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語文

高中語文評課稿——《當仁,不讓於師》

欄目: 語文 / 發佈於: / 人氣:9.6K

一、如沐春風,教學形式與內容的統一

高中語文評課稿——《當仁,不讓於師》

再次聽XX老師授課,真有如沐春風之感,這種感覺不是學生時代能有的。在20年前,作為X老師的學生,聽她的課,最享受的是老師悦耳的聲音,和藹的教態,教學內容的生動有趣,對老師充滿崇敬。今天,當我對語文教學有了一些認識,對文本也有了一些自己的解讀後,再次聆聽X老師的教誨,被深深感動了。老師的聲音依然那麼甜美,教態依然那麼和藹,更重要的是教學形式與內容如此巧妙的融合,正是種融合,讓人沉醉其中。教學內容是“從孔子師生關係的角度解讀論語,走近孔子”。孔子的弟子往往比孔子小數十歲:子貢比孔子小31歲;顏淵比孔子小30歲;公西華比孔子小41歲。但年齡無法造成鴻溝,孔子和學生間的平等、相知、互敬,是極其明顯且難能可貴的。而X老師的課堂我也能感受到同樣的教學氛圍。老師語調温和,面帶笑容,眼神中飽含着對學生的信任與期待。老師沒有用擴音器,聲音不大,但表述得十分清楚,語言乾淨利落,且富於文化色彩,作為同行和聽課學生,我深深地敬佩老師的語文功底。而那些X老師課堂上的學生,也能夠積極參與到學習中,自由舉手發言。整個課堂的氛圍如此輕鬆,師生關係融洽。在這樣的氛圍中,你能感受到學生的思想被激活了,學習的熱情被點燃了。

為此,我深感教學內容和形式的有機融合是多麼重要。回想前兩天教學《種樹郭橐駝傳》,有無限遺憾和苦惱。文章以寓言故事的形式講述一個深刻的道理——種樹和養民均需順應天性,便可發展其天性。由於缺少精心的教學設計,學生的學習激情沒能得到激發,只是被動地理解文言語句的意思,談不上對文本進行賞析。此種情況下教學的內容與課堂的學習氛圍是相違背的。一方面,強調順應物之天性,令一方面在違揹人的天性,內容與形式自相矛盾。教學效果可想而知。為此,我無比汗顏,有愧於自己的老師和學生。

二、巧妙設計,搭建對話平台

課堂和諧的學習氛圍源於教師對學生的尊重,師生地位的平等,但這些教育理念都內化在教師的精心設計中。好的教學設計是在營造一種自由寬鬆的學習氛圍,為師生對話搭建一個平台。在通常的語文教學中,師生對話的基礎是教師設置的問題。我相信所有教師都希望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發言,但情況並非都能如願以嘗。其實,很多時候學生不肯發言,原因不外乎兩方面:其一,問題不明確;其二,問題無法激發學生探究和表達的願望。反過來説,如果學生能夠在課堂上積極發言,那麼教師的提問一定具備兩個條件:提問明確;提問有探究和表達的價值,能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願望。

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便是教師教學設計的核心。

在XX老師的教學中,有效的提問促成了學生的思考探究和主動表述。整堂課,主問題只有三個:顏回死,夫子悲痛,如何理解子哭之慟?子貢為什麼把仲尼比作日月?夫子見南子,子路為什麼不悦?仲尼為什麼發誓?歸結起來,她的教學提問是對教材整體設計的結晶。

1、整合概括性

文章標題是《當仁,不讓於師》意思為:面對仁,“弟子”不必謙讓、推讓於老師。強調面對仁時,師生關係是平等的,可見孔子把“仁”放在至高無上的地位。三個問題的提出正是基於孔子與三個弟子的對話,也正好可以從不同的層面剖析孔子所強調的“任”。應當説,三個問題巧妙地化解了編者所列的標題,而從師生關係的角度整合內容拉近了文本與學生的,讓教學內容主動貼近學生避免了把學生硬往所學內容上拉。

概括性極強的提問有利於引導學生走進文本,提問只是給學生一個方向性的指導,指導學生去按圖索驥去發現隱藏在文字之下的信息,並進行理解思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這樣的提問給學生的理解留有空間,讓學生在文中尋找信息的基礎上有話可説。

2、整合是對現有內容的刪補調整

打通單元、打通課內外

選文共13則,篇幅教長,而標題所涉及的“仁”一概念學生還未學習。集中學習理解孔子思想“仁”的內容當在本書第四專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要在有限的一節刻中完成一個相對集中,有明確主題的教學不得不進行內容的刪減和增補。因此,精選怎樣的內容和補充什麼樣的內容全由教學的核心內容來確定。在本節棵課中當由標題所定。因此,整合也當打破單元界限,把第四專題的相關內容選入其中。如在孔子和顏回關係的探討中可以加上“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不仁者不可以久處也,不可以長處樂。”所孔子之所以把特別的愛給予顏回,正因為文中所説“賢哉,回也!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顏回於窮困中處樂,正應了孔子所説的“仁”的含義:長處樂,仁如此輕易達到。仁,融在生活的.細節中。

3、有效點評,促進對話

在學生髮言,教師的點評是決定對話得否延續和深入的關鍵。XX老師的點評簡明富於啟發性,是我努力的方向。只要在場,注意聽,學生對某個問題都會一定想法。但要把心中所想用有聲語言表達出來,這本身是困難的,而語文課的所謂聽説訓練也就內化在這些方面。鼓勵學生只要有所感就積極發言,在長期的訓練中,學生的表達能力肯定會有提高。教師的作用便是引導學生不斷提高。教學對話中,學生的發言往往表意不夠明確,條理不夠清楚,教師有必要使之明確化,條理化。因此,教師的點評不宜夠多,但應當具有以下兩方面的功能:一是概括學生的話語,使之明確;二是給學生以啟發,引導其思維走向更深更遠。當然,前提是緊扣學習內容。如果學生的回答超出學習內容,那就是應及時拉回。

如在探討第一個問題時,學生的發言散亂,教師加以概括:處於困境而能堅守,堅守的執着,淡褪了流派與時代,成為人性的閃光點。

三、對選修課專題設計的一點思考

選修教材在編寫上均以專題為單位。《論語》作為語錄體散文,按某一主題選編內容非常有必要,且編的很好。“當仁,不讓於師”是其中一則內容容。而當這句話作為一個專題的主題時,它就成為了所有內容的中心,也是教學的中心。它可以串聯教學設計中的三組對話。顏回與孔子對話一組,孔子為顏回的死而過度哀傷,似乎破壞了他所提倡的“禮”,正是因為孔子看中顏回的“仁”,可以説是為知己的死而痛哭。而孔子和子路對話一組,孔子見南子,子路不悦。這種對老師的態度極為反常,正是因為子路認為孔子的行為有悖“仁”,老師不合乎“仁”弟子有權不滿,這也正應了孔子所提倡的“當仁,不讓於師”。意思是,面對“仁”時弟子不必和老師謙讓。

因此,在選修課的教學中,琢磨專題主題,把握編者意圖,這是值得我們考慮的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