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中國小教育懲戒規則心得體會【精】

欄目: 中國小教育 / 發佈於: / 人氣:1.3W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國小教育懲戒規則心得體會,歡迎閲讀與收藏。

中國小教育懲戒規則心得體會【精】

中國小教育懲戒規則心得體會1

教育懲戒權在社會、學校、教師、家長的爭論、呼喚、討論中在20xx年x月x日和大家見面了。

最近一段時間,圍繞教師體罰學生的爭論也是一浪又一浪。《規則》將對教師懲戒權的使用原則、使用範圍、使用方式,作了詳細的規定,對教師體罰和變相體罰行為進行了明確的界定,我們每一位老師要好好學習,慎用、敢用、會用教育懲戒,教育學生不讓位,家長也應該學習規則,理解、支持、配合學校,教育孩子不越位。

《規則》讓學校、老師有了懲戒權,但我們教師一定要謹記,教育懲戒的初衷是"育",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成人、成才。懲戒不僅僅是賦予學校和教師的權力,更應該是一種教育方式,通過“懲戒”讓學生認識錯誤,改正錯誤。一切不以教育為目的的懲戒都是一種流氓行為。

我們提倡有温度的懲戒。作為教育工作者,不管什麼教育手段,保護好孩子身心健康是前提,健康是“1”,其餘為“0”,有了“1”,“0”才有意義。因此我們的懲戒,一定要關注學生的身心,要因人而懲,要尊重學生,不能侮辱到學生的人格。細看《規則》有明確的規定,不得因學業成績而教育懲戒學生,懲戒只能使用在學生不良行為上。學習上的後進生是不可避免的,對學習不好的學生,老師還是要多多鼓勵,花一點時間為孩子補缺補差。調皮搗蛋,不願學習的孩子,老師在懲戒時,一定要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給孩子申辯的機會。社會很複雜,孩子很脆弱,單親家庭、重組家庭、留守兒童、貧困家庭等對孩子的影響是無形的,教師的懲戒更多的要讓“愛”挽救的往往不是一個孩子而是幾個家庭。

教育要家校合力,校鬧是一種病態,家長要理解並配合學校一起教育孩子。知識的學習學校教育大於家庭,但對孩子品行的影響,家庭教育十分重要。模仿是孩子的天性,行為習慣的養成,大部分就是模仿得來。《規則》中對懲戒權的適用範圍就是在學生的行為上,要讓孩子改掉不良的行為習慣,是長期的過程,需要學校、家庭的共同引導,長期督促。孩子受到適當的懲戒,家長也不必要心痛,成長的過程,不可能只有鮮花,你不可能為孩子擋住所以的風雨。教育只有寬嚴相濟,有獎有懲,孩子才能在人生的路上不偏不倚,健康向前。家校良好的合作才是教育最美的風景。

中國小教育懲戒規則心得體會2

1、個人認為及時展開對於學生家長的宣傳是實施《規則》的前提。習慣養成差的孩子根本原因在於家庭教育的落後,管要得法,愛要得當,警示家長對孩子切勿溺愛無度,學校或老師向家長反映孩子問題,家長應積極配合老師改進教育孩子的方法,從而形成家校合力的良好效果,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2、做為老師則要深刻理解w規則》內容,合理合情地應用《規則》,幫助“問題”學生糾正錯誤思想與行為,引導“問題”學生意識錯誤思想與行為的不良後果,從而能夠發自內心的願意糾錯改正。

3、希望學校進一步展開家長培訓工作,從事實案例,警示家長一味溺愛孩子所造成的慘痛教訓;給予家長一些與不同性格的孩子進行交流溝通的方法指導。

4、懲戒的目的不是為了懲罰學生,不是為了給學生造成痛苦,而是為制止不當行為,幫助學生改正錯誤。因此,教育要講究因材施教,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在行使教育懲戒權時既要遵循規則的普適性又要照顧學生的個體差異。

從斯金納的理論中我們可以知道,教育懲戒有其自身優缺點,它能夠抑制學生的不當行為,但是它不能促進良好行為的養成。教育不能僅僅滿足於暫時抑制學生的不當行為,還要努力促成學生良好行為的養成。因此,教育懲戒要與其他教育方式相結合。當我們運用教育懲戒權制止了學生的暴力行為的時候,我們還要通過説理改變學生的認知,讓學生認識到暴力行為的危害,通過賞識等正面強化的方式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際交往模式。總之,我們不能只滿足於不讓學生做什麼,我們還要讓學生明白可以做什麼。

教育是循序漸進的,是需要“耐心”、“感化”、“引導”、“説服”的。教育懲戒權的意義主要在於教育,而非懲戒,因此,教育懲戒的目的是更好地促進學生成長,而不是把學生治服。

懲戒作為一種不得已才採用的教育手段,其出發點是為了使學生受到教育,而不僅僅是通過強加懲罰使學生感受痛苦和恥辱而已。馬卡連柯曾專門論述了現代學校懲罰制度與傳統學校懲罰的不同,認為在基於社會嚴重對立的舊學校裏懲罰已變成了暴力,成了對學生人格的殘酷侮辱,而現代學校制度應起積極的教育作用。他反覆強調,“懲罰本身不是目的”、“其內容並不重要”,使用懲罰應考慮到其教育效果;“懲罰應當是教育”,應使被罰者“真正認識到為什麼要懲罰他,並且理解懲罰的意義”。

教育是出自於“愛”的,對學生的懲戒一定要出於“愛”的目的,並事後要讓學生知道,如果為了懲戒而懲戒,讓學生感受不到你的關心、愛護,你的懲戒不僅取得不了良好的效果反而會引起學生反感,造成師生敵對,達不到教育的目的。

對學生的懲戒一定不要在自己情緒激動的情況下進行,教師一定要學會剋制自己的情緒,做到學生着急,老師不急,等情緒冷靜下來再進行處理!

在教育學生過程中,老師適度行使懲戒權,學校、社會、老師、家長在相對統一的規則面前,可以減少互相間矛盾。但對我們教師來説,一定要全面理解《規則》,首先要明白懲戒只是一種教育手段,目的仍是為教育培養學生成人成才。二是一定把握懲戒的度。三是在懲戒學生中,一定要遵守法律,嚴守職業道德,《規則》中"七類不當教育行為"決不為。

好的教育,必然是寬嚴相濟、獎懲分明的;好的老師,必然是管教同步、嚴慈同體的。成就孩子最好的方式,必然是家長不護短,老師不姑息,一起為了孩子的教育而發力! 好的教育一定是以最恰當的方式,把孩子引向更好的路。老師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孩子,但家長也要配合,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老師的愛,必然是寬嚴並濟、獎懲分明的;老師對於教育的信念,從來不曾改變。老師的良苦用心,全都融合在對孩子的“教”與“管”中。

教育是循序漸進的,是需要“耐心”、“引導”、“説服”的。教育懲戒權的意義主要在於教育,而非懲戒,因此,教育懲戒的目的是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成長,而不是把學生治服。還有一句話,學生犯點錯誤是很正常的,這就需要教師的教育和引導。如果一個教師能走進學生的心中,讓學生真正服你,那麼,這個教師也無需用教育懲戒來為自己壯膽。

在日常的教育教學當中,對學生的關愛和懲戒佔了很大的比重。而怎樣去進行合理的懲戒對於老師、學校和家長來説都是一個難題。要考慮怎樣的懲戒方式可以正確且成功的改變孩子不良行為習慣,而並非單純以片面的懲罰行為施加到學生的身上。在教育懲戒中,要使學生明錯、知錯、改錯,要使學生知理明理。懲戒方式要合理,做到嚴慈並濟。

如何才能更好地運用教育懲戒來達到教育的目的呢?我想應該是我們每個教育人應該思考的問題。對學生的懲戒一定不要在自己情緒激動的情況下進行。我們一定要學會剋制自己的情緒,做到學生着急我們不急,等情緒冷靜下來再進行處理。這樣處理時就會更理智,更能把握分寸,不至於有過激行為,不會造成不可控的後果。對學生的懲戒應儘量避免公眾場合,如果對學生懲戒會使學生失去顏面。

中國小教育懲戒規則心得體會3

教育部研究制定了《中國小教育懲戒規則(試行)》,《中國小教育懲戒規則(試行)》自20xx年3月1日起施行,教育懲戒權成了熱議話題。

的確在過去相當長的一個時期裏,由於片面強調賞識教育,學校和教師對學生的管理處於不能管、不敢管,動輒得咎的尷尬境地。由於缺乏保護自己的合法武器,只要因為學生管理問題發生了糾紛,學校和老師幾乎都是處於弱勢地位,屢屢被送上被告席。即使是學生家長無理取鬧,學校和老師也不得不犧牲自己的利益一再做出讓步。很多教師感到非常無助,甚至“談管色變”。《中國小教育懲戒規則(試行)》的出台,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撐了腰、壯了膽,使大家揚眉吐氣。

面對即將被賦予的教育懲戒權,教師應該如何正確運用,確實是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對教師教育懲戒權入法的提案,大部分教育工作者還是非常認可的,而且呼聲很高,普遍有些教師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這是真正為教師代言,以後懲戒學生就有法可依了,可以理直氣壯,不再怕家長和公眾的説三道四。不過個人認為,教師對教育懲戒權,不要有那麼高的期望,教育懲戒權,並不是什麼尚方寶劍,也不是靈丹妙藥,教師即使有了教育懲戒權,也不能任性地使用。

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21條明確規定:學校、幼兒園、託兒所的教職員工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人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教育懲戒權有其特定的含義,不含體罰、打罵、辱罵,對其理解要準確。可見,沒有具體實施細則的懲戒權,教師如何去用好是個難題,一旦操作不當,就會因為懲戒失當引發不必要的麻煩。

對於教師而言,並不是靠加持懲戒權就可以讓學生服你,即便以後立法允許教師可以使用懲戒權,也必須在法律規定的框架內使用,而不是任性而為。

那麼如何才能更好地運用教育懲戒來達到教育的目的呢?我想,這也是每個教育人應該面對和思考的問題。

首先教育是出自於“愛”的,對學生的懲戒一定要出於“愛”的目的,並且事後要讓學生知道。如果為了懲戒而懲戒,讓學生感受不到你的關心、愛護,你的懲戒不僅取得不了良好的效果,反而會引起學生反感,造成師生敵對,達不到教育的目的。

再者對學生的懲戒一定不要在自己情緒激動的情況下進行。教師一定要學會剋制自己的情緒,做到學生着急老師不急,等情緒冷靜下來再進行處理。這樣處理時就會更理智,更能把握分寸,不至於有過激行為,不會造成不可控的後果。

另外對學生的懲戒要儘量避免在公眾場合進行。我們的古人説過“揚善於公堂,規過於密室”。這也應該是我們懲戒學生的準則。對學生懲戒儘量單獨進行,懲戒目的是教育學生遵規守紀,使其知錯能改。如果在公開場合對學生實施懲戒,會使學生失去顏面,容易造成師生敵對、衝突,或者學生乾脆“破罐子破摔”,越來越難管。

教育懲戒實施方案,它就像一把戒尺、一根標杆樹立在哪裏,使得教師能夠真真正正地站起來管理學生。在教師社會地位日益低下的今天,對於那些品質惡劣的學生管不得,教師的人身安危甚至縷縷被學生侵犯,這就需要制定一定的管理方案,提升教師的社會地位,保證教師的人身安全。對於那些品質惡劣、道德敗壞的學生給予一定的懲罰,讓他們知道有一些底線是不能觸碰的。

教育是循序漸進的,是需要“耐心”、“感化”、“引導”、“説服”的。教育懲戒權的意義主要在於教育,而非懲戒,因此,教育懲戒的目的是更好地促進學生成長,而不是把學生治服。還有一句話,學生犯點錯誤是很正常的,這就需要教師的教育和引導。如果一個教師能走進學生心中,讓學生真正服你,那麼,這個教師也無需用教育懲戒權來為自己壯膽。因此,對於教師而言,還是用平常心來看待教育懲戒權吧!

中國小教育懲戒規則心得體會4

在教育學生時,作為教師應該本着育人的原則進行合理教育懲戒,不得違反相關規定。中國小生的身心尚處在發展階段,他們的價值觀沒有完全形成,所以教師不得采用非合理方式對待學生,而是要在教育學生改正錯誤的同時促進其養成正確的價值觀。教師要不斷學習,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改進教育方式方法,提高自己正確履行職責的意識與能力。

中國小教育懲戒規則心得體會5

《中國小教育懲戒規則》充分體現了依法治國的理念,同時也體現出國家對教育懲戒問題的高度關注和對祖國下一代的精心呵護。教育懲戒的意義在於教育而非懲戒,教育懲戒的目的在於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成長,而不是把學生制服。這項規則的出台既詳細規定了教師的行為也保護了學生的利益;既貫徹了減負的政策也維護了學生們身心健康的發展。

中國小教育懲戒規則心得體會6

這份由教育部保駕護航的徵求意見稿,終於落實了廣大教師與家長期盼已久的心願——

為教育撥亂反正。

再一次證明了——好的教育,必然是寬嚴相濟、獎懲分明的;好的老師,必然是管教同步、嚴慈同體的。

成就孩子最好的方式,必然是家長不護短,老師不姑息,一起為了孩子的教育而發力!

01今天老師退一小步,明天孩子掉一大步

在網上看到一個帖子。

一個媽媽發帖求助,説老師不管她孩子了,該怎麼辦?原來,她孩子學習一向不自覺,成績不好,老師為了幫孩子提高成績花了很多心思。上週,老師因為孩子沒做作業,讓他留下來補做。家裏的老人知道了,直接跑去學校鬧了一場,罵得老師都哭了。這下好了,老師也不管孩子了,急壞了他媽媽。

帖子下有網友評論:

“老師心裏都有陰影了,真是逼着老師不管。”;“這得多傷心啊!任何一個老師都不敢管了。”確實,家長的無理取鬧,有可能逼得老師不管孩子。

每個老師的初心都是為了孩子好,給他們上課、批改作業、輔導功課等等,都儘可能發現孩子沒學好的地方,幫他們鞏固。老師不僅是孩子學習上的良師,更是孩子生活中的守護者,噓寒問暖,規範行為,德育教導,樣樣到位。

然而,現在的老師卻被逼得一再對孩子讓步。打比方説,有學生推倒了另一個學生,老師該怎麼做?從前的老師想都不用想,直接批評,讓孩子知道推人是不對的。

現在的老師,卻是三思而不能行。

管吧,又怕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回去找家長告狀。不管吧,萬一孩子下次在馬路橫衝直撞,危及生命怎麼辦?對孩子的不斷讓步,正在逼得老師節節敗退。如果教育只是為孩子開脱,那最終受害的只會是孩子。如果家長捨不得管孩子,學校不敢管孩子,最終能管的就只有監獄了。社會的最後一道防線就是教育,千萬不要輕易向孩子讓步。

02老師再不管,熊孩子就沒救了

前段時間,一條“小孩故意把孕婦推倒”的新聞刷屏。問他為什麼這麼做,小孩竟然回答:“我看電視上孕婦摔倒會流產,所以我想看看她會不會流產。”多麼可怕!

正因為沒人管好孩子,孩子越來越任性,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他們尚且沒有正確的規則、道德、法律意識,對於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其實是不清楚的。憑着“好玩”二字,差點害死了兩條生命,這就是縱容孩子的代價。不管是在家庭教育中,還是在學校教育中,教育都不應縱容,不能自由散漫。

在大部分孩子眼裏,好老師的標準是這樣的:要求儘量寬鬆,不會板着臉批評自己;作業佈置得少,就算不做也沒關係;什麼事情都向着自己,絕對不會跟家長告狀……

事實上,如果孩子遇到這樣的老師,那才是教育的悲劇。隔壁班班主任是個相當綿軟的老師,她對學生很好,經常買禮物送給學生。有時候學生沒做作業,或者違反紀律,她本想好好批評,結果學生一撒嬌她就訓不下去了。年底的時候,學校對這個老師做了停職處理,讓她回家反思。

原因是她班裏的學生闖禍太多,已經有5名學生被記過,甚至有學生在校外打架鬥毆。難怪有人説,老師手中有戒尺,講台上有教鞭,才能教好孩子。

教育應該是嚴肅的,甚至,應該是嚴格的。不對孩子的學習落後寬容,他們才會認真學習,一點點把成績提上來。不對孩子的違紀犯規寬容,只有從小規範了孩子的行為,他們以後才不會犯更大的錯,闖更大的禍。

教育最可悲的現象:孩子無法無天,老師不敢管,家長捨不得管,將來社會管!

03老師不放棄孩子,是孩子最大的福氣

校園之外沒有温室,長大之後沒有兒戲。現在的孩子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家長捨不得打,捨不得罵。從小活在蜜罐裏的孩子,只會變成温室裏的花朵,缺乏對世界的認知,缺乏對他人的理解,缺乏到達目標的堅持,缺乏對抗挫折的能力。

我們沒有控制、抑制和約束好孩子,一味以愛的名義對他們讓步,這樣的教育是不對的。

這樣的孩子,是不會有前途的。

從教多年,我至今記得一位家長是如何配合老師的。

她最初很不滿我的嚴格,因為她女兒每次回家後都抱怨,説老師今天又罰她了。於是,她直接找到了我。我向她解釋,她的女兒丟三落四,有時忘了帶作業,有時忘了帶課本。我説:要是現在慣着孩子,她將來工作了,丟了公司的機密文件,誰來負責呢?家長沉默了很久,終於答應配合我一起糾正孩子。

在學校,若她女兒再次忘帶作業課本,那我就罰她坐一天“飛機位”。在家裏,她每天都提醒女兒清點作業課本,第二天出門前也要重新檢查一遍。慢慢的,她女兒再也不會忘帶東西,在學習上也變得更加細心。

好的教育一定是以最恰當的方式,把孩子引向更好的路。老師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孩子,但家長也要配合,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孩子不愛學習,我們不能慣着他,一定要弄清楚原因,然後引導他們重新愛上學習。現在還不好好學習,以後就來不及了。孩子經常闖禍,我們不能不當一回事,該批評就批評,該懲罰就懲罰,一定要讓孩子知錯就改。

孩子在12歲之前的成長十分關鍵,不要等到孩子變“壞”才補救,那隻會讓你後悔莫及。正如劉濤所言:對孩子不能一味遷就,必須要有一個管得住他的人。老師不怕狠心,老師也希望成為那個管得住孩子的人,但千萬別讓老師寒心。

04教育少不了愛,更少不得懲罰

沒有哪個孩子一生下來就無法無天,每個“熊”孩子的背後,都站着溺愛的家長。教育除了愛,更不可缺少的是管教,或者説是懲罰。電影《老師·好》中的苗老師,正是傳統意義上的好老師。

他看到有女學生抹口紅,當即拿着紙巾給她擦掉;他發現有男學生抽煙,就罰他們站一整天;他看到有學生彆着斧頭當“混混”,立刻將他趕出了教室……

正是這麼一個大膽管學生的老師,讓“混混”變成了有志青年,讓抽煙喝酒打架的學生變成了善良勇敢的好學生,讓上課愛偷看小説的學生變成了講台上的教師……

那時候大家才明白,原來管你最嚴的老師,愛你最深。愛的教育,不是萬能的。對於一個紀律散漫、不思進取、無心向學的學生,單純用愛去感化,只會顯得教育蒼白無力。

唯有動用上管教與懲罰的力量,孩子才能明辨是非對錯,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説:“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只有懲罰,才能讓孩子學習進步;只有懲罰,才能讓孩子敬畏規則;只有懲罰,才能營造尊師重教的社會氛圍。

愛和懲罰,是教育中必不可缺的兩條腿。戒尺教育源遠流長,從春秋時期的孔子開始,懲罰就已經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好的教育離不開必要的懲罰,沒有懲罰的教育就不是完整的教育。

希望所有家長都能明白:若把縱容孩子視作愛,那麼,老師其實不愛孩子。老師的愛,必然是寬嚴並濟、獎懲分明的;老師對於教育的信念,從來不曾改變。老師的良苦用心,全都融合在對孩子的“教”與“管”中。

中國小教育懲戒規則心得體會7

一場球賽要想精彩絕倫,除了運動員精湛的球技、觀眾的文明觀戰,還需要裁判的準確執法。正是裁判對比賽規則的嚴格執行,才能保證場上運動員最佳狀態的發揮,該吹哨時就吹哨,該亮牌時就亮牌,甚至可以罰下場去。懲戒恰恰是為了讓比賽更精彩。

人生如賽場,既有硝煙瀰漫的競爭,也不乏波濤洶湧的暗戰,雖不説是頭破血流、你死我活,但也是你爭我搶、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越是充滿競爭的地方,越需要懲戒的存在,沒有了規則的參與,一盤散沙,甚至是烏煙瘴氣都在所難免。

曾幾何時,隨着國門的打開,西方的許多教育方法蜂擁而入,不僅衝擊了幾千年的傳統教育,而且也帶來了社會思想的不斷髮展。面對琳琅滿目的教育思想,我們的教育界一時間真有種“亂花漸欲迷人眼”的錯覺,於是賞識教育大行其道,“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標語張揚在校園上空,保護孩子的天性成為縱容嬌慣的藉口,無私地愛護成為“小皇帝”們的庇護傘,發展的眼光成為學生任性妄為的障眼法。戒尺的悄聲消退,恰恰是飛揚跋扈的粉墨登場;懲戒的眾人喊打,恰恰是無視規則的肆意生長;教師權威的.顏面掃地,恰恰是目空一切的橫行無忌。

當我們感慨“巨嬰”的橫空出世,當我們悲歎“啃老族”的層出不窮,當我們哀傷“精神缺鈣”的難以理喻時,是否想過,高懸在教育頭頂的那把達摩克利斯劍的隕落,恰恰是許許多多教育怪相誕生的緣由。

環顧我們的周圍,蔑視規則者有之,逃脱責任者有之,心理脆弱者有之……儘管不能把所有的社會問題都歸罪給教育,但是缺失了懲戒的教育變得軟弱無力卻是不爭的事實。今日的問題青年,今日的柔弱中年,今日的蠻不講理的老年,多年以前,他們可都是在接受教育的少年啊。懲戒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了懲戒的參與,教育成為了蒼白的説教,成為了“濫好人”的愛護,成為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混日子。

曾經,我們是那麼厭惡“棍棒之下出孝子”的粗暴式教育思想,我們是那麼厭惡“道貌岸然”的學究式的師道尊嚴,我們是那麼厭惡“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等級森嚴的依附關係。於是我們迫切地希望打倒這一切,希望引入西方的教育思想,希望用國外的教育方法改造我們的教育,希望在教育上的“不破不立”。然而,你方唱罷我登場,看似熱熱鬧鬧、轟轟烈烈,但是不管什麼樣的教育,如果眼中無“人”,那終將是一種失敗的教育。“過猶不及”的古訓恰恰在説明任何事物都應“有度”,將所有的懲戒視為“封建餘孽”,直接導致的就是“斯文掃地”“規則殆失”。

當然,懲戒不是教育的唯一手段,更不是教育的萬能法寶,它只是教育方式的一種,我們在承認它的價值和功能時,也沒有必要將其推崇到無上的地位。適度是懲戒的必備條件,失去了這個條件,懲戒就可能淪落為“濫施暴力”,成為“喪心病狂”的代名詞。

理想的教育懲戒應該是什麼模樣呢?不由得想起魯迅的啟蒙老師壽鏡吾先生,想起他手中的那把戒尺,“有,但不常用”,“有”説明了懲戒的存在,“不常用”説明了適度的必須。歸根結底,教育懲戒的目的不在懲罰,而在引以為戒,而在教書育人。

給我那把戒尺吧,我會把它輕輕打在犯規學生的手掌,然後師生會心地相視一笑,有真誠的關愛,更有嚴厲的督導。

中國小教育懲戒規則心得體會8

班級遲到現象總是屢禁不止,老師不得已採取“無正當理由遲到,遲到一分鐘,在教室內罰站十分鐘”的措施。我認為,這種適當的懲罰是正確且應當的。

教育懲戒指教師依據一定規範,以不損害學生身心健康為前提,以懲罰為特徵的一種教育方式。老師將遲到的學生以遲到一分鐘,罰站十分鐘的形式懲罰學生,這並沒有違反教育懲戒的標準:其一,罰站不會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其旨在制止學生的遲到行為,幫助學生改正錯誤。其二,在教室中罰站是在不損害學生自尊心的前提之下,使學生的羞恥心受到一定衝擊,會使學生迫於羞恥而改正自己錯誤。正所謂“不知恥,無以正”,就是如此。

適當的懲罰能夠糾正學生的錯誤行為,但並不是所有的的懲罰都是正確的。當今,有的老師體罰學生,這種現象屢見不鮮,也許是因為他們曲解了“嚴師出高徒”這種理念,讓學生在超出其體能範圍內跑步,在走廊等學生眾多的地方讓違規學生提着水桶扎馬步。這種教罰已經違背了教育懲戒的理念,甚至會危害學生的身體健康,損害學生的自尊心,雖然達到了維護紀律的目的,但這只是用體罰來使學生畏懼,更準確地説是馴化學生,而不是教化學生,這是萬萬不可取的。

適當的懲罰應因人而異,孔夫子曾説過“因材施教”,而懲罰學生也應該“因人行罰”。有的學生,不小心犯了錯,不應進行過重的懲罰,否則會打壓到這種學生的積極性,使得他們“破罐子破摔”,這是不正確的。但有的“頑固分子”,屢教不改,適當地加大懲罰力度也未嘗不可。如果對於一個頑固的學生,不加大力度糾正他,就浪費了教育懲戒的存在。

懲罰,是為防止一個人走向不可糾正錯誤的最後的防線,但不應該將其死死地收縮,而要留足適度的空間,讓被懲罰之人進行自身的救贖,這就是適當的懲罰。

中國小教育懲戒規則心得體會9

作為家長,我認真學習了《中國小教育懲戒規則》,明白懲戒的背後應該是深深的期待,以真誠的關愛,這樣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我們認為懲罰是一把雙刃劍,弄不好會傷害人,實施時必須把握好一個前提,適時、適度、得法,只要抓住實施懲罰的時機。一般來説,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是實施懲罰教育的良機,因為內疚和不安會使孩子急於求助,而此時明白的道理,最能讓孩子刻骨銘心,希望老師只要把握好懲罰的量,要顧及孩子的承受能力和尊嚴,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個性因人而異。對性格內向,自尊心強的孩子,易採用温和式的方法;對脾氣暴躁,自我意識差的孩子,應採用嚴厲式的懲罰;對性格倔強,逆反心理強的孩子,易採用談心式的懲罰方法。在實施懲罰時,要講究策略,首先肯定孩子是一個好孩子,再指出他的錯誤,讓孩子能體會實施懲罰者的良苦用心,能平和地接受懲罰。

每一位家長都會信任老師,也會積極配合老師的教育。只有師生之間心靈的默契,彼此將心比心,才能完成建設人的靈魂的偉大工程。

中國小教育懲戒規則心得體會10

寒假,我把教育部頒發的《中國小教育懲戒規則(試行)》從頭到尾認真地讀了一遍,感想頗深。《中國小教育懲戒規則(試行)》不僅為教育懲戒提供了法律依據,還進一步規範了學校和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學校根據規則依法履行教育教學義務和管理職責,同時也維護了我們學生的合法權益,營造了良好的教育生態環境。

“之所以稱為教育懲戒規則,是指學校等教育場所,對違規違紀的學生進行管教、訓導等讓學生引以為戒,更好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規則中令我記憶深刻的條款有很多:

規則第七條,如果學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學校及其教師應當予以制止並進行批評教育,其中第三條:吸煙、飲酒或者言行失範違反學生守則的。我覺得身為一名學生,不該有違反學生基本守則的行為。這樣不僅傷害了自己,可能還傷害了別人,百害而無一利。第五條:打罵同學、老師,欺凌同學或者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既然是一名學生,就不該有打罵學生、老師的行為,這樣不配當一名學生,我們不但不能打罵學生,還要保護比我們弱小的同學,樂於助人,這是我們新時代國小生該有的一項基本品德。

規則第十二條,教師在教育教學管理、實施教育懲戒過程中不得有的行為。其中第一條是“以擊打、刺傷等方式直接造成身體痛苦的體罰”。我想説,雖然學生犯了錯誤,但不能對其造成身體痛苦,這樣不僅會給我們學生造成身體上的傷害,還有可能造成心理傷害。第五條:因學業成績而教育懲戒學生。我覺得成績不代表一切,一個人最重要的應該是品德,成績不是主要的,如果要我排列,我一定會是品德第一,成績第二。所以,我贊成老師不能因為學生成績而教育懲戒學生。

以上是我讀了規則以後的幾點的感想,我覺得規則實施以後,學校、社會以及家庭會更加重視我們的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為我們創造一個温馨和諧的學習氛圍,讓我們能更好的主動學習、愛上學習。

中國小教育懲戒規則心得體會11

近期以來,班級內遲到的現象屢禁不止。為了培養學生積極學習,養成良好的習慣,班上執行“無正當理由遲到,遲到一分鐘,(教室內)罰站十分鐘”的措施。我認為將其作為班規執行,是可行的。

罰站十分鐘,且是在教室內罰站,並不影響同學們自身的學習,相反還能提高學生的責任意識以及培養承受挫折的心理品質。再者,許多學校也實行站立早讀,可見其可取之處。此外,於20xx年7月,中共中央還明確了教師的教育懲戒權。在不損害學生身心健康的前提下,可設一定的懲戒。因此,該建議作為班級的規定是應被贊同的。

這不僅是班級中,現在的學生越來越缺乏規則意識,並且大多承受能力差。因此,越來越多的學校也開始採取相應的措施。中國自古便有“嚴師出高徒”的諺語。雖然過於片面,但這句諺語也有其可取之處。在教育中設置一定程度的懲罰是有必要的。一定程度的懲罰,不僅能幫助學生改正不當行為,而且還能促進學生規則意識的形成。

不僅僅是學校中的教育離不開懲罰,社會上,生活中的教育同樣離不開懲罰。自古以來,教與罰便是難以分離的。古時有先生可以懲罰,如今也有教師可以懲罰。例如,學開車,師傅再三教導,你卻仍然一竅不通。他便會呵斥你,這種“呵斥”同樣可以看作是一種懲罰。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太多了。

但是,是隻要懲罰就能教好嗎?懲罰是不是越重越好呢?很明顯都不是。懲罰是輔助教育的一種手段。用懲罰來激發學習者的潛力,改正其不良行為。但並非越重的懲罰就越好。懲罰不是為了懲罰而懲罰。因此,懲罰應是適當的。適當的懲罰能幫助教育,可是過重的懲罰會害了別人。

正如教育懲戒為代表的教育方式,在培養規則意識,鍛鍊承擔責任和挫折的心理品質方面具有其他教育方式難以替代的價值和功能。也正因如此,在教育過程中設置一定程度的懲罰,至今依然廣泛存在於社會教育中。因此,教育離不開懲罰,有懲罰的教育更能培養出優秀的人才。

中國小教育懲戒規則心得體會12

教育懲戒權不是靈丹妙藥,教師即使有了教育懲戒權,也不能任性地使用。教育懲戒的目的不是為了懲罰學生,不是為了給學生造成痛苦,而是為了制止不當行為,幫助學生改正錯誤。學生犯錯誤是難免的,作為教師要引導學生走正確的道路,要更好地理解與學習教育懲戒規則,更好地使它服務於我們的教學工作,更好的培養祖國的棟樑人才!

中國小教育懲戒規則心得體會13

20xx年3月1日,教育部頒佈了《中國小教育懲戒規則》的試行稿,3月23日,衞輝市教體局在進修校舉辦《中國小教育懲戒規則(試行)》專題培訓,由內黃縣教師進修校王國芳校長授課。王校長帶領全體參訓教師逐字逐句逐條地閲讀了《中國小教育懲戒規則(試行)》,通過講解、提問、討論等形式對教育懲戒進行了全面解讀,讓全體參訓教師很快掌握了教育懲戒制定的意義、法律依據、適用範圍、實施流程、具體措施、救濟途徑等等。並當堂進行自測,檢驗學習效果,鞏固學習效果。這次《中國小教育懲戒規則(試行)》培訓如同及時雨,讓我也對教育懲戒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認識。

一、《中國小教育懲戒規則(試行)》是在廣泛調研、公開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制定的,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是首次以部門規章的形式出台的規定,使教育懲戒有法可依,破解了教育懲戒無度的難題,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教師育人過程中“不敢管”的焦慮,維護了學生和教師的合法權益,也為教師依法育人提供了保障。作為一名教師,更要深入學習、吃透此次規則的精髓要義,在日後教學工作中遇到必須懲戒的教育情境時,一定要有尺度、有温度地開展教育懲戒。

二、教育懲戒只是一種教育手段,是學校、教師基於教育目的,對違規違紀學生進行管理、訓導或者以規定方式予以矯治,促使學生引以為戒、認識和改正錯誤的教育行為。目的仍是為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教育培養學生成人成才。他為我們今後行使教育權,管理權指明瞭方向,更加符合教育的規律,注重我們育人的效果。

三、教育懲戒要把握懲戒的度。懲戒權不等於上方寶劍,不代表我們就可以為所欲為。我們要進一步提升職業道德素養,深入學習相關法律法規,進一步明確教育懲戒權的使用範圍、使用程度,將教育懲戒權與未成年人保護有機結合起來,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不觸碰法律紅線和道德底線。《規則》中“七類不當教育行為”決不為。千萬莫讓重回手中的教鞭傷害了學生,也傷害了自己。

四、教育懲戒也是出自於“愛”的目的。教育懲戒權的意義主要在於教育,而非懲戒,因此,教育懲戒的目的是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成長,而不是把學生治服。如果為了懲戒而懲戒,讓學生感受不到你的關心、愛護,你的懲戒不僅取得不了良好的效果,反而會引起學生反感,造成師生敵對,達不到教育的目的。

五、教育懲戒為教師、家庭和學校又搭建了一道溝通和交流的橋樑,一起制定一起遵守一起守護,在使用懲戒權時,儘量與學校、家長密切配合,虛心接受學校、家長、社會的監督,讓教育懲戒最終經得起教育規律和教育實踐的雙重檢驗。

六、懲戒的目的最終在於“戒”。懲戒是要讓學生清楚哪些是錯誤的行為,堅持效果導向,多從心靈上感化,時時處處體現人文關懷,爭取在愛的氛圍中,達成懲戒的教育效果。

總之,教育懲戒既確權,也限權,但是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對學生的愛,讓教育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相信在《中國小教育懲戒規則(試行)》的規範下,我們定能更好地使用它,更好地服務於我們的教學工作,更好的培養祖國的棟樑人才!

中國小教育懲戒規則心得體會14

近日,教育部研究出台了《中國小教育懲戒規則》(試行)稿,將於20xx年3月1日起施行。該規則出台背景是來源於過去過份強調賞識教育,因學生教育管理問題,學生家長將學校、將老師告上法庭事件屢出不鮮;老師被動,學校尷尬,以至於“談管色變”。在這樣大的環境下,教育部出台了《中國小教育懲戒規則》(試行),是有利於學校形成良好的校風、學風,是教師履行教育管理學生基本權利和責任的底線保障。

就對《中國小教育懲戒規則》(試行)的實施,作為校方和教師怎麼理解、認知、採取什麼樣的方法措施,淺議個人拙見。

一、《中國小教育懲戒規則》(試行)的實施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扛起教育責任,培育具有“脊樑”的中國好學生保障。

俗話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人是自然的人,也是社會中的人,人必然要接受家庭、社會、學校各方面的管理,要遵守各項制度,法規政策。而過份賞識教育,會導致家長、社會、學校三方對教育過程中培養學生“成人”認識水平不同,管理缺乏必要的底線意識,規則意識,學校管理的效果甚微,一度教師職業成了“高危”行業,教師不敢管,學校無法管,個別學生“無法無天”。出台這樣一個規則,就是為了形成良好的規則意識,古語説:“不以恥,無以正”就是這個目的。

二、要正確的理解《中國小教育懲戒規則》(試行)教育導向。

懲戒不是目的,懲戒只是一種手段,通過懲戒的手段最終達到教育的目的,所以是教育為主,懲戒有度。我們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樹立起良好的規則意識,鍛鍊學生承擔責任,受挫折的心理品質。因此對於《教育懲戒規則》(試行)的實施作為學校要把好方向,運用得當;要組織教師、學生、學生家長三方進行學習、解讀,達到共同育人的目的。

三、方法運用要適度,嚴慈同體,因材施教。

(一)做到寬嚴相濟,獎罰分明。

既要嚴格要求,又要寬以待人,要對所有的學生公正公平,“一把尺子量到位”標準意識。這樣才能起到教育懲戒的公平性、威嚴性和公正性。

(二)做到智慧教育,立威尚可。

懲戒不是目的,教育才是目的,在運用教育懲戒的這個尺度上,儘量不運用教育懲戒規則作為我們教育最好選擇,以此達到教育警示的作用。運用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1.情緒激動、衝動的時候不能運用。

2.儘量不在公眾的情況下運用懲戒教育,不要有“殺雞給猴看”這種心理狀態,這樣的方式是起不到教育效果的,容易讓學生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要考慮學生人格尊嚴,古語説:“揚善於公堂,規過於私密”就是這個道理。

3.懲戒方法不能過於簡單,要做到以理服人,事後一定要給學生講清楚,要讓學生從內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達到學生自覺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目的,要讓習慣外化於行、內化於心。

(三)榜樣引領,管教同步。

我們教育的終極目的是讓學生“成人和成才”,所以僅靠一個懲戒的制度是解決不了的,學生很多行為習慣實際是家庭教育的折射,學校教育的折射和社會教育的折射。因此作為家長、教師,我們要求學生怎麼做,而我們自己就必須先做到。孔子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這個道理,起到榜樣引領的作用,做到自己與學生同步、同發展。

四、愛是根源,德是根本。

教育是根植於愛的教育,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只有愛,才是教育的萬能金鑰匙,因此我們要學會用耐心、愛心、童心感化教育學生,讓學生在愛的氛圍中,過一種幸福完整的學習生活。

總之,《中國小教育懲戒規則》(試行)是必要的,但是教育更是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的過程。

中國小教育懲戒規則心得體會15

教育部頒佈《中國小教育懲戒規則(試行)》,這可以説是教師們最希望看到的一部法規。長期以來,教師們最頭疼的就是在實施教育懲戒的時候沒有相關的法律依據,一旦和孩子的家長產生理解上的矛盾,那麼就很可能讓教師處於弱勢的地位。

這部《規則》詳細的規定了能夠實施懲戒的具體情況,同時又對教師嚴厲禁止的行為,做出了非常細化的規定。《規則》既充分保證了教師的權利,也充分保證了學生不受到體罰以及變相體罰。

個人覺得在這裏面對於罰站的時間的規定,體現了一種人性化和嚴謹性。既可以對孩子起到懲罰的作用,又可以防止因為過度罰站,引發孩子健康上面的風險。有了具體的時間規定以後,如果教師按照時間規定對孩子進行懲罰,孩子出現了暈倒或者是健康上面的狀況。在責任劃分上面也可以做到有法可依,最大限度地避免校鬧。

可以讓教師,真正做到,慎用懲戒,敢用懲戒,擅用懲戒。

同時,家長也不用擔心,教師懲戒孩子的時候會用體罰的方式,因為相關的規則已經明確規定了教師不能採用的懲戒方式:

1、嚴禁擊打、扎針。這意味着戒尺,教鞭等,自古以來流傳下來的懲戒教具,正式退出歷史舞台。2、嚴禁過度罰站、機械抄寫。這保護了孩子的身體健康,同時又呼應了教育部之前關於禁止機械性重複作業的相關規定。3、嚴禁辱罵。教書育人,如果對學生採取人格上的辱罵,那麼這樣的教師妄為人師。這是對教師個人道德上面的規範。4、嚴禁連坐。因少數人而懲罰全班這種心理上的壓制性懲罰,損害公平性,也傷害同學團結,被禁止。5、嚴禁因為成績懲戒學生。進一步貫徹鼓勵教育為主的教育方法,呼應減負政策。6、選擇性懲戒。維護了教育公平。7、指派他人懲戒。避免教師借刀殺人式的懲戒行為,避免實施懲戒的學生心理畸形發展。8、其他一切損害孩子身心的方式。為整個法規留了一個可控空間。

本人為這部《規則》的頒佈送上一個贊,它詳細規定了教師的行為,也保護了孩子的利益,既貫徹了減負的政策,也維護了孩子們身心健康的發展。條文中的一些細節,體現了規則設計者的智慧。也為現在比較緊張的家校關係,起到了調停的作用。相關部門也可以根據這部規則,在矛盾發生的時候,做出更科學的判斷,採取更有效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