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作文

有關普通話作文三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07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普通話作文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有關普通話作文三篇

普通話作文 篇1

我喜歡的職業教師。為什麼我喜歡教師這個職業呢?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我國小的一位老師,他是我國小五年級的班主任何老師。她對教育事業的熱情、對工作的熱愛。對學生的關心深深打動着我。記得有一次,她生病了,可是為了不影響我們的學習,她兼職帶病上課。在課堂上,她不停地咳嗽,臉色蒼白,我們都叫她停下來休息,可是她搖搖頭説,不能夠因為她的病情而耽誤了我們學習的進度。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她就是這樣的無私貢獻。我敬佩她這樣的精神,也就是在那刻我立志也當一名教師,當一名像何老師這樣的教師。第二個原因就是因為我姥姥。我姥姥也是一名國小教師,我小時候,她就以她的語言。行動深深影響着我。現在我已經大四了,很快就出來了,如果我真的站在講台上的話,我一定會做好這份自己喜歡的`職業。第一,我會備好課,上好每一節課。教師的主要工作就是教學,所以我會耐心地向我的學生講解,直到他們明白為止。第二,我會關心他們的學習,關心他們的生活。課後,我會幫助那些成績不好的學生複習功課,輔導他們做作業,幫助把成績提上去。除了學習,我還會關心他們的生活,比如有學生因為家庭或是同學之間矛盾而情緒波動,我會主動找他們談心聊天,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第三,我會對每一個學生一視同仁。我不會以成績的好壞來評價學生,我會公平的對待每一個學生。第四,我説話會算數。答應學生的事情我會盡一切努力去做好。否則就會降低自己在學生心中的威信,久而久之,就很難讓學生信服了。我知道要當一名教師是很難的,當一名好的教師更加上難上加難。不過我真的很喜歡當教師,很喜歡這份職業。相信憑着我的熱情一定可以做好這份工作的。

普通話作文 篇2

最近學校裏開展人人講普通話的活動,要求我們每個小朋友無論上課還是下課都要用普通話,如果發現有人講土話,還要扣班級的紀律分,班主任江老師對我們説:“小朋友,從現在開始,我們要養成講普通話的良好習慣。不會講的,要多向優秀的同學學。只要耐心學,一定會學好的。”在老師的鼓勵下,我們的心裏充滿了信心。

雖説以前我們在課堂裏也講普通話,可是一到下課,我們就沒有講普通話的習慣了,所以話一出口,土話也就來了,不到二天,班級因為講土話扣分的現象十分嚴重,班主任的.臉上也沒有了笑容。我們幾個推普委員心裏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怎麼辦呢?噢,有了,我突然靈機一動,利用中午的時間教大家學講普通話吧,於是我把這想法告訴了其他幾個同學,於是我們説幹就幹,中午,我們4個推普委員把全班同學分成4組,大家一起來學習一些常用的普通話用語,比如:“謝謝,你好,再見,對不起……”同學們學得很認真,勁頭也很足。

普通話作文 篇3

我出生在北方方言區的河南,從小我們都以為自己説的話和普通話非常接近,所以讀唐詩宋詞、《古文觀止》等,一直都是用河南話。直到考上沿海某地的一所大學,我才認識到,自己必須説普通話了。

火車穿過一個黑夜,在黎明時分抵達膠東半島,上來一羣當地人,他們説的話我一句都聽不懂。我越來越焦慮,但神奇的是,下了火車,在廣場上看到學校的橫幅,見到接站的師兄師姐,我一開口,竟然很自然地講起了普通話,原來普通話已經滲入了我的血液。等到第一個寒假回家,再坐火車,轉汽車、三輪車,我都無法把普通話轉化為家鄉話,看到熟悉的鄉親,只能沉默不語。直到見到父母,才一下子轉換過來。

上世紀20年代,語言學家趙元任就灌錄了“國語”留聲機片,銷量頗大。他從歐洲歸來,路過香港買皮鞋,鞋店老闆説他“國語”不標準,趙元任用同樣的話反駁他。老闆很不屑,説他的“國語”可是跟着趙元任的片子學的呢?抗戰爆發後,趙元任往昆明大後方轉移,在桂林向一個政府要員求助,那位官員説:趙先生,我剛才還在聽你説話呢。原來,他每天都要抽空學習一會“國語”。這是《雜記趙家》講述的兩個片段,今天重讀卻有一種感動:上世紀20年代,香港還在英國的控制之下,一個普通的鞋店老闆能自發地學“國語”,説明他對祖國的感情之深。

對一個國家來説,推廣普通話非常重要,它有利於培養整個國民的認同感。我們都是讀現代白話文作品長大的,所以,相愛的人才可以寫長長的情書;我們可以説同一種口語,所以才可以體會一句話的.言外之意併發出會心一笑。這兩年流行穿越劇,但各種穿越都沒有解決語言問題:如果我們穿越回唐朝,能聽懂李白吟詩嗎?

經過50多年的推廣,普通話已經深入人心,這時我們又發現,原來方言也是很美的。記得讀書時,同學們一起看四川話版的《貓和老鼠》,彷彿其中的幽默感被放大了十倍,這種樂趣是一直講四川話的人所不能體會的。正是由於推廣普通話所帶來的普遍性認同,才讓我們注意到差異性的美好。

現在,每個省會的電視台都有自己的方言節目,在上海,甚至有不少人呼籲加強對上海話的教育,保持語言的多樣性。這也許恰恰説明,50多年來,對普通話的推廣起到了應有的成效。

Tags:三篇 普通話