並且充分考慮為學生學習提供必要的時間、空間和資源,從而實現教學過程師生互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第二備教材。“備教材”就是讓教師鑽研教學大綱,課程標準,會考動態,教科書以及有關的教學參考書,從而明確每一節課的教學任務,落實好新課標的教學。準確定位目標,加強教學的針對性。因此,教學目標的制定,要根據具體的學情班情,要依據課程標準、教學內容。另外,新一輪課程教材改革,更加強調"以學生髮展為本"的素質教育課程理念與目標,強調學生素質的發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取捨,補充教學內容,“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已被大多數教師所接受.如某些章節的教材中內容相對較少,教學中則應有意識的充實內容,適當增加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相關內容,引導學生聯繫實際,學生更容易掌握.

第三備教法、備學法。前蘇聯教育家贊科夫説:“教會學生思考,這對學生來説,是一生中最有價值的本錢”。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充分考慮教學的思想性,基礎性,啟發性,活躍而又充實整個教學過程。為了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在教學過程中還應注意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如何思考、分析、解決問題。

二、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參與是有效教學的核心。

羅伯特·特拉弗斯有句名言:“課堂教學是一種獨具特色的表演藝術。”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實現自身角色的轉換,也就是明確在課堂教學中是以學生為主體而以教師為主導的新型師生關係。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我們在評價一堂課是否有效時,不是看教師講得是否精彩而是看學生是否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能否在教師的點撥之下開展自主性學習。

課堂教學,以人為本,因學定教。要真正確立學生主體地位,認真發揮教師主導作用,既要注重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又要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思維和有深度的交流討論,給學生創造一點思考的情境,給學生留一點思考的時間,給學生一些活動實踐的餘地,給學生一些表現的機會,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成功體驗。㈠興趣的培養是提高有效性的前提條件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促使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強大原動力。教育家斯賓塞説過:教育使人愉快,要讓一切教育帶有樂趣。學生的興趣十分重要,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把知識性與趣味性有機結合起來,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是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獲取知識和提高能力的關鍵。

1、設計啟發性問題,上好導語。古人云:“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課,如果有個好的開頭,成功地導入教學,在課堂教學中有個先聲奪人的力量,將能抓住學生求知的心理,激發學習地理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造和諧愉悦的教學氣氛,使學生進入學習的最佳心理狀態,提高教學效率。

2、利用課本插圖,增強直觀性。“地圖是地理學科的第二語言”形象生動的插圖,學生不但感興趣,而且也容易接受。誠如孔子所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它能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一種積極的注意傾向,並激發起熱烈持久的情緒。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課本插圖、地圖,有利於增強直觀性、欣賞性,幫助學生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和記憶。

3、運用多媒體教學,創設情境。地理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就是構建基於現代信息技術的地理課程。《基礎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運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的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教學,從本質上説是一種環境的創造”。因此,開發基於現代信息技術的地理教學信息平台和地理模擬平台,為發展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創造適宜的環境是地理教學的應有之義。充分發揮CAI(即計算機輔助教學)在教學中的優勢,能較好的達到預定的教學目的.

㈡、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提高有效性的主要方法

現代教學論認為,我們獲取知識是為了運用知識。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在理解和記憶陳述性知識的同時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加強對知識的學習與掌握。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在講解地理問題時要把分析問題的相關思路揭示出來,並使學生了解,從而使學生在學習同類問題的時候也能用相關的方法去分析,這是提高地理課堂教學實效的主要方法。

1、展示教師的思維過程,做好示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滿足於傳授基礎知識,不能滿足於如何去整理、歸納、總結地理問題,而且要把教法和學法聯結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更要注意講“我是怎樣想的”、“還想到了什麼”、“遇到類似的問題應怎樣去想”等等。把教師的思維過程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去體會、思考,並在潛移默化中學習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

2、展示學生的思維過程,提高思維能力。學生運用方法解決學科問題的本領、能力的形成和發展,最終是在實踐和訓練的過程中在學生的頭腦內部來完成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啟發學生暴露思維過程,並對學生的思維過程作出評價、剖析。若學生的思維過程無誤,其思維與其他學生思維接近,就會給其他學生以啟發,若思維有誤,可針對其要害予以糾正,同樣會給其他學生以影響。

3、讓學生參與教學,培養創造性思維。蘇聯教育心理學家贊可夫説過:“教會學生思考,這對學生來説是一生最有價值的本錢。”學生思維能力的形成,要依靠多種教學形式來完成,特別是要讓學生自己去思考、討論,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在主動參與中實踐教學雙邊活動,培養創造性思維。

㈢、自學能力的培養是提高有效性的重要途徑

1、提出問題,引入自學之門。上課伊始,先提出一至兩個能概括本課主要內容的問題。然後讓學生自行閲讀課文,通過思考,將本課內容進行簡單概括。

2、有意設疑,促使自學深入。自學指導貴在設疑,學生創造精神,創造性格和創造習慣養成的核心是“疑”。疑應設何處?一般説來,設在講課的開頭、講課的重難點、講課的銜接處、講課的結尾以及教材中易使人乏味的地方。

3、聯繫比較,擴大自學的效果。聯繫比較可以是多層次、多方位的,包括地理髮展的縱向聯繫比較,地理髮展的因果聯繫比較,中國地理和世界地理之間的聯繫比較,地理學科和其它學科之間的聯繫比較,地理演變和現實生活、時事之間的聯繫比較。把有關聯的地理人物、地理事件進行比較,找出它們的異同點,促使學生思維,形成準確、清晰、完整的地理概念。

4、能力訓練,提高自學質量。地理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力是在訓練過程中培養的。因此在自學過程中,必須把能力訓練放在重要位置,通過能力訓練,提高自學質量。為了使訓練更有成效,教師必須善於設計,精講巧問,即使是一般的課堂提問和練習也應着眼於訓練,多問“為什麼”,促使學生去思考、探索,培養學生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提高地理教學的效率。

㈣、恰如其分的激勵性評價提高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課堂上的評價性語言是地理課堂教學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因為教學評價與教學過程息息相關,教學評價在教學過程中應得到盡情地體現。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自主性程度越高對評價機制的要求也就越高。課堂教學中激勵性評價適時、有效的運用,正是保證課堂教學成功的重要因素。

激勵性評價要求教師及其他評價主體通過語言、情感和恰當的教學方式,不失時機地給不同層次的學生以充分地肯定、鼓勵和讚揚,使學生在心理上獲得自信和成功的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誘發其學習興趣,進而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一種策略。在運用激勵性評價時,要注意方法和技巧,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創造獲得鼓勵和成功的機會。教師應用鼓勵性的語言讚揚學生的每一次成功,態度要真誠、中肯,語言要新穎、獨特、幽默、靈活多樣,富有創造性,滿足學生求新求異的心理,要適時,要恰如其分,不過分誇張。地理課上有太多的地方需要學生髮表觀點,如果老師善於引導,由淺入深,利用真誠、中肯、幽默的評價,學生的激情定會被激發出來。一組精心設計的討論題配合以恰如其分的激勵性評價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三、有針對性的課後鞏固練習是實現有效教學的保障。

“再好的教學如果不落實到學生身上,都是無效教學。”幾乎每一位科任教師都會在課堂結束之前佈置一些作業要求學生當天完成,甚至是在節假日還要佈置大量的作業。教師如此做的目的無非是想通過課下練習達到鞏固課堂教學的目的,那麼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能否真正達到此目的則值得商榷。

子曰:“有教無類”。學生的接受能力有差異,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必須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而因材施教。在現實的教學活動中,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使教師沒有足夠的精力實行“兩套大綱”的教學,但我們在佈置課後作業的時候要做到難易適度,既具有一定挑戰性,又確保大多數學生能成功完成,即至少讓80%—90%的學生能正確完成。如果作業過於簡單,對於優等生而言,讓他們感到索然無味、體驗不到成功感,從而不利於激發學生的內在動機;而過難的家庭作業會使後進生出現失敗後的挫折感,長此以往,會使他們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喪失信心,放棄學習努力。

同時,課外作業的佈置要適當,尤其是任課教師之間要搞好協調,要從學生的整體出發。過量的家庭作業非但不會改善學生的學習成績,反而會導致學生的學習疲勞,增加了學生的壓力,促使學生焦慮,干擾了學生的社會交往和其他活動,不利於他們全面發展。

四、課後反思是實現由優質教學向有效教學轉變的保證。

葉瀾教授説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能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堅持寫三年教學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課後反思,積累經驗,促使進步。課堂教學反思是一個深層次認識過程,是構建高效課堂、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每一位教師課後要善於反思,要經常與學生、同伴、教研人員探討、交流課堂教學中的問題。要對教學中重難點的處理,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否得到確立,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是否提高等情況進行反思,然後再回到實踐中去探索,使教學與研究能力得到提高。

總之,教學是一門學問,需要不斷學習與研究;教學是一門科學,需要立教於學;教學是一門藝術,需要講究技巧、方法。一名地理教師要真正做到“傳道有術、授業有方、解惑有法”,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知識,課堂教學就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更加高效地完成地理學科的教學目標,以達到高效課堂的目的,最終使學生從“認識地理”到“學會地理”,走進“會學地理”的海闊天空。實現地理有效教學和高效課堂,是我們不懈追求的教學模式,在構建高效課堂改革的道路上,“路漫漫兮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讓我們共同努力,打造出更精彩、更高效的地理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