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作文

(熱)實用的傳統文化作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15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傳統文化作文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實用的傳統文化作文

傳統文化作文 篇1

今天我給大家講的是剪紙:剪紙的種類有很多,有的拿着書,看上去很有學問,還有的是,一隻鳳凰,在鮮豔的牡丹上站着……等。

剪紙不是用機器做的,而是通過人們發揮想象了,所剪出來的,每一個剪紙,都非常精美、漂亮。每一張、每一步,都非常仔細,非常用心,非常用功。

自從我知道了剪紙是中華傳統文化時,不由自主的想剪紙了,我拿出彩紙、剪刀、鉛筆,就開始做,我先拿出紅色的彩紙,再用筆畫了一朵花,最後用剪刀剪了起來,卻沒剪好,於是接着再剪,這次,有點像了。

剪紙真好玩!我喜歡剪紙。

教師評語:習作不注意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如“還有的是,一隻鳳凰”這句“是”後的'逗號應該去掉;“在鮮豔的牡丹上站着……等”這句的省略號和“等”重複了,應該去掉一個。習作語言平平,沒能將剪紙的精髓凸現出來。

傳統文化作文 篇2

中國傳統文化有許許多多,比如:書畫,書法,豫劇,京劇等,其中有一種手工技藝就是以糖做成的畫,也叫中國糖畫,也是一種傳統文化,據媽媽説它起源於明代呢!

或許很多孩子吃過糖畫,民間藝人做的糖畫大多是飛禽走獸,花草蟲魚等。

記得,我小時候第一次見到糠畫的時候,是在一個喧鬧的大街上,那時候我非常喜歡吃糖,但不知道那是糖畫,只見到各種各樣的栩栩如生的“小動物們”活靈活現地擺在我的面前,旁邊還圍了許多人,大部分都是孩子。出於好奇心,我也在那裏觀看了一會兒,心裏想老闆怎麼能做出這麼漂亮的東西來呢?只見老闆先將一層油鋪在光滑的板子上,然後再拿出一個勺子盛滿一勺早已準備好的稀糖,稀糖做墨水,以勺為筆,飛快的在板子上作畫,畫的十分均勻。很快,一個活靈活現的可愛的小老虎就跳躍出來。哇!真的好厲害呀!我心裏想着,這時候媽媽問我想吃嗎?我跳躍着歡呼着説:“想吃,想吃!”

我拿着老虎型的糖畫,心裏想:“真不捨得吃呢!”

後來,媽媽告訴我這樣的.糖畫有些是做好了的模版,有些還確實需要一個人有繪畫的功底呢!中國的傳統文化真是許許多多,我們要弘揚並保護我們的傳統文化,做中國好少年!

傳統文化作文 篇3

我們華夏民-族是個重視文化繼承的國度。幾千年的歷史積累,使華夏文化具有豐厚的底藴,從而也使我們今天仍然使用着的文字具有這種文化的沉澱。如果作為一個文字工作者,只瞭解其表面的語法意義,而不能感受其內涵的感情-色彩和人文典故,就不能精確、生動地使用它。

今日之種種文學現象,就其本質而言,都在古典的基因之內,是古典某些文化現象的放大,或者是重新的組合。

譬如現代詩歌追求難懂、晦澀、朦朧,其實,並不新鮮,晚唐五代和宋代初期,就是以此為風尚,大抵詩史在經歷了長時間的平易通俗之後,就要走向晦澀,以合於文學的要求陌生化的要求,但畢竟難懂、晦澀是文學的變體而不是正路,在完成特定歷史時期的使命之後,詩史必定要重回平易的正路,只不過不是原始的平易,而是“平淡而山高水深”“成如容易卻艱辛”的境界。

有人曾描繪過20xx年的情景,人類成為了類似機器的動物,一切物質的需要都在一按電鈕就可以實現的狀態下,沒有了詩人,也沒有了小説,因為大家在忙着賺更多的錢,購-買更多的現代化生活,在精神文化領域,則是一片荒漠。

這其實只是根據目前的功利文化的繁盛而作出的演繹,人類不會毀滅在自己創造出的文明中,因為人的精神需要,是人的生命自身的需要。

中國的最為寶貴的財富是華夏的傳統文化和審美的文化精神,不論怎樣的科技文明,別人都是可以仿效和超越的,因而也就不能説是中國的世紀,只有理解為,華夏的傳統文化精神,將成為21世紀人類精神文化的主流,由此使21世紀成為華夏傳統文化的世紀,才能圓通。

傳統並非僅指古代,傳統是個不斷生新變化的範疇,現實和歷史是同一個生命,特別是中華傳統文化從古至今,是個源源不斷的'河流,是個生生不息的生命。

李白杜甫曹雪芹是傳統,魯迅胡適沈從文也是傳統,雖然他們都是反傳統的健將。他們身上湧動着的是華夏民-族的血液,擁有着難以消磨的華夏文化基因。他們都有着極為深厚的傳統文化功底,他們的傷口是以反傳統構成傳統文化的新生命,是古典文化的變異。

中國傳統文化歷史上,有過幾次大的解構。魏晉風度對於兩漢儒家正統文化的解構;柳永代表的宋詞的性解放;李贄代表的明末人文主義思-潮與魯迅代表的五四-運-動是一而貫之的。他們都為傳統激活了新的生命力,他們首先是傳統的集大成者,然後才是解構者。但我們不能説他們就不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每次大的解構,都既有外力的刺-激,又有內在的運動規律作用,五四-運-動既是西c化都要更為成熟,因此,對之解構的需要就更為迫切,解構的力度就更為強大,因此,五四-運-動將這個發黴的果子打落,是有功績的,是傳統文化內在運行規律的必然。

但是,在將傳統文化的果實打落之後,如果還要將傳統文化的幾千年培養出來的大樹連根拔掉,那就是過激了,過激的結果,就是由反對傳統文化,到反對這種文化的掌握者――知識分子。

社會風尚由原來的讀書至上,一舉成名天下知的士大夫文化,到腦體倒掛的社會人倫關係錯位,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地位失衡等等,這些仍然是當今社會種種弊端的癥結。

所以,在中國文化內部,有着一個重歸傳統文化的使命。重歸的含義,不是回覆科舉制,重新以古典詩詞為主要的文學載體等等。而是以傳統文化的精神,建構新的華夏文化體制,這種體制,將是含納傳統文化的現代文化。

迴歸並非倒退,譬如孔子倡導對於周文化的迴歸,卻成為了封-建文化的奠基人;韓愈倡導古文運動,卻成為了新興的散行單句的新興文體的開拓者,人類總是在回眸中前進,在否定當今潮流和迴歸傳統中進步。

最後我想問一句:中國傳統文化招了誰?復興國學現在不做何時做?大家好好想一想,如果真的失去了它,我們還有什麼可以證明我們是中國人!

傳統文化作文 篇4

這是一個以電腦為書寫工具,印刷體隨處可見的時代,書法真的OUT了嗎?

當我在書法興趣班鑑賞了筆畫圓潤、挺遒流暢的篆書;用筆有方有圓、字體扁密的隸書;平正而不呆、齊整而不拘的楷書;輕轉重按、如行雲流水的行書;結構簡省、筆畫連綿的草書……中國傳統文化——書法的奇偉瑰麗讓我驚歎,它吸引我也拿起毛筆,開始了我的學習書法之路。

一開始,毛筆在我手中一點兒也“不聽話”。下筆重了,筆畫就糊在了一起,像黑臉的包公;下筆輕了,寫出來的字又活像扭來扭去的蚯蚓。看着寫出來的字一個個像喝醉了酒一樣東倒西歪的,剛看到名家書法時的興奮勁頓時拋到了九霄雲外。

書法班的徐老師是個樂呵呵的'老頭兒,他彷彿看穿了我的心思,慢悠悠地告訴我:“書法最能磨礪人的心性,要想寫一手好字可不容易,那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成的!”在他的提點下,我耐住性子,從握筆姿勢開始學起,像初學寫字的一年級新生那樣從點畫結構開始練起。漸漸地,我寫的字也有了進步,從最初的一星級升到了四星級,連徐老師也誇我寫的字很有氣勢呢!

書法是世界上唯一一種由文字演變而成的藝術,它凝聚着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作為一箇中國人,我熱愛書法,祝願它源遠流長!

傳統文化作文 篇5

只是後來,我回到大連,回到媽媽身邊。她的工作總是那麼忙,忙到無暇顧及節日的到來,更不要説為我係彩繩了。

被忽略的端午,我已過了好幾個。竟也習慣了沒有彩繩的節日。只是當看到同學手上帶着五顏六色的彩繩時,我雖然會不屑一顧,説那是小孩子的東西罷了。但心中,還是會想起奶奶,想起那童年用愛編織的端午的彩繩。

屋檐上的水滴隨着時光的推流而一滴滴地掉落在那堆積了一釐米深的小水暈中,泛起了小小的漣漪,望着眼前這一雨紛紛的美景,忽然一陣粽葉香,耐人尋味。

“菊花園,炒米餅,糯米糰,阿媽帶我去睇龍船……”這是小時候奶奶抱着我,在端午節時嘴中念着的歌謠。而這種古老的氣息還能代代相傳嗎?

走進廚房,家中還是那種老式的灶台,有兩口大鍋,均由柴火燒製,容量十分大,我想,在爺爺奶奶他們那一代,家中要生存的人很多,所以先前的灶才會是這樣的吧。在這時,只見奶奶將用油炸葱頭的“葱頭油”撈起,放在一旁的小碗中。接着掀開另一鍋有拌着許多什麼蒸鹹蛋,五花肉,鵪鶉蛋,花生……一切適合的'東西,奶奶一樣也不錯過。因為再包之前,這些食物都未煮熟,因為害怕太油,所以我幫着奶奶一起弄。我們首先清洗粽葉,“呀”一不小心就被這粽葉的邊緣割破了手,輕微的流血,更映襯出我對這粽子的喜愛,瞧去,奶奶正眉開眼笑的哼着小曲,包着粽。

雙手平攤,在手心先放上一個粽葉,用大拇指夾着,來一個90度的完美弧度,使粽葉上有一個圓錐形的凹形,然後以3:2:1的比例調配米,鵪鶉蛋,五花肉,一層壓一層,最後,再拿一片粽葉“封頂”,用一種植物的葉子綁上,放在籃子裏,準備下鍋。一隻佈滿皺紋的手和一隻細皮嫩肉的手在一起忙的不亦樂乎。

這細細的粽香,環繞了整個屋子,忽然,聽見弟弟對着電話機喊了一聲:“小姑,等等你回來的時候給我帶一個漢堡跟一個芝士味的比薩,謝謝。”頓時,屋子裏的氣氛僵硬了,空氣似乎要停止了流動,奶奶在這製作着中國的傳統食物,而這新時代的小男孩卻要去品嚐外國的“快餐”。

這份古老的傳承是否即將遺失了呢?若不是,那又能傳承多久呢?這一切的一切,是否會成為那黑白史書上的記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