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語文

三年級數學《重複》評課稿

欄目: 語文 / 發佈於: / 人氣:1.22W

聽完了徐老師執教的《重複》,深深為徐老師紮實的教學功底、幽默的教學語言、精湛的教學技能和豐富的教學智慧所折服。徐老師在課堂上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風趣盎然的啟發與挑戰以及抽象的數學思想不經意地融於課堂之中。在整個課堂之中,精彩不斷,師生互動,共同參與。學生感受到的是數學的魅力,聽課老師感受到的是徐老師教學藝術的完美。課堂中創設了一次次的衝突活動,讓學生在衝突中自主探究新知。以下將分別結合幾個衝突進行分析:

三年級數學《重複》評課稿

衝突一:理髮師的困惑

這部分用時6分23秒,採用小故事創設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師們常用的一個教學技巧,有些教師運用不好會讓學生感覺很乏味,但是徐老師在課堂上講述理髮師的困惑這個小故事時卻是妙趣橫生,他模仿三種不同的人物的對話,運用象聲詞“吱扭”等的詞語繪聲繪色地描述場景,到故事最後:“理髮師回頭一看,他很納悶?”聲音戛然而止。這時候的徐老師就像是一位配音演員在給孩子們表演話劇,由此引導孩子進入故事的情境之中,學生不由得去猜想理髮師的困惑到底是什麼呢?在猜想中,在認知衝突中,學生考試思考。此時徐老師拋出:為什麼只有三個人?

通過一系列的討論,最後學生髮現故事中的爸爸充當了兩個角色,並用四個手指表示出三個人物的關係,使學生初步感知到“重複”。真是潤物細無聲呀。通過這樣的情境創設,激發了學生的認知衝突,也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地參與到新知識的學習中。

在這個環節中,徐老師轉變教師角色,給學生較大的空間,開展探究性學習。讓他們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並與同伴交流,親身經歷問題提出、問題解決的過程,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徐老師還注重以學生作為課堂資源,徐老師讓學生經歷觀察、猜測、操作。教學中徐老師注重聯繫生活中的實際以“小孩→爸爸→爺爺”為素材,徐老師讓學生感受集合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價值。徐老師把學生已生成的數學當成未完生的數學知識,為學生提供再創造的機會。

衝突二:搶椅子游戲

這部分用時9分35秒,徐老鼠抓住孩子好玩的天性,讓孩子玩“搶椅子”的遊戲。他首先搬出兩把椅子,請兩名學生然後説出遊戲規則。此時,學生馬上提出:應該多一個人,兩個人玩的話不會有人被淘汰。徐老師故意頓悟似的説:哦,人數少了,不能決出勝負嗎?敢情這也是數學問題,兩個小朋友,兩把椅子,就是每人必須有一把椅子,這是數學裏的一一對應。

他利用這個環節,讓學生領悟到一個重要的數學思想“一一對應”。按理説徐老師再請一名學生就可以參加遊戲了,但徐老師卻請上來4名學生,在此徐老師可以埋下伏筆,之後多萬了“石頭剪子布”來選出一名學生參加之後的活動,為之後深入學習“重複”做鋪墊。

在這個環節中,徐老師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時制宜地“活化”教材,使教材趣味化、生動化,大膽地對教材與生活資源進行了整合,注重以學生為本,讓學生親自經歷學習過程,關注學生的發展。

衝突三:呼啦圈的解釋

這個環節用時14分03秒,這是本節課的中心環節。本環節中,參加兩次遊戲的同學到底是7人還是6人?徐老師故意設計衝突,師生對抗,引導學生深究。這時候徐老師把呼啦圈引進課堂,讓學生在“套圈”中想辦法,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這裏,實物“呼啦圈”抽象出數學符號“集合圈”,在此取名“數學二環”的數學設計堪稱“絕技”!全班學生在全力解決參加兩次遊戲的學生人數時,徐老師故意退出了場地,把問題留給學生獨立解決,這時候學生就主動思考,並且成功套上了。全體同學及觀眾報以熱烈的掌聲。

此時,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在課堂上要學會“等一等”。教師的離開並不是對學生不聞不問,因為如果教師自己揭示答案的話會阻止學生的思維,而當教師離開時,會讓學生的`思維得到很好地挖掘,這樣就使很難理解的知識具體化、生活化、直觀化,同時也巧妙地凸顯了本節課的數學內容與主題。

徐老師的課堂是魅力的課堂,他的每一次生成都是有預設的。其中徐老師説道“4+3=6”這並不是徐老師的口誤,而是故意犯迷糊,這也是學生理解的難點,徐老師巧妙設計,對課堂的預設和生成精心思考,讓學生更好地把握知識點。

衝突四:花名冊裏的故事

這部分用時4分58秒,這個環節是變式練習,徐老師在這個環節中沒有涉及重複知識點的問題,而是利用反例進行強化,讓學生在反向思維中加深對“重複”的理解,防止學生出現思維定勢,鞏固新知。

徐老師努力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供儘可能多的具體原始背景的數學問題,交由學生去抽象出其中的數學問題,並用數學語言加以描述。徐老師利用“呼拉圈”進行教學,使學生聽中學,看中學轉變為主動的活動的做中學,徐老師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選擇合適的學習素材,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比如本環節中,徐老師就提出的“三年一班”就是結合本班的情況來舉例的。

衝突五:社會小調查

這部分用時8分39秒。徐老師關注教學課程的人文價值,充分發揮它的育人功能。教學不僅是一種工具,它更是一種文化!徐老師追求學生在學習教學的過程中得到薰陶與教育。因此,課堂不僅是學科學知識傳遞的殿堂,更是人性培育的聖地。徐老師本節課的最後一個環節是運用規律解決實際問題——社會小調查找好爸爸的位置,在這個環節中滲透了全集的概念,實現了學科內容的整合,讓數學充滿了濃厚的人文色彩,也讓學生感受到獨特的數學的“生活味”和數學二獨特的“美”以及它的廣泛的應用性。

徐老師的這節課的預設與生成緊密相連、環環相扣,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徐老師把握學生思維進程的節奏,一步一步引導學生探究。沒到結果快要揭示的時候,他總是戛然而止,使學生一步一步靠近事物的本質,從而理解數學的真諦。

在這節課上,徐老師成了學生中的“一個”,參與學生的共同活動,而不是自作權威,高高在上,成為機械傳遞知識的簡單工具。從這節課的教學中,我們可以深刻地體會到:教學不能等同於發展。在這節課上,徐老師根據國小生的心理特點和認識規律,使學生的求知心理與知識內容之間產生一種“衝突”,從而激發學生渴求新知的慾望,徐老師把學生引入“衝突——探究——發現——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整堂課的學習活動,徐老師最大限度地發揮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潛能,徐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儘量做到:

①儘量讓學生獨立觀察

②儘量讓學生動腦思考

③儘量讓學生動手操作

④儘量讓學生自己讀書

⑤儘量讓學生動口表述,發表見解

⑥儘量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

⑦儘量讓學生標準立異,把這些要求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全過程。

本節課中,學生分小組在教師引導下,主動從事猜測、驗證、討論與交流等數學活動,積極探索自己未知領域的知識,自己去發現創新,這樣長期堅持,日積月累,必然能使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為今後的終身學習與自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